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人工繁殖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泥鳅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

不过,由于需求量增大,野生泥鳅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因此,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

现在,咱们就到山东省的微山湖畔去看看,泥鳅是怎样养殖的。

泥鳅养殖场地的建设1、养殖场的正确选址要想养好泥鳅,选好合适的地点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水源充足的、水质良好的地方。

因为泥鳅也是一种鱼,是鱼就离不开水,所以,必须得有干净无污染的水源才能养殖泥鳅。

其次,要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养殖过程中需要运送饲料、运送泥鳅,因此得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

仅仅选择好了场地还不够,在建设养殖场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周全,现在,我们就看看养殖场的布局。

2、养殖场总体布局泥鳅养殖场肯定是以池塘为主体,池塘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以东西长,南北短为最好,这样的池塘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池塘的两侧分别为进水渠和排水渠,这样池塘沿着两边的渠道依次排列,形成了并联的结构,并联的目的是为了单独管理,如果一个池塘的水质不好,不会影响到别的池塘。

在每一个池塘中间和池塘与渠道之间,留出行走的道路,用来作为日常管理的通道。

在泥鳅养殖场建设中,还要留出晾水池的位置。

在泥鳅的管理中,水温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最好使用与池塘水温一致的水,这也是需要一个晾水池的原因。

到此为止,养殖场的主体已经完成,但是,咱们还需要有单独的管理区。

管理区一般设置在池塘的一侧,工作人员的办公室,饲料车间及饲料仓库都安置在这里,管理区中除了常规的设施,还需要加盖一座暂养池,同很多的鱼类一样,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鱼肉的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

这样既可提高泥鳅的食用价值,又能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水质良好,提高成活率。

养殖场建设好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沿着场子的周围,要用围网严严实实地围起来,使用围网的目的是防止小猫小狗等动物进入养殖场,给养殖场造成污染和危害。

泥鳅的人工繁殖以及开口饵料的研究现状

泥鳅的人工繁殖以及开口饵料的研究现状
验, 目前泥鳅除能进行无土工厂化和池塘养殖外 ,亦
可利用稻 田、沟渠围拦等进行养殖 ,是一种理想 的养
殖对象 。但是 ,虽然泥鳅成鱼的规模化养殖 已取得很 大的成功,而泥鳅的苗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育一直难以达到商业化规
模,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在泥鳅仔鱼孵化后不久,容
亡的现象。一些水产研究人员在泥鳅的人工育种及开 口饵料方面做 了不少研究 ,现将 目前泥鳅的人工育种
研究。
俗 名土鳅、胡溜 、鳅、真泥鳅等。泥鳅分布广泛 ,肉 质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且富含矿 物质和多种
维 生素 ,其 中维 生 素 B 量 比黄 鱼 、虾 类 高 3 4 1 含 ~ 倍,维生素A 含量比其它鱼类也高,其所含 的脂肪 、c
1 泥鳅 的人工繁殖
1 1 亲鳅选择 .
好 ,是我 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以日本 、韩
人工繁殖用的亲鳅尽量避免长时间蓄养,最好采 集 临近 产卵期 的天然泥鳅 或人工饲养体 质较好 的亲 鳅 。在进行数天 的强化培育后 ,于4 月底5 月初水温稳 定在2 ℃以上时,即可进行人工繁殖 。 0
112 亲鳅的选择 ..
国需求量为最大,近年来出口创汇逐步升高。泥鳅适 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繁殖力强、运输方便 、 易养殖,饵料易得 、养殖成本低 ,被列为特种水产 品 养殖种类之一 。在 日本及东南亚某些国家很早就有泥
选择体长 1  ̄2c ,体重3  ̄5g ~3 5 0m 0 0 ,2 龄,体 质健壮 ,无病无伤 ,性腺发育良好 的亲鳅 。
ii3 雌雄亲鳅及成熟度的鉴别 .. 雌鳅腹部 圆大柔软 ,有 光泽,体色稍呈黄红者
鳅 的养殖 生产,在 中国大陆和 台湾 地区 的某 些地方

