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赏析
西游记平顶山夺宝赏析

西游记平顶山夺宝赏析《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其中,平顶山夺宝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故事中的一个精彩部分。
在这个情节中,孙悟空和他的同伴们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夺得了宝物。
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主人公们的智慧和勇气,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信仰。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西游记平顶山夺宝》进行深入赏析。
故事情节。
在《西游记》中,平顶山夺宝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在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位取经人物前往西天取经的途中。
他们经过平顶山时,得知山中有一座宝塔,塔内珍宝无数,但是宝塔被妖魔占据,守护甚严。
孙悟空和他的同伴们决定前去夺宝,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夺得了宝物。
整个过程紧张刺激,充满了冒险与挑战,展现了主人公们的智慧和勇气。
人物形象。
在这一情节中,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位取经人物的形象得到了充分展现。
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
他在夺宝的过程中,运用变化之术和武艺,巧妙地应对了妖魔的种种挑战。
猪八戒和沙和尚也各自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共同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夺得了宝物。
他们三人之间的合作与默契,展现了团结和友爱的精神,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化内涵。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平顶山夺宝的情节中,不仅展现了主人公们的智慧和勇气,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信仰。
夺宝的过程中,主人公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夺得了宝物,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勇气和智慧的崇尚。
同时,宝塔中的珍宝也象征着财富和福报,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财富和幸福的向往。
整个情节通过对夺宝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信仰,对读者具有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总结。
《西游记平顶山夺宝》是《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也是故事中的一个精彩部分。
在这一情节中,孙悟空和他的同伴们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夺得了宝物。
西游记1-15回赏析

西游记1-15回赏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中的1-15回是《西游记》的开篇,描绘了孙悟空出世、师徒四人结义、取经路上的一系列奇遇与挑战,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堪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之作。
本文将对《西游记》1-15回进行赏析,探讨其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首先,1-15回以孙悟空出世为开篇,描绘了孙悟空的成长经历和取得如来佛祖的金箍棒,展现了孙悟空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果敢。
这一部分展现了中国古代英雄的形象,塑造了孙悟空的个性特征,为后续的故事情节奠定了基础。
同时,师徒四人结义的情节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气和忠诚,为后续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1-15回中的一系列奇遇与挑战展现了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考验,如孙悟空与红孩儿的对决、猪八戒与天蓬元帅的交锋等,这些情节既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豪杰形象,又体现了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的坎坷和艰辛。
这些情节不仅增加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
另外,1-15回中的一些插叙和插话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情趣和乐趣,如作者对于孙悟空的描写和对于猪八戒的评价,以及师徒四人之间的对话和互动等,这些插叙和插话既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又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幽默和风趣,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故事的深刻内涵,还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幽默和风趣,增添了阅读的乐趣。
最后,1-15回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也具有深刻的文学内涵和艺术魅力,如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师徒四人的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而一些情节设置如孙悟空与牛魔王的对决、猪八戒与天蓬元帅的交锋等,既展现了中国古代英雄豪杰的形象,又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具有深厚的文学内涵和艺术魅力。
西游记赏析 19回

西游记赏析 19回《西游记》赏析 19回。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全书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他们在路上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以及与妖魔鬼怪的斗争。
其中第19回是《西游记》中的重要篇章之一,本文将对19回进行赏析。
第19回的主要内容是唐僧师徒四人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名叫白龙马的妖怪,白龙马欺骗唐僧师徒,将他们引到了一个险恶的地方,企图加害于他们。
在这一回中,孙悟空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勇敢,成功化解了危机,保护了唐僧师徒的安全。
首先,这一回展现了孙悟空的智慧和机智。
