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贵的10件艺术品赏析
考古文物价值排序

考古文物价值排序第1名:传国玉玺,价格:万亿以上,上榜理由:统治国家几千年的象征,在人民心中地位非同凡响!得到者号令天下!“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
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2000余年,忽隐忽现,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第2名:夏禹九鼎价格2000亿以上,上榜理由:象征九州得到得天下啊,想逆袭先找到这9个鼎!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第3名:清明上河图,价格1000亿以上,上榜理由:赝品都能成镇馆之宝真品价位?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4名:后母戊鼎,价格800亿以上,上榜理由:被看做镇国之宝!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第5名:兰亭序原本,价格:760亿以上,上榜理由:先听故事!有遗憾才珍贵,不多说了都懂。
第6名:兵马俑,价格:700亿以上(集群价格不准确只体现地位)上榜理由:如果是单体那排名更靠前。
第7名:青囊书,价格600亿以上,上榜理由:神书在手,天下无忧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华佗倾毕生经历所作之书为《青囊书》。
中国15件最顶级国宝

中国15件最顶级国宝1.《丧乱贴》,现估价6.5亿。
上榜理由:流落到日本的王羲之精作。
《丧乱帖》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草书。
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
《丧乱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
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2.康熙玉如意。
现估价7.1亿。
上榜理由:圆明园珍品。
现藏地: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康熙玉如意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的,长近半米,颜色是白中透绿,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
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的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
臣吴敬恭进”。
3.观音猿鹤图,现估价:9.1亿,上榜理由:看见画真的可以感动的哭!这套图画三幅一组,是宋代禅宗画的极品,藏于京都大德寺,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日展出一次。
牧溪是南宋四川人,曾因反对贾似道而遭通缉。
此人画法极具禅意,每幅画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
最经典的《烟寺晚钟图》,就是几笔点就,简直就是神来之作。
这组观音猿鹤图是著名的禅门公案图,这除了观音之外,猿鹤的含义根本无从得知,特别是那只母猿,怀抱幼崽,情同人类,却又茫然直视,不知何解,仿佛画家用画笔画出了一幅充满禅机的问卷,让世人回答。
4.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现估价21亿以上,上榜理由:商代精品象牙器件。
该杯是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时出土的,该墓出土象牙杯三件,其中两件镶有绿松石,此杯是其中一件,器身的纹饰雕刻结构十分巧妙,再镶嵌上绿松石更加引人注目,它显示了古代匠人的工艺才能,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光辉5.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现估价:24亿以上,上榜理由:我能告诉你舔一舔能长生不老啊!棺椁用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底正中。
椁室上下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上面层层填土夯实。
6.人物御龙帛画,现估价:25亿以上,上榜理由:龙!战国时期《人物御龙帛画》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
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
北京的名贵工艺品

北京的名贵工艺品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并孕育了许多名贵的工艺品。
以下是一些在北京著名的名贵工艺品:
1. 故宫瓷器: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收藏了大量精美的瓷器。
其中黄地蓝花、粉彩和五彩瓷器尤为著名,代表了明清时期的瓷器工艺精华。
2. 珐琅香囊:珐琅是一种由色彩鲜艳的矿石研磨而成的釉料,常用于装饰金属制品。
北京的珐琅香囊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做工而闻名于世,是一种被赠送给皇族或贵族的珍贵礼物。
3. 古琴:古琴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有着至少3000多年的历史。
北京地区盛产名贵的古琴,其中以明代大文豪文征明的所制琴最为著名。
4. 金銮殿砚:金銮殿位于北京故宫内,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
金銮殿砚是在金銮殿前御石上取材制成的砚台,因其凝聚了皇家威严和文化内涵而备受珍视。
5. 雕漆工艺品:雕漆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技艺,在漆器表面雕刻精美的图案。
北京的雕漆工艺品色彩鲜艳,图案繁复,常用于制作盒子、饰品、屏风等,以其精巧的工艺闻名。
这些名贵工艺品代表了北京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受到人们的珍视和收藏。
中国拍卖史上最贵的10件艺术品

