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考前指导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1)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作文考前提示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作文考前提示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作文考前指导一.作文审题立意二、标题设计的知识1.作文拟题的要求:(1)要能概括话题的整个内容,也就是命题者能给的材料和材料后的提示语及其话题这三个部分。

否则就偏题,离题。

(2)要能高度概括自己的文章内容,暗示自己的思想,或者写作对象或写作线索等。

(准确)(3)要扣住话题,缩小范围: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范围,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最小最佳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觉,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

(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4)要简洁明了,不能过长,否则,显得松散,拖沓,不集中。

(一般不超过10个字)2.作文拟题的方法:(一)前附后加法:在所给的话题前面、后面或前后面同时加上适当的词语。

这种方法比较省事、可靠,不会跑题,范围小,不宽泛,简单而实用。

(二)巧用修辞法:就是利用常见的修辞手段去拟标题,或形象生动,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显得富有文采。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1)比喻法.(2)比拟法(3)反问法:(4)对偶法(5)对比法(6)引用法: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间接引用有仿用、套用、化用成语、广告词、诗句、歇后语等。

①引用名诗句:不落俗套,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

②引用歌词:(流行)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标题,既显得生动活泼,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

(三)借用符号法数学符号: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的特点。

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四)反常法:独树一帜,逆向思维,意思独特,新颖3.作文拟题的注意点(一)与文体切合1.记叙文标题:有以写人记事为主,以故事性为本,故事性较强等内容的词。

2.议论文标题:有以辨析事理为主,表明作者观点为本等内容的词。

3.散文标题: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等意味的词。

(二)与主要选材切合三、开头及文采方法有人说:“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

2013年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 学生用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考前文字题答题指导(表达技巧) 学生用  安乡一中   龚德国
写景抒情
2012年江苏卷(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即物抒情
寓情于事
附情于理
描写
1.在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现主旨。
2.在小说中,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2009年全国卷217.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1)拟人,比喻。(2)①通过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谷峰、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


2010年天津卷18.概括说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有哪些特点?描写这些植物时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3分)
2012年山东卷19.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4分)
【答案】(1)思路:顺叙。(2)好处:内容:①按时间依次写了古村人们一天的生活,②强调了古村人们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③表达了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上帝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的主题。结构:④点题。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景物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心情(心理、品质、性格、感情)
(3)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
(4)寄托(表达)人物感情
(5)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交代故事发生背景)
(6)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象征或暗示社会环境(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

2013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导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导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

2013年高考语文字形题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字形题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字形题考前指导一.答题指导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是重点,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1.答题方法: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

①从形旁入手。

如“弩nǔ”和“驽nú”,“肓huāng”与“盲máng”。

②从词义入成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

③从词语的结构入手。

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幽”与”暗”互训。

再如: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

④从成语的出处入手。

如:察言观色、墨守成规等。

2.答题知识①因形近而错。

如将“病入膏gāo肓”写成“病入膏盲”,将“脍炙zhì人口”写成“脍灸jiǔ人口”,“不胫jìng而走”写成“不径jìng而走”等。

②因音同或音近而错。

如“一筹chïu莫展”写成“一愁chïu莫展”等。

③受上一个字或下一个字的影响而错。

如将“安排”写成“按排”,“灯泡”写成“灯炮”,“清晰”写成“清淅”。

④因音近义通而错。

如“弱不禁风”写成“弱不经风”,“墨守成规”写成“墨守陈规”。

⑤因音同音近而错。

如“籍jí贯”写成“藉jí贯”,“销xiāo赃”写成“消xiāo赃”等。

二.题型设计预测: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脉搏/平添造型/摄像机强档/轻歌慢舞B. 慈祥/影牒摩挲/万金油返聘/凤毛麟角C. 峰会/对峙修葺/结骨眼戏谑 /张皇失措D. 贸然/夜宵竣工/终身制熨贴/扶老携幼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lài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fēi 然、脍kuài炙zhì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2013年高考语文语言得体题考前指导____安乡一中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语言得体题考前指导____安乡一中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语言得体题考前指导一.答题指导根据交际的目的来决定:说什么内容根据交际的对象来决定:用词得体(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正确使用谦敬词。

