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导线外业测量

合集下载

实训六闭合导线测量

实训六闭合导线测量

实训六闭合导线测量课程教学设计课题教学准备教学记事教学目标次要教学载体重点难点归纳总结作业北航六闭合对齐导线测量板书设计一、实训目的二、实训内容三、仪器及工具四、实训方法每人上交一份实训报告和一份观测记录表实训六闭合导线测量教学方法实训课教学实训场地教具:DJ6经纬仪钢尺其它:月日节班级13测量能力目标:能够圆满完成合作完成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工作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闭合导线测量导线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家长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敬业精神任务一:掌握闭合导线的布设方法装设和施测步骤任务二:进一步熟悉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的精确测量闭合导线适度测量的程序闭合导线测量成果整理关键闭合导线测量成果整理本节课练习了浑仪的使用方法,闭合导线的布设方法和施测步骤。

课后专业训练记能力训练过程教学提示课堂教学组组织机构教学:领仪器。

立礼坐。

班长当次报告本班出勤情况计入考评成绩。

织,5分钟复习提问:1、布署导线的布设形式复习提问2分钟2、导线的测量步骤情境导课:我们在理论课上已经讲授了闭合导线的施测方法。

这节实训课分权课1分钟要由同学们自己练习闭合锻炼导线测量,通过练习使同学们能够合作完成导线的测量工作。

布置教学任务:任务一:掌握闭合导线的布设方法装设和施测步骤任务二:进一步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的测量方法教学实施过程:实训六闭合导线测量室内讲授:一、实训目的1、显现出来闭合导线的布设方法和闭合施测步骤。

2、熟悉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的测量方法。

二、实训内容室内讲授要求2分钟1、每小组布设一条极多施划于4个点的闭合传输线,其中起始点为已知导线点,其坐标可假设为一定绝对值。

起始方位角假设为一定值。

2、计算缆线闭合传输线的闭合差,并进行闭合差的调整和未知坐标点的计算。

三、仪器及工具每组DJ6级光学经纬仪一套,钢尺一把,测钎2个,标杆2根,小钉4个,计算器一个,记录板一块。

室外操作一、职业培训方法任务一:显现出来闭合导线的布设方法和闭合施测步骤1、在测区内选定4个导线点(导线经过的地方其地势应平旦)按顺时针方向编号A、B、C、D组成四边形,各点五六钉一小钉作为标记。

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习报告

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掌握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工作,包括选点、布设导线、边长测量、角度测量等基本操作,并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和工具。

同时,通过实践,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闭合导线测量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复习了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全站仪、水准仪等。

2. 实习过程(1)选点:我们在实习区域内选取了6个控制点,作为闭合导线的起点和终点。

选点时,充分考虑了测区的地形地貌和实际测量需求。

(2)布设导线:我们按照要求,在选定的控制点之间布设了闭合导线。

导线的布设遵循了直线和平面的原则,确保了导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边长测量:我们使用全站仪,对闭合导线上的各边长进行了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了测量仪器的操作规程,确保了测量精度。

(4)角度测量:我们采用测回法,对闭合导线上的各角度进行了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调整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数据记录与整理:我们在测量过程中,认真记录了各边长和角度的数据,并进行了整理和汇总。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工作,获得了完整的测量数据。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内业计算,以得出闭合导线的最终结果。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仪器操作失误、数据记录错误等。

但通过团队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们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保证了实习的顺利进行。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方法和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认识到,闭合导线测量是一项严谨的科学工作,需要我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虽然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成功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篇一:闭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目录一、前言二、选点三、高程控制测量四、仪器定线,丈量距离五、水准测量内业六、水平角测量七、导线测量内业八、碎部点测量九、绘图十、结束语一、前言1、实习目的教学实习是测量教学的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

通过地形图测绘,可提高应用地形图的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问题打下基础。

2、实习要求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掌握大比例尺测图的过程,学生在测、绘、算及仪器操作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测量范围:土木工程系楼和图书馆3、实习任务测绘图幅为40cm40cm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张4、实习组织第七组组长:成员:5、仪器与工具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钢尺一盘、卷尺一盘、水准尺两根、测钎两只、记录板一块、比例尺一支、量角器一个、图板一个、三脚架三台、绘图纸一张、红漆一瓶、计算器一台二、选点在所在要求的范围实地踏勘进行布网选点以西南角为第一定点,标为g37-1(表示工程管理3班第七组第一定点),依次类推逆时针方向在所测范围四角标号,其余分别为g37-2、g37-3、g7-4(简称点1、2、3、4)三、高程控制测量(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方法;变动仪器高法(二)、工具:Ds3水准仪、水准尺(三)、测量程序由于测量范围巨大,两点之间我们均设了一个转点(除了定点3与4之间不设以外)(1)、安臵仪器在定点1和定点2之间安臵水准仪,使仪器至点1和转Tp1之间距离大致相等(2)、粗略整平先用双手同时向内(外)转动一对脚螺旋,使同水准器气泡移动到中间,再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3)、竖直水准尺于点1上,瞄准点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数。

