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概论分析
影视艺术概论

多构图指通过各式各样的镜头运动和镜头焦距变化,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对摄影对象连续拍摄,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若干彼此相连的具有不同景别的构图的长镜头。
段落长镜头是从叙事学意义上来划分的,它是指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能够独立存在的长镜头。
蒙太奇句子长镜头是指与短镜头组接在一起的长镜பைடு நூலகம்。
2 )长镜头的作用:首先,长镜头可以保证事件的时间过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时间的实际联系。其次,长镜头可以如实的,完整的再现现实影响,增强影片的可信性。第三,长镜头可以营造意境,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2 )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得作用:首先,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完整体创造一种特定的气氛基调,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其次,影视音乐可以加深人物心理的刻画。第三,影视音乐对于蒙太奇镜头的组接具有连贯作用。第四,影视音乐对影视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起着或歌颂,或赞美,或同情,或控诉,或哀悼等评论作用。第五,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其要表达的主题,影视音乐对深化主题思想充当着重要角色。
中景:是指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反映出人物的情绪。
近景:是指摄取任务的腰部或胸部以上形象的镜头。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动。
特写:是表现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有关物体,景致的细微特征的镜头。能造成强烈而清晰的视觉形象,可以介绍人物,突出影片的主题形象,展现细微的表型和动作。
2 )镜头组接技巧:淡入 淡出 化入 化出 叠化
淡入 也称为渐显, 是指镜头画面由全暗到渐渐显露,直至完全清晰。
淡出 也称为渐隐,是指镜头画面由渐暗到完全消失。
化出 化入 是指前一个镜头渐渐隐去,在它完全消失之前,后一个镜头已经渐渐显露。
划出 划入 主要表现特征是滑移,即后一个镜头从前一个镜头的画面上渐渐划过。
《影视艺术概论》课件

探究影视艺术对社会、文化和个人的影响,以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 影视艺术的制作流程
1
基本流程
介绍从创意到上映的影视制作过程,包括
剧本创作与分析
2
剧本创作、预制、拍摄、后期制作和发行。
揭示剧本创作的重要性,以及对剧本进行
分析以确保情节、角色和主题的一致性。
3
拍摄、后期制作与配乐
讲解影视作品在流派之间 的交叉和融合,以及对影 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的影 响。
第五章 影视艺术的评价和鉴赏
基本尺度与标准
探讨对影视艺术作品进行评价 与鉴赏的基本尺度和标准,如 剧情、表演、技术等方面。
历史与文化背景
分析影视艺术作品与历史、文 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 对作品解读的重要性。
鉴赏方法与技巧
《影视艺术概论》PPT课件
影视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课程将从全面的角度介绍影视艺 术的概念、制作流程、艺术手法、类型与流派、评价和鉴赏等内容。
第一章 影视艺术概述
定义与特征
探讨影视艺术的定义以及其独特的特征,如时间、空间、声音与图像交织的表现形式。
历史演变
回顾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从早期无声影片到现代数字化制作的蜕变与进步。
提供观众进行影视鉴赏的方法 与技巧,如观察视觉与听觉元 素,解读主题与隐喻等。
结束语
1 未来与发展
展望影视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新技术、新媒体对影视创作的影响与可能性。
2 影视艺术的作用
探讨影视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如传递信息、启发思考、推动社会变革等。
3 艺术与商业的平衡
讨论影视艺术中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如何在商业化环境中保持艺术创作的独立 性。
影视艺术概论教案

影视艺术概论教案第一章:影视艺术概述1.1 影视艺术的概念与特性介绍影视艺术的定义讨论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视觉性、听觉性、时间性、空间性、叙事性、表现性等1.2 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概述影视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重要的影视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1.3 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探讨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分析影视作品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反射第二章:影视作品的构成元素2.1 影视剧本与剧情介绍影视剧本的创作原则和技巧分析剧情结构和叙事方式2.2 影视摄影与画面讨论摄影技巧和画面构图的重要性分析不同摄影风格对影视作品的影响2.3 影视声音与音乐探讨声音设计和音效的作用讨论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第三章:影视表演与角色塑造3.1 影视表演的基本原则介绍影视表演的特点和基本原则分析表演技巧和表现力的重要性3.2 角色塑造与演员创作探讨演员在角色塑造中的创作过程分析不同演员的表演风格和代表作品3.3 表演训练与实践提供表演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安排实际表演练习和反馈第四章:影视制作与技术4.1 