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合集下载

统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3套含答案)

统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3套含答案)

期末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50分)一、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6分)1.他们的脸和胳臂.(bei bì)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2.女孩不假.(jiǎjià)思索地说:“假.(jiǎjià)期应该劳逸结合,不能只玩耍不学习。

”3.在翠.(cuìchuì)绿的叶子的衬托下,蒲.(pūpú)公英.(yīn yīng)的花朵显得更加漂亮。

二、看拼音,写词语。

(9分)三、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4分)雨()()花土() ()动()市 ()心盆()()运四、结合字典中的解释,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填序号,3分)【坐】zuò①臀部放在椅子等物体上以支持身体:席地而~。

②乘,搭:~车。

③把锅、壶等放在炉火上,给里面的东西加热:~水。

④因,因为:~此解职。

句子字义停车坐.爱枫林晚。

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五、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1分)1.根据提示写词语。

(6分)(1)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词:披头散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秋天有关的词:一叶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词语接龙。

大吃一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照样子,写一写。

(2分)例:(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的()的西瓜()的()的大海3.选词填空。

(3分)继续连续陆续在森林火灾抢险工作中,他和战友们()奋战了三天两夜。

直到支援部队到来,他们才()从救火第一线撤下来。

稍作休息之后,他们又()投入到抢险工作中去了。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8分)1.照样子补充句子。

(1)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一来,花儿便放假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附答案 (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附答案 (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39分)1.看拼音,写词语。

(6分)zhāo dài lín shíān rán( ) ( ) ( )shū shìzhù wēi lián xì( ) (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气氛.(fèn) B.蝙.蝠(biǎn)C.躲避.(bì) D.开凿.(zuó)3.下列词语中“露”的读音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

(2分)A.露营B.露骨C.流露D.露马脚4.“耢”的意思与( )最相近。

(2分)A.劳动B.农具C.力气D.土地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虚弱尖叫幼想 B. 选择严肃宽阔C.成熟痕迹重叠 D. 睁眼意料违抗6.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4分)【翻】A. 推翻原来的。

B.上下或内外变换位置;歪倒;反转。

C.(数量)成倍地增加。

D.翻译。

(1)弟弟一使劲,就翻.身坐了起来。

( )(2)这家小店这个月的营业额翻.了一番。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那高高的塔就像一位巨人屹立..在岸边。

B.盘古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明亮..。

C.宙斯真是个专制的暴君,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

D. 你宽宏大量,能够忍受,我可受不了这样的窝囊..气。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B.听了抗震英雄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

C.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记录并且收听当天的天气情况。

D.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9.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与下列哪一项中的“可怜”意思相同?( )(2分)A.可怜天下父母心。

B.可怜身上衣正单。

C.山里风光亦可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试卷 附答案 (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试卷  附答案 (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6分)一、选择或按要求填空,完成第1~10题。

1.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第(1)~(5)题。

(12分)①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

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

②这段时光不好挨。

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bōnòng)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

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③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zhàn kāi)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④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yīwēi)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huāng liáng)。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4分)bōnòng zhàn kāi yīwēi huāng liáng(2)下面是“挨”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读音和解释,“这段时光不好挨”一句中“挨”的读音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填序号)。

(2分)(3)“母”字的第三笔是()。

(2分)A. 竖折B. 横折钩C. 横D. 点(4)“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下列最能表现“我”因即将出行而心中充满兴奋与期待的一项是()(2分)A.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B.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

C. 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

D. 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

(5)前面四段文字选自《那个星期天》,从全文表达情感的方式来看,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 作者用跳房子、看云彩走、拨弄蚁穴、翻看“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四个事例来表现“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将焦急的心情融入对具体事例的叙述中。

浙江初中数学100分试卷分值分布

浙江初中数学100分试卷分值分布

浙江初中数学100分试卷分值分布第一学期初中数学期终考试题型及分值(一)七年级数学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值100分2、试卷结构:选择题:30 分(10 题,每题3分)填空题:20 分(10题,每空2分)解答题:50分(6题)3、命题范围:初中科学七年级数学(上)全部内容4、试题难度: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之比约为7:2: 1。

