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实验3汇总
植物生物学实验三 植物组织的多样性

芹菜叶柄横切面
紫露草茎横切面
紫露草茎横切面
四、作业
1.绘徒手切片的结构放大图,标明 所见各成熟组织所在的位置及名 称。
间苯三酚法是植物显微化学中检验木质化 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法,但不适于作永久 切片,因颜色会慢慢退去而变成淡黄色。 对比染色前后材料的变化,分析染色技术 对于观察植物解剖构造的意义。
(三)植物成熟组织的多样性
种子植物的组织结构极其复杂。各种组织 的表现形式随着植物种类的不同、所处生 境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从而体现出植物组 织在适应生态环境时,呈现结构上的多样 性。 通过对自制切片中不同植物的器官观察, 识别各种成熟组织。
(5%~10% 在95% 酒精中) ,稍放置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切片中,木质化的细胞壁现出樱桃红或紫红色。 间苯三酚法是植物显微化学中检验木质化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法,但不适于作永久切片,因颜色会慢慢退去而变成淡黄色。 对比染色前后材料的变化,分析染色技术对于观察植物解剖构造的意义。 它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及研究中最简单和常用的一种制取切片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
操作过程: 它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及研究中最简单和常用的一种制取切片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
(三)植物成熟组织的多样性
1. 选择成约2~3cm左右的小段植物器官 种子植物的组织结构极其复杂。
选择成约2~3cm左右的小段植物器官或组织为材料。 通过对自制切片中不同植物的器官观察,识别各种成熟组织。
或组织为材料。 左手保持不动,以大臂带动前臂,将刀片由左外侧向右内侧作均匀的拉切动作。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刀片的右下角,刀口向内,使刀片与材料切面平行。
2. 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指弯夹 间苯三酚法是植物显微化学中检验木质化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法,但不适于作永久切片,因颜色会慢慢退去而变成淡黄色。
《植物生物学实验》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标分析

《植物生物学实验》逆境胁迫水稻幼苗及其生理指标分析植物生物学实验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来研究植物的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本实验主要通过逆境胁迫处理水稻幼苗,分析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设备:1.水稻(水稻研究中心提供);2.生理盐水(NaCl)、二氧化硫(SO2)处理液;3.导电仪、光合仪等生理分析仪器;4.显微镜、离心机等常规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1.准备水稻幼苗:从生长良好的水稻幼苗中挑选均匀的幼苗作为实验材料。
2.处理逆境胁迫:将水稻幼苗分为3组,每组包含相同数量的幼苗。
第一组为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第二组为盐胁迫组,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第三组为二氧化硫胁迫组,用不同浓度的SO2气体处理。
将幼苗放置于适当的处理液或腔室中,进行逆境胁迫处理。
3.观察幼苗生长:每天记录幼苗的外观和生长情况,包括株高、根长、叶片颜色变化等。
4.分析生理指标:适当时间点采集幼苗组织,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指标分析。
例如,测定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导电率等指标,来评估幼苗的耐逆性。
5.统计和分析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的差异性,探讨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可以得出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在盐胁迫组中,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可能显著减少,叶片可能出现褪绿现象,并且各项生理指标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而在二氧化硫胁迫组中,幼苗的生长可能受到抑制,且可能出现叶片黄化和脱落等症状。
实验结论:通过逆境胁迫处理水稻幼苗,可以发现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在逆境环境下的生理适应机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总结:本实验通过逆境胁迫处理水稻幼苗,分析逆境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生理指标分析。
植物生物学实验复习题1