影视制作的流程与团队介绍影视制作的整个流程讨论制作团队中各个角色的职责和合作4.2 影视拍摄技术与设备探讨拍摄技术和摄影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分析不同拍摄技巧对影视作品的影响4.3 影视后期制作与特效介绍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和流程探讨特效制作和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第五章:影视批评与欣赏5.1 影视批评的方法与标准介绍影视批评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框架讨论影视作品的评价标准和审美观念5.2 影视欣赏与受众接受分析影视作品的受众接受和欣赏方式探讨观众的心理反应和文化背景对影视作品的影响5.3 影视评论写作与实践提供影视评论写作的指导和技巧安排实际评论写作和讨论交流第六章:电影艺术专题研究6.1 电影类型与经典作品探讨不同电影类型(如剧情片、喜剧片、科幻片等)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分析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6.2 电影导演与风格研究著名电影导演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讨论导演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影响6.3 电影理论与批评介绍电影理论与批评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分析电影理论与批评对电影艺术创作的指导和影响第七章:电视艺术与新媒体影视7.1 电视艺术的特点与类型探讨电视艺术的特点和类型(如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等)分析电视艺术在视听媒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7.2 新媒体影视艺术介绍新媒体影视艺术(如网络剧、虚拟现实影视等)的特点和趋势探讨新媒体影视艺术对传统影视艺术的挑战和变革7.3 新媒体影视创作与实践探讨新媒体影视创作的机遇和挑战安排实际新媒体影视创作练习和展示第八章:影视产业与市场8.1 影视产业的结构与运作介绍影视产业的整体结构和运作模式分析影视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和市场关系8.2 影视市场与受众研究探讨影视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受众群体的需求和影视作品的市场定位8.3 影视传播与营销讨论影视作品的传播渠道和营销策略分析现代影视传播手段和营销案例第九章:影视艺术教育与培训9.1 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影视艺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影视艺术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9.2 影视艺术教育的方法与课程介绍影视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分析不同教育层次和形式的影视艺术教育9.3 影视艺术培训与实践探讨影视艺术培训的机会和挑战安排实际的影视艺术培训项目和实践活动第十章:影视艺术与社会责任10.1 影视艺术与社会责任讨论影视艺术在社会中的责任和影响力分析影视作品对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影响10.2 影视作品的审查与标准探讨影视作品的审查制度和标准分析影视作品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接受程度10.3 影视艺术与公共教育介绍影视艺术在公共教育中的作用和方式探讨影视艺术如何促进公众对影视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第十一章:国际影视艺术交流11.1 国际影视节展与交流活动介绍国际知名影视节展及其对影视艺术交流的重要性分析影视节展如何促进国际影视作品的交流与合作11.2 跨国影视制作与合作探讨跨国影视制作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国际合拍片的特点与优势11.3 影视艺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讨论影视艺术在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平衡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艺术创作与接受第十二章:影视艺术与科技发展12.1 影视技术与科技创新探讨影视技术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分析新型影视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影响12.2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影视中的应用介绍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分析这些技术如何改变观众的观影体验12.3 影视艺术的未来展望探讨影视艺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影视艺术在不断变化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中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三章:影视艺术与多元文化13.