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2

合集下载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分之一,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

1. 观察医务人员首先应该观察患者的腹部外观,包括腹部的形状、对称性、皮肤颜色和病灶等。

以下是观察腹部的评分标准:1.1 腹部形状:正常(得分2)、略凹陷(得分1)、明显凹陷(得分0)1.2 腹部对称性:对称(得分2)、轻度不对称(得分1)、明显不对称(得分0)1.3 皮肤颜色:正常(得分2)、黄疸(得分1)、发绀(得分0)1.4 病灶:无(得分2)、有(得分0)2. 触诊触诊是通过手掌接触患者腹部来评估腹部器官的大小、形状、密度和疼痛等情况。

以下是触诊的评分标准:2.1 腹部肌肉张力:正常(得分2)、轻度紧张(得分1)、明显紧张(得分0)2.2 腹部压痛:无(得分2)、有(得分0)2.3 腹部包块:无(得分2)、有(得分0)2.4 肝脏触诊:正常(得分2)、肿大(得分0)2.5 脾脏触诊:正常(得分2)、肿大(得分0)3. 听诊听诊是通过听取腹部器官的声音来评估其功能和异常情况。

以下是听诊的评分标准:3.1 肠鸣音:正常(得分2)、减弱(得分1)、消失(得分0)3.2 血管杂音:无(得分2)、有(得分0)4. 其他检查除了观察、触诊和听诊外,还可以进行其他腹部检查,如敲击、病史询问等。

以下是其他检查的评分标准:4.1 敲击音:正常(得分2)、浊音(得分1)、鼓音(得分0)4.2 病史询问:无腹痛、呕吐等症状(得分2)、有腹痛、呕吐等症状(得分0)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实际评估时还需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对于腹部检查评分标准的要求。

如有其他问题或需求,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腹部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或其他医疗人员对患者的腹部状况进行客观评估。

检查项目
腹部体格检查包括以下项目:
1. 外观:观察腹部的形状、对称性和皮肤状况。

2. 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压痛反应。

3. 压痛位置:确定患者在压痛时的具体位置,以确定腹部的可能异常情况。

4. 反跳痛:轻轻按压腹部,然后突然松开手指,观察患者是否有反跳痛反应。

5. 肠鸣音:通过听诊器听取腹部肠鸣音的频率和强度。

6. 包块和腹肌紧张:触摸腹部以寻找可能的包块,并评估腹肌的紧张程度。

评分标准
每个检查项目的评分标准如下:
1. 外观:正常(0分)、不对称或异常(1分)
2. 压痛:无压痛(0分)、轻度压痛(1分)、明显压痛(2分)
3. 压痛位置:无明确位置(0分)、有明确位置(1分)
4. 反跳痛:无反跳痛(0分)、有反跳痛(1分)
5. 肠鸣音:正常(0分)、减弱(1分)、消失(2分)
6. 包块和腹肌紧张:无包块和腹肌紧张(0分)、有包块或轻
度腹肌紧张(1分)、明显包块或明显腹肌紧张(2分)
将每个检查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总分越高,表示腹部
异常的可能性越大。

结论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医疗人员评估
患者的腹部状况。

然而,该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医生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和治疗。

