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论文

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论文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体会近年来,本院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笔者认为正确地使用静脉留置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以及保证使用安全。

笔者现将静脉套管针临床护理以及体会阐述如下。

护理操作方法:①做好物品的准备:本院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根据患者血管情况,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常用的规格有24#、22#、20#.操作前需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如有上述问题,需更换静脉留置针。

②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

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并且需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③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穿刺处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方向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

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少量液体滴入,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肿胀隆起,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④妥善固定留置针: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

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封管:停止输液后每隔6~8小时采用生理盐水5~10ml或肝素钠溶液3~5ml冲管,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

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反流,凝固阻塞针头。

护理论文——精选推荐

护理论文——精选推荐

护理论⽂护理论⽂(精选9篇) 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以下是⼩编精⼼整理的护理论⽂,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护理论⽂篇1 护理质量是护理⼯作的永恒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是规范医院管理,提升服务能⼒,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标准之⼀,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的形象。

尤其在⼤⼒倡导⼈性化服务的今天,⼈们对护理服务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使现代护理服务⾯临了更严峻的挑战。

如何提⾼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满⾜⼴⼤患者的实际需求已成了护理⼯作亟需解决的重⼤课题。

妇产科以妇⼥、新⽣⼉为服务对象,是易发⽣护患纠纷的常见科室之⼀,这也就对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要求。

本⽂主要以妇产科护理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本院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并初步探讨了提⾼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法,现总结如下。

1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 1.1护理⼈员观念有待提⾼护⼠的⼯作态度是影响护理质量的第⼀因素,如今年轻护⼠多,吃苦耐劳的精神减弱,有些护⼠安于现状,缺乏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加之⼯作压⼒⼤、待遇低,护⼠对⼯作持消极态度,以致影响护理质量。

1.2护患沟通不⾜护理⼯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随着经济⽔平不断提⾼,患者对护理⼯作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尤其是对妇产科护理更是受⼈们关注和重视,妇产科业务量⼤,护⼠相对不⾜,住院患者住院周期短,床位周转率⾼,护⼠整天忙于⽇常⼯作,⽽忽视与患者的交流,再有妇产科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患者与护⼠沟通障碍。

1.3护理知识更新较慢妇产科护理服务对象年青⼈居多,知识⽔平相对较⾼,保健意识强,对护⼠的需求⾼,护⼠原有的知识⽔平远不能满⾜患者需求。

护⼠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观念知识更新较慢,护理服务专业⽔平偏低,服务措施简单,尤其年轻护⼠普遍专科⽔平低,临床经验不⾜,不能给患者提供⾼⽔平的护理服务。

1.4⼯作责任⼼不强在实际⼯作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产科患者家属照顾的⽐较周全,护理⼈员放松警惕,致使责任感不强,对患者病情、治疗、护理过程观察不认真、不仔细,致使护理质量不⾼。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在儿科领域,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静脉留置针的安置与护理也成为了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安置与护理方法、以及遇到问题时如何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静脉留置针作为治疗静脉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其适用范围如下:1. 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它可以用于输注药物、营养液、生理盐水、化疗药物等等,同时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针头注射的时间。

2. 静脉营养支持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作静脉营养支持的手段。

通过静脉留置针输注营养液,可以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满足身体所需,并减少消瘦的发生。

3. 输血和血液透析静脉留置针还可以用于输注輸血和进行血液透析。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需要大量输液或者长时间输液的病人来说,可以减少反复针扎的痛苦。

二、静脉留置针的安置与护理方法1. 静脉留置针的安置(1)准备工作在安置静脉留置针前,需要先确认是否有适当的器具和材料,如手套、无菌巾、麻醉药、置针针头、针身等。

同时,进行清洁和消毒手术部位,对病人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术前准备。

(2)安置针头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大小和类型的静脉留置针。

麻醉药可以用来减轻针扎时的疼痛感。

在安置针头时,需要先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和方向,然后用手进行牵拉以固定位置,最后缓慢插入针头。

(3)固定针头安置完毕针头后,需要进行固定,防止针头移位。

常用的方法包括贴上敷料、用贴膜将敷料固定、利用固定带和保险带固定等。

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1)药物的注射害怕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失效,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注射药物时,要确保针头的位置和质量,同时还要注意药物的配制和稀释,防止不必要的并发症。

(2)留置针的更换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需要及时更换留置针。

同时还需要注意留置针的保存和维护,防止留置针变质和失效。

关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

关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静脉留置针的儿科护理论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行静脉留置针儿科患者33例,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个月~35个月。

疾病种类:急慢性肺炎1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6例,肺源性心脏病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胸腔积液3例。

