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WORD版)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WORD版)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WORD版)

2017 年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试卷 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

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

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

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

3.古诗文默写(8 分)

(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仲淹《楼记》)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辛弃疾《破阵子·为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

(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 分)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8 分)

材料一 2016 年 11 月 30 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图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

种瓜种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不甘潜伏,用于探索”的精神。

(一)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容。(4 分)

(二)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70 字以)(4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 题。(共16 分)

惟有垂管别离

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

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每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

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做老师和学生。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

病和疾病所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

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将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

输完液,就马上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

加减乘除、英语单词……

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之中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听到这个消息,她夜夜难眠。

深夜,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语单词。

微光映照下的她,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

一大早,小病号就要去了。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

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

是小病号。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

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管别离!”

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

—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

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

(作者:修文。有删改)

7.面对厄运,岳老师带着小病号留下了哪些“抗争的痕迹”?请简要概括。(4 分)

8.岳老师两次大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具体分析。(4 分)

9.根据括号的要求,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A】可是,当她将病房当做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出现了意思红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B】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10.本文以“唯有垂柳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 题。(共12 分)

宣纸的“前世今生”

①“宣纸制作技艺”与2009 年10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虽为世人熟知,但不少人对其发展演进级涵变化并不十分了解,仍将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涵的宣

纸混为一谈,因为有必要对选址的“前世今生”一探究竟。

②“宣纸”二字连用,成为表示纸的专有名词,始于唐代《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

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种“宣纸”还不是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

原料生产出来的纸,而是“蜡之”后才可以用的皮纸。可见唐代“宣纸”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的总称,是以产地而称的。

③宋末元初,“以蔡伦术为生业”的氏一支因避乱迁徙到泾县小岭,根据当地条 件开始了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试制和生产。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皖南山区社会相.对.稳 定,文化繁荣,促进了当地造纸业的快速发展。小岭盛产优质青檀皮,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

股偏碱,一股偏酸,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碱、捞纸时依赖弱酸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 保障。天时之机、地利之便加上人之勤奋,沾着,九华山的秀气,染着、太平湖的 灵气,泾县宣纸开始崭.露.头.角.。当然这时的宣纸还是稚嫩,主要用于装裱托纸等,还不宜用于书画。

④明朝中叶后,选址的原料已非采用青檀皮一中,而是掺和了沙田稻草。由于青檀皮的

纤维较长,单一用青檀皮浆作为原料,成纸性质较硬,柔韧性不足,在这种纸上进行书法绘 画时,润墨性稍逊。而稻草的纤维较短,用青檀皮浆掺和稻草浆造纸,则增加了成纸的绵柔

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及至清代,宣纸已经普遍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两种原料制成。 宣纸因其质地绵韧、纹理纯净、不蛀不腐、润墨性强的独特禀赋,成为书画家们的最爱。

⑤如今,宣纸产地早已由小岭传播到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国少数地方曾在原产地技术人员指导下生产过仿宣,但产品质量难与正宗宣纸相比。今天所谓正宗宣纸,就是用生产自 泾县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做原料,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 成的书画、裱拓用纸。

⑥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经历 了上千年岁月,独占天时地利、绝活秘笈的宣纸,依然花信尚存,青春不衰。

(作者:天生。有删改)

11.“宣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涵,请按时间顺序加以说明。(4分)

12.第④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3.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17 题。(共 10 分)

从小

西

百二

十步隔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 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 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 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特: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遣 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精力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in )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 14.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闻:隔篁竹,闻水声/不求闻达于诸侯

B.出:卷石底以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游:皆若游无所依/似与游着相乐

D.环:四面竹树环合/环滁皆山也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6.语段(一)是怎样从岑冕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容具体分析。(3)

17.结合语段(一)(二)的容,分条概括语段(一)做着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3 分)

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8-19 题。(共4分)

渔家傲(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9.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四、作文(50 分)20.任选一题作文。(50 )

(1)题目:越来越的我

要求:①现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现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积蓄力量,然后倏然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情?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 年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D 2.B 3.(1)思而不学则殆(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1)

