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合集下载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废水处理工业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活性污泥法则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它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在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泥。

但是在处理中,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本文介绍了这些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异常现象污泥泛白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时,出现污泥泛白、发恶臭等现象,一般是由于发生了过度酸化或氧化问题。

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污泥活性的降低,微生物死亡的增加,往往会影响处理效果。

污泥削弱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污泥活性削弱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氧供应不足、污泥中的有害物质积累过多,或废水中的化学品污染造成的。

污泥活性削弱,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以及处理系统的停机维修。

污泥颜色变化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污泥颜色变化的现象。

污泥颜色变化多半是由于污泥中含有过多的铁、锰等金属离子,或者是有机物质积累过多导致的。

这种现象会导致污泥的活性下降,微生物生长受到影响,影响处理效果。

防止措施加强管理日常管理关键是要加强检测、监测和控制,避免污泥泛白、颜色变化等异常现象产生。

特别是在污水生产量大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管理的密集程度,定期监测池内的氧量、PH值等参数,并及时调整反应器内的温度、氧浓度等条件,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

增加氧供应氧供应不足是导致污泥削弱、泛白等现象的常见原因。

维护在合适的溶氧水平可保证反应器充足的氧气供给,保证微生物新陈代谢正常,避免因此产生各种异常现象。

因此,在活性污泥法反应器中适时增加氧供应是非常必须的。

控制负荷过大的有机负荷是导致微生物污泥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活性污泥法的处理中,必须合理控制废水的负荷量,避免过大的负荷造成废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死亡过量、活性下降等问题,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优化流程根据反应器中悬浮微生物群落氧供应、废水负荷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可以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从而降低污泥活性的削弱程度,减少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免费下载】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

【免费下载】活性污泥异常现象及相应对策

零,放流水的 SS 接近 可增加負荷率。另增加利
於 MLSS 值。
鑑別
MLSS 和迴流污泥之
用另一最終沉澱池以增加
停留時間。
SV 30 、 RR 和 SS (1) 當氣象預報要下
試驗。當處理廠流量 雨時開始增加固體物
超過設計尖峰流量時 濃度,停止或降低排
產生超負荷,可檢核 棄污泥並且增加迴流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污泥性状分析

污泥性状分析

4、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
原因:进水洗涤剂含量过高或丝状菌过量生长
措施:清除浮渣增加系统剩余污泥的排放
5、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
原因:污泥解絮,出水水质恶化或PH值异常
措施: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引进新活性污泥
6、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
原因: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措施:降低负荷
7、曝气池泡沫呈茶色或灰色
抑制周期较长的放线菌生长;投加絮凝剂,使混合液表面失稳,进而使丝状菌分
散重新进入活性污泥絮体中。
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措施:增加排泥量
8、曝气池泡沫过多,呈白色
原因:进水中洗涤剂过多
措施:加消泡剂(机油或煤油)
活性污泥控制参数的分析
沉降比SV%
污泥沉降比值是MLSS定量的直观反映,可以通过测量污泥沉降
比随时观察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过程,了解活性污泥特性,掌握 活性污泥量,判断曝气池工艺运行情况
1、沉降比与污泥指数(SVI)的关系
当SVI值在80-120之间,此时污泥呈褐色、絮状,沉淀性能 良好;当
SVI值小于80时,说明污泥泥龄过长或有机物含量过低,此时污泥细碎,颜 色发黑,活性不好;当SVI值大于120时,污泥过于松散,呈浅褐色,沉淀性 能较差;另外,污泥沉降比测量结束后,通过观察量筒中污泥放置多少时间 后上浮,可以判定曝气池的供氧情况。如污泥在静沉放置3-4小时后仍不上 浮,呈褐色,证明活性污泥性状较好,曝气供氧充分;如静沉2小时左右污 泥上浮,呈黑色,说明污泥厌氧,曝气池供氧量不足。
若大量异常增 生物处理系统 中最活跃的成 分。 直接分解可
分解碳水化合
殖可引起污泥 膨胀。(腐生 或寄生的丝状 菌)

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

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

一、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1、污泥腐化:现象:活性污泥呈灰黑色、污泥发生厌氧反应,污泥中出现硫细菌,出水水质恶化;原因:1) 负荷量增高;2) 曝气不足;3) 工业废水的流入等;对策:1) 控制负荷量;2) 增大曝气量;3) 切断或控制工业废水的流入。