对所有患儿行静脉穿刺且保留静脉留置针,进行反复输液,静脉留置针部位包括头皮和四肢静脉,记录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1.2方法1.2.1穿刺部位以及血管选择儿童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在选择穿刺部位和血管时,一般要求选用那些既粗又直,且具有弹性的血管,一般有头正中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以及耳后静脉等。

在穿刺时,要注意区分静脉和动脉,一般而言,静脉触摸时无搏动感,在患者情绪不稳时有较为明显的血管扩张,呈现蓝色。

1.2.2穿刺方法选择好穿刺部位后,对患儿情绪进行安抚,在穿刺之前,要学会和患儿沟通,必要时叮嘱家属予以配合。

如果遇到行为过激的家长时,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家长进行解说,最终确保穿刺成功。

将待穿刺部位毛发剔除干净,常规消毒处理,如在四肢穿刺输液,将止血带系在穿刺点上方5cm~10cm处,左手抚平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握紧套管针回血腔两侧,稳定穿刺手势。

在距血管清晰可见处的0.1cm~0.2cm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即可很据见到的血管长度,固定针头,松开止血带,确保输液畅通之后将肝素帽连接,记录患儿留置管时间,打开输液管的调速器进行输液速度调节。

1.2.3封管封管在1 / 3整个静脉针留置过程中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关系到留置时间长短的关键环节。

目前临床常用的封管液是50U/mL肝素盐水,输液结束后,将输液调节器的开关关闭,将针头与肝素帽分离,充分消毒肝素帽,具体步骤是:用注射器抽取5mL封管液后刺入消毒好的肝素帽内,缓慢静脉推注3mL封管液,与此同时,缓慢退针,在将余液推净的同时拔除针头,保证管腔内充满封管液,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缓慢,以减少对于血管的冲击力。

静脉留置针论文: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论文: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体会

静脉论文: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作为普通静脉输液针的换代产品,旨在减少血管穿刺次数,降低液体外渗的机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近几年,本院采用静脉套管留置针输液,观察患者2100例,留置成功(留置时间≥1d)的2058例,成功率为98%,现将静脉套管针护理体会阐述如下:1 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1.1 操作前予以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神意识清醒的病患,操作前应向其解释操作的目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降低患者顾虑及恐惧感,使患者愿意积极地配合治疗。

神志不清醒的患者,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1.2 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一般我们选择较充盈,粗直、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穿刺置管。

1.3 做好物品的准备:本院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留置针,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检查其质量,产品的有效期,包装完好性,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套管完整无破损断裂。

1.4 穿刺的正确方法: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后,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缓慢推进0.5~1cm,回抽针芯。

若遇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如静脉滴注通畅、局部无隆起肿胀,可再沿血管方向平行推进软管。

1.5 妥善的固定: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3m透明胶贴固定,使其牢固美观,松紧合适,确保针尖不扭曲、不折叠。

再用填写好日期时间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论文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论文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关键词】留置针;套管针;不良反应;防治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当患者躁动或变换体位时,套管针不会轻易滑脱和损伤血管,在临床护理中被广泛应用[1]。

静脉留置针可保证给药顺利、安全,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提供了有效治疗通道,且减少了患者血管因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而被普遍接受。

但是,随着留置针使用范围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因此,护理人掌握对静脉留置针使用中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如何防治变得极为重要。

1 常见不良反应及原因1.1 输液不畅、静脉栓塞输液不畅的常见原因是排查患者输液时体位是否恰当、输液主静脉血管是否乘压;其次分析是否会因为封管液量不够、推注方法不当;对于技术不娴熟的护理人员或者好动的患者则要检查头皮针是否折曲及套管针有没有滑出血管外。

血凝块堵塞及患者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是静脉栓塞的主因。

1.2 静脉炎、局部肿胀药物刺激性大及留置针在患者体内留置时间过长为静脉炎的常见主因;在排除以上两个原因的基础上,考虑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最后才是检查是否是因为护理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当然,留置针的质量也是引起静脉炎的部分原因,护理人员要仔细甄别。

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固定不稳妥及穿刺技术不娴熟是引起患者注射部分局部肿胀的主因。

1.3 局部血管硬化、局部组织变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注入、护理人员在同一部分进行多次反复穿刺以及留置针在患者体内留置时间过长均可能引起局部血管硬化;局部组织变性往往发生在感知障碍患者身上,是由于患者自身血管脆性大导致通透性升高,此时,刺激性强的药物在短时间内快速输入后,而渗出血管壁进入皮下组织,则引起局部组织变性。

