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冬-西方音乐史与赏析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音乐流派、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西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等。
2. 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及其作品: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瓦格纳、德沃夏克等。
3. 音乐形式与体裁:交响乐、室内乐、独奏、合唱等。
4. 音乐理论与技巧:调式、和声、节奏、曲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代表性作曲家及其作品、音乐形式与体裁。
2.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与技巧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作曲家及其作品。
2. 欣赏法: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3. 分析法:对音乐作品进行结构、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测试:测试学生对西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教材或相关教程。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音乐播放软件等。
3. 网络资源:相关音乐网站、在线音乐数据库、学术文章等。
4. 图像资源:作曲家照片、音乐乐谱、音乐厅图片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古典音乐时期。
2. 第二周: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音乐时期作曲家的作品分析。
3. 第三周:浪漫音乐时期的概述及代表性作曲家肖邦、李斯特等。
4. 第四周:浪漫音乐时期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5. 第五周:现代音乐时期的介绍,德沃夏克、瓦格纳等的作品分析。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4)瓦格纳与约翰.斯特劳斯父子

19世纪中、下的叶德奥音乐• 代表人物:R·Wagnes(瓦格纳 1833~1897) Brahms(勃拉姆斯1833~1897)A·Bruckner (布鲁克纳 1824~1896) H·Wolf(沃尔夫 1860~1903) G·Mahler(马勒 1860~1911) R·Strauss(理查德·斯特劳斯 1864~1949)•概述: 1、19世纪是德、奥音乐最辉煌的时期。
为西方做出巨大贡献的两位作 曲家Brahms和Wagner分别代表了两种对立的美学主张—— Brahms代表的是浪漫时代的古典风格;而Wagner却把自己政治上的革命 精神和学术上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自己的音乐创作,改变了西方音乐的传统轨 道,大胆地开辟了通向未来的道路,成为后期浪漫主义的典范。
2、德、奥音乐的另一重要现象是维也纳轻音乐的繁荣。
Johann Strauss 父子创造了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
11变 革 。
艺 术 的 变 革 服 从 于 社 会 的是 面 人 好 镜 艺 民 一 子 术 的 切 。
永 功 伟 远 劳 大 是 。
的 发 社 明 会 和 制 创 度 造 的 都 一Richard Wagner理夏德·瓦格纳(1813~1883)2“歌剧艺术的改革者” “整体艺术的倡导者”— Wagner 瓦格纳( 1 8 1 3 - 1 8 8 3 年 )一、生平( 教 材 P. 2 6 3 — P. 2 6 8 )1、 较晚系统学习音乐。
2、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对文学、戏剧、哲学、美学有 浓厚的兴趣。
3、积极投身欧洲革命,流亡瑞士12年。
4、爱情婚姻招致非议。
3• Wagner对哲学的兴趣贯穿他的一生。
青年时期通读了费尔 巴哈和巴枯宁的著作。
• 费尔巴哈(P.264):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马克思、 恩格斯正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内核”,建立 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第三章民族主义音乐20世纪的民族主义是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延续和再发展,他们同样是向民间,民间音乐中寻找创作元素,从而发扬本民族的音乐风格。
但20世纪民族主义在内容的充实性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深度上比19世纪有所削弱。
作曲家对民间音乐本身的浓厚兴趣,对民间音乐特征的新发现,表现得跟为突出。
在处理民间音乐素材的原则和方法上,20世纪作曲家比较强调汲取民间音乐固有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
20世纪由于有了更可靠的记谱方法(录音机),有了对民间音乐进一步的研究,它们的“不规则性”一度引起重视,音乐家从民间音乐区别于专业音乐的特征出发而进行创作,最早从亚那切克开始,表现最为杰出的是巴托克。
