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小贴士
秋季用药安全知识

秋季用药安全知识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凉,人们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在使用药物时,我们必须注意安全,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以下是秋季用药安全知识,帮助您正确使用药物,保障健康。
1.合理用药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法和剂量服用。
不要随意改变药物剂量或增加服药次数,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同时,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
2.注意药物副作用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如出现不适症状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就医。
此外,还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产生不良反应。
3.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药物时,要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产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如有需要同时使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4.正确使用药物使用药物时要注意正确的用药方法,如口服、外用等。
同时要遵循药物的储存方法,避免药物受潮、光照等影响药效。
在使用药物时,还要注意药物的过敏反应和禁忌症,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5.注意保存方法秋季天气潮湿,药物容易受潮变质。
因此,要将药物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保存,避免受潮和光照。
同时,也要避免将药物放在儿童可接触的地方,以免误食或滥用。
6.不宜饮酒饮酒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吸收,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药物期间不宜饮酒。
7.留意过敏反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在使用药物时,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就医。
在今后的用药过程中,应避免再次使用该类药物。
8.定期检查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如有不良反应发生或疗效不佳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更换其他药物。
同时也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指标以评估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总之在秋季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正确使用药物注意保存方法不宜饮酒留意过敏反应以及定期检查等方面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促进身体健康。
有哪些安全用药的知识

有哪些安全用药的知识
安全用药的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药品说明书:这是安全用药的第一步,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2. 遵循医嘱: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
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量或停用。
非处方药也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3. 注意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药物剂量要适当,不能过多或过少。
给药方式也要合理,比如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同时,要避免频繁更换药物和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
4.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5. 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
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6. 科学存放药品: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谨防儿童及精神异常者误服、误用。
7.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8. 不迷信贵药或新药: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是否对症。
药物的疗效因人而异,不应当盲目追求贵药或新药。
9.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保健食品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不能替代药品。
10. 预防为主:疾病预防胜于治疗,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手段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用药需求。
以上就是安全用药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使用药品时,一定要遵循医嘱和说明书,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小朋友用药安全小知识

小朋友用药安全小知识
小朋友用药安全小知识包括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家长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
明书,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确保药物是针对孩子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的适当选择。
2.遵医嘱用药:家长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导给
孩子用药。
如果对医生的建议有任何疑问或不确定,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3.不要随意混合药物:家长不应该随意将两种或多种药物混合给孩子使
用,除非医生特别指示。
因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增加药物毒性。
4.注意用药剂量:家长应该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
准确控制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次数。
避免过量使用或不足量使用药物。
5.注意药物保存:家长应该妥善保存药物,避免药物被孩子误食或误用。
药物应该存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并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6.过敏体质需注意:如果孩子有过敏体质,家长应该告知医生,以便医生
可以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7.不要私自停药:如果孩子需要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家长不应该私自停
药,以免影响孩子的治疗效果。
8.注意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在使用任何药物时,家长都应该密切观察孩子
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9.饮食注意:在孩子使用药物期间,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进食
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10.定期检查: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
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家庭安全服药的注意事项

家庭安全服药的注意事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药卫生知识的普及,以及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许多家庭都备有日常用药遇上小病小伤自我用药,既方便及时,又经济实惠。
在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方面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防止滥用药物。
滥用药就是不管病情、用药对象(老人,成人,儿童)、药物性能而任意使用,这种做法轻者无效,延长治疗时间,重者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给病人带来痛苦。
2、尽量少联合用药。
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加作用,使疗效提高;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减作用,使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因此,家庭用药最好单品使用或两种药联合使用足矣。
3、按药品说明书使用时,不可忽视药品包装上的注意事项,衡量使用某个药物时,不能仅看它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对于非专业的家庭成员来说,其注意事项更显得重要,它是安全有效用药的保证。
4、防止药物过敏。
凡是过敏体质者,或过去曾有药物过敏史者,服用药物都应格外小心,尤其是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解热镇痛类去痛片等。
以往对某种药有明确过敏史者应禁止再次使用。
安全用药小常识注意事项

安全用药小常识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药物在使用药物之前,首先要确保选择的药物适合自己的症状和疾病。
不同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的症状和疾病,如果选择错误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建议在选择药物之前咨询医生或药师,听取专业建议。
2. 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用药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来用药,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使用方法。
特别是一些处方药,需按照医生开具的药方来使用,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
3.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不要超量使用或频繁使用药物。
超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或过敏反应,频繁使用也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4.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甚至导致不良后果。
因此,在使用多种药物时,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 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保存和使用方法。
一些药物需要在阴凉干燥处存放,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
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品的保质期,过期药物可能会失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
6.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药物时,要时刻关注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一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或药师。
7. 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用药要慎重孕妇、儿童和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慎重。
孕妇要避免使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儿童用药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选用适合的药物,老年人用药要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药物中毒的药物。
8. 谨慎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非常有效,但是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可随意滥用。
9. 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对于保证药物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安全用药倡议书

