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检测分析及对策报告-8.22(1)

合集下载

第2季度耐药分析资料

第2季度耐药分析资料

2015 年第 2 季度细菌耐药监测报告一、监测结果1.2015年第2 度全院排名前十位细菌前十位细菌分离株数百分比(%)1. 大肠埃希氏菌51 36.22. 金黄色葡萄球菌24 17.03. 肺炎克雷伯菌20 14.24. 铜绿假单胞菌15 10.75. 无乳链球菌7 5.06. 粪肠球菌 6 4.37. 鲍氏不动杆菌 5 3.58. 阴沟肠杆菌 5 3.59. 粘质沙雷氏菌 4 2.810 奇异变形杆菌 4 2.83% 2015年2季度排名前十名细菌1.大肠埃希氏菌2.金黄色葡萄球3.肺炎克雷伯菌4.铜绿假单胞菌5.无乳链球菌6.粪肠球菌7.鲍氏不动杆菌8.阴沟肠杆菌9.粘质沙雷氏菌10奇异变形杆菌17%2.2015年第2 季度全院排名前五位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2.1 大肠埃希菌2.2 金黄色葡萄球菌2.3 肺炎克雷伯菌2.4 铜绿假单胞菌2.5 无乳链球菌3.2015年第2 季度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率(﹪)2015年2季度主要阴性杆菌耐药率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4.2015 年第2 季度常见革兰氏阳性球菌耐药率统计表(%)5.2015 年第 2 季度常见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序号 菌株名称 检出株数 多重耐药菌型别 检出株数 耐药率( %) 1 大肠埃希菌 51 ESBL 40 78.4 2 肺炎克雷伯菌 20 ESBL 17 85.0 3 金黄色葡萄球菌 24MRSA 3 12.5 4 鲍氏不动杆菌 5 MDR 1 20.0 5铜绿假单胞菌15MDR533.3素宁古霉素替考拉宁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 无乳链球菌2015年2季度主要阳性球菌耐120 100 80 60 4020 四环复方新 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夫西地酸苯唑西林环丙沙星沙呋喃妥米诺环左氧氟沙庆6.2015年第 1 季度重点科室主要细菌分布(按比例大小排名)排名顺序住院 ICU 神经内科 呼吸科 1 肺炎克雷伯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2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菌 3 大肠埃希氏菌 铜绿假单胞菌 产酸克雷伯菌 4 鲍氏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 5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7.2015 年第一至第二季度常见阴性杆菌耐药趋势1. 大肠埃希氏菌抗生素名称1 季度耐药 (%)2 季度耐药( %) 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 6.82 4.17妥布霉素59.09 43.75 替卡西林86.36 87.50 替卡西林 / 克拉维酸 47.73 41.67 复方新诺明 65.12 56.25哌拉西林86.36 87.50 奈替米星54.55 27.08 美洛培南 0.0 0.000000 00ESBL ESBL MRSA MDR MDR 5120 24 5 1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鲍氏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123452015年常见多重耐药菌检出株数 耐药率( )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趋势1季度耐药2季度耐药(%)2. 肺炎克雷伯菌庆大霉素 9.68 15.79 头孢西丁 9.68 15.79 头孢吡肟 64.52 84.21 头孢呋辛 67.74 89.47 头孢噻肟 67.74 84.21 环丙沙星 9.68 10.53 头孢噻吩 67.74 89.47 头孢他啶 64.52 84.21 阿米卡星6.45 10.53 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 9.68 15.79 阿莫西林 97.7100.0 氨曲南100.0 头孢哌酮 / 舒巴坦0.0120 100 80 60 40200 坦素林酸明林星南南素丁肟辛肟星吩啶星酸林南坦 维 诺 西 米 培 培 霉 西 吡 呋 噻 沙 噻 他 卡维 西氨曲舒巴 孢哌酮/头孢2季度耐药( %)3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名称1 季度耐药( %)2 季度耐药( %)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 14.74 25.0 替卡西林多粘菌素 33.3 25.0 替卡西林 / 克拉维酸 33.3 25.0 哌拉西林 69.5 33.33 美洛培南 29.63 8.33 亚胺培南 29.63 16.67 庆大霉素81.4850.0唑巴布霉 /他 妥 替 /克 复方 哌 奈 美 亚 庆 头 头 头 头 环 头 头 阿 /克 林 林 复 林 西 西 西 哌拉 替卡 阿莫拉维新诺拉西替米洛培胺培大霉孢西孢吡孢呋孢噻丙沙孢 孢 米 拉1季度耐药 肺炎克雷伯的耐药头孢他啶 40.74 25.0 阿米卡星 44.44 16.67 妥布霉素 56.0 45.45 粘菌素3.7 0.0 氨苄西林 / 舒巴坦 100.0 100.0 复方新诺明 100.0 100.0 奈替米星92.5100.0120 100 80 60 40 20 0素 酸 林 南 南 素 肟 星 啶 星 霉素 菌素 巴坦 诺明 米星 妥布 西林/ 复方新 奈替氨 4 鲍氏不动杆菌抗生素名称1 季度耐药( %)2 季度耐药( %)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 33.33 40.0 妥布霉素 16.67 40.0 替卡西林66.67 20.0 替卡西林 / 克拉维酸 33.33 20.0 复方新诺明 50.0 60.0 哌拉西林 33.33 80.0 奈替米星 16.67 60.0 美洛培南 33.330.0巴菌维西培 /他唑巴林多粘菌/克拉维哌拉西美洛培 拉西林/卡西林卡西林/ 拉 替卡 替卡1季度耐药( %) 2季度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亚胺培南 33.3 0.0 庆大霉素 66.67 40.0 头孢吡肟 16.67 40.0 环丙沙星 50.0 40.0 头孢他啶 33.33 40.0 阿米卡星 16.6740.0多粘菌素5. 阴沟肠杆菌抗生素名称1 季度耐药( %)2 季度耐药( %)哌拉西林 / 他唑巴坦 50.0 0.0 替卡西林66.67 80.0 替卡西林 / 克拉维酸 66.67 80.0 哌拉西林 83.33 40.0 奈替米星 16.67 20.0 美洛培南 0.0 0.0 亚胺培南 0.0 0.0 庆大霉素16.67 20.0 头孢西丁100.0100.0素菌粘 粘 星多 星卡 啶阿 他孢 星头 沙丙肟吡丙环孢素头南 培培胺南培洛林替奈 林西拉明 拉哌 明诺新酸维拉复 林 拉克西/ 西卡 林西 素替 西卡布坦妥坦巴 唑他/西拉2季度耐药( %)1季度耐药(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000000000头孢吡肟 16.67 0.0 头孢呋辛 83.33 80.0 头孢噻肟 66.67 20.0 环丙沙星 16.67 0.0 头孢噻吩 100.0 100.0 头孢他啶 66.67 00 阿米卡星16.67 0.0 阿莫西林 / 克拉维酸 100.0 100.0 阿莫西林 100.0 100.0 妥布霉素16.67 0.0 复方新诺明20.0 0.0120 100 80 60 40 208.2015 年第一至第二季度常见阳性球菌耐药趋势1. 金黄色葡萄球菌西林 拉西1季度耐药(%)2季度耐药(%)阴沟肠杆菌耐药趋势米星培南培南霉素西丁吡肟呋辛噻肟丙沙星孢噻吩孢他啶米卡星拉维酸莫西林曲/ 巴坦霉素西林维酸诺明西林 星 南 南 素 丁 /他唑巴妥布霉替卡/西克拉复维方新诺哌拉西奈替美洛亚胺庆大头孢头孢头孢头孢环丙头孢头 阿 /克 林 复 林 西西 替卡 阿莫南坦 巴 氨/舒 酮 哌 孢 头孢抗生素名称1 季度耐药(%)2 季度耐药(%)万古霉素0.0 0.0替考拉宁0.0 0.0四环素 4.76 21.74复方新诺明16.67 17.39利福平0.0 0.0喹奴普汀/达福普汀0.0 0.0青霉素G 91.30诺氟沙星18.18 47.83呋喃妥因0.0 0.0米诺环素0.0 0.0左氧氟沙星 4.55 34.78庆大霉素83.3 34.78红霉素50.0 39.13克林霉素27.27 4.35夫西地酸9.09 0.0苯唑西林9.09 8.72.无乳链球菌1季度耐药(%)2季度耐药(%)青霉素西林苯唑西诺氟沙星呋喃妥因米诺环素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夫西诺呋米左氧庆克夫素宁霉拉环古考四万古替考四素明抗生素名称1 季度耐药( %)2 季度耐药( %)万古霉素 0.0 0.0 四环素75.0 71.43 喹奴普汀 /达福普汀 0.0 14.29 左氧氟沙星 0.0 42.86 红霉素 75.0 50.0 克林霉素50.0 40.0 青霉素(链球菌) 25.0 0.0 头孢噻肟(链球菌) 0.0 0.0 氯霉素0.00.03. 粪肠球菌素霉氯菌球肟噻孢头菌球链(素霉青素霉林克素霉红星沙氟氧汀普福达/汀普奴素环四素霉古万2季度耐药(%)1季度耐药(%)无乳链球菌耐药00000000抗生素名称1 季度耐药( %)2 季度耐药( %)万古霉素 0.0 0.0 替考拉宁 0.00.0 高浓度链霉素0.0 喹奴普汀 /达福普汀 50.0 60.0 呋喃妥因 25.0 0.0 左氧氟沙星25.0 60.0 高浓度庆大霉素 75.00.0 环丙沙星 60.0氯霉素0.0青霉素(肠球菌)0.0氨苄西林(肠球菌)0.0利福平50.0粪肠球菌耐药趋势1季度耐药( %)2季度耐药( %)00000000 87654321平福利)菌球肠(林西苄氨)菌 球肠(素霉青素霉氯 星沙丙环 素 霉大庆度浓高星沙氟氧左 因妥喃呋汀普 福达/汀普奴 素霉链度浓高宁拉考替素霉古万9.2015年第一季度临床微生物标本送检份数备注:由于系统升级,统计数据与真实数据有出入,仅供参考其它标本包括:伤口拭子,宫颈分泌物,胆汁,关节液,脓液,创面、耐药监测结果分析1 我院第二季度送检标本还是以痰. 咽拭子为主,血培养的标本送检率有所提高,无菌部位感染的标本送检率也有所提高,无菌部位标本的留取污染率还是挺高的,有价值的标本能够提高临床的诊断,更准确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参考。

