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晶体制作方法图文整理

合集下载

硫酸铜晶体制作

硫酸铜晶体制作

硫酸铜晶体制作
硫酸铜晶体是一种美丽的化学实验室制品,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示范实验。

它由硫酸铜和水混合后结晶而成,具有独特的蓝绿色。

下面是硫酸铜晶体制作的步骤:
所需材料:
硫酸铜、蒸馏水、试管、滴管、热板、玻璃棒、烧杯、滤纸、移液管、手套、护目镜。

步骤:
1. 将硫酸铜加入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搅拌至硫酸铜完全溶解。

2. 将溶液倒入试管中,约填满三分之一。

3. 在试管中悬挂一块小布。

4. 将试管放在热板上,加热至溶液沸腾。

5. 在试管口附近滴入少量蒸馏水,以增加湿度。

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试管内的液体,以促进晶体的生长。

6. 继续加热,直到晶体生长达到想要的大小。

7. 关闭热板,让试管自然冷却。

这样可以避免晶体过度结晶。

8. 用滤纸过滤晶体和剩余的液体。

9. 用移液管把晶体转移到干燥的容器里,等待晶体干燥。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应戴手套和护目镜,以避免液体溅入眼睛和皮肤。

2. 加热试管时,应注意火源的安全和控制加热温度,避免发生意外。

3. 晶体破碎时,可以加入少量蒸馏水重新溶解,重新进行结晶。

4. 此实验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晶体的生长速度取决于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方法

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方法

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方法
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准备溶液:将适量的硫酸铜溶解在适量的纯水中,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2. 过滤溶液:将溶液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溶物,得到较为纯净的溶液。

3. 进行结晶:将过滤得到的溶液慢慢加热,使其温度逐渐提高。

当溶液中的溶质浓度超过饱和度时,硫酸铜会逐渐结晶出来。

4. 结晶收集:将结晶好的硫酸铜晶体用滤纸或玻璃棒等工具取出,并用纯水洗涤冲净,以去除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杂质。

5. 干燥:将洗净的硫酸铜晶体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使其自然干燥,或者使用低温烘箱进行烘干。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硫酸铜晶体结晶方法,但具体操作过程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要求有所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在进行结晶实验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PPT课件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PPT课件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NaCl
CuSO4
硫酸铜结晶:
T降低 S降低 溶质析出
第2页/共9页
实验一:硫酸铜的结晶
实验步骤:
木棍
1、制备热饱和硫酸铜溶液
棉线
2、晶核的选取制作
3、结晶
晶核
实验步骤:
1、热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制备: (1)在烧杯中装入40ml水;加入研细的硫酸铜粉末。
实验一:硫酸铜的结晶
结晶: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晶体拥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
第1页/共9页
硫酸铜晶体 (蓝色三斜晶)
实验一:硫酸铜的结晶
结晶方法:
1晶、体蒸的发生溶长剂必法须要有一个核心(晶核),这样才能使KNO3 粒子一
溶层解一度层地随有温规度律变的化建较筑小起来。
KCl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为什么我的溶液没法析 出较大的晶核?
3、为什么晶种也会溶 解掉了?
注意:防震防尘,降温缓慢
KNO3 KCl CuSO4
NaCl
第8页/共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9页/共9页
3、结晶 : 将制作好的晶核沉入溶液杯底。静止,待其慢慢冷却结晶。
第5页/共9页
实验一:硫酸铜的结晶
注意:防震防尘,降温缓慢
木棍
棉线
实验步骤: 1、制备热饱和硫酸铜溶液
2、晶核的选取制作 3、结晶
晶核
热饱和溶液
第6页/共9页
实验一:硫酸铜的结晶
第7页/共9页
实验一:硫酸铜的结晶
1、为什么我的溶液总是没法达到饱和?
(2) 加热搅拌使其溶解,
玻璃棒
直至不能再溶解为止。 石棉网
三脚架
研钵

硫酸铜晶体培养原理

硫酸铜晶体培养原理

硫酸铜晶体培养原理(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原理:从硫酸铜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溶解度显着增大,制取晶体常采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用品: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滤纸、细线、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操作:1、制取小晶体:在盛100mL水的烧杯里,加入研细的硫酸铜粉末10g,同时加1mL稀硫酸(防止硫酸铜水解),加热,使晶体完全溶解。

继续加热到80—90℃,趁热过滤,滤液流入一洗净并用热水加温过的烧杯里,加盖静置。

经几小时或一夜,将会发现杯底有若干颗小晶体生成.2、小晶体的长大:拣取一颗晶形比较完整的晶体,用细线系住,悬挂在盛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并加盖静置。