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家在汲取民间音乐的同时,还吸取同时代其他现代音乐流派的创作经验和成果,因而20世纪民族主义也是西方现代音乐的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节巴托克蓝胡子与尤迪特,表达了存在于男女之间的二元性,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善与恶,使他们表演着永恒的悲剧。
这里有一个孤独的男人,他渴望着一个女人能充分的满足他的欲望,但实际上,他只能得到仅仅一点的满足,这是一种悲剧。
而牺牲自己去献身于男人,这又是女性的悲剧。
割断了相互信赖的纽带之后,留给她的只是永远的孤独和漫长的黑夜,留给她的也仅仅是重复从前女人走过的道路。
标题中“蓝胡子”,可以把他理解为普通人,他是一个令人可怕的,隐藏着非人秘密的男性典型。
“公爵”是象征他的上层身份和财富。
“城堡”指是男人的心。
其中有很多复杂离奇的小房间。
如果把它翻译成《难以看穿并怀有秘密的贵公子的内心深处》就更好理解了。
第一门——刑讯室;第二门——武器库;第三门——珠宝库;第四门——美丽的花园;第五门——广阔领地;第六门——泪池;第七门——三个戴帽子穿大衣的女人(分别在早晨、中第二节席曼诺夫斯基第三节亚那切克第四节沃安·威廉斯第五节科普兰和格什文一、科普兰二、格什文。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第一章:西方音乐概述1.1 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的定义音乐的分类1.2 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古代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1.3 西方音乐的记谱法五线谱的基本知识音符、休止符、连音线等符号的意义第二章:中世纪音乐2.1 概述中世纪音乐的特点中世纪音乐的时期划分2.2 宗教音乐弥撒曲圣咏经文歌2.3 世俗音乐世俗歌曲的形式与特点游吟诗人的音乐贡献第三章:文艺复兴音乐3.1 文艺复兴音乐的特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声与对位的进展3.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约翰·奥克冈约斯坎·德普雷皮尔卢易吉3.3 音乐形式的发展弥撒曲的新形式牧歌与尚松经文歌的发展第四章:巴洛克音乐4.1 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旋律的装饰性和声的复杂性对位的运用4.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4.3 巴洛克音乐的体裁歌剧康塔塔奏鸣曲协奏曲第五章:古典音乐5.1 古典音乐的特点形式的规范化旋律与和声的发展5.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5.3 古典音乐的体裁交响曲室内乐钢琴曲歌剧第六章:浪漫主义音乐6.1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情感表达的自由化音乐形式的个性化音乐的兴起6.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弗朗茨·舒伯特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6.3 浪漫主义音乐的体裁钢琴曲交响乐歌剧艺术歌曲第七章:现代音乐7.1 现代音乐的特点音乐材料的拓展音乐形式的实验性音乐观念的革新7.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克劳德·德彪西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保罗·勋伯格7.3 现代音乐的流派表现主义序列音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第八章:二十世纪音乐8.1 二十世纪音乐的特点多元文化的融合音乐技术的创新音乐形式的多样性8.2 主要作曲家与作品贝尔格欣德米特潘德列茨基8.3 二十世纪音乐的流派十二音音乐爵士乐摇滚乐世界音乐第九章:音乐欣赏与分析9.1 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关注音乐的情感表达理解音乐的背景与文化内涵感受音乐的形式与结构9.2 音乐分析的方法曲式分析和声分析旋律分析9.3 音乐作品的深度欣赏解读乐谱聆听演奏分析乐曲的情感与风格第十章: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的关系10.1 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音乐形式的借鉴音乐教育的传播音乐文化的交流10.2 中国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影响音乐元素的融合音乐创作的启发音乐观念的碰撞与融合10.3 东西方音乐的相互借鉴与创新跨国合作的作曲家与作品音乐节的交流活动音乐教育的融合与发展第十一章:当代音乐与跨文化音乐11.1 当代音乐的特点技术的进步与新媒体的运用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实验性与前卫性11.2 跨文化音乐的交流与发展世界各地音乐的融合跨国合作与交流全球化背景下的音乐创作11.3 当代音乐的体裁与流派电子音乐嘻哈与说唱世界音乐与民族音乐实验音乐与噪音音乐第十二章:音乐与视觉艺术的结合12.1 音乐与绘画的关系色彩与和声的关系构图与旋律的关系表现手法与情感的关系12.2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音乐与舞蹈的节奏关系音乐与舞蹈的情感表达音乐与舞蹈的编舞与表演12.3 音乐与戏剧的融合歌剧与音乐戏剧电影音乐与音效音乐剧场与跨媒体艺术第十三章: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13.1 