北方泥鳅鱼人工繁殖新技术

北方泥鳅鱼人工繁殖新技术

( 2 ) 催 产 剂 注 射 。 由于 泥 鳅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 体 小 , 每 尾 泥 鳅 注 射 液
的量应不超 过0 . 5 毫 升 , 以0 . 2 ~0 . 3 毫 升 为宜 , 以 免 发 生 身 体 肿 胀 或 药 液 溢 出 。注 射 用 4 号不锈钢针头 ,1 毫 升 的 玻 璃 注射 器
( 用 前 煮 沸 消 毒 ) , 为 了 有 效 地 控 制 进 针 的 深 度 , 可 把 针 头 锉 短 到O . 2 ~0 . 3 c m 长 , 或 在针 头 的 基 部套 上 胶 管 ,使 针 头 仅 露 出 2 0 0 c m X l O O c m  ̄l O O c m ,催 产 之前 将池 中 水注 满 。另外 在池 中放置 0 . 2 ~O . 3 c m 的针尖,防止进针过深。注射部位以背部肌 肉为好 , 水泵 ,用 来 在泥 鳅产 卵时 在池 中有 水流 , 刺 激 亲鳅 鱼排 卵 。 其 次腹 部 中 线胸 、腹 鳍 之 间 也可 。泥鳅 身 体黏 液 多 ,很 滑 ,为 不 2 . 2 产前 准 备 鱼巢 的 放 置 泥鳅 卵 是粘 性 的 卵 ,棕 榈树 皮 是 鱼巢 的较 好 选 择 ,用 作鱼 巢 损 伤 鳅 体 ,要 用 湿 纱布 包 住 进 行 注 射 。进 针 时 注 射 器 与 鳅 体 呈
催产 等。 关 键词 : 泥鳅 鱼;人 工 繁殖 ;孵 化 ;催 产
中图分 类号 :¥ 9 6 6 . 4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4 3 2( 2 0 1 3 )一 0 4 - 0 2 5 5 - 1
1亲鳅鱼 的挑选
1 . 1 亲鳅 鱼 的挑 选 7 月份 是泥 鳅 繁殖 的高 峰时 期 ,性腺 发育 都 比较好 。我 们挑 选 长度 1 6  ̄2 0 c m 、体 重2 6  ̄4 9 g ,身 体表 面很 滑 、没 有病 没有 伤过 的 选 为亲 鳅 ,先在 放养 池 中养 两天 以后 ,便 可注 射催 产剂 。 1 . 2 亲鳅 鱼 分 配组 试 验 中亲鳅 鱼 的 雌雄 比应 为 1 :3 ,注 意 :如 看 到雌 鳅 腹 部有 白点 ,就证 明雌鳅 这一 年 内 已产 过卵 ,不 可用 作亲 鱼 了 。 2亲 鳅 鱼催 产

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

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

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泥鳅以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和美味的食用价值,成为了人们广泛喜爱的淡水鱼类之一。

为了满足人们对泥鳅的需求,人工繁育孵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

一、基础设施搭建:泥鳅的人工繁育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场所和设施。

首先,需搭建水产养殖池,池子的大小和数量根据需求灵活确定。

其次,需要安装必要的水泵、过滤器和增氧设备,以保持水体的清洁和充氧度。

此外,还需配置合适的光照设备,以模拟日夜交替的自然环境。

二、泥鳅种苗选取:泥鳅的种苗选取对繁育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通常可从市场或养殖场购买已经成活且健康的泥鳅,作为种苗开始繁育。

种苗的选择应重点关注其外观、精神状态和生长情况。

三、泥鳅人工孵化方法:1. 温水孵化法:此方法适用于泥鳅初始阶段的孵化。

首先,将合适数量的孵化箱准备好,箱内填充适量的淡水和细石子。

然后,将已经授精的泥鳅鱼卵轻轻放入孵化箱中。

孵化箱内的温度需控制在25-28摄氏度之间。

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下,鱼卵会逐渐孵化成为孵化仔鱼。

2. 潜伏卵孵化法:此方法适用于泥鳅中期的孵化。

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泥鳅鱼卵放入清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泥鳅仔鱼会自行孵化出来。

然后,可以将孵化好的仔鱼转移到合适的养殖池中进行进一步培育和成长。

四、泥鳅人工育苗技术:1. 合理饲养管理:泥鳅孵化后需要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适宜的水温、饲料和养殖密度。

