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的汽车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基于GPS的车辆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PS的车辆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PS的车辆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进行定位的技术,近年来在车辆定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基于GPS的车辆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引言车辆定位系统可以对车辆的位置和行驶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对于车队管理、反恐防控、物流配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而基于GPS的车辆定位系统则可以充分利用卫星信号实现高精度定位。

2. 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基于GPS的车辆定位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GPS接收器、GSM模块和中央处理器。

GPS接收器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并对车辆位置进行定位,GSM模块用于实时传输车辆位置信息,中央处理器则负责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2)软件设计车辆定位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位置计算算法、通信协议和用户界面设计。

位置计算算法可以利用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计算车辆的经纬度坐标,并根据时间和速度信息进行位置预测。

通信协议则用于将位置信息传输给监控中心或用户手机。

用户界面设计则需简洁明了,方便用户查看车辆位置和相关信息。

3. 系统实现(1)硬件实现车辆定位系统的硬件实现需要选购适合的GPS接收器、GSM模块和中央处理器,并进行相应的连线和调试。

GPS接收器应安装在车辆天线上,以便接收到卫星信号;GSM模块则需要与通信基站连接,以便传输位置信息。

(2)软件实现车辆定位系统的软件实现首先需要编写位置计算算法,确定如何根据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计算车辆位置。

其次,需要设计通信协议,使得位置信息可以通过GSM 模块传输给监控中心或用户手机。

最后,需要设计用户界面,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车辆位置和其他相关信息。

4. 系统优化为提高车辆定位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进行一系列优化措施。

首先,可以增加卫星信号接收器的数量,以提高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可以引入差分GPS技术,减小定位误差。

此外,还可以对算法进行优化,提高位置计算的准确性。

5. 应用前景基于GPS的车辆定位系统在车队管理、反恐防控、物流配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GPS车辆定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PS车辆定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GPS车辆定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一章:绪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车辆定位导航系统也随之成为了现代车辆上必备的功能之一。

车辆定位导航系统不仅可以帮助司机快速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还可以提供路线规划、疲劳驾驶提示、实时交通信息等功能,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行驶效率。

本论文将基于GPS车辆定位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一套高可靠性、高精度、高实用性的车辆定位导航系统解决方案。

第二章:GPS车辆定位技术本章将主要探讨GPS车辆定位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

首先介绍GP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详细阐述GPS定位算法及其实现方式,包括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两种方法。

最后介绍GPS的精度和误差来源,并分析当前GPS定位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第三章:车辆定位导航系统需求分析基于GPS车辆定位技术,本章将分析车辆定位导航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

首先,对车辆定位导航系统的功能进行分解,并列出具体的功能点和对应的实现方式。

然后,根据车辆定位导航系统的使用场景和操作特点,按照易用性、可靠性、精度、响应速度等性能指标进行评估,并提出设计和实现的具体要求。

第四章:GPS车辆定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本章将介绍基于GPS车辆定位技术的导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

首先,介绍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流程图;然后,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描述,包括GPS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路径规划和导航模块、地图显示和信息推送模块等。

最后,对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估,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本章将对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展望GPS车辆定位导航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首先,总结研究成果和贡献,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其次,探讨GPS车辆定位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分析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最后,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GPS、北斗系统与车辆定位管理原理及实现

GPS、北斗系统与车辆定位管理原理及实现

一、GPS/北斗系统及其定位原理GPS/全球定位系统(英语: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常简称GPS),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个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

它可以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98%)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

系统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和维护,可满足位于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间的军事用户连续精确的确定三维位置、三维运动和时间的需要。

该系统包括太空中的24颗GPS卫星;地面上1个主控站、3个数据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及作为用户端的GPS接收机。

最少只需其中3颗卫星,就能迅速确定用户端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及海拔高度;所能收联接到的卫星数越多,解码出来的位置就越精确。

该系统由美国政府于1970年代开始进行研制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

使用者只需拥有GPS接收机即可使用该服务,无需另外付费。

GPS信号分为民用的标准定位服务(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和军规的精确定位服务(PPS,Precise Positioning Service)两类。

由于SPS无须任何授权即可任意使用,原本美国因为担心敌对国家或组织会利用SPS对美国发动攻击,故在民用讯号中人为地加入选择性误差(即SA政策,Selective Availability)以降低其精确度,使其最终定位精确度大概在100米左右;军规的精度在十米以下。