(二)八年级数学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值100分2、试卷结构:选择题:30 分(10题,每题3分)填空题:20分(10题,每空2分)解答题:50分(6题)3、命题范围:初中科学八年级数学(上)全部内容4、试题难度: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之比约为7:2: 1(三)九年级数学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值120分2、试卷结构:选择题:30分(10题,每题3分)填空题:24分(6题,每空4分)解答题:66分(8题)3、命题范围:九年级数学(上)全部内容及九年级数学(下)第1章和第二章内容。

第二学期初中数学期终考试题型及分值:(一)七年级数学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值100分2、试卷结构:选择题:30分(10题,每题3分)填空题:20分(10题,每空2分)解答题:50分(6题左右)3、命题范围:初中科学七年级数学(下)全部内容4、试题难度: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之比约为7:2: 1。

(二)八年级数学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值100分2、试卷结构:选择题:30分(10题,每题3分)填空题:20分(10题,每空2分)解答题:50分(6题左右)3、命题范围:初中科学八年级数学(下)全部内容4、试题难度: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之比约为7: 2: 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画上“√”。

(5分)1.他大费周折.(shé zhé zhē),折.(shé zhé zhē)腾了半天,终于弄折.(shé zhé zhē)了那根树枝。

2.他身材高挑.(tiǎo tiāo),十分清瘦,这副沉甸甸的担子未必能挑.(tiǎo tiāo)得起。

二、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7分)1.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3分)(1)漫步在熟悉的校园,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校园的景色真美啊!描写景色优美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室里,我们曾经一起认真学习。

描写认真学习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场上,我们曾经一起打球、跳绳、赛跑。

描写热闹场面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4分)(1)有的人()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他们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

(2)失败()不是什么令人快乐的事情,()也决不应该因此气馁。

三、选一选。

(12分)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填序号)(4分)折腾①翻过来倒过去。

②反复做(某事)。

③折磨。

④乱花费;挥霍。

(1)如此下去,祖辈的基业几下子就被他折腾..完了。

()(2)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3)弟弟晚上不睡觉,在床上折腾..了一宿,天亮时才进入梦乡。

()(4)我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晚上吐得一塌糊涂,把爸爸妈妈折腾..坏了。

()2.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娟秀的汉字B.温和的大手C.懵懂的孩子D.寂静的校园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父亲鼓励我:既有一,何不能有二。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综合训练(附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埋.头(mái)僻.静(pǐ)锤.子(chuí)B.幼稚.(zhì)侦.探(zēn)靴.子(xuē)C.拘.留(jū)彻.底(chè)剥.削(bāo)D.威胁.(xié)押.送(yā)执.行(zhí)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死得其所努气冲冲哀思制度B.无边无崖惊天动地炊烟捆绑C.昂首挺胸一拥而入脉络棉袍D.五湖四海迫不急待追悼会批评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语言描写)B.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动作描写)C.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神态描写)D.他又累又饿,心里想:流落到这种地方,怎样活下去呢?(心理描写)4.下列事物与象征的品格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A.荷花——洁身自好B.兰花——默默奉献C.梅花——坚韧不拔D.黄牛——吃苦耐劳5.《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李大钊牺牲的时间,这种写法叫()A.点明中心B.总结全文C.首尾呼应D.承上启下6.下列对本单元三首古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字写出了竹子姿态之豪迈。

B.《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一首题画诗。

C.《马诗》的前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三位诗人都通过咏物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7.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①几十年,不管是风雨交加,还是酷暑严寒,他都执着地在稻田间,播种着、耕耘着,属于他的,更是属于人类的梦想——没有饥饿、没有苦难。

②袁隆平爷爷是一个追梦人。

③历经半个世纪的水稻研究,袁爷爷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总结(标准版)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总结(标准版)

第六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5分)母亲被铁路工厂cí tuì()了,她去了一个街道小厂上班。

