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用方程解决问题复习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用方程解决问题》复习教案

《用方程解决问题》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69~74页。
二、复习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复习重、难点、自主交流整理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自主构建知识系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用方程解决问题》复习课件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自主复习整理任务单:(1)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①张老师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工10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科技书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②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两地开出,货车每时行56km,客车每时行78km,几时后两车相遇?(2)请自主复习课本69~74页的内容,回顾本单元知识学习历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学习本单元的关键在哪里?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思维导图。
(二)课堂设计1.汇报课前任务,梳理基础知识(整理基本知识点)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方程解决问题,你还记得这个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吗?(板书课题:用方程解决问题复习课)【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本课复习内容,以提问形式,唤起学生旧知的认识,并提出本节课复习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有层次的汇报课前整理的本单元的知识点,汇报时注重生生之间的互动和评价。
2.自主学习单习题讲解。
①张老师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工10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科技书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②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两地开出,货车每时行56km,客车每时行78km,几时后两车相遇?【设计意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关键三步:一是根据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是等量关系;二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三是解方程】3.完善思维导图,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了本单元的知识点,可以看出本单元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除法的意义、计算和应用,这些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联系的。
导学案—小学数学北师版五下第7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个人学习准备
1. 练习本、笔、直尺等; 2. 动脑、动手、勤思考。
四年级时,我们已经开始 学习方程,这一单元的方程和 之前有什么不同吗?
解方程
我们一起来比 较一下吧!
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方程
四年级的方程
在解方程的时候, 我发现,遇到的方 程和之前不同。
五年级的方程
解方程
四年级的方程
列方程解决问题
利用乘法分配律,我列出的 方程是(70+50)x=840,这 样的方程有什么意义呢?
两人相向而行,“相遇”可以理解为 从最初的相距840米,逐渐减少到 0米。每分钟两人之间的距离减少 了70+50=120米(速度之和),于 是,这个问题就转化为“多少分钟
两人之间的距离减少840米?”
列方程解决问题
思考一下,方程(70-50)x=840 可能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
列方程解决问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列方程所解决的问题都是 设定一个未知数,用它去表达两个或者多个 未知量(倍数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 问题。是否一定要存在倍数关系才能列出方 程?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思考,在解决更多
问题的过程中,你就会有发现。
列方程解决问题
x
弟弟
姐姐
3x
180张
x+3x=180
列方程解决问题
思考一下,方程3x-x=90可能 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列方程解决问题
建立等量关系“淘气走的路程 +笑笑走的路程=总路程”,其中两 名同学所走的路程都是未知的,可 以用各自的“速度×时间”来表达, 两人所用时间相同,可以将时间设 定为x,得到方程70x+50x=840。
五年级的方程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七单元 用方程解决问题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本单元是在四年级下册所学的字母表示数、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教材结合“邮票的张数”“相遇问题”两个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在现实背景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解方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自主理解并掌握这些方程的解法。
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
不仅如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关注学生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节邮票的张数教材第69~70页的内容。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探究活动是获取新知与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学会解模型为ax±x=b的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
难点:正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能和老师交流一下吗?(生自由说)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
瞧,晚饭后,姐弟俩正在与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交流些什么?(师出示课件,课件中依次出现图中人物的语言,形成整体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上你们能够得出哪些数学信息呢?生1: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
生2: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
2.师:那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3:姐姐有多少张邮票?生4:弟弟有多少张邮票?师:谁能将这两个问题总结成一个问题?生5: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师: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精品同步说课稿)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2.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方程卡片、问题情境卡片等,用于直观展示方程的概念和实际问题。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等,展示方程的解法步骤和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方便学生实时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互动性。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2.教学难点:
(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解方程的过程中,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简化计算过程。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五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10-11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图形认知和测量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探索和解决问题,但学习习惯尚在形成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解决问题

标题: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解决问题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成为当代学生必备的技能。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导学案将针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解决问题部分,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会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验证结果。
2. 掌握常见的数学问题类型,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行程问题: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
2. 工程问题: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
3. 利润问题:掌握成本、售价、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解决简单的利润问题。
4. 比例问题: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比例问题。
5. 几何问题: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学会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四、教学策略1. 情境导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2. 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方法指导:教授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如画图、列表、方程等,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4. 变式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反馈评价: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交流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24年北师大版春季五年级下册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方程的建立和解题步骤。
