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松北区部分文化遗存简介

合集下载

哈尔滨市旅游景点

哈尔滨市旅游景点

哈尔滨市旅游景点哈尔滨市旅游攻略简介哈尔滨市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城市,享有“东方莫斯科”的美誉,是一个结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城市。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美食。

旅游景点中央大街中央大街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是哈尔滨市的一个标志性景点。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欧洲风情别具一格的建筑和历史文物,体验到哈尔滨市的独特魅力。

太阳岛太阳岛是哈尔滨市内最大的岛屿,也是哈尔滨市的一个重要景点。

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依山傍水的风景,还可以欣赏到冰雕艺术作品。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市的一大亮点,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封闭式冰雪景区。

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冰雪娱乐项目,包括滑冰、滑雪、雪地摩托车等。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一座著名的东正教教堂,是哈尔滨市的一大文化遗产。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壁画和雕塑,体验到东正教的宗教文化。

防洪纪念塔防洪纪念塔座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的香坊大街上,是一座纪念建筑。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哈尔滨市的防洪情况,同时也能欣赏到城市的壮丽景色。

特色美食红肠哈尔滨红肠是哈尔滨市的一大特色美食,是由鲜猪肉和烟熏猪肉制成的,口感鲜美、香辣可口。

爆炒腰花哈尔滨爆炒腰花是一道以猪肚腰子为主料的传统美食,口感嫩滑、鲜美可口。

松花江道东烧排骨松花江道东烧排骨是哈尔滨市的传统烧烤美食,是由排骨、米饭和蔬菜制成的,味道鲜美香浓。

三千水饺三千水饺是哈尔滨市的传统美食,是由肉馅和叶子菜糊制成的,蒸熟后口感鲜美、清香可口。

马迭尔冰红薯马迭尔冰红薯是哈尔滨市的传统甜品,是由红薯和白糖制成的,味道甜美可口、清新爽口。

经典民俗冰灯文化哈尔滨冰灯文化是哈尔滨市的一大特色民俗文化,体现了哈尔滨市的文化特色和技艺水平。

雪乡文化哈尔滨雪乡文化是哈尔滨市的一个民俗文化,体现了哈尔滨市的冰雪特色和地域文化。

哈尔滨市民俗广场哈尔滨市民俗广场是哈尔滨市的一个民俗文化活动区,展示了哈尔滨市的地方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07.21
•【字号】哈政综[2008]43号
•【施行日期】2008.07.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
正文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的通知
(哈政综〔2008〕43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我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6项)已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论证会评审并广泛征求意见,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布。

各区、县(市)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和合理利用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特此通知。

附件:哈尔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附件:
哈尔滨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注:带*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动列入市级名录。

哈尔滨人文风俗

哈尔滨人文风俗

哈尔滨人文风俗哈尔滨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风俗。

在这个以冰雪之美而著称的城市,人们不仅热爱大自然,也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以下将从节日庆典、美食文化以及民俗传统等方面,介绍哈尔滨的人文风俗。

一、节日庆典1. 冰雪节:冰雪节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自从1985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哈尔滨最重要的旅游品牌。

每年12月底至次年2月底,哈尔滨各个公园、广场都会举办盛大的冰雪活动,包括冰雪雕艺术展览、冰灯展示、滑雪等等。

冰雪节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让他们领略到了独特的冰雪文化。

2. 龙江风情节:每年的7月底至8月份,哈尔滨都会举办龙江风情节。

这是一个展示哈尔滨人文历史和多元文化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舞蹈、歌曲演唱、民俗表演等精彩节目。

此外,还有各种美食展示和手工艺品市集,让游客们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到哈尔滨的魅力。

二、美食文化1. 哈尔滨红肠:哈尔滨红肠是哈尔滨最有名的特色美食之一。

制作红肠的方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红肠色泽鲜艳,肉质酥软,味道鲜美。

无论是烧烤还是炒菜,红肠都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2. 锅包肉:锅包肉是哈尔滨的一道传统名菜,源于北京烹饪技艺。

