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CG化过程中的三维建模研究
徽派建筑的虚拟漫游设计与实现——以安徽呈坎村宝纶阁为例

视觉设计ART EDUCATION RESEARCH徽派建筑是我国众多建筑流派之一,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一砖一瓦都是徽州先辈智慧的结晶。
徽州文化作为我国著名的地域文化之一,传承至今,影响了无数徽州人。
在徽州文化中,人们有着“无山无水不成居”的生活态度,崇尚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天人合一”。
因此,徽派建筑最大的特征是依山傍水,山环水绕与青瓦白墙相得益彰,组成徽派建筑的经典画面。
虚拟漫游技术作为现代技术手段,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该技术可以让游客足不出户便能游览景区。
以安徽呈坎村宝纶阁为例,宝纶阁位于徽州地区呈坎村,距离屯溪26千米,是安徽迄今保留的明代彩画和祠堂最为完整的一组家庙建筑。
明代万历年间,呈坎人罗应鹤曾任御史、大理寺丞、保定巡抚等职,因政绩显著,常得皇帝御赐。
罗应鹤为尊供圣旨和收藏御赐珍品,特修此阁,取名宝纶。
祠堂为三进式院落,左右山墙为五层,层层升高,气势宏伟威武。
要还原真实场景,首先要对徽派建筑结构的特点有所了解。
徽派建筑多以民居和祠堂为代表,从建筑的特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建筑结构。
我国传统的古建筑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结构。
徽派建筑多为前两种结构的混合,建筑布局十分规整,基本上延续了中国传统院落布局中“前堂后室”的布局形式,前庭开天井用来采光,并有“汇聚财富”的含意。
其二,建筑装饰。
徽派建筑不同于其他流派建筑,在装饰色彩上没有苏式彩画、旋子彩画的浓漆重彩,但也不失高雅精致。
在建筑结构上,几乎每一个构建都有着精美雕刻,砖雕、木雕、石雕成了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
其三,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的风格清雅,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最具代表性的视觉元素。
建筑类型不管是民居还是祠堂、衙署,都以砖木混合使用,石材多选用青石、麻石,梁架多是纯木,这种材质的搭配使用形成了徽派建筑的质朴风格。
徽州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建筑色彩中黑白的和谐统一,彰显出平淡、自然的美学思想。
通过对宝纶阁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建筑的形状和特点,然后决定使用什么方法创建模型。
徽派建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与应用

徽派建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与应用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徽派建筑的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与应用,是对这一独特建筑风格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本文将就徽派建筑视觉形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做一探讨。
一、徽派建筑的特点与文化内涵徽派建筑是指建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它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许多特点,如“四合五天井”布局、雕梁画栋、精美木雕、石雕等。
徽派建筑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及室内布局等各个方面均具有独特的特点,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独特的建筑结构。
徽派建筑的结构多采用四合五天井的格局,即由四面房屋组成一个院落,院内有一个中心天井,整体布局严谨而有序。
2. 精美的建筑装饰。
徽派建筑的门窗、斗拱、檐角等处都有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这些装饰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
3. 高雅的室内布局。
徽派建筑的室内布局讲究简洁大方,注重灶间卧房的功能布局,同时在窗、门、墙等处也有许多精美的装饰。
徽派建筑透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
对徽派建筑的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与应用,需要将这种文化内涵和特点融入以体现出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
二、徽派建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徽派建筑的视觉形象系统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设计师要在传承徽派建筑的经典元素和风格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和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和提炼,使之符合当代的审美趣味。
2. 原汁原味。