(2)教师选取几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强调解题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5.课堂延伸
(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可以用方程解决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寻找实际问题,用方程解决,并记录解题过程。
十、教学反思与调整
1.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参与课堂教学,了解教学方法,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九、教学资源更新与维护
1.定期更新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和辅助材料,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2.维护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等,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十、教学评估与改进
1.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自我评价,以了解教学效果。
1.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用方程解决问题》相关内容。
2.辅助材料: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具等。
3.网络资源:相关的教学视频、练习题库等。
九、教学步骤详细分解
1.新课导入
(1)展示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物品价格、长度测量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
(2)简要介绍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十五、教学延伸活动
1.组织数学竞赛,鼓励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创建数学角,展示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作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十六、教学安全隐患预防
1.确保教学活动安全:在进行小组讨论或实践活动时,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心理健康关怀: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感或焦虑情绪,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7单元 用方程解决问题-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7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境,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并尝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对方程的探索,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和未知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在探索方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概念。
2. 学会根据问题情境,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
3. 学会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1. 理解方程中未知数和等量关系的作用。
2. 学会通过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等量关系。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等量关系,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第二环节:探索方程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表示出来。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列出方程,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环节:解方程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方程,引导学生尝试解方程。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方程,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环节:应用方程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方程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第一板块:方程的概念1. 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第二板块:如何列方程1. 找出未知数。
2.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第三板块:如何解方程1. 通过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第四板块: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 根据问题情境列出方程。
2. 解方程得到答案。
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列出一些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表示出来。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找出数量关系,建立方程。
2. 求解方程,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找出数量关系,建立方程。
2. 学生能够求解方程,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建立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明买书的故事,引导出问题。
小明有30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18元,他还剩多少钱?2. 例题讲解:a. 引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方程:x 18 = 30b. 解方程,得出答案。
x = 48答案:小明还剩48元。
3. 随堂练习:a.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妈妈有50元,她买了一袋米,花了25元,她还剩多少钱?方程:y 25 = 50解答:y = 75答案:妈妈还剩75元。
六、板书设计1.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a. 找出数量关系b. 列出方程c. 解方程d. 检验答案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7单元的练习题。
2. 选做:让学生找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尝试用方程解决,并写在日记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学生对找出数量关系有所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方程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多变量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1. 确保故事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关键词和数量关系,为建立方程打下基础。
二、例题讲解的环节1. 要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即小明原有的钱减去买书的花费等于他还剩下的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方程解决问题》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回顾一下
1.什么叫方程?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3.关于方程,你还想到什么知识点?
知识大闯关
一、口算
a+2a= 3c+5c= 4m-2m=
X+3x= 5x-x= 6x-2x=
1.5x-x= 3.6x+1.4x=
二、填空
1、学校有图书4000本,又买来a本,现在一共有()本。
2、学校有学生a人,其中男生b人,女生有()人。
3、李师傅每小时生产x个零件,10小时生产()个。
4、食堂买来大米400千克,每天吃a千克,吃了几天后还剩b千克,已吃了()天。
5、姐姐今年a岁,比妹妹年龄的2倍少2岁,妹妹今年()岁。
6、甲数是x,比乙数少y,甲乙两数之和是(),两数之差是
()。
三、火眼金睛(判断题)
1.a×a=2a 。
()
2.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方程的解不变。
()
3. x+5=5×4是方程。
()
4.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
()
5.甲数是a,是乙数的3倍,甲乙相差2a。
()
6.因为1×1=1,所以0.1×0.1=0.1。
()
四、选择题
1.下面的式子是方程的是()。
①a+b=b+a ②7x-5=9 ③8x+6>28
2.三角形面积为S,高为h,三角形底是()。
①s÷h ②s÷2÷h ③s×2÷h
3.甲数是a,乙数是甲数的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
①3a ②a+3a ③a+3
4.x=4是方程()的解。
①4x-8=12 ②4x+8=12 ③4x-8÷2=12
5.买5枝铅笔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5.5元,每本练习本0.65元,每枝铅笔多少元?设每枝铅笔x元,正确的方程是()。
①(x+0.65)×5=5.5 ②(x+0.65)×(5+5)=5.5
③x+0.65×5=5.5 ④5x+0.65×5=5.5
五、说一说下面各题中的等量关系
1.林场种杨树350棵,比种松树的4倍少50棵。
2.爷爷今年76岁了,比孙子年龄的6倍还大4岁。
3.长方形的周长是360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4.地球的表面积是
5.1
六、解方程
5+2.5y=17.5
七、用方程解决问题
1.同学们植树,五六年级一共植了560棵,六年级植的棵数是五年级的1.5 倍,两个年级各植多少棵?
12=x 11x 87=-5
3=x 138÷7
6
2.两袋面粉,甲比乙重34千克,甲袋是乙袋的3倍,两袋各多少?
3.长方形的周长是19.4米。
长比宽的2倍少0.8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米?
4.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比一座普通住宅楼的31倍多3米,这幢普通住宅楼高多少米?X K b 1.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