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友好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友好学校第69届高一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友好学校第69届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等比数列{a n}中,a1=1,a10=3,则a5a6=()A.3B.27C.D.243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c2﹣b2=ac,则角B的值为()A.B.C.或D.或3.圆x2+y2﹣4x﹣4y﹣10=0上的点到直线x+y﹣14=0距离的最小值为()A.36B.18C.2D.54.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4a1,2a2,a3成等差数列.若a1=1,则S4=()A.15B.7C.8D.165.两圆x2+y2﹣2y+3=0与x2+y2+2x=0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A.2x﹣2y﹣3=0B.2x﹣2y+3=0C.2x+2y+3=0D.2x+2y﹣3=0 6.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为2cm,则球的表面积是()A.8πcm2B.12πcm2C.16πcm2D.20πcm27.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小值是()A.﹣15B.﹣9C.1D.98.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DD1,BD的中点,则直线AD1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A.B.C.D.9.在等差数列{a n}中,a9=a12+6,则数列{a n}的前11项和S11=()A.24B.48C.66D.13210.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9πB.10πC.11πD.12π11.在等差数列{a n}中,a3+a5+a7=6,a11=8,则数列的前n项和为()A.B.C.D.12.若直线ax+2by﹣2=0(a>0,b>0)始终平分圆x2+y2﹣4x﹣2y﹣8=0的周长,则+的最小值为()A.1B.3+2C.5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不论a为何实数,直线(a+3)x+(2a﹣1)y+7=0恒过定点.14.已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直线l1经过点A(3,2)B(a,﹣1),且与l垂直,直线l2:2x+by+1=0与直线l1平行,则a+b=.15.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CC1=,则二面角C﹣BD﹣C1的大小是.16.已知圆x2+y2+x﹣6y+m=0与直线x+2y﹣3=0相交于P,Q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OP⊥OQ,则m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函数f(x)=ax2﹣4ax﹣3.(1)当a=﹣1时,求关于x的不等式f(x)>0的解集;(2)若对于任意的x∈R,均有不等式f(x)≤0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8.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2,c=5,cos B=.(1)求b的值;(2)求sin C的值.19.已知以点A(﹣1,2)为圆心的圆与直线l1:x+2y+7=0相切,过点B(﹣2,0)的动直线l与圆A相交于M,N两点.(1)求圆A的方程;(2)当MN=2时,求直线l的方程.20.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点D在B1C1上,A1D⊥B1C.求证:(1)EF∥平面ABC;(2)平面A1FD⊥平面BB1C1C.2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2cos C(a cos B+b cos A)=c.(1)求C;(2)若c=,△ABC的面积为,求△ABC的周长.22.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和通项a n满足2S n+a n=1,数列{b n}中,b1=1,b2=,=+(n∈N*).(Ⅰ)求数列{a n},{b n}的通项公式;(Ⅱ)数列{c n}满足c n=,求证:c1+c2+c3+…+c 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在等比数列{a n}中,a1=1,a10=3,则a5a6=()A.3B.27C.D.243解:等比数列{a n}中,a1=1,a10=3,则a5a6=a11•a10=3,故选:A.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c2﹣b2=ac,则角B的值为()A.B.C.或D.或解:由于△ABC中,a2+c2﹣b2=ac,可得:cos B===,由于:B∈(0,π),故B=,故选:A.3.圆x2+y2﹣4x﹣4y﹣10=0上的点到直线x+y﹣14=0距离的最小值为()A.36B.18C.2D.5解:化圆x2+y2﹣4x﹣4y﹣10=0为(x﹣2)2+(y﹣2)2=18,得圆心坐标为(2,2),半径为.圆心到直线x+y﹣14=0的距离d=.∴圆x2+y2﹣4x﹣4y﹣10=0上的点到直线x+y﹣14=0距离的最小值为.故选:C.4.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4a1,2a2,a3成等差数列.若a1=1,则S4=()A.15B.7C.8D.16解:∵4a1,2a2,a3成等差数列.a1=1,∴4a1+a3=2×2a2,即4+q2﹣4q=0,即q2﹣4q+4=0,(q﹣2)2=0,解得q=2,∴a1=1,a2=2,a3=4,a4=8,∴S4=1+2+4+8=15.故选:A.5.两圆x2+y2﹣2y+3=0与x2+y2+2x=0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A.2x﹣2y﹣3=0B.2x﹣2y+3=0C.2x+2y+3=0D.2x+2y﹣3=0解:根据题意,联立两圆的方程有,两式相减可得:2x+2y﹣3=0,即两圆公共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x+2y﹣3=0;故选:D.6.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为2cm,则球的表面积是()A.8πcm2B.12πcm2C.16πcm2D.20πcm2解: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球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则2=2R,R=,S=4πR2=12π故选:B.7.设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小值是()A.﹣15B.﹣9C.1D.9解:x、y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z=2x+y经过可行域的A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由解得A(﹣6,﹣3),则z=2x+y的最小值是:﹣15.