植物生物学实验习题1一、名词解释1、细胞器2、侵填体3、单纹孔4、单穿孔5、复穿孔6、筛域7、复筛板8、单筛9、外分泌结构10、分泌结构11、有节乳汁管12、无节乳汁管13、裂生型分泌道14、溶生型分泌道15、细胞的全能性16、填充生长17、附加生长18、生物膜19、粗面质网20、光滑质网21、原生质22、胞间联丝二、基础理论单项选择题1、辣椒变红的过程是:()A、有色体→叶绿体B、叶绿体→有色体C、白色体→有色体D、有色体→白色体2、麦在春季拔节主要是因哪种组织起作用:()A、顶端分生组织B、居间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原生分生组织3、植物吐水现象是由哪种组织完成的?()A、气孔B、分泌组织C、乳汁管D、排水器4、最早发现细胞并给予命名的是:()A、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B、英国物理学家虎克C、瑞典植物学家林奈D、德国动物学家施旺5、线粒体为双层生物膜结构,其外层膜的面积比层膜的面积:()A、大B、小C、同样大D、大小关系不稳定6、叶绿体也是由外两层生物膜构成,其膜的面积比外膜的面积:()A、小得多B、几乎等大C、大D、大许多倍7、在下列4种物质中,哪一种不是细胞后含物:()A、脂肪B、碳水化合物C、核酸D、糊粉粒8、两个相邻具次生壁的细胞,从一个细胞腔到另一个细胞腔,这中间的细胞壁可以细分为几层?()A、3B、5C、7D、99、细胞的胞间连丝是:()A、微丝B、微管C、居间纤维D、原生质丝10、细胞壁常常发生次生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A、初生壁B、次生壁C、质膜D、胞间层11、细胞壁的主要化学万分是纤维素,构成细胞壁的结构单位是:()A、微纤丝B、微丝C、微管D、微粒体12、细胞学说是德国生物学家施来登和施旺提出的,其时间是:()A、1939B、1893C、1838D、198313、植物细胞分裂主要有三种方式,最常见最普通的分裂方式是:()A、有丝分裂B、无丝分裂C、减数分裂D、直接分裂14、组成原生质的四大类大分了化合物是:()A、蛋白质、核酸、脂类、无机盐B、蛋白质、核酸、糖类、维生素C、蛋白质、脂类、糖类、核酸D、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素15、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是:()A、能量转换B、有机物合成C、调节代D、控制发育16、花青素是植物细胞所含的化学物质,存在于:()A、叶绿体B、溶酶体C、液泡D、高尔基体17、植物细胞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C、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D、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18、维持植物细胞形态结构稳定作用的是:()A、细胞核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器19、植物能够生长的主要原因是:()A、细胞分裂和生长B、细胞分裂和分化C、细胞分化D、细胞伸长20、形态结构相似,来源相同,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集合体,称为:()A、组织B、器官C、同源器官D、复合组织21、细胞产生稳定的新特征,出现相互差异的过程,称为:()A、分裂B、分化C、反分化D、次生生长22、下列哪种细胞在成熟后仍是生活细胞?()A、管胞B、石细胞C、导管分子D、筛管分子23、分泌组织分为分泌和外分泌两大类,下列哪种分泌组织是外分泌结构?()A、蜜腺B、分泌细胞C、分泌腔D、乳汁管24、木质部位于茎干中央部分,按组成分,可称为:()A、简单组织B、复合组织C、输导组织D、机械组织25、保护组织又是:()A、分生组织B、简单组织C、复合组织D、次生分生组织26、下列哪种组织不属于基本组织:()A、分泌组织B、同化组织C、吸收组织D、贮藏组织27、气孔的部位是指:()A、两个保卫细胞B、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间隙C、表皮细胞之间的间隙D、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之间的间隙28、吸收组织常分于植物体的:()A、根尖B、茎尖C、叶片D、果实29、同化组织常分布于植物体的:()A、根B、茎C、叶D、果实30、在筛板上,联络索穿过筛孔时,包在联络索外面的物质是:()A、侵填体B、胼胝质C、胼胝体D、树脂31、管胞和导管的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形态B、壁的次生加厚C、功能D、端壁结构32、根的初生结构出现在根尖的哪个区?()A、分生区B、伸长区C、根毛区D、根冠33、在根的初生结构横切面上,其结构由外向依次为:()A、外皮层、凯氏带、中柱B、外皮层、表皮、中柱C、表皮、皮层、中柱D、表皮、皮层、中柱34、双子叶植物皮层上的凯氏带加厚在细胞的哪个面上:()A、横向面和径向面B、横向面和切向面C、径向面和切向面D、弦切面和横向面35、在根的初生结构中,紧靠中柱鞘的木质部是:()A、初生木质部B、原生木质部C、后生木质部D、次生木质部36、根的次生保护组织木栓形成层常起源于:()A、表皮B、外皮层C、皮层D、中柱鞘37、单子叶植物根的皮层细胞壁加厚时,其中有一个面末加厚的是:()A、径向面B、横向面C、外切向面D、切向面38、在双子叶植物根的皮层细胞上哪个面没有凯氏带结构?()A、横向面B、径向面C、切向面D、垂周面39、在双子叶植物根的木质部中,哪种组织发育方式是始式?()A、次生木质部B、初生木质部C、原生木质部D、后生木质部40、根的加粗生长是由于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形成层属于:()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41、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个显著特征是:()A、细胞壁、质体和线粒体B、细胞壁、线粒体和溶酶体C、细胞壁、质体和液泡D、细胞壁、液泡和核糖体42、髓居茎的中心,是由哪种组织发育而来的?