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概念、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精神健康问题现状分析报告

精神健康问题现状分析报告

精神健康问题现状分析报告精神健康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篇分析报告旨在深入探讨精神健康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和专家的意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问题,并为社会各界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下是对精神健康问题现状的分析。

1. 精神健康问题的背景精神健康问题广泛存在于整个社会。

由于日常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精神健康的困扰。

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2. 精神健康问题的现状(1)心理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心理疾病患者数量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

(2)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的推广仍然不够普及,许多人缺乏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能。

(3)心理咨询服务匮乏。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4)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不足。

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受到许多人的忽视和排斥,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

3. 精神健康问题的影响(1)个体层面:精神健康问题会带来焦虑、抑郁等心理痛苦,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2)家庭层面:精神健康问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家人之间的沟通和支持受到影响。

(3)社会层面:精神健康问题的存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增加社会治安问题的发生。

4. 精神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从儿童时期开始,加强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习惯。

(2)建立多元化的心理咨询服务系统。

增加心理咨询机构的数量,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3)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度。

(4)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

加强社区组织,为精神健康问题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援助和支持。

5. 结论通过对精神健康问题的现状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的探讨,我们可以认识到精神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力。

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教

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教

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宣教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对于每个人的幸福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照顾自己的心理健康。

1.了解精神卫生的重要性:精神卫生是指一个人情感、思维和行为的正常状态。

它不仅仅是没有精神疾病,而是指一个人具备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适应生活、工作和社交的压力。

精神卫生影响我们的情绪、决策能力、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

2.认识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焦虑、抑郁、恐慌、焦虑、睡眠问题、自卑、注意力不集中、饮食问题、药物滥用等都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这些症状,及早寻求专业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定期锻炼、保持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度的社交活动可以帮助减轻压力和提高心理韧性。

4.寻求支持:如果您感到沮丧、焦虑或无法摆脱负面情绪,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非常重要。

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5.学习应对压力的方式:生活中的压力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学会应对它们。

建立适应性应对策略,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维,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

6.培养积极的社交关系:与他人建立积极、支持性的社交关系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与家人、朋友和社区建立互助关系,分享快乐和困难,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纽带。

7.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学会表达它们,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这可以帮助您建立积极的自尊心和人际关系,并提高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8.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学会正视挑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增强心理韧性和幸福感。

9.避免药物滥用:滥用药物如酒精和毒品可能会对精神卫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理解药物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保持适度和负责任的使用。

10.教育他人:扩大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认知对于整个社会的福祉都至关重要。

世界精神卫生日小知识

世界精神卫生日小知识

世界精神卫生日小知识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的10月10日,旨在提高全球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精神卫生是人们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健康状况,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小知识,关于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持精神健康。

了解精神卫生的定义。

精神卫生是指人们在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健康状态。

它不仅仅是缺乏精神疾病,更是指个体的心理和情感的平衡。

精神卫生问题可能包括焦虑、抑郁、压力等,而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干预,可能会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精神卫生问题的影响。

精神卫生问题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也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精神卫生问题可能导致个体的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其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

同时,精神卫生问题也会增加医疗系统的负担,增加社会的成本。

因此,关注和解决精神卫生问题,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后,了解保持精神健康的方法。

保持精神健康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行为习惯。

首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能够增强我们的情感支持系统,帮助我们应对困难和压力。

其次,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保持精神健康的关键。

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抵抗力,提高心理的稳定性。

此外,学会管理压力和情绪也是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技巧。

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寻求支持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了解精神卫生服务的重要性。

精神卫生服务是指提供给个体和社会的精神健康促进、预防和治疗的服务。

精神卫生服务可以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康复和社区支持等。

这些服务可以帮助个体解决精神卫生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其恢复和重返社会。

同时,精神卫生服务也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包括政府的投入和社会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通过对精神卫生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精神卫生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

精神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精神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精神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家对精神卫生事业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精神卫生服务工作也在不断完善。

但总体来讲,我国的精神卫生服务事业让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结合笔者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工作实践,分析现阶段精神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精神卫生工作;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371-01精神卫生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重点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它关系到人类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重要课题。

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对各类精神疾病进行防治、跟进与总结,保障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安定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稳步发展;第二、密切关注人们的精神卫生状况,建立、健全各类精神卫生服务体制,为国民的精神文明注入正能量,让国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得到关注与发展。

1.精神卫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精神卫生服务行业一直处于空白的状态,在不断摸索和吸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一个符合我国基本情况的精神卫生服务机制,至今已经建立起一个初具规模的精神卫生医疗保健和服务体系。

但同时我们仍然能看到诸多制约精神卫生行业健康发展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各类弱势群体现阶段仍难以享用国家完整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尤其是一部分无法定抚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三无”人员,他们更是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所应面对的特殊群体。