它的特点是肉质酥嫩、口感丰富,酱汁香甜。

吃锅包肉时,一定要先将肉沾上特制的面粉糊,再放入锅中炸至金黄酥脆。

哈尔滨的锅包肉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而备受赞誉。

三、民俗传统1. 冰雪婚礼:因为哈尔滨冰雪资源丰富,所以在冰雪节期间,很多新人选择在这里举办婚礼。

在冰雪场地上举办婚礼,不仅能够感受到浪漫的冰雪氛围,还能够拍摄独特的婚纱照。

这一传统已经成为了哈尔滨的特色之一。

2. 冰灯艺术:哈尔滨的冰灯艺术也是传统民俗的一部分。

每年冰雪节期间,哈尔滨的市区会燃放数以万计的冰灯,这些冰灯造型各异,美轮美奂。

在夜晚,冰灯会散发出璀璨的光芒,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游客们可以在冰灯园区中漫步,欣赏冰雕艺术的奇妙魅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七三一罪证遗址博物馆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七三一罪证遗址博物馆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七三一罪证遗址博物馆简介引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七三一罪证遗址博物馆是一座重要的纪念馆,旨在向世人展示和铭记日本侵华战争中七三一部队犯下的罪行。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该博物馆的详细介绍,包括其历史背景、展览内容和参观信息等。

一、历史背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七三一罪证遗址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占地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

该博物馆所在地曾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七三一部队的活动基地,该部队负责进行人体实验、生化武器试验和战争罪行。

为了铭记历史并向世人揭示真相,该地于2007年正式建立成为博物馆。

二、展览内容1. 馆内陈列七三一罪证遗址博物馆内分为多个展区,每个展区都以独特的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材料和文物,包括罪证、图片、文字和实物等。

- 对日军罪行的真实记录:博物馆展示了大量的罪行证据,包括受害者的照片、关于实验过程的文件和战争罪状等,这些记录无情地揭示了七三一部队的残暴和野蛮。

- 人体实验展示:通过展示一些标本、器械和实验过程的模型,博物馆向观众生动地展示了七三一部队进行的人体实验的残酷性质和手段。

- 战争罪行实物:博物馆收藏了当时被用作战争实验材料的真实器械,如细菌培养皿、注射器、生物化学试剂等。

这些物件有力地证明了当时的战争罪行。

- 纪念墙:博物馆还设有纪念墙,上面刻有受害者的名字和简短的纪念文句,让人们铭记那些无辜的生命。

2. 多媒体展示为了更生动地向观众展示历史真相,博物馆还设置了一些多媒体展示方式,如:- 影像资料播放:通过影像资料的播放,博物馆呈现了部分战争期间的真实记录,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残酷和痛苦。

- 电子展板:在博物馆的不同展区,电子展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七三一部队的罪行和历史,提供全面的信息。

三、参观信息1. 参观时间和票价七三一罪证遗址博物馆每周开放6天,周一休馆,具体参观时间为9:00 - 16:30。

门票价格因人数和类别而异,一般成人票为30元,学生票为20元,儿童免费。

哈尔滨文旅概况介绍

哈尔滨文旅概况介绍

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哈尔滨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包括历史古迹、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

下面将对哈尔滨的文旅概况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些历史古迹包括哈尔滨极地馆、中央大街、圣索菲亚教堂、松花江畔等等。

这些建筑和景点记录了哈尔滨的历史和文化,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其次,哈尔滨的自然风光也非常迷人。

哈尔滨地处松花江中游南岸,地势北高南低,海拔较高,因此拥有壮观的自然风光。

这里的太阳岛、呼兰河、横头山等自然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哈尔滨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哈尔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

这里有许多民间艺术表演,如龙江剧、二人转、东北秧歌等,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如哈尔滨红肠、糖饼、糖角等。

这些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丰富了哈尔滨的文化内涵,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最后,哈尔滨的文旅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哈尔滨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

如今,哈尔滨的文旅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哈尔滨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哈尔滨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城市,拥有丰富的
文旅资源和发展潜力。