安全用药倡议书尊敬的市民:为了确保您的健康与安全,我们特发起这一安全用药倡议书,旨在引导大家正确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误用等问题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安全用药的小贴士,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并遵守。
1.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在疾病出现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在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方面严格按照医嘱进行。
2. 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的剂量是经过严密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确定的,任意调整剂量可能导致疗效下降或产生不良反应。
如需调整,应咨询医生再行操作。
3.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会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风险甚至导致危险后果。
在使用新药之前,告知医生你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进行全面的用药评估。
4. 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于病毒感染等其他原因导致的感冒、咳嗽等症状无效。
滥用抗生素不仅对个体健康无益,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给社会带来严重问题。
5. 注意过期药物处理。
过期药物可能失去活性,甚至有毒性增加的风险。
过期药物不应再使用,可以咨询医生、医院或药店进行安全处理。
6. 妥善保管药物。
药物应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
药物应存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或日光暴晒。
7. 谨慎使用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虽然无需医生处方,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购买非处方药时,应阅读药品说明书,遵循用药指导。
8. 定期做药物复查。
长期用药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药物复查,确保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倡议,提高市民对安全用药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减少因药物问题导致的医疗事故和健康风险。
同时,我们也呼吁各级医疗机构、药店等相关行业共同努力,提高药物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药物服务。
安全用药,关乎每一个人的健康与幸福。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安全用药成为生活的常态。
祝您健康愉快!感谢关注安全用药倡议书!此致安全用药倡议书发起单位。
健康科普之安全用药小知识

健康科普之安全用药小知识1. 读清药物说明书:在使用药物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不良反应等信息。
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按照说明书指导正确使用药物。
2. 避免滥用药物:不要将他人的药物用于自己的治疗,也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的剂量。
滥用药物可能导致副作用的增加或药物的耐药性发展,同时也会增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风险。
3. 不随意停药:在使用药物期间,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规定的疗程。
不要随意停药,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不应中断治疗,以免造成复发或耐药性问题。
4. 不在药物中断期间存储:药物一旦打开,通常会有一定的有效期。
查看药物说明书或咨询药师,了解药物的保存方式和有效期,尽量避免使用已经过期的药物。
5.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或增强,或出现意料之外的不良反应。
与医生或药师讨论你正在使用的药物,尤其是非处方药、补充剂和中草药,以避免潜在的相互作用。
6. 千万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要轻易调整药物的剂量。
剂量的调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7.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药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特别注意用药安全。
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在必要时避免使用药物。
8. 注意药物过敏:不同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些人可能对某些药物过敏。
如果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就医寻求帮助。
9. 定期检查:在使用药物期间,定期与医生进行复诊和检查。
医生将根据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来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安全和有效。
10. 垃圾分类处理:用完的药物或药物包装物应当正确处理。
不要将药物随意丢弃或倒入下水道,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可以参考当地的垃圾分类指南或到药店回收站处进行处理。
安全用药科普小知识