()A、原表皮B、原形成层C、基本分生组织D、原分生组织43、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在其横切面上,由外向依次为:()A、表皮、皮层和维管柱B、周皮、皮层和维管柱C、表皮、周皮和维管柱D、表皮、维管柱和髓44、位于次生木质部的射线称为:()A、维管射线B、木射线C、韧皮射线D、髓射线45、维管射线又称次生射线,存在于:()A、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B、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C、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D、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46、在具有次生结构的根的横切面上,维管组织由外向依次为:()A、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B、次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C、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D、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47、双子叶植物木质部的组成是:()A、导管、筛管、伴胞、木纤维B、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C、导管、管胞、伴胞、木薄壁细胞D、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48、双子叶植物韧皮部的组成是:()A、筛管、筛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B、筛管、筛胞、伴胞、韧皮薄壁细胞C、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D、筛管、管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49、单子叶植物叶片表皮层中有许多泡状运动细胞,它们分布于叶片的哪个面:()A、腹面B、背面C、下面D、上下两面50、恩格斯在评价19世纪三大发现时,其中两项为生物学科,它们是:()A、细胞学说和显微镜发明B、《物种起源》和双名法C、《物种起源》和细胞学说D、《物种起源》和《本草纲目》三、填空1、薄壁组织根据形成结构和功能分为()、()、()、()、()等。
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汇总与整理

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汇总与整理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身参与观察和操作,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的汇总和整理。
一、细胞实验知识点1. 细胞的观察实验: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质点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学生可以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例如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 洋葱鳞片染色体的观察实验:通过染色技术,学生可以观察到洋葱鳞片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构,了解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3. 酵母的呼吸实验:通过观察酵母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现象,学生可以了解到细胞的呼吸过程,以及呼吸产生能量的重要性。
二、遗传实验知识点1. 突变的观察实验:通过观察果蝇或豆芽的突变现象,学生可以了解到基因突变对生物形态和特征的影响。
2. 遗传性状的实验:通过杂交等实验方法,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基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了解到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传递。
3. DNA提取实验:通过提取植物细胞中的DNA,学生可以了解到DNA的结构和提取方法,进一步了解到基因的信息传递过程。
三、生态环境实验知识点1. 光合作用的实验: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到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林地调查实验:通过对林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植物和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相互关系。
3. 垂直分布实验:通过采集水生生物,观察它们在不同水深中的分布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生物在水深变化下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四、生物分类实验知识点1. 昆虫分类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食性等,学生可以实践昆虫的分类方法,提高分类的能力。
2. 植物分类实验:通过采集不同植物的样本,观察它们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学生可以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
3. 动物标本研究实验:通过研究动物标本的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和生活习性,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动物的分类和进化关系,并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