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影视艺术讨论多元文化对影视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艺术表现和接受13.2 种族、性别与影视艺术探讨种族和性别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问题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影视作品的创作和观众解读13.3 影视艺术与社会包容性讨论影视艺术在促进社会包容性方面的作用分析影视作品如何反映和挑战社会规范和偏见第十四章:影视艺术保护与版权14.1 影视作品的版权与保护介绍影视作品版权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分析版权保护对影视艺术创作和产业的重要性14.2 盗版与网络侵权问题探讨盗版和网络侵权对影视产业的冲击分析版权保护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挑战14.3 影视艺术保护的国际与合作讨论国际间影视艺术保护的合作与冲突分析国际组织和法律框架在影视艺术保护中的作用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影视艺术教育的意义与展望总结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展望影视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15.2 影视艺术创作者的素养与责任强调影视艺术创作者的素养和责任讨论如何培养有责任感的影视艺术创作者15.3 影视艺术的明天:挑战与机遇总结影视艺术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影视艺术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影视艺术概论》共分为十五章,涵盖了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构成元素、制作技术、社会文化影响、批评欣赏、产业市场、教育培训、社会责任、国际交流、科技发展、多元文化、版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是一门复杂而又有趣的艺术,它集合了照片、动画、配乐、对白、服装、场景布置等元素,为观众创造深刻、有效的感受。
在影视艺术中,场景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将故事的内容变成一场有趣的演出。
影视艺术涉及各种领域,包括摄影、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化妆、编剧等。
摄影技术在影视艺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影视艺术的基础。
摄影技术为观众提供了一种以真实图像为基础的视觉方式,以达到影视艺术效果的最佳状态。
一部电影的摄影技术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气质,传达出指定的情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体验。
灯光设计在影视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场景氛围,改变故事中的情绪,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灯光设计师可以利用各种色温和照明强度来表现一个场景,调动观众的情绪。
服装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有趣的工作,它可以使角色更加丰满,同时可以表达出更多情绪,以及戏剧中的氛围。
一部电影上的衣服,可以通过设计来展示电影的情怀,即通过服装设计,可以表达出某种文化、时代、地域及角色之间的关系。
化妆是影视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增加角色的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表现力。
妆容的设计必须符合实际的人物设定:如时代背景、角色地位、甚至是角色的性格等。
妆容设计要根据不同的角色性格和情节变化完成,做好妆容的设计工作可以增强角色的形象,深化影视艺术中的表现效果。
编剧是影视艺术中的重要环节,它将讲述完整的故事内容,并结合有关事实,来营造更真实、有趣的故事情节。
编剧的工作往往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等,要求他们有一定的文艺创作能力,并熟悉影视行业的情况。
影视艺术中还有许多其他艺术元素,如音乐、制作及编辑等。
它们在影视艺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视听体验。
影视艺术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艺术形式,它将照片、动画、配乐、服装、场景布置、灯光等艺术元素结合起来,为观众创造出有深度、有效的感受。
艺术家和影视制作者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这门艺术,以期能让这种艺术更好地发挥其潜力。
影视艺术概论范文

影视艺术概论范文影视艺术是一门涵盖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各种类型的艺术形式,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和影响力。
本文将围绕影视艺术的定义、历史演变、艺术特点和社会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影视艺术是一种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介形式表现和传达的艺术形式。
影视艺术通过影像、音响和剧情等元素的组合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思想,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
影视作品不仅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成果,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承载着观众的观看和审美需求。
其次,影视艺术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影和20世纪初的电视。
电影的历史可追溯到1895年,由于它具有真实感和动态的特点,很快就吸引了观众的关注。
电视的历史相对较短,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实验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迅速普及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电影和电视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传播和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影视艺术对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影视艺术可以通过影像和故事向观众传递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主题和情节常常与社会现实相关,通过影视作品可以反映和探讨社会问题,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其次,影视艺术还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艺术传统。