每天再往烧杯里加入少量微热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小晶体会逐渐长大,成为一块大晶体。

成败关键:(1)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

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杯包好。

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3、小晶体的制取:一次结晶析出的晶体如果太小,可拣取几颗晶形完整的,用高于室温的饱和溶液再进行培养,使其长大到可以用细线系住。

也可以在滤液中挂入细线,当溶液冷却时便在细线上析出小晶体,保留一颗晶形完整的(其余剥掉)做晶种,按步骤2操作使其长大。

4、硫酸铜溶液易结晶形成完整的大晶体,建议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制取大晶体。

硫酸铜晶体制备

硫酸铜晶体制备

硫酸铜晶体制备
硫酸铜晶体,那可是化学世界里的小明星。

制备硫酸铜晶体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冒险。

首先,准备好材料和工具,这就像是要去探险前得收拾好行囊。

硫酸铜粉末、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等,一个都不能少。

看着这些家伙什儿,心里就有点小激动,感觉自己马上要成为化学大侦探了。

第一步,把硫酸铜粉末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这时候,就像是在给小化学精灵们准备一个游泳池。

用玻璃棒搅拌搅拌,让它们充分混合。

嘿,这搅拌的过程可不能马虎,不然那些硫酸铜小精灵们可不听话。

接着,加热这个混合液。

这就像是给小精灵们来了个桑拿浴。

看着液体慢慢升温,心里那个期待啊,就盼着能快点看到漂亮的硫酸铜晶体。

不过这加热也得掌握好火候,不然可就成了化学灾难现场了。

等溶液冷却下来,这时候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慢慢地,硫酸铜晶体就开始现身了。

哇,那一个个漂亮的蓝色晶体,就像小宝石一样。

看着自己亲手制备出来的硫酸铜晶体,心里那叫一个美啊。

在这个过程中,可得有点耐心。

不能着急,就像钓鱼一样,得慢慢等。

要是心急了,说不定就把整个实验搞砸了。

总的来说,制备硫酸铜晶体是个很有趣的过程。

既能学到化学知识,又能看到漂亮的晶体。

大家不妨也来试试,说不定你也能成为化学小达人呢。

就像那句话说的,“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成功制备出漂亮的硫酸铜晶体,让我们一起在化学的世界里快乐探险吧。

焙烧硫酸铜晶体

焙烧硫酸铜晶体

焙烧硫酸铜晶体一、硫酸铜晶体的概述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它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类化合物。

硫酸铜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农业、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而焙烧硫酸铜晶体则是一种制备硫酸铜的方法之一。

二、焙烧硫酸铜晶体的原理焙烧硫酸铜晶体的原理是将硫酸铜水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分解为无水硫酸铜和水蒸气。

无水硫酸铜在高温下能够形成稳定的晶体,从而得到焙烧后的硫酸铜晶体。

三、实验步骤及操作流程1. 准备试剂:取适量的硫酸铜水合物。

2. 称量:将所需质量的试剂称取出来,并记录下来。

3. 加热:将称好的试剂放入坩埚中,然后放入预热好的电炉中进行加热。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硫酸铜水合物的种类和质量来确定,通常在400℃左右进行加热。

4. 冷却:加热结束后,将坩埚从电炉中取出,然后放置在室温下进行自然冷却。

5. 收集:将冷却后的硫酸铜晶体收集起来,并记录下其重量和颜色等信息。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加热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等意外事故。

2. 加热时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加热导致晶体分解或者过少加热导致晶体形成不完整。

3. 冷却时需要避免突然受冷或者受到震动等情况,以免影响晶体的形成。

4. 实验结束后需要清洗设备,并妥善保存收集到的硫酸铜晶体。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焙烧硫酸铜水合物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呈现出深蓝色或紫色,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光泽。

其重量和形状等特征可以通过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和比较。

六、结论焙烧硫酸铜晶体是一种制备硫酸铜的有效方法,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可以得到具有良好品质的硫酸铜晶体。

在实际应用中,焙烧硫酸铜晶体可以用于制备化妆品、医药、农业等领域中的相关产品。

研究性学习——硫酸铜晶体制备

研究性学习——硫酸铜晶体制备

研究性学习——硫酸铜晶体制备硫酸铜(CuSO4)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工业生产和农业领域。

研究性学习硫酸铜晶体制备是一项有趣且有挑战性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硫酸铜晶体制备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基本原理硫酸铜晶体的制备主要基于溶液的饱和度控制。

