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茶文化的认识及感悟
茶文化学习心得(8篇)

茶文化学习心得茶文化学习心得(8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文化学习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茶文化学习心得1经过这几次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学习,我对茶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也大大的提升了对中国茶的浓厚兴趣,了解到中国茶的文化的历史是非常的悠久的和很有历史意义的,知道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和文化不是我们一时就可以了解的,所以需要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的探索,通过这次的听课,也对中国茶的分类,地域的分布,还有一些简单的识别,以及泡茶所需要的用具有了一些浅层的了解。
还欣赏了茶艺的表演。
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
绿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
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
其代表性的分别是绿茶:龙井、碧螺春白茶:安吉白茶、白牡丹,红茶:金骏眉、丘山小种黑茶:普洱,青茶:铁观音、冻顶乌龙黄茶:湖南省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茶,安徽的霍山黄大茶、广东的大叶青等。
茶的地域分布也是非常的广泛的,不同的区域有其各有的特色。
近代,吴觉农等根据茶区的自然条件、茶农的经济情况、茶区的分布面积大小及茶叶产品的不同种类,在1935年提出,将全国划分为外销茶、内销茶二大类,13个产茶区,即外销红茶5个茶区(祁门红茶区、宁州红茶区、湖南红茶区、温州红茶区、宜昌红茶区)、外销绿茶2个茶区(屯溪绿茶区、平水绿茶区)、外销乌龙茶1个茶区(福建乌龙茶区)和内销茶5个茶区(六安绿茶区、龙井茶区、四川茶区、云南普洱茶区和其它茶区)。
这一划分是根据各种条件综合提出的,所以对近代茶叶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
对茶文化的感悟和认识心得体会范文

对茶文化的感悟和认识心得体会范文茶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的各个层面,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茶文化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它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格调。
我个人也对茶文化有着深刻的感悟和认识心得。
首先,茶文化代表着中国人的“礼”文化。
作为中国的礼仪之邦,中国人对待茶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不仅在制茶过程中,也体现在煮茶、品茶的环节中。
煮茶需要先热杯、盖船,取茶递茶也需在规定次序中进行。
品茶时,要坐端正,行动方才安静,品味时要细细咀嚼,品茶时所需的一切器具、环境、音乐,都是注重礼仪而设计的。
从这些方面来看,茶文化是与中国礼文化完美结合的,体现了传统品味和现代社交之间的和谐。
其次,茶文化代表着中国人的“和”文化。
不同于咖啡的刺激性,茶的味道自然、淡雅,散发着深厚的文化韵味。
每一次品茶之旅,都能让人沉浸其中,放松身心,沉淀情感。
而茶的味道也是渐进式的,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满足感。
在中国古代,茶馆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交场所,那里的人们可以共品一盏茶,展开各种互动,从而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和友谊。
因此,茶文化代表着人们和睦相处的理念。
最后,茶文化代表着中国人的“艺术”文化。
中国茶文化是一门大艺术,它包含着非常多元化的茶艺表现形式。
如冲泡、普洱茶的后发酵、龙井炒制、岩茶集中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对中国茶文化进行深入研讨的宝库。
此外,茶的器皿、各种茶道具也是绚烂多彩,表现出了茶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从这些方面来说,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承中一大亮点。
总之,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通过茶文化,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精湛技艺和丰富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深入了解和发扬茶文化,对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修养。
关于茶文化的心得感悟(精选8篇)

关于茶文化的心得感悟(精选8篇)关于茶文化的心得感悟篇1茶是禅之缘,禅是茶之魂公司年底奖励了一套紫砂茶具,淡雅精致包装华美。
拎在手里,一大盒,沉惦惦的。
当时就想:这样的尤物,于我,不知何年何月才会用得上。
一年里,我大概也喝不了几回茶的。
果然,一套精美的茶具在书柜上生了尘。
那天,停了电,想起那么多没有写完的文章,不禁心生浮躁,索性,开了书柜来收拾。
就发现了这套茶具,宛如落魄的公主,薄薄的落了灰尘。
爱惜着拿出来,洗了杯,给自己泡了茶来喝。
窗外,人流奔忙,浮生碌碌,窗内,茶香袅袅,清香弥散,满室氤氲着淡淡的水雾与茶香。
静看茶尖细的叶片在水的冲击下渐次舒展,如婷婷少女,着了裙,在水中欢快的舞,漾起一层层涟漪。
心上喜悦,捻起一只杯,一缕清香自唇边滚落,心腹熨帖,温软的茶水,经五脏六腑,犹如经历一遭人情冷暖,慢慢沉淀,浮躁亦如茶,渐渐沉下去,静气浮上来,笼罩全身。
有人说,茶是有来生的,能轮回转世。
曾经清脆欲滴,然后含笑曲卷,将阳光含在身心,遇见水,再绽清新,慢慢将一怀阳光释放。
经时光洗礼,极淡,却开始馥郁……那么,这茶竟是有灵性的了,就像禅语,看似浅显清淡,却能将心灵归复到容纳宁静。
细想,这喝茶之氛围何尝不是另一个人生呢!一水、一杯、一茶,看那叶,在清澈的水中翻滚,飘逸,水与茶,水的清澈和茶的伶俐。
就像,一个人心思纯净个性分明的过往。
可是终究,叶梗在清水中渐次舒展开来,如同被卷入一种最安逸的生活。
水,沾染了茶的芳香,茶,被水缓缓滋润,开始变的柔和、绵软。
一杯茶的清香开始弥散,一个人的人生开始丰满、圆润。
年少,是清涩的龙井,入眼的是华美,养眼;年长,是泡好的碧螺春,入喉的是甜美,润心。
骄傲,迷茫,挣扎,不甘,妥协,安然!一杯茶里浮生不过如此。
遂喜欢上了茶,闲来无事,或心生烦累,便坐下,将脑子里的乱麻清理干净,静静泡一杯茶,任红尘纷扰过耳,柴米琐碎随风。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想来,我们这个时代,貌似繁华丰富,实则虚妄浮躁:金钱是负累,贫穷是负担;才多怕成轻狂,平庸亦生浮躁;太美害怕被辜负,丑了容易遭忽略……《道德经》上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中国茶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中国茶文化的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茶文化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茶文化的心得体会1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后,它更是闪烁着耀人的光芒。