中国拍卖史上最贵的10件艺术品随着仲夏的来临,2017年也已经过了一半。
而在过去的这些里,艺术品越来越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我们不时会听到一些国内外艺术品被拍出天价的爆炸性新闻。
下面,本博园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拍卖史上最贵的10件艺术品,价格简直高到令人瞠目结舌。
【第1名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成交价6.8544亿元】该文物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有着极为独特的青花纹饰,体现了极高的烧制水平,2011年中国艺术品秋拍上,以6.8544亿元成交,它成为拍卖史上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此梅瓶是明代高等级墓葬随葬品,有镇墓辟邪的作用,高44.1厘米,底部直径为13厘米,而口径仅为5.5厘米,小口、丰肩、斜腹、敛胫、平底,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给人以凝重的美感。
瓷瓶上所绘的青花纹饰层次多样,它的肩腹部刻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非常独特。
像这样的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收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仍在海外下落不明。
【第2名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成交价5.541亿元】2010年11月11日伦敦拍卖行班布里奇斯,在伦敦郊外一个仓库里举行的一场私人遗产拍卖上,清乾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以5160万英镑(约合5.54亿元人民币)成交。
该转心瓶属于清代乾隆瓷器中的精心之作,内瓶底部与外瓶内心连接,外瓶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并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大气富贵,由外部可以看到内瓶绘制的青花图案。
此瓶虽巧夺天工,但费时、费工、费料,更不易仿制,连乾隆皇帝也觉得其工艺过于复杂。
这个经历了天灾、人祸以及战火侵袭而有幸留存下来的转心套瓶,代表的是集历代制瓷艺术与技术精华于一身的艺术结晶,但令人痛心的是,它的制作工艺已经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
【第3名黄庭坚《砥柱铭》手卷成交价4.368亿元】黄庭坚为北宋词人、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三宗之一,他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中国六大天价之宝

中国六大天价之宝(图)鬼谷下山图罐中国瓷器No.1艺术品的价值也就在于它的无价,中国的艺术品就像中国的历史一样,是如此的厚重。
一个元青花瓷罐(鬼谷下山图罐)比近千万元的“全球特别纪念版”劳斯莱斯“跑”得还快,露面仅8分钟就被人以2.3亿元抱走,从此也就可见一斑!用货币衡量艺术,只是把无形的艺术量化,其中的真正深意还要靠历史来品味。
《奴隶与狮》中国油画No.1成交价:5388万港元拍卖时间:2006年11月26日幕后故事:徐悲鸿的油画《奴隶与狮》26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388万港元成交,远远超出此前3000多万港元的估价,创下中国油画世界拍卖新纪录。
据介绍,《奴隶与狮》创作于1924年,当时正值徐悲鸿油画创作成熟时期。
画作取材于西方古代神话,表现对象是一头受伤的雄狮和一个被蹂躏的奴隶。
这幅高1.23米、宽1.53米的巨幅油画展示了徐悲鸿刻画人物和动物的高超技艺。
今年夏天,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在中国内地以3300万元人民币拍出,曾创下徐悲鸿作品最高拍卖价。
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邮票一枚中国邮票成交价:220万元拍卖公司:中国嘉德拍卖时间:2003年11月幕后故事:红印花是中国清朝ZF于1896年印制的有红色图案的小票,准备贴在进口税单上以防止不法进出口商人骗取大量“复出口退税”,但因商人反对而未使用。
次年国家邮政成立后,红印花被加盖暂作邮票使用。
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历来以其独特的身世、娇艳的色彩、加盖版式的丰富变化,深受华邮收藏爱好者的钟爱。
当今华邮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屡次都被红印花系列珍品刷新,该邮票名列中国珍邮之首。
目前,全世界公开出现过的“小壹圆”共31枚。
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中国书画成交价:6930万元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时间:2004年6月幕后故事:《杜甫诗意百开册》由一百幅册页组成,每幅43.5cm×27.5cm (约107.66平方尺),是陆俨少倾毕生心血、三十载功力,以杜甫诗作为题创作的山水画。
中国70件珍贵古文物,凝聚中华智慧,展现独特魅力