伏魔殿是龙虎山上清宫的主要建筑之一。《水浒传》中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在洪太尉到来之前,就被关押在这不见天日的井里。洪太尉在这里放走了一百零八个妖魔,引发了一场水泊梁山众好汉轰轰烈烈闯九州的故事。(2)唐僧一行人来到万寿山,山中有一座“五庄观”,师徒四人便上观走动。悟空三师兄偷吃人参果,后悟空在观中弟子大骂唐僧后推到人参树,最后请来南海观音才使人参果树复活。(3)“小保姆”兰达克利赤与格列佛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如:她给格列佛作了七件衬衫和被单一类的东西;经常亲手帮他洗衣服;还是他的语言教师。(4)当阿廖沙因为好奇将染布弄坏后,外祖父用树条子抽打阿廖沙,他就伸出胳膊为阿廖沙档几树条子,想因此使树条子折断,使外祖父停止对阿廖沙的残酷的鞭打。 5.①民谣走红靠什么?②民谣赖以生存的,其实是一个“真”字。 6.(1)图上由向外分别是:中心一个小圆写有“二十四节气”,外围的大环由二十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代表着二十四节气,其中代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四个圆分居四角。“立春”处有牧童和耕牛;“立夏”和“立秋”处有荷花、菊花典型的季节景物;“立冬”处有枯木和雪(图上容不清,此处待定)。(2)二十四节气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对于指导农事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医养生治病参考的重要方面。在现代,二十四节气又被赋予了新的精神意义。二、现代文阅读(一)《唯有垂管别离》 7. (1)在每日两人输完液后岳老师便会给罹患重病的小病号上课,除了语文,也教给小病号数学和英语知识。(2)每当看护者挤满病房时,岳老师都会出难题考小病号。(3)小病号自认为时日无多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岳老师十分伤心,但也因此更加爱护小病号。(4)小病号病重要转院,岳老师把为小病号编未完成的教材放在小病号的行中。 8.(1)第一次哭是因为小病号自认为时日无多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岳老师心疼小病号而哭。(2)为小病号临别前终于背出了总也记不住的古诗而哭,其中既有欣慰,也有不舍。

9.(1)神态描写。“苍白”与“一丝红晕”是对岳老师的神态描写,“苍白”写出了岳老师身体状况很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岳老师在给小病号上课后重新找回了身为老师的责任与希望而异常开心。(2)“每一天”写出了岳老师给小病号上课的频率,“一……就”这一关联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岳老师想要给小病号上课的急切心情,体现了岳老师对生活和知识的热情以及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 10.(1)折柳有惜别之意,以诗句命名,富有诗意,为全文营造美好的氛围;(2)表现了文章送别的主旨;(3)贯穿全文的线索的;(4)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二)《“宣纸”的前世今生》 11、唐代:表示纸的专有名词,是宣州地区所产高级纸的总称;宋元:“宣纸”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的纸;明清:“宣纸”是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的高级书画纸;如今的正宗“宣纸”:原产地以传统制作技艺生产的高级艺术纸。 12、作比较,把以青檀皮为原料的宣纸与原料中加入沙田稻草的宣纸进行比较,突出了采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的宣纸增强了纸的绵柔度和书法绘画的润墨效果。 13、“崭露头角”的意思是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这里来形容泾县宣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泾县宣纸显出了自己的优势,并受到关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三、古诗文阅读 14.D 15.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云,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16.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通过描写游鱼在水中游仿佛“空游无所依”来表现水清。 17.原因:(1)小石潭景色太过凄清,“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2)屡次被贬,政治失意,“既罹窜逐,涉履蛮瘴”,使作者心境凄凉;(3)小石潭凄清的环境,使作者联

