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课件ppt
合集下载
水痘预防知识PPT课件

媒体报道与舆论监督
媒体报道
近年来,媒体对水痘的报道逐渐增多。 一些媒体报道了水痘的传播情况、预防 措施和治疗进展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关注。
VS
舆论监督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公众对水痘的关注 度不断提高。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自己的水痘经历和预防措施,引起了广泛 的讨论和关注。同时,一些媒体也呼吁相 关部门加强水痘的防控工作,提高公众的 预防意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 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饮食调理
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水疱,以免继发感染。
自我护理
增强免疫力
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增 强免疫力。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水痘疫苗,预防水痘 的发生。
避免接触患者
尽量避免接触水痘患者,以降 低感染风险。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生。
治疗措施
休息和饮食
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 入,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发热处理
如果发热超过38.5℃,可以适 当使用退热药物。
隔离患者
将水痘患者隔离在家中,减少 病毒传播的风险。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皮肤,以免引起感染和留下疤 痕。
并发症处理
如果水痘患者出现并发症,如 肺炎、脑炎等,需要及时就医 并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水痘的误区与真相
水痘不会遗传
误解
很多人认为水痘是一种遗传病,但实际上水痘并不是遗传病。
真相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 以通过接触患者的水疱液传播。虽然水痘在某些家庭中容易流行,但它并不是遗 传病。
水痘健康教育知识ppt课件【19页】

典型水痘发病可分为两期:前驱期和出疹期
(一)前驱期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有畏寒、低热、头痛、乏力、咽痛、咳嗽、恶心、 食欲减退等症状,持续1-2天后才出现皮疹。
(二)出疹期
——初时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 ——疱疹为单房性,椭圆形,直径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壁薄易破,疹液 透明,后变为浑浊,疱疹处常伴瘙痒。 ——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 一般不留瘢痕。 ——水痘皮疹为“向心性” 分布,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 少,手掌、足底更少。部分患者可在口腔、咽喉、眼结膜和外阴等粘膜处发生 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 ——水痘皮疹分批出现,故病程中,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同 时存在,俗称“四世同堂”。 ——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
17
温馨提示:
❖在集体单位发生水痘疫情期间进行水痘疫苗 接种,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若已经感染,在处于潜伏期时接种疫苗, 仍然可能会发病,但皮疹症状会减少,病情 较轻。 2、若尚未感染,接种疫苗产生抗体后,可 起到预防发病的作用。
18
谢谢聆听!
19
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
11
关于水痘疫苗预防接种
12
《四川省水痘疫苗使用指导意见(试行)》 (川疾发〔2013〕53 号)内容摘要
❖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首次感染后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严重者也可发 生肺炎、脑炎等,甚至可危及生命。
❖ 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部分病毒潜伏于神经 细胞内形成慢性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 复活引发带状疱疹。
❖ 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常在托幼机构和中 生事件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一)前驱期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可有畏寒、低热、头痛、乏力、咽痛、咳嗽、恶心、 食欲减退等症状,持续1-2天后才出现皮疹。
(二)出疹期
——初时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 ——疱疹为单房性,椭圆形,直径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壁薄易破,疹液 透明,后变为浑浊,疱疹处常伴瘙痒。 ——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 一般不留瘢痕。 ——水痘皮疹为“向心性” 分布,主要位于躯干,其次为头面部,四肢相对较 少,手掌、足底更少。部分患者可在口腔、咽喉、眼结膜和外阴等粘膜处发生 疱疹,破裂后形成溃疡。 ——水痘皮疹分批出现,故病程中,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同 时存在,俗称“四世同堂”。 ——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自愈。
17
温馨提示:
❖在集体单位发生水痘疫情期间进行水痘疫苗 接种,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若已经感染,在处于潜伏期时接种疫苗, 仍然可能会发病,但皮疹症状会减少,病情 较轻。 2、若尚未感染,接种疫苗产生抗体后,可 起到预防发病的作用。
18
谢谢聆听!
19
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
11
关于水痘疫苗预防接种
12
《四川省水痘疫苗使用指导意见(试行)》 (川疾发〔2013〕53 号)内容摘要
❖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首次感染后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严重者也可发 生肺炎、脑炎等,甚至可危及生命。
❖ 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部分病毒潜伏于神经 细胞内形成慢性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 复活引发带状疱疹。
❖ 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常在托幼机构和中 生事件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预防水痘ppt课件完整版