水温宜控制在20-25摄氏度,饲料应根据鱼体大小选择合适粒径的饲料,饲养密度要根据池子面积和水质情况,保证孵化鱼的生长和发育。

2. 疾病防治:在泥鳅人工繁殖过程中,应注意定期检查鱼苗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常见的疾病。

常见的泥鳅疾病包括寄生虫、细菌感染等,可采用合适的药物和消毒措施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泥鳅人工繁育孵化技术方法分为基础设施。

泥鳅养殖技术探讨

泥鳅养殖技术探讨

泥鳅养殖技术探讨
泥鳅被誉为“水中猪”,其养殖技术颇受欢迎。

泥鳅的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备受消费者青睐。

本文将对泥鳅养殖技术进行探讨。

一、泥鳅的适宜水质
泥鳅适宜在PH值为7-8.5,水温为18-22度的中性溶液中生长繁殖。

溶氧量需要保持在3mg/L以上,水深不宜超过1-1.5米,水质要保持清洁。

二、泥鳅的饵料选择
泥鳅喜食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其饲料宜选用浸泡过的稻草、蚯蚓等。

同时,也可以使用天然或人工混合饲料,膳食结构应该合理平衡,保持泥鳅足够的营养摄入。

三、泥鳅的养殖环境
泥鳅适宜生长的环境为有残根、杂草、水草等植物覆盖、泥质较厚的底部。

在经过处理的池塘中,要注意保持水位合适,会清除垃圾和底泥,这样能够让泥鳅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四、泥鳅的管理与养护
1. 避免水质污染:定期更换水质,保证水中溶氧量高。

2. 防止病害:泥鳅非常容易感染细菌病毒,应该定期进行消毒,同时保持恰当的饮食结构。

3. 正确的饲料管理:正确选择泥鳅适宜的饲料,有在良好的水质环境下进行喂养。

4. 合适的密度:多余的密度会损害水质,这样对泥鳅获得有效饲料的能力有所限制。

综上所述,泥鳅养殖技术需要注意水质、饵料、环境、管理等因素的统一。

如果在控制好各项因素的前提下,能够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

泥鳅人工养殖的方法

泥鳅人工养殖的方法

l 0 ~ 2 5 厘米 , 静水流水都可以, 但要保持水质清新。 因 受 精 卵 的粘 着 力弱 , 容易脱落 , 所 以应 该 注 意 防止 孵
化 用 水 急剧 冲 刷波 动 ,水 流量 的大小 在 孵 化池 内 以
不 冲走仔鱼为准 ,在孵 化缸 和孵化槽 内以能使 卵翻
动 为 好 。净 水孵 化每 天 要换 水 2次 ,孵 化 量 以每 1 O
对 泥 鳅进 行处 理 。用 可卡 因 0 . 1 克溶于 5 0升水 中配 成 麻 醉 液 ,泥鳅 在 麻 醉液 中经 2 ~ 3分 钟 被麻 醉 后 注 射 催情 药 物 。也可 用毛 巾将 泥鳅 包住 掀 开毛 巾一 角 , 使 泥 鳅肚 皮 露 出 ,在腹 鳍 前 约 l 厘 米 处 避开 正 中线 部位 , 从 后 向前 人 针 , 针 刺 要 防止 刺 伤 内脏 , 动 作 要

脑垂 体一个 或绒 毛膜促 性腺激 素 3 0 0 ~ 4 0 0国际单 位。 雄泥鳅用量减半。 做法是把所需的脑垂体或激素 配 在一 定 量 的林 格 氏液 ,其 配制 方 法是 在 1 升 蒸馏
水 中溶 人氯 化 钠 7 . 5克 , 氯 化钾 0 . 2克 , 氯 化钙 0 . 4克
饵料 , 投喂量为鱼种体重的 3 %~ 5 %。冬季水温下降 到l 0 c c 时鱼种停食 , 水温下降到 5 ℃时开始冬眠 , 越
冬 池 封 冰前 水 深 应保 持 在 2米 以上 ,鱼 种 的越 冬 密 度 为每 立方 米 水体 0 . 7 5千克 。
升水 中放人 5 0 0 0 粒受精卵为最佳。在水温 1 9 ~ 2 3 ℃ 时 多数 受精 卵 经 2 6小 时 左 右 即可 全 部孵 出鱼 苗 。3
左 右 的 鱼 种 ,在 水 深 4 O厘 米 的 池 中 每 平 方 米 放 0 . 1 ~ 0 . 2千 克 , 即3 0 — 5 0尾 。 饵 料选 择应 注 意不要 连 续