想到自己的遭遇,因而“凄神寒骨”; 18.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19.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四、作文 1、题目:越来越的我。审题:首先,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相比于命题作文而言较为灵活,考察学生对自我变化的认知,希望考生能审视自我;其次,题目空白处位于中间,因此横线上所填容必须注意与前后文搭配;最后,“越来越”表明一种变化,因此在作文时注意体现变化,立意:坚持鲜明、集中和积极健康的立意原则,横线上可填写的容应体现文章的主旨,且积极向上,如“乐观”、“自信”、“坚强”、“沉稳”等。如果考生在立意上能做到新颖、深刻,比如填上“脚踏实地”、“会换位思考”等,效果会更好一些。行文结构:以“越来越自信的我”为例,可以先写自己之前并不自信(略写)、接着经历了一件事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详写),最后写自己已慢慢习惯用自信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和学习,自己也在变得越来越好(略写)。注意详略得当。偏题或离题:没有体现变化;容不积极;容跟“我”没有关系等。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积蓄力量,然后倏地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审题立意:通过抓关键词法,“高飞前”低飞来“积蓄力量”,我们很容易得到“厚积方能薄发”的观点。写成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均可。素材快递: 1、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草叫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见它生长。在那段时间,草原上的任何一种野草,长得都要比它旺盛。但半年过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尖毛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的时间,它就会长到一米六至两米的高度,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其实,尖毛草其实一直在生长,在最初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尖毛草的根部长的超过了 28 米,无声的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当蓄积了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后,尖毛草便一发而不可收,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长成了“草地之王”。 2、有一种毛竹被人称为“魔法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五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适宜也是如此。但是,只要五年一过,它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的速度迅速生长,并在六个星期长到 190 英尺的高度。毛竹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是它那长达几英里的根系。其实早先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它一直沉潜在地下,不断壮大自己的根系,它用五年的时间积蓄了快速生长的能量,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3、俗话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水滴的力量来源于它们将自己沉潜在时间的长河中,日复一日,终成穿石壮举;细绳的力量来自于它们将自己捆绑在岁月的车轮上,一次又一次,终成断木伟业。俄国著名画家列宾为了画好那幅《涅瓦河边的普希金》,阅读了大量有关的历史书籍和诗作,进行了长时间的构思,画了数百草图。他不断描绘,反复修改,为了完成一幅理想的画作,他竟花去了 20 年。20 年的描描绘绘多么枯燥,可列宾坚持了下来,最终他的画成为了世界名画。而他也成为了世界上有名的画家。【例文】厚积,方能薄发玫瑰不停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等到来年春天开出那娇艳欲滴的玫瑰花;小溪平缓地流过山涧,不停的奔跑着,翻越高山峡谷后,小溪变成了大河;尖茅草积蓄了足够的营养之后疯狂地生长,最终变成了“草原之王”。同样地,人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学会在积淀中成长,变得强大。王羲之从小跟随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12 岁开始钻研书法论著;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刻苦临摹名家手迹;他不停地思考和揣摩字体的结构,架势与笔画;因为炼字不辍,笔、砚就在门前的池塘里清洗,久而久之,清澈的池水变成了墨池。长期的苦练、积累,使他的书法由模仿而创新,由传承而出神入化,俊逸妍美。人们只看到从文先生用他那华美的笔,将江南小城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不知他历经了多少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与世态的凄凉,考察了多少凤凰城的风土人情,采访了多少熟知凤凰典故风俗的人物,阅读了多少本有关凤凰城记载的典章书籍,他像“尖茅草”一样,耐得住寂寞,扎根的过程,是艰辛、漫长而不易出效果的把“根”扎向文物,经典,积累资料…… 因为他重视积累,将亲身经历的悲欢离合注入到江南的美魂中去,于是,从文先生眼中的江南变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厚积”与“薄发”是辩证并相互转化的。只要坚持住自己的目标,立足长远,就有了向下扎根的源源动力和清晰方向,成为后来枝繁叶茂的可靠支撑;只有放得下面子,向下扎根,不被短期效益和一时得失迷住双眼,才能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反之则将一事无成。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积淀中成长,享受过程中那积淀的痛苦,会有苦尽甘来的味道,因为厚积,方能薄发。

2017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数学试卷

2017年中招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小题) .下列各数中比 大的数是() . . .﹣ .﹣ .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万亿元,数据 万亿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 × . × . × . × .某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 . . . .解分式方程﹣ ,去分母得() . ﹣ ( ﹣ ) ﹣ . ﹣ ( ﹣ ) . ﹣ ﹣ ﹣ . ﹣ .八年级某同学 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 分, 分, 分, 分, 分, 分,则该同学这 次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分, 分 . 分, 分 . 分, 分 . 分, 分

.一元二次方程 ﹣ ﹣ 的根的情况是()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只有一个实数根 .没有实数根 .如图,在 中,对角线 , 相交于点 ,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 是菱形的只有() . ⊥ . . .∠ ∠ .如图是一次数学活动课制作的一个转盘,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有数字﹣ , , , .若转动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 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价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都是正数的概率为() . . . . .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 的正方形 的边 在 轴上, 的中点是坐标原点 ,固定点 , ,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 落在 轴正半轴上点 处,则点 的对应点 的坐标为()