2、污泥上浮:现象:污泥沉淀30 60分钟后呈层状上浮,多发生在夏季;原因:硝化作用导致在二沉池中被还原成N2,引起污泥上浮;对策:1) 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HRT;2) 减少曝气量。

3、污泥解体:现象:在沉淀后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微小絮体,出水透明度下降;原因:污泥解体;曝气过度;负荷下降,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对策:减少曝气;增大负荷量。

4、泥水界面不明显:原因: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流入,使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污泥形成的絮体性能较差;对策:降低负荷;增大回流量以提高曝气池中的MLSS,降低F/M值。

5、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在二沉池中不能正常沉淀下来,SVI异常增高,可达400以上。

1) 因丝状菌异常增殖而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主要是由于丝状菌异常增殖而引起的,主要的丝状菌有:球衣菌属、贝氏硫细菌、以及正常活性污泥中的某些丝状菌如芽孢杆菌属等、某些霉菌;(1) 污泥膨胀理论:①低F/M比(即低基质浓度)引起的营养缺乏型膨胀;②低溶解氧浓度引起的溶解氧缺乏型膨胀;③高HS浓度引起的硫细菌型膨胀。

2活性污泥中存在着两大类群微生物,一是菌胶团细菌;一是丝状菌。

二者的生长速率与基质浓度的关系正好相反,即:在低基质浓度下,丝状菌的生长速率要高于菌胶团细菌;而在高基质浓度条件下,菌胶团细菌的生长速率则要高于丝状菌。

在常规的活性污泥系统中,由于需要获得较高的出水水质,即至少在曝气池的出口处要求其中的有机物浓度要达到很低水平,即维持在很低的基质浓度,因此常常会引起丝状菌的生长占优,而引起丝状菌性污泥膨胀的问题。

(3) 污泥膨胀的对策①临时控制措施:a. 污泥助沉法:①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投加絮凝剂如:硫酸铝等;②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实性,投加粘土、消石灰等;b. 灭菌法:①杀灭丝状菌,如投加氯、臭氧、过氧化氢等的药剂;②投加硫酸铜,可控制有球衣菌引起的膨胀。

活性污泥法中常见的异常现象

活性污泥法中常见的异常现象

活性污泥法(城市污水)中常见的异常现象1.活性污泥颜色:污水中色度不大时,为黄褐色.有些受污水色度而变化.Eg:印染废水常是黑褐色.若颜色有变异,如变成灰色说明运转不正常.2.污泥絮体若生物氧化正常情况下,测定SV时,混合液体在量桶内两分钟(甚至数秒钟)就凝聚成絮体下沉.3.DO良好的活性污泥需氧量大,取样后混合夜的溶解氧很快消失.即使充氧饱和数分钟也就消耗了,而失去活性的污泥经过数分钟也不会消耗,此时用显微镜检测生物相,原生动物有萎缩变异.4.污泥膨胀污泥结构松散,污泥体积指数SVI上升,颜色变异,混合夜在量桶浑浊而不下沉,含水率上升,往往排泥也降低不了污泥体积等现象,说明污泥已经膨胀.膨胀的原因:一般丝状菌繁殖所引起的.生物氧化使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若供氧量不足,则分解产物是有机酸和有机醇,利于丝状菌繁殖,丝状菌的含N量比菌胶团低,表面积大,在N不足的情况下,丝状菌可以繁殖.另外夏季温度高,PH值较低,溶解氧不足或曝气池内循环不好,部分缺氧或者有过多的短流,以及超负荷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解决的方法:除因水质发生变异和活性污泥中毒外,可从充氧量和含N量着手.如充氧量不足,则可以加大或使一部分污水从安全出口排出,以减轻负荷.夏季需氧量较大,可以适当降低污泥浓度:必要时还可以停止进水,将沉淀池的污泥抽回曝气池闷曝一段时间.若PH较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帮助菌胶团生长,或投加漂白粉,抑制丝状菌生长繁殖.总之,运行中要根据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5.污泥解体混合液浑浊而污泥松散,絮凝体微细化,泥水界面不清出水浑浊,处理效果坏等.原因:a.过氧化(充氧量过大,负荷低,污泥氧化超过合成,一部分被氧化成灰分,使活性污泥微生物营养的平衡遭到破坏,使微生物量减少而失去活性,吸附能力降低,絮凝体缩小质密,SVI 降低.b.污水中混入了有毒物质,微生物受到抑制或伤害,净化能力下降或完全停止,造成污泥活性下降或丧失.解决的方法: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产生的原因,当认为是曝气量过量时,应对污水量,回流污泥量,空气量和排泥状态加以调整,根据SV,MLSS,DO等多项指标决定调节量.如果污泥解体是水质问题,应该考虑这是工业污水混入的结果,需查明来源,按国家排放标准,责成其加以局部处理.6.污泥上浮发生在二沉池,一般有三种现象:a.污泥脱N(反硝化)或者是污泥腐化,成块上浮.原因a1:曝气池内污泥龄过长,污水在曝气池氧化进入硝化阶段.污泥在沉淀池中耗尽溶解氧后,就向氧的化合物硝酸盐夺氧,转化的气态氮使3污泥减轻,而上浮.其产生的原因是溶解氧<0.5mg/l,或静沉时间过长SLOVE1: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出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和降低溶解氧等,使之不进行到硝化阶段.原因a2:污泥腐化造成的污泥呈块上浮是由于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因厌氧而产生沼气CH4和H2S气体而使污泥呈块上浮.它与污泥脱氮上浮不同,污泥呈黑色糊状,产生恶臭.这种现象一般只是发生在池子构造上的四角地区.SLOVE2:消除二沉池的四角地区:加大池底坡度或改进池底刮泥设备;及时排泥.成块上浮的污泥可以用高压水冲碎,气体飘逸出后可下沉.b.污泥颗粒细小分散上浮,然后在池面成片凝聚.原因:可能是受水质影响,气泡不能在中心除尽,使气泡附着在沉淀区泥上,造成污泥上浮.这种现象在印染废水中常见,一般在PH>12时发生.严重时污泥覆满池面,但镜检原生动物还很活跃,可能是污水中表面活性剂所引起,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使更多更细的气泡浸入水中.可用高压水冲碎池面及成片聚集的上浮污泥,使污泥下沉.c.污泥大量上翻流失.原因:此种现象情况比较复杂,如沉淀区上升流速过大,进水温差较大,发生异重流和对流等.跑泥严重时可暂停进水若系上升流带大而引起,可适当降低浓度,或扩建沉淀池解决.。

