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迅速的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及多发肝转移1例
乳腺癌合并骨髓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

7 O ×1 0 。I 。较化 疗前 骨髓 功能 好转 , 第 3个周 期 始 增 加 紫杉醇 剂量 至标 准剂量 。8个周 期化 疗 后 骨髓 功 能 基本恢 复正 常 , 且肿块明显缩小 , 卫 星结 节 灶 消 失 ( 图2 B ) 。共 1 2个 周期 。考 虑患者 为 晚期 , 未予 手 术 , 目前给 予他 莫 昔 芬 ( 上 海 复 旦 复华 药 业 有 限公 司 , 批 号: H3 1 0 2 1 5 4 5 ) 2 O mg , 口服 , 1次/ d , 联 合醋 酸 戈 舍瑞 林 ( As t r a Z e n e c a UK I i mi t e d ,批 号 :H2 0 1 6 0 2 6 O)
块。 直径达 7 c m, 患 者 因恐惧 而拒 绝 手 术 。2 O 1 1 - 0 1 — 2 0 1 5 0 5 , 4年 期 间 未 予 诊 疗 。 2 0 1 5 - 0 5患 者 发 现 原 肿 块下方 出现一核桃 大小肿块 , 伴破溃 , 于 2 O 1 5 ~ 0 9 2 3
李 文, 等
乳 腺 癌 合 并 骨髓 转 移一 例 并 文 献 复 习
《 短篇报道/ 论著l
乳 腺 癌 合并 骨髓 转 移 一 例 并 文 献 复 习
李 文 邱 树 升 胡玮 王猛 李 良
滨州 医学院 附属 淄博 市 中心 医院两腺 外科 , 山东 淄博 2 5 5 0 0 0
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病例一则

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病例一则发表者:刘胜骨组织是癌症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器官,仅次于肝和肺,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 几乎每一种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骨,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最为常见。
在晚期乳腺癌的患者中,大约有65%-80%的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疼痛, 并可进行性加重;还可引起躯体活动功能障碍或病理性骨折、截瘫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临床治疗也相当棘手。
西医主要采取手术、放、化疗、内照射治疗、骨吸收抑制剂、内分泌等治疗, 近期有一定疗效, 但是副作用大, 远期疗效不佳, 因此常常需要以中药为主的辅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对那些体质状况差, 不能耐受或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放、化疗的患者, 则应采用以中医药辨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中医有“肾主骨生髓”的理论,认为由于肾气不足, 则骨无所养, 易为寒湿毒邪侵袭, 痰浊蕴阻骨骼, 积聚日久, 以致瘀血凝滞, 络道阻塞, 聚而成形, 发为骨瘤。
对于骨转移癌的治疗, 中医多以扶正祛邪, 标本兼治为治则, 初起宜散寒止痛, 和营行瘀, 解毒化痰;后期则宜补肾散结, 行瘀通络; 若寒凝而肾虚, 督脉失养者, 宜养血益气, 温通督脉, 补骨生髓。
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优势在于既可抗癌, 又可止痛, 并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或者减轻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并可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下面以一例近期在此治疗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为例:患者女,35岁,右侧乳腺癌手术后3年余。
ECT提示:骨盆多处代谢异常,考虑肿瘤骨转移。
MRI:骨盆多发骨质破坏。
CA-125、CA-153偏高。
初次就诊时患者自觉:双侧腰骶部疼痛,少腹部及心下隐痛,嗳气泛酸,经来痛经,经色暗,未服止痛片,咽中干痒不适。
苔薄白腻,质瘀紫,脉濡细。
治拟调气血,补肝肾,温通止痛。
方拟乳腺术后方加减治疗。
15例疾病进展迅速的乳腺癌骨转移\内脏转移的解救治疗后的思考