2000年以后,克林顿政府决定取消对民用讯号的干扰。

因此,现在民用GPS也可以达到十米左右的定位精度。

GPS系统拥有如下多种优点:使用低频讯号,纵使天候不佳仍能保持相当的讯号穿透性;全球覆盖(高达98%);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快速、省时、高效率;应用广泛、多功能;可移动定位;不同于双星定位系统,使用过程中接收机不需要发出任何信号增加了隐蔽性,提高了其军事应用效能。

GPS系统的组成一个随着地球自转的GPS卫星星座例子。

在此例子中,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是以北纬45°为基准,而此数量会随着时间而变动。

智能车载导航与路径规划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车载导航与路径规划系统设计与实现

智能车载导航与路径规划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车载导航与路径规划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它能够帮助驾驶员快速准确的找到目的地,并通过智能路径规划功能提供最优的行驶路线。

本文将探讨智能车载导航与路径规划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需求分析智能车载导航与路径规划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以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主要的需求包括:1. 实时定位和地图显示:系统应能够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

2. 导航功能:根据用户输入的目的地信息,系统应该能够给出最佳路线,并提供语音导航提示。

3. 增强现实导航: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道路环境信息,并通过AR技术将导航信息实时叠加在驾驶员的视野中。

4. 动态路径规划: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交通状况调整行驶路线,并提供可选择的备选路线。

5. 长途导航和路径规划:系统应支持长途导航和路径规划,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规划出多个途径点的行驶路线。

6. 可操作性和易用性:系统应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驾驶员进行操作。

二、系统架构设计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可将智能车载导航与路径规划系统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定位和地图显示模块、导航模块、增强现实导航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

1. 定位和地图显示模块:该模块负责获取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显示在电子地图上。

它包括GPS模块、地图接口模块和位置信息显示模块。

2. 导航模块: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根据用户输入的目的地信息和定位模块提供的位置信息,计算出最佳的行驶路线,并提供语音导航提示。

它包括目的地输入模块、路线计算模块、语音导航模块和导航信息显示模块。

3. 增强现实导航模块:该模块通过摄像头获取道路环境信息,并通过AR技术将导航信息叠加在驾驶员的视野中,提供增强现实的导航功能。

它包括摄像头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增强现实导航显示模块。

4. 路径规划模块:该模块负责根据实时的交通状况和用户的需求,进行动态路径规划,并提供备选的行驶路线。

基于GPS的智能导航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基于GPS的智能导航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基于GPS的智能导航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近年来,GPS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智能导航系统中,基于GPS的智能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时所必不可少的设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基于GPS智能导航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设计和开发难度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从“设计思路”、“技术实现”、“系统优化”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开发设计一款基于GPS的智能导航系统。

一、设计思路GPS的导航技术基于卫星,可以通过卫星信号精确获取到用户所在的位置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导航。

因此,设计基于GPS的智能导航系统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卫星信号接收、位置定位以及导航功能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出行指导。

在设计思路方面,首先需要去分析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确定用户所需的功能和系统界面的设计等,同时需要考虑导航图和地图数据的来源,导航算法和导航数据的处理等。

其次,需要设计合理的用户交互模式和友好的界面设计,使用户可以轻松快捷地操作系统,对于一些不熟悉的用户,还需要考虑如何提供详细的使用说明,以及如何通过语音提示等方式,方便用户更好地使用系统。

二、技术实现在技术实现方面,需要涉及到多种技术,如GPS信号的接收和处理、地图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数据交互和处理、导航算法等。

首先,GPS信号的接收和处理需要使用基于GPS的定位芯片,该芯片可以接受来自卫星的信号,进而计算出用户的位置信息,包括纬度、经度等。

其次,地图数据的获取可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如购买第三方地图数据、使用开源地图等。

获取到的地图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路网信息、POI信息等,以便导航算法的使用。

导航算法需要支持多种功能,如路线规划、距离计算、路况评估等,同时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导航算法的优化和改进,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系统优化在系统的优化方面,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系统的响应速度、电量消耗、内存使用等。

需要优化的点包括缓存机制的使用、数据的压缩和编码等。

在缓存机制的使用方面,可以通过预加载地图数据、路线信息等,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减少卡顿。