设计的视觉形象系统要保持徽派建筑的原始特色和风貌,尽可能还原其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3. 统一性和协调性。
徽派建筑视觉形象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如标识、色彩、字体等,应该保持统一性和协调性,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风格。
4. 实用性和美观性。
徽派建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与应用

徽派建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与应用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风格,它在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艺术特色。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视觉形象成为国内外建筑爱好者和设计师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徽派建筑正在逐渐走向现代化,并在建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与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徽派建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1.1 徽派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以“三雕”为主要表现手法,即徽派建筑含有丰富的木雕、石雕和砖雕。
这些雕刻在建筑中起到了装饰和美化的作用,使得徽派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徽派建筑还在屋檐、挑檐、脊饰等部分采用了复杂而精美的装饰图案,整体建筑线条流畅,构架严谨。
1.2 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的要素针对徽派建筑的特色,视觉形象系统设计需要包含以下要素:(1)建筑外观:包括建筑的线条、形状、颜色等方面的设计,使得建筑具有独特的外观特色。
(2)装饰图案:包括建筑外墙、屋檐、脊饰等部分的装饰图案设计,体现徽派建筑的艺术魅力。
(3)材料选择:包括建筑所采用的木材、石材、砖瓦等材料的选择和搭配,使得建筑具有独特的材质质感。
1.3 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的原则(1)突出文化特色: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因此在设计时要突出其文化传统的特色,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
(2)融合现代元素: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融入现代建筑的设计元素,使得建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达到平衡。
(3)注重实用性: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追求艺术美感,还要注重实用性,使得建筑在功能上也能达到人们的需求。
二、徽派建筑视觉形象系统的应用2.1 旅游景区建筑设计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使得它在旅游景区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旅游景区中,徽派建筑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也能够为景区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2 高端别墅建筑设计在高端别墅建筑设计中,徽派建筑的风格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徽派建筑所具有的独特韵味和文化积淀能够为高端别墅增色不少,使得别墅建筑更具品位和魅力。
三维建模方案分析

三维建模方案分析1矢量数据生成建模建筑物可以看作屋顶面和各个铅直外墙面的组成。
在已知区域边界坐标和房屋高的参数下,可直接构造房屋的铅直外墙面,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剖分为三角网,保证其法向量向外;屋顶平面则通过边界多边形的三角剖分来构造,保证其法向量向上。
房屋的基准高通过查询DEM地形数据得到。
要求模型(含建筑、道路和高架桥等)结构相似,可从地形图上直接提取相关属性建模,勾勒轮廓线,基本忽略细节,贴仿真纹理,即该类型建筑的通用纹理,不追求与真实情况完全一致。
2软件建模软件建模就是人工外业采集拍照,内业通过一些模型制作软件(如:3dsmax、maya等),以多方面数据为依据(如:照片、图纸等),手工建立模型数据。
这种数据的特点是模型结构准确,外观美观;可以根据应用精度来自用控制模型的数据量;可维护性比较高。
但制作的周期比较长。
比较适合高精度、高美观度、密集度较低的场合使用。
1)获取准确的建筑位置及外观数据首先,将地形图中的建筑外轮廓线提取出来,并进行整理。
以确定建筑的真实地理位置和大致外形轮廓。
2)将数据转换为模型制作软件的可用数据。
将数据转换为模型制作软件可以识别的格式,如:AutoCAD的dwg和dxf 格式;并导入到模型制作软件中。
3)在模型制作软件中建立模型结构。
三维模型的搭建主要是指手工建模的部分,建模之前根据现有采集的,经过整理和编号的照片,以及甲方提供的资料(如cad,航拍影像等),对建筑的级别进行划分,针对每个级别进行不同精度的模型搭建。
依据模型的外轮廓线建立模型的大体结构。
然后参考照片和建筑的结构图,分别建立建筑的各个结构。