中国70件珍贵古文物,凝聚中华智慧,展现独特魅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文物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
让世界为之赞叹,让国人为之骄傲!下面为大家介绍的70件中国极其珍贵的古文物,每一件都是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价值连城。
1、红山文化玉龙红山文化玉龙玉器一直是中华民族向往的宝物,玉器的使用历史非常久远,最远可追溯到史前时期。
而这件红山玉器就是史前文明“红山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文物,可以说在距今5000多前有这么一件如此精美的龙形文物确实非常逆天。
2、镬鼎镬鼎这是是一件超大型的古代青铜器文物,可以说是一件国宝,是春秋时期最为大型的青铜鼎。
藏于山西博物院的这件国宝不仅大型,还非常精美。
上面的纹饰可以说我国考古以来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中最为精美的一件。
出土自太原南郊金胜村的晋国赵卿墓。
3、战国水晶杯战国水晶杯战国水晶杯为战国晚期水晶器皿,于1990年出土于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现藏于杭州博物馆。
战国水晶杯高15.4cm、口径7.8cm、底径5.4cm,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局部可见絮状包裹体;器身为敞口,平唇,斜直壁,圆底,圈足外撇;光素无纹,造型简洁。
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4、春秋莲鹤方壶春秋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自李家楼郑公大墓,共出土两件,分别藏于河南与北京。
这件文物被海内外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器物外表刻满了蜿蜒的蟠螭纹,四角各饰一条经翼寻缘的虺龙,器座为两张口吐舌的巨虬,支托着沉重的器。
5、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整个象牙杯,通体饰满饕餮纹以及兽面纹。
这与商代象牙器皿纹饰多模仿青铜器纹饰的时代特点相符。
杯身图案结构清晰,统一中又有变化。
上下两边口为素地宽边。
中间则由绿松石的条带分为四段,每段分别刻有饕餮纹和夔纹等纹饰,绿松石镶嵌于饕餮和夔的眼、眉、鼻等位置。
其中有一大三角纹刻于杯身,也以绿松石镶嵌,使纹饰更加醒目。
拍卖行十大天价瓷器排行