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高中生物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种,我将从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三个方面分别介绍常用的实验方法。
一、植物生物学实验方法:1. 植物营养试验:通过培养基培养植物,改变培养基中某种特定营养物质的含量或排除某种特定营养物质的供给,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从而了解该营养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光合作用测定:使用光合作用速率仪、气体交换仪等设备测定光合作用的速率,或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从而研究光合作用与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3. 细胞伸长测定:将植物茎、根等组织切片,经过预处理后,观察细胞在一定时间内的伸长情况,从而研究细胞伸长的机制。
4. 叶脉分析:通过清洗植物叶片表面后,借助显微镜观察和测量叶脉的形态特征、密度和长度,进而推测植物的光合强度、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特性。
二、动物生物学实验方法:1. 动物行为观察:观察动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反应,如觅食、交配、养育幼崽等,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动物行为来推断动物行为选择的原因和行为模式。
2. 动物解剖学:通常通过对小型动物(如青蛙、鱼类)进行解剖,观察动物体内器官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器官间的联系和作用,从而研究动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3. 动物生理学实验:如通过测量动物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或者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观察动物生理反应的变化,以揭示动物生理功能和适应性特征。
4. 遗传实验:通过对动物进行交配、观察后代表型和基因型的分布,以研究基因的传递规律和遗传变异。
三、微生物学实验方法:1. 微生物的培养和纯化:将微生物分离并培养于适宜的培养基上,通过观察生长特点、形态和结构,分离出纯种菌株进行研究。
2.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通过将不同菌株培养于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从而确定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3. 微生物的鉴定与分类: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法,对已培养菌株进行鉴定和分类,从而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系统发育关系。
植物学实验

气 孔 器
气孔 表皮细胞
5.机械组织
(1) 厚角组织 取风轮菜(或蓖麻)茎的横切片,置显微镜 下观察表皮下方的几层厚角组织,可见角隅处的细胞壁加 厚,细胞排列紧密,无胞间隙。
5.机械组织
(2) 厚壁组织 纤维形细长,两端尖锐,细胞壁很厚,胞腔 窄细,胞壁上有纹孔,胞壁全部木质化。成熟的纤维都是 死细胞。
蓖麻茎木质部离析
5.机械组织
(2) 厚壁组织 梨果肉石细胞 取少量梨果肉带硬粒部分置于载玻片上,用镊柄压碎, 用水封片。在镜下观察,可见许多圆形或椭圆形胞强加烈 增厚,胞腔很小,而胞壁未加厚的部分形成辐射状的纹孔 道,即是石细胞
图 1-21 梨 果 肉石细胞
5.输导组织
(1)导管和管胞 (2)筛管和伴胞(图 1-25) 取南瓜茎纵切片(图1-26),在显微镜下观察,首先找到染成绿色的韧皮部,
图1-30 禾本科种子的结构 A,B. 玉米种子;C,D.小麦种子
实验四 植物的根茎叶
掌握4大问题:
(1)根茎叶的功能 (2)根茎的初生结构 (3)根茎的次生结构 (4)根茎叶的发育 ①根、茎尖的原始细胞发
育分化为初 生结构
②根、茎的初生结构发育为次生结构
(一)根的初生结构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取蚕豆和毛莨根(图 1-32 )根毛区的横切制片,在显微镜下依次观 察 下列各部图1-32 毛莨根横切
网纹导管放大
螺纹导管
环纹导管
图1-27南瓜茎纵切
实验三 种子和幼苗
1.双子叶无胚乳种子——蚕豆(图1-28 ) 取泡胀的蚕豆一粒,剥 去种皮,里面的整个结构就是胚。胚是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四部分组成。
图1-28 蚕豆的种子 A.种子外形的侧面观; B.切去一半子叶显示内部结构; C.种
植物生理学实验三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三 钾离子对气孔卫细胞质膜的H+-ATPase被活 化,利用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将H+泵到保 卫细胞外,使细胞膜外侧带正电,内侧带负电, 形成跨细胞膜的电压;在这一电压的驱动下, 钾离子通过膜上的钾离子通道进入细胞,使细 胞内细胞液浓度增加,降低保卫细胞的渗透势; 从而使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开放。
2. 根据实验结果,解释三组实验存在差异的原 因。
3. 思考题:钾离子引起气孔张开的原理是什么? 4. 思考题:试分析影响气孔开闭还有哪些原因?
3. 撕芥蓝叶表皮若干放入上述三个培养皿中。 4. 培养皿放入25℃温箱中,使溶液温度达到25℃。 5. 将培养皿置于人工光照条件下照光 30 - 60 min。
(可适当延长时间) 6. 分别在显微镜下再次观察气孔的开度。
结果分析与思考
1. 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画出三组实验 中气孔开度的示意图(气孔开或闭)!
