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书法: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十二课笔墨纸砚 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优质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十二课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使用不同工具与材料,如长锋、中锋、短锋、狼毫、羊毫、兼毫等,体验不同的效果;对不同纸的使用有不一样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展示与讲解,使学生们对古代书法文化知识有一定得认识;学会分析、比较、鉴赏、评价“书法文化”史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精神的愉悦,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情趣;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课是高二学生学习的内容,笔墨纸砚学生们并不是特别熟悉,对于笔墨纸砚的分类、性能、特质、产地等地了解还不够,对学习中国传统汉字艺术有一定的兴趣。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们对艺术美与形式美也有一定得了解,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并且他们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心。
3重点难点
本课内容主要作为一般知识来介绍,使学生对与中国书法相关的文化史知识有大概的了解,笔纸是重点讲解部分,其他知识一般了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有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呢?(请同学回答)。
其意思是说工匠想要使她得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笔墨纸砚的内容。
2【讲授】笔墨纸砚文房清玩--书写工具与材料。
高中美术选修毛笔书法模块教案

高中美术选修《毛笔书法》模块教学案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1、通过书法模块的学习开展艺术普及教育,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
2、教学形式通过课堂教学,辅之以互相观摩、单独辅导、组织小型展览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3、展览形式可分为作业展览和作品展览两大部分。
作业展览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步骤,选择完成较好的作业进行展览;作品展览是在教学工作进行到一半,学生掌握了一定基础之后,规定内容,完成作品,在学期中及学期末举办作品展示活动(展览形式是在专业教室墙上悬挂展出和专业教室门口展板上展出或以展板的形式举办中心展览)。
4、教学进度以书法种类为单位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5、教学内容本学期的书法教学主要以基本笔画的教学为主,在掌握基本笔画的同时,把笔画应用到简单的字当中。
美术选修《毛笔书法》模块学习方法一、学会用笔。
笔:笔有四德,尖,圆,齐,健。
下尖上圆如锥,纵向受压力有基础支撑。
整个毛笔象刀的横断面,所以有用笔如刀之说。
齐直锋毫至尖顶,含墨凝聚密贴形成真空不易散锋。
健是有良好的弹性,能紧随提按而变化。
笔锋就是一个点,笔提按变化,点的直径也随之变化。
点运行留下各种弧线,直线的痕迹。
正如:人行走,奔跑,跳跃都会留下痕迹。
古人的运输工具----独轮车,千古不变“中锋行笔”。
不能把书法理解成单纯的线条,这黑色的痕迹上,有作者丰富的思想动机,结构,章法审美等等,以及身体各部运动能力,利用工具熟练程度等等。
二、学会分析笔划的走向。
三、学会分析字帖。
在书法中点和线有规律的组合,形成了一个个变化多端的汉字, 书法作品总起来说, 主要有下列三个特点:1、整齐一律。
在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 字距、行距的整齐一律, 能给读者以清楚、稳定醒目之感。
王羲之批评宋翼的字“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平整、前后齐平”,则是书法家高水平的要求。
古人所说“先求平易, 后求波澜”是练习书法过程中的最基本规律, 也是书法从美学角度的最基本要求。
书法基础材料工具简介

书法基础技法(一)——及材料工具简介一.中国书法传统技法的基本体系因毛笔的特殊性丰富和拓展了书法形式意味的内涵,并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笔法体系。
技法是书法艺术的的实践形态,是人们在长期的书法艺术实践中总结、创造并不断完善的汉字书写方法。
书法技法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由笔法、结字法、章法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连,相互影响。
学习书法艺术,一方面可以将我们的书写更加规范漂亮,同时也提高了个人修养.一、执笔1、对毛笔的认识:我们谁都见过毛笔。
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