2 防治措施2.1 强化宣传教育、合理选择注射方式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输液时间长短及病情危重程度,合理选择输液方式,对于输液量少、时程短的患者可以放弃使用留置针;而对于危重患者,因其输液量大且自身血管条件差,则应选择静脉留置针,保证用药的可持续性。

静脉留置针论文: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要点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论文: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要点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论文: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要点及护理[摘要] 使用静脉留置针,要加强对病人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置管前后护理、使病人密切配合,从而减少使用静脉留置针后所出现的感染、疼痛、出血以及套管针的脱出、折断、药物外渗等一系列问题,大大延长留置时间,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病人痛苦,保护了静脉,而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护理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专门为静脉输液设计的一种新器械,它分为多种型号的外套管,柔韧无害,对血管刺激小,能较长时间在血管中留置,从而减少病人痛苦和一些不必要的花费[1]。

1 置管前的护理评估及宣教置管前护士应对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皮肤、血管、心理状态进行护理评估,决定是否能留置,应该选择多少型号的套管针,并向患者解释留置的优点、可留置的时间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做好宣传,消除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使之密切配合。

2 使用静脉留置针前注意的要点及护理2.1血管的选择及进针的技巧①血管较粗,明显易固定的病人,应以20度角正面或旁侧进针;皮下脂肪少、滑动的血管应绷紧皮肤,以下弯角度进针。

②脱水病人或血管不充盈的病人,先以25℃的温水热敷血管,然后用硝酸甘油、654-ⅱ或阿托品棉签涂染静脉,热敷血管3分钟,血管更易显露。

③浮肿的病人,可用两条止血带捆扎病人的肢体,上下相距15cm,肢体远端一条最好选择较宽的止血带,1分钟后松开,即可看到静脉。

④糖尿病病人选粗直的血管。

⑤肥胖病人进针的力度和角度要大一些,但最多不超过40度角。

⑥对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的病人可采取逆行静脉穿刺。

2.2 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操作技巧.为了保证留置针的安全使用,在留置针穿刺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2%碘伏棉球环形或平行消毒肝素帽及留置针栓部2遍,消毒范围的直径要大于8cm,待干后穿刺,使用前应松动外套管。

旋转针蕊300-360℃,使套管前端与钢针衔接处的轻微粘连松解,以便套管和针蕊顺利穿刺。

静脉留置针论文: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论文: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论文: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论文: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摘要]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实际工作中,留置针输液因具有减少重复穿刺率、减轻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诸多优点而代替了头皮针,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尤其对长期输液及血管穿刺困难者及在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封管液1 优点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等优点,可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能够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1],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2 穿刺方法根据病情及治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穿刺前选择适当型号留置针,选粗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在穿刺上方10cm 处扎止血带,2%的碘伏消毒两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持针翼15°~30°直刺静脉,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约10度再进针0.2cm,并将钢针退入导管0.2cm,后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松开止血带,打开调速器,拔出针芯。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

再用填写好日期、时间、签名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3 封管液3.1 肝素溶液封管:肝素为一种酸性粘多糖,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在体内外应用时均具有强抗凝作用。

静脉留置用肝素溶液封管对于出、凝血机制正常的患者是安全的[2]。

3.2 生理盐水封管:黄丽云等[3]以较为精确的病理检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封管药物维持时间与血栓形成的关系,证实可用生理盐水代替肝素盐水封管,维持时间可达16h。

生理盐水可用于一般病种患者的封管,并可用于肝素钠禁忌症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206-01
【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为临床抢救病人、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带来方便,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恐惧心理,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掌握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和护理是非常关键。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
1 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方法
1.1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

1.2 临床资料:2004年工作以来对许多各类型患者采用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7天,最短2天。

1.2 静脉选择:选择粗、直、富有弹性、避开关节和静脉瓣、皮肤不完整处的静脉。

头皮静脉可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上肢前臂桡、尺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等。

1.3 穿刺方法: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消毒范围6cm×6cm,用棉签蘸2%碘酊消毒注射部位皮肤,以注射点作为中心,用螺旋式动作从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应5cm以上,待碘酊干后(20s),用75%乙醇以同法脱碘,范围要大于碘酊消毒的面积,待干,在血管正上方以15°—30°直接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少许,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退出针芯,在将3m敷贴贴在
穿刺处,用胶布交叉在针梗处,然后将延长管固定在针头的一边呈u型,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封管方法
正确的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它优于生理盐水,因肝素溶液具有抗凝作用,是临床常用的抗凝剂,在体内应用时均具有强抗凝作用,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封管液选用15u/ml肝素盐水2-3ml正压封管[1],将封管液3-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头内先缓慢推注2-3ml,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头,使封管液充满整个管腔。