15例疾病进展迅速的乳腺癌骨转移\内脏转移的解救治疗后的思考关键词疾病进展迅速乳腺癌多发转移解救治疗对15例疾病进展迅速的,指术后1年内出现多发转移引起患者急症的解救性治疗,以给患者带来无痛苦生存期及临终关怀为目的,对于原发乳腺癌进行塞选,对于疾病进展迅速1年内出现迅速转移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早期足量、足疗程以及合理方案的选择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尽量延长患者的无痛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医学伦理方面的问题了。
资料与方法2005~2010年疾病进展迅速的乳腺癌患者15例,进行分组,其中骨转移引起高钙血症4例,肝转移4例,肺转移胸水3例,脑转移2例,多发转移疼痛处理2例,进行综合因素分析后进行治疗,患者预后凶险,治疗效果均欠佳。
但正确的治疗,正确方式的选择,对有限生存期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骨转移引起高钙血症的处理:正常血清总钙值的正常范围2.0~2.7mmol/L,血钙值超过2.75mmol/L即可诊断为高钙血症,多发骨转移的患者,肿瘤细胞导致骨质破坏、骨质释放使血钙增高。
治疗上以补液、进行水化,利尿(呋塞米20~80mg),限制钙的重吸收,双磷酸盐类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及降低血钙的有效药物。
评估患者水化状态保持尿量2000ml,患者身体综合素质提高,参考第1次治疗方案,可以考虑再次化疗;疾病进展较慢、支持内分泌治疗的、仅仅是骨及皮肤软组织转移的,可以考虑内分泌治疗来长期控制症状。
高钙血症症状缓解时间约1周左右,单发骨转移中位生存时间34个月,并发其他脏器转移预后欠佳,经系统治疗,2个患者生存年限均有所提高,但患者仍死于多发转移[1]。
肺转移引起胸水的处理:如患者综合体力评分允许可以参考患者第1次化疗药物,给予患者相对有效的细胞毒性药物;随着癌细胞杀伤的持续、胸腔积液引流的患者积液会越来越少。
对于顽固积液可以多次抽吸或胸腔引流管持续的负压吸引排除的体液100~200ml时可以进行硬化治疗,硬化治疗药物可以考虑化疗药物,也可考虑生物制剂。
乳腺癌同时合并多发性骨髓瘤1例

乳腺癌同时合并多发性骨髓瘤1例
林晓燕;胡赟宏;崔嵘嵘;左小明
【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
【年(卷),期】2011(38)4
【摘要】0引言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我院于2009年5月收治1
例原发性乳腺癌同时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
因"右胸疼痛1月余"就诊。
初为隐痛后逐渐加重。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
体检:
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
【总页数】2页(P485-486)
【关键词】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
【作者】林晓燕;胡赟宏;崔嵘嵘;左小明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乳腺外科;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4;R733.3
【相关文献】
1.单纯乳腺癌与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J], 杨海波; 高晋南;
宋宛芝
2.乳腺癌合并恶性肺结节:乳腺癌肺转移?还是乳腺和肺双原发癌? [J], 沈松杰; 韩
志军; 于双妮; 宋兰; 朱庆莉; 孙强
3.乳腺癌合并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J], 黄兴琴
4.乳腺癌合并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J], 黄兴琴
5.自拟乳腺癌一号方治疗三阴乳腺癌术后合并化疗后患者临床观察 [J], 杨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癌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
尽管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有较大进展,但乳腺癌的骨转移依然是患者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乳腺癌骨转移指恶性乳腺肿瘤细胞侵入骨组织,并在骨髓中生长扩散的转移过程。
乳腺癌骨转移是乳腺癌晚期的表现之一,也是预后不佳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大约70%到80%的乳腺癌晚期患者会出现骨转移迹象。
这种转移可导致骨骼破坏和疼痛,并且会引起骨折、高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了解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骨转移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多种相关因素。
乳腺癌细胞通过淋巴道或血液循环进入骨髓腔,随后绑定到骨表面的骨母细胞,释放出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增殖因子和骨吸收因子等,影响骨代谢平衡,导致骨骼破坏和肿瘤细胞的扩散。
此外,乳腺癌患者的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也是乳腺癌骨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等。
内分泌治疗是针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首选。
通过抑制体内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化疗和放疗主要用于无法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来减轻疼痛和控制病情。
靶向治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手段,针对乳腺癌细胞中的特定靶点进行干预,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效果。
除了传统的治疗手段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治疗策略在乳腺癌骨转移的管理中显示出了潜在的临床前景。
例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等,都在各个方面对抗乳腺癌骨转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对于缓解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治疗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康复训练和生活指导,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不适感,并提供心理支持。
总之,乳腺癌骨转移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乳腺癌广泛转移1例

乳腺癌广泛转移1例
蔡林;张建中;何焱玲;朱铁君
【期刊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卷),期】2002(31)12
【摘要】患者女性,70岁。
因左乳单纯癌于1993年10月15日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进行了放疗、化疗。
2000年12月枕部发现结节,且皮疹逐渐增多。
经皮损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诊断为“乳腺癌皮肤转移”。
内脏CT示:内脏多发转移。
全身骨扫描示:骨转移。
【总页数】2页(P795-796)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转移;诊断;治疗
【作者】蔡林;张建中;何焱玲;朱铁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癌广泛骨转移~(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J], 张涛;高辉;张伶;程朋;魏东
2.外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在Ⅳ期乳腺癌寡转移与广泛转移中检测的临床价值 [J], 李艳;陶苏玉;崔彩霞;王效静;闵生萍;李多杰
3.1例晚期乳腺癌术后广泛转移的临终关怀和护理 [J], 田志禾
4.晚期乳腺癌伴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1例 [J], 叶俊;郑维
5.1例广泛转移乳腺癌腹腔积液病人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J], 骆晓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进展迅速的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及多发肝转移1例