怎样进行泥鳅的人工繁殖

怎样进行泥鳅的人工繁殖

准备繁殖场地
01
02
03
场地选择
选择一个安静、避风、向 阳、环境干净且方便管理 的地方进行繁殖。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一般为20-30平 方米,水深1-1.5米,池底 平坦并有一定坡度,以便 于排水和捕捞。
水质要求
使用无污染、清澈、溶氧 充足的水源,并定期检测 水质,确保符合养殖标准 。
准备种鳅
种鳅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泥鳅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具有药用
价值的食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
养殖潜力
02
泥鳅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易于养殖,具有很大的养殖
潜力。
发展趋势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泥鳅养殖业将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绿
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泥鳅人工繁殖的经济效益
提高产量
通过人工繁殖,可以大幅度提高泥鳅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选择健康、无病无伤、年龄 适宜且具有明显性征的泥鳅 作为种鳅。
种鳅数量
根据池塘大小和繁殖需求确 定种鳅数量,一般每亩放养 200-300组种鳅。
种鳅培育
在繁殖前,对种鳅进行强化 培育,以增强其体质和繁殖 能力。
准备孵化设施
孵化池
建造或选择适合孵化泥鳅的孵化池,要求池壁光 滑、不渗水、水质清新且便于管理。
04
泥鳅人工繁殖的管理 要点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源
为确保水质清洁,应定 期更换水源,一般每周 更换一次。更换时,应 从水质良好的水域抽取 新水,同时排出旧水。
水质检测
使用水质检测仪器定期 检测水质,包括pH值、 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以确保水质符合养殖 标准。
水质处理
如发现水质有问题,应 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如 使用过滤器去除杂质、 使用化学试剂调节pH值 等。

泥鳅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

泥鳅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

2020.04养殖技术泥鳅营养价值丰富,具有水中人参之称,市场需求量和养殖规模近年来逐年扩大。

台湾泥鳅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易捕捞、养殖单产高等优势,已为目前泥鳅三大主要养殖品种中的重要养殖品种。

近年来我县养殖户从外地购买该品种苗种在池塘、稻田进行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解决群众泥鳅养殖中苗种短缺问题,今年,我县农丰泥鳅养殖作业合作社在台湾泥鳅苗种繁育和培育方面进行了系列工作,共开展人工繁育2次,孵化泥鳅卵765万粒,培育3㎝以上泥鳅苗种361万尾。

现将泥鳅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1 亲鳅选择及培育1.1 泥鳅的生物学特征及繁育时间安排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

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

适宜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22℃~27℃,水温超过30℃、低于10℃时,摄食会明显下降。

夏天水温30℃以上时,潜入泥中度夏。

冬季水温降到5℃以下时,钻入泥中越冬。

除用鳃、皮肤呼吸之外,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

二龄性成熟,为一年多次产卵型鱼类。

繁殖期4-8月份(部分较热的地区产卵可延续到9月份),盛产期5-6月份,繁殖水温18℃~30℃,最适水温22℃~28℃。

生产中泥鳅人工繁殖时间安排,在当地水温稳定在18℃以上即可进行,根据天气、水温等情况具体确定。

本次开展的2批泥鳅人工繁殖和苗种繁殖均在我县柳林镇柳林社区城固县农丰泥鳅养殖作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进行,时间6月上旬。

1.2 亲鳅来源及培育繁殖用亲鳅于5月初分别由河南、甘肃等地2处泥鳅养殖场购得,共205㎏(雌鳅168㎏,雄鳅37㎏斤),雌雄亲鳅个体全长均为15~17㎝,体重40~50g/尾,购回的亲鳅下塘前用3%食盐水浸泡10分钟左右消毒后,投放经消毒处理面积340㎡的土质池塘进行亲本培育。

亲鳅下塘第二天起,投喂泥鳅专用浮性饵料,日投喂2~3次。

根据天气、水质等情况,5月中旬前,每7~10天左右换水一次,以后,每2~3天冲水一次,每次1小时,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左右,始终保持水深在5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