基本上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模型:0.5米以上的凹凸特征要建模表现,这类建筑主要是指重点区域,城市主干道两侧建筑、一些经济、文化、体育,大型公建和知名历史意义的重点建筑或建筑群,(例:大型体育场馆、大剧院、会展中心、规划馆博物馆、展览馆、机场、五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具有城市代表性建筑、重要古建)。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徽省黄山地区为发源地,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对地形地势的巧妙利用。
它通常选址于山坡之上,把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徽派建筑的屋檐多为青瓦和黑瓦相间的形式,给人一种喜庆欢愉的感觉。
徽派建筑还注重对建筑材料的精心选择,多采用优质的木材和硬实的石料,经过繁复的加工和雕刻,使建筑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
徽派建筑的核心是宅院的布局与设计。
宅院一般由四合院中的多进式组成,宅门面向大街,形成内外分明的格局。
宅院内部多是四方中庭的结构,庭院四周是主体建筑、厢房和花廊等,形成一种相对封闭而又灵活的空间格局。
而四合院中的主体建筑多采用三进两院的形式,屋内设有正厅、正室和次室等,以及设有走廊和楼梯等,用于人流的进出。
整个建筑的布局和设计,既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又具有艺术的美感和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徽派建筑除了宅院外,还有庙宇、园林和墓地等。
徽派庙宇多建在山间,采用多柱的形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徽派园林以丰富多样的景致和巧妙的布局而著称,常常包含假山、池塘、廊亭、小桥流水等元素,形成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徽派墓地则通常选址于山坡、山脚或水边,建筑有石坊、神道、墓碑等,具有庄严肃穆和尊重逝者的特点。
徽派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徽派建筑正在逐渐消失,唯有通过对其研究和传承,才能保留其独特的价值和文化意义,让后人能够欣赏和了解。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风格,主要出现在安徽地区。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徽派建筑的特点、历史和影响进行研究。
徽派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其丰富的装饰。
徽派建筑常常以木雕、砖雕、石雕等艺术形式进行装饰,使建筑更加精致和美观。
这些装饰通常以花草、鸟兽等自然元素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徽派建筑还注重建筑的布局和结构。
徽派建筑通常以庭院为中心,院落布局合理,形成完美的对称。
建筑物的结构严谨,常采用梁柱的结构组合,使建筑能经受住四季的风雨侵袭。
徽派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明代是徽派建筑的兴盛时期,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在这个时期得以建成。
明代的徽派建筑主要以宫殿、园林和庙宇为主,代表了明代建筑艺术的巅峰。
清代是徽派建筑最繁荣的时期。
在清代,许多富商和官员投资建造了大量的徽派建筑。
这些建筑的风格独特,成为了当地文化的象征。
徽派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史的影响不容忽视。
徽派建筑的设计和构造方式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建筑风格。
它的影响还延伸到国内的其他地区,如江南地区。
徽派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装饰手法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细的工艺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称赞。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建筑历史上的珍品。
三维扫描技术在“徽州三雕”数字化保护中应用的研究——以徽州建筑木雕构件数字化模型采集为例

三维扫描技术在“徽州三雕”数字化保护中应用的研究——以徽州建筑木雕构件数字化模型采集为例方娟;孙福良;舒伟【摘要】文章立足于先进的科技——三维扫描技术,通过对传统徽州文化重要的物化载体——徽州三雕,进行数字化采集、修复、建立三维数字模型。
研究传统艺术物化载体的记录与保护方法,并希望以此为出发点,引起相关部门与学者的关注,逐渐建立完整、系统的徽州三雕数字化模型库,完成对这一传统艺术宝库的数字化保护。
同时本研究对于这一模型库建立的目的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并希望这一研究对其他物化的艺术承载形式保护提供广泛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名称】《景德镇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1)003【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三维扫描;徽州三雕;数字化保护【作者】方娟;孙福良;舒伟【作者单位】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312.9三维扫描是指借助声、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对物体空间外形、结构及色彩进行数字化采集的技术,它大大提升了原有的空间数据采集的效率。