此为后视读数并记录(4)、再将水准尺立于点Tp1。

瞄准点Tp1上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并记录(5)、降低仪器10cm以上,重复3与4步骤(6)、计算高差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两次仪器高测得高差之差不得大于6mm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平均高差)(7)、迁至第二站继续观测(步骤雷同)沿选定的路线将仪器迁至Tp1和点2之间,仍用第一站施测方法,后视Tp1,前视点,依次连续设站,连续观测,并最终仍回到点1(8)、计算检核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也等于平均高差之和的两倍四、仪器定线、丈量距离(一)、方法:直线定线(二)、工具:钢尺(本组为端点尺)、测钎、DJ6级光学经纬仪、(三)、测量程序首先测定点1和2之间距离甲同学手扶测钎定于点21、安臵经纬仪(1)、将三脚架定于点1上,使其高度适当,架头大致水平,并将经纬仪安臵于架头上(2)、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进行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并同时向内(外)转动这两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03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03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准备工作:
收集资料:测区旧地形图、已 知点(平面和程控制点)资料、测量 规范; 仪器工具:所用仪器(包括仪 器的检验和校正)、工具、记录手 簿、材料。
踏勘选点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测角
量边
定向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1、踏勘测区 实地了解测区地形; 了解已知点状况。
2、图上(指原有旧图)设计布网方案
n n n n n
≤1/55000 ≤1/35000 ≤1/15000 ≤1/10000 ≤1/5000
注:1、表中n为测站数。 2、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 1000,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工程测量规范》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

三、测角

闭合导线测量内角。 顺时针编号, 内角为右角;
2
逆时针编号, 内角为左角。
5
2
1
2 3
3
1
1 5
5

4
1 5

4
3
4
4
2
3
四、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工程测量规范》2007 测回数 导线 平均 测距 测角 测距相对 边长 中误差 中误差 等级 长度 1″级 2″级 6″级 ( km) ( km) (″) ( mm) 中误差 仪器 仪器 仪器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14 9 4 2.4 1.2 3 1.5 0.5 0.25 0.1 1.8 2.5 5 8 12 20 18 15 15 15 1/150000 1/80000 1/30000 1/14000 1/7000 6 4 — — — 10 6 2 1 1 — — 4 3 2 方位角 导线全长 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 (″) 3.6 5 10 16 24

导线测量及计算..

导线测量及计算..

右角
观测方法:单导线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左角或右角,支导线 观测左右角,导线网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测角。 (二)、测边: 光电测距仪:目前是测距的主要方法,测距仪等级不同对不 同等级的导线测距的技术要求不同。测距仪的等级是按标 称精度划分。 mD=(a+b×D) mD—测距中误差: 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 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 D—测距长度:
f
f x2 f y2
1 K S T f
考虑导线误差与边长有关,衡量导线精度用相对误差表示。
图根导线精度要求:
K
1 2000
3、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
调整原则: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到各边长的坐标增量 中去。其坐标增量改正数为:
Vxi V yi fx Si S
S
导 线 测 量
要点: 1、导线的布设形式, 各种形式使用条件。 2、导线的外业工作 包括的内容及精度 要求。 3、导线测量计算
导线的布设形式及要求
一、导线的形式: (一)、闭合导线:如图,从一点开始 经过一系列的导线点,最后又回到原来 的起始点形成一多边形。 (二)、附和导线:如图, B βA 1 2 3 βp P B βA A 7 5 6 3 2 Q 4
∆xAB
α
AB
S
∆yAB
x AB xB x A d cos AB y AB y B y A d sin AB
xA o
A yA
yB
y
以上,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出 该边的坐标增量,并计算出另一点的坐标的方法称为坐 标正算。用普通计算机计算坐标增量的方法: 例:已知坐标方位角α 12=24°36′00“ 已知边长231.30m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工作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工作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及时建立标志, 在泥土地面的点位上要打木桩并在桩顶钉一 铁钉,或用油漆直接在桩顶上进行标定。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导线点,应埋入混 凝土桩或石桩,桩顶刻凿“十”字的钢筋。 在桩顶或侧面写上编号,为了便于寻找,应 做好点之记,并在附近明显地物上用红油漆 做标记。
5.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二、角度测量 三、距离测量 四、连接测量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当接到任务后,首先到有关部门收集有 关资料,主要是测区内和测区附近已有的控 制点和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然后到实地踏勘 测区的范围、地形条件和已有控制点的保存 情况,在结合测图要求在原有地形图上确定 导线形式和导线点的位置,最后到实地核对、 修改后在地面上确定导线点的具体位置,即 选点。
例:现进行4个测回的观 测,则1、3测回观测左角, 2、4测回观测右角
四、连接测量
将导线与已知(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接,以取得 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称为连接测 量。往往需要测定连接边、连接角。
导线连接角的测量称为导线定向,如果是独 立导线,没有已知方位角,则要用罗盘仪观 测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以确定整个测区的方 位。
注意事项:
1)观测闭合多边形的内角。 2)测角时瞄准目标底部。 3)每半测回开始前,应按观测方向预转1-2周 4)观测前仔细调焦,消除视差。一测回内禁止 两次调焦。 5)使用照准部微动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 应为“旋进”。 6)测回间应重新精平
导线控制网-水平角观测技术指标
三、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即用检定过的钢尺或电磁波测距仪 测量导线边长(水平距离)。 使用钢尺量距一般采用往返丈量或单程丈量 两次的方法,边长应作相应的改正(如量距 时平均尺温与检定温差大于10℃时应加温度 改正),测边的精度要求不得低于1/3000。 若达到精度要求,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导线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导线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这次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导线测量实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需要明白在毕业之后,很多东西都需要接受社会的洗礼,在学校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在迈向社会是行不通的。