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培养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音乐教育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13.2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音乐与情绪的关系音乐与认知的过程音乐与记忆的关联13.3 音乐教育的方法与实践传统音乐教育与当代音乐教育的结合个性化与差异化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技术的运用第十四章:音乐产业与音乐市场14.1 音乐产业的基本构成音乐制作与录制音乐出版与发行音乐表演与演出14.2 音乐市场的运作音乐版权的管理与保护音乐市场营销与推广数字音乐与流媒体的发展14.3 独立音乐与主流音乐的关系独立音乐的制作与发行主流音乐的产业模式独立音乐与主流音乐的互动与影响第十五章:未来音乐的发展趋势15.1 科技对音乐的影响与音乐创作虚拟现实与音乐体验音乐制作技术的未来15.2 音乐与社会文化的互动音乐与社会运动的结合音乐与环境保护的关联音乐与性别平等的议题15.3 音乐未来的展望音乐形式的创新与演变音乐跨领域的合作与融合音乐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教案中涵盖了西方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记谱法以及各个时期音乐的特点、主要作曲家与作品、音乐形式和体裁等内容。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横向拓展教学——以交响曲《浮士德》的欣赏为例

值 的 资产 阶 级 思潮 一 狂飙 突 进 运动 歌 德是 运 动 的主 将 。 歌德 生 横跨 两 个 世纪 正 当 欧洲 社 会 大动 荡 大 变革 资 产 阶 级革 命 力量 的 不 断 从 而 加 深 自己 对
憬中时
他’ 隋不 自禁 地说 自 己将 得 到 满足 。 于是
魔 鬼
记 体 小 说 《少年 维 特 之 烦 恼 》 从 此 成 为欧 洲 公 认 的 大 作 家 从 1 开始 到 1 2年 7 7 3年 3 8 歌 德 用了 六十 年 时 间创 作
要 人 物作 为 每一 乐 章 的标 题 。 第一 乐 章 浮士 德 共 有 四个 浪 漫 地表 现 浮 士德 性 格特 征 的主 题 。 第 二 乐章 玛格 丽 特 以双 簧管 与 中提 琴 的独 奏 表现 了美 丽善 良 天真 烂 漫 的
梅 菲 斯特 按 照 事先 的 约定 即 将 收去 他 灵 魂 。但 在 这 时 天 使赶来 挽救 了浮 士 德 的 灵 魂 使 它升 人 了 天 国
的 年 代 。封 建 制度 的 日趋 崩 溃 高涨
促 使 他 不断 接 受 先进 思 潮 的影 响
李斯 特 的 交响 曲《浮 士德 》 作于 18 至 1 3年 5 5 8 4年 包 括 3 乐 章 与结 尾 合 唱 于 1 年 首 演 在 这 以后 李 斯特 个 57 8 对 它 不 断地 修订 直 到 1 80年 才最 后 定稿 。 8
态 创作 背 景 情 感 和风 格 等 方面 讲 述之 外 还 要 观 案 同 流 派 以 及
材 以文 艺 复兴 以 来 的欧 洲 社会 为 背 景 描 写 个 新 兴 资 产 阶级 知 识 分子 不 满现 实 竭 力探 索 人 生意 义 和社 会 理 想 的 过程 。 体 现 了资 产 阶级 上 升 时期 自 强不 息 追 求真 理 的 精神 也 反 映 了德 意 志 民族 优 秀的 传 统 该 诗 剧体 现 了 浪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发展现状及改革的思考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发展现状及改革的思考上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兴起,西方音乐文化传入我国,留学音乐家呼吁借鉴西方音乐理论及教学模式来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
《西方音乐史》课程在各大音乐学校,如上海国立音乐学校、北大音乐传习所等一些专业音乐学校中应运而生。
鉴于此,本文对《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发展现状及改革的思考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标签: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发展;教学改革0 引言“西方音乐史”课程在我国进行了近100年,在我国对西方音乐的认识上架起了文化桥梁,结合了“欣赏音乐”,音乐学习者逐渐从外表中认识到——美学经验——本质探索课程,是这个课程的专业教师,也是西方音乐的传播者,路途遥远。
不断思考,积极吸收新的教学方法,只有为了不断改进自己,把更专业的教育哲学投入到学科改革和建设中,使学生们能够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1 课程发展现状1.1教学思路的偏差音乐学的基本必修科目“节目”在2006年公布之前,“欣赏西方音乐史和名着”的过程被命名为“感谢外国音乐史和名着”。
这两个字有区别,但与教学范围相去甚远。
“西方音乐史”主要是指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欧美国家音乐发展史,而“外国音乐史”是指除了中国音乐以外的所有国家的音乐发展史,即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是在“节目”之前设定的72小时内无法完成的教育课题。
因此,教育部在“方案”中积极调整,将“外国”一词改为“西方”,大幅减少了课程内容。
但是综合应用型本科音乐学的发展要求,在确定课程内容和进度的过程中被发现。
