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20031999概论
《普通心理学》绪论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P29(285,286) )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 的反射。
肉—— 流唾液(无条件反射) 铃声+ 肉—— 流唾液 铃声———— 流唾液(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桑代克和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P29(288,289) )
三、其它感觉 嗅觉:(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最古老的感觉 味觉: (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最基本的味觉:酸、甜、苦、咸 皮肤感觉:(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
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 平衡觉:静觉,(晕车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 运动觉:动觉 内脏感觉:机体觉,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窒息、疲劳、 便意、疼痛和性的感觉 。(P33(321))(P33(322,323))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 然。
(P30(297,298,299) ) 绝对感觉阈限:(绝对阈限)
感觉阈限
觉差、j.n.d.)
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的现象。 (P30(300))
二、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 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行为主义——华生 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
系
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考夫卡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
普通心理学(全)

记忆概述
01
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的心理过程。
02 03
记忆的作用
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感知觉、思维等心理活动 得以进行的基础,也是人们积累知识和经验、形成和发展各种技能与能 力的必要条件。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对象来划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 动作记忆;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长时记忆。
心理治疗的方法与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应对方式 ,广泛应用于焦虑症、抑郁症等 心理障碍的治疗。
家庭治疗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治疗,关注家 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 适用于家庭关系紧张、子女行为 问题等心理障碍。
人际关系疗法
关注患者的人际关系问题,通过 改善人际关系来减轻症状,适用 于社交焦虑、人际问题等心理障 碍。
古代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的 探索和思考,为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 基础。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流派与发展
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 派和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人本主义等,这些流派和理论不断推 动着心理学的进步和发展。
19世纪末期,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立 了科学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
定义
心理障碍是指一系列情感、行为和认知症状,导致个体在日常生 活、学习、工作中出现明显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
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和病因,心理障碍可分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 双相情感障碍等多种类型。
影响因素
心理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受遗传、环境、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 因素影响。
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症状
普通心理学绪论

辨证唯物主义关于 人的心理本质的正确论述
1、心理是脑的功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命题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从物种起源上看:心理是随着神经系统 从物种起源上看:心理是随着神经系统
的产生而出现,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 发展和完善,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脑重与体重之比? ●皮层的面积? ●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2003.8
普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两分法 普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两分法) 两分法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理活动的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 理想、世界观: 个性 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能力、气质、性格
个体心理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客观现实有不同的反映;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客观现实有不同的反映;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与环境下,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与环境下,对同一事 物的反映也有所不同。 物的反映也有所不同。 人对客观现实的每一个心理反映都是同他的 需要、兴趣、爱好有关,同他已有的观点、 需要、兴趣、爱好有关,同他已有的观点、信 知识、经验相融合。 念、知识、经验相融合。也就是形成心理学通 常所说的“图示”。(shema)。 常所说的“图示”。( )。 实例1: 实例 :J.W.Bagby双眼视觉幻灯片的实验 双眼视觉幻灯片的实验 实例2:中美学生不同的态度 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 实例 :中美学生不同的态度(价值判断)
从个体发育史来看: 克 从个体发育史来看:390克(出 个月) 生)—660克(9个月)—1000克(3 克 个月 克 岁)—1280克(7岁)—1400克(12岁) 克 岁 克 岁 枕叶—颞叶 顶叶 额叶 枕叶 颞叶—顶叶 颞叶 顶叶—额叶
从现代医学科技发展来看: 从现代医学科技发展来看:神经解剖学、 神经生理学、生化学、脑外科学,对脑 的解剖、功能与心理现象和精神活动之 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实例1:“布洛卡区” 实例2:“盖奇的故事”、 “额叶白质切除” 实例3:“英国画家所画的猫”
普通心理学课件

03
跨文化比较研究
跨文化心理学需要进行不同文化之间 的比较研究,以深入探讨人类心理和 行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正向心理学的提出
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与传统的病理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相比,更关注人类正面心理和积极发展。
积极情绪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情绪如快乐、幸福感等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了积极情绪的调节、表达和体验的方法。
犯罪心理学
总结词
犯罪心理学关注犯罪行为的心理动机、犯罪 者的心理特征以及预防犯罪的方法。
详细描述
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 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动机、犯罪者的心理特征 以及预防犯罪的方法。它涉及对犯罪行为的 心理学分析,了解犯罪者的思维模式、情感 状态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犯罪心理学家在司 法系统、社会服务和教育等领域提供专业知 识和指导,帮助解决犯罪问题并促进社会安
积极心理干预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针对人类正面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干预措施,如通过认知重构、行为疗法等手段来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和心理健康。
06
普通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们内心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用于 缓解压力和焦虑。
心理防御机制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它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人们面临挫折、压 力或焦虑时,它会自然地启动,帮助人们缓解情绪。 然而,过度的心理防御可能会导致其他心理问题,如 抑郁、焦虑症或社交障碍等。因此,对心理防御机制 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情绪反应和行为 模式。