疹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遵医嘱进行治疗
02
一旦确诊水痘,家长应遵医嘱给予孩子正确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切勿自行用药或听信偏方。
做好家庭隔离措施
03
水痘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做好家庭隔离措施,避免与其他家庭成
员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
共同营造健康环境,降低感染风险
保持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避免用手 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 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 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也可接触污染的用物间接待染。
预防水痘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水痘概述 • 预防水痘重要性 • 预防措施与建议 • 学校及家庭防控策略 • 应对策略与治疗方法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水痘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发病原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呼吸道飞 沫或直接接触传播,侵入人体后引 起皮肤及黏膜的损害。
完善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和隔离水痘患者,防止疫情扩散。
3
加强校园环境整治 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定期清洗消 毒,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家庭关注孩子健康状况,及时就诊治疗
密切观察孩子健康状况
01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皮
加强免疫力
疫苗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降低感 染水痘的风险,同时减轻水痘症状。
水痘健康宣讲PPT课件

水痘健康宣讲PPT课件
目录 介绍水痘 水痘的预防措施 水痘的治疗方法
介绍水痘
介绍水痘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 水痘病毒引起 水痘的症状包括发热、疹子、 瘙痒等
介绍水痘
水痘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
水痘的预防措 施
水痘的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 佳方式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勤洗手等
水痘的预防措施
避免与患水痘的人密切接触
水痘的治疗方 法
水痘的治疗方法
保持休息,不要过度活动 注意清洁,用温水擦洗身体
水痘的治疗方法
使用舒缓性的药物减轻瘙痒感源自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目录 介绍水痘 水痘的预防措施 水痘的治疗方法
介绍水痘
介绍水痘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由 水痘病毒引起 水痘的症状包括发热、疹子、 瘙痒等
介绍水痘
水痘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
水痘的预防措 施
水痘的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 佳方式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勤洗手等
水痘的预防措施
避免与患水痘的人密切接触
水痘的治疗方 法
水痘的治疗方法
保持休息,不要过度活动 注意清洁,用温水擦洗身体
水痘的治疗方法
使用舒缓性的药物减轻瘙痒感源自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水痘PPT课件

隔离治疗
一旦发现水痘患者或疑似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疱疹全 部结痂并脱落。
消毒措施
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场所等进行彻底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社会层面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形式普及水痘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水 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建立监测机制
相关部门应建立水痘疫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控工 作提供科学依据。
天后出现皮疹。 • 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及四肢。初为红色斑疹,数
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单房性,椭圆形,直径3-5mm,周围有 红晕,疱疹壁薄易破,疹液透明后变浑浊。疱疹处常伴瘙痒,疱疹呈向心性分 布,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 一般不留瘢痕。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结痂时间延长。水痘为自限性疾病, 10天左右自愈。 • 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普通型、重型和暴发型。
鉴别诊断
水痘需要与手足口病、丘疹性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疾病进行鉴别。这些疾病的临床 表现与水痘相似,但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在诊断时需要仔细询问 病史、观察皮疹形态和分布特点,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04
治疗原则与措施
一般治疗原则
隔离患者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 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 均有传染性,因此需要将患者隔
水痘PPT课件
目录
• 水痘概述 • 水痘病毒与免疫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并发症类型及处理 • 预防策略与措施
01
水痘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 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发病原因
一旦发现水痘患者或疑似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疱疹全 部结痂并脱落。
消毒措施
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场所等进行彻底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社会层面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多种形式普及水痘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水 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建立监测机制
相关部门应建立水痘疫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为防控工 作提供科学依据。
天后出现皮疹。 • 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及四肢。初为红色斑疹,数
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单房性,椭圆形,直径3-5mm,周围有 红晕,疱疹壁薄易破,疹液透明后变浑浊。疱疹处常伴瘙痒,疱疹呈向心性分 布,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1周左右痂皮脱落愈合, 一般不留瘢痕。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结痂时间延长。水痘为自限性疾病, 10天左右自愈。 • 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普通型、重型和暴发型。
鉴别诊断
水痘需要与手足口病、丘疹性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疾病进行鉴别。这些疾病的临床 表现与水痘相似,但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在诊断时需要仔细询问 病史、观察皮疹形态和分布特点,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04
治疗原则与措施
一般治疗原则
隔离患者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 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 均有传染性,因此需要将患者隔
水痘PPT课件
目录
• 水痘概述 • 水痘病毒与免疫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并发症类型及处理 • 预防策略与措施
01
水痘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 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发病原因
2024版水痘幻灯片PPT课件