为了丰富自己的见识,在社会实践中掌握一些技能是最重要的。

因此,朋友们要重视的就是一些实习工作,下面为大家推荐大学生附合导线测量实习报告,朋友们可以借鉴。

一、实习任务1、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闭合导线内、外业工作内容:①一级闭合导线水平角和水平距离的观测、记录和验算;②四等水准测量,并进行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取得合格的外业成果;③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并进行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取得合格的外业成果。

2、完成对某一构筑物的布设点位及其测量工作,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掌握其全过程。

3、实习报告的编写。

二、实习要求全队以小组为单位踏勘测区,了解测区情况及任务,进行实地选点并建立标志(每组点数为6个)。

1、水准测量(1)控制点的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并取得合格的观测成果。

(2)水准路线全线外业观测成果的验算和成果表的编算。

2、钢尺量距:测三组取平均值。

3、用测回法测角测两个测回,取平均值。

三、实习组织实习期间的组织工作由任课教师全面负责,实习工作按小组进行,本班分为3组,每组7人,相互协调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

四、具体内容(一)配备的仪器和工具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水准尺1根,尺垫1个,钢尺1盘,计算器1台,钉子6个,有关记录本、橡皮及铅笔等。

(二)实习项目1、在正式操作前先进行仪器的校验2、进行水准测量工作并完成相应高程的计算3、用测回法完成水平角的观测4、用检定过的钢尺进行边长测量5、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平面坐标的计算(三)测区概况我们的测区就位于**科技大学内,测区范围主要包括文法学院院楼附近地区。

测区地势比较平坦,没有较大的起伏,路况良好,视野开阔,便于选点和后续的测量工作。

闭合导线测量

闭合导线测量

内业计算步骤: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2.推算坐标方位角3.计算坐标增量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5.计算各店坐标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现以图6-11所注的数据为例(该例为图根导线),结合“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的使用,说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

1.准备工作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1)计算角度闭合差如图6-11所示,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6-5)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6-6)(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见表6-3和表6-4,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为:(6-7)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3)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6-8)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4)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6-9)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 -2)×180˚,本例为540˚。

本例中fβ、fβp的计算见表6-5辅助计算栏,水平角的改正数和改正后的水平角见表6-6第3、4栏。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十:闭合导线外业测量
一、实习目的:
(1)掌握闭合导线的布设方法。

(2)掌握闭合导线的外业观测方法。

二、仪器设备:
每组J2光学经纬仪1台、测钎2个、钢尺1把、记录板1个。

三、实习任务:
每组完成一闭合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导线边长丈量的任务。

四、实习要点及流程:
(1)要点:a)闭合导线的折角,观测闭合图形的内角。

b)瞄准目标时,应尽量瞄准测钎的底部。

c)量边要量水平距离。

(2)流程:测A角——测B角——测C角——测D角
量边AB——量边BC——量边CD——量边DA 五、实习记录
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
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天气:_____ 仪器型号: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 观测者:____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____ 参加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