进展迅速的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及多发肝转移1例作者:李博艳来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06期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273病历资料患者,女,57岁,主因“右侧乳腺癌术后10个月,左肺上叶切除术后8个月,左侧下肢间断性疼痛2个月”入院。
患者于2010年11月在天津肿瘤医院确诊为“右侧乳腺癌”后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病理回报IDCⅡ级,PⅢa期ALNM:4/16,IHC:ER-,PR-,HER2(++),FISH(+),(因经济原因拒绝靶向治疗)术后给予患者AT(盐酸吡柔吡星70mg,紫杉醇脂质体240mg)6次,化疗后给予患者放射治疗:常规:2Gy/f,40~50Gy/4~5w。
其中患者入院时并发肺部肿瘤,经多科会诊,考虑原发肿瘤,在乳腺癌术后,即第2次化疗后患者状况较好时,给予手术治疗,术式:左肺上叶切除术。
术后病理回报:左肺上叶巨大纤维腺瘤,低度恶性。
患者近2个月以来自觉双侧下肢疼痛以左侧下肢为重,夜间因疼痛不能正常入睡,口干症状1个月且日益加重。
无食欲,饮食差,夜尿增多。
坐位保持时间约2个小时,不能正常行走。
入院后各项试验室检查提示:血钙4.15mmol/L,血钾2.25mmol/L,肝肾功能:ALT 46U/L、AST 63U/L(其中碱性磷酸酶171U/L),肌酐116μmol/L,尿酸669μmol/L,CEA548ng/ml,CA-153 143U/ml,ECT:双侧前肋、左侧股骨上段、高位颈椎、胸椎、腰椎、放射浓聚影,多发骨代谢浓聚,符合骨转移瘤影像学改变。
胸部CT:左肺部分切除术,右乳癌术后改变,心包少量积液、肝内多发占位考虑多发转移瘤。
胸腰椎体骨质破坏,转移瘤。
盆腔MRA:扫描野腰椎、骶骨、双侧髂骨、髋骨、坐骨、耻骨、股骨上段多发异常信号,转移瘤。
提示患者多发肝转移、多发骨转移、高钙危象、低钾血症。
Ⅲ期乳腺癌区域化疗后手术近期肝转移1例