通过不断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哈尔滨的文旅产业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二合雪乡简介词

二合雪乡简介词

二合雪乡简介词引言概述:二合雪乡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旅游胜地。

它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二合雪乡的简介。

正文内容:1. 自然风光1.1 雪乡的地理位置二合雪乡位于松花江的上游,地理位置优越。

周围环绕着山脉,四季分明,冬季常年积雪,形成了独特的雪景。

1.2 雪乡的雪景二合雪乡以其壮丽的雪景而闻名于世。

每到冬季,整个乡村都被银装素裹,屋顶、树枝、大街小巷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形成了一个如诗如画的雪国世界。

1.3 雪乡的冰雕二合雪乡还以其精美的冰雕艺术而著名。

每年冬季,乡村的广场上都会搭建起各种各样的冰雕,包括动物、建筑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2. 文化底蕴2.1 民俗文化二合雪乡拥有悠久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的农耕文化、传统的手工艺等。

游客可以在雪乡体验到传统的农耕生活,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2.2 雪乡的民族文化二合雪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有汉族、满族、鄂伦春族等多个民族。

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雪乡民族文化,游客可以在雪乡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情。

2.3 雪乡的传统节日二合雪乡还保留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农历新年等。

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表演和民俗活动,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3. 旅游资源3.1 雪乡的冰雪活动二合雪乡拥有丰富的冰雪活动资源,如滑雪、冰雪马拉松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热爱冰雪运动的游客前来体验。

3.2 雪乡的特色民宿二合雪乡的特色民宿是旅游资源的一大亮点。

游客可以选择入住传统的木屋,体验原汁原味的民宿生活,同时还能欣赏到美丽的雪景。

3.3 雪乡的特色美食二合雪乡还有许多特色美食,如烤全羊、冰雪糖葫芦等。

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还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4. 交通便利4.1 雪乡的交通网络二合雪乡交通便利,有多条公路和铁路贯穿其中,游客可以选择自驾或乘坐火车前往。

哈尔滨十大景点介绍

哈尔滨十大景点介绍

哈尔滨十大景点介绍:太阳岛风景名胜区:太阳岛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总面积为8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面积为3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面积为50平方公里。

太阳岛是一处由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构成的多功能风景区,也是中国国内的沿江生态区。

太阳岛是从满语鳊花鱼的音译演变而来,满语对鳊花色有三种叫法:一是普通鳊花称“海花”,一是黑鳊花称“法卢”,还有一种圆鳊花称为“太宜安”,与“太阳”十分相似,即太阳岛的“太阳”是“鳊花鱼”之意。

说岛内坡岗全是洁净的细沙,阳光下格外炽热,故称太阳岛。

亚布力滑雪场:亚布力滑雪场是东北旅游度滑雪最好的去处。

冰雪大世界:冬季来过哈尔滨的人,主要是来看冰灯的,它凭借哈尔滨的冰雪时节优势,而推出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魅力。

伏尔加庄园:是一个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是完完全全充实着异域风情的庄园。

极乐寺:是东北三省的四大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齐名。

中央大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街,也是哈尔滨市的地标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欧洲风情,欣赏到精美的建筑艺术,品尝到各种美食,以及购买到各种特色纪念品。

在中央大街上,你可以看到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如哈尔滨站、中央大街文化广场、老道外教堂等。

这些建筑和遗址展示了哈尔滨的历史和文化,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

此外,中央大街还有许多美食店和购物店,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购买到各种特色纪念品和礼品。

如果你喜欢拍照,中央大街也是一个非常适合拍照的地方,有许多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建筑和雕塑,如“哈尔滨欢迎您”、“冰雪大世界”、“白天鹅大酒店”等。

龙塔:即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亚洲第一高钢塔。

它于2000年建成开放,塔高336米。

龙塔是一座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环境与气象检测、无线通讯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

哈尔滨十大著名寺庙介绍

哈尔滨十大著名寺庙介绍

哈尔滨十大著名寺庙介绍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冰城,不仅以其独特的欧式建筑和迷人的冰雪景观吸引着游客,还以其众多的寺庙而闻名。