目的:观察K+在气孔开张中的作用,加 深对“气孔运动---K+积累学说”的理解。
实验器材和试剂
植物材料: 芥蓝叶片
实验器材:显微镜、培养皿、温箱、镊子、载 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实验试剂: 2%硝酸钾、2%硝酸钠、蒸馏水。
实验步骤
1. 首先撕取芥蓝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气孔 开度。
2. 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2%硝酸钾,2%硝酸纳 及蒸馏水各15 mL。
植物生物学 自主实验

环境102班 周娅楠 曹左男
实验一 储藏组织中淀粉含量 与植物生长环境的关系 (失败)
实验目的:探究储藏组织中淀粉含量与植物生长环 境的关系
材料:水葫芦、松叶、芦荟、石莲、橡皮树、口红 花、吸毒草等
方法:对所选植物的叶或茎进行切片制片; 用碘化钾溶液对所得切片染色; 用显微镜观察淀粉的分布及密度; 分析探究淀粉的含量与植物生长环境的关系
333实验结果对比植物生长特点或类型气孔密度芦荟旱生植物石莲旱生植物233133绿玫瑰水生水葫芦水生铁海棠阳生口红花阴生14橡皮树耐高温松树耐寒10333双子叶植物豆瓣绿65单子叶植物吊兰333实验结果分析气孔是植物茎叶表皮层中由成对保卫细胞围成的开口是植物与环境交换气体的通道它影响着蒸腾光合呼吸等作用
实验结果对比
植物生长特点或类型 芦荟(旱生植物) 石莲(旱生植物) 绿玫瑰(水生) 水葫芦(水生) 铁海棠(阳生) 口红花(阴生) 橡皮树(耐高温) 松树(耐寒) 双子叶植物(豆瓣绿) 单子叶植物(吊兰) 气孔密度 2.33 1.33 7 8 8 14 10 3.33 6.5 3.33
实验结果分析
豆瓣绿(双子叶植物)
气孔密度:6.5
芦荟(旱生植物)
气孔密度:2.33
石 莲 ( 旱 生 植 物 )
气孔密度:1.33
绿玫瑰(水生)
气孔密度:7
水葫芦(水生)
气孔密度:8
铁海棠(阳生植物)
气孔密度:8
口红花(阴生)
气孔密度: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橡皮树(耐高温)
气孔密度:10
松树(耐寒)
气孔密度:3.33
图示结果 松茎切片,所示蓝色可能为淀粉
橡皮树叶切片,无法 确定是否有淀粉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粒体
高尔基体
液
泡
细胞膜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并能在显微 镜下辨认植物细胞的各部分显微结构,掌握细胞的 基本结构。 2. 学会制作植物表皮、果肉等临时装片。 3. 认识植物细胞的细胞质运动现象。
二、实验用品
1. 洋葱鳞茎、红辣椒果实、马铃薯块茎。 2.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刀、培养皿、吸水 纸、滴管、镊子等。 3. I2-KI水溶液。
4. 马铃薯块茎细胞
用解剖针针尖刮取少 许马铃薯块茎细胞,涂抹 在载玻片上,用I2-KI溶液 染色片刻制作临时装片,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 的淀粉粒结构。
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粒 A. 单粒;B—D. 复粒;E. 半复粒
5. 柿胚乳永久制片
柿胚乳细胞壁较厚,在细胞壁上可见到横贯细胞壁
的细丝,即胞间连丝。
细胞壁:无色,比较透明。 细胞质:呈淡黄色,为一薄层。
细胞核:呈黄褐色,为扁圆形的小球体,被中央大液泡挤 压紧贴着细胞壁。
液泡:无色,位于细胞中央,充满细胞液。
紫色品种洋葱的材料中有些细胞液泡是紫色的,为什么?
如何观察洋葱鳞叶下表皮细胞?
观察与思考:
1、在你的制片中 是否每个细胞都具 有细胞核?为什么? 2、你如何解释不 同细胞中细胞核在 形态和位置上的差 异? 3、你能看见细胞 核中的核仁吗?一 般有几个?