溶液中溶解的硫酸铜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结晶形成晶体。

通过调节溶液中的硫酸铜浓度、温度和pH值等参数,可以控制晶体的质量和形状。

2.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硫酸铜结晶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硫酸铜五水合物(CuSO4·5H2O)、去离子水和玻璃容器等。

(2)溶解硫酸铜:将适量的硫酸铜五水合物加入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3)调节溶液的pH值和温度:通过加入适量的稀酸或稀碱溶液来调节硫酸铜溶液的pH值,一般在3-5之间。

然后将溶液加热至适当温度,一般在40-60摄氏度之间。

(4)饱和度控制:在适当的温度下继续加热硫酸铜溶液,使其慢慢蒸发浓缩,直到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此时可以观察到溶液中开始显现出晶体的现象。

(5)晶体生长:将溶液慢慢冷却至室温,晶体会逐渐生长。

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晶体的形态以及生长过程。

(6)晶体收集:将制备好的晶体用滤纸或滤膜过滤出来,然后用无水醇溶解晶体中的残留溶剂,最后将晶体放置在干燥器中干燥。

3.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要注意安全,戴好实验手套和眼镜,避免直接接触硫酸铜溶液。

(2)溶液的pH值调节要慎重,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反应不完全或溶液变浑浊。

(3)温度的控制要准确,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影响晶体的生长。

(4)晶体生长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晶体的形态和生长速度,并适时调整溶液的浓度和温度。

(5)收集晶体要小心操作,避免晶体破裂或受到污染。

(6)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室设备和废液妥善处理,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总结:硫酸铜晶体制备是一项较为简单但有趣的实验。

通过调节溶液的浓度、温度和pH值等参数,可以控制晶体的质量和形状。

在家制取明矾晶体或硫酸铜晶体的方法

在家制取明矾晶体或硫酸铜晶体的方法

在家制取明矾晶体或硫酸铜晶体的方法
1、在玻璃杯中放入比室温高10-20℃的水,并加入明矾或硫酸铜,用筷子搅拌,直到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则所得液体为饱和溶液);
2、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溶液倒入洁净的碗中(或玻璃杯),用硬纸片盖好,防止有脏东西干扰实验,静置一夜;
3、第二天从碗中选取2-3粒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或头发丝(越细越好)轻轻系好;
4、将挑出晶核后的溶液倒入另一干净的玻璃杯中,补充适量药品,再配制成比室温高10-20℃的饱和溶液,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把小晶体悬挂在玻璃杯中央,注意不要使晶核碰到杯壁,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
5、每天把已成型的小晶体轻轻取出,重复第4项操作,知道晶体长大到你满意的程度。

注意:1、所使用的仪器一定要干净;
2、重复步骤4时,不要在温度较高时转移液体,一定要待其自然冷却到比室温略高3-5℃时再转移到另一玻璃杯(或碗)。

知识普及: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当该物质不能再溶解时,所得到的液体称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般来说,像硫酸铜、明矾这类物质,温度越高,等量的水中溶解的质量越多,所以在较高的温度下配成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多余的物质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就是我们获得晶体的一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你所需的设备:100ml的玻璃容器200ml烧杯搅拌棒能提供热水的装置一个密封塑料瓶漏斗滤纸等
STEP1你需要购买硫酸铜(分析纯)试剂
STEP2 查阅五水合硫酸铜的溶解度(这里给出部分)
0℃23.1 10℃27.5 20℃32 30℃37.8 40℃44.6 50℃不详60℃61.8 70℃不详80℃83.8 90℃不详100℃114
STEP3称取室温下溶解度多3g左右的硫酸铜,溶于100ml热水中(实验中所用的水不能是自来水,可以是饮用水,推荐屈臣氏蒸馏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倒入干净的玻璃容器中,盖上盖子,静置一天
STEP4如果你发现完全冷却后,容器底部有大量碎晶,没有完整的小晶体,那就重复STEP3,原因可能是冷却过快、水中有杂质或者在冷却过程中频繁扰动溶液。

如果你得到了几个完整的小晶体(称为晶核)那请进行下一步
STEP5得到了晶核,你就可以真正开始你的晶体培养了!首先你要配置较大量的饱和溶液(也就是溶解固体达到最大无法继续再溶的溶液)(200ml),当然你上一步剩余的溶液应该并入此步骤的溶液中。

具体的配置常温饱和溶液的方法是:称取室温下溶解度多2g左右的硫酸铜,溶解在200ml热水中,完全冷却后过滤(这一步你也可能得到好的晶核),保留滤液,剩余的固体放入一个密封塑料瓶中,放入水。