Ⅲ期乳腺癌区域化疗后手术近期肝转移1例
李智;卢毅卓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03(007)002
【摘要】@@ 1病历资料rn患者,女性,32岁.发现左乳腺肿物、迅速增大半年伴乳头溃烂.查体:双侧乳房不对称,左乳房明显肿大,皮肤暗红色,可见一梨形大小肿物位于乳头下方,牵拉乳头内陷,乳头表面溃烂,并溢血水;乳晕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呈"桔皮样".
【总页数】1页(P111-111)
【作者】李智;卢毅卓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厦大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厦门361005;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高龄结直肠癌肝转移Ⅰ期手术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J], 涂玉亮;梁平
2.超声造影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化疗后乳腺癌肝转移1例 [J], 杨春雪;朱成梅;袁沙沙;程文
3.超声造影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化疗后乳腺癌肝转移1例 [J], 杨春雪;朱成梅;袁沙沙;程文;
4.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化疗后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王峥;陈洪志;董济民;马小斌;林帅;康华峰
5.手术前后血浆VEGF升高对预测CEA升高型Ⅱ期结直肠癌术后近期肝转移的意义 [J], 文武魁;洪文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展迅速的乳腺癌多发骨转移及多发肝转移1例
病历资料
患者,女,57岁,主因“右侧乳腺癌术后10个月,左肺上叶切除术后8个月,左侧下肢间断性疼痛2个月”入院。
患者于2010
年11月在天津肿瘤医院确诊为“右侧乳腺癌”后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病理回报idcⅱ级,pⅲa期alnm:4/16,ihc:er-,pr-,her2(++),fish(+),(因经济原因拒绝靶向治疗)术后给予患者at(盐酸吡柔吡星70mg,紫杉醇脂质体240mg)6次,化疗后给予患者放射治疗:常规:2gy/f,40~50gy/4~5w。
其中患者入院时并发肺部肿瘤,经多科会诊,考虑原发肿瘤,在乳腺癌术后,即第2次化疗后患者状况较好时,给予手术治疗,术式:左肺上叶切除术。
术后病理回报:左肺上叶巨大纤维腺瘤,低度恶性。
患者近2个月以来自觉双侧下肢疼痛以左侧下肢为重,夜间因疼痛不能正常入睡,口干症状1个月且日益加重。
无食欲,饮食差,夜尿增多。
坐位保持时间约2个小时,不能正常行走。
入院后各项试验室检查提示:血钙4.15mmol/l,血钾2.25mmol/l,肝肾功能:alt 46u/l、ast 63u/l(其中碱性磷酸酶171u/l),肌酐116μmol/l,尿酸669μmol/l,cea 548ng/ml,ca-153 143u/ml,ect:双侧前肋、左侧股骨上段、高位颈椎、胸椎、腰椎、放射浓聚影,多发骨代谢浓聚,符合骨转移瘤影像学改变。
胸部ct:左肺部分切除术,右乳癌术后改变,心包少量积液、肝内多发占位考虑多发转移瘤。
胸腰椎体骨质破坏,转移瘤。
盆腔mra:扫描野腰椎、骶骨、双侧髂
骨、髋骨、坐骨、耻骨、股骨上段多发异常信号,转移瘤。
提示患者多发肝转移、多发骨转移、高钙危象、低钾血症。
家族史:弟弟肝癌去世、姥姥胰腺癌。
因条件有限(brca1,brca2)未测定。
既往史: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
治疗:①高钙血症解救治疗:补液、补充充分的水分恢复血容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肾小球对钙的重吸收,补充水分,争取每天尿量达3~4l。
同时注意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碱化利尿、争取患者每天尿量3~4l同时补钾,因患者低钾,所以暂不给予患者速尿[1],当钾补上来后给予速尿40~80mg,促进钙的排出。
②以饮食上注意限制钙的摄入,避免补充维生素d及含高钙的食物摄取[2]。
③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给予双磷酸盐类药物(给药时患者血肌酐水平偏高,充分水化,保持尿量)。
恶性肿瘤骨转移相关的高钙血症,更适合首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双磷酸盐类控制高钙血症,中度及中度以上的高钙血症即应开始用双磷酸盐类的药物,用药期间充分评估患者的水化状态,保持尿量2l。
治疗后血钙下降,1周后趋于稳定。
患者口干症状缓解。
④补钾4~8g/日,同行关注血钾浓度,血钾浓度上升到正常后给予患者速尿。
1周后血钙
2.42mmol/l,血钾
3.58mmol/l,血磷0.52mmol/l,肝功能alt及ast趋于稳定,降至正常。
碱性磷酸酶继续升高。
肾功能:肌酐99μmol/l,尿素正常。
尿酸正常。
⑤抗癌治疗:因患者身体状况较差,综合体力评分小于三级,耐受静脉化疗风险较大,建议患者靶向治疗再次拒绝,给予患者口服希罗达1000mg/m2,2次/日,
饭后半小时后口服,用药10天后患者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再次测癌标:cea 917ng/ml,ca-153 261.4u/ml,肝功能:alt 92u/l、ast 126u/l(其中碱性磷酸酶363u/l),血象:三系偏低,血小板减低到83×109/l暂停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目前患者疾病继续进展,预后凶险。
讨论
对于患者蒽环类联合紫杉一线治疗失败的患者,乳腺癌nccn指南没有进一步建议,可考虑继续给予靶向治疗联合希罗达,如果患者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用什么细胞毒性药物对于疾病进展迅速的患者有效率都很低[3]。
对于多发骨转移患者,如果有效生存期大于3个月,可以考虑3~4周1次双磷酸盐类治疗,长期使用双磷酸盐类的患者同时嘱患者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骨痛及高钙血症可以缓解,同时双磷酸盐类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间接具有抗癌的作用[4]。
对于疾病进展迅速的患者,尤其有内脏转移危象的患者可以在次考虑行之有效的细胞毒性药物,但患者状况较差,综合体力评分下降,预期治疗不能给予患者带来生存益处,化疗药物怎么选,用什么类的细胞毒性药物,都是医物人员该考虑的问题。
姑息治疗无疑是患者最终的治疗方式,细胞毒性药物的副作用会加速患者的死亡,复发转移的患者尤其是1年内即复发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身体的耐受能力很低,过激的治疗会加速患者的死亡。
对于her2(+++)的患者如果早期应用过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复发
后仍可应用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但因其费用昂贵,基层推广起来有一定困难。
如果her2(+++)原发乳腺癌早期应用上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将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
癌痛的治疗问题:按国际who建立并推行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法”给予患者止痛药物。
发扬医务工作者人道主义精神,减少癌症转移带来的痛苦。
临终关怀: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癌症患者无痛苦的死去,是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不放弃任何一个晚期癌症患者,直到他因不可逆的身体及各脏器的衰竭为止。
参考文献
1 姚和瑞.伍俊妍的乳腺癌的内科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2009:280-300.
2 孙燕,马军,王杰军,等.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
诊疗专家共识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5-30.
3 沈镇宙,江泽飞,宋三泰,等.2011年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1:45-55.
4 林本耀,李金峰,王天峰,欧阳涛.乳腺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