(整理)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整理)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在运行中,有时会出现异常情况,使污泥随二沉池出水流失,处理效果降低。

下面介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几种主要异常现象及其防止措施。

1、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

当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叫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主要是大量丝状菌(特别是球衣菌)在污泥内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

其次,真菌的繁殖也会引起污泥膨胀,也有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菌胶团。

与菌胶团比较,丝状菌和真菌生长时需较多的碳素,对氮、磷的要求则较低。

它们对氧的要求也和菌胶团不同,菌胶团要求较多的氧(至少0.5mg/L)才能很好地生长,而真菌和丝菌(如球衣球)在低于0.1mg/L的微氧环境中,才能较好地生长。

所以在供氧不足时,菌胶团将减少,丝状菌、真菌则大量繁殖。

对于毒物的抵抗力,丝状细菌和菌胶团也有差别,如对氯的抵抗力,丝状菌不及菌胶团。

菌胶团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6-8,而真菌则在pH值等于4.5-6.5之间生长良好,所以pH值稍低时,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数量则可能大大增加。

根据上海城市污水厂经验,水温也是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

丝状菌在高温季节(水温在25摄氏度以上)宜于生长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胀。

因此,污水中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情况下,均易引起污泥膨胀。

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

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由此可见,为防止污泥膨胀后,解决的办法可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采取措施。

如缺氧、水温高等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如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如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pH;若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促进凝聚,剌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

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解决对策

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解决对策
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解决对策
活性污泥及生物膜是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降解污染物的主体,正常的活性污泥应以菌胶团细菌为主所组成,并合有以钟虫类为主的多种微型生物,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当进入二次沉淀池后沉降凝聚性能良好,能很快进行泥水分离。下表列出了运行时出现异常现象的症状、原因及解决对策。
二次沉淀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
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不合适;池子温度超过40℃;
投加营养物质或引进高BOD的废水,停开一条曝气池
二次沉淀池的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
OUR>20mgO2/(gVSS·h);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曝气池表面出现厚粥状浮渣覆盖于表面
污泥性状异常及分析一览表异源自现象症状分析及诊断解决对策
曝气池有臭味
曝气池供氧不足,DO值低,出水氨氮有时较高
增加供氧,使曝气池DO浓度高于2mg/L
污泥发黑
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
增加供氧或加大回流污泥量
污泥变白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
污泥膨胀,调整进水营养比例,追加N、P
进水PH值过低,曝气池PH≤6,丝状霉菌大量生成
提高进水PH值
沉淀池有大块黑色污泥上浮
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污泥颗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提高
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后在死角区用压缩空气冲或清洗
二次沉淀池的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溢
SV30>90%,SVI>200ml/g,污泥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
投加液氯、次氯酸钠、提高PH值等化学法来杀丝状菌;投加颗粒炭、粘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提高DO;间隙进水