那是个会产生巨大zào shēnɡ()、空间低矮得使人yā yì()的地方。

可为了我们,母亲甘愿长时间弯曲着jǐ bèi()工作。

我们xīn ténɡ()极了。

二、选择题。

(1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嘲.笑(cháo)蚕茧.(jiǎn)缴.费(yāo)枕.头(zhěn)B.誊.写(ténɡ)衣兜.(dōu)客栈.(zhàn)颓.败(tuí)C.谨.慎(jǐnɡ)权.力(quán)褐.色(hè)缝纫.(rèn)D.兼.顾(jiān)慈祥.(xiánɡ)疲惫.(bèi)偏僻.(b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我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B.这里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

C.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架架战鹰携着热浪冲上云霄。

D.面对一如既往....的问题,她这次应对起来却显得非常吃力。

3.下列句子与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A.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B.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C.一阵微风吹过,金色的水稻随风摆动,犹如金色的海洋。

D.秋天到了,树上红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我们点头微笑。

4.对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表示语意未尽)B.“我……要钱……”(表示声音的延长)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表示列举的省略)D.同学们齐声读起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表示引文的省略)5.对下列句子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是()(2分)A.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

综合素养评价(1-4单元)(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综合素养评价(1-4单元)(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1-4单元)综合素养评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等级得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22分)、-5、+9.8、0中,负数有( )个,最大的数是( )1.在9.86、-3.1、342.截至2022年6月,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视频累计播放量达740000000次,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截至2022年9月22日,“双减”政策密集落地后,我国约有77431000名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改写成用“万名”作单位,并保留整数,大约是( )万名。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或面积单位。

4角8分=( )元 7公顷=( )平方千米1吨20千克=( )吨 5升25毫升=( )升五(1)班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操场的面积大约是2( )。

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近似为6.5,这个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一袋薯片净含量:“100±5克”,表示合格质量最多是( )克,最少是( )克。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樱桃园,占地面积是2公顷,已知它的高是40米,那么它的底是( )米。

7.乐乐看绘本《草房子》的标价时,漏掉了小数点,读成了三千零五元。

已知标价小于40元,且只读一个零,那么《草房子》的标价为( )元。

8.如图,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9厘米,高是8厘米。

把它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玲玲、聪聪和东东三人进行60米赛跑,玲玲用了12.94秒,聪聪用了12.29秒,东东用的时间比玲玲少0.45秒,东东的成绩是( )秒,( )跑得最快。

10.如图,平行四边形被分成了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已知梯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100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选择。