当唐僧师徒被白龙马引到了险恶的地方时,孙悟空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不妥之处,并且通过观察周围的情况和与白龙马的交谈,迅速揭穿了白龙马的谎言。
孙悟空的智慧和机智在这一回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不仅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还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保护唐僧师徒的安全。
其次,这一回也展现了孙悟空的勇敢和果断。
当唐僧师徒陷入危机时,孙悟空毫不犹豫地展开了反击,与白龙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孙悟空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和勇气,最终成功地击败了白龙马,保护了唐僧师徒的安全。
孙悟空的勇敢和果断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精彩的情节,也展现了他作为唐僧师徒保护神的重要作用。
此外,这一回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在这一回中,白龙马以假面目欺骗唐僧师徒,企图加害于他们,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欺诈和邪恶的深刻厌恶。
而孙悟空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敢,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正义和勇气的崇尚。
这些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贯穿于整个故事之中,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充满正能量的画面。
总的来说,第19回是《西游记》中的一篇重要篇章,通过对唐僧师徒与白。
《刘姥姥进大观园》课文赏析

《刘姥姥进大观园》课文赏析《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经典故事,通过刘姥姥的视角展现了贾府的富贵奢华与权势之家的生活风貌。
本文将从人物塑造、语言特色、情节安排、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对课文进行赏析。
一、人物塑造《刘姥姥进大观园》在人物塑造方面尤为出色。
刘姥姥作为故事的主角,其朴实善良、机智过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她以一颗纯朴之心走进贾府,经历了种种世态炎凉,最终领悟人生真谛。
贾母、宝玉、黛玉等贾府人物也在刘姥姥的视角下展现出各自鲜明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对他们的命运和心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语言特色《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语言独具魅力,文笔流畅,富有诗意。
作者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将贾府的富贵繁华与刘姥姥的朴素无华形成鲜明对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对话自然流畅,各个人物的话语与其性格相得益彰,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三、情节安排《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情节安排巧妙紧凑。
作者通过刘姥姥在大观园的经历,展示了贾府中不同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
同时,情节中的起伏跌宕和意外转折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充满期待。
四、主题思想《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主题思想深刻而独特。
故事通过刘姥姥的视角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贫富悬殊和权势之家的奢华生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
同时,刘姥姥的机智过人与朴实无华也传达出作者对勤劳善良、质朴智慧的人性之美的赞扬。
五、艺术手法《刘姥姥进大观园》在艺术手法上独具匠心。
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象征、比喻等,使故事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同时,故事中的明暗线索交织,增加了情节的复杂性,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伏笔和照应等手法,使得故事的发展更加出人意料、引人入胜。
综上所述,《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人物塑造、语言特色、情节安排、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创作魅力。
《水浒传》赏析

《水浒传》赏析
《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史诗式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该作是由明代作家施耐庵编著,其赏析如下:
1.鲜明的人物刻画:该书对梁山好汉的形象刻画极为生动,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故事,如武松打虎、林冲雪夜上梁山等,这些故事都充分展现了人物的英勇和忠诚。
2.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水浒传》的故事情节极富戏剧性,引人入胜。
从梁山好汉的起义,到接受招安,再到征战方腊,每一个转折都令人热血沸腾。
3.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书中不仅描写了英雄们的高大形象,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矛盾,反映了百姓的苦难和无奈。
这种现实主义的描绘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4.独特的语言艺术:《水浒传》的语言质朴生动,极富表现力。
它采用了丰富的口语和民间传说,使得整部作品既有文学性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强烈的反抗精神:尽管梁山好汉最终接受了招安并成为朝廷的打手,但他们在书中所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和兄弟间的忠诚都深深打动了读者,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6.对忠义思想的深入探讨:书中对忠义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人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义气,这种深入人心的思考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总的来说,《水浒传》是一部集文学性、思想性和历史价值于一体的伟大作品,它深深影响了后世的小说创作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值得每一个文学爱好者仔细品味。
