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明代中后期其他长篇小说

合集下载

5、西游记及明代中后期的其他长篇小说

5、西游记及明代中后期的其他长篇小说

三、作者问题
四、版本问题
现存最早刻本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
金陵世德堂刻本,共一百回。是今天最 通行的版本。 《西游》也有繁简之分。世德堂刻本为 繁本。简本有两种:朱鼎臣编辑《唐三 藏西游释厄传》;杨志和的《西游记 传》。一般认为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
世 德 堂 刻 本 书 影
世德堂刻本插图
玄奘的两名弟子慧立彦悰所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为了宣扬佛教和师父的丰功伟绩对取经事迹作了夸张的描绘并插入一些带神话色彩的故事演绎了许多佛经故事如狮子王劫女产子西女国生男不举等为后世想象取经途中光怪陆离的神魔传说开了先河
西游记
一、关于玄奘取经



《西游记》源于唐僧玄奘只身赴天竺(今印度)取经的 史实。 玄奘于贞观元年(627)出发,贞观十九年(645)返回, 一路上历经险阻。归国后,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 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取经途中的艰险和异域风 情,介绍了途经西域各国的山川地貌、政治历史、宗教 文化等状况。 玄奘的两名弟子慧立、彦悰所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 师传》中,为了宣扬佛教和师父的丰功伟绩,对取经事 迹作了夸张的描绘,并插入一些带神话色彩的故事演绎 了许多佛经故事,如狮子王劫女产子,西女国生男不举 等,为后世想象取经途中光怪陆离的神魔传说开了先河。
(二):物性、神性、人性的巧妙结合
小说常常根据精怪所属的动植物习性给
予其神异本领,赋予其相应性格以及人 的七情六欲。 这种手法使每个形象既新奇陌生,又似 曾相识。 孙悟空和猪八戒是典型范例。
(三)浓厚的喜剧色彩
将降妖除魔游戏化。
着力塑造了猪八戒喜剧人物形象。
猪八戒好笑并非因为有缺点,而是因为他对缺 点丝毫不加掩饰或掩饰得很拙劣。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doc - 湖北师范学院研究生处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doc - 湖北师范学院研究生处
3、古书的用字现象:古今字
异体字
繁简字
假借字
4、古汉语词汇:单音词
复音词
同义词
5、古汉语词义系统:
(1)字的本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语境义
(2)古今词义的异同
6、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7、古汉语句法:
(1)判断句
否定句
填充题: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名词解释题:4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
判断题: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3小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分析题:4小题选做2小题
每小题20分
共40分
(五)主要参考书目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修订本
第七章 明代拟话本
第八章 明代诗文
第九章 明代散曲和民歌
第八编 清初至清中叶文学
第一章 长生殿
第二章 桃花扇
第三章 清代其他戏曲作家作品
第四章 聊斋志异
第五章 儒林外史
第六章 红楼梦
第七章 清代其他小说
第八章 清代诗词文
第九编 近代文学
即考查解读赏析古代文言文的能力
1、《左传》相关篇目
2、《战国策》相关篇目
3、《论语》《礼记》相关篇目
4、《孟子》相关篇目
5、先秦诸子相关篇目
6、《诗经》经典篇目
7、《楚辞》经典篇目
8、《史记》《汉书》相关篇目
9、《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相关篇目
全四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三、考查范围
第一编 上古至战国文学

明清小说史(期中作业答案)

明清小说史(期中作业答案)