基于ANDROID平台的GPS车辆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ANDROID平台的GPS车辆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毕业设计论文.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基于Android平台地GPS车辆定位系统地设计与实现系别: 信息工程系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摘要基于GPS地车辆定位系统,对它地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地必然产物作为智能交通系统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初是为l解决汽车文明带来地日益严重地城市交通问题它地发展融合l当今空间定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地最新成果而当下日趋完善地智能手机系统为车辆监控提供l更为光明地发展前景Android平台作为时下流行地智能手机操作平台,不仅功能强大,更有开放和免费地先天优势本文所研究地基于Android 系统地GPS车辆定位系统正是将传统地课题研究与时下流行地技术相结合地应用型尝试以手机为载体,运用谷歌地图技术将车辆地实时位置显示于手机屏幕上以实现车辆地实时定位开发过程以Eclipse及Android虚拟机为主要工具最终实现l核心地定位功能关键词:车辆定位系统,智能手机平台,安卓系统,谷歌地图AbstractGPS-based vehicle positioning system, its research began in the sixties the twentieth century is to a certain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inevitable outcom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first to address the growing car culture have brought the city traffic problems. It incorpo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orientation of today's technolog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he latest results. The current smart phones are maturing as a vehicle monitoring system to provide a more bright future. Android system as the popular smart phone operating system, not only powerful, more open and free of inherent advantage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GPS-based Android system; vehicle location system is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techniques with the popular combination of applied attempt. Mobile phone as the carrier, using Google Maps technology to real-time location of vehicles displayed on the mobile screen in order to achieve real-time location of vehicles. Eclipse and the Android development process to a virtual machine as the main tool. Ultimately the core of the targeting.Key word: Vehicles positioning system, intelligent handset platform, Android system, Google Maps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导语: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在提供导航定位服务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为了满足用户对于高精度定位需求,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

一、设计原理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主要包括信号接收与处理、数据计算与校正、定位算法与精度优化等模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模块的设计原理。

1. 信号接收与处理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首先需要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

一般情况下,系统会选择多颗卫星进行信号接收,以提高定位精度。

接收到的信号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频率同步、码相对齐等操作,以便后续的数据计算与校正。

2. 数据计算与校正接收到的导航信号中包含了多种参数,如卫星位置、钟差等。

系统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计算和校正,以获得更精确的定位结果。

数据计算与校正主要涉及导航星历解算、钟差修正等算法,采用高精度的数学模型来提高定位精度。

3. 定位算法与精度优化根据接收到的导航信号和经过计算与校正的参数,系统可以通过定位算法来估计用户的位置。

定位算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最小二乘法(LS)、卡尔曼滤波(KF)等。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系统还可以采用精度优化的方法,如差分定位、多智能体定位等技术。

二、实现方法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实现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算法以及系统架构等。

下面将介绍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实现方法。

1. 硬件设备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器等。

天线用于接收导航信号,接收机负责信号的放大和处理,信号处理器用于对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硬件设备要具备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的特点。

2. 软件算法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软件算法是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关键。

根据设计原理中提到的信号接收与处理、数据计算与校正、定位算法与精度优化等模块,可以选择合适的算法来实现系统功能。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北斗-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北斗-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北斗-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篇一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北斗-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导航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导航系统的设计不仅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融合,而且其实现过程的复杂性和精细度也在不断提升。

在众多的导航系统中,北斗/GPS/SIN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捷联式惯性测量系统)组合导航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互补性,逐渐成为了众多应用领域的首选。

本文将就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北斗/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深入探讨。

二、系统设计概述(一)设计目标本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北斗/GPS/SINS的组合导航,提高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满足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导航需求。

通过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将组合导航系统应用于各类设备中,实现高效、精准的定位和导航。

(二)设计原理本系统设计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结合北斗/GPS/SINS的各自优势,通过数据融合算法实现组合导航。

其中,北斗和GPS提供全球定位信息,SINS提供高精度的姿态和速度信息,三者之间的数据通过算法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更准确、更稳定的导航信息。

三、系统硬件设计(一)处理器选择系统硬件的核心是处理器,本系统选择高性能的嵌入式处理器,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功耗控制能力。

(二)模块设计系统硬件包括北斗/GPS接收模块、SINS测量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等。

其中,北斗/GPS接收模块负责接收卫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SINS测量模块负责测量姿态和速度信息;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上位机或其它设备。

四、系统软件设计(一)操作系统选择本系统选择适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二)软件开发环境搭建为方便开发,搭建了包括编译器、调试器等在内的软件开发环境。