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及其特点

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及其特点中国古代文学历经千余年的演变与积淀,涌现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
其中,被誉为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四部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它们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四部名著的特点。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一部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充满着浓郁的人情味。
《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人物刻画赢得了广泛赞誉。
它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他们的性格复杂多样,直触人心。
此外,曹雪芹运用了许多象征意味,从而为读者留下了深思熟虑的空间,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创作,它是一部描写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神魔小说。
该作品融合了佛道二教的思想,同时引入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元素,使得故事情节丰富多彩。
其中,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组成的四大主要角色各具特色,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喜剧性和幽默感。
《西游记》在描绘人物形象上更加擅长,善于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个性,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水浒传》是元代施耐庵所创作的一部描述宋江领导义军遭遇的长篇小说。
故事中,宋江带领着一众英雄好汉以义军的身份拯救民间,剖析了当时社会黑暗和压迫,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两面。
《水浒传》采用了大量的口头语言和潮州方言,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
此外,作品中的描写形象也更加形象生动,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反派角色,都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可见,《水浒传》将现实社会和历史背景与虚构的故事情节巧妙结合,使得整个作品更有触动和思考的力量。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创作的一部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历史小说。
它以庞大的立意和复杂的情节描绘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战争和政治策略。
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邮票赏析

二、具体赏析 •————三国演义
•第五组《三国演义》系列邮票于1998年8月26日发行,全套共4枚,分别是 “白帝托孤”、“孔明班师”、“秋风五丈原”、“三分归晋”。
•白帝托孤
•孔明班师
•秋风五丈原
•三分归晋
二、具体赏析 •————红楼梦
•第七枚邮票“湘云拾麟”
• 画面不惜笔墨地表现了史湘云的可 爱,看她飞动的衣裙,显得风姿洒脱、 活泼俏丽。邮票表现的是她将在蔷薇架 下捡到的一只金麒麟与自己佩戴的那只 金麒麟对比的瞬间,把湘云无拘无束、 襟怀坦荡的性格描绘得出神入化,达到 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1993年8月20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四组 )”特种邮票,编号1993-10,全套4枚。
•徐宁教使钩镰枪
•时迁盗甲
•劫法场石秀跳楼
•柴进失陷高唐州
二、具体赏析 •————水浒传
•1997年12月20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第 五组)”特种邮票,编号1997-21,全套4枚邮票,1枚小型张。
•第十枚邮票“巧姐避祸”
二、具体赏析 •————红楼梦
•第十一枚邮票“可卿春困”
• 邮票画面上秦可卿懒洋洋地倚坐 在椅子里,披肩滑落下来,无力整理。 可卿的眼睑下弯,目光无神,一手支额 ,像是在做梦,又像在遐想。一只猫蜷 伏在其膝上也眯起了眼。秦可卿揽猫的 姿态把那种倦怠与空虚表现得淋漓尽致 。
•
二、具体赏析 •————西游记
• 邮票设计吸取了京剧和动画的一些特点,运用中国民间年画的处理方 法,工笔单勾,重彩浓染,人物略有夸张,使孙悟空的形象鲜明的活跃在 方寸之间。
水浒传 概括赏析

水浒传概括赏析《水浒传》概括赏析。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以北宋末年为背景,讲述了一群起义军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忠义。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描绘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本文将对《水浒传》进行概括赏析,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首先,从情节上看,《水浒传》以108位英雄好汉为主要人物,通过他们的战斗和冒险,展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其中,梁山泊起义、晁盖、宋江等人的传奇经历,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也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社会的残酷和不公,也让我们对正义和自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从人物塑造上看,《水浒传》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晁盖、宋江、吴用、林冲等人物形象都是鲜活而丰满的。
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他们的形象不仅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同时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作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让读者对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再次,从主题上看,《水浒传》主要表现了对正义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英雄好汉们的奋斗和牺牲,表现了他们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
他们不满古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决心起义反抗,最终成为了一代英雄。