调整内容后,只能在下学期上课时讲授浪漫主义音乐时代的内容,20世纪现代音乐完全没有上课时间,所以那一章的課程无法同时展开形式和内容。
1.2教与学互动的缺失近10多年来,“对西方音乐史和名着的感谢”是以教师为主的讲座,是对音频资料和音乐作品简单分析内容的补充,学生们对这一注入式学习过程的参与不多。
而且,因为学生对这门课缺乏认识,学习意志不强,所以师生之间的教学很薄弱。
《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件:西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

雅典学院 拉裴尔(意大利)
7
达芬奇(意大利)
• “眼睛叫做心 灵的窗子,它是知 解力用来最完美最 大量地欣赏自然的 无限的作品的主要复兴
《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9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名 称:最后的审判
时 期:1535-1541年 创作者:米开朗基罗·博 纳罗蒂 材 料:壁画 存藏处:梵蒂冈西斯廷教 堂
38
3、杰苏阿尔多(C.Gesualdo,1560-1613) 文艺复兴
• 欣赏: • 意大利牧歌《我离去,不再说话》 • 将半音体系引入牧歌,这并非装
模作样的仿古,而是对于歌词的深刻 动人的表现。
39
《我离去,不再说话》 文艺复兴
40
4、蒙特维尔第
(C.Montevirdi,1567-1643)
19
福 布 尔 东(Fauxbourdon) 文艺复兴
•
“福布尔东”一词意为“假低音”。演唱时在高声
部下方四度再即兴加入一个声部,该声部在谱面上往
往未写明。由于强调三度、六度音程,限制不协和音,
因而音响和谐、悦耳。
20
英国音乐
文艺复兴
3、最重要的作曲家: 约翰• 邓斯泰布尔 (1390---1453年),创作涉及经文歌、 弥撒曲等各种体裁,约有70首。
• 尼德兰乐派的三个时期:第一即勃艮第乐派, 第二、三常称为“佛兰德乐派”。分散分布,时 间跨度大,前后音乐风格变化很大。
• 第三代的约斯堪,把复调技巧和旋律熔于一 炉。
• 作品 (包括宗教作品)风格清新、具有感染人 的力量。
29
1、奥克冈(Johannes Ockeghem,
1430——1495)
主要成就在弥撒曲方面。 13首弥撒曲,一半采用了定 旋律弥撒曲的创作方法,选用的 定旋律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定 旋律是乐曲的主要结构因素,每 个乐章都要至少完整地呈示一次。 奥克冈也有些弥撒曲没有引 用定旋律,较自由地进行创作, 常常使用“卡农”手法,包括复 杂的有量卡农 。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

《西方音乐史与赏析》授课教案第一章:西方音乐概述1.1 西方音乐的定义与特点1.2 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1.3 西方音乐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第二章: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2.1 古希腊音乐的特点与影响2.2 古罗马音乐的发展与演变2.3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实例分析第三章:中世纪与文艺复兴音乐3.1 中世纪音乐的形成与发展3.2 文艺复兴音乐的特征与成就3.3 代表人物:约翰·邓斯·泰勒与约斯坎·德·普雷斯特第四章:巴洛克音乐4.1 巴洛克音乐的定义与特点4.2 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4.3 巴洛克音乐的实例分析第五章:古典主义音乐5.1 古典主义音乐的兴起与发展5.2 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5.3 古典主义音乐的实例分析第六章:浪漫主义音乐6.1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与兴起6.2 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李斯特、瓦格纳6.3 浪漫主义音乐的实例分析第七章:印象主义音乐7.1 印象主义音乐的定义与特点7.2 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德彪西、拉威尔7.3 印象主义音乐的实例分析第八章:现代音乐8.1 现代音乐的探索与突破8.2 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贝尔格8.3 现代音乐的实例分析第九章:当代音乐9.1 当代音乐的发展与创新9.2 当代音乐的代表人物:约翰·凯奇、乔治·克拉姆9.3 当代音乐的实例分析第十章:西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10.1 音乐作品的欣赏方法与技巧10.2 音乐作品的分析角度与实践10.3 代表作品分析:莫扎特《交响曲K.55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西方音乐概述难点解析:对西方音乐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解,以及不同流派之间的区别。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难点解析:古希腊音乐与古罗马音乐在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中世纪与文艺复兴音乐难点解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风格的转变,以及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听音乐辨认作品,请写出播放的音乐作品的作曲者、国籍、所属时代及作品名称。