这些寺庙不仅是信徒的朝圣地,也是游客体验当地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为您介绍哈尔滨十大著名寺庙,让您对这些神圣的地方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1. 哈尔滨极乐寺哈尔滨极乐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是东北地区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该寺建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占地面积57000多平方米。

极乐寺是东北最大的佛教寺庙,也是中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2. 哈尔滨市文庙哈尔滨市文庙,又称孔庙,是哈尔滨市重要的古建筑之一,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

该庙始建于1925年,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孔庙之一。

文庙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元素,是哈尔滨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3. 哈尔滨市清真寺哈尔滨市清真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教寺庙之一。

该寺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

清真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是哈尔滨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4. 哈尔滨市呼兰清真寺哈尔滨市呼兰清真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是东北地区最早的伊斯兰教寺庙之一。

该寺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

呼兰清真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元素,是哈尔滨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5. 哈尔滨市松北观音寺哈尔滨市松北观音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是东北地区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该寺建于本世纪初,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

观音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建筑元素,是哈尔滨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6. 哈尔滨市阿城金源龙藏寺哈尔滨市阿城金源龙藏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是东北地区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该寺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

龙藏寺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中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北区部分文化遗存简介游园街4号建筑: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北镇前进村游园街4号,北纬45°47'03.7",东经126°35'38.9",海拔高程120m。

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中的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

中华民国时期建筑。

建筑面积265平方米。

该建筑为国家所有,现使用单位为中式营养快餐厅,隶属于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局。

游园街4号建筑建成于1940年前,现为餐厅。

该建筑南北长33米,东西宽8.7米,面积265平方米。

砖木结构,地上1层。

部分墙面为木制,正门前有带栏杆的木制平台,檐口及檐下至窗口部分墙面,均有细木条拼接的垂带形花饰。

砖墙上所开窗口带有砖制雕花窗套。

建筑巧妙地运用砖、木两种材料装饰,采用绿色、黄色等暖色调,突出建筑精致典雅的风格。

属俄罗斯建筑风格。

该建筑对研究俄式建筑艺术具有重要资料价值。

游园街4号建筑保存现状较好:保存完善,结构稳定。

自然环境为:建筑位于松花江左岸一级台地,南距松花江约500米。

附近地势平坦低洼。

周围多为草坪和树木。

人文环境为: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风景区南部,周围为旅游景点和游乐设施。

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

四周有道路环绕。

南侧为太阳岛码头。

游园街4号建筑正面庙台子中东铁路俄式冰窖旧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浦镇黎明村庙台子车站东侧,北纬45°49'54.5",东经126°34'03.9",海拔高程126米。

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清代建筑。

建筑面积26平方米。

该旧址为国家所有,现使用单位为庙台子车站,隶属于哈尔滨铁路管理局。

该冰窖窖体由花岗岩砌筑,窖门由青砖砌筑,窖门两侧有弧形青砖挡土墙。

冰窖上面完全用土封闭,只露一个门。

平面形状复杂,西向,东西长8米,南北宽6.5米,建筑面积26平方米,现在该冰窖除了封土被去除,保存基本完整。

该冰窖是百年前中东铁路为车站及铁路职工修筑的生产、生活两用冰窖,对研究中东铁路的历史及建筑艺术具有重要资料价值。

现为铁路职工仓库。

该冰窖保存现状一般,冰窖上面的封土大部分被去除,冰窖保存基本完整。

冰窖上面封土的流失基本是风吹雨蚀的结果,冰窖的破损则因为生产生活活动和年久失修所致。

自然环境为:位于松花江左岸二级台地,南距松花江约5公里。

旧址周围地势平坦。

属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土壤为黑土,植被为疏林草原类型。

人文环境为:位于铁道线东侧,紧邻铁道线及庙台子火车站老站房,临近铁路和火车站,周围为居民区。

南侧为松浦镇黎明村,北侧为松北镇红光村,两村人口约4000人,以农耕为生。

交通比较闭塞。

庙台子中东铁路俄式冰窖旧址平面图庙台子中东铁路俄式冰窖旧址正面庙台子中东铁路职工住宅仓库旧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浦镇黎明村庙台子车站东侧,北纬45°49'55.2",东经126°34'03.7",海拔高程124米。