行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科学。 它关注的是个体如何通过学习、适应和改变自己的行为来 应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和挑战。
《普通心理学》第01章 绪论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复杂的。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与物理、化学等现象不同,心理现象不具形体性,是人的内部世界的精神生活,他人无法直接进行观察。
但是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却可以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因此,心理学还研究行为及其与心理的关系。
一、个体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所说的个体是指动物和人类的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有许多心理现象,例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态度、动机、意志、能力、气质、性格以及信仰、期待、做梦……等等。
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流行观点把人的心理看作复杂的系统。
任何系统都可以作多种描述。
人的复杂心理系统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人的心理的动态一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可以区分出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来看,可以把一个人的心理看成是个性,从而又可以区分出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和自我;从人的心理能否被觉知到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等等。
(一)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
在心理学上,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这两个术语一般是通用的。
通常把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
我们的五官--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与外部世界保持接触的主要感觉系统。
通过感觉我们获取事物个别属性的信息,如颜色、明暗、声调、气味、粗细、软硬等等。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解释的过程。
它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如一辆汽车、一幢房子、一个美丽的街心花园、一群人等。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五,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六,研究心理学的意义?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从心理特征的整体、稳定、差异看: 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就是他的个性。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倾向 自我
普通心理学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二、意识和无意识 • 意识(conciousness)—现时正被人觉知到
3.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4.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6、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1
2 3 4
心理学到底是什么东西? 心理学研究哪些内容?
心理学是如何研究的? 心理学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的心理现象。
•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人们在正常
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 的心理现象。如:做梦、失言(说漏了 嘴)、笔误等。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长江师范学院郑红渠版权所有
三、个体心理和行为
• 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从上面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
1 2 3 引起和维持行 为,并指向某 一目标的过程。 比如,激发和 维持你和女孩 子交往的动力 过程。
普通心理学_讲义(焦其和)

戴波长在620纳米以上的红色眼镜,可以保护暗适应。 ▪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正后像 负后像
30
▪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 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马赫带现象 相继对比
▪ 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 种感觉的现象。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 腺、胸腺、胰腺、肾上腺、 生殖腺组成。
▪ 垂体腺,控制泌尿、血压 及生长速度等。 ▪ 甲状腺
胸 腺
21
第三单元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一、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 兴奋是从静息状态到活动状态、从弱到强; ▪ 抑制则相反。
四、视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光波:380~780纳米(赤橙黄绿青蓝紫)
31
(二)视觉器官 角膜→前房→瞳孔→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 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 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
32
(三)颜色视觉 色调
▪ 彩色的特性 明度 饱和度
▪ 颜色混合
▪ 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詹姆士 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6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自我实现
皮层运动区——额叶的中央前回
19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 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 ▪ 右半球——空间形象思维占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2003-2000年2003年普通心理学一、选择题1、脑干中对人的觉醒和警戒起主要作用的神经组织是()A.桥脑 B.丘脑 C.下丘脑 D.网状结构2.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A、后象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 .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3、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4、注意里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 B.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5、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A.注意的动摇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6.瓦特从蒸汽把水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 ]作用()A.原型启发B.迁移C.科学幻想D.再造幻想7、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A.定势B.迁移C.原型启发D.功能固着作用8、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A、意志的坚韧性B.遗志的果断性C.意志的自觉性D.意志的自制性9、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A、意志B.能力C.素质D.性格10、黏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平衡、不灵活C.强、不平衡D.弱二、多项选择题11、在冯特之前就对心理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并做出了出色成绩的心理学家有()A、韦伯B、费希纳C、斯佩里D、艾宾浩斯12、对一般人来说,大脑的左半球是分管()A、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B、音乐和绘画艺术能力的C、抽象思维的D、数学运算的13、起动机作用的心理因素有()A、需要B、诱因C、内驱力D、情绪14、表象的特征有()A、直观形象性B、片段不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15、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A、激动性B、弥散性C、渲染性D、冲动性三、填空题16、无脊椎动物的心理水平停留在()阶段。
动物进化到(),出现了思维的萌芽。
17、产生立体知觉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可加以证明。
1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发展是()的。
遗忘速率是(),呈负加速型。
19、触景生情所引起的浮想联翩,睡眠中的梦境均属于()想象。
与主体的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叫做()。
20、言语离开语言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活动;语言离开言语就不能发挥()的作用。
21、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具有三种基本特征:即()、()和()。
22、气质不决定人的(),气质影响活动的()。
四、判断题23、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有心理。