3
核酸检测阳性 表明患者样本中存在VZV的核酸,可确诊水痘。
鉴别诊断思路
与其他疱疹病毒感染相鉴别
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引起的疾病,需通过实验室检 查和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与手足口病相鉴别
手足口病和水痘均可出现皮肤疱疹,但手足口病疱疹主要分布于手、 足、口等部位,且病原学检查可鉴别。
与药物性皮炎相鉴别
某些药物可引起皮肤损害,类似于水痘的皮疹表现,但通过详细询 问用药史、停药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可进行鉴别。
05 治疗措施与药物选择
一般治疗措施
隔离患者
水痘患者需进行隔离,直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以防止 病毒传播。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疱疹,以免继发感染。可采用炉甘石洗 剂涂抹患处,以缓解瘙痒。
毒类型。
血清学检查
检测患者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 病毒(VZV)特异性抗体,如
IgG和IgM抗体。
核酸检测
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 测患者样本中VZV的核酸。
检测结果解读及意义
1 2
病毒分离阳性 表明患者体内存在VZV病毒,可确诊水痘。
血清学检查阳性 提示患者近期或既往感染过VZV,结合临床表现 可诊断水痘。
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持续1~2天后出现皮疹。 • 出疹期: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部,以后延及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
布。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单房性, 椭圆形,直径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壁薄易破,疱液透明后变浑 浊。疱疹处常伴瘙痒,疱疹呈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 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 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普通型、重型和暴发型。
免疫调节剂使用
胸腺肽
水痘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措施PPT课件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要点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搔抓皮疹,以防 止继发感染。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 、衣物等个人物品, 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 会。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 触公共物品或可能受 到污染的环境后。
避免接触传染源途径探讨
避免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患者出疹期间。
在水痘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共浴室、游乐场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中应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等优点,已成为确诊 水痘的重要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在PCR基础上加入荧光探针,实现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的定量检测,有助于判断病 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核酸杂交技术
利用特异性探针与病毒DNA进行杂交,可检测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序列,但操作相 对复杂,较少用于临床诊断。
提高公众认知度途径探索
加强水痘知识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健康讲座、宣传册等途径,向公众普及水痘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护 理方法。
开展水痘疫苗接种宣传
鼓励适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效预防水痘疫情的发生。
加强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的防控工作
指导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制定科学的水痘防控方案,加强晨检、隔离、消毒等措施 的落实,防止疫情扩散。
01
高热
重症水痘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并伴有全身不适、头
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02
皮疹融合
重症患者的皮疹可能融合成大片,形成坏死性大疱型水痘,病情危重,
病死率较高。
03
并发症
水痘患者可能并发水痘肺炎、脑炎、肝炎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咳嗽、
水痘ppt课件