拍卖行十大天价瓷器排行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卖时间:2005.7.12拍卖公司:伦敦佳士得成交价:2.3亿元人民币这件瓷器将中国著名的青花瓷推举到了一个难以到达的高度,创下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最高纪录,六年来,其榜首之位从未被撼动。
作为中国青花瓷的代表作,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确实将“青花瓷”的价值诠释的十分全面。
此件作品高27.5cm,径宽33cm,肩丰圆,素底厚圈足,短直颈,唇口稍厚。
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在罐体上,以鲜活青料绘一清癯道者,乘坐辔以虎、豹之双轮车,尾随两个步行兵卒,行至一溪涧板桥。
道者身后跟着一纵马佩弓的少年将军,右手摇一旌旗,上绣“鬼谷”二字。
将军身后山石岖,山后转出一位骑驳马的文官,身着宋代朝服、朝冠,左手执笏,回首顾盼,座骑英挺矫健,人物刻划流畅自然,神韵十足。
罐颈绘有一道波浪纹,罐肩绘缠枝牡丹纹,罐底则绘含吉祥纹的莲瓣。
二、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拍卖时间:2010.10.7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成交价:2.526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07亿)2.5266亿港元的身价位居第二位,这件作品的拍出着实让不少人为之惊讶。
这是我国第一件身价上2亿的乾隆粉彩瓷,此件作品的拍出,也让拍卖市场上“沾彩即贵”的现象普遍起来。
以至于后来出现了5.5亿天价瓷的事件,(由于此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尚未付款,所以未被列入)更是让众人哗然。
这件葫芦瓷瓶是被著名的收藏家张永珍以高价拍下,这件作品并不是她第一次竞拍瓷器,在此之前也曾一掷千金拍过不少珍贵的瓷器。
在2002年,张玉珍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用4150万港元竞得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榄瓶,而后慷慨捐给上海博物馆。
而此件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之所以拍得如此高价,其本身的价值是不可不说的:当景德镇御瓷工匠采纳及熟习乾隆初年开创的绘画技艺后,一种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备受推崇。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皆为历代不二至宝,高头巨帙,历经磨难流传有序。
至清乾隆嘉庆时期,陆续收入内府,遂与世隔绝。
随后历经战火纷繁,流散四海,如今皆为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被束之高阁。
十篇传世名画都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浓厚的文化痕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魅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知道这段知识!一、《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
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纸本,水墨。
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
《富春山居图》二、《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清明上河图》其实存在 30 多个版本(另有说 50 多个版本),光是北宋张择端名下的就有十几个版本,明代仇英模仿的也有超过15 个版本。
除了大陆之外,台湾藏 9 本,美国藏 5 本,法国藏 4 本,英国、日本、荷兰各藏一本,民间不少私人收藏家也号称藏有《清明上河图》真迹。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版本)三、《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画卷作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
惜年寿不永,20馀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贵的10件艺术品赏析
NO.1: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
器高16.5厘米,香港苏富比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122,408,800元
古月轩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是用珐琅彩在玻璃胎上施以彩绘,经高温烧制而成。
此器系为乾隆皇帝特别烧制的赏玩器,由宫中造办处御画匠亲绘。
该双耳瓶曾于1975年5月12日于伦敦佳士得拍卖,以16000英镑(合22万人民币)成交,30年后的今天其价格涨了500多倍。
NO.2:翡翠原石
110×55×60厘米/重约500公斤,中鸿信2005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88,000,000元
此翡翠原石体积庞大,重约500公斤。
原石通体绿色,有三条石筋分布其间,整体呈现磅礴气势,在原石细腻的表面上,亿万年自然形成的片片浓绿色的凸起部分,及一道道石筋,犹如一幅层峦叠翠、溪涧奔流的山水画,又如一首沧海桑田、韵律优美的田园诗。
NO.3:元十四世纪中期青花锦香亭图罐
器高27.3厘米,香港佳士得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49,989,600元
该罐是8件传世的元朝人物故事图青花罐中的一件,所绘场景出自著名杂剧《孟月梅写恨锦香亭》,亭台、花草、人物都栩栩如生。
此罐为英国铁路基金会旧藏,1989年5月香港苏富比曾以308万港元的价格拍出。
NO.4: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
器高40厘米,纽约苏富比2005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47,615,200元
此器是乾隆早期御窑厂烧造的器物,器型规整,工艺精湛奇巧,集粉彩、珐琅彩、镂空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器,纹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文化,代表了中国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
1984年纽约苏富比拍出该瓶的价格为54.6万港元,至今升值约80倍。
NO.5:清乾隆青花缠枝花卉龙凤争珠图双龙耳扁壶器高45.2厘米,香港苏富比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36,336,800元
NO.6:明永乐青花折技花果纹墩碗
直径34.8厘米,香港佳士得2005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32,181,600元
大型明永乐青花碗为数极少,纹饰以最上等钴料描绘,主题与表现手法俱仿洪武青花器,此碗是其中一例。
折枝花果纹饰在明初较为流行,至永乐不但用于御制青花器,还见于甜白釉器。
这件拍卖品体积特大,造工精美,青花色泽鲜艳,代表着永乐御窑的瓷艺成就。
NO.7:王翚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图手卷
纸本设色,北京九歌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35,200,000元
王翚(1632-1717)清初六大家之一,名石谷,号耕烟散人等。
仿唐宋元诸名贤横景六幅作于1715年,是王晚年最佳的仿古山水作品,在王?的存世作品中将风格各异的山水装为手卷,亦颇为罕见。
NO.8:吴冠中1988年作《鹦鹉天堂》
《鹦鹉天堂》是吴老69岁(1988年)时创作的。
时年二月,吴老应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之邀,赴新举办其个人画展,此画为其游新期间即兴之作,写实写意,数十只鹦鹉各具神态,顾盼喁喁,一片祥和景象,画家匠心独具,关怀直指人类生存生态生活的大主题。
NO.9:明宣德青花云龙纹葵口洗
直径18.9厘米,香港苏富比2005秋拍
成交价:人民币29,807,200元
宣德内云龙外团龙纹的葵口洗可算最具代表性:在洗中心绘以五爪游龙穿梭于祥云间的雄姿,棱壁上下各饰双圈蓝线。
外壁以二组上下相对及较小的团龙纹饰配合。
云龙纹则可分带框和无框二类,本器属前者。
NO.10:任伯年《华祝三多图》
立轴、设色绢本、212.5×106厘米,中贸圣佳2005春拍
成交价:人民币28,600,000元
任伯年,初名润,后改为颐,原字次远,伯年是其成名后长期使用的别字。
此幅《华祝三多图》又名《华峰三祝图》,所绘为一历史典故,出于庄子的《天地》篇。
讲古帝尧出巡至华封古地,华封人向尧三祝,尧三次辞谢的故事,是一个极富有哲学意蕴的古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