各国各地的电影和电视作品中常常融入当地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元素,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和推广者。
最后,影视艺术还可以给观众带来娱乐和情感的享受。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电影和电视作品来放松身心、感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影视艺术概论》课件

06
影视艺术的鉴赏与批评
影视艺术的鉴赏方法
细节观察
关注影片中的镜头、画面、音效、表演等细 节,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作用。
情感体验
深入体会影片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理解其 情感表达和情感共鸣。
文化背景
了解影片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理 解其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艺术审美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评价影片的创意、风格、 表现力等方面的优劣。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20世纪中期开始兴起,并逐渐发 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涵盖了新闻、综艺、电视剧等 多个领域。
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是影视艺术的重要基础之一,许多电影和电视剧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 来。同时,影视艺术也通过影像和声音等手段对文学进行了新的诠释和表达。
社会纪录片
以社会问题和事件为主要内 容,通过记录真实事件和人 物故事来反映社会现象和问 题。
历史纪录片
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要内 容,通过记录真实的历史资 料和专家访谈来表现历史进 程和人物命运。
文化纪录片
以文化现象和人文景观为主 要内容,记录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的 纪录片类型。
影视艺术的风格
《影视艺术概论》课件
目录 CONTENT
• 影视艺术概述 • 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 • 影视艺术的类型与风格 • 影视艺术的创作与制作 • 影视艺术的市场与产业 • 影视艺术的鉴赏与批评
01
影视艺术概述
影视艺术的定义与特性
影视艺术的定义
影视艺术是一种通过电影、电视等媒 介,运用影像、声音、表演等多种元 素来表现现实生活、情感和想象的艺 术形式。
浪漫主义风格
注重情感表达和个性张扬,通过夸张、想 象和抒情等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一影视艺术概论

一影视艺术概论一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影视艺术的综合性,是影视艺术区别于其他的艺术门类的重要特性,其他艺术对生活的反映,往往是局部的.而影视艺术则兼备时间和空间艺术二者之长,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和艺术空间的造型性有机结合起来,既是在空间中延续的时间艺术,又是在时间中展开的空间艺术,从而称为拥有时间自由的崭新艺术。
二、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1 .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2 ,影视艺术的文学性三、什么是影视艺术的文学性由于受文学作品及其观念、思潮、风格的影响,文学性体现在影视作品创作的各个方面。
如剧本,语言,叙事结构,意境等等,但是电影的文学性不等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文学,影视语言和文学语言有着本质的不同。
前者注重形象、造型.强调声和画的结合,擅长表达时空。
而后者则注重描写,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擅长刻画心理。
影视艺术虽然具有文学性,但并不不因此就是文学,它们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妓有各自的又是和特点。
文“扒视语言的形象性,影视也并不涵盖文学。
四、影视画面的造型性1 .边框的存在2 ,焦点透视法则的遵循3,光影的运用五、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1 .为影片的局部或者松个创造一中特定的气氛丛调,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感染力3 .对蒙太奇镜头的组接具有连贯作用。
4 ,对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事件的主观态度起着某种感情色彩的评论作用5 .深化主题思想。
六、影视艺术的真实性1 .直觉真实2 . 心理真实3 .技术真实七、影视艺术的技术真实影视中的特技氛围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特技,一种是看不见的特技.八、如何理解“影视艺术是艺术品,也是商品”电影的价值包含了精神影响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的内容。
对电影生产者和发行人来说,经济效益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对观众来说,艺术性成为了第一追求。
否定前者,电影必然屎去动力;否定后者,电影必然失去观众。
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以吸引观众为前提,要吸引观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电影的高度的艺术性。
从这个角度讲,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是互为表里的。
影视艺术概论.

