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合集下载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通过研究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的符号系统,试图揭示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和潜在结构。

本文将介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探讨它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起源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起源于瑞士学者弗迪南德·德·索西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结构主义理论。

他认为,语言是各种符号系统的基础,通过符号的组合和替换,构成了各种表达形式。

结构主义者将这一思想应用到文学研究中,发展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二、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1. 文本的自足性:结构主义强调文本本身的重要性,主张将文本视为一个独立的符号系统,独立于作者和读者的意图和经验。

文本中的符号和关系通过内部结构来解释,而非外部因素。

2. 符号的差异性:结构主义认为符号的意义是通过与其他符号的对比和区别来产生的。

符号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它们的意义,而不是符号本身的特定含义。

3. 文本的结构性:结构主义关注文本中的结构和关系,认为这些结构决定了文本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可以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潜在的含义。

三、结构主义文学分析的方法1. 二元对立分析:结构主义强调对立关系在文本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二元对立关系的分析来揭示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比如男性与女性、光与暗、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等。

2. 符号学分析:结构主义认为文本中的符号是构成其结构的基本单位。

通过对符号的分析,可以了解它的意义以及与其他符号的关系。

符号学分析可以揭示文本的内在逻辑和潜在的意义。

3. 语言学分析:结构主义借鉴了语言学的方法,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细致分析来揭示其结构和含义。

语言学分析注重语言的符号性和系统性,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组织和结构进行剖析,揭示文本的内在规律。

四、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对后来的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了文本本身的重要性,促进了文本导向的批评方法的发展。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霍克斯摘要:一、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概念及关系二、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分析中的应用四、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五、结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正文:一、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概念及关系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是二十世纪兴起的两种重要的文学理论。

结构主义主张通过对文学作品内部结构的研究,揭示作品背后的深层意义;符号学则关注符号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以及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者相互关联,共同为文学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二、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结构主义起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一般语言学教程》,随后经过结构主义哲学家如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等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

符号学则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逐渐发展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三、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分析中的应用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分析中的应用具有广泛性。

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结构,通过对作品内部元素的分析,可以揭示作品的意义生成机制。

符号学则关注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这两种理论均有助于深入剖析文学作品的内涵与形式。

四、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在我国,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者不仅对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理论进行了全面介绍,还将这两种理论运用到文学分析、文化研究等领域。

未来,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我国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五、结论:结构主义与符号学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结构主义与符号学作为二十世纪的文学理论,不仅丰富了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还为文学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在我国,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研究方兴未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0177、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①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②维柯试图找出人文现象的普遍公式建立“人的物理学”。

③“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释。

(2)主要特征:①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结构主义文论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来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有深度的认识。

②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

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系统和外在于文学的文化系统对具体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③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主张凭借思想模式对事物内部的复杂而不可直观的关联进行考察、挖掘和建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④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结构主义注重对作品的结构作客观分析,被分析出的作品元素往往用某些符号来表示,这就使之在文学符号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主义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比抒情作品复杂,因而较多对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因此叙事学的研究在结构主义中占据一定分量。

0178、法国结构主义理论概述:(1)从文论史上看,法国结构主义文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文论的逻辑延伸。

(2)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确立了思想主流地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法国。

(3)主要代表是前后“四子”和“五巨头”: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博瑞蒙。

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称作结构主义五巨头。

(4)评价影响:①拓宽了批评的功能,增强了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

②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和整体性的过分强调,切断了社会、作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切断了文学之根,导致了后来解构主义文论从内部对其进行颠覆。

0179、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1)意识形态理论背景:①意识形态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是指与科学平行的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有关思想意识的人文学科。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

11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讲解0177、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1)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①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②维柯试图找出人文现象的普遍公式建立“人的物理学”。

③“深度模式”的寻求与人的主体性的消释。

(2)主要特征:①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结构主义文论要求以相对稳定的模式来把握文学,以达到有理性、有深度的认识。