1、C2、A3、B4、D5、B6、C7、D8、C9、D 10、B 11、B 、12、A 13、C 14、A 15、B 16、A 17、A 18、B 19、C 20、B 21、C 22、B 23、D 24、D 25、A 26、A 27、D 28、A 29、A 30、B 31、ADE 32、ACDE 33、AB 34、CDE 35、A 36、C 37、B 38、C 39、A 40、A 41、C 42、B 43、A 44、C 15、D 46、B 47、C 48、D 49、A 50、C 51、D 52、B 53、C二、多项选择1、BCD 2、ACDE 3、ABD 4、BDE 5、ACE 6、ACDE 7、AE 8、BDE 9、AB 10、DE 11、AD 12、BCE 13、BDE 14、ADE 15、DE 16、BCDE17、ABCE 18、BDE 19、ABCE 20、BE 21、ACD 22、ACD 23、AB三、填空1、大业拾遗记工员2、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三国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3、铁叫子、4、初刻惊案拍奇,二刻惊案拍奇、初刻惊案拍奇,5、清平山堂话本、6、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三国演义》《7、水浒传》三国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8、曹操、9、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10、今古奇观、11、关汉卿、12、讲史说铁骑小说13、鲁讯14、《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15、《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冯梦龙16、志怪志人17、骄儿水浒传18、应伯爵19、拟话本小说20、凌濛初四、解释说明:1、神话传说:神话指上古时流传的有关神鬼等非自然事物或非科学地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故事,这是由于人们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所造成的。

传说较神话出现稍晚近,多是由历史事实加以夸张敷衍,加以神化而形成的。

我国的神话传说产生于先秦时代。

如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是其代表作。

第六章-明代传奇

第六章-明代传奇
第六章
明代传奇旳发展与繁华
明代传奇概况
一、概念界定
传奇名称旳演化:最早特指唐代旳短篇文言 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 元末明初时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 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范化、典雅化、声腔 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就成为不涉及杂剧在 内旳明清中长篇戏曲剧本旳总称。
明传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演化而 成旳,以南曲为主旳中长篇戏曲旳总称。 带有浓厚旳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 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髓。伴随四大声腔 发展起来。
《宝剑记》把林冲与高俅旳冲突写成忠与奸旳 斗争;突出了林冲正直不苟、嫉恶如仇旳人格精神; 林冲由小说中旳被动对抗变为主动出击。
2、梁辰鱼旳《浣纱记》,在戏剧史上有着主要旳 位置,一般被以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旳昆山腔谱曲 并表演旳传奇剧本。
一、沉重旳政治悲剧。 此剧热情赞美了勾践虚 心纳谏,与臣子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旳精神以及范 蠡、文种等人忠贞不贰旳品格;而夫差旳刚愎自用、 信任奸佞、排斥贤良旳行为予以批判。作品明显地 寄托了作者对明代朝政旳不满和自己旳政治理想。
沈璟编有《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被誉为“词 林指南车”。整顿昆曲曲牌达七百种。
沈璟旳理论主张
其一,基本出发点是提倡封建伦理道德。
其二,“本色论”,强调语言旳通俗自然。
其三,“声律论”,影响最大旳方面。
套曲【二郎神】《词隐先生论曲》说:“名为乐府, 须教合律度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 嗓。”
二、高尚而又苦涩旳爱情剧。爱情要服从于政治 上旳需要。西施作为范蠡旳情人,却成了范蠡施展 美人计旳工具,对彼此都是一种巨大旳伤害。最终 范蠡看透世事,挂冠归隐,与西施漫游西湖去了。
3、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旳《鸣凤记 》。
全剧四十一出,极写奸相严嵩及其子严世藩独 断专行、残害忠良。他杀害了力主收复河套地域旳 大学士夏言、曾铣;兵部主事杨继盛上奏皇帝,痛 陈严嵩五奸十罪,又惨遭杀害;其妻亦殉节;吴时 中、张鹤楼、董传策等,联名弹劾严嵩,亦发配充 军;郭希颜以“不剪奸雄死不休”旳决心向朝廷进 谏,成果反遭毒手;最终,邹应龙、孙丕扬、林润 等人又经过波折旳斗争,严氏父子终于受到惩处。 作品称上述十大臣为“双忠八义”,热情赞美他们 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旳斗争精神,称誉他们是 “朝阳丹凤一齐鸣”。故以“鸣凤”为此剧命名。

中国古代文学(七)明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七)明代文学

第七章明代文学小说:明前期: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

文言短篇小说——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章回体,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

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

如,《三国演义》就是以“回”为单位的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

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

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

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

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经过长期的孕育,在明代初年出现了首批章回体小说,最早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三国演义》。

其中著名的有《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

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说话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