3、影视与绘画、雕塑 4、影视与音乐 《莫扎特传》 《翠堤春晓》 《聂耳》《音乐之声》
第二节 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艺术
一、影视艺术的文化特性:
1、原始意识的现代表现。..\黄土地 求雨.MPG
2、意识形态的策略..\昨天.MPG ..\洗澡.MPG 3、作为娱乐的大众文化:..\红高粱 颠轿.MPG ..\牡 丹坊.MPG 4、商业与文化的双重属性《梅兰芳》 5、民族性与世界性共存..\东归英雄传 民族性.MPG
(1)远景:指远距离拍摄形成的展示大环境的画 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渲染气氛、展现场面。
(2)全景:是指由处在某种特定环境中的被摄物体 的整体所构成的图画,如人像全身的镜头,主要用 来表现空间关系和人物的行为动作。
(3)中景:指由被摄物体的主要部分所构成的图画, 如人物膝盖以上的近距离镜头。
(4)近景:指由被摄物体的局部所构成的画面; 如人物胸部以上的镜头,主要用来突出表现人物的 特征和变化。
(二)镜头 镜头有两种含义: 1、摄影机从开机到停机之间不间断地摄取的胶片 片段所显现在银幕(屏幕)上的影像内容。 2、指摄影机上的一个部件,被摄物通过它在胶片 上感光成为物像。 镜头元素:景别、运动、焦距、角度。 景别:主要是指由镜头与被摄物体的距离而形成的 视野大小的区别。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 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2) 拉镜头:指镜头逐渐远离被摄物体的运动。 随着视野的扩大,被摄的对象由大变小,被摄体 周围的环境得到强化,画面中心相对淡化,细节 变得模糊。...\拉镜头.MPG
(3)摇镜头:指摄影机固定,而镜头借助三角架 作出的上下、左右运动或旋转运动。摇镜头经常被 用来模仿人的眼睛观察环境或者逡巡被摄物体。 ..\摇镜头.MP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影视的概念影视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电视电影等在内的影像艺术的表达形对象,在以拷贝、磁带、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而现在以视觉与听觉综合为观赏对象的艺术表达中,影视成为现代艺术的最新综合形态。
二、电影与电视的诞生(一)电影的诞生1.电影诞生的三大技术原理• A.视觉暂留原理• B.摄影术• C.放映术–卢米埃尔兄弟(法)三、影视艺术的异同(参考教材P20)(一)相似之处1、视听效果相似–传播逼真的动态影像和声音2、影像手段相似–光波的录制–影像重现3、传播功能相似–反映现实–认识教育–审美4、商业化的组织结构相似(产业化)–服务、娱乐大众并赢利(二)影视艺术的不同之处1、摄制手段不同•摄影机与摄像机2.影像记录不同•.胶片与磁带3、放映场所不同•电影院•家庭4、感官效果不同•电影银幕•电视荧屏5、控制方式不同•电影是机构控制•电视是个人观赏自由控制6、收入来源不同–票房–广告7、社会影响不同–电影地位比电视高–电视影响力比电影强8、观赏经验不同–电影——梦,提供超日常经验–电视——窗,提供日常经验四、电影与电视的相互融合1、电影向电视靠拢:电影可通过电视播放(电视电影)2、电视向电影靠拢:数字电视的出现使电视音画质量直逼电影,电视节目可以制作成电影在影院放映(综艺电影)五、电视电影:电视与电影融合的产物•1、电视电影的概念P151•2、电视电影的特点:•在电视播放而不投向影院•采用高清技术拍摄,极少用胶片•投资小、成本低(50万-100多万)•是新生导演和演员的练兵场•题材小而丰富,创作更加自由•3、电视电影的发展–1999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开始制作–2001年开始各种电视电影奖项出现–2008年突破千部•4、电视电影的艺术特色–(1)电视媒体播放,题材贴近生活–(2)主流媒体播放,娱乐精神适度–(3)赢利压力小,创作技巧相对自由,追求艺术手法上的实验性•思考题:–1、基本概念:电视电影–2、电影诞生所依赖的三大技术原理和为电影诞生做出重要贡献的三组人物–3、电影与电视的异同和相互关系–4、电视电影的艺术特色一、镜头的魅力(一)镜头释义(P24)1、定义2、镜头的构成要素:景别、构图、光影、色彩、镜头运动(二)镜头的魅力何在?