注意:本文档所述评分标准仅作为参考,具体评分及诊断应由专业医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细则2017(1)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细则2017(1)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项目内容细则得分体查前准备(7分)环境准备宽敞明亮、温度适宜、通风、隐私(1分)器械准备听诊器、标记笔,尺片、手表(1分)医师准备患者右侧站位(1分)着装,指甲修剪,手部温暖,洗手(1分)患者准备排空膀胱(1分)触诊时去枕仰卧,屈髋屈膝,手两侧(2分)视诊(8分)腹部的分区四分法(1分)九分法(1分)腹部形态、呼吸视诊角度(1分)描述(1分)胃肠型、蠕动波描述(2分)腹壁血管曲张、疝、手术疤痕、腹纹、皮疹描述(2分)听诊(5分)肠鸣音(2分)位置(1分)时间(1分)肾动脉(1分)腹主动脉(1分)髂动脉(1分)叩诊(8分)移动性浊音叩诊(5分)膀胱叩诊(1分)肝上界叩诊(1分)肝区叩诊(1分)腹部触诊(53分) 腹壁紧张度(3分)浅部触诊手法(2分)触诊顺序(1分)压痛反跳痛(12分)深部触诊手法(2分)触诊顺序(1分)反跳痛手法(4分)胆囊压痛点(1分)阑尾压痛点(1分)输尿管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3分)脏器触诊(30分)触诊起始部位(1分)触诊手指摆放(4分)触诊与呼吸配合(2分)锁骨中线+前正中线(2分)钩指触诊法(站位、手指摆放)(2分)双手触诊法(手指摆放)(2分)肝脏触诊:脾脏触诊:触诊起始部位(1分)触诊手指摆放(4分)呼吸配合(2分)双手触诊(2分)右侧卧位触诊(2分)胆囊触诊(Murphy征手法)(4分)肾脏触诊:左侧肾脏双手触诊手法(1分)右侧肾脏双手触诊手法(1分)液波震颤(4分)振水音(4分)背部(3分)肋脊点、肋腰点压痛(1分)肾区叩痛(2分)位置(1分)手法(1分)终末质量(6分) 洗手、记录(1分)操作熟练度(4分)人文关怀(1分)提问(10分) 提问1(5分)提问2(5分)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对腹部体征的认知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确定视诊所见,又可为叩诊、听诊提示重点。

有些体征如腹膜刺激征、腹部肿块、脏器肿大等主要靠触诊发现。

体格检查评分表-腹部

体格检查评分表-腹部
体格检查评分表-3(限时 6 分钟,满分 100 分)
姓名: 见习医院: 学号: 成绩: 考官签字: 减分 备注
腹部
(1)正确暴露腹部; (2)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 (3)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4)听诊肠鸣; (5)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 (6)叩诊全腹; (7)叩诊肝上界; (8)叩诊肝下界; (9)检查肝脏有无叩击痛; (10)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 (11)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 (12)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 (13)训练患者作加深的腹式呼吸 2-3 次; (14)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法触诊脏; (15)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16)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17)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 (18)检查胆囊点有无压痛; (19)双手法触诊脾脏 (20)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 (21)双手法触诊双侧肾脏; (22)检查腹部触觉(或痛觉); (23)检查腹壁反射。
漏查、手 法错误 1 项扣 4 分
考官签名:
1

2.2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2.2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4
3.触诊(34分)
浅触诊:起始部位、手法、内容(紧张度、压痛等)
深触诊:起始部位、手法、内容(压痛、反跳痛、包块等),(浅触诊、深触诊:部位、手法、内容各1分,顺序2分)
8
包块触诊要素:部位、大小、形态、压痛、质地、边缘、移动度及周边组织和器官的关系等(每项1分)(口述)
7
(2)肝脏触诊:右锁骨中线(1分)及前正中线上触诊(1分),手法正确(2分)及指导患者配合(2分)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项目
操作程序
标准分
得分
准备
பைடு நூலகம்工作
(10分)
1.检查者着装整齐(1分),洗手(2分)
2.
3.正确
双上肢置于躯于两侧
3
2. 物品准备:听诊器、记号笔、棉签、卷尺等(缺1项扣1分,扣完为止)
3
3. 站在患者右侧(1分),简单问候,自我介绍(1分),告之查体注意事项(1分)。指导患者暴露腹部,屈膝、放松腹部,双上肢置于躯于两侧(1分)
6
(3)肝颈静脉回流征(右手掌面、10秒)
2
(4)胆囊点有否压痛,Murphy氏征检查
2
(5)脾脏触诊:双手法,平卧未能触及,再行右侧卧位检查(手法、体位各2分)
4
(6)肾脏触诊:左手托腰部向上推起(每侧2分)
4
(7)液波震颤:手法、体位各1分
2
(8)振水音:手法、体位各1分
2
4.叩诊(30分)
(1)叩诊全腹: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至右下腹,再至脐部(方法、顺序各2分)
4
(2)叩诊肝上、下界:上界-右锁骨中线自上向下;下界-右锁骨中线自下向上(各3分)
6
(3)肝区叩击痛(手法与结果判断各2分)