12种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及解决对策

12种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及解决对策

12种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及解决对策CASS工艺每个运行周期曝气期为120分钟,沉淀期50分钟,滗水期为70分钟,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污水在曝气池停留一段时间后,污水中的有机物绝大多数被曝气池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成无机物。

为了使曝气池保持高的反应速率,除需要氧气外,还必须使曝气池内维持较高的活性污泥浓度。

活性污泥法工艺最关键之处在于维持污泥的活性和凝聚性(沉淀性能)。

1 工艺构筑物和主要设备工艺构筑物有:(1)格栅槽内设机械格栅一台,全过程有PLC控制每二小时运行十五分钟。

(2)集水池内设污水提升泵两台(上海熊猫集团生产)全过程有PLC控制,低液位停泵,中液位启泵,高液位两台泵同时运行,每四个小时切换一次,集水池作为收集污水,调节污水浓度所用。

(3)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如:砂,铄石,盐类和重金属等。

(4)曝气池(CASS池)分二格,称前段和后段,内设五台自吸式潜水曝气机和一台漂浮式滗水机,其全过程由PLC控制无需人工控制。

(5)中间水池内设二台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机械过滤器,进行中水回用,其余部分达标排放。

(6)中水池储存中水,用于浇花绿化等。

内设二台中水泵,变频控制。

一台过滤反冲泵用于机械过滤器的反冲洗,手动控制。

主要设备部分:1. 机械格栅一台用以去除悬浮杂质等,减少对集水池提升泵堵塞的机会。

2. 集水池提升泵二台用以提升污水至沉砂池。

3. 自吸式潜水曝气机五台提供氧源为活性污泥微生物提供繁殖所需的氧气。

4. 中间提升泵二台提升中间池水至机械过滤器,进行混凝过滤。

5. 滗水机一台经过活性污泥曝气池处理的水引至中间池用以达标排放和制造中水。

6. 中水泵二台供给中水回用,用以绿化用水,变频控制。

7. 反冲洗泵一台为过滤器反冲洗提供水源。

手动控制。

8. 加药装置一台包含计量泵一台,搅拌机一台。

提供混凝剂输送至过滤器前段。

9. 消毒装置一台,化学法合成制备二氧化氯输送至过滤器后段,对过滤出水进行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
污泥解絮,出水水质恶化或PH值异常
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引进新活性污泥
8
曝气池泡沫过多,呈白色
进水中洗涤剂过多
加消泡剂(机油或煤油)
9
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
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降低负荷
10
曝气池泡沫呈茶色或灰色
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增加排泥量
11
污泥层(泥面)升高
4
上清液浑浊出水水质差
F/M(污泥有机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彻底污泥浓度不够
减少进水量培养成熟的活性污泥(引进新活性污泥投入曝气池)
5
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
进水洗涤剂含量过高或丝状菌过量生长
清除浮渣增加系统剩余污泥的排放
6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浑浊,水质差
污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PH值不适
投加营养按BOD5:NP=100:5:1调整PH值,培养成熟的活性污泥(入曝气池)
SVI值高,污泥沉降性差泥龄太长
投入混凝剂(PAC)增加排泥量
12
污泥色泽转淡
曝气池供氧过大,污泥负荷太低,进水营养不足,污泥自身氧化分解
减少曝气量加大进水量投加营养(N,P)按BOD5:N:P=100:5:1
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序号
异常现象症状
分析及诊断
解决对策
1
曝气池有臭味
曝气池供氧不足,DO值(溶解氧)偏低出水氨氮有时较高
加大曝气量
2
污泥发黑
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H2S与F作用生成FS
加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量
3
细小污泥漂浮
污泥缺乏营养进水氨氮过高,C/N不合适水温超过40°
投加营养按BOD5:NP=100:5:1测定进水氨氮,稀释进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