(镜头诸要素的艺术功能)1.景别:实现可视范围的无限扩张2.构图:实现画面的结构的稳定和协调3.运动摄影:实现叙事视角的自由转换1、安德烈﹒巴赞(法,1918-1958)《电影是什么》•主要观点:•(1)电影影像本体论(《摄影影像的本体论》)P106–木乃伊情结:人类保存自己形象的愿望•电影影像与其他影像相比本质上是客观的•电影的基本美学原则——揭示真实•(2)长镜头理论(《电影语言的演进》)P108– A.1920-1940年间的导演– B.反对把蒙太奇和电影表现主义作为电影艺术的本质– C.蒙太奇越来越排除造型的表现主义和影像之间的象征关系,向真实性方向发展– D.指出长镜头不排斥蒙太奇而是把蒙太奇运用到它的造型中• E.对景深镜头的推崇•长镜头(景深镜头)VS蒙太奇–第一,蒙太奇都不大展现事件;它们都是暗示事件。
(P60)频繁的摇镜和演员的进人场景,这种拍摄方法是以尊重戏剧空间的连续性自然还有时间的延续性为前提的。
(P69)景深镜头使观众与影像的关系更贴近他们与现实的关系。
因此,可以说.无论影像本身内容如何,影像的结构就更具真实性。
场面调度。
倘若采用蒙太奇,观众只需跟着向导,他们的注意力随着导演的注意力而转移.导演为观众选择必看的内容,观众个人的选择余地微乎其微。
第三,蒙太奇在分析现实时,要求戏剧事件含义单一。
蒙太奇在本质上是与含义模糊的表现相对立的。
库里肖夫的实验正是以荒谬的方式证明了这一点:每次都给面部微笑一种确切的含义,正是因为面部表情单独看上去含义模糊,才使三种各不相同的解释得以成立。
反之,景深镜头把意义含糊的特点重新引入影像结构之中,《公民凯恩》是按景深镜头构思的。
意向的含糊性和解释的不明确性首先已包含在影像本身的构图中。
•巴赞对《红气球》的分析(《被禁用的蒙太奇》)–这部影片没有也完全不可能借助蒙太奇•影片是幻想性的,但这种幻想性是实际存在的不是靠蒙太奇暗示出来的(本片对非生物的动物化主要靠特技而不是蒙太奇)•拉摩里斯的气球把我们引向现实•这是一部真正的电影童话,它严守空间的统一,展现童话的实际发生–《红气球》(1956法)–导演:阿尔伯特·拉摩里斯2、克拉考尔(美籍德裔1889-1966)《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电影是非戏剧化的,善于捕捉生活现象–基本特性:擅长纪录和揭示具体的现实,现实对它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现实倾向)•纪录:运动和静物•揭示:正常条件下看不到的东西和触目惊心的现象思考题•1、基本概念:镜头、连贯性剪辑、蒙太奇、经典电影、长镜头•2、思考镜头的魅力何在•3、简述经典电影理论的发展•4、简述蒙太奇理论的发展概况•5、简述蒙太奇的主要类别•6、简述巴赞对景深镜头与蒙太奇的比较•7、简述长镜头的审美功能•8、简述纪实美学的概况•《三峡好人》(STILL LIFE,2006)–导演:贾樟柯–主要演员:赵涛、韩三明–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开头:环境音响的真实描写功能–环境音响的表现力 (27-29)•音响强化(大锤的声音)–声音放大–声画不对位•强调一个城市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思考题•1、基本概念:无声电影•2、有声电影的诞生•3、有声电影中的人声有哪些?•4、有声电影中的声画关系有哪些?第二讲思考题• 1.基本概念–剧本、影视文学、导演阐释• 2.文学剧本的要素具体有哪些?• 3.影视文学改编的原则是什么?• 4.导演的工作都有哪些?一、电影类型的起源•时间:20世纪20年代•好莱坞电影制片厂制度的建立•电影类型是电影制作工业化、商业化的直接产物二、常见的电影类型三、电影类型的划分依据•1、以理论为基础的分类法•2、以历史为基础的分类法•3、以视觉风格为基础的分类法(经验主义)四、类型电影(genre film)1、界定•在观众与电影制作者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不断重复构造,从而形成的一整套有着固定标准的模式化影片2.