故选:A.8.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DD1,BD的中点,则直线AD1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A.B.C.D.解: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DD1,BD的中点,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2,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E(0,0,1),F(1,1,0),A(2,0,0),D1(0,0,2),=(﹣2,0,2),=(1,1,﹣1),设直线AD1与EF所成角为θ,则cosθ===.∴直线AD1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是.故选:B.9.在等差数列{a n}中,a9=a12+6,则数列{a n}的前11项和S11=()A.24B.48C.66D.132解:∵列{a n}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d,∵a9=,∴a1+8d=(a1+11d)+6,∴a1+5d=12,即a6=12.∴数列{a n}的前11项和S11=a1+a2+…+a11=(a1+a11)+(a2+a10)+…+(a5+a7)+a6=11a6=132.故选:D.10.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9πB.10πC.11πD.12π解:从三视图可以看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球和一个圆柱组合而成的,其表面为S=4π×12+π×12×2+2π×1×3=12π故选:D.11.在等差数列{a n}中,a3+a5+a7=6,a11=8,则数列的前n项和为()A.B.C.D.解: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a3+a5+a7=6,a11=8,∴3a1+12d=6,a1+10d=8,解得a1=﹣2,d=1.∴a n=﹣2+(n﹣1)=n﹣3.∴==.则数列的前n项和=++…+=1﹣=.故选:C.12.若直线ax+2by﹣2=0(a>0,b>0)始终平分圆x2+y2﹣4x﹣2y﹣8=0的周长,则+的最小值为()A.1B.3+2C.5D.解:由题意得,直线过圆心(2,1),所以,a+b=1.∴,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不论a为何实数,直线(a+3)x+(2a﹣1)y+7=0恒过定点(﹣2,1).解:直线(a+3)x+(2a﹣1)y+7=0可化为(x+2y)a+3x﹣y+7=0,由交点直线系可知上述直线过直线x+2y=0和3x﹣y+7=0的交点,解方程组可得∴不论a为何实数,直线(a+3)x+(2a﹣1)y+7=0恒过定点(﹣2,1)故答案为:(﹣2,1)14.已知直线l的倾斜角为,直线l1经过点A(3,2)B(a,﹣1),且与l垂直,直线l2:2x+by+1=0与直线l1平行,则a+b=﹣2.解:∵直线l的倾斜角为,∴,∵l1经过点A(3,2),B(a,﹣1),且与l垂直,∴,解得a=0;又直线l2:2x+by+1=0与直线l1平行,∴,解得b=﹣2.∴a+b=﹣2.故答案为:﹣2.15.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CC1=,则二面角C﹣BD﹣C1的大小是30°.解:设O为BD,AC的交点,则OC=OD==,C1D==.OC1==.设二面角C1﹣BD﹣C的大小为α则sinα==,∴α=30°,∴二面角C1﹣BD﹣C的大小为30°.故答案为:30°.16.已知圆x2+y2+x﹣6y+m=0与直线x+2y﹣3=0相交于P,Q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OP⊥OQ,则m的值为3.解:由题意设P(x1,y1),Q(x2,y2),则由方程组求得消y得5x2+10x+4m﹣27=0,于是根据韦达定理得,x1+x2=﹣2,x1•x2=.∴y1•y2=•=[9﹣3(x1+x2)+x1•x2]=[9+6+]=.再根据OP⊥OQ,可得•=x1•x2+y1•y2=+=0,求得m=3,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函数f(x)=ax2﹣4ax﹣3.(1)当a=﹣1时,求关于x的不等式f(x)>0的解集;(2)若对于任意的x∈R,均有不等式f(x)≤0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当a=﹣1时,不等式ax2﹣4ax﹣3>0,即﹣x2+4x﹣3>0.可化为x2﹣4x+3<0,即(x﹣1)(x﹣3)<0,解得1<x<3,故不等式f(x)>0的解集为(1,3).(2)①当a=0时,不等式ax2﹣4ax﹣3≤0恒成立;②当a≠0时,要使得不等式ax2﹣4ax﹣3≤0恒成立;只需解得:﹣≤a<0,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0].18.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2,c=5,cos B=.(1)求b的值;(2)求sin C的值.解:(1)由余弦定理b2=a2+c2﹣2ac cos B,代入数据可得b2=4+25﹣2×2×5×=17,∴b=;(2)∵cos B=,∴sin B==由正弦定理=,即=,解得sin C=19.已知以点A(﹣1,2)为圆心的圆与直线l1:x+2y+7=0相切,过点B(﹣2,0)的动直线l与圆A相交于M,N两点.(1)求圆A的方程;(2)当MN=2时,求直线l的方程.解:(1)意知A(﹣1,2)到直线x+2y+7=0的距离为圆A半径r,∴,∴圆A方程为(x+1)2+(y﹣2)2=20(2)垂径定理可知∠MQA=90°.且,在Rt△AMQ中由勾股定理易知设动直线l方程为:y=k(x+2)或x=﹣2,显然x=﹣2合题意.由A(﹣1,2)到l距离为1知.∴3x﹣4y+6=0或x=﹣2为所求l方程.20.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点D在B1C1上,A1D⊥B1C.求证:(1)EF∥平面ABC;(2)平面A1FD⊥平面BB1C1C.【解答】证明:(1)因为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所以EF∥BC,又EF⊄面ABC,BC⊂面ABC,所以EF∥平面ABC;(2)因为直三棱柱ABC﹣A1B1C1,所以BB1⊥面A1B1C1,BB1⊥A1D,又A1D⊥B1C,BB1∩B1C=B1,所以A1D⊥面BB1C1C,又A1D⊂面A1FD,所以平面A1FD ⊥平面BB1C1C.2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2cos C(a cos B+b cos A)=c.(1)求C;(2)若c=,△ABC的面积为,求△ABC的周长.解:(1)由已知2cos C(a cos B+b cos A)=c,正弦定理得:2cos C(sin A cos B+cos A sin B)=sin C,即2cos C•sin C=sin C,∵0<C<π,sin C≠0,∴cos C=,∴C=.(2)由c=,C=,△ABC的面积为=ab sin=,∴ab=6,又由余弦定理c2=b2+a2﹣2ab cos C,可得:7=b2+a2﹣ab=(a+b)2﹣3ab=(a+b)2﹣18,可得:(a+b)2=25,解得:a+b=5,∴△ABC的周长a+b+c=5+.22.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和通项a n满足2S n+a n=1,数列{b n}中,b1=1,b2=,=+(n∈N*).(Ⅰ)求数列{a n},{b n}的通项公式;(Ⅱ)数列{c n}满足c n=,求证:c1+c2+c3+…+c n<.【解答】解.(Ⅰ)由2S n+a n=1,得S n=(1﹣a n),当n≥2时,a n=S n﹣S n﹣1=(1﹣a n)﹣(1﹣a n﹣1),∵a n﹣1≠0,∴=而S1=(1﹣a1),∴a1=∴{a n}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a n=()n.由b1=1,b2=,=+(n∈N*),得=1,=2,d==1,∴{}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1+(n﹣1)×1=n,∴b n=.(2)c n==n•()n,设T n=c1+c2+c3+…+c n,则T n=1•+2•()2+…+n•()n,T n=1•()2+2•()3+…+n•()n+1,由错位相减,化简得:T n=<.。