很显然,我们针对这一部分人群仍然缺乏成熟、完整的服务制度。

如何解决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一社会不均衡状态,建立、健全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无疑是现阶段社会发展所应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来源,导致机构服务水平达不到标准,更难解决社会上其他特困精神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

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提高精神卫生管理的相应对策,为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作出分析。

结果:59.4%的门诊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28.4%和31.2%有焦虑和抑郁,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内科患者的精神问题最多,最显著。

精神科会诊率低(仅为1%),绝大多精神障碍疾病漏诊。

结论:传统医学模式中精神科不受重视,医务人员精神服务意识淡薄,因此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精神卫生服务,提高医护人员精神卫生和实践技能,提高对精神障碍的诊断能力。

同时,需进行精神卫生的科普宣传,使精神病学服务内容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

【关键词】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R2【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27-0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卫生要求逐渐发生着变化。

在欧美国家,综合医院精神病学发展已经数十年,精神科或心理学工作者与各科医护人员对日常诊治的患者的精神问题协同解决,并提高医护人员识别和诊治精神障碍的能力[1]。

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作为全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面临着相关专业人才缺少,政策扶助不足,资金保障缺乏等问题。

因此,如何结合我国经济、政治及社会相关的国情,探索现代医学模式下的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新方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社会稳定安全,是一个具有重大及深远意义的课题。

1 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现状全国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包括综合医院精神科,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科三大类。

其中,综合医院精神科是我国精神卫生服务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精神服务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缓慢。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全国精神服务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竞争激烈,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已从 20 世纪 70年代的5.4‰上升为13.47‰;部分地区的调查表明,我国 15 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总患病率高达17%。

精神卫生知识普及PPT课件

精神卫生知识普及PPT课件

总结
通过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共同建立 健康的社会环境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创伤事件持续 回忆、恐怖和焦虑
保护精神卫生 的方法
保护精神卫生的方法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与家人 和朋友保持联系 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乐 观的心态
保护精神卫生的方法
保持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习惯,注意健康 生活方式 学会有效的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保护精神卫生的方法
寻求专业帮助,如心理咨询或治疗
精神卫生知识 的普及
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了解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及其症状 传播正确的精神卫生知识,消除误解和 偏见
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鼓励人 们寻求帮助 加强对精神卫生的重视和宣传 ,促进社会关注
总结
总结
精神卫生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 分
了解精神卫生问题,保护自己和他人的 精神健康
精神卫生知识 普及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问题的影响 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保护精神卫生的方法 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总结
引言
引言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精神卫生知识普 及课程 精神卫生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 要
什么是精神卫 生
什么是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是指一个人在心理、社会和情 感方面的健康状态 它涉及到个体的思维、情感、行为和社 交能力的正常发展
精神卫生问题 的影响
精神卫生问题的影响
精神卫生问题会影响个人的生 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它也会对家庭、 生问题
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抑郁症: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愉快感 焦虑症:持续的紧张、担心和恐惧感
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和思维混 乱 双相情感障碍:情绪波动剧烈,交 替出现抑郁和躁狂

精神卫生情况汇报总结

精神卫生情况汇报总结

精神卫生情况汇报总结近年来,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精神卫生情况,本文将对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精神卫生服务设施和人才储备依然不足,导致了精神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关爱。

其次,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还需加强。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和隐蔽性,一些人对精神疾病存在误解和偏见,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在社会交往和就业方面遭受歧视和排斥。

因此,需要加强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促进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的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尚不够完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执行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了精神疾病患者权益保障的不足和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困难。

此外,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

虽然我国的精神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但在一些地区和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精神卫生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我国精神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精神健康,需要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完善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全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

精神卫生工作的调研报告

精神卫生工作的调研报告

精神卫生工作的调研报告精神卫生是指关于心理健康、心理障碍及其预防、治疗、康复的专业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解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以及问题,本调研报告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对相关机构的访谈,提供了详细的调研结果和建议。

一、精神卫生的重要性1. 精神卫生问题的普遍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精神障碍。

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

2. 精神卫生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联精神卫生问题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如心脏病、中风等慢性疾病与心理压力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因此,关注和改善精神卫生对维护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1. 精神卫生服务的不足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提供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资源分配不均和服务覆盖不足导致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2. 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误解和歧视由于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知不足,反对和歧视态度存在广泛,并导致患者的就业、教育和社交机会受到限制。

三、精神卫生工作的挑战1. 资源不足和人力短缺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专业人力支持,但目前很多地区存在资金不足和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限制了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

2. 反对态度和社会歧视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歧视态度仍然普遍存在,导致患者不愿寻求帮助,社会支持和理解度较低。