三维扫描仪通常分接触式与非接触式,非接触式又分光栅扫描仪、激光扫描仪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等。
本文中主要借助CREAMFORM三维激光扫描仪来研究徽州三雕保护中数据采集的方法、特点和需求。
位于皖南地区的古徽州核心区文化深厚,建筑艺术尤为突出。
古徽州建筑中大量应用雕刻进行装饰,因而雕刻及与之相关的艺术品是徽州地区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
其中徽州“三雕”(也有“四雕”的说法,包含竹雕、木雕、砖雕、石雕。
本文不作具体区分,以“三雕”泛指徽州地区的特色雕刻艺术。
)尤为著名,古村落中存有大量的雕刻作品,当前的徽州“三雕”研究主要集中在艺术领域。
一部分研究者关注其技艺、图样、纹案,现今在当地(古徽州区域主要包括今天的安徽黄山、绩溪;江西的婺源)的产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关注图样与技艺的大多是技艺传承人,他们模仿古人进行着当今的三雕创作,其中有部分将现代加工手段(譬如:数控加工设备等)融入其中的,主要还是出于增加产量,扩大利润的考虑。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

徽派建筑研究报告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特点而著名。
徽派建筑起源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成为明清时期徽派文化的代表。
下面是关于徽派建筑研究的报告。
徽派建筑最初出现在安徽省黄山一带,并迅速传播到江苏、浙江等地。
徽派建筑的风格独特,以庙宇、宅院和园林为主要建筑类型。
其建筑风格兼具北方宫殿式建筑和南方园林式建筑的特点,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创新。
徽派建筑注重整体布局和细节设计。
整体布局讲究对称和对角线,建筑物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排列。
整体布局严谨有序,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在空间上的完美协调。
细节设计非常精细,包括屋瓦、雕梁画栋、门窗等,每一个细节都注重形式和意境的统一。
徽派建筑的特点还表现在材料选择和施工技术上。
徽派建筑选用上等材料,如青砖、花岗岩等,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
施工技术讲究精细和精确,在木结构和砖石建筑中尤为突出。
其中,徽派建筑的斗拱技术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它通过合理的构造和技术手法,使建筑物更加稳固和美观。
徽派建筑也注重环境与建筑的融合。
徽派建筑通常建在山水之间,充分利用山川的优美景色。
建筑物通过布局和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使整个建筑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这也是徽派建筑与其他建筑流派的重要区别之一。
徽派建筑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我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和体味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同时也能够为当代建筑的设计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之,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徽派建筑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徽派建筑,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也能够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发扬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派建筑CG化过程中的三维建模研究
作者:张丹丹
来源:《楚商》2019年第07期
摘要:在中国传统特色建筑之中,徽派建筑是一颗明珠般的存在,一砖一瓦之间散发着浓厚的古徽州文化气息,但城市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对这一文化传承带来威胁。
随着CG技术的发展,徽派建筑可以利用数字形式得以保护和传承,通过三维技术手段能够将徽派建筑用数字模型的形式完整的表现出来,并融入徽派建筑特有的装饰和结构特点,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其推向人们的视野。
关键词:徽派建筑;文化传承;CG化过程;三维建模
1.徽派建筑的起源及特点
1.1徽派建筑的起源
由于受到古徽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徽派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早期的徽州建筑采用的是“楼上厅”的结构,这是因为江南一带山区的气候潮湿,古徽州人民为了防止潮,所以休息娱乐都在楼上[1]。
与此同时,徽州大部分地区都是群山连绵,所以房子大都依山而建,因此楼房的形式成为最好的选择。
后来因为社会动荡,通光等因素,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演变成如今徽州“天井”,这便是早期徽派建筑的演变。