通过这些故事,作者向读者传达了对正义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也让我们对这些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之,《水浒传》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也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通过对《水浒传》的概括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部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相信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命运,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珍惜正义和自由这些宝贵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名著赏析1.《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
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迭反复的章法是《诗经》中诗体的主要特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杨柳依依"等四字句,今天仍被广泛使用。
2.《楚辞》《楚辞》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定的,共17篇,其中7篇为屈原所作。
《楚辞》代表了中国文人文学最早的辉煌成就,对于中国美学及中国文人的思想有持续的巨大的影响。
3.《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是历来为人传诵的佳作精品,唐代诗歌不仅达到中国旧体诗歌而且也是当时世界文学的顶峰。
《唐诗三百首》所选的内容从风花雪月的儿女情长到兴国安邦的豪情壮志,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文学天地和思想境界。
4.《宋词选》《宋词选》,与前人相比,宋词扩大了词的境界和思想题材,突破了格律的束缚,宋词把词这种区别于诗的韵文体裁的表现力推到了极至。
5.《元曲选》元代散曲与杂剧是中国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真切地反映了市民的生活与审美情趣,拥有活泼的生机。
元杂剧开创了中国戏剧的新局面,使中国戏剧与希腊古典悲剧、文艺复兴戏剧站到了同一高度。
6.《古文观止》《古文观止》自清初编定印刷以来,流传城乡,雅俗共赏,影响甚广。
选编《古文观止》的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个学习文言散文的入门读物,熟读了其中的文章,就熟悉了文言的词汇、语法现象和文章的布局结构,把握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体轮廓,为进一步阅读文言文打下了基础。
7.《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七分真实,三分虚构。
罗贯中在书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本书还描绘了三国乱世的广阔战场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
书中的许多军事思想和处事谋略迄今仍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8.《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侠义小说的代表作。
施耐庵塑造了一批啸聚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的独特性格和各人的成长道路。
全书大故事套小故事,长篇中蕴含短篇,至今许多文艺作品的题材都选自《水浒传》。
9.《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的代表,全书共100回。
历来为不同年龄的人群所喜爱。
值得注意的是孙悟空的极强的反抗精神,已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一个典型。
孙悟空保着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几百年来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0.《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
全书通过一批豪门旺族的盛衰,展现了封建时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书中大批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红楼梦》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
11.《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原本可怕的鬼怪、狐仙在蒲松龄的妙笔下都被赋予了人性的善良和情感。
《聊斋志异》的文言文也典雅优美,简洁流畅,代表了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通过读它亦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吴敬梓在书中塑造了一批伪君子、假道学、假名士的丑言丑行,令人忍俊不禁之余又深获启发。
本书又是近千年封建科举制度残害人,扭曲人性的缩影。
13.《鲁迅选集》鲁迅是中国新文化的第一人,也是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人。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是现代小说最早的、高水平的作品。
他的杂文更是具有鲜明的鲁迅特色,精炼的白话文中略带文言,感情沉郁充沛,说理透彻,论辩犀利,如匕首、如投枪,既有时代特征又不失其永恒意义。
14.《家》《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小说带有自传的色彩,通过几个青年的命运写了“五四”之后人性的觉醒与封建势力对人性的扼杀。
本书基本上是个爱情故事,这正是当时的普遍题材,语言不事雕琢,朴实亲切,作者是含着泪用心灵写出来的。
15.《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的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16.《雷雨》《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其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品。
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两个家庭8个人物在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到过去的恩恩怨怨,不但有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
17.《围城》《围城》是中国式幽默与西方式幽默相结合的典范,钱钟书以其对中国文化和人性的深刻理解,成功塑造了一个多余人——方鸿渐,每个读者似乎都能从他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书中其余人物也刻画的神形毕现,如在目前,让人在忍俊不禁之后又感慨颇深。
《围城》把人写透了,也把世界写透了。