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清代建筑。

建筑面积30平方米。

该旧址为国家所有,现使用单位为庙台子车站,隶属于哈尔滨铁路管理局。

该仓库建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百年之久,属典型的俄式建筑风格。

该旧址平面为长方形,北向,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3米,建筑面积约为30平方米。

旧址为纯木结构建筑,有5个门,门上尚存百年合页和锁别,至今依然保持原貌。

该旧址是我市现存最早的中东铁路住宅仓库,对研究中东铁路初建时期职工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现仍由庙台子车站作为仓库使用。

该旧址保存现状一般:春木结构俄式建筑,保存完整,结构稳定。

现仍作为仓库使用,基本保持原貌。

但经过一百年的使用,旧址遭到一定的损毁。

局部遭受虫蛀或腐烂。

自然环境为:位于松花江左岸二级台地,南距松花江约5公里。

旧址周围地势平坦。

属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土壤为黑土,植被为疏林草原类型。

人文环境为:位于铁道线东侧,紧邻铁道线及庙台子火车站老站房,临近铁路和火车站,周围为居民区。

南侧为松浦镇黎明村,北侧为松北镇红光村,两村人口约4000人,以农耕为生。

交通比较闭塞。

庙台子中东铁路职工住宅仓库旧址庙台子中东铁路建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浦镇黎明村,庙台子车站东北约100米,北纬45°49'58.3",东经126°34'01.6",海拔高程122米。

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中的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类。

中华民国建筑。

建筑面积90平方米。

该建筑为国家所有,现使用单位为庙台子车站,隶属于哈尔滨铁路管理局。

原为中东铁路时期铁路职工住宅。

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东向,东西长约13.5米,南北宽约7米,建筑面积约为90平方米。

建筑属典型的俄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平房,双户型,两个入口。

木门窗,木屋架,室内木质天棚。

建筑保存完整,门窗均为原貌。

该建筑对研究中东铁路初建时期职工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现为居民住宅。

庙台子中东铁路建筑保存现状一般:保存完整,门窗均为原貌。

现为居民住宅。

南侧有接建仓库。

多年遭受风雨侵蚀,没有进行维修。

自然环境为:位于松花江左岸二级台地,南距松花江约5公里。

建筑周围地势平坦。

属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土壤为黑土,植被为疏林草原类型。

人文环境为:位于铁道线东侧,庙台子车站东北。

院内种植有果树。

紧邻铁道线及庙台子火车站老站房,临近铁路和火车站,周围为居民区。

南侧为松浦镇黎明村,北侧为松北镇红光村,两村人口约4000人,以农耕为生。

交通比较闭塞。

红光村中东铁路建筑: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北镇红光村,庙台子车站西北约150米,北纬45°49'55.8",东经126°33'53.5",海拔高程127米。

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中的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类。

中华民国建筑。

建筑面积90平方米。

该建筑为国家所有,现使用单位为庙台子车站,隶属于哈尔滨铁路管理局。

原为中东铁路时期铁路职工住宅,日伪时期曾为警备队。

该建筑平面基本呈长方形,南向,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约10米,占地面积约为150平方米。

建筑属典型的俄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平房,双户型,花岗岩砌筑基础,木门窗,木屋架。

有木质门廊,已倾斜。

砖砌窗套,风格独特,但已有多处换为塑钢窗。

该建筑对研究中东铁路初建时期职工的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现为居民住宅。

红光村中东铁路建筑保存现状一般:保存较完整,木质门廊已倾斜,部分门窗已改为塑钢窗。

多年遭受风雨侵蚀,没有进行维修。

自然环境为:位于松花江左岸二级台地,南距松花江约5公里。

建筑周围地势平坦。

属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土壤为黑土,植被为疏林草原类型。

人文环境为:位于铁道线西侧,庙台子车站西北。

周围为居民区。

南侧为松浦镇黎明村,北侧为松北镇红光村,两村人口约4000人,以农耕为生。

交通比较闭塞。

红光村中东铁路建筑正面中东铁路庙台子车站工务用房旧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北镇红光村庙台子车站西北80米,北纬45°49'54.5",东经126°33'56.6",海拔高程121米。