.(, ) .( , ) .( ,) .( ,) .如图,将半径为 ,圆心角为 的扇形 绕点 逆时针旋转 ,点 , 的对应点分别为 , ,连接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2﹣C.2﹣D.4﹣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计算:23﹣=. 1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3.已知点A(1,m),B(2,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 14.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 15.如图,在Rt△ABC中,∠A=90°,AB=AC,BC=+1,点M,N分别是边BC,AB上的动点,沿MN所在的直线折叠∠B,使点B的对应点B′始终落在边AC上,若△MB′C为直角三角形,则BM的长为.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0浮力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0浮力

2017中考试题汇编——浮力 一、选择题 1.(2017衡阳,6,2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 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 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 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收到的浮力较大 2.(2017郴州,18,2分)如图所 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 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 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 、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 A、F B.则()A.P甲<P乙,F A=F B B.P甲<P乙,F A>F B C.P甲>P乙,F A=F B D.P甲>P乙,F A<F B

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 B.铝块的体积是100cm3 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 D.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5.(2017广东,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 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 系是F 甲=F 丙 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201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kài)哺育孜.孜不倦(zī)头晕目炫 B、静谧.(mì)荒缪龙吟凤哕.(suì)囊萤映雪 C、荣膺.(yīn)辐射恍然大悟.(huǎng)锋芒必露 D、门楣.(méi)剽悍周道如砥.(dǐ)诚惶诚恐 答案:D 解析:A、感慨kǎi头晕目眩 B、荒谬龙吟凤哕huì C、荣膺yīng锋芒毕露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B、在人迹罕至 ....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 ....,却也习以为常。 答案:C 解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视野可以拓展,但是感受不能拓展,只能是增强。 B、成分残缺,婆娑多姿为形容词,属于定语,后半句成分是谓语+定语,缺少宾语,后面加“的身影”。 D、句式糅杂,从结构上看,“由”的出现导致主语的残缺,把“由”删掉。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 ②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③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④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⑤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 ⑥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答案:B 解析:排列组合先看选项确定首句范围。本句首句为②或③其中一个。 按照总括性句子放在前面的原则,可判断③的总括性更强,是对园林艺术当中的窗子的一个总的概括,即窗子很重要。那么,窗子为什么重要以及哪里重要呢?按照逻辑选项可知,原来窗子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了交流,接下来再具体围绕有了窗子之后的内外交流的具体例子来阐述,这就是行文逻辑。 5、下来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 B、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C、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2017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 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 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 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 3、古诗文默写(8分) (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 (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列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朴的风格。归根结底,。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 13内能

内能--13年中考试题汇编2017. 2017中考试题汇编——内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76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山东枣庄,.(,

)正确的是( A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B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 .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 .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答案】C 【解析】解: A、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故A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 D、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2201732)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江苏无锡,)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A B .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非常小C D .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分子是可分的【答案】D

【解析】解: 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 正确.故选D. 【考点】扩散现象. 3201733分)如图所示,瓶内有一贵州遵义,,.(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

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B.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 D.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答案】A 【解析】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 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讲解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 1.默写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相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浮云游子意,落曰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淸照《如梦令》)(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解答】答案:(1)明灭可见 (2)千骑卷平冈(重点字:冈) (3)浮云游子意 (4)却道海棠依旧 (5)种豆南山下 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 遮,人去也!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关汉卿。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D 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考点】EI:送别离别诗. 【分析】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要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熟记名篇及作者.这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 (2)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这首小令描写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八个大题,满分135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请用钢笔 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选题(共4分) 评卷人 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2分) A. 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 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 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 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2分) A. 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 B. 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 C. 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 D. 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 二、语言表达(共4分) 评卷人 得分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 分)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4分) 三、默写(共8分) 评卷人 得分 4.古诗文默写(8 分) (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8分) 四、名著阅读(共4分) 评卷人 得分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 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 (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2017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详解版

2017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 A.2 B.0 C.﹣1 D.﹣3 2.(3分)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数据“74.4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A.74.4×1012B.7.44×1013C.74.4×1013D.7.44×1015 3.(3分)某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B.C.D. 4.(3分)解分式方程﹣2=,去分母得() A.1﹣2(x﹣1)=﹣3 B.1﹣2(x﹣1)=3 C.1﹣2x﹣2=﹣3 D.1﹣2x+2=3 5.(3分)八年级某同学6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5分,95分,95分,100分,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95分,95分B.95分,90分C.90分,95分D.95分,85分6.(3分)一元二次方程2x2﹣5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7.(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是菱形的只有()