在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详细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的发展史,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有感悟。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为“南方之嘉木”。
古代史料中的名称很多,“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的祖国是中国。
茶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的称谓。
中国的茶文化及饮茶习俗在汉、唐、宋代就已向中国周边地区辐射,明清以后更传至欧美,产生巨大影响。
这些都证明我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同样也是茶叶的原产地。
茶文化是以茶道为核心的,德贯穿于茶文化的始终。
关于这个德我是比较有感触的,尤其是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里,特别需要道德来衡量我们的所作所为。
其实,早在两千年以前,我们的”圣人“孔子就提出了伦理道德,非常重视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臣要忠君,还有其他的平民百姓全部都要按照这标准来做。
虽然以前的伦理道德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发展,尽管它有着种种弊端,但毫无疑问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和中国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没有这伦理道德的束缚,也许中国早已经像其他的文明古国一样,消失在历史的潮流中了。
相对于古代,纵观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道德已经被人们摒弃了,人们的道德已经跌到了最低点,可谓硕果仅存了。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什么“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的道德缺失。
当然,这些事件多多少少也唤起了一些人对道德的呼唤,重新倡导我们几千年前古人所早已经领悟的道德,但里面的糟粕是需要摒弃的。
但愿我们是社会真的可以唤起道德这面旗子,否则,一个国家是很难强大并延续下去的。
对茶文化的感悟和认识心得体会范文

对茶文化的感悟和认识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在学习茶文化时会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对茶文化的感悟和认识范文,一起来看看。
对茶文化的感悟和认识范文篇1感悟茶文化:品茶趣知人生茶不醉人人自醉,醉的是惬意,醉的是舒心,醉的是那人生百态与世间冷暖。
著名作家宗璞在《风庐茶事》中写道:“饮茶要谛应在那只限一杯的‘品’,从咂摸滋味中蔓延出一种气氛。
成为‘文化’,成为‘道’,都少不了一种捕捉不着的东西。
而那捕捉不着,又是从实际中来的。
”品茶,真正的内涵便是品生活。
有了这一个“品”字,生活就有了味。
甜也罢,苦也罢,人生的酸辛,就从这“寻常茶话”中透现出来。
朱竹坨在《扫花游·试茶》词中说道:“培香气,袅一缕早烟,人静门闭。
”“清话能有几,任旧友相寻,素瓷频递,闷怀尽矣。
”这里似道出了饮茶的两般境界。
其一:雷震春山,谷雨初晴,独处于清室,嫩芽初试。
以止水之心,而舌头之味,鼻观通神,是为自得其乐。
其二:知己二三,活火新星,剧谈半日,畅叙款曲,此则阖座怡颜,这是文人的雅趣。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
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可见茶之文化由来已久。
品味茶趣,知晓人生,境界亦如此。
一杯香茗在手,观其色而知苍生万物,品其味而晓人世沉浮者,寥寥无几。
而这样的人又往往都是白发苍苍、仙风道骨般的长者。
他们经历了人世万变,沧海桑田,已然臻致妙明真心。
举杯把盏之间,万物已了然于胸。
他们,可能过多的并不在乎茶的优劣,而是那一份恬淡雅静的心情。
国人爱茶,一日不可无此君。
沏茶敬茶是待客饷宾迎亲会友不可或缺的礼节。
每到一处,主人除了给你介绍山水胜迹,少不了要让你品尝当地的名茶。
一杯热茶端上来,自然有种心灵的沟通,感情的融合,一切尽在不言中。
茶是平淡温和的,不像酒那样热性张扬,也不似咖啡浓艳激人,即使是香味也只像梅的冷香、水仙的幽香,她的水色、韵味、品位可与玉与水晶媲美。
中国茶文化学习感悟范文

中国茶文化学习感悟范文中国茶文化是深厚而博大的,经过学习和感悟,让我对这一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在学习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茶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寄托。
在中国茶文化中,茶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象征和寓意,如清雅、宁静、和谐等。
通过喝茶,人们可以与自然相融合,感受到它带来的平静与舒适,这与中国人传统追求和谐的生活哲学是相契合的。
而中国茶文化中的茶道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要求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注重仪式感和细节,倡导人们以静心、慢品茶,从而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品位。
其次,我也深受中国茶文化中的“敬茶”之道所影响。
中国人将茶看作是一种珍贵的礼品,喝茶时会先向茶师敬茶,表示对茶师的尊重和感谢。
这种敬茶之道在茶馆、茶庄、茶会等场合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继承。
通过敬茶,人们学会了尊重他人、感恩和体察他人的心情,在日常生活中亦能彰显出人们内心的善良和恩慈。
最后,学习中国茶文化让我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茶文化,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意义和力量。
传统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独特精神和智慧,通过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总之,通过学习中国茶文化,我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门学问,更是深刻地感悟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茶文化教会了我如何与自然相融合,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珍惜传统文化。