同时,为保证软件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软件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局订阅号:82-946360元/年技术创新汽车电子《PLC 技术应用200例》您的论文得到两院院士关注基于GPS 的汽车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alization and design of automobile guidance system based on GPS(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张丹彤ZHANG Dan-tong摘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以单片机为主要控制器件、基于GSP 模块的新型智能电动汽车底盘的导航系统。

GPS 定位系统主要采用技术非常成熟的GPS 模块进行与单片机的接口通信完成,使用更方便,定位也更准确。

所设计的电动导航系统具有全球定位、自动控制、实时性好等多方面优点为一体,应用在当今的汽车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GPS;导航;数据采集中图分类号:U49文献标识码:A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introduced one kind take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s the primary control component,based on GSP module new intelligent electric automobile chassis guidance system design.The GPS localization mainly uses the technical ex -tremely mature GPS module to carry on with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connection correspondence completes,use more conve -nient,the localization is also more accurate.This chassis collection whole world localization,the automatic control,timeliness good and so on the various merit is a body,applies has the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on the now automobile.Keywords:GPS;navigation;data acquisition文章编号:1008-0570(2008)11-2-0255-02近年来,我国私人小轿车拥有量呈上升趋势,单位用轿车拥有量也在快速发展,对于这一类车辆,GPS 领航系统侧重于电子地图领航,对运行路线不固定的车辆,可预先设置到达目的地,在运行中告知运行路线,起到领航的重要作用。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以单片机为主要控制器件,基于GSP 模块的新型智能电动汽车底盘的导航系统设计。

1主体控制方案本系统是以单片机为主要控制器件,基于GSP 模块的新型智能电动汽车底盘的导航系统设计。

该车底盘具有智能避障、寻迹、测距、报警、寻光、行驶路程显示、行驶时间显示、车体所在环境温度显示、车体所在环境湿度显示、人工定位等功能。

可以使用无线遥控器控制,并可以在上位机显示出它所在的位置等数据信息。

本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实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多机通信设计与总线接口的设计。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框图本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包括控制模块、GPS 定位模块、电机驱动模块、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网络节点接口模块、光报警模块、显示驱动模块、时间模块、键盘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组成。

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由光电传感器进行对光线的跟踪,红外传感器进行对近距离的数据采集,声纳传感器进行对远距离的数据采集,温度传感器对车体周围的环境温度采集,湿度传感器对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采集等。

网络接口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显示驱动模块由LED 数码管与液晶共同显示。

无线通信模块采用FSK 方式进行无线传输。

2GPS 定位系统设计GPS 定位主要采用技术非常成熟的GPS 模块进行与单片机的接口通信完成。

电机驱动电路模块主要采用H 型电路构建而成。

GPS 模块的电源接口供电有15v 、12v 、5v 、3.3v 不等,本系统为了设计简单采用全新台湾HOLUX 公司推出的SIRF 第三代高灵敏度超小型GPS 接收模块这是最新推出的产品,采用SiRF 第三代芯片,主要是定位灵敏度大大提高,例如在汽车上应用时,只要靠近车窗就能较好工作,使用更方便,定位也更准确。

本模块主要是提供给从事GPS 模块二次开发的客户使用的,GPS 模块使用3.3伏(70毫安)直流工作电压,默认每秒输出一次TTL 的NMEA-0183信号。

此模块接口定义如表1所示。

GPS 控制模块口控制模块方框图如图2所示。

为了使车具有导航系统,所以在车体上安装了GPS 模块,本设计采用全新台湾HOLUX 公司推出的SIRF 第三代高灵敏度超小型GPS 接收模块,该模块由6个控制脚组成。

为了减轻主控CPU 的负担,并且为了模块化硬件,所以该GPS 模块由一块STC12C2052单片机进行单独的控制,并且通过74HS573与主单片机进行总线通信。

STC12C2052单片机与GPS 通过串行口连接,并且以4800bps 的波特率进行通信。

单片机的P1口与74HC573的数据输入口相连接,作为并行的8为数据总线使用,而LE 端口通过一个反响器与STC12C2052单片机的P3.7连接,并且P3.7口通过一个74HC14与主控单片机的INT0相连。

这样当P3.7为张丹彤:副教授255--技术创新中文核心期刊《微计算机信息》(嵌入式与SOC )2008年第24卷第11-2期360元/年邮局订阅号:82-946《现场总线技术应用200例》汽车电子低电平时数据缓冲器74HC573的LE 被选通,并且单片机的INT0为低电平,这样就可以使用并行端口与主控单片机在中断中将数据读入。