注意:作品名称中有体裁的请写出体裁;有乐章的请注名第几乐章;有标题的请写出标题。
共播放两遍。
(16分,共16个空格,每空1分)二、读谱辨认作品,请根据以下谱例写出作品的作曲者、国籍、所属时代及作品名称。
注意:作品名称中有体裁的请写出体裁;有乐章的请注名第几乐章;有标题的请写出标题。
(8分,共8个空格,每空1分)三、填空:(20分)(共20个空格,每格1分)1.中世纪,奥尔加农继续发展后形成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存最早的歌剧产生于___________年,曲作者是____________,歌剧名为《______________》3.巴洛克时期,歌剧序曲成为一个国家歌剧风格的体现,在结构上,意大利歌剧序曲为__________,而法国歌剧序曲则为_________________4.古典交响曲的经典结构是:第一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标题交响曲是柏辽兹的《___________________》,共有_____个乐章6.钢琴曲《梦幻》选自德国作曲家_____________的钢琴套曲《___________________》,他为自己新婚创作的艺术歌曲套曲《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继舒伯特之后艺术歌曲创作的又一新高度。
7.浪漫主义时期着名的“反潮流”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创作的匈牙利舞曲同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一样都是使用匈牙利____________________音乐的为主题。
8.请列举三部威尔第的歌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中世纪“新艺术”的推崇者是法国法国主教_____________,而“古艺术”的拥护者是____________2.音乐史上的第一部喜歌剧是_____________年上演的的,意大利作曲家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3.“未完成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______________的第_____号交响曲4.柴科夫斯基的三部着名舞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莫扎特的歌剧创作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6.《培尔·金特》组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所属的国家是__________;《芬兰颂》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所属的国家是___________7.美国作曲家___________________的《蓝色狂想曲》是为______和乐队而作,音乐中将________________音乐和古典音乐进行了巧妙结合。
1.中世纪“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_________________和意大利的_________________2.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格弗里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3.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三人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__乐派”4.巴洛克早期,真正将歌剧的艺术水平和戏剧表现力提升到一定高度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将__________创作中的经验运用到歌剧创作之中。
5.巴洛克时期广泛使用的__________________琴是现代小提琴的前身6.音乐史上着名的婚礼进行曲共有两首,其中一首来自__________________创作的标题性序曲《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首来自______________创作的歌剧《______________》的第二幕。
7.施特劳斯父子的音乐创作在欧洲家喻户晓,《拉德茨基进行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作,《蓝色多瑙河》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作。
8.印象主义音乐的源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选择:(10分)(共10题,每题1分)下列哪一种观点不是古希腊哲学家对音乐功能的认识()。
A 煅练 B净化 C 教育 D 精神享受下列哪位作曲家不是双目失明的()A 巴赫B 亨德尔 C贝多芬 D 兰迪尼“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交响曲的标题A 3B 5C 6D 9下列艺术歌曲中,哪一首不是舒伯特创作的()A《魔王》B《鳟鱼》C《月夜》D《小夜曲》下列哪种体裁是肖邦取材于民间舞曲而新创的体裁()A 玛祖卡B 夜曲C 波罗涅兹D 谐谑曲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化石”中引用过的主题()A 奥芬巴赫的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B 圣桑的《骷髅之舞》C 德国民歌《小星星》D 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咏叹调“我听到一个声音”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作者是()A 穆索尔斯基B 鲍罗丁C 里姆斯基-科萨柯夫D 格林卡意大利美声三杰是()A 罗西尼、威尔第、帕瓦罗蒂B 威尔第、普契尼、比才C 罗西尼、多尼采蒂、帕瓦罗蒂D 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下列哪位作曲家不是西方音乐史上有名的钢琴音乐作曲家()A 肖邦B 里查·施特劳斯C 拉赫玛尼诺夫D 李斯特约翰·凯奇的《4’33’》是受到()的影响而创作的。