它使我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也更加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茶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茶文化学习心得体会茶,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植物,一直以来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作为一位热爱茶文化的爱好者,我对茶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茶文化,我不仅仅品尝到了茶的美味,还感受到了茶所带来的内心宁静和养生的益处。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个人在学习茶文化过程中的体会与心得。
1. 茶的历史迷人而悠久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通过学习茶文化,我了解到茶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宫廷饮品,也成为了民间生活的一部分。
茶的历史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从茶的起源到传统的茶道,每一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茶文化的学习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对茶的情感和热爱。
2. 茶的分类和品味的多样性茶有着各种各样的分类和品味,因此,学习茶文化也需要从了解不同种类的茶品开始。
我学习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等不同种类的茶,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了解茶的不同分类和口味,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品味茶的美妙和多样性。
通过学习茶文化,我的茶品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并且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冲泡和品尝不同种类的茶。
3. 茶文化的养生价值茶在中国文化中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还扮演着养生保健的角色。
学习茶文化让我认识到茶的养生价值和作用。
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清除自由基,保持身体健康。
饮用茶可以提神醒脑、舒缓压力,并有助于消化和减肥。
此外,茶还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通过学习茶文化,我深刻理解到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并且更加珍惜每一次品尝茶的机会。
4. 茶文化的独特仪式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我不仅仅学习了如何品尝和欣赏茶的美味,还对茶道的仪式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茶道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强调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敬畏。
在茶道中,每一道仪式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
通过参与茶道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冲泡茶、倾听茶的声音、观察茶的质地和品味茶的香气。
这种仪式感让茶文化更加独特和迷人,也让我在品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个人对茶文化的学习心得报告8篇

个人对茶文化的学习心得报告8篇个人对茶文化的学习心得报告(精选篇1)自从学了茶文化之后,感触多多。
首先,是茶文化老师给我的感触,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每节课在上课前和下课前给同学们鞠一个弓。
老实说,在我的眼中,现在老师给同学鞠躬是很难见的一种行为,而且,现在鞠躬这种行为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少见的。
但是,每次上课看到老师的这种行为让我感到惭愧,同时也很感动。
这样我学到了对人的尊重,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
这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种礼仪,老师用自己的行为来教导我们,让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尊重。
除此之外,茶文化主要表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
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是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
茶文化具有的传统具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谦虚礼貌、勤奋节约和相敬互让,所以,可以说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和自豪。
现在以茶会友已经是很流行的,很广泛的了。
有些人就是通过茶楼、茶艺和朋友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了解,沟通友谊,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茶在生活中通常用来待客的,以茶代酒也是一种的传统美德,而且还可以节约制止浪费行为。
茶文化是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重情重义,重视修身养性,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如今,茶叶已成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了。
可见,茶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么地重要。
在这门课中,茶是与中华文化有着那么紧密的联系,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只是关于茶的知识,更多的是,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如何待人,与人为善,孝敬父母,茶文化的核心就是德,所以,德对我们的影响是在方方面面的。
我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没有做到这样的。
讲到孝敬父母,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在生活中总是抱怨父母这或者那的,有时还会和他们顶嘴,总是违背他们的意思。