安全用药科普小知识安全用药科普小知识汇总安全用药科普小知识如下:1.药物都有一定的有效期,储存不当易使药效降低,要储存在干燥、避光处。
2.受潮、过期的药物切不可使用。
3.一般来说,药物应当放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防止孩子误食。
4.长期存放药品如丸剂,如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等,在服用时应用冷水或温开水服用,不能采用热水,否则会使药物膨胀,甚至变形,不利于治疗。
5.一般药物都有一定的有效期,一定要按药品说明书贮存。
6.有些药品有腐蚀性,要特别存放。
如抗酸药(如胃复安、维生素C等)和某些抗生素(如磺胺类药),在遇热遇潮时易发生变质。
7.同一类型的药物,由于厂家不同,制剂工艺不同,价位也不同,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
请注意,以上信息是根据当前医学和药学领域的认识和知识,并不包括任何法律或医疗建议。
如果您有任何医疗或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等专业人士。
安全用药科普小知识归纳安全用药科普小知识如下:1.时辰好药:是医学专家根据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不同时段,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划定的用药最佳时间,老百姓可以据此安排用药,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损害。
2.了解药品说明书:看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药品使用方法、禁忌症、副作用等信息,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药品。
3.合理搭配饮食:部分药物不能与某些食物搭配使用,如与某些水果、蔬菜、茶饮等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药效。
4.避免滥用药物:滥用药物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5.按时服药: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半衰期,按时服药可以保持血液中药物的有效浓度,有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
6.剂量合适:过量的药物会带来不良反应,如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7.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
8.如有药物过敏史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检查。
9.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10.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者按:根据FDA今年发布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安全警告和说明书修改要求,再次提醒我院医生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对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ABS)、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感染性恶化(ABECB)、单纯性尿路感染患者只有在没有其他治疗选择的情况下才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如片剂、胶囊和注射剂),否则纳入处方点评;近日多潘立酮片和紫杉醇注射液说明书已经被要求修改,请医生仔细阅读修改要求;提醒医生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药的口服制剂的说明书和《临床用药须知》都要求,使用青霉素类药前均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再次提醒喹诺酮类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FDA药物全球警告: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应严格限制使用。
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5月12日发布药品安全通讯,严格限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用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非复杂性泌尿道感染患者。
警告其可能致残甚至并发多种永久性不良反应。
主要是针对全身应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片剂、胶囊、注射剂),包括: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环丙沙星缓释剂、莫西沙星、吉米沙星。
一、为什么要严格限制?因为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严重不良反应风险会超过获益水平,可能致残甚至并发多种永久性不良反应,这些严重不良反应会影响肌腱、肌肉、关节、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
对于老年人、肾、心、肺脏移植者或者同时应用激素治疗的人来说,更容易发生肌腱炎或肌腱断裂。
有不可逆转的外周神经病变,症状包括上下肢的疼痛、烧灼感、麻木、物力或者任何深浅感觉的改变。
二、这类药难道就不能用了?NO!这次警告是严格限制用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非复杂性泌尿道感染患者,不是全面禁止使用。
只有在没有其他治疗选择的情况下才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如片剂、胶囊和注射剂)!三、氟喹诺酮类药品主要治疗哪些疾病?氟喹诺酮类药品抗菌谱广,尤其对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某些品种对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依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
适用于敏感病原体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关节、软组织感染等。
四、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全身性使用的严重不良反应: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恶心、腹泻、头痛、头晕、晕眩或入睡困难。
五、药学监护医生1. 医生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执行处方,严重掌握适应症,详细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等信息,安全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2. 如果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即刻停止用药,改用其他抗生素以完成患者的治疗并及时向药学部门上报不良反应。
药师1.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
2.本类药物有光敏反应,嘱咐患者不要晒太阳或暴露于紫外光下,临床症状主要为光暴露部分皮肤出现晒伤、红斑、水肿、水泡、大疱。
3.多喝水。
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液中溶解度降低可析出结晶,引起血尿、管型尿,每日进水量应在1500ml以上。
4.避免与含镁制酸剂、硫糖铝、含铁、锌的多种维生素制剂同时服用,以免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应间隔至少2小时服用。
5.糖尿病人应注意监测血糖水平。
本类药物可导致血糖紊乱,如高血糖或低血糖。
护士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例1.本品只能静脉缓慢滴注,否则导致低血压。
依据剂量的多少,滴注时间应不低于60分钟或90分钟。
2.溶媒选择0.9%NS或5%GS,配制浓度:5mg/ml。
3.溶液有肉眼可见颗粒、溶器有渗漏或封口不完整的应丢弃。
4.不可将容器串连起来,否则导致空气栓塞。
5.为了避免形成络合物,本类药物不能与含多价阳离子(如镁离子)的溶液通过同一条静脉通路同时给药。
6.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1.严格按医师或药师的用药要求用药。
2.如果发现自己有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症状,比如肌腱、关节和肌肉疼痛、针刺感或刺痛感、混乱、幻觉等,应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生产企业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更新相关的用药风险信息如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修订氟喹诺酮类药品说明书并及时公布相关内容。
2016年7月26日,FDA批准更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口服制剂和注射液)的药品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全身用药时致残性和潜在的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可同时发生,这些不良反应累及肌腱、肌肉、关节、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因此FDA不但修订了黑框警告,特别强调用药的安全性问题,此外FDA还增加了新的警告,且同步更新了药品标签中用药指南等其他内容。