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
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
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
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
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
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
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
高中美术中的绘画材料与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适合选择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材料和工具,如 彩色铅笔、马克笔、水粉等,以增强画面的装饰 性。
考虑载体(纸张、布面等)适应性
纸张
不同纸张的质地、纹理和吸水性会影响绘画效果。如素描纸适合铅笔和炭笔绘画 ,水彩纸则适合水彩和丙烯颜料等。
布面
油画布是油画的专用载体,其质地紧密、吸油性好,适合表现油画颜料的厚重感 和层次感。
社会责任与环保意识
在艺术创作中,应注重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选择环保材 料,减少浪费,关注社会议题,用艺术传递正能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行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对绘画材料与工具的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绘画材料和工具,了解其特性和使用方法。
绘画技巧与表现手法的运用
学生能够在绘画中运用所学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作品。
绘画实践与作品赏析的收获
通过实践练习和作品赏析,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还拓展了自己的艺术视野和 审美能力。
橡皮
橡皮主要用于擦除铅笔线条,但在绘 画中也可以作为创作工具。通过橡皮 的擦除,可以形成虚实对比和光影效 果。
03 现代绘画工具介 绍
喷枪、气泵等喷涂设备
喷枪
一种利用空气压缩产生高速气流,将 颜料喷射到画面上的工具。喷枪的种 类繁多,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 型号和喷嘴。
气泵
为喷枪提供稳定的气源,使得颜料能 够均匀、连续地喷出。气泵的性能直 接影响到喷涂效果,因此应选择质量 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
适用场景与风格
水彩画适用场景与风格
油画适用场景与风格
水彩画适合表现清新、明亮的场景和风格 ,如风景、花卉等。也适合用于插画、漫 画等风格的表现。
高中美术人教版书法《第六课 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书法《第六课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明确纸、墨、笔、砚基本情况,了解书写材料的选择与再加工、了解墨法、调墨、试墨、试纸、试笔、执笔与发力、纸、墨、笔之间的相“克”关系等知识。
2学情分析高中学生都未接受系统的书法教学,所以实行难度较大,应注意方法的引导3重点难点书写材料的选择与再加工,墨法、调墨、试墨、试纸、试笔、执笔与发力4教学过程注1:教学安排:一张教案纸为二节。
注2:第一章史论学生自学,上交一篇作业,题目是“汉代的书法概况”“唐代的书法概况”“宋代的书法概况”“清代的书法概况”,任选其一,文章2000字,详略得体。
占平时分数40%的1/4,1/4为考勤,2/4为每周作业。
注3:平时作业每周交一件,每件尺寸为五张毛边纸相接大小。
注4:字帖要求于行楷隶三体中在教师指导下选购古代法帖。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汉字与书法文化》;2.在美术教室布置古代书塾场景,摆放几案,放置书写工具和材料(毛笔、刻刀、钢笔、石膏板、宣纸等),张挂书法作品;播放中国古典音乐,安排学生就坐,准备上课。
学生进入书法教室就坐。
让学生一进入课室就感受到浓郁的书法文化氛围。
引入新课问:古人是如何书写的?活动1:请同学用毛笔、刻刀、钢笔等工具在石膏板和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比较一下哪种工具写得最好?为什么?老师用毛笔当场写一幅书法作品。
引言……学生模仿、体验,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回答。
钢笔写得最好,因为用得熟练。
不会用毛笔,所以写不好。
用刀刻很费力,不好控制,不过很好玩。
学生动手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尤其看到老师很快完成一件作品时,很兴奋。
课堂发展阅读讨论分析归纳。
软笔书法用具的选择与认识课件(共36张PPT).ppt

03 书法作品鉴赏
书法作品鉴赏要素
•笔法 •结体 •章法 •墨色
书法作鉴赏要素
1、笔法:
所谓笔法,就是书法艺术创作中使用毛 笔的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总和。
书法作鉴赏要素
(1)藏锋、露锋
藏锋的写法
起笔,先向左上进行,然后跪笔,也就是令笔锋向左上稍微一走便按笔 下去,使笔腹着纸,笔毫跪下,向右下方行笔,压下铺开笔毫,然后翻 转笔锋向右行进,这就是所谓藏锋。