腹部检查评分表

腹部检查评分表
15分
脾脏触诊
1.脾脏仰卧位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1分)。
2.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1分)。
3.然后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2分)。
4.右手掌平放于左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1分)。
5.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或肋缘(2分)。
15分
提 问
5分
总 分
100分
考核用时:分钟
考官签名:
考核日期:年月 日
5.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1分)。
6.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1分)。
7.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时触诊感觉:强直呈木板状,不易压陷(2分)。
8.腹壁紧张度减低时触诊感觉:手指按压时腹壁松软无力,失去弹性(2分)。
10分
压痛
反跳痛
1.压痛与反跳痛检查: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曲,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
14分
腹部浅触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1分)。
2.双腿屈曲(1分)。
3.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4.考生应将手温暖(可以用双手搓擦法)、指甲应短,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1分)。
5.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1分)。
5.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应请另一人的手掌尺侧缘压于腹中线上协助检查(1分)。
6分
腹部紧张度
1.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
2.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1分)。
3.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1分)。
4.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1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引言:腹部检查是医学中常用的体格检查之一,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本文将介绍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腹部健康状况。

一、外观观察1.1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的整体形状,正常情况下应呈对称的圆形或扁平状。

1.2 皮肤状况:检查腹部皮肤的颜色、湿度和光滑度,正常情况下应呈自然色泽、干燥、光滑的状态。

1.3 腹壁肌肉张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观察腹壁肌肉的紧张程度,正常情况下应有适度的张力。

二、触诊检查2.1 腹部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患者是否有压痛感,正常情况下应无明显疼痛。

2.2 腹部包块:用手指进行触诊,检查腹部是否有异常的包块,正常情况下应无明显包块。

2.3 肝脾触诊:通过触诊检查肝脾的大小和质地,正常情况下应无明显增大或异常质地。

三、听诊检查3.1 肠鸣音:用听诊器听取腹部肠鸣音的频率和强度,正常情况下应有规律的肠鸣音。

3.2 血管杂音:用听诊器检查腹部血管是否有异常杂音,正常情况下应无明显杂音。

3.3 腹部血管搏动: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大血管,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的血管搏动感,正常情况下应无明显异常。

四、叩诊检查4.1 腹部共鸣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观察声音的音调和音量,正常情况下应呈鼓音。

4.2 肝脾浊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肝脾区域,观察声音的音调和音量,正常情况下应呈浊音。

4.3 腹部移动性浊音: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观察声音的音调和音量,正常情况下应呈移动性浊音。

五、其他检查5.1 腹部肿块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腹部是否有异常肿块,可以更详细地评估腹部器官的状况。

5.2 腹部CT扫描:通过CT扫描检查腹部器官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诊断信息。