吉林省辽源市2019-2020学年新高考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本题9分)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动能B.速度C.加速度D.合外力2.(本题9分)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若在该点放入电荷量为+3q的试探电荷,此时测得该点的场强A.大小为3E,方向和E相反B.大小为E,方向和E相同C.大小为3E,方向和E相同D.大小为E,方向和E相反3.(本题9分)在5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电荷量为1200 C,若导体的电阻为10Ω,这时导体两端加的电压为()A.240 VB.120 VC.50 VD.40 V4.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首次太空授课。
如图所示的两组太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呈悬浮状,说明小球不受重力作用B.小球呈悬浮状,是因为小球受到的重力太小的缘故C.轻推小球,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必须大于某一临界值,才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D.轻推小球,小球在最低点只要获得速度,就能做完整的匀速圆周运动5.(本题9分)如图所示为一条河流.河水流速为v.—只船从A点先后两次渡河到对岸.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为u.第一次船头朝着AB方向行驶.渡河时间为t1,船的位移为s1,第二次船头朝着AC方向行驶.渡河时间为t1,船的位移为s1.若AB、AC与河岸的垂线方向的夹角相等.则有A.t1>t1s1<s1B.t1<t1s1>s1C.t1=t1 s1<s1D.t1=t1s1>s16.骑变速自行车时,如果车速v随人体输出的动力F变化关系如图所示,那么,随着动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到最大值,变速自行车的功率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7.(本题9分)跳台滑雪是利用自然山形建成的跳台进行的滑雪运动之一,起源于挪威。
【学期】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中友好学校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关键字】学期友好学校第六十五届期末联考高一生物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共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区域。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卷毛和长毛B.猫的黑色与白色C.豌豆花的红与白D.小麦的有芒与无芒2.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杂交B. 观察C. 测交D. 自交3.豌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试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全为紫花②紫花×紫花→紫花:白花=601:201③紫花×白花→全为紫花④紫花×白花→紫花:白花=98:102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 ②和③4.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A.1种B. 2种C. 3种D. 4种5.假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成对的基因均分别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种类为A.6种B. 12种C. 16种D. 32种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联会B. 着丝点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D. 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7.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24、48、48B. 48、24、48C. 48、24、24D. 48、48、248.下列是动物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A.③→⑥→④→①→②→⑤B.⑥→③→②→④→①→⑤C.③→⑥→④→②→①→⑤D.③→⑥→②→④→①→⑤9.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1号B. 2 号C. 3号D. 4号10.下列有关遗传学的研究中,科学家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搭配合理的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②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C.①类比推理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D.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1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色盲的男孩和一个正常的女孩。
吉林省辽源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吉林省辽源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80分)1. (6分) (2019高二上·埇桥期末) 下图是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A . 1963年~1972年B . 1975年~1986年C . 2000年~2010年D . 1985年~1990年(2)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 . 人口就业压力大B . 人口老龄化严重C . 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 . 城市人口比重大2. (4分) (2014高一下·湘潭月考)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A . ①②B . ①③C . ③④D . ②④3. (4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期末)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