明代中叶以后,章回体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西厢记》、《金瓶梅》等著名作品。

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体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在体裁上还保持着讲史的痕迹。

文言小说:文言小说指的是古代以文言记录的杂事、异闻和故事。

我国的文言文小说数量众多,内容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记鬼神怪异之事的志怪小说。

其中不少作品,虽然采取了神鬼怪异的虚构形式,却表现了积极进步的现实内容。

如《列异传·宋定伯捉鬼》,讲述了宋定伯夜行遇鬼,但他并不害怕,最后迫使鬼化为羊,卖钱千五百,表现了超人的勇气和智谋。

《搜神记·韩凭夫妇》和《董永》,前者描写韩凭夫妇反抗宋康王迫害,双双殉情而死后变成雄雌鸳鸯,相聚不散,后者讲述了人与仙女的爱情,均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是搜奇记逸的传奇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六编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六编复习资料

13、夏完淳诗歌创作特点:1)直抒胸臆。

2)不事雕琢。

3)风格慷慨悲壮。

4)格调高亢雄壮。

5)善于将忧伤国事的情怀于少年英气融为一体。

14、明代重要散曲作家:王磐、陈铎、冯惟敏、薛论道。

15、明代民歌在形式上包括民间流行的俗曲和民间谣谚两种,其内容以情歌为主。

16、明代民歌的艺术特点:l)善于使用生动的口语。

2)清新活泼。

3)善于使用新鲜的比喻。

4)善于使用新鲜的想象。

二、名词解释1、“‘三杨’和台阁体”:1)明代永乐至天顺年间,文坛上是以宰辅权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的天下。

2)台阁体的代表人物均为台阁重臣,他们的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上雍容华贵、典雅工丽,所用文体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

由于他们特殊的社会地位,使得这种文风在社会上风摩一时。

2、李东阳和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形成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其诗风仍然属于台阁体的余波,但李东阳不满于台阁体的无病呻吟,主张以杜甫的诗风加以匡正。

他还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

他的诗歌以拟古乐府较为人知,均有社会意义和真情实感。

因此李东阳的诗歌主张和实践,迈出了冲破台阁体束缚的第一步,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3、前七子:1)“前七子”是指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桢卿等人的文学群体。

2)他们的文学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由“文道合一”向“文”“道”分离这样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文学走向开启门径。

4、后七子:1)“后七子”是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

2)从总体上看,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

5、童心说:李贽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并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

第六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ppt.Convertor

第六章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ppt.Convertor

第六章《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教学重点与难点《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主题及艺术性。

★考核要求《西游记》的主题及艺术性。

思考题孙悟空形象及其意义《封神演义》的古代民主主义思想第一节《西游记》成书、作者、版本一、《西游记》的成书《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取经本事;(二)向俗讲、民间故事的演变;(三)《西游记》成书。

(一)历史上的“唐僧取经”本事高僧玄奘(602-664,俗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人,,13岁出家)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研究教义,取回真经。

唐太宗贞观初年,玄奘在没取得朝廷同意的情况下,只身离开长安,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过吐鲁番,历经艰辛,到达天竺,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

此行历时19年,行程五万里,取回佛经657部。

回到长安后,在慈恩寺又以19年时间译出佛经75部,创立了佛经的重要宗派法相宗。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玄奘圆寂。

玄奘回京后,奉诏口述取经路上的所见所闻,由弟子辨机记录,并编辑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书中介绍了途径西域各国的山川地貌、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状况。

其后,玄奘门徒惠立、彦琮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一书,虽称“皆存实录,非敢雕华”,但还是穿插了不少神奇传说,演绎了许多佛经故事,如狮子王劫女产子,西女国生男不举等,为后世想象取经途中光怪陆离的神魔传说开了先河。

(二)向俗讲、民间故事的演变南宋出现了“话本”《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文字粗略,情节简单,出现了“来助和尚取经”的猴行者(白衣秀士)形象,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因偷了西王母池十颗蟠桃,“被王母捉下,......配在花果山紫云洞”。