这个塑料瓶的目的是保存你以后分离得到的硫酸铜固体,并且可以同时得到室温下的饱和硫酸铜溶液。

STEP6晶体培养一般有两种方法:杯底或者悬挂。

如果你不想用细线挂住晶体,那么可以采用直接把晶核放在杯底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硫酸铜来说会影响晶体的形状,所以建议采用悬挂的方法。

(当然你也可以两种方法都试一试)将一个稍大一点的晶核(1-2cm)用细线栓紧,系死扣,并且将线的另一端系在一个细竹签上。

系晶体的标准是:不能让晶体在自然状况下掉落,线长应该满足晶体全部浸入烧杯液面以下。

STEP7 系好了晶体,不要忙着放入溶液。

因为这时你的溶液可能混入了大量的杂质,空气中的毛发、灰尘等,需要先进行过滤。

(如果你的设备有限,可以不进行这一步,但一定要减少灰尘进入)
STEP8将拴好的晶核放入溶液,静置。

盖上透气防尘的盖子(或者蒙上一层卫生纸)
STEP9如果发现杯底有小晶体出现,在不触碰到晶核的情况下可以先忽视,但如果碎晶很多,就需要及时清理。

如果发现杯壁有攀援的晶体层,一定要及时小心清除。

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你在每次配置好饱和溶液准备静置的时候应该把烧杯壁上的硫酸铜液滴擦掉。

如果在蒸发一段时间后溶液过少,应该添加常温下饱和溶液。

STEP10 这样放置一段之间,晶体长到足够大时,就可以取出晶体了。

五水合硫酸铜晶体易风化,保存时应该涂上清漆或者透明的指甲油。

不要忘记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者新发现都可以与吧友们交流哦!
STEP1
首先我们需要这些东西,硫酸铜AR级,烧杯两只(一大一小),培养皿两只,玻璃棒一根,滤纸,以及水。

STEP2
沸水400g,(我用的是去离
子水,如果没有可以使用自
来水。

)以及100g硫酸铜
STEP3
将沸水倒入装有硫酸铜
的烧杯中,搅拌至不再溶
解。

此时可以看到溶液并
不是十分纯净。

STEP4
过滤溶液。

很多人反映说溶液过滤到一半就开始结晶了。

在这里解释下,有两种可能:
1.溶液过饱和
2.溶液降温过快
过滤后的溶液可以看得出非常纯净,透光非常好,呈深蓝色。

我这里选用的是快速滤纸,如果你的溶液用快速滤纸依旧会结晶,请使用眼镜布(→→)或者重新配置温度高的接近饱和溶液。

STEP5
将溶液倒进培养皿中,静置
一天。

注意,建议将培养皿
放在温差不大的地方,且这
个地方必须是不会有震动,
灰尘少的地方。

静置期间不要把任何东西伸
进溶液中,切忌!
如果溶液表面有灰,不用担
心,只需要耐心等待结晶即
可。

因为灰尘会浮在溶液表
面。

如果在溶液中有灰,那么...
请自行解决- -.....
STEP6
静置一段时间之后,溶液中会自然
降温结晶出小的单晶,待它们长得
符合你想要的大小之后,你就可以
用镊子取出了。

注意,只能一次性
全部取出,因为你把镊子伸进溶液
中之后,溶液就会在短时间内大量
析出小晶粒,那时所有还在溶液中
的晶体就都没用了
普通晶核大小一般在1-2cm左
右,大了就不好看了。

------------------------------下面介绍如何制作大的单晶--------------------------
先介绍总说周知的【悬挂法】
对于悬挂法,这是一种新人很容易上手的培养单晶的方法。

但是缺点在于,晶体中的线会影响晶体的美观,
以及在培养过程中,晶体很容易长出很多刺。

前者无法解决,后者与晶核的品质以及溶液的好坏有关
STEP1 绑线
这是困扰很多宅男的问题,我对
次的回答一直是:回家问妈妈
今天我就来讲下我绑线的方法。

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分享下。

STEP2
配置一杯饱和溶液,将绑好的晶核放进去,一天左右的时间单晶就可以出来了。

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溶液是不是饱和或者近饱和了。

如果浓度不够,那么晶核就会溶解于其中。

如果过饱和了,就会长成形状杂乱的晶体。

第二种方法【杯底培养法】
因为一直想不到好的名字,暂
且就这么叫了。

STEPS
取几颗晶核,配置一杯近饱和
溶液并倒入培养皿中
将晶核放进溶液中,静置,防
震,一天。

步骤很简单,这个方法在做的
过程中,晶核不易溶解,
晶体透明度还算不错,也不会
有碍眼的线,
晶体整体看着清爽,也不会长得很奇怪,总之算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溶液温度不要太高,不然扔进去时会有裂纹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