类型电影划分的目的与功能(1)通过复制过去的成功模式,保证观众理解电影的意义和观看快感的实现(2)通过提供熟悉的认知产品而不是创新和差异,从而抵消工业生产的巨大经济风险3、类型电影划分的特点•(1)观后分类:类型是由经验所形成的•(2)分类在美学商品交换的双向系统中完成•(3)分类标准多样,类型交叉、变化快、分化多4、类型电影划分的原则•相对性原则•宏观性原则•实用性原则5、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1)模式化(2)娱乐性:取悦观众,投其所好(3)消费性: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最后目的6、类型电影的审美价值(1)内容:传达人类意识底层共通的永恒价值观念,创制银幕神话(2)形式:追求形式的趣味性、观赏性(3)效果:适应和满足大众审美要求7、类型电影的当代演变:类型和系列•系列从类型而来,但已经超越了类型–类型重复的是共性,系列重复的是差异•系列实现了电影的交互媒体特征,使美学商品的商品交换双向系统建立起来–审美的持久性–电影衍生产品的出现:软广告、特许经销、商标冠名权、电子游戏产品、玩具、道具–最大限度的开发电影(剥削电影)•思考题:–1、基本概念:类型电影、纪录片–2、类型电影的划分原则–3、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4、类型电影的审美价值–5、纪录片的主要流派•第二节电视的分类(自学)•一、初创期(1895-1929)•二、经典好莱坞前期(1930-1945)•三、经典好莱坞后期(1946-1965)•四、新好莱坞(1966-1980)•五、当代好莱坞(1980-)一、初创期•(一)一个人的电影(19世纪末)–爱迪生的电影视镜•(二)电影走向艺术(20世界初)–埃德温·波特–大卫·格里菲斯•(三)默片时代的喜剧(1912-1929)–卓别林•(四)有声电影的出现–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1927)–第一部完善的有声片《城市之光》(1929)•(五)好莱坞体制的形成二、经典好莱坞前期(1930-1945)——类型片的时代•时代背景: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二战期间经济复苏•电影业形成“五大”“三小”垄断局面•(一)经典类型片–西部片(《关山飞渡》)–歌舞片–黑帮片(如《国民公敌》)–黑色电影(film noir)•法国批评家在1946年提出的的概念,指二战期间摄制并于1945年之后在美国以外快速连续发行的一组美国电影。
Noir有黑色、黑暗、阴郁的意思,其内容多涉及犯罪,主要来源是来自侦探小说。
•约翰·休斯顿《马耳他之鹰》(1941)–改编自著名侦探小说家达希尔·哈米特的同名小说–喜剧片–恐怖片•(二)一个例外:《公民凯恩》(1941)•三、经典好莱坞后期(1946-1965)•时代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大增,大量资金流入电影市场,电影市场更加繁荣•(一)经典类型继续发展•(二)类型片中的新元素–科幻片•罗伯特·怀斯《地球停转之日》(1951)–惊悚悬疑片•20世纪50年代是希区柯克的创作巅峰期四、新好莱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时代背景:–1963年到1973年越南战争–70年代的经济衰退•(一)60年代好莱坞的衰退•(二)新好莱坞–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一批年轻导演–向欧洲艺术电影学习,向电影史学习–致力于拍摄艺术电影与经典好莱坞类型电影惯例相融合的全新的好莱坞电影–60到70年代初,致力于革新,背离经典好莱坞•迈克·尼科尔斯《毕业生》(1967)、丹尼斯·霍珀《逍遥骑士》(1969)–70到80年代初,至于于艺术融合和回归主流•科波拉:《教父》(1972)、《现代启示录》(1979)•斯皮尔伯格:《大白鲨》(1975),《E.T.》(1982)•卢卡斯:《星球大战》(1977)五、当代好莱坞(80年代末—今?)——视频时代时代背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一)多样化的观影方式出现•(二)巨片心态–票房和辅助市场的结合刺激了好莱坞大片的生产•思考题:–美国电影史可以划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代表性导演和作品是什么?–黑色电影–新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