记得之前他们很用心的教导我,让我别再荒废学业时,那时候吵起来可以是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茶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茶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现已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多少名人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或描之以画,或赋之以诗,或喻之以文,还有谱之以曲或编成舞蹈等等,茶与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紧密了,它甚至起到传递人们情感的桥梁作用。
茶艺起源于中国。
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
这些都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茶艺,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
从艺的基础出发去感悟其中的无穷的精神内在美。
高山云雾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饮茶不仅是一个物质过程,而是一个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觉体悟的过程,在茶事之中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情操,养成茶人品格。
茶适应了“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性格和追求,使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心境,所以有些人经过仕途的坎坷、人生的磨难以后,会从茶的清醇淡泊中品味人生,返璞归真。
品茶需要好心情。
茶也是一种人生,不同的人品茶能品出不同的意。
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喝茶是一种禅,道士品茶是一种道,而对文人来说是一种文化。
茶文化具有良好的功能:首先,它可以陶冶个人的情操,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等比较侧重于个人的修身养性,通过茶艺活动来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其次,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茶道中的“和、敬、融、理、伦、性”等比较侧重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再次,它能够净化社会风气,对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
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华茶文化的核心内容当属茶道。
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的深刻和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思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天定年间(741-756)进士封演所著《封氏见记》。
茶道审美的心理活动并不只是停留在怡目悦口的直觉上,行茶的色、香、味以及美妙的情景必然会撩动茶人的思想情感,唤醒记忆,通过引发联想加深对茶道美的领悟。
唐灵一和尚《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清溪流水暮潺潺。
”王公贵族重在“茶之珍”,文人学士重在“茶之韵”,佛僧重在“茶之德”;道家羽重在“茶之功”平民百姓重在“茶之味”。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
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
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祟尚和追求的目标,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
茶品即人品。
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
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
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
尚“和”。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
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茶道是在吸收儒、佛、道三
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
佛教中的和提倡“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
道家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
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与和谐等,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
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祟尚。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茶的真,包括了荼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
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
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
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
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
第二,品茶的环境之真。
人们品茶,还须要有适宜的环境、氛围和时间。
历代文人雅士选择茶境时,离不开松、竹、梅、兰与琴、棋、书、画等。
这些既是人与自然沟通时,对“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精神交相涵摄时,对美的感悟。
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
自然环境与人的心境和谐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松自己,进入忘我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静夜独坐静思,清苦的茶汁幽香四溢,唇齿留香,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清除烦恼,品味出茶外的许多人生韵味,心灵复归平静。
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茶香飘处,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