他神通广大,能伏魔降妖,这标志着西游故事的主角已由唐僧向猴行者转变,也标志着取经的真人真事向神魔故事的演变。

书中还出现了一个脖挂骷髅项链的“深沙神”,但还没有猪八戒。

成书于明初的《永乐大典》中,保存了一段“梦斩泾河龙”的残文,约1200字,文字粗率,其标题为“西游记”。

明朝那些事儿 小说目录

明朝那些事儿 小说目录

明朝那些事儿1:洪武大帝洪武大帝前言洪武大帝引子洪武大帝第一章童年洪武大帝第二章灾难洪武大帝第三章踏上征途洪武大帝第四章就从这里起步洪武大帝第五章储蓄资本洪武大帝第六章霸业的开始洪武大帝第七章可怕的对手洪武大帝第八章可怕的陈友谅洪武大帝第九章决战不可避免洪武大帝第十章等待最好的时机洪武大帝第十一章洪都的奇迹洪武大帝第十二章鄱阳湖!决死战!洪武大帝第十三章下一个目标,张士诚!洪武大帝第十四章复仇洪武大帝第十五章远征沙漠洪武大帝第十六章建国洪武大帝第十七章胡惟庸案件洪武大帝第十八章扫除一切腐败者洪武大帝第十九章冤案洪武大帝第二十章最后的名将——蓝玉洪武大帝第二十一章蓝玉的覆灭洪武大帝第二十二章制度后的秘密洪武大帝第二十三章终点,起点洪武大帝第二十四章建文帝洪武大帝第二十五章等待中的朱棣洪武大帝第二十六章准备行动洪武大帝第二十七章不得不反了!洪武大帝第二十八章你死我活的战争洪武大帝第二十九章朱棣的对手洪武大帝第三十章离胜利只差一步洪武大帝第三十一章殉国、疑团、残暴、软弱明朝那些事儿2:万国来朝万国来朝第一章帝王的烦恼万国来朝第二章帝王的荣耀万国来朝第三章帝王的抉择万国来朝第四章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万国来朝第五章纵横天下万国来朝第六章天子守国门!万国来朝第七章逆命者必剪除之!万国来朝第八章帝王的财产万国来朝第九章生死相搏万国来朝第十章最后的秘密万国来朝第十一章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万国来朝第十二章朱瞻基是个好同志万国来朝第十三章祸根万国来朝第十四章土木堡万国来朝第十五章力挽狂澜万国来朝第十六章决断!万国来朝第十七章信念万国来朝第十八章北京保卫战万国来朝第十九章朱祁镇的奋斗万国来朝第二十章回家万国来朝第二十一章囚徒朱祁镇万国来朝第二十二章夺门明朝那些事儿3:妖孽宫廷妖孽宫廷第一章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妖孽宫廷第二章隐藏的敌人妖孽宫廷第三章公道妖孽宫廷第四章不伦之恋妖孽宫廷第五章武林大会妖孽宫廷第六章明君妖孽宫廷第七章斗争,还是隐忍?妖孽宫廷第八章传奇就此开始妖孽宫廷第九章悟道妖孽宫廷第十章机会终于到来妖孽宫廷第十一章必杀刘瑾妖孽宫廷第十二章皇帝的幸福生活妖孽宫廷第十三章无人知晓的胜利妖孽宫廷第十四章东山再起妖孽宫廷第十五章孤军妖孽宫廷第十六章奋战妖孽宫廷第十七章死亡的阴谋妖孽宫廷第十八章沉默的较量妖孽宫廷第十九章终结的归宿妖孽宫廷第二十章新的开始明朝那些事儿4:粉饰太平粉饰太平第一章皇帝很脆弱粉饰太平第二章大臣很强悍粉饰太平第三章解脱粉饰太平第四章龙争虎斗粉饰太平第五章锋芒粉饰太平第六章最阴险的敌人粉饰太平第九章致命的疏漏粉饰太平第七章徐阶的觉醒延平粉饰太平第八章天下,三人而已杨博陆炳严世蕃粉饰太平第十章隐藏的精英高拱张居正俺答丁汝夔戚继光粉饰太平第十一章勇气杨继盛粉饰太平第十二章东南的奇才胡宗宪粉饰太平第十三章天下第一幕僚徐渭(文长)粉饰太平第十四章强敌粉饰太平第十五章天才的谋略粉饰太平第十六章战争——最后的抉择粉饰太平第十七章名将的起点粉饰太平第十八章制胜之道粉饰太平第十九章侵略者的末日粉饰太平第二十章英雄的结局粉饰太平第二十一章曙光粉饰太平第二十二章胜利明朝那些事儿5:帝国飘摇帝国飘摇第一章致命的正义帝国飘摇第二章奇怪的人帝国飘摇第三章天下的对弈帝国飘摇第四章成熟帝国飘摇第五章最终的乱战帝国飘摇第六章高拱的成就帝国飘摇第七章死斗帝国飘摇第八章阴谋帝国飘摇第九章张居正的缺陷帝国飘摇第十章敌人帝国飘摇第十一章千古,唯此一人帝国飘摇第十二章谜团帝国飘摇第十三章野心的开始帝国飘摇第十四章明朝的愤怒帝国飘摇第十五章兵不厌诈帝国飘摇第十六章平壤,血战帝国飘摇第十七章不世出之名将帝国飘摇第十八章二次摊牌帝国飘摇第十九章胜算帝国飘摇第二十章为了忘却的纪