(共14分)1.在直线上描下列各点时,( )更接近10。

A.-10.05B.9.85C.10.65D.12.45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不用测量或不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 .时间间隔B .位移C .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解析:选A.打点计时器是用打点的方式记录时间的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时间;位移需要测量,速度需要计算,A 正确.2.某战车在伊拉克境内以大小为4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则刹车后2 s 内与刹车后5 s 内战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A .1∶1B .3∶1C .4∶3D .3∶4解析:选D.刹车到停下所用的时间t =v 0a =4 s ,所以5 s 内的位移等于4 s 的位移,s 5=v 202a=80 m,2 s 内的位移s 2=v 0t -12at 2=60 m ,s 2∶s 5=3∶4. 3.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末速度为v t ,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A .s <v t t /2B .s =v t t /2C .s >v t t /2D .无法确定解析:选A.因为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做出v -t 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实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而虚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v t 2t ,显然虚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于实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即A 项正确.4.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 m/s 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警报,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点时的速度也为40 m/s ,有三种行进方式,a 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 先匀减速再匀加速;c 先匀加速再匀减速,则( )A .a 种方式先到达B .b 种方式先到达C .c 种方式先到达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解析:选C.做出v -t 图象如图,从出发点到出事点位移一定,根据v -t 图象的意义,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则有t c <t a <t b ,所以c 种方式先到达.5.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 =24t -3t 2,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第几秒末?( )A .2 sB .4 sC .6 sD .8 s解析:选B.由s =24t -3t 2知v 0=24 m/s ,a =-6 m/s 2,再由v t =v 0+at ,得v t =0时t =4 s.6.某同学身高1.8 m ,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 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 取10 m/s 2)( )A .2 m/sB .4 m/sC .6 m/sD .8 m/s解析:选B.本题是联系实际的竖直上抛问题,要考虑到人的重心高度.因为是估算,所以可大体认为人的重心在身体的中点.身体横着越过1.8 m 的横杆,此时重心高度为1.8 m ,起跳时重心高度为0.9 m ,所以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 =1.8 m -0.9 m =0.9 m .所以跳起时竖直分速度v =2gh =3 2 m/s.最接近的是4 m/s ,所以应选B.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5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 3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 m 、9.8 m 、14.7 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 3解析:选AB.自由落体运动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 ,所以A 对;第一个1秒内的位移s 1=12gt 20,第二个1秒内的位移s 2=12g (2t 0)2-12gt 20=32gt 20,第三个1秒内的位移s 3=12g (3t 0)2-12g (2t 0)2=52gt 20,则s 1∶s 2∶s 3=1∶3∶5,所以B 对;第一秒末的速度v 1=gt 0,第二秒末的速度v 2=2gt 0,第三秒末的速度v 3=3gt 0,v 1∶v 2∶v 3=1∶2∶3,所以C错;通过 4.9 m 的时间t 2= 2×4.9g s ,再下落 4.9 m 的时间t 2= 2×14.7g- 2×4.9g ,再下落4.9 m 的时间t 3= 2×29.4g - 2×14.7g ,t 1∶t 2∶t 3=1∶(3-1)∶(6-3),所以D 不对.8.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它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应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初速度v 0和末速度v t 的平均值,即v =v 0+v t 2B .对加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不能用定义式v =s t 求平均速度C .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用v =s t求出 D .对任何直线运动都可用公式v =v 0+v t 2求平均速度 解析:选AC.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A 、C 均正确,而B 、D 错误.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2-5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2-5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物体相遇的时刻分别在1 s 和4 s 末C .乙在前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解析:选AC.甲以2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0~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1=2 m/s 2,2~6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2=-1 m/s 2.t 1=1 s 和t 2=4 s 二者只是速度相同,未相遇.2~6 s 内,甲、乙速度方向相同.故正确答案为A 、C.10.