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A .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 .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 . 科技发展水平D . 蕴藏的资源数量(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 .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 .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 .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 .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4. (6分) (2017高一下·嘉兴期末) 下图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中友好学校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无答案)

友好学校第六十五届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卷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2页。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区域。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
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
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吉林省辽源市2019-2020学年新高考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实数,x y满足约束条件4312,1,33,x yy xx y+≤⎧⎪≤+⎨⎪-≤⎩则2z x 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A.2B.3C.4D.62.某班设计了一个八边形的班徽(如图),它由腰长为1,顶角为α的四个等腰三角形,及其底边构成的正方形所组成,该八边形的面积为A.2sin2cos2αα-+;B.sin3cos3αα-+C.3sin3cos1αα-+D.2sin cos1αα-+3.半径为1cm,中心角为150的弧长为()A.23cm B.23cmπC.56cm D.56cmπ4.已知数列{}n a的通项公式()2019112nnna-⎧-⎪=⎨⎛⎫⎪ ⎪⎝⎭⎩120192020nn≤≤≥,前n项和为n S,则关于数列{}n a、{}n S的极限,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数列{}n a的极限不存在,{}n S的极限存在B.数列{}n a的极限存在,{}n S的极限不存在C.数列{}n a、{}n S的极限均存在,但极限值不相等D.数列{}n a、{}n S的极限均存在,且极限值相等5.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sinb A=3cosa B.则B=A.B.4πC.D.6.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51x yx yy+≤⎧⎪-+≤⎨⎪≥⎩,则目标函数2z x y=+的最大值为()A .1-B .5C .8D .97.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是( ) A .4y x x =+B .4|sin ||sin |y x x =+C .433xx y =+D .4lg lg y x x=+8.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3,,34a A C ππ===,则c =( )A .26B .22C .62+D .62-9.已知,a b 是不共线的非零向量,2AB a b =+,3BC a b =-,23CD a b =-,则四边形ABCD 是 ( ) A .梯形B .平行四边形C .矩形D .菱形10.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sin 3cos 0b A a B -=,且三边a b c ,,成等比数列,则2a cb+的值为( ) A .24 B .22C .1D .211.已知()5,2a =-,()4,3b =--,(),c x y =,若230a b c -+=,则c 等于( ) A .134,33⎛⎫-- ⎪⎝⎭ B .81,3⎛⎫⎪⎝⎭C .138,33⎛⎫⎪⎝⎭ D .144,33⎛⎫⎪⎝⎭12.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A .13+B .23C .122+D .2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13.某校高一、高二、高三分别有学生1600名、1200名、800名,为了解该校高中学生的牙齿健康状况,按各年级的学生数进行分层抽样,若高三抽取20名学生,则高一、高二共抽取的学生数为 .14.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满足()2*2n S n n n =-∈N,则4a=______.15.设向量(,1),(1,2)a x x b =+=,且a b ⊥,则x = __________.16.某中学初中部共有120名老师,高中部共有150名教师,其性别比例如图所示,则该校女教师的人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吉林辽源田家炳高中友好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等。(3分)原因: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发展缓慢;农民的赋税负担重;高度集权的帝国体制等等。(6分,答出3点即可)
(2)新发展:圈地运动推动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等等。(6分,答出3点即可)
32.【答案】
(1)特点:资金少;分布集中于沿海通商口岸;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依赖性;以轻工业为主。(4分)
(2)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南京国民政府中央权威加强;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6分)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国防力量;影响了后来的政策。(6分)
33.【答案】
(1)新的政策:罗斯福新政(1分)
新: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
(2)问题:经济发展极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1分)