第二季度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1

第二季度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1

第二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2012年4月24日,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抗菌药物的使用将会更加的规范化、法律法规化。

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及合理的使用,现对我院第二季度住院患者抗菌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我院2012年4月、5月、6月住院患者出院归档病历。

1.2 方法每月随机抽取出院病历,分别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临床分级使用及病原菌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对医嘱进行点评,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

2 结果与分析2.1 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2.1.1 抗菌药物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及越级使用情况4月5月6月合计随机抽取病例数297 282 200 779 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数215 213 148 576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数59 31 20 110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40 34 36 110 抗菌药物使用率72.40% 75.50% 74% 73.9%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19.90% 11% 10% 14.1%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特殊使用级及越级使用情况均有下降趋势,但并不是很大。

跟上个季度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这个季度有所下降,但距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文件关于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2.1.2 抗菌药物相关排序项目品名 头孢他定针 头孢曲松钠 克林霉素针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针 头孢噻肟钠针 庆大霉素针 头孢美唑钠针 氨曲南注射液 数量 2436865555989 3715 3485 3033 2197 2137 1862 1273 金额 313722 30611936676204035059394292627615605176355006数量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金额排序18237691054由抗菌药物使用数量、金额前十排序表明我院β-内酰胺类处于主要地位,其中主要是第三代头孢类,其次是大环内酯类,而且主要是注射剂。

2018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

2018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

2018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对措施(细菌耐药率>30%,预警通报;细菌耐药率>40%,慎重经验用药;细菌耐药率>50%,参照敏试验结果用药;细菌耐药率>75%,暂停临床应用)。

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将我院今年第二季度的临床患者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预防和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第二季度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共收到来自临床各科室的细菌培养和药敏标本共1074份,检出病原菌170株,阳性率15.83%。

表一:不同标本种类阳性率表二:临床检出细菌分布(1)分离率居前八位病原菌及其构成比见下表及下图:(2)痰标本检出前三位病原菌见下表:(3)血培养分离前三位细菌及其构成比见下表:(4)分泌物分离前四位细菌及其构成比见下表:(5)部分科室分离前3-5位病原菌表三:抗菌药物耐药率报告1.临床分离率较高的2种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见下表(剔除重复菌株):注明:“*”为我院抗菌药物处方集中收载。

2.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见下表(剔除重复菌株):注明:“*”为我院抗菌药物处方集中收载。

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下表(剔除重复菌株):注明:“*”为我院抗菌药物处方集中收载。