(2011年湖北八校联考)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 s 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解析:选C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说明每经过1 s 的时间,位移大小相等,至于在这1 s 内车的位移是否均匀则无法判断,因此,只能说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运动得越来越快,一定是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可能不变,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1小题4分,12小题8分,共1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图2-6如图2-6所示为小球自由下落过程中,用频闪照相获得的轨迹的一部分,计数点1~2的间隔为7.65 cm,2~3的间隔为8.73 cm ,每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30s ,小球运动到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小球下落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解析:根据小球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遵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Δs =gT 2,Δs =s 23-s 12=8.73 cm -7.65 cm =1.08×10-2m ,T =130 s ,所以g =Δs T 2=1.08×10-2(130)2m/s 2=9.72 m/s 2, 又有v 2=s 132T =(7.65+8.73)×10-22×130m/s ≈2.46 m/s. 答案:2.46 m/s 9.72 m/s 212.(2011年烟台检测)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2-7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 、B 、C 、D 、E 、F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 点的距离依次是2.0 cm 、5.0 cm 、9.0 cm 、14.0 cm 、20.0 cm.图2-7(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 点的速度为v B =__________ m/s ,CE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 m/s ;(2)以打B 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 -t 坐标系如图所示,请在图2-8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图2-8(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m/s 2. 解析:(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B 是A 、C 的中间时刻,利用v t 2=v 0+v t 2,s =v 0+v 42t 有v B =s AC 2×0.1=0.050.2m/s =0.25 m/s , 同理得:v C =0.35 m/s ,v D =0.45 m/s ,v E =0.55 m/s. v CE =s CE 2×0.1=0.14-0.050.2m/s =0.45 m/s. (2)v -t 图象如图所示.(3)在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a =0.55-0.250.3m/s 2=1 m/s 2. 答案:(1)0.25 0.45 (2)见解析 (3)1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 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 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解析:质点做匀速运动的速度等于其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故v =a 1t 1=1×5 m/s =5 m/s ;(4分)质点在最后2 s 内速度由匀速运动的速度5 m/s 变为0,所以其加速度a =0-5 m/s 2 s=-2.5 m/s 2;(5分) 加速度大小为2.5 m/s 2.(1分)答案:5 m/s 2.5 m/s 214.(10分)某市规定,汽车在学校门前马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 ,一次一辆汽车在学校门前马路上遇紧急刹车情况,由于车轮抱死,滑行时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车痕,交警测量了车痕的长度为9 m ,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 s ,立即判断出这辆车有没有违章超速,请你说出交警是怎么判断的.解析:由于s =9 m ,t =1.5 s ,由v =s t 得:平均速度v =91.5m/s =6 m/s ;(4分) 由于v =v 0+v 2,则v 0=2 v =12 m/s =43.2 km/h ;(4分) 由于车速超过40 km/h ,可知此车超速.(2分)答案:见解析15.(12分)汽车正以v 1=1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s 0=6 m 处有一辆自行车以v 2=4 m/s 的速度做同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刹车做加速度a =-5 m/s 2的匀减速运动,则经过t =3 s 汽车与自行车相距多远?解析:当汽车做加速度为a =-5 m/s 2的匀减速运动时,因汽车的实际运动的时间为t 0=Δv a=0-10-5s =2 s ,(3分) 故在已知时间t =3 s 内,汽车已停了1 s .(1分)在此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s 1=v 0t 0+12at 20=10×2 m +12×(-5)×22 m =10 m .(3分) 自行车的位移为s 2=v 2t =4×3 m =12 m ,(3分)故此时两车相距的距离Δs =s 0+s 2-s 1=(6+12-10)m =8 m .(2分)答案:8 m16.(12分)车从静止开始以1 m/s 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相距s 0=25 m 处,某人以和车运动方向相同的6 m/s 的速度匀速追车,问能否追上?若追不上,求人、车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解析:法一:(数学法)设经时间t 追上,则人的位移s 1=v 1t ,(1分)车的位移s 2=12at 2.(1分) 追上时两者的位移关系s 1=s 2+s 0,(1分)综上得t 2-12t +50=0.(2分)由于方程根的判别式Δ<0,所以此方程无解,说明人追不上车.(2分)两者间的距离Δs =12at 2+s 0-v 1t =12t 2-6t +25.(3分)当t =6 s 时,Δs 有极小值,解得Δs =7 m .(2分)法二:(物理法)人的速度只要大于车的速度,两者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小,人的速度小于车的速度,两者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大,那么,当两者速度相等时,是人能否追上的临界条件,(3分)则v =at ,t =v a =61s =6 s .(3分) 人追赶的最大距离为Δs max =v t -at 22=⎝⎛⎭⎫6×6-1×622 m =18 m<25 m .(3分) 人不能追上车,两者之间的最小距离为s min =s 0-Δs max =25 m -18 m =7 m .(3分)法三:(图象法)作出人与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5分)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人追车的最大距离就是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该面积所对应的位移为s =6×62m =18 m<25 m ,(4分) 说明追不上车,且人与车的最小距离为s min =s 0-s =(25-18) m =7 m .(3分)法四:若以车为参考系,人的初速度为v0=6 m/s,加速度为a=-1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人相对车做匀减速运动,当人相对车的速度减为零时追不上车,人就不能再追上车,此时人的最大位移为Δs max,(4分)Δs max=v202a=622×1m=18 m<25 m.(4分)人追不上车,人与车间的最小距离为s min=s0-Δs max=(25-18) m=7 m.(4分) 答案:追不上7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