水痘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1 2
病毒变异及传播预测
密切关注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发现并预警新发疫 情。
疫苗接种普及与公平性
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减少接种不平等现象。
3
抗病毒药物研发
寻找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 择。
THANK YOU
、自我隔离、生活护理和心理调节等方面的介绍。
总结
03
成人感染水痘后,需及时隔离、注重生活护理和心理调节,避
免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康复。
水痘病例三:孕妇水痘预防及治疗案例
总结词
孕妇水痘预防及治疗案例
详细描述
本案例讲述了一名孕妇感染水痘后的预防及治疗过程,包括症状 、医生诊断、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的介绍。
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在2周内痊愈,但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水痘传染源
水痘患者是传染源,尤其是在 发病前1-2天至皮疹出现后5-7 天传染性最强。
病毒存在于水疱液、血液、尿 液和唾液中,可通过直接接触 、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
水痘患者应尽早隔离治疗,以 减少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水痘传播途径
01
02
03
04
直接接触
与水痘患者面对面接触或接触 患者污染的物品,如玩具、毛
巾等。
空气传播
水痘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 毒会以飞沫形式传播。
血液传播
接触水痘患者的血液或血液制 品,尤其是在注射、献血等过
程中。
母婴传播
怀孕期间感染水痘可能导致胎 儿感染,引起先天性水痘综合
征。
02
水痘症状及类型
水痘症状保持个人卫生Fra bibliotek经常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 眼等部位,保持生活环境的卫 生和通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途径
易感性
发病机制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呼吸 道和口咽粘膜进入机体后,在局部粘膜 组织短暂复制,经血液和淋巴液(原发性 病毒血症)播散至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经多个繁殖周期后,再次进人血液(第2 次病毒血症)而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特别 是皮肤、粘膜组织,导致水痘。
•
由于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 应,第2次病毒血症仅持续3日左右,局 部的病损由VZV感染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开 始。感染后有时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 节,复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带状疱疹。
辅助检查
• • • • • • • 1.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增高。 2.病毒学检查 ①电子显微镜检查取新鲜疱疹内液体直接 在电镜下观察疱疹病毒颗粒。 ②病毒分离在起病3日内,取疱疹内液体接 种人胚羊膜组织,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
• • • • • • •
3.免疫学检查 常用的为补体结合试验。水痘患者于出 疹后1~4日血清中即出现补体结合抗体, 2~6周达高峰,6~12个月后逐渐下降。 4.分子生物学检查 PCR方法检测VZV-DNA, 为敏感和快速的早期诊断手段。
• 3.原发性水痘肺炎 • 多见于成人患者、免疫缺陷者和新生儿。 轻者可无症状或只有干咳,重者有咯血、 胸痛、气急、发给等。肺炎症状多见于 出疹后2~6天,亦可见于出疹前或出疹 后10天。X线检查可确诊。
瑞氏综合征(RS)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 反应,死亡率高。本病是儿童在病毒感染 (如流感、感冒或水痘)康复过程中得的 一种罕见的病,以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如 阿司匹林)为重要病因。广泛的线粒体受 损为其病理基础。
治疗
• 水痘一般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因 其他疾病原已用激素的水痘患者,在情 况许可时,应尽快减至生理剂量或逐渐 停用。
• 4.其他 • Reye综合征常发生于水痘后期,伴呕吐、 不安和激惹,进展到脑水肿。由于阿司 匹林也被认为与Reye综合征有关,因此 水痘感染时禁用阿司匹林退热。 • 少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肾炎、肝炎、 关节炎、胰腺炎、睾丸炎等。
诊断
• 典型水痘根据水痘接触史和典型皮 疹特征,不难做出临床诊断。必要时可 选作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出疹期:发热1~2日后即进入发疹期。
部分皮疹从斑疹→丘疹→ 疱疹 →开始结痂,仅6~8小时,皮疹 发展快是该病待征之一(位置表 浅、形似露珠水滴、浆液清亮椭 圆形) 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 逐 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 疹分布 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 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皮疹特点
皮疹分批出现,每批历时1-6天, 数目不等,斑疹、丘疹、疱疹 和结痂同时存在 水痘皮损表浅,数日后从疱疹 中心开始干结,最后成痂,经 1~2周脱落。无继发感染者痂 脱后不留瘫痕
1.多数典型水痘患者 皮疹不多,平均出 疱疹约300个,全身 症状亦轻,较少发 生严重并发症。 2.重型者则皮疹密布 全身,甚至累及内 脏(如肺部),全身症 状亦重,热度高, 热程长。成人水痘 常属重型。
孕妇患水痘时可感 染胎儿,形成胎儿 水痘综合征。
使用免疫抑
• 不典型水痘 • 1.出血性、进行性和播散性水痘: •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 疫抑制药物治疗的病人。 • 出血性水痘疱疹内有血性渗出,或在正 常皮肤上有瘀点、瘀斑; • 进行性水痘病程长达2周以上; • 播散性水痘患者可全身遍布皮疹,全身 中毒症状重。
• 2.先天性水痘综合征或新生儿水痘: • 母亲于产前4日以内患水痘,新生儿出生 后5~10日时发病者,易形成播散性水痘, 甚至因此引起死亡。 • 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为出生体重低、 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视神经萎 缩、白内障、智力低下等,易患继发性 细菌性感染。
病理生理
•
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斑丘疹和丘疹
单房性水疱
细胞气球样退行性 变 结痂
疱疹炎性细胞渗出
疾病分类
典型 水痘
不典型 水 痘
临床表现
• • • • • • • • 典型水痘 潜伏期10~21日,平均14日 分为两个时期:前驱期和出疹期 前驱期: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 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 痛、恶心、呕吐、腹痛等前驱 症状,小儿则无前驱期症状, 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
水痘
定义
• 水痘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发 生在婴幼儿,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 瘙痒性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痂疹同 时存在(“四世同堂” )为主要特征。
•
春冬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 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 以上,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 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二出 现带状疱疹。
并发症
• 1.继发皮肤细菌感染 • 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致病菌为金 黄色葡萄球菌及化脓性链球菌,包括局 部皮疹化脓性感染、蜂窝织炎、急性淋 巴结炎、丹毒、败血症等。
• 2.神经系统并发症 • 常见的为脑炎,多发生在病程第3~8天, 症状和脑脊液所见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 仿,病死率为5%~25%。 • 其他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有横断性脊 髓炎、周围神经炎、视神经炎等。
病原学
人类疱疹病毒第 三型,属疱疹病 毒科。
为双链的脱氧核 糖核酸(DNA)病 毒,直径为 150~200nm,为 有包膜的三维对 称20面体。
病毒在外界环境 中的生活力很弱, 能被乙醚灭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
•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 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 传染性。 •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 直接接触疱疹的疱浆而传染, 传染性很强。在集体小儿机构 中易感者接触后80%~90%发 病。 •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以婴幼儿 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 多,6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见。
• 3.大疱型水痘: • 疱疹融合成为大疱,皮疹处皮肤及皮下 组织坏死而形成坏疽型水痘,患者病情 重,高热,全身症状亦重。
• 4.成人水痘: • 疾病症状常较严重,多并发有双肺弥散性 结节性肺炎,病死率高达10%~40%。在免 疫功能不足或无免疫力的新生儿,水痘是 一种严重的、涉及多器官的致死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