5.3 腹部MRI检查:通过MRI检查腹部器官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资料。

结论:腹部检查评分标准是医生评估患者腹部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外观观察、触诊检查、听诊检查、叩诊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医生可以全面评估患者腹部的病变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3.腹部视诊主要内容(2分);①腹部外形,有无膨隆和凹陷;②呼吸运动;③腹壁静脉;④胃肠型和蠕动波;⑤皮肤、脐、有无异常搏动
6
腹部听诊
1.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听诊各区,注意上腹部、中腹部、腹部两侧及肝、脾各区(3分)。
2.口述听诊内容: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和搔弹音等(2分);在右下腹部听诊肠鸣音(5分);在上腹中部听诊腹主动脉、在左、右上腹肾动脉(2分)。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编号:姓名:得分:
考官:日期:
体检内容及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腹部视诊
1.腹部的体表标志: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及分区(4区法、9区法)表述正确并能在腹部指示(2分);
2.视诊方法(2分);①被检查者平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双腿屈曲,嘱被检查者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②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自侧面切线方向观察;③再提高视线自上而下视诊全腹。
15
肾脏触诊
1.右肾触诊: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检查者站于被检者右侧,左手放置其后腰部,手指托住肋脊角部位,右手放在右侧季肋部,手指微弯,指端位于肋弓下方,随着患者呼气将右手逐渐压向深部,直到与在后腰向前推的左手接近,从而两手夹触肾脏下极(2分)。
2.左肾触诊:左手越过患者腹前方从后面托起左腰部,右手掌横置于患者左上腹部,依前法双手触诊左肾(2分)。
②触及异常包块时应注意: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
2.深压触诊:检查腹部有无压痛点及反跳痛。以示指中指并拢在局部深压;如季肋点、上、中输尿管点、阑尾点注意有无反跳痛,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有痛苦表情或呻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腹部紧张度
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1分),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1分),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1分)。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1分),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1分)。考生口述腹壁紧张度增加时触诊感觉:强直呈木板状,不易压陷(2分);腹壁紧张度减低时触诊感觉:手指按压时腹壁松软无力,失去弹性(2分)。
10
胆囊及莫菲征
单手滑行触诊胆囊: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先将双手搓擦暖和,指甲应短(1分)。然后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于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1分),然后随被检查者呼气,手指压向腹深部(1分),吸气时,手指向前向上在胆囊点下方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2分)。如上腹部触及包块,应垂直于长轴方向滑行触诊(2分)。Murphy征检查:考生左手掌平放于被检查者右胸下部(2分),拇指指腹勾压于胆囊点(2分),告知其缓慢做深吸气(2分)。判断Murphy征阳性:突然因疼痛而屏住呼吸或胆囊点压痛(2分)。
10
深触
考生以并拢的2、3、4指,将腹型压陷至少2厘米以上(2分),以了解腹腔内脏与包块情况(1分),然后将指端逐渐触向腹腔包块(2分),并在包块上做上下(1分)、左右(1分)滑动触摸。
7
触右肾
右侧肾脏触诊: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考生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嘱被检查者做较深呼吸(1分);考生以左手掌托住其右腰部向上推起(1分);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1分),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而稍横向(1分);于被检查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诊(2分),可触到光滑钝圆包块——肾脏。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腹部检查(100分)
考生姓名:得分:
体检内容
分值
得分
腹部视诊
被检查者仰卧位,双腿屈起,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俯瞰正视全腹(1分),自上腹部至下腹部视诊全腹(1分)。然后考生视线处于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1分),自侧面沿切线方向观察(1分)。
肋弓下缘(0.5分)、腹上角(0.5分)、腹中线(0.5分)、腹直肌外缘(0.5分),髂前上棘(0.5分)、腹股沟韧带(0.5分)、脐(0.5分)(讲对并指点正确才能得分)。通过脐划一水平线和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1.5分),即:左上腹(1分)、右上腹(1分)、左下腹(1分)、右下腹(1分)。
15
脾脏触诊
脾脏仰卧位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1分),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1分),然后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2分),右手掌平放于左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1分),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或肋缘(2分)。脾脏侧卧位触诊:考生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请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1分),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2分)。双手触诊法操作: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左腰部第9~11肋处,试将其脾脏从背腰部向腹部紧推(2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与肋缘大致呈垂直方向(1分),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压腹壁,直至能触到脾缘或左肋缘(2分)。
14
腹部浅触诊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1分),双腿屈曲(1分),考生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1分)。考生应将手温暖(可以用双手搓擦法)、指甲应短,前臂应在被检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1分),检查者此时可感受被检查者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1分)。触诊时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完一个区域后,考生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1分),再以上述手法检查下一区域(1分)。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1分),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1分),原则上先触诊健康部位,逐步移向病痛部位(1分)。
15
考官签名:___________
6
液波震颤
被检查者仰卧,双腿屈曲,放松腹肌,考生站在右侧(1分);考生以一手掌面贴于被检查者一侧腹壁(1分),另一手4指并拢稍屈曲(1分),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如有大量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2分)。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应请另一人的手掌尺侧缘压于腹中线上协助检查(1分)。
10
压痛
反跳痛
压痛与反跳痛检查: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考生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2分),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2分),被检查者腹痛骤然加重,并有痛楚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2分)。
7
肝脏触诊
单手触诊: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腿屈起(1分),考生站在其右侧(1分),然后将右手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上方(1分),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2分)。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肋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双手触诊:考生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手法(1分),而用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1分),拇指张开至于季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2分),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可提高触诊的效果(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