明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徽商的兴起,徽商拥有着丰厚的财力资源,开始在家乡兴办土木,建造豪宅,而这些建筑都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加上徽商好客助人,所以当一人经商得道,朋友亲戚相求都会帮忙,进而大量的徽商由此产生。
正因如此,徽州人聚族而居,所以徽派民居大都是多院落集居式。
1.2徽派建筑的特点
表型特征。
徽派建筑整体呈现一种泼墨山水画的感覺,大部分的黑白用色使它看起来十分素雅,和许许多多富丽堂皇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其室内建筑为木料建造,多用原始木色,少量点缀。
从高处俯瞰,黑色的瓦整齐铺在屋顶上,错落有致的天井在楼宇间显得格外活泼。
而行走在徽派建筑群中,映入眼帘的是大面积的白色,加上门窗少量点缀,黑色马头墙的勾勒,别有一番韵味。
远处看去,起伏的白色山墙加上黑色的点缀宛如一幅立体的泼墨山水画。
装饰特色。
徽派建筑广泛使用砖、木、石雕作为装饰。
砖雕用于门廊屋檐,木雕用于家具和室内装饰,石雕主要用于拱门。
装饰题材广泛:花鸟树木,亭台楼榭,飞禽走兽等,十分华丽。
可以说徽州人将这三种雕刻的装饰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结构特点。
徽派建筑在造型、空间结构和空间利用上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
水是徽州人的命脉,所以徽派建筑讲究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结构多为进院落式,中轴线的布局展示出独特的空间美学。
加上封建族权的影响,为了保证血统纯正,抵御外敌,徽州人多聚族而居,使得徽派建筑的布局形成了一种整体对称美。
2.徽派建筑CG化的必要性分析
徽派建筑在我国传统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存在,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建筑在风雨中岌岌可危。
首先,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大潮的到来,大量的开发拆迁使得徽派古村落建筑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然而即使没有人为的破坏,经过百年风雨侵蚀的徽派建筑也已经摇摇欲坠。
其次,徽派建筑作为传统古建筑供游客参观,难免会对这些文化遗产造成无法复原的损坏。
古代社会手工技术精湛,一旦损坏,很难用现代工艺和材料来进行修复。
总之,如今的形势不容乐观,传统徽派建筑文化亟需进行保护并传承,而CG化在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CG(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数字化的视觉造型手段通常被称为CG技术[2]。
那么,徽派建筑CG化的过程就是将徽派建筑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数字化的过程,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对象的视觉表现、结构特征和展示效果。
徽派建筑CG化,将真实的徽派建筑进行数字化的复原,既能使徽派建筑的表现形式更加新颖立体,方便参观者一目了然全方位多角度观看建筑的整体和细节;而且不受天气季节等一些不可控自然因素的影响。
3.徽派建筑的三维模型效果实现
根据徽派建筑一些显著特点:粉墙黛瓦的水墨画感,马头墙,徽派建筑的门楣,建筑内的栏杆门窗设计等进行建模。
建模:由于中国式建筑大都讲究对称,除了亭台楼榭或者一些屋顶装饰的部位比较繁琐,其他部位相对来说可以直接通过3ds max的多边形建模完成。
徽派建筑模型设计采用最多的便是多边形建模,百分之九十多的建筑模型设计都可以通过多边形建模完成。
贴图:如果说模型是线稿,那贴图就是给它上色,所以单纯的模型并不能完美的展现出建筑的特征以及美感,模型的细节必须通过贴图来展示。
应用 3DsMax 材质与贴图技术,能够让建模物体具备颜色、质感等逼真视觉效果,让模型呈现出真实、多彩的魅力。
如灯笼的贴图材质,选择一种纱质感觉的图片,使得灯笼表现得更加有朦胧感;院子内的地面,用凹凸不平
的石板地砖图片来表现;门窗的木制贴图,经过在Ps里调色来表现一种年代感;天空贴图要求像素极高,最好使用全景图,才不会出现渲染模糊、连接处明显不对称等影响视觉效果的问题。
整个场景的大多数贴图素材都要经过Ps的处理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灯光渲染:在整个建筑模型设计过程中,灯光设计是否合理,对整个模型展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为模型贴图完成后,整个设计等于只完成了一半,要更好的表现材质的特性,需要涉及到灯光的设置以及渲染等问题。
Maya 2018中自带Arnold渲染器,灯光及渲染选择在Maya里进行更加方便,在Maya的“渲染设置”对话框中设置Arnold渲染器的一些渲染参数。
渲染设置完后点击相关按钮让计算机自动渲染。
基于三维的徽派建筑对今后的建筑设计及其行业会带来更多的灵感,同时有利于徽派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因而有着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苏阳.江西婺源徽派建筑的虚拟漫游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4.
[2]李翔.浅谈CG技术的文化特性,新西部[J].2012(06)
作者简介:张丹丹(1988.5-),女,淮北师范大学助教,方向:数字媒体艺术、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