力,即与中指的用力方向相反。勾与格主要是在运笔时能对笔的回环 使转起作用。
• 抵,小指弯屈如无名指并紧贴无名指,对无名指起到辅助作用。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
(2)运腕:
所谓“运腕”就是在用毛笔书写时,如何正确使 用手指、手腕、手臂力量的方法。 分为“枕腕” 和“悬腕”。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
(3)书写姿势:
其中的基本原则有三条—— • “重心平稳” • “点画呼应” • “疏密得当”
书法作鉴赏要素
(1)重心平稳
所谓“稳”就是要有效地控制形体平衡,不至于产生跌倒倾斜,其结构一般通过点画粗细 长短的形态变化来实现其结构的艺术变化。
欧
颜
柳
书法作鉴赏要素
(2)点画呼应
点画之间的呼应是在有形与之间,古人也有称为贯气的。 其作用就是把原来各自独立的笔画,贯穿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方笔、圆笔
方笔、圆笔是笔画起止处由于运笔的转、折方法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形状
书法作鉴赏要素
(5)“永”字八法
侧——点 勒——横 弩——竖 趯——挑钩 策——仰横 掠——长撇 啄——短撇 磔——捺
书法作鉴赏要素
2、结体
所谓“结字”就是汉字的结构,也就是每一个字中的点画 与点画之间的搭配方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书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书法)(选修)》编写说明刘恒本教材以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书法的基本原理及主要书体的技法原则为基本内容,力求利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中国的书法艺术形成概括、准确的认识和比较详细的了解,对于常见、常用的隶书、楷书和行书三种书体的书写技法具有基本的理解及实践经验。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简要地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概况、主要书体的基本特征及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作品;能够运用书法专用概念、术语结合书法作品进行描述、评论或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独立完成隶书、楷书及行书的简单作品创作。
同时,教材还结合每课的具体内容,适当地介绍与书法艺术密切相关的文史知识、历史文物知识及文房四宝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培养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备欣赏和简单分析古今书法作品的基本能力,为今后能够继续深人从事书法学习与书法实践打下基础。
在课程设置与分配上,本教材采取知识介绍与技能训练并重的方式,教材分为3个单元共1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内容是书法文化与书体源流知识,分为5课时。
通过对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书体的发展演变过程,基本风格特点及相关知识的介绍,并配以大量作品附图,使学生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获得一个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基本特点、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形成具体的认识,并熟悉书法专用的概念、术语及表述方式。
第1课《汉字与书法文化》本课分三部分:“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产生”主要对汉字早期发展与篆书的各种类型进行介绍;“书法的实用价值与艺术特征”介绍书法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法则规范;“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主要介绍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第2课《隶书源流与赏析》本课分三部分:“隶书的产生”介绍隶书形成过程以及基本特点;“汉代隶书的辉煌”介绍汉隶的成就及主要作品;“隶书的复兴”介绍清代以来隶书的繁荣情况及代表性书法家和作品。
毛笔工具材料

宣纸珍贵,价也较高,安徽宣、四川 夹江宣、云南滕冲宣都是上好的宣纸。创
作一般的作品,不必用过贵的宣纸.
由于宣纸的尺寸不一样,因此在进行 创作时,要依据情况选定宣纸尺寸。同时,
要根据书体选用宣纸。
不用的宣纸,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防潮、防日晒风吹、防虫等;要绝缘良好, 否则皱纹过多妨碍作书。
由于宣纸价格较贵,平时练习不必使 用这种纸,尤其是初学者可选用具有一定 吸水性、质地松软的元书纸、毛边纸或旧
.
23
(五) 其他书法工具
书法工具除笔、墨、纸、砚必备工 具之外,还应当配置一些书写的辅助工 具。这些辅助工具不仅满足书写的各种 需求,而且为书写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 件。它主要有笔筒、笔架、毡垫、镇纸、 笔洗、砚匣、印章、印泥等。
.
24
巩固新课
第二章 工具材料与临习基础
第一节 工具、材料
.