综合分析:根据药物耐药率的具体情况,建议临床在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及送检所示菌株的结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1、左氧氟沙星(耐药率54.5%):耐药菌株有:大肠埃希菌(64.3%(27/42));不动杆菌属(66.7%(4/6));铜绿假单胞菌(50%);肺炎克雷伯菌(37.5%(3/8));屎肠球菌(25%(1/4))。

2018年第二季度多重耐药菌分析记录

2018年第二季度多重耐药菌分析记录
常,报告时间与回到科室时间也拖2天,本院住院 菌室开始启用,不会再出现以上问题。 ,过后就忘记。 更明确。
督导,要求科室一定要按照院感科要求,落实对
行培训、演练多重耐药菌病人的床单位清洁消毒 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清洁工具必须专科专用,物表 进行培训,加强对保洁人员日常工作的监管。 行持续改进。 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0.0625 0 0
0
MRSA
0.125
其它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MRSA)
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0.1875
CR-AB
0.625
ESBLs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杆菌科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 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Nhomakorabea检出菌种
产超广
谱β-内
酰胺酶 (ESBL
耐碳青霉烯 多重耐药/ 类抗菌药物 泛耐药铜绿
s)肠杆 耐碳青霉烯 鲍曼不动杆 假单胞菌
MRSA(耐甲氧 VRE(耐万古霉 菌科细 肠杆菌科细 菌(CR- (MRD/PRD-
西林金葡菌) 素肠球菌) 菌
菌(CRE)
AB)
PA)
合计
16
1
0
10
0
3
0
构成比 100%
6.25%
0.00% 62.50% 0.00% 18.75% 0.00%
表1:
项目/ 分类
例数 构成比
MRSA (耐甲 氧西林
金葡 菌)
产超广谱β-内 酰胺酶 (ESBLs)肠 VRE(耐万古 杆菌科细菌 霉素肠球菌)
耐碳青 霉烯肠 杆菌科
细菌 (CRE)
耐碳青霉烯 多重耐药/

2018年全国淋球菌耐药监测工作总结

2018年全国淋球菌耐药监测工作总结

2018年全国淋球菌耐药监测工作总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戴秀芹尹跃平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国淋球菌耐药监测工作,更好地贯彻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性病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158号)文件精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自2010年起根据各监测点对淋球菌耐药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与全国淋球菌耐药监测点签定了为期3年的协议。

中心根据各点前一轮的耐药监测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下一轮(2016~2020年)为期5年的淋球菌耐药监测协议的签订工作。

本年度将从各点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结果及淋球菌耐药监测工作综合质量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现将2018年各点对淋球菌耐药监测工作的完成情况报告如下:一、各点测定淋球菌对抗生素监测的敏感性情况2018年全国共有14家单位参加了此项监测工作,分别为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陕西省皮肤性病防治所、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其中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陕西省皮肤性病防治所、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等5家单位,还对头孢克肟进行了淋球菌药敏检测试验。

2018年度共有14家监测点上报了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14家耐药监测点全年共完成2217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5家监测点共完成906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克肟的敏感性测定工作,其测定的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情况分别见表1、表2。

表1 2018年14家实验点分离的2217株淋球菌对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情况表2 2018年5家监测点分离的906株淋球菌对头孢克肟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情况二、讨论为了更好地促进淋球菌耐药监测工作,本年度还对14家上报淋球菌耐药监测资料的点从综合质量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主要包括菌株的完成数、资料的按时性、格式的符合性、表格填写的完整性及耐药室间质评考核结果情况等五方面,分析情况如下:1、菌株的完成数:14家监测点完成100株以上的有10家单位,占总数的71.4% (10/14)。

第二季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第二季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第二季度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品种最多、进展最快的药物,但由于其不合理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已出现药源性疾患、二重感染、细菌耐药等诸多不良后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切实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我院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对不合理使用现象加以干预,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证患者群众的生命安全。

以下为本季度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1、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本季度抽查我院门诊处方300张,含抗菌药物处方2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我中心使用抗菌药物部分为医师经验性给药,较少作药敏试验,很显然是不满足以上要求的。

虽然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不一定错,但无形中增加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是肯定的,对于个别判断错误的经验性给药还会给患者带来毒副作用以及延误治疗的不良后果。

因此,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选择正确合理的抗菌药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使用。