双色共阳极LED 的作用有两个,一个作用是可以提供给串行口更大的驱动能力;另一个作用可以看到信号是否在进行数据通信。

表1GSP 管脚定义图2GPS 接口控制与车体部分主控方框图GPS 汽车卫星领航系统,是以具有独立CPU 和彩色显示屏以及电子地图模块的车载台为终端,通过卫星传递到主控中心,并与CDMA 、移动网、互联网相联的网络系统。

3车体部分MCU 主控模块设计车体部分的主控MCU 要采用RTX51系统来完成,根据RTX51系统的空间需要,要选用一个程序存储空间较大的CPU 来进行支持。

本CPU 的串行接口用来与PTR8000无线模块的控制CPU 进行通信。

并行接口与GPS 模块控制的CPU 连接进行通信。

并行接口还与液晶接口、光电传感器组、红外传感器组、声纳传感器组连接进行外部传感器的数据采集。

主控CPU 的P1.4~P1.7用来控制直流电机的正转与反转。

P1.0~P1.4用来采集键盘的数据。

MCU 主控模块方框图如图2所示。

4系统软件设计本系统分上位机与下位机两部分构成,其中上位机软件用VB 进行开发,是基于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方式的程序。

下位机采用C 语言编程,基于RTX51Tiny 实时操作系统框架进行设计。

建立于Keil C 的IDE 。

并实现各部分的模块化设计。

1、车体主控部分软件设计图3车体部分软件流程图车体部分的软件设计也是基于RTX51TINY 设计的,他主要完成并行的外部中断调度、数码管显示驱动调度、LCD 显示调度、串行中断调度、键盘模块调度、温湿度采集调度、电机状态控制调度、总线接口查询调度等。

2、车体无线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无线模块采用PTR8000进行通信,此器件为SPI 接口的一种无线通信模块,使用STC12C2052来控制PTR8000。

因为STC12C2052内部集成了硬件的SPI 接口功能。

通过软件进行对单片机内部硬件的SPI 接口设置,即可以完成SPI 接口的读与写。

由软件将PTR8000的数据读回后经过单片机内部的程序处理,将无线数据通过STC12C2052的串行口发送给主机的MCU 。

STC12C2052单片机与主机以串行通信的方式2进行通信。

在通信的过程中,从机的发送采用查询方式,接收采用中断方式进行。

而主机的发送也采用查询方式完成,接收方式采用中断方式。

主机与从机的通信速率使用4800bps 完成。

主从机将数据通信完毕后主机将向从机发回一条校验数据进行数据的校验。

校验的方式采用校验和方式。

即将所有的数据进行求和后取余数。

如果校验的数据不正确,从机将重新发送上次发送的那组数据。

当数据发送成功后,STC12C2052单片机将再次读回无线通信模块PTR8000的数据,进行新一次的数据发送。

图4车体部分无线模块软件流程图5结束语本文作者创新点: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种新型的汽车导航全球定位系统,GPS 定位系统主要采用全新台湾HOLUX 公司推出的SIRF 第三代高灵敏度超小型GPS 接收模块,完成与单片机的接口通信。

采用SiRF 第三代芯片,主要是定位灵敏度大大提高,使用更方便,定位也更准确。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逐步应用和定位与导航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智能车辆导航系统产品出现,并且在许多国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每年仅进口的高级轿车就达10万辆以上,整个社会对高效、便捷的交通服务的需求也迅猛增长,从而为智能车辆导航系统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1]杜萌,付梦印,王美.基于DSP 的车载GPS/DR 组合导航系统硬件设计;.微计算机信息,2006,12-2:103-105(下转第207页)ÁÂÃÄÁÂÃÄÄÅÆÄÅÄÆÇÇÈÉÄ É É ÉÆÇÈÉÄÄ Ä Á ÂÄ Ä Ä !"Â#$Ä%#&#ÄÂÃ'(&Ä')"&Ä Ä0Ä 1Ä !"Â#$Ä%#&#ÄÂÃ'(&Ä')"&Ä1ÄÉÄ 2%ÄÈÉ Ä3Ä 4565 7ÄÅÁÁ Ä Â8!Ä8#"9Ä)(&'(&ÄÁ256--邮局订阅号:82-946360元/年技术创新DSP 开发与应用《PLC 技术应用200例》您的论文得到两院院士关注1.当笔离开纸面时设置分割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