四、精神卫生工作的建议1. 加强资金投入和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患者权益和精神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

2. 提高社会关注和公众认知通过加强精神卫生教育和公众宣传,提高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以减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

3. 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和服务网络建设培养更多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建立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提高精神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结论:精神卫生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对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utbeam等将卫生知识知晓(health literacy)定义为:通过获取、理解和使用信息来提升和维持健康的能力[1]。

在躯体健康领域,卫生知识知晓的例子包括理解和实践健康的饮食习惯,能采取措施避免某些疾病的高危因素,知道常见疾病的自我检查流程和急救技能,知道如何寻找与健康相关的知识等。

尽管大众对躯体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已广泛认可,但对精神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却相对被复视。

本文试图将这一理念介绍给大众,同时整合相关领域的不同研究,确定该领域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概念Jorm等[2]首先引入了精神卫生知识知晓(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帮助大家识别、处理或防止精神异常的知识和理念。

MHL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识别特定的精神异常或不同类型心理痛苦的能力;②对于精神疾病风险因素、病因的知识和理念;③对自我救助的知识和理念;④对专业救助的知识和理念;⑤对促进识别和合理求助的态度;⑥寻求精神卫生知识的能力。

如果个体患有精神疾病或与精神疾病患者密切相处,他们会尝试各种方法来应付精神症状,而他们应对精神症状的行为会受其精神卫生知识水平的影响。

倘若应付成功,他们掌控症状的行为将有助于减少症状带来的危害,并改变其对精神卫生的认知水平。

在此概念下,受精神症状影响的个体可看作是应付症状的第一主体,而专业帮助只是他们一系列尝试的应对措施中的一类。

这一理念提示,我们应该提升公众基本的精神卫生知识和应付技能,使他们有能力来更好的处理其精神症状。

精神疾病患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限的精神卫生资源常难以满足其要求,因此,提高大众的MHL水平,增强其自我救助能力就非常重要。

2MHL现状2.1对精神障碍的识别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大众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识别,结果发现,多数大众不能正确识别,也不能理解精神病学相关术语的含意。

例如,澳大利亚一项有代表性的调查发现,当被访者被示一张患有严重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的案例(vignette)描述卡时,尽管大多认为案例人物患有某种严重精神疾病,但能说出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比例分别为39%和27%,且在抑郁症案例中,11%的人认为患者属于躯体疾病[1]。

其后,澳大利亚[3-9]、德国[10,11]、意大利[12]、日本[13]、马来西亚[14]、南非[15]、瑞士[16]及瑞典[17]等国家,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类似研究,这些研究结果一致性地发现大众对精神障碍的识别水平低,且他们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理念与专业化的治疗理念有明显差异。

调查还发现,人们缺乏对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的认知现象十分普遍,而且常常将精神分裂症与人格分裂相联系;公众对抑郁的情绪症状理解较好,但对其躯体症状却知之甚少。

不能使用精神病学术语或缺乏对精神疾病症状学知识的理解会影响对疾病的早期识别、诊断与治疗。

精神卫生知识的缺乏,可能导致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困难。

尽管医师的访谈技巧和知识水平与疾病的检出率有关,但如患者自身有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能陈述其自身的心理问题和症状表现,GP或综合科医师就更可能第一时间检查出个体是否有精神异常,这样患者就更可能得到及时治疗。

2.2对病因的知识与理念在西方国家,人们大多认为抑郁和精神分裂症是由社会环境,尤其是最近的应激源所致[18]。

尽管现在的研究也认可应激性生活事件在引发抑郁症中的重要性,但对于精神分裂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概念、现状与对策罗小阳,刘铁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长沙410011)【摘要】对躯体疾病知识普及的益处已被广为接受,但有关精神疾病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却相对被忽视。

本文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的概念、现状与临床涵义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提高MHL水平的可能策略。

【关键词】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概念;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14)06-1124-04Mental Health Literacy:Concept,Current Condition and CountermeasuresLUO Xiao-yang,LIU Tie-qiaoMental Health Institute,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410011,China 【Abstract】Although the benefits of public knowledge of physical disease are widely accepted.However,knowledge about mental disorders(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has been comparatively neglected.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MHL,reviewed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t of MHL,and suggested a range of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MHL.【Key words】Mental health literacy;Concept;Current condition;Countermeasure症来说,却更是诱发因素而非致病原因,但大众却还是普遍认为环境因素更为重要[9,18,19]。

文化因素也会影响MHL,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超自然现象如巫术、魔法等,常被认为是导致精神错乱的原因,这在西方国家非常罕见[1]。

对致病原因的理解会影响患者的求助方式和对待治疗的态度。

例如,在马来西亚,人们对超自然原因的信仰,导致其更多地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而不选择精神药物治疗[1]。