根据交际的场合来决定:公共与私交场合,庄重与随意等根据交际的手段来决定:选用书面语体(视觉语言)或口头语体(听觉语体)注意:①广播稿或口头通知中不能有括号,省略号,同音词,文言词等类似的词语②通知,请柬等应用文注意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的齐全。

谦辞①“家”字一族。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家母、家慈;家兄;②“舍”字一族。

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

③“愚”字一族。

如愚兄;愚见;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④“拙”字一族。

如拙zhuō笔;拙著、拙作;拙见。

⑤“鄙”字一族。

如鄙bǐ人;鄙意;鄙见。

敬辞①“令”字一族。

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令嫒;令兄;令弟;②“惠”字一族。

如惠存;惠临;;惠允;惠赠。

③“垂”字一族。

如垂爱;垂青;垂问、垂询;垂念。

④“贵”字一族。

如贵干;贵庚gēng;贵姓;贵恙yàng;贵子;贵国⑤“高”字一族。

如高见,高就;高龄;高寿;高论。

⑥“光”字一族。

如光顾;光临。

⑦“雅”字一族。

如雅教;雅意;雅正。

二.强化训练1.措辞得体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â耗传来,举国震悼。

B.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2.下列各句,最得体的一句是 (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B.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护士拿着注射器说:“孩子,别哭,再哭,我就给你扎出血来了!”D.马老师端起酒杯说:“黄老先生,今天是您的寿诞dàn之日,我祝您健康长寿!”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chǎng开的衣襟jīn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论述类__实用类)阅读考前指导(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1)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论述类__实用类)阅读考前指导(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1)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考前指导一.总体解题技巧解答高考现代文小阅读题,通常采用三遍阅读法,即①第一遍:阅读全文,把握思路,领会主旨,勾画关键句;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

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②第二遍:结合题干,重点阅读,勾画相关信息;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③第三遍:对照题干和原文,辨明干扰项,找出选题依据。

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

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验证...。

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

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

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

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①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②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③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④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二. 干扰项设置方法1.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2011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

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

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考前指导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第一类:表达方式——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描写: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叫景物描写。

一般描写景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篇以描写景物为主,如《桂林山水》。

一种是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如《雨中》其作用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受、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

直接剖析是心理描写最常用的方法,由作者直接进行揭示、分析、披露人物的思想,使读者能够直接感知到人物在想什么和怎么想。

采用人物心理独白,如自言自语、评价抒情等,以第一人称直接坦露内心世界也是常法。

还可运用梦境、幻境来表现人物心理。

如契诃夫的《万卡》给乡下祖父写信后睡熟了,做了一个梦。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小女孩在除夕之夜坐在墙根擦火柴取暖时的幻觉描写。

陈国凯《代价》中阿峰思恋人的梦幻。

还可通过人物外部情态,折射人物内心世界,通过景物烘托人物心理。

如《党员登记表》中黄淑英就义时的景物描写,《祝福》结尾用音响衬托人物内心活动。

其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06湖北16 07海南林冲见差拨133.外貌描写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情等的描写,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辑录(表达技巧型)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辑录(表达技巧型)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技巧---表达技巧型一.写作手法(技巧)(一)描写景物的方法: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二)描写人物的方法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3.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4.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三)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四)结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二.答题公式: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或者: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

三.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四.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五.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然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随景迁、景为情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感物伤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第一类:表达方式——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描写: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叫景物描写。

一般描写景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篇以描写景物为主,如《桂林山水》。

一种是在写人、记事、议论中插入景物描写,如《雨中》其作用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受、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