②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

结构主义文论把文学看成一个整体,强调文学系统和外在于文学的文化系统对具体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③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

结构主义主张凭借思想模式对事物内部的复杂而不可直观的关联进行考察、挖掘和建构,从而得到文学的深层结构。

④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结构主义注重对作品的结构作客观分析,被分析出的作品元素往往用某些符号来表示,这就使之在文学符号学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构主义认为叙事作品的结构比抒情作品复杂,因而较多对神话、史诗、民间故事等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因此叙事学的研究在结构主义中占据一定分量。

0178、法国结构主义理论概述:(1)从文论史上看,法国结构主义文论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文论的逻辑延伸。

(2)列维—斯特劳斯出版《野性的思维》一书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确立了思想主流地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经迁移到了法国。

(3)主要代表是前后“四子”和“五巨头”:前四子是列维—斯特劳斯、福柯、阿尔都塞和拉康;后四子是巴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博瑞蒙。

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称作结构主义五巨头。

(4)评价影响:①拓宽了批评的功能,增强了文学批评的可操作性。

②结构主义文论对文学自主性和整体性的过分强调,切断了社会、作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切断了文学之根,导致了后来解构主义文论从内部对其进行颠覆。

0179、路易斯?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是什么?(1)意识形态理论背景:①意识形态最早出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特拉西,是指与科学平行的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有关思想意识的人文学科。

第六章 结构主义—符号学批评

第六章 结构主义—符号学批评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是十分复杂的理论思潮,它既 是一种特殊的方法,也是一种哲学立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结构主义所指涉的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而是如何去 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模式。它建立在这样的认识论基础上,即如 果人的行为或者产品具有某种意义,那么其中一定有使这一意 义成为可能的区别特征或者程式系统。简而言之,在结构主义 看来,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所组成的。也就是说,在 既定的语境之中,一个事物就其自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它的本质不在其自身,而是在于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之中。 一个事物只是构成了这个既定关系的一个要素、一个基本单位, 并为这个关系所决定。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结构,结构本身是 自足的、封闭的,理解一个结构不需要借助结构之外的任何其 他因素。

这是一种典型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
产生了重要影响。正如美国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所评论 的那样:‚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的叙述,作为一种阅读 理论,为研究文学的人在阅读虚构性话语时创造并验证阅 读程式的努力,展示了不可多得的前景。神话与文学至少 在‘具体的逻辑’方面相通,这样,他关于如何阅读神话 的建议,就可以看成在文学阅读中可能以直觉形式起作用 的符号学活动的假设。‛
(二)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划分 索绪尔指出,作为语言结构基本成分的语言符号,‚连结的 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他将前者(概念) 命名为语言符号的‚所指‛,将后者(音响形象)命名为 ‚能指‛。从符号生存过程看,人们用某个音响形象指称某 个概念,除了文化上的约定俗成外,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内在 的联系,并不是某个概念本身决定着它一定具有某个音响形 象。 应该说明,索绪尔所说的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联系的任 意性,是针对语言现实中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任何可论证的 自然联系而言的,强调的是最初形成时期的状况。不过,当 一个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在一个语言系统中被确立以后, 人们便不能随意对它们的关系加以改变了。这一思想告诉人 们,任何一个符号的意义,从本质上看,都是由它所归属的 那个系统所决定的,

文学批评中的结构主义

文学批评中的结构主义

文学批评中的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结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流派。

它通过关注文本内部的结构和符号系统,试图揭示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意义和结构规律。

本文将探讨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结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法国,其代表人物包括萨尔特、巴特、布尔迪厄等。

结构主义认为,文本是一个有机的结构,其中的符号和关系构成了一种语言系统。

通过分析这种语言系统,可以揭示文本的意义和结构规律。

结构主义的核心概念包括符号、差异和二元对立。

符号是文本中的元素,它们通过对比和关系来产生意义。

差异是指符号之间的不同,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符号的意义。

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与其对立的事物来定义的,例如男性与女性、上层与下层等。

二、结构主义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1. 符号学分析结构主义将文学作品视为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分析符号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揭示作品中的意义。

