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

目录

一、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二、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特性

三、安全文化的总体特性四、对营运单位的要求举例

前言

安全文化存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我们的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如:交通安全、工业安全、生产安全等;几乎所有国内外成功企业,都不凡有令人鼓舞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信仰、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002年美国最畅销的书《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Larry Bossidy and Ram Charan)介绍成功企业的一种《执行型文化》对执行型领导有七条基本要求:

——了解你的企业和员工;

——坚持以实事为基础;

——确立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优先顺序;

——跟进;

——对执行者进行奖励;

——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了解你自己。

核安全文化的提出: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后,特别是1986年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提出“核安全文化”的理念。提高核电的管理水平,确保核设施的安全,起到十分重要作用。所有从事与核有关的单位或个人,应具有良好“核安全文化”素养。

——就有正确的判断力,

——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

——能够保证核设施的安全,

——就能够促进核事业的发展。

三里岛事故及其教训:

——操纵人员对汽腔小破口失水事故的物理图象一无所知,人员培训不足;

——系统缺乏准确显示堆内状态的仪表;

——主控室报警灯又多又乱,无法指引操纵员判别首发故障,安全重要显示被淹没在众多闪烁不定的信号中;

——检修人员未严格执行规程,检修后辅助给水系统的阀门未打开;

——事故导向规程无法引导操纵员正确处理复杂工况。

切尔诺贝利事故暴露的安全文化问题:

——缺乏强有力的管制机构,管制执行力差,明显不满足国家设计安全要求的设计却能获得批准。

——操纵员获取机组信息的手段不可靠, ORM概念含混,操纵员不易获得ORM

的数量概念,ORM也没有整合到保护系统中去。

——设计留给运行的陷阱,燃料通道的损坏会引起局部闪蒸,引入局部正反应性,并会在堆芯快速扩展;

——缺乏经验反馈与信息交流,1983年立陶宛Ignalina机组上观察到正刹车效应现象,1975年在列宁格勒核电站发生的事件,都未采取设计修改,程序修改也没落实等。

核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是核能和核技术发展的生命线

——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

——抓好安全就是保护和促进生产力

一、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核安全问题的显著特点:

——地位的基础性

——修复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形态的隐蔽性

——影响的全球性

——事故突发性

——难于感知性

——难以恢复性

——公众和社会的极度敏感性

核能和核技术发展历史

——1896年放射性的发现

——1939年核裂变的发现

——1942年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临界

——1945年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1954年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投入运行

——1957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成立

——1958年我国第一个核反应堆投入运行

——1964年我国原子弹爆炸

——1967年我国氢弹爆炸

——1991年我国秦山核电站并入电网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1981年11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自主建设秦山核电站(秦山一期)。

——1982 年12 月,国务院批准采用进口法国成套设备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1985 年3 月,秦山核电站开工,——1991 年12 月建成并网发电。

——大亚湾核电站1986 年开工,1994 年建成并网发电。

——“九五”期间,先后开工建设秦山二期、岭澳、秦山三期、田湾核电站。

——截止目前,共有9台核电机组在役商业运行,4台机组正在建。

——2005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890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1.6%,年发电量600 亿千瓦时, 约占全国发电量的2.2%。

——2000年9月,完成了巴基斯坦恰其玛核电站的出口合同。

——近期开工的核电站:秦山二期扩建和岭东核电站。

——正在招标的核电站:浙江三门核电站和广东阳江核电站。

——规划的核电站:2020 年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 万千瓦, 再建25 座左右100 万千瓦的核电站。

核电发展成就:

——核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核电的自主设计和主要设备的制造都已开始起步;

——核电站的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已经具备较高水平。

核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堆型种类过多,6座核电站,采用了5种技术方案;

——安全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安全管理困难;

——造价较高,依赖特殊电价政策经营;

——在自主化设计和设备制造方面,尚未形成完整能力国际核电发展形势

——截止2004年底,全世界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计438台,约3.65亿千瓦,占世界发电装机总容量的17%。

——核电比重:法国78﹪,美国17%,德国29%,英国29%,日本36%,韩国40%。

——压水堆约占56%,沸水堆约占21%,重水堆约占7%,其它堆型约占16%。

——现有核电机组将在2015年-2030年前后更新换代。——核电技术大致

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为五、六十年代在军工基础上开发的用于发电目的的实验堆和原型堆。

第二代为七十年代以后通过标准化、系列化,实现批量化建造的大型商用核电站。

第三代为满足URD和EUR有关指标的先进核电站。

第四代是九十年代后期提出的具有固有安全概念设想的新型核电站。

——世界上正在商业运行的核电站主要属于第二代。第三代核电技术开发已近完成,但尚无建造和运行业绩(EPR,AP1000)。

二、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特性

核电厂运行管理及核安全管理的发展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前):以法规为基础的管理阶段,核电厂营运单位及核安全监管部门都是基于法规来管理核电厂。营运单位将安全视为外部的要求,只要满足法规的要求就被认为是足够的了。

第二阶段(1980-1998 年):以业绩为目标的管理阶段,营运单位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重视安全业绩,追求好的业绩和更高的安全水平。

第三阶段(1998年后):不断进取的阶段,营运单位采取持续改进、不断进取的方法,追求核电厂的良好业绩,保持良好的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

安全文化的定义和特性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几点说明:

1 1. 安全文化指的是“从事任何与核电厂核安全相关活动的全体工作人员的献身精神和责任心”。一个完全充满“安全第一的思想”,“内在的探索态度、谦虚谨慎、精益求精,以及鼓励核安全事务方面的个人责任心和整体自我完善"。

2 2. 工作人员的献身精神、安全思想和内在的探索态度等特性都是无形对安全文化的作用作出评价却是很重要。无形的特性会自然地导出有形的表现。

3 3. 良好的工作方法本身虽是安全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若仅仅机械地执行是不够的,还要求具有高度的警惕性、实时的见解、丰富的知识、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

三、安全文化的总体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