18.《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一部力作,也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在青少年心目中产生巨大震撼和反响的当代题材的长篇小说。
本书对变革年代的青年如何挑战固有的生活模式,如何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做了可贵的探索。
19.《毛泽东诗词》毛泽东同志的诗词气势磅礴,一泻千里,体现了一代伟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情壮志和精神境界。
作品极富号召力、感染力,是革命浪漫主义作品的代表,达到了近代以来旧体诗词艺术及思想上的最高峰。
20.《文化苦旅》《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游记散文集,但绝不仅仅是游记。
作者面对名山大川,历史风物,深思苦虑,体味其对于中国文化,中国人文精神的深远意义,也可谓是“文化苦虑”。
中国古典著名单001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002 《太平广记》作者:李昉003 《玉娇梨》作者:荻岸散人004 《小五义》作者:005 《安士全书》作者:周安士006 《李清照全集》作者:李清照007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作者:曹雪芹008 《赛花铃》作者:白云道人009 《乾隆下江南》作者:010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011 《八段锦》作者:醒世居士012 《好逑传》作者:名教中人013 《梅兰佳话》作者:阿阁主人014 《说岳全传》作者:钱彩015 《凤凰池》作者:烟霞散人016 《巧联珠》作者:烟霞逸士017 《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018 《飞花艳想》作者:樵云山人019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020 《隋唐演义》作者:褚人获021 《欢喜冤家》作者:西湖渔隐主人022 《薛家将》作者:单田芳023 《曾国藩文集》作者:曾国藩024 《论语别裁》作者:南怀谨025 《辛弃疾词选》作者:辛弃疾026 《屈原》作者:屈原027 《王守仁全集》作者:王守仁028 《水浒后传》作者:陈忱029 《明月台》作者:翁桂030 《绿牡丹》作者:031 《海游记》作者:032 《诗经·国风》作者:033 《梦中缘》作者:李修行034 《三遂平妖传》作者:罗贯中035 《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036 《飞龙全传》作者:吴璿037 《续济公传》作者:坑余生038 《薛刚反唐》作者:如莲居士039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作者:陈治平、孙轩辕、陈文英040 《智囊全集》作者:冯梦龙041 《说唐》作者:042 《明珠缘》作者:043 《青楼梦》作者:044 《女娲石》作者:海上独啸子045 《情梦柝》作者:惠水安阳酒民046 《列女传》作者:047 《幻中游》作者:烟霞主人048 《花月痕》作者:魏秀仁049 《狐狸缘全传》作者:醉月山人050 《归莲梦》作者:苏阉主人051 《东游记》作者:[明]吴元泰052 《比目鱼》作者:李渔053 《醒名花》作者:墨憨斋054 《醒世姻缘传》作者:西周生055 《欧阳修词选31首》作者:欧阳修056 《粉妆楼》作者:罗贯中057 《五美缘》作者:寄生氏058 《古诗十九首》作者:059 《曹操诗全集》作者:曹操060 《李白诗全集》作者:李白061 《白居易诗全集》作者:白居易062 《李贺诗全集》作者:李贺063 《杜甫诗全集》作者:杜甫064 《唐诗三百首》作者:蘅塘退士065 《玉梨魂》作者:徐枕亚066 《断鸿零雁记》作者:苏曼殊067 《恨海》作者:吴趼人068 《孟子》作者:孟子069 《狄公案》作者:070 《人间词话》作者:王国维071 《古文观止》作者:?072 《杨乃武与小白菜》作者:黄南丁氏073 《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074 《搜神记》作者:干宝075 《济公全传》作者:佚名076 《世说新语》作者:[南朝·宋]刘义庆077 《窦娥冤》作者:关汉聊078 《老残游记续集》作者:刘鹗079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080 《三言——喻世明言》作者:[明]冯梦081 《三言——醒世恒言》作者:[明]冯梦龙082 《三言——警世通言》作者:[明]冯梦龙083 《荀子》作者:荀况084 《礼记》作者:085 《儒林外史》作者:吴经梓086 《镜花缘》作者:[清]李汝珍087 《二刻拍案惊奇》作者:凌濛初088 《浮生六记》作者:沈三白089 《杨家将》作者:佚名090 《初刻拍案惊奇》作者:凌濛初091 《庄子》作者:庄周092 《易经》作者:伏羲氏093 《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094 《大学》作者:朱熹095 《中庸》作者:?096 《了凡四训》作者:袁了凡居士097 《论语·论语集注》作者:孔子弟子098 《老子(道德经) 》作者:老子099 《菜根谭》作者:[明]洪应明100 《封神演义》(上)(下)作者:[明] 许钟琳101 《西厢记》作者:[元]王实甫102 《孙子兵法》作者:[春秋]孙武103 《西游记》(上)(下)作者:吴承恩104 《红楼梦》(上)(下)作者:曹雪芹105 《水浒传》(上)(下)作者:施耐庵106 《三国演义》(上)(下)作者:罗贯中107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吴研人108 《万花楼——狄青前传》作者:李雨堂109 《五虎征西——狄青前传》作者:李雨堂110 《五虎平南——狄青后传》作者:李雨堂111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前汉演义》作者:蔡东藩112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后汉演义》作者:蔡东藩113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作者:蔡东藩114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作者:蔡东藩115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唐史演义》作者:蔡东藩116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五代史演义》作者:蔡东藩117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宋史演义》作者:蔡东藩118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元史演义》作者:蔡东藩119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明史演义》作者:蔡东藩120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清史演义》作者:蔡东藩121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民国演义》作者:蔡东藩122 《孔子家语》作者:王萧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审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有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等。
古典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读者看后感觉如亲眼所见,对号入座,现实生活中却又寻不出这个人来,真可谓把人物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