此次FDA更新了氟喹诺酮类药品标签中的黑框警告,并增加了新的警告,还修订了患者用药指南等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黑框警告原有的黑框警告: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引起肌腱炎、肌腱断裂和重症肌无力病情恶化的警告标签。
新增黑框警告: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致残及并发多种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
警告及注意事项原有警告: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引起肌腱炎、肌腱断裂和重症肌无力病情恶化、外周神经病变风险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还包括一些心脏、皮肤及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
新增(进一步加强警告):氟喹诺酮类药物全身用药时致残性和潜在的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可同时发生,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肌腱炎、肌腱断裂、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反应、重症肌无力恶化、外周神经系统病变、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及光毒性。
这些不良反应可发生在用药后几小时内至几周内,且几种不良反应可能会同时发生。
适应证和用法增加了新的限制使用说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ABS)、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感染性恶化(ABECB)、单纯性尿路感染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品治疗引发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通常大于效益,因此针对上述疾病,氟喹诺酮类药品应该仅用于那些没有其他方案可供选择的患者。
此外氟喹诺酮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炭疽病、瘟疫、细菌性肺炎等严重细菌感染患者,获益大于风险。
用药指南患者用药指南中新增要求:在给患者开具喹诺酮类处方时,应让每位患者都了解具体的药物安全性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多潘立酮制剂说明书的公告(2016年第152号)2016年09月14日发布为进一步保障公众安全用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多潘立酮制剂(包括马来酸多潘立酮制剂)非处方药和处方药说明书的【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等项进行修订。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所有多潘立酮制剂生产企业应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多潘立酮制剂非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见附件1)及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见附件2),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2016年11月15日前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其他内容应当与原批准内容一致。
在补充申请备案后6个月内对所有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
各多潘立酮制剂生产企业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多潘立酮制剂的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和培训,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二、临床医师应仔细阅读多潘立酮制剂的新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根据新修订的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
三、患者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多潘立酮制剂说明书的新修订内容,或严格遵医嘱用药。
附件1:多潘立酮制剂非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一、【不良反应】:“3.有研究提出日剂量超过30毫克以及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中,发生严重室性心率失常或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可能升高。
”修改为:“3.有报道日剂量超过30毫克和/或伴有心脏病患者、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中,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可能升高。
”二、【禁忌】:(一)“1.机械性梗阻、胃肠道出血、胃肠道穿孔患者禁用。
”修改为“1.机械性消化道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患者禁用。
”(二)“3.禁止与酮康唑口服制剂合用。
”修改为“3.禁止与酮康唑口服制剂、红霉素或其他可能会延长QTc间期的CYP3A4酶强效抑制剂(例如:氟康唑、伏立康唑、克拉霉素、胺碘酮、泰利霉素)合用。
”(三)增加“4.中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三、【注意事项】:(一)增加“1.本品用药3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使用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周。
”(二)删除“2.建议儿童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
”(三)“3.由于多潘立酮主要在肝脏代谢,故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慎用。
”修改为“5.由于多潘立酮主要在肝脏代谢,故肝生化指标异常的患者慎用。
”(四)“5.心脏病患者(如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等)以及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电解质明显紊乱的患者应用时需慎重,有可能加重心律紊乱。
”修改为“2.心脏病患者、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应用时需慎重,有可能加重心律紊乱。
”(五)增加“3.剧烈呕吐、急性腹痛患者应到医院就诊。
”(六)“6.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修改为“6.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七)其他项目编号顺延。
四、【药物相互作用】:(一)“3.抗酸药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可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不宜与本品同服。
”修改为“3.抗酸药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与本品同时使用可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建议间隔使用。
”(二)增加“5.与钙拮抗剂(如: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和阿瑞吡坦合用会导致多潘立酮的血药浓度升高。
”(三)其他项目编号顺延。
多潘立酮其他剂型的非处方药说明书参照口腔崩解片说明书进行修订,其中多潘立酮混悬液【用法用量】调整参见所附说明书范本。
附件2:多潘立酮制剂处方药说明书修订要求一、【不良反应】:增加“有报道日剂量超过30毫克和/或伴有心脏病患者、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中,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可能升高。
”二、【禁忌】应包含:1)机械性消化道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患者禁用。
2)分泌催乳素的垂体肿瘤(催乳素瘤)、嗜铬细胞瘤、乳癌患者禁用。
3)禁止与酮康唑口服制剂、红霉素或其他可能会延长QTc间期的CYP3A4酶强效抑制剂(例如:氟康唑、伏立康唑、克拉霉素、胺碘酮、泰利霉素)合用。
4)中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
三、【用法用量】调整为:成人一日3次,一次10mg,每日不得超过40mg;35kg以下儿童每日口服最多三次,每次0.25mg/kg体重;35kg以上儿童每日口服最多三次,每次10mg。
国外和多潘立酮相关的警示据《健康时报》在《这个药在美国是非法药物,中国人居然把它当成常备药!》一文中,表示,2007年,吗丁啉于1985年在加拿大上市,加拿大卫生部发布了9例与多潘立酮相关的心律失常报告,包括心律不齐、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悸、QT间期延长和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患者年龄范围为2个月至74岁。
2015年,加拿大卫生部更加肯定风险相关性,称多潘立酮会小幅增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