例如,结构主义批评家可以分析一个小说中的动物符号,探讨它们与人物关系的对应和象征意义。

这种符号学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发现其中的隐含信息。

2. 二元对立的应用结构主义强调二元对立的存在和重要性。

在文学批评中,结构主义者常常通过对比和对立来分析文本。

例如,他们可以对比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探讨他们之间的对立和互动关系。

通过这种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结构分析结构主义关注文本的内部结构。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各个部分和元素,结构主义者试图揭示作品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他们可以研究小说的章节划分、叙事结构、人物关系等,从而理解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在逻辑。

三、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结构主义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它强调了文本的内部结构和符号系统的重要性,使得文学研究不再局限于表面现象,而能够深入挖掘作品的意义和结构规律。

其次,结构主义的方法和理论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工具,丰富了文学研究的方法论。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论文导读: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文学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注重文学文本的客观分析的科学主义传统,并使这种传统发展到极致。

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如果溯源,那么在西方世界可从古希腊学者那里找到关于符号的论述。

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第四,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关键词:结构主义,文学符号学,结构,符号一、引子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文学理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注重文学文本的客观分析的科学主义传统,并使这种传统发展到极致;同时,它又开启解构主义那种颇具颠覆意味的解构思想。

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如果溯源,那么在西方世界可从古希腊学者那里找到关于符号的论述。

而现代的符号学则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分别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创立的。

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

结构主义文论不是一个观点统一的学派,其内部的差异很大;同时,它也可以同其他思想体系交叉,如精神分析的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等。

结构主义注重事物构造和关系的思维方式,是从整个结构主义思想的基本假设逻辑推衍出来的,并渗透到结构主义文论的方方面面。

二、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因此它的理论来源和基础是多样的,理论体系也是庞杂的。

1 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这里说到结构主义,我们要考虑三个代表性人物,即: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意大利学者维柯、和法国结构主义代表福科。

首先,作为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了解语言学的读者都对他耳熟能详。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读书笔记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读书笔记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读书笔记《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可以说是我读过的最好一本结构主义入门读物,如果对结构主义一无所知想略有了解,或者瞎读了几本完全摸不着门路,这本书非常适合阅读。

个人以为,本书的精华在第一章导言部分以及各章的衔接部分,作者不仅清晰概述了结构主义的起源和理念,而且阐述清楚了结构主义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联系。

学术界公认的结构主义先驱是创建现代语言学的索绪尔,而作者则将结构主义的起源提前到了1725年维柯的《新科学》。

18世纪是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时代,而维柯提出的新科学是指人类社会的科学,或者说“人的物理学”。

维柯认为,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原始人”,就会发现他们不是野蛮无知的,而是本能地具有“诗性的智慧”,可以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并且创造出象征和神话,这是一种形成结构的能力。

人创造神话、社会制度,实际上他创造他所感知到的整个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创造了他自己。

这种不断创造的可认知的、可重复的形式,就是结构主义者所称的“结构”。

皮亚杰给结构做出如下定义,人们可以在一些实体的排列组合中观察到结构,这种排列组合体现以下概念:•整体性。

一个整体是由很多组成部分构成的,组成部分之间受一套内在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使得组成部分在结构之内比在结构之外获得更多的属性和意蕴。

比如一个汉字“天”,单独拎出来,就是表示天空这个概念,但是放到一个词里,比如“天光”,放到一个成语里,“海阔天空”,放到一个句子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不是“天”有更丰富的含义?正是因为有了内在规律有了结构,所以整体绝对不是所有组成部分的集合体那么简单。

比如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单词(严格来说还能继续划分为音素、音位等等,这里仅仅举个例子),那么可以说英语就是所有英语单词的集合嘛?当然不是,要不然翻译就是单词替换就不会那么复杂了。