2
2. 根据笔锋的长短不同分
(1)长锋笔 长锋笔因其锋头较长 而得名,又称“长毫笔”。其笔腹柔 软,能蓄较多的墨汁。长锋笔适于写 行草书。
(2)中锋笔 中锋笔,是介于长锋 笔短锋笔之间的一种笔。他适于书写 中小楷。
(3)短锋笔 短锋笔的笔尖较短, 且弹性小,适于书写小楷字。
.
3
3. 根据制笔的派别不同分
.
7
(二) 毛笔的选择
1、注意毛笔的自身质量
毛笔由笔管和笔头组成。笔头由笔尖、笔腹和笔根组成。选择毛 笔时,除了笔管要直之外,主要看笔头,“用笔贵用锋”。笔头不仅
要正,还要具备四个条件:尖、齐、圆、健。 尖 笔尖要有锋,调墨后仍能锋利不减。 齐 即用手捻开笔尖压扁后,尖部看上去是整齐的,无参差
.
14
(1)生宣纸 直接从纸槽中抄出后经烘干而成的未经加工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执笔法了解
前人传下来的执笔方法很多,有龙眼法、 凤眼法、拨灯法、二指法、三指法、四 指法、单钩法、双钩法、捻管法、撮管 法、握管法、搦管法、双手回腕法,等 等。
五字执笔法
什么是最常用而且比较科学的执笔法呢?历代公 推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也称五指执笔法,以“擫、押、钩、 格、抵”五字诀阐明了五指的作用。
五字执笔法,相传是由“二王”传下来的, 唐代陆希声得到后,再传至宋代钱若水, 才公开出来。
五字执笔法使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 压、钩、顶、抵”的方法将笔执稳,使手指各司 其职,各尽其力,对立而统一于笔管。五指执笔, 其中留有空间,执笔就轻松自然,用笔也能灵活 自如。实践证明五字执笔法是比较合理的。
执笔要领一:指实掌虚
“指实”,即五指齐力,力聚管心; “掌虚”,即手掌空虚,形同握卵。 实践证明:指实就能和稳定;掌虚就会用笔灵活。而要做到指实掌虚, 最好采取人们常用的“五字执笔法”。
执笔要领二:管直腕平
管直,指笔管与纸面垂直;腕平,指手腕与纸面平行。康有为说:“欲用 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管直则锋正,锋正则能够“令笔心常在点 画中行”,以利用笔四面势全,八方出锋;腕平肘则自然会提起,这样悬肘用笔, 既灵活又有力。
关于执笔:枕腕、悬腕与悬肘
枕腕是执笔的手腕枕靠在桌面上或枕靠在左手背上书写的方法。也有采用一种叫“臂 搁”的竹片来搁手的,一般用于夏天,因夏大容易出汗,手上的汗水容易将纸洇潮。 用枕腕法书写毛笔字,因手腕靠在桌上手很平稳,适宜于写小楷或一寸见方的中楷, 但也因手腕搁死了难于移动。如果再写大一些的字,就要用悬腕来书写。
执笔要领四:高低相宜
执笔高低可根据字的大小和不同字体灵活掌握,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说, 写大字宜高些,写小字宜低些;写行草书宜高些,写楷书宜低些。
执笔高度要根据字体的类别、大小和笔管的长短而定,一般来说,写小字执 笔要低些,离笔头一寸左右,太低了笔画局促不自由。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 一些,约二寸左右;写大楷和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三寸左右。执笔越高, 回旋的幅度就加大,更便于挥运。但过高了,影响用笔力度,下笔飘浮,无力无 筋骨。执笔太低则使转笨拙。
3.钩:指“五字执笔法”中中指的作用。在大指和食指将笔管约束住的情况下, 再以中指的第一、第二两个指节弯曲如钩,钩住笔管的外侧。
4.格:指“五字执笔法”中无名指的作用。格有挡住之意。无名指用指甲肉之 际紧贴笔管,用力将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此动作亦称“揭”,揭有挡 住和往外推之意。
5.抵:指“五字执笔法”中小指的作用。抵有托着之意。小指衬托于无名指之 下,以增加力量,挡住中指的“钩”。
悬腕是执笔的手腕悬起,离开桌面,肘仍靠在桌上的书写方法。这种方法,手腕活动 范围比枕腕法大一些,臂和肘关节还是靠在桌上,仍然比较平稳,可写二三寸大小的 大楷字。如果写对联或擘窠大字,就要用悬肘法来书写。