显微镜下观察
2.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观察
(1)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取洋葱鳞叶的内表皮约2mm×2mm制作临时装片。 制片时,用刀片在鳞叶内表面划处一“井”字,用镊子 撕取中间方形部分,尽快放入水中展平。
1
2
3
4
5
6
(2)细胞结构观察
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及其表皮细胞的排列 方式,高倍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和白 色体。
实验一 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
进化过程中,植物细胞形成了特有的结构。在光学显
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细胞壁、细胞核、质体和液 泡。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可观察到细胞原生质运
动。
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三维模型
细胞壁 内质网 细胞核 核 仁 溶酶体 叶绿体 细胞骨架
(3)调节视野反差 (4)认真观察
(2)使用微调螺旋调整焦点;
(3)调节光亮度和反差 (4)认真观察
1. 显微镜临时镜检标本 的制作(制作临时装片)
载玻片中央加水滴
材料放入水滴并展平
拭擦玻片
特别注意:
盖盖玻片
观察临时装片时一定要加盖 盖玻片,并将其四周溢出的 水擦干。
吸去多余水分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盖玻片 一边先放下,接触到水,然后 再轻轻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三、实 验 内 容 1.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观察
2. 红辣椒果实表皮细胞观察
3. 马铃薯块茎淀粉粒观察
4. 柿胚乳永久切片观察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拿取显微镜 放置显微镜 请使用 台面上的 玻片标本 进行练习 显微镜使用后 的整理
对光
使用低倍物镜
(1)放置玻片标本;
使用高倍物镜
(1)选好目标;
(2)调节焦距;
实验课要求
1、上实验课必须穿上白大褂;
2、上课时认真听讲,不可喧哗、打闹;
3、实验课后需各自清理干净实验台面,实验用品洗净后,放回 原处; 4、每次实验课结束安排两位学生值日(包括实验台面、地面卫 生的清理,倒垃圾、关水、电、门、窗) 5、实验报告在下一次实验课时递交; 注意:平时成绩根据以上表现给分,占期末成绩的 30%。
• 特别注意:必须使用铅笔进行绘图和文字标注
教学进度表
1、植物生物学常用方法与技术简介,植物 细胞观察; 2、植物组织的观察; 3、根的初生和次生结构,侧根的发生; 4、茎的初生、次生结构观察; 5、叶解剖观察以及叶的生态类型和营养器 官变态的识别观察; 6、植物的花的组成及花序;
7、植物的果实观察; 8、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 9、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含量的测定; 10、叶绿体色素的理化性质; 11、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培养; 12、常见植物识别
四、实验报告
• 1、实验目的(10分) • 2、实验原理(10分) • 2、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10分) • 3、实验步骤(10分) • 4、实验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或结论)(30分) 对观察的细胞进行绘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 a.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2-3个)(示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b. 红辣椒果实表皮细胞(示有色体和细胞壁上的初生纹孔场) c. 马铃薯茎块的淀粉粒结构 • 5、分析和讨论(必须结合思考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30分) 思考题:1、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的什么结构? 2、在你的洋葱制片中是否每个细胞都具有细胞核?为什么? 3、你如何解释洋葱制片中不同细胞中细胞核在形态和位置上的差异?
植物细胞与组织绘图法
• 生物绘图的要求:
– 科学性、真实感、精细而美观、文字标注清晰。
• 生物绘图的基本步骤:
– 构图:位置、结构特点、大小、比例等;(需根据观察的结果 进行绘图,不可猜测,不可照搬书本的图画)
– 勾画轮廓
– 用清晰的线条和圆点完成全图 – 文字标注:引线、结构名称、图的名称;(对图的结构进行文 字标注时,标注需在图的右侧,图的名称在图的正下方)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壁
液泡
(3)染色观察
将I2-KI染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在另一
侧用吸水纸将染料吸入后,待表皮材料呈淡黄
色时,观察细胞核及核仁。注意观察:细胞核
的形状和在细胞中的位置;细胞核中核仁数量; 液泡与细胞质之间的界限。
3. 红辣椒果实的表皮细胞
取红辣椒果实的一块果皮,将表皮向下放在载玻片上, 用镊子夹住材料,以解剖刀刮去果肉,刮至无色或半透 明的浅橙色,这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留下表皮。将其制成临时装片,观 察细胞中的有色体,和细胞壁上的初生纹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