24、暗适应过程是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25、思想开小差是一种注意的转移。
26、情绪具有两极性,表明情绪存在对立的性质,而对立的两极是相互排斥的,不可同时存在。
27、人长期持续的处于应激状态会击溃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的免疫机能下降,导致身心疾病甚至死亡。
五、名词解释28、成就动机29、感觉对比30、心理定势31、性格六、简答题32、言语机能联合区主要包括哪些中枢?这些中枢受到损伤将会导致什么样的言语障碍?33、简述记忆过程的几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34、什么是表象与想象?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35、语言和言语有何区别?七、论述题36、论述思维的本质。
37、试述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2002年普通心理学一单选1、无脊锥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处于()A感觉阶段B知觉阶段C思维萌芽阶段D意识阶段2、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机能是不对称的,其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A言语功能B数学计算功能C空间形象知觉功能D抽象思维功能3、对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起重要作用的社经中枢是()A网状结构B下丘脑C丘脑D中脑4、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A差别感受性B最小可觉差C绝对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5、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A感觉对比B感觉融合C感觉适应D感觉的掩蔽6、思想开小差是注意的()A分散B转移C动摇D起伏7、学习程度对保持和遗忘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既不产生疲劳又使保持的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为()A100%B150%C200%D80%8、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A信息得不到注意B抑制作用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D信息受干扰9、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博德理论C沙赫特的情绪理论D汤姆金斯伊扎德的理论10、抑忧郁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平衡,不灵活C强,不平衡D弱二多选1、下列情况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有()A触景生情B谈虎色变C打草惊蛇D闻过则喜2、注意的心理功能有()A选拔功能B信号功能C保持功能D监督和调节功能3、感觉记忆的特点是()A鲜明的形象性B信息的被意识性C信息保持时间在一秒之内D记忆容量较大4、情绪情感不同于认识过程,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A在多维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B是一种主观体验C伴有显著的生理变化D伴有表情5、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品质()A顽固B执拗C动摇D层懦三填空1、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知觉2、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3、视网膜边密集着()细胞,它对()光比较敏感。
4、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常见的联想,除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外,还有()和()5、巴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除了兴奋型、抑制型外,还有()和()6、智商是智力的指标,它是一个相对值,表示()和()之比7、问题解决的思维就是从()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进行一系列的搜索,最终达到()状态的过程8、阿尔波特把描述人格的个人特质划分为三个层次,它们是()()和次要特质四判断1、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意注意不需付出意志的努力2、表现的可操作性可用双耳分听的实验加以证明3、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以语音为主4、动机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5、想象具有一定程度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因此,它属于思维范畴6、赏在心中默默地背诵台词,这是一种内部言语活动7、王方5岁,李元10岁,他们的智商都是110,两人比较起来年纪较小的聪明一些8、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9、由于多血质的人,活泼,灵活,善交际,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机智敏锐,这种气质类型应该得到好评10、性格是个性的核心,它是个体社会行为特征,它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活动效果以及事业的成改。
受社会的评价,有好坏之分五名词解释1、注意的转移2、表象3、原型启发4、内部言语六简答1、什么是动力定型?它是怎样形成的?2、好奇心引发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形式?3、什么是倒摄抑制?影响倒摄抑制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是求异思维?它有哪些特点?七论述1、试述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极其相互关系2、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把情绪分为哪些状态?各有可特点?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2001年普通心理学2000年普通心理学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1.灵长类动物能掌握一定的手势语,说明它已经有了思维能力。
()2.下丘脑是调节内脏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3.如果两种颜色以一定比例混合能产生非彩色,那么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4.几何图形错觉只要知道了它是错觉,经主观努力就可以消失。
()5.既使集中注意,感觉的清晰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6.信息从感觉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7.听南极考察团的报告时,头脑中浮现出企鹅、雪窝等形象,这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
()8.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交际的过程。
()9.人的表情都是个体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而获得的。
()10.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是内在根据,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外部条件,遗传素质越高,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力越大。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2.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A.定势B.动力定型C.无条件反射D.反馈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4.色盲一般是隔代遗传,多为先天性,男性色盲是由()A.祖父通过父亲传给孙子B.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C.外祖父和父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D.祖父和母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5.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6.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A.整体报告法B.重学法C.部分报告法D.节省法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9.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10.阿尔皮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A.共同特质B.枢纽特质C.核心特质D.次要特质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5分)1.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需要分为()A.自然需要B.社会性需要C.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2.感觉反映的是()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B.客观事物的整体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3.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A.线条透视B.运动视差C.视轴辐合D.眼睛的调节4.求异思维的特点是()A.流畅性B.可操作性C.变通性D.独特性5.按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把情绪状态分为()A.心境B.情操C.激情D.应激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气质可以影响活动的,还可以影响人对环境的。
2.素质又称天赋,是个体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和脑神经系统。
3.一个人善于管理自己的意志品质是,善于把已经开始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