2、抗菌药物品种的使用排名本次点评对抽取的门诊处方中的抗菌药物使用排名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如下:3、抗菌药物使用的剂型分布本次点评抗菌药物处方24张中,使用的抗菌药物剂型分布如下:含口服剂型抗菌药物的处方14张,占58.33%,含注射剂型抗菌药物的处方10张,占41.67%。

与上次点评结果比较,口服抗菌药比重略有降低,注射剂型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所升高,外用及其他剂型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上升幅度则较大,总体上来讲,注射剂型抗菌药物仍旧占所用抗菌药物的绝大部分,这与患者的人群组成、患者的用药方式选择以及我院妇幼保健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注射剂型抗菌药物使用率长期居高不下的情况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情况监测报告

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情况监测报告

三、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关键措施
消毒
隔离 手卫生
为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 生率,各科室应加大监管力度,加 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强化消毒隔离 工作,注意个人手卫生,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积极做好治疗,有效降 低多耐检出率。
三、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目前我院多耐感染管理存在问题:
8.49 10.16


尿
其他标本
24年第一季度 24第二季度
一、 全院第二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本季度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
本季度住院患者中分离出多
60
重耐药菌株259株,检出率
50 40
30
19.95%。
20 10
0
图3:2024年第二季度多重耐药菌检出10株以上的科 室
48
21
21
19
14
13
1
个别医生未及时下达多耐隔离医嘱;
部分科室多耐感染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如未在患者床旁挂蓝
2
色接触隔离标识、患者产生的垃圾未按感染性医废处理、未在
患者病历夹、腕带、检查单上标贴蓝色隔离标识等;
3
个别科室将不同种病原微生物多耐感染患者同室隔离。
三、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为降低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保护易感人群,阻 止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各科室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落 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增强个人手 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意识,规 范感染防控行为,感控科将及时督导各科室防控措施落实 情况,最大程度降低其他医患感染风险。
0.00
一、 全院第二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标本送检情况
血、痰、尿及其他标本(前列

2018年监测细菌耐药-精品文档资料

2018年监测细菌耐药-精品文档资料

17
统计分析药敏数据举例
• 用WHONET5分析实例三: • 分析99年ESBL(+) • 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耐药 情况 • • RIS%表 • Histograms • scatterplot
18
统计分析药敏数据举例
• 科研立项: • 为什么ESBL(+) 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 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耐药?而 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体外敏感?
做好每株菌的鉴定
• • • • • • • 熟练掌握各种鉴定方法: 形态学 手工法 数码鉴定: 乳胶快速: 血清学:QC伤寒,肠炎 药敏表型分析法
1
阴沟肠杆菌!
caz amc imp
fep fox cip
2
大肠杆菌?
CTX
amc
imp tim
amp
caz
3
奇异变形杆菌?
cro imp imp caz amp tim ctx amc iCTX atmamc kz tim
• 科研立项: • 纸片扩散法万古霉素不敏感的菌株耐药 机制? • 文献检索:VISA!VRSA! • MIC定量:结果均为万古敏感株 • • •
15
The zone-changes of vancomycin to MRSA & MSSA in 1994-1997
100 % 80 60 40 20 0
• 文献检索 • •
19
ESBL基因型已经发现了150多种
TEM SHV OXA CTX-M 其他型 65 38 15 23 10
20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95 96 97 98
ì Ó Ð ¢ ´ º
· Íß æç à¿ ë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分析及对策报告
药学部实验医学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
为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预警工作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结合药学部、实验医学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三方联合统计分析的2018年4月—2018年6月分离出的我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供临床选药时参考,并遵循下列原则。

(一)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二)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三)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四)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一、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分离细菌及其分布
本院2018年第二季度各科室共送检2638份标本,包含2594份一般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44份支原体培养,各科室送检标本数量
及标本类型分布详见表1。

从上述标本中分离得到菌株569株,总阳性率21.57%。

其中革兰阳性菌126株,占22.14%;革兰阴性菌443株,占77.86%;569株分离菌中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6.01%)、大肠埃希菌(17.75%)、肺炎克雷伯菌(12.83%)、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8.08%)、肠球菌(5.8%)、金黄色葡萄球菌(4.92%)、流感嗜血杆菌(3.69%)、奇异变形杆菌(2.28%)、阴沟肠杆菌(2.1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11%)。