我国的临床实践中也发现,相当部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接受专业化治疗之前,常会寻求迷信、巫术、气功、中草药等非主流的治疗方法,有些患者即使专业医师反复解释劝说,也会拒绝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

2.3对求助的知识与理念2.3.1有关自助与助人的知识与理念即使是达到了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也只有部分会寻求专业帮助,因此,自助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调查发现,如果让大众给有用的干预措施排序,自助干预排在最前[20-23]。

在这些自助干预措施中,以寻求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参与愉悦的活动,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以及体育锻炼等最受推崇。

不幸的是,相比于专业帮助,自助干预的有效性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尤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接受询证为证据的专业帮助,则有可能延误治疗。

因此,对于自助干预疗法还需更深入的评估,以便为大众提供更合理的建议。

青少年患者当体验到心理问题时一般会先求助于父母和朋友,且认为这一求助方式对患者有益。

而这一点也被认为是青少年如何给同伴提供心理急救的关键信息之一,即要让患者的一个成年亲友知道患者的问题[24]。

不幸的是,如果患者的成年亲友没有正确的精神卫生知识和求助理念,就可能延误治疗。

如何帮助别人也是精神卫生知识的组成部分之一。

遗憾的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

瑞士学者调查发现,大众在处理心理疾病时常感无所适从,由于缺乏足够的相关知识,他们声称不知道该如何做,而且害怕做错[1]。

2.3.2有关专业帮助的知识与理念不少研究者调查了公众对各种专业帮助的态度。

早期一些发达国家的调查发现[1],大众认为GP对于抑郁症的帮助要大于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但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更有助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在发展中国家,对专业帮助的理解则有不同。

例如,在埃塞俄比亚,传统的治疗方式,如巫术、圣水及中草药被更多的人用来治疗各种精神疾病,与之相反,躯体健康问题则更多地采用药物治疗。

新近的调查同样发现,与专业帮助和药物治疗相比,不同年龄段的公众均更愿意推荐那些非专业化的治疗方式,如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改变生活方式等[20-23]。

Melas等最近在瑞典的调查发现,公众首选推荐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专业帮助的比例分别为22.5%和32.6%[25]。

与抑郁症患者相比,公众更多推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专业帮助[20]。

在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方面,许多国家出现惊人一致的调查结果,大众普遍对精神药物治疗持负面态度,且对精神药物治疗的态度与精神科医师的认同有很大差异,大众普遍认可躯体疾病需要药物治疗,但却不认可精神疾病需要药物治疗[1,26]。

大家对精神药物治疗的负面态度给出的理由常常是担忧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依赖性或大脑损伤,或认为药物只是对症而不是对因治疗[1]。

对于这些发现,一种解释是大众对常用的精神药物苯二氮卓类的负面属性很熟悉,由此可能推论到其他精神药物。

的确,普通大众并不熟悉不同类型精神药物的属性,由此产生的误解也就可以理解。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家普遍认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是治疗精神疾病的积极方法。

更令人惊讶的是,公众认为心理干预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高度有效的方法,甚至可以治疗痴呆症[1]。

此外,大众认为“自然”疗法,如维生素和草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不具有负面效应[9]。

上述调查提示,以询证医学为证据的精神疾病的主流治疗模式,即专业化治疗和药物治疗并没有被大众广为接受。

公众的认识理念所带来的最可能和最明显的负面后果是:不寻求专业帮助,不接受药物治疗,不遵循医师建议,从而导致患者的治疗延误。

公众对专业帮助的认可态度会影响患者寻求帮助的方式。

Dew等发现,如果有人建议抑郁症患者去寻求专业帮助的话,那么他/她的求治方式很可能就会转向专业帮助,从而尽快的接受规范化治疗。

所以,大众对治疗方法的观点对身边有病个体的治疗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3对促进识别和寻求帮助的态度大量研究发现,与精神障碍相关的病耻感(stigma)是阻碍求助行为的主要障碍之一[27-29]。

例如,相比于躯体疾病,德国大众更不愿意与亲友们讨论精神疾病;在美国,许多抑郁症患者不愿意寻求治疗,因为担心会对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在英国,大多数公众不愿向GP咨询抑郁症,主要是害怕GP认为他们心理不平衡或有神经质;印度的研究发现,患者在陈述精神疾病时,会采用躯体不适的术语而不用心理术语。

一些研究还发现,儿童和年轻人更易于对精神病患者产生耻辱感[28-30]。

在大众心目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抑郁症患者会有更为严重的病耻感[31]。

病耻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严重程度与MHL有关。

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越多,其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程度越轻[28,32]。

4有关寻求精神卫生知识信息的方法与途径较少有人系统研究人们获取精神卫生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