结果: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2分)
(3)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分)。
〖加17套期末中考模拟卷〗【校级联考】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含

【校级联考】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个倾角为37°的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9g 。
这个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B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C .物体的动能损失了0.5D .物体的机械能损失了1.5 2、一细绳系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v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经过时间t =4T ,重力对小球的冲量大小为4mgTB .经过时间t =4T ,小球动量变化量大小为2mv C .经过时间t =2T ,细绳对小球的冲量大小为2mv D .经过时间t =2T ,小球动量变化量为0 3、地球的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人造卫星( )A .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B .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距离是一定的C .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D .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4、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 ,一端固定在水平轴上的O 点,另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
小球以O 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能通过最高点,g 为重力的加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不可能向下C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一定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增大D .小球通过最低点时所受轻杆的作用力可能随小球速度的增大而减小5、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B .等于合力所做的功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v 0离开桌面后,经过A 点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A .2012mv mgh + B .2012mv mgH + C .201()2mv mg H h +- D .2012mv 7、如图所示,三个小球从同一高处的O 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 1、v 2、v 3抛出,落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 、B 、C ,O'是O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且O'A :AB :BC=1:3:1.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1:v 2:v 3=1:3:1B .三个小球下落的时间相同C .三个小球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相同D .三个小球落地时的动能相同A.M点场强大于N点场强B.M点场强小于N点场强C.M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D.M点电势低于N点电势9、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两个表达式E=F/q和E=kQ/r2的叙述,正确的是()A.E=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F是放入电场中的试探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B.E=kQ/r2是点电荷场强的决定式,Q是放入电场中的检验电荷的电荷量C.E=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放入电场中电荷的电荷量,它适用于任何电场D.从点电荷场强计算式分析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式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而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q2处的场强的大小10、甲、乙两汽车在t=0时刻并排同向行驶,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甲的速度变化更快B.乙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C.0~20s内,乙的平均速度是25m/sD.两汽车在t=20s时再次并排行驶11、如图,AB为竖直面内半圆的水平直径.从A点水平抛出两个小球,小球l的抛出速度为v1、小球1的抛出速度为v1.小球1落在C点、小球1落在D点,C,D两点距水平直径分别为圆半径的0.8倍和l 倍.小球l的飞行时间为t1,小球1的飞行时间为t1.则()子A,小球开始时θ=60°的位置摆下.则细绳碰到钉子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对小球的拉力之比为2:3 B.小球所受合外力之比为1:2C.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3 D.小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1:2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是:①存在一个做振动的波源,②在波源周围存在____;机械波传播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等友好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关于曲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是匀变速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率一定发生改变
2. 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F,如果将这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5倍,其它量不变,那么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变为()
A.B.