A.AC⊥BD B.AB=BC C.AC=BD D.∠1=∠2 8.(3分)如图是一次数学活动课制作的一个转盘,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有数字﹣1,0,1,2.若转动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价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都是正数的概率为() A.B.C.D. 9.(3分)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固定点A,B,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1)B.(2,1) C.(1,)D.(2,) 10.(3分)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点O,B的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2﹣C.2﹣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潘德高老师整理提供 1.(2017·福建省福州市)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走.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甩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士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蒌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甩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家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唉唉地应看,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采烤烤,剐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浙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卦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旱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姜。背姜里是满满的一背蒌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末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抽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哔哔啵啵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圃.(pǔ)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g) B.稽.首(qǐ)喑.哑(yīn)吹毛求疵.(cī) C.慰藉.(jì)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 D.狡黠.(xiá)剽.悍(piāo)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尴尬威摄广袤无垠 B.荒谬孪生迫不急待 C.亵渎真谛恪尽职守 D.愧作褶皱咫尺天涯 3.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妙在。 A.千姿百态浑然天成栩栩如生 B.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浑然天成 C.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千姿百态 D.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浑然天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 C.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5. 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⑴-⑵题(4分) ⑴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此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等等。 ⑵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6.综合性学习(7分)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这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上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⑴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2分) ⑵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⑶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3分) 7. 默写(7分) ⑴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⑶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⑸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⑹杜牧《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人物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5分) 金城北楼①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版)

2017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试卷 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 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 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 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 3.古诗文默写(8 分) (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 (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2017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7年河南省中考英语试卷 一、听力理解(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段对话读两遍. 1.(1分)(2017?河南)How is the weather now? A.Sunny. B.Cloudy. C.Rainy. 2.(1分)(2017?河南)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A football match. B.A volleyball match. C.A basketball match. 3.(1分)(2017?河南)Where will the two speakers go? A.To the zoo. B.To the park. C.To the beach. 4.(1分)(2017?河南)What is the name of the girl? A.Sandy. B.Sally. C.Sherry. 5.(1分)(2017?河南)Whe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meet tonight? A.At the cinema. B.At Lucy's house. C.At Peter's house. 二、第二节听下面几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段对话或独自读两遍. 6.(3分)(2017?河南)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6.Where is the man going?

201718年各地中考真题汇编声音专题(含解析)

专题1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17?泰安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答案】B 【解析】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B正确;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D错误;故应选B。 【考点定位】声音的综合利用 2、【2017?自贡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答案】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3.【2017?长沙卷】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答案】C 【解析】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各种介质”中,A错误;

B.物体振动一定产生了声音,并不代表一定听到了声音,人听到声音,还需要传播到人的耳朵里,B错误;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 D.真空中不能传声,D错误;故选C 考点:声速声音的产生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 4. 【2017?菏泽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传播的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A错误。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光传播的较快,故B错误。 C.喇叭播放的歌曲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也是噪声,故C错误。 D.振动发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为答案。 考点:声现象 5.【2017?枣庄卷】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答案】C 【解析】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B 错误; C、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 D、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2017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试卷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注意的是多音字。A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为:tā/tàmí/ mǐqiāo/ qiǎo。B 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为:fū/ fú jū tì/chóu。C A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为:juémò/ mó liǎo/ liáo。D 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为:kuàng/ guǎng piāo/ biāo chóu/ z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 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 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 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 2.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要注意把握同音字、形近字等。A项,“竖”应改为“树”。C项,“溜”应改为“馏”。D项,“练”应改为“炼”。 3.古诗文默写(8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嗟夫!_________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3.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报君黄金台上义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1)—(3)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4)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1)“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是难写字,不要写成“待、黛”等。(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尝”不要写成“常”。(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涯”不要写成“崖”。(4)“弓如霹雳弦惊”的“霹雳”易写错,要注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携”字容易少写一横,要注意。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2017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 .踏.实∕踏.青 奢靡.∕风靡.一时 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 .孵.化∕浮.雕 鞠.躬∕笑容可掬. 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 .角.色∕角.逐 推磨.∕磨.杵成针 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 .旷.野∕粗犷. 剽.悍∕膘. 肥体壮 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 .壁垒 易拉罐 娇生惯养 独竖一帜 B .咋舌 顶梁柱 责无旁贷 黯然失色 C .静谧 蒸溜水 花枝招展 立竿见影 D .提练 满堂彩 无动于衷 别出心裁 3.古诗文默写。(8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 (《论语》) (2)嗟夫!______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范仲淹《岳阳楼记》)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 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 (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 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列佛游记》) 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 ①__________________?靠的是口语化的叙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朴的风格。归根结底,②___________________。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图。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不甘潜伏,勇于探索”的精神。 (1)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70字以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无 -------------------- 效------------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 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2 .附加题从严给分。3 一、积累与运用分)(24 (24 分) 分)10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于我如浮云。(《论语》)(1 分) ,”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孟浩然《过故人庄》中“(2 分)(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2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2分))持节云中,4(?(苏轼《江城子》)(1分) (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4分) 。,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