悬肘是执笔的手臂全部悬空来书写毛笔字的方法。这种方法因手臂不靠在桌上,没有 一点妨碍,可以任意挥洒,是写大字与草书的常用书写方式。世传宋代的大书法家米 蒂,连写小楷字都用悬肘法法家苏东坡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绝对标 准的方法,只要手心留有活动空间,执笔灵便就行。
执笔跟选老婆一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自己的。
什么样的执笔法容易合适大家呢?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了比较通用、 合乎人类生理特征的执笔法。初学者入门时如果忽视这些基础训练,随着书写水 平的逐步提高,渐渐就会感到不合适的书写习惯成为书艺进步的障碍,想要纠正 却已积习难改。
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
书法的工具材料:
毛笔、墨汁、生宣纸、
墨盒(或墨盘)及水瓶
工具材料的用法:
1.执笔法 关于执笔法古代书法家有很多论著,提法也很多。各名家
执笔不尽相同,但写出来的字各臻其美。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卫 夫人(王羲之的老师)的234寸(楷行草),清代康有为补充到 汉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六寸(2寸即寸许,1寸多一点)。唐 代欧阳询有“急挫(紧)短搦(低)”的说法,宋代苏轼说 “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正好相反。因此,执笔也应像 选笔一样,要视不同的书体、不同的字形和不同的书写风格而 选择不同的执笔法是比较合理的。
执笔要领三:松紧适度
执笔要不松不紧,灵活掌握。一般情况是:写大字或初学写字执笔宜紧些,但也不能 过松过紧。执笔过松,运笔无力;执笔过紧,指死腕僵,转换不灵,甚至发抖。张旭给颜 真卿传受笔法说:“妙在执笔,令得圆转,勿使拘挛。”
世传王献之幼年练字,其父王羲之从身向后突然抽他手中的笔,竟没有抽动,因而得 到他亲的称赞。不少人常以这个故事,作为传授笔法的要诀;也有些仿效此法以检验自已 执笔的松紧程度,实不足取。且不说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如果执笔真的紧到了如此地步, 怎好动笔写字?“不然,则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苏轼《论书》)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掌竖则管直,因而强调执笔要竖掌。其实不然, 管直并不取决于掌竖。从五指执笔法的各个手指的作力点来看,五个和指在笔管 的上下左右均匀布点,四面八方平衡用力,这样自然将笔官执得竖直。如果将手 掌竖起来,腕部肌肉便受到牵制,处于紧张僵硬状态,既容易疲劳,又不便于运 腕,尤其是写大点的字,更加感到不便当;倘若站着写掌则根本无法竖起来。因 此我们认为,和不一定要掌竖,而以掌面同纸面成45。夹角为宜。为了便于掌扫 这一要领,可先将右臂松驰,垂身侧,手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并保持原样, 抬至桌面书写位置,然后,左手再将毛笔递给右手,按五字执笔法的要求执住。 (其实并非时刻都要垂直执笔,只是大致保持这一状态,便于应付各种书写上的 变化需要)
五字执笔法详解
1.擫(yè):指“五字执笔法”中拇指的作用。擫即指按之意。以拇指骨上节 出力紧贴笔管内侧,略斜而仰。如吹笛时以指擫住笛孔一般。
2.押:亦作压,指“五字执笔法”中食指的作用。押有约束、管束之意。用食 指第一指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的外侧,位置和大指内外相当,和大 指相对地配合一起,约束住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