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中的交通道路设施类。

中华民国时期建筑。

建筑面积185平方米。

该建筑为国家所有,现使用单位为庙台子车站,隶属于哈尔滨铁路管理局。

该旧址原为中东铁路时期庙台子车站工务用房,平面为曲尺形,北向,东西长约18米,南北宽约11米,占地面积约为185平方米,建筑属典型的俄式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平房,三个入口,入口前有木质雨搭,木门窗,木屋架,木质天棚。

该建筑对研究中东铁路初建时期铁路管理状况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现为居民住宅。

中东铁路庙台子车站工务用房旧址保存现状一般:现有一个门和两个雨搭保持原状,一个门更换为防盗门,三个窗扩大窗口并更换为塑钢窗。

建筑外接建木质、砖砌偏厦各一个,偏厦外接玻璃亮间。

铁路部门对建筑修缮时改变建筑原状。

自然环境为:位于松花江左岸二级台地,南距松花江约5公里。

旧址周围地势平坦。

属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土壤为黑土,植被为疏林草原类型。

人文环境为:位于铁道线西侧,庙台子车站西北。

东邻铁道线,旧址周围为居民区。

中东铁路庙台子车站工务用房旧址平面图世成泰火磨旧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浦镇松花江村南部,北纬45°49'02.7",东经126°39'40.0",海拔高程118米。

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中的工业建筑及附属物类。

中华民国时期建筑。

建筑面积579平方米。

该建筑为国家所有。

原为世成泰火磨,后曾为学校。

由火磨及附属建筑组成,平面均为长方形,车间南向,仓库北向,建筑面积579平方米。

火磨为砖木结构五层建筑,欧式大型制粉厂厂房。

保存较完好,门窗均为原貌,室内已改为五层。

院内另有一栋青砖一层建筑,已拆除一半。

该火磨为我市保存较好的工业遗产,对研究我市的民族工商业史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院内还有栋建筑,从建筑风格看,分别日式和建国后。

世成泰火磨旧址保存现状一般:主体建筑保存完整,门窗均保持原貌,室内改为五层。

另一栋青砖平房已拆除一半。

西侧接建一栋平房。

风雨侵蚀,年久失修。

自然环境为:位于松花江左岸一级台地,南距松花江约50米。

旧址周围地势平坦。

属寒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土壤为黑土,植被为疏林草原类型。

人文环境为:南临松花江大坝,东、北、西三面为居民区。

旧址位于一个大院之内。

位于松浦镇东南角,人口约为5万人。

以城镇职工为主。

世成泰火磨旧址正面观音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浦镇灯塔村永胜路176号,北纬45°49'09.5",东经126°38'09.4",海拔高程123米。

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中的宗教建筑类。

中华民国时期建筑。

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该建筑为国家所有,现使用单位为极乐寺,隶属于黑龙江省民族宗教局。

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938年。

早期颇具影响,1945年后逐渐衰落,后被省水产研究所和三十一中占用。

该寺为砖木结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该寺由两部分组成,南部为寺庙主院,北侧为观音山,山上有观音殿。

主院平面为长方形。

院内现存四个建筑。

主体建筑大殿面阔三间,两侧各有耳房一间,前有天王殿三间,东、西设地藏、伽蓝配殿各三间,构成四合院。

四合院前置钟鼓楼和山门(现已拆除),后有观音山,高30米,山顶立观音殿。

观音山周围有八个放生池,面积3000平方米,呈莲花状排列。

建筑布局别致,环境幽雅。

该寺庙是我市现存规模较大、见地较早的寺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