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2 (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ngng y ī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 ó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y的í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ē人的zh物ī了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 ùr úji??(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n á。n t áo ()妇孺皆知( 3 2)鄙夷(2. 1)荣膺()在劫难逃4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的。...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A 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B ....,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 .... 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副卷)(1)

2017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副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荷.花∕负荷.屏.除∕凝神屏.气满园芳菲.∕妄自菲.薄 B.驿.站∕演绎.舞蹈.∕洪水滔.天家喻.户晓∕忠贞不渝. C.人参.∕参.差种.族∕刀耕火种.塞.翁失马∕茅塞.顿开 D.洗涤.∕丝绦.精湛.∕堪.当重任容光焕.发∕涣.然冰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诧异萤火虫贸然从事免为其难 B.签署军令状万籁俱寂腰缠万贯 C.浩翰金銮殿因噎废食唇枪舌剑 D.装订敞蓬车鸦雀无声虎踞龙盘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根本上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宇与格局。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人们时刻面临______________的矛盾和有形无形的压力。如何调适心理焦虑读书无疑是一剂_________。有意识地选读历史、文学乃至天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含英咀华,会在不知不觉中温润我们的情怀,_________我们的格局,__________我们的境界。 A.络绎不绝锦囊妙计开拓升华 B.纷至沓来灵丹妙药拓展提升 C.纷至沓来锦囊妙计开拓升华 D.络绎不绝灵丹妙药拓展提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图像、视频和网络尽管扩大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纸质书阅读。比起图像、视频和网络等接受方式,读纸质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不同媒介的运用所造成的疚问题。 ①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 ②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古今” ③是图像、视频所没有的 ④这不全是习惯的问题 ⑤甚至是网上阅读也无法获得的 A.①④⑤②③ B.③②①④⑤ C.③⑤②①④ D.⑤②①④③ 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戍边将士们既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心理。 (4)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方面的资源。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系寒士,体现出的是“社会责任”;林则

2017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各数中比1大的数是() A.2 B.0 C.﹣1 D.﹣3 2.(3分)2016年,我国国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数据“74.4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A.74.4×1012B.7.44×1013C.74.4×1013D.7.44×1015 3.(3分)某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B.C.D. 4.(3分)解分式方程﹣2=,去分母得() A.1﹣2(x﹣1)=﹣3 B.1﹣2(x﹣1)=3 C.1﹣2x﹣2=﹣3 D.1﹣2x+2=3 5.(3分)八年级某同学6次数学小测验的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95分,95分,95分,100分,则该同学这6次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95分,95分B.95分,90分C.90分,95分D.95分,85分 6.(3分)一元二次方程2x2﹣5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7.(3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D 是菱形的只有() A.AC⊥BD B.AB=BC C.AC=BD D.∠1=∠2 8.(3分)如图是一次数学活动可制作的一个转盘,盘面被等分成四个扇形区域,并分别标

有数字﹣1,0,1,2.若转动转盘两次,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所指区域的数字(当指针价好指在分界线上时,不记,重转),则记录的两个数字都是正数的概率为() A.B.C.D. 9.(3分)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固定点A,B,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1)B.(2,1)C.(1,)D.(2,) 10.(3分)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120°的扇形OA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点O,B的对应点分别为O′,B′,连接B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2﹣C.2﹣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计算:23﹣= . 12.(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3.(3分)已知点A(1,m),B(2,n)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m与n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