直接剖析是心理描写最常用的方法,由作者直接进行揭示、分析、披露人物的思想,使读者能够直接感知到人物在想什么和怎么想。

采用人物心理独白,如自言自语、评价抒情等,以第一人称直接坦露内心世界也是常法。

还可运用梦境、幻境来表现人物心理。

如契诃夫的《万卡》给乡下祖父写信后睡熟了,做了一个梦。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小女孩在除夕之夜坐在墙根擦火柴取暖时的幻觉描写。

陈国凯《代价》中阿峰思恋人的梦幻。

还可通过人物外部情态,折射人物内心世界,通过景物烘托人物心理。

如《党员登记表》中黄淑英就义时的景物描写,《祝福》结尾用音响衬托人物内心活动。

其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06湖北16 07海南林冲见差拨133.外貌描写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情等的描写,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有效的人物外貌描写,不仅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个具体的人,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因此,有人说;“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其作用人物的外在特征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某些性格、情趣、爱憎、喜怒等4.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

其作用言为心声,描写人物的语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5.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指把人物的行为、动作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它包括描写人们的各种日常活动、劳动过程、体育比赛。

作品往往借助于对人物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跃然纸上……动作描写,并不是动作堆砌,而是要选择那些关键性的动作去写。

就是要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动作,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动作。

其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跃然纸上……6.细节描写它是指对人物、环境、物件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

细节要求真实、典型、细微、传神。

张贤亮《绿化树》写劳改中的章永邻拿农妇马缨花给他的白面馍馍时有这样一个细节:忽然,我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指纹印!它就在白面馍馍的表皮上,非常非常地清晰,从纹路来看,它是一个“罗”,而不是“箕”,一圈一圈,里面小,向外渐渐地扩大……噗!我一颗洁亮的泪水滴在手中的馍馍上去了。

细节描写以真实为生命,它来自于对生活的精细观察,反复提炼和加工。

细节不能单独存在,它总是依附其它各种描写,如许地山的《落花》对落土的花瓣的描写.其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08上海7 08湖北 167.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一种间接方法,主要用来写人物。

不直接对人物进行描写,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态度、议论和评价,达到间接表现人物的目的。

《陌上桑》写采桑女罗敷的形象。

通过行人、少年、耕者态度的反映,生动传达其出众的美貌。

其作用间接表现人物8.环境描写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社会环境1主要是指作品的背景,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

对以上这些的描写就是环境描写。

由于人在感知周围环境的时候无非是动用自己身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因此,作者们要让读者感受到他所描写的环境,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情绪体验,就必须也从这些方面去描写,比如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来描写,这些描写恰好相对应于人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其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作品的背景,如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等。

9.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人物与人物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构成场面描写须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必须有产生各种关系的人物,单个人构不成场面;其二是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也就是说人物的活动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里才能构成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其作用为人物的塑造。

情节的展开提供具体的背景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说明: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注意表达的语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雨韵从维熙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

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miǎn腆tiǎn;夏雨滂püng沱tuï,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chün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xÿ沥lì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

我惬qiâ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jǔ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

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cuün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

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juý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

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

老人出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

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fâi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

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象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17.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8分)第一问(4分)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意。

第二问(4分)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老人与小男孩在雨中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达作者对雨中的喜爱与赞美234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1.象征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有相似之处。

比喻要求喻体和被比喻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

而象征要求象征之物和被象征之物之间也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所区别的是比喻属于修辞范围,象征则是艺术手法。

其次比喻的事物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但是象征只是通过某一具体的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义,其言外之意让读者自己体会。

06辽宁高考题: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

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mî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

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

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

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

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

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19.“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4分)【答案】“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

(2分)垂杨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苛取,忘记“根本”。

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最能象征春的神意”。

(2分)短短一句话,由两个小句子构成。

理解其含义,先是解剖“春的神意”,再是解剖“垂杨”的性格特征,最后两相结合,得出答案。

2.衬托(烘托)行吟阁遐想黄秋耘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阁。

这张已经开始有点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忆。

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广州,路过武汉。

在一个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东湖,在行吟阁和屈原纪念馆一带盘桓huán了大半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