各个分离菌数量及比例详见表2。

表1 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送检标本分布
标本类型份数比例(%)标本类型份数比例(%)
静脉血808 30.63% 分泌物194 7.35%
尿液444 16.83% 粪便95 3.60%
痰液895 33.93% 其他83 3.15%
咽拭子119 4.51%
表2 2018年第二季度临床标本分离菌株分布
细菌名称数量构成比(%)
铜绿假单胞菌148 26.01
大肠埃希菌101 17.75
肺炎克雷伯菌73 12.83
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46 8.08
肠球菌33 5.80
金黄色葡萄球菌28 4.92
流感嗜血杆菌21 3.69
奇异变形杆菌13 2.28
阴沟肠杆菌12 2.1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 2.11
肺炎链球菌11 1.93
表皮葡萄球菌10 1.76
溶血葡萄球菌葡 6 1.05
产气肠杆菌 5 0.88
其他12 2.11
二、主要细菌分析
1. 革兰氏阳性菌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
126株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格兰阳性菌22.22%。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进行监测分析,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MRSA感染者可选用糖肽类、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详见图1)如下:
①对环丙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均低于30%,这些药物可作为初始经验治疗的首选药。

②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高于50%,需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例中,不宜作为经验和治疗用药。

③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于75%,应暂停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应用。

1.2 肠球菌属
肠球菌属包括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一共分理出33株,屎肠球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药敏监测发现,肠球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临床治疗时可选用的抗菌药物较少,建议实验医学中心对其耐药性进行持续监测。

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详见图1)如下:
①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低于30%,可作为初始经验治疗的首选药。

②对链霉素的耐药率高于30%,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③对莫西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青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于50%,需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在肠球菌感染的病例中,不宜作为经验和治疗用药。

④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于75%,应暂停其对肠球菌属的临床应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
图1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的药敏监测图
2.革兰氏阴性菌
2018年第二季度分离培养的革兰氏阴性菌中检出较多的细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48株)、大肠埃希菌(101株)、肺炎克雷伯菌(73株)、鲍曼不动杆菌(46株)。

2.1 肠杆菌科细菌
2.1.1 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血液标本、尿液标本及分泌物标本。

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82%,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5%。

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详见图2)如下:
①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妥布霉素、头孢替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低于30%,这些药物可作为初始经验治疗的首选药。

②对氨曲南的耐药率超过30%,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③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40%,建议临床慎重经验用药。

④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于50%,需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在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病例中,不宜作为经验和治疗用药。

⑤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于75%,应暂停其对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应用。

2.1.2 肺炎克雷伯菌
肺炎克雷伯菌是产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代表菌种,主要分离自血液标本及呼吸道标本。

本季度共检出73株,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详见图2)如下:
①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左氧氟沙星等的耐药率均低于30%,可以作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首选治疗用药。

②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超过30%,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图2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监测图
2.2 非发酵菌 2.2.1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PA )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多种感染,最常见的分离部位是呼吸道。

铜绿假单胞菌常表现为多重耐药,且为重症医学科的常见致病菌,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密切相关。

本季度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48株,耐药情况比较严峻,其对阿米卡
星的敏感性最高,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院没有该药,且存在耳毒性和肾毒性,限制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另一方面是其能对细菌产生的多种修饰钝化酶稳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可能与金属酶和外排泵等多种耐药机制有关,临床上可优先选用耐药率低于30%的抗菌药,重症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详见图3)如下:
①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30%,可以作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首选治疗用药。

②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超过30%,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③对哌拉西林、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超过40%,建议临床慎重经验用药。

④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呋喃妥因的耐药率高达99%以上,应暂停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应用。

2.2.2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本季度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46株,耐药情况严峻。

不动杆菌普遍定植于机体表面或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在医院的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可长期存活,对重症感染患者的威胁较大,其具体耐药情况(详见图3)如下:
①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低于30%,可以作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治疗用药。

②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40%,要慎重经验用药。

③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高于50%,对怀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病人需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图3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监测图
三、多重耐药菌分离情况
2018年第二季度监测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等病原体。

1.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
2018年第二季度全院监测住院病人5088人次,微生物室报告多重耐药菌59例次,其中社区感染14例次;医院感染4例(4例次);社区感染重复9例次;医院感染重复2例次;定植重复30例次。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0.08%,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为0.08%。

多重耐药菌检出前五位病原体由高到低依次为: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详见表3和图4。

表3 2018年第二季度多重耐药菌菌株构成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