A 爵士音乐B 中国《易经》思想C 唐代诗歌D 十二音作曲法下列哪一个不是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A 单声部为主 B即兴演奏 C音乐与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 D 强调音乐内部结构的对称均衡巴洛克时期,那不勒斯歌剧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A A·斯卡拉蒂B D·斯卡拉蒂C 维瓦尔第D 亨德尔同时拥有“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头衔的作曲家是()A 海顿B 贝多芬C 莫扎特D 巴赫拥有“音乐诗人”头衔的作曲家是()A 舒伯特B 舒曼C 门德尔松D 肖邦《24首小提琴随想曲》的作者是()A 李斯特B 拉赫玛尼诺夫C 帕格尼尼D 帕尔曼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化石”引用过的主题()A 奥芬巴赫的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B 圣桑的《骷髅之舞》C 德国民歌《小星星》D 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咏叹调“我听到一个声音”下列哪两部歌剧是比才的作品()A 《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B 《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C 《卡门》、《帕斯新娘》D 《恶魔罗勃》、《非洲女》下列哪部歌剧不是威尔第创作的()A 纳布科B 波西米亚人C 游吟诗人D 阿依达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最重要的印象主义时期是他创作的()期A 早B 中C 晚D 中后十二音作曲法的发明者是()A 巴托克B 勋伯格C 韦伯恩D 贝尔格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中“化石”引用过的主题()A 奥芬巴赫的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序曲B 圣桑的《骷髅之舞》C 德国民歌《小星星》D 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咏叹调“我听到一个声音”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是( )A 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B 巴托克和科达伊C 格里格D 西贝柳斯法国趣歌剧的代表是()A 奥芬巴赫B 梅耶贝尔C 古诺D 比才“悲怆交响曲”的作者是()A 贝多芬B 李斯特C 柴科夫斯基D 肖斯塔科维奇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的作者是( )A 穆索尔斯基B 鲍罗丁C 里姆斯基-科萨柯夫D 格林卡下列哪两部歌剧是古诺的作品()A 《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B 《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C 《卡门》、《帕斯新娘》D 《恶魔罗勃》、《非洲女》拉威尔的音乐风格不仅限于印象主义这一种,以下哪种风格是拉威尔没有尝试过的( )A 巴洛克以前的早期风格B 古典主义风格C 西班牙风格 D表现主义风格下列哪位俄罗斯作曲家在20世纪社会变革突变的环境下,从没有离开俄国而坚持创作的。
()A 普罗科菲耶夫B 斯特拉文斯基C 拉赫玛尼诺夫D 肖斯塔科维奇下列哪位作曲家不是“新德意志学派”的代表人物()A 李斯特 B柏辽兹 D 瓦格纳 D 勃拉姆斯“皇帝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第()钢琴协奏曲的标题A 3B 5C 6D 9五、名词解释:(12分)(共4题,每题3分)1.格列高利圣咏2.正歌剧3.组曲4.艺术歌曲5.抒情诗6.通奏低音(或称数字低音)7.维纳古典乐派8.真实主义歌剧9.奥尔加农10.大歌剧11.独奏协奏曲12.维也纳圆舞曲六、简答:(16分)(共2题,每题8分)1.请简述海顿在弦乐四重奏中的谈话风格2.请简述莫扎特的音乐风格3.规多·达来佐的音乐贡献4.简述民族乐派的定义及其民族主义的体现方式5.中世纪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区别6.请列举浪漫主义时期的三个分期的时间界限;并于每个时期列举不少于3名作曲家的名字;同时列举这些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名称(至少一部)。
七、论述:(18分)(共1题,每题18分)1.请论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音乐风格2.请对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发展进行介绍3.请论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