C.D.
3. 质量为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的水平恒力作用下运动了,,则()
A.F所做的功是B.重力做的功是
C.F的平均功率是D.F在末的瞬时功率是
4.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
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运行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
C.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由Q点运动至P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二、多选题
5. 如图所示,一匀速转动的水平转盘上有两物体A、B随转盘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线速度B.它们的线速度
C.它们的角速度D.它们的角速度
三、单选题
6. 现有甲、乙两滑块,质量分别为和m,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了碰撞。
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那么这次碰撞是
()
A.弹性碰撞B.非弹性碰撞
C.完全非弹性碰撞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7.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它在内转了10圈,则这个物体的()
A.周期为B.角速度为
C.线速度的大小为D.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
8. 有关黑体和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改用蓝光照射该金属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B.同种颜色的光照射某金属板时,在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光照越强饱和电流值越大
C.黑体是黑色的
D.黑体辐射的强度只与温度有关
四、多选题
9. 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它要渡过一条宽为的长直河道,河水流速为,则这条船过河()
A .最短时间为
B .最短时间为
C .最小位移为
D .最小位移为
10. 如图,轻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a、b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A.a处为向下的拉力,b处为向上的拉力
B.a处为向下的拉力,b处为向下的推力
C.a处为向上的推力,b处为向上的拉力
D.a处为向上的推力,b处为向下的推力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桌面高为H处释放,若以释放点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和整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
A
.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B
.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
C
.整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D
.整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
12. 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初速度大小为的小物块m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图像(以地面为参考
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则正确的是()
A.过程,摩擦力对小物块做负功
B.过程,小物块的合力的冲量为
C.时刻,小物块的动能最小
D.时间内,小物块的动量先减小后增大
五、实验题
13. 一个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
,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g 取,则:
(1)实验时,小球每次都从斜槽轨道的_________位置由__________释放;
(2)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____________(填“水平”或“竖直”);
(3)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14. 如图甲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乙图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自由落体的起点,从A点开始选取纸带上连续点A、B、
C……,测出O到A、B、C……的距离分别为、、……,重物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选择A、C两点,计算出打下B点时的速度,则OB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________和动能增加量________,如果
式子成立,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
(请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15.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本实验中,符合实验要求的条件是________;
A.斜槽轨道不能是粗糙的
B.可以用泡沫球做实验
C.入射球与被碰球的质量满足
D.入射球与被碰球的半径满足
(2)图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___。
A.B.
C.D.
六、解答题
16. 如图,小球以的水平初速度向一倾角为的斜面抛出,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垂直撞在斜面上。
取,,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抛出点距落点的高度。
17. 某一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求:
(1)卫星绕地球运行时的角速度;
(2)卫星所在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g。
18. 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向右运动,A与B相撞后分开,B又与C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此后A与BC间的距离保持不变,求:B与C碰撞前B的
速度大小。
19. 如图,AB为粗糙的圆弧,半径为,有一质量为的物体自最高点A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圆弧最低点B,然后沿水平面前进到达C点停
止,设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求: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