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3-5天。

3 留置期间的护理[2]
3.1 首先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套管针比较柔软,不宜损伤血管,病人无异常感觉,保证输液的安全,减少患者及家属的担忧。

3.2 操作技术要熟练,严格无菌操作,每日仔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

如穿刺点局部有出现红、肿、热、痛及体温升高,静脉如绳索般硬而无弹性,提示有静脉炎的表现时,应立即拔管,并给予50%硫酸镁湿敷,并抬高患肢。

有资料报道豆薄片敷贴也可有效治疗静脉炎。

[3]
3.3 加强巡视,床头交接班,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外渗、脱落等,如发现局部红肿、外渗等情况及时拔出,并更换注射部位
进行穿刺。

对有些药物刺激性强,给患者带来痛苦较大,如果出现此种现象给予局部封闭,减轻疼痛,促进吸收,取0.9%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氢化可地松0.5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或局部物理疗法。

3.4 重新静脉输液或静脉给药时,均需先检查确认留置套管内无血凝块阻塞时,再接液体。

如有血凝块时,不能用注射器用力把套管内阻塞的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免发生栓塞。

3.5 输液结束封管后,要告诉患者留置针的肢体不要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下垂,以免造成血液回流。

保证留置针在有效期内正常使用。

对长期输液患者,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手背足部可用纱布或3m弹力绷带、棉布垫等保护血管。

4 留置针的拔针护理
留置针的拔针方法不当,极易引起血管周围淤血,导致局部疼痛,所以拔针时按压应取无菌棉签放于穿刺点前方,迅速拔出套管针,按压穿刺点到没有出血,时间最好长于5分钟。

若按压不当,不但会造成穿刺部位淤血、疼痛,而且可造成血管壁损伤,妨碍血管修复,影响再次穿刺。

按压进一定要只按皮肤进针点,不要按压血管壁进针点,同时叮嘱病人在按压的同时举高输液肢体,以减轻针眼出血和血管周围淤血。

[4]
5 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良
目的: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病
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延长留置时间。

方法:选用普通市面上卖的透明直统丝袜用剪刀剪成两半,在正常敷贴的上面加一层普通透明丝袜,附盖在留置针表面,将丝袜套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上。

结果:透明丝袜透气,透明能直接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它能包裹穿刺针末端,穿脱衣服不受限,丝袜弹性好,对肢体不会影响血液循环,丝质感好,柔软,不刺激皮肤,病人乐于接受。

[5]
6 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其改良
6.1 采光度的选择不当。

光线太暗影响观察血管的走向;光线太强容易反光,刺激眼睛,影响视力,都会造成穿刺失败。

必要时加用台灯,因台灯的光线柔和,光线的距离恰当。

6.2 选择的血管与留置针的型号不适合。

当血管太细,留置针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可多观察患者的血管,选择最恰当的血管。

6.3 选择的血管位置不恰当。

避开关节部位,易滑动、弹性欠佳的血管,尽可能不选用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有静脉瓣,尤其是老年人血流更缓慢,易形成静脉炎。

6.4 操作者进行穿刺时间过长,容易疲劳,也是影响穿刺失败的因素之一。

一般穿刺一、二小时就换另一个人穿刺,同时操作者应保持睡眠充足。

6.5 肥胖、水肿患者的血管不易显露也是造成穿刺失败的原因之一。

因肥胖患者脂肪厚,血管埋藏在脂肪层下面。

操作者进行穿
刺前可先观察血管的走向,感觉血管的弹性,必要时可用手指甲刺下皮肤,让指甲印印在皮肤上,便于操作者知道血管的方向、长度;对于水肿患者,水份较多,可先扎上止血带后,把水份揉到血管的另一处,让血管显露出来,再感觉血管的方向和弹性进行穿刺。

6.6 患者的配合程度不够,也容易造成穿刺失败。

患者精神紧张、恐惧心理,不配合穿刺,因此穿刺前要跟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多多安慰,让患者分散注意力,让患者放心进行穿刺。

6.7 操作者的心理素质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操作者产生工作疲惫感,造成穿刺失败。

穿刺失败后患者的不理解、辱骂等行为,让操作者精神紧张、焦虑,因此操作者要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熟练的操作技术。

7 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避免肢体过度活动,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并注意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沐浴等,使其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塞,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8 小结
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但为患者减轻痛苦,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为护理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和护理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宋士霞,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3(2):366
[2]秦晋红,王改红.静脉留置针应用体会[j].家庭护
士,2008,(6a):1469-1470
[3]谢来香,肖玉华,聂风风,土豆片外敷预防甘露醇套管针静脉炎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316
[4]岳立萍,周立,席淑华,外周浅静脉输液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s):73~74
[5]叶秀芬,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294
作者单位:516001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