•非静态。

支配结构的内在规律是变化的,结构具有转换程序,借助这些转换程序,结构可以整理加工新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3.1.2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研究领域是人类学,其中对神话和土著人文化仪式的研究与文艺理论的课堂紧密相连。

在《热带的哀伤》中,正是借助于当年亚马逊丛林的考察材料,分析了原始文化仪式的心理机制。

通过对看似怪诞的仪式文化进行剖析,得出仪式文化与其社会等级制度间的结构关系。

此外,列维-斯特劳斯借用数字分析俄狄浦斯神话中的元素,从而得出其中的结构。

这一实例亦很鲜明地体现了结构主义方法以二元对立关系来运作的特色。

3.2罗兰·巴尔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文论 3.2.1生平及其代表作法国最重要的文论家和批评家之一,也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度的关键人物之一。

1952年进入法国政府的文化部门参与社会学研究和文学批评。

1976年被聘为法兰西学院教授,1980年车祸遇难。

其主要著作:《写作的零度》、《神话学》、《论拉辛》、《符号学原理》、《批评与真实》、《S\Z》、《批评论文选》、《文本的快乐》、《恋人絮语》。

3.2.2巴尔特的早期思想巴尔特的思想是矛盾的,从先前的具有结构主义者的特征,至七十年代以后转到后结构主义的立场上。

《写作的零度》提出了写作时“零度”介入的观点。

“零度”写作也就是零度风格,它体现为对作者主体性的遮蔽,这正符合了结构主义倡导的无作者思想、无主体知识的认识,即以一种超越了个人的结构来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状况。

此外,巴尔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对叙事文学作品从三个级次上作了分析,分别是:功能级;行动级;叙述级。

巴尔特对叙事作品的结构分析是从作品的普遍结构上来分析叙事作品的基本要素,并以此作为文学批评的着眼点。

他对结构主义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结构主义在本质上只是一种重建“客体”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精神活动。

这种活动包括两个典型动作,即分割和明确表达。

3.2.3巴尔特的后期思想结构主义强调在对客体的分割与重组中,突出客体在某一方面意义,后结构主义则指出重组意义的不可能性。

后结构主义认为,结构之内的各元素各说一套,它们聚在一起就是一座意义的“巴列塔”,也许结构也能体现意义,但它只是众声喧哗、杂语共存的世界,而无法简单地以某一主题将其统一起来。

罗兰·巴尔特随着结构主义的由圣转衰,七十年代后也成为了典型的后结构主义者。

这一段时间他的代表作《论拉辛》、《S\Z》、《批评论文选》、《文本的快乐》、《恋人絮语》都体现了将文本用各种符码分解后,再重组后会使其裂缝丛生,从而论证了结构主义思想的不可行性。

这便是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典型特征。

四、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符号学是一门学科,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两者虽然性质不同,但在外延上却时常交叉起来。

格雷马斯的符号学方法提出了六个行动位:主体、客体、发者、受者、对手、助者。

此外,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命题与反命题进行诠释,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符号矩阵”。

关于这些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去理解。

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的关系相当复杂,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T.谢拜奥克, 王祖望. 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J]. 国外社会科学, 1981,(05) [2] 陈宏薇.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1) . [3] 李彬. 传播与符号:罗兰·巴尔特思想述略[J]. 国际新闻界, 2000,(03) [4 刘丽华, Paul Coudamy. 别样结构主义盛宴[J]. 建筑知识, 2009,(01) [5] 梅园. “神话”与“书写”:罗兰·巴特后结构主义思想探
源[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4) . [6] 穆诗雄. 文学符号学——一种新的文学理论[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2) [7] 沃野. 结构主义及其方法论[J]. 学术研究, 1996,(12). [8] 徐珂. 结构主义与解构论的历史渊源[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7,(0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