念明朝那些事儿6:日落西山日落西山第一章绝顶的官僚日落西山第二章和稀泥的艺术日落西山第三章游戏的开始日落西山第四章混战日落西山第五章东林崛起日落西山第六章谋杀日落西山第七章不起眼的敌人日落西山第八章萨尔浒日落西山第九章东林党的实力日落西山第十章小人物的奋斗日落西山第十一章强大,无比强大日落西山第十二章天才的敌手日落西山第十三章一个监狱看守日落西山第十四章毁灭之路日落西山第十五章道统日落西山第十六章杨涟日落西山第十七章殉道日落西山第十八章袁崇焕日落西山第十九章决心日落西山第二十章胜利结局明朝那些事儿7:大结局大结局第一章皇太极大结局第二章宁远,决战大结局第三章疑惑大结局第四章夜半歌声大结局第五章算账大结局第六章复起大结局第七章杀人大结局第八章坚持到底的人大结局第九章阴谋大结局第十章斗争技术大结局第十一章投降?大结局第十二章纯属偶然大结局第十三章第二个猛人大结局第十四章突围大结局第十五章一个文雅的人大结局第十六章孙传庭大结局第十七章奇迹大结局第十八章天才的计划大结局第十九章选择大结局第二十章没有选择大结局第二十一章结束了大结局后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封神演义》和其它神魔小说
• 《四游记》 这是四种神魔小说的合称。 《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作 者兰江吴元泰,写八仙得道的故事 (道);《南游记》,又名《五显灵官 大帝华光天王传》,余象斗编,写华光 救母的故事(佛);《北游记》,又名 《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余象 斗编,写真武成道降妖的故事(道、 佛);《西游记传》,杨志和编,删节 《西游记》而成。
第一节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
• 主要作品有: • 《列国志传》,余劭(sh ao)鱼编,共 八卷,刊于明嘉靖、隆庆年间; • 《新列国志》,冯梦龙编著(《三国演 义》外影响较大的历史演义小说); • 《西汉演义》,甄伟编著
第一节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
• 二、英雄传奇 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描写重 点。主要作品有 • 《北宋志传》,熊大木编著,演杨家将故事, 把南宋以来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定型化了; • 《隋史遗文》,吉衣主人(袁于令号),其序 是古典小说理论的重要文章。属于“说唐”小 说系统,中心人物是秦琼; • 《英烈传》,相传是武定侯郭勋组织门客所写。
第三节 《金瓶梅》
• 艺术价值与影响: • 在中国小说史上,《金瓶梅》有着划时 代的意义。它是古代长篇小说中世情小 说的开山之作,显示了中国小说逐步摆 脱说唱艺术的影响向近代小说转变的轨 迹。它还在中国小说迈向近代写实文学 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为古代小说的 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第三节 《金瓶梅》
• 全书一百回,从《水浒传》“武松杀 嫂”一段推衍而成。最早版本为万历四 十五年“东吴弄珠客”序的《金瓶梅词 话》,随后有崇祯年间的《原本金瓶 梅》,两种版本在回目文字及回前韵文 上略有出入,个别章回也有不同。此外 还有清代张竹坡评《金瓶梅》一百回, 实属崇祯本系统。
第三节 《金瓶梅》
• 二、《金瓶梅》的主人公西门庆,金、 瓶、梅分别指他的妾潘金莲、李瓶儿、 庞春梅。全书以土豪恶霸西门庆发迹、 纵欲、暴亡为中心,具体暴露了明中叶 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和统治阶级糜烂的 生活和堕落的灵魂,批判了封建的婚姻 制度、家庭制度、奴婢制度,刻画了一 群帮闲人物的谄媚、卑鄙、欺诈的行为 与寄生生活。
第二节 《封神演义》和其它神魔小说
• 《封神演义》 100回,明天启年间由钟山逸叟 许仲琳、李云翔根据民间创作(宋元讲史话本 《武王伐纣》)改编而成。主要内容:写殷商 动乱和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较多仙佛斗法的 描写,以姜子牙封诸王和武王分封诸侯作结。 它一面托古讽今,曲折反映社会现实、一面描 写神魔斗法,宣扬宿命论和“三教合一”的思 想,糟粕很多,宣扬神权、王权、女人祸水的 封建观念,严重歪曲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斗争。 • 艺术价值:人物描写大都概念化;个别细节 较生动,如“哪咤闹海”。
第四节 世情小说及公案小说
• 世情小说有荑荻散人《玉姣梨》,二十 回,写苏有白与白红玉、卢梦梨爱情故 事;《平山冷燕》叙平如衡与冷绛雪, 燕白颔与山黛的爱情故事;《好逑传》 十八回,题“名教中人编次”,写铁中 玉与水冰心的爱情故事。 • 公案小说有《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演 义》、《龙图公案》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金瓶梅》
• 3,艺术结构更完整、人物描写更细腻, 在题材和细节方面对《红楼梦》有明显 的影响; • 4,它有大量的色情淫秽的描写,对后来 的一些小说创作起了消极作用,如《玉 娇李》、《续金瓶梅》等。
第三节 《金瓶梅》
• 在中国小说史上,《金瓶梅》成功地实现了六项 转变: • 1、从反映古老的历史题材转变为直接反映当前的 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明确的时代性;2、从 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神仙鬼怪转变到以社会上的 普通人物为小说的主人公;3、由追求离奇曲折的故事 情节转变为着力表现普通的日常生活,变传奇的手法 为写实的手法;4、从夸张、粗略的描写转变为细腻逼 真甚至是不避琐屑的细节描写;5、从线性结构开始过 渡到网状结构;6、从相沿加工“说话”艺人的集体创 作转变为作家个人的独立创作。
第三节 《金瓶梅》
• 《金瓶梅》是明代著名的世情小说,是 第一部作家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 我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 说。其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有人据 《野获编》书中提到的“为嘉靖间大名 士手笔”推测作者可能是王世贞,或李 开先,或赵南星,或薛应旂,或屠隆, 或贾三近。
第三节 《金瓶梅》
• 三、艺术价值与影响: • 1,它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 说,而以前的《三国演义》等小说都经过了长 期的民间流传的阶段,是群众与文人共同创作 的结晶; • 2,它创造性地通过一个家庭的普通人物和日 常生活来反映广阔的社会,从此,中国小说史 上除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话小说之外又有 了“世情小说”,而世情小说更接近现代意义 上的“小说”观念;
第六章
明中叶后其它长篇小说
• 第一节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 • 一、历史演义 此时大为繁荣,原因有三:1, 社会政治黑暗,作者对时事心怀忧愤却又顾忌 重重,只好借古讽今,寄托理想;2,历史故 事非常丰富,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大 多数文人缺乏现实社会生活的经验,扬长避短, 更易于走创作历史演义小说的道路;3,“讲 史”小说日趋成熟,《三国演义》等历史演义 可资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