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的基本方法

标注的基本方法
标注的基本方法

第四章组合体

4-1 组合体及其组合方式

一、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从形体角度来看,都可以认为由若干基本立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圆环)通过叠加和挖切两种方式组合而成。由基本立体组合而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例如图4-1(a)

(查看动画)所示的立体,可以看成是由棱柱1、圆柱2和圆台3叠加组成;图4-1(b)(查看动画)所示的立体,可以看成是从棱柱上挖切去2、3两块后形成的;而图4-1(c)(查看动画)所示立体的构成方式,既有叠加又有

挖切。

二、组合体表面间的关系

(1)两表面相切,相切处不画线;两表面相交,相交处画线。

当组成组合体的两立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是光滑过渡,没有交线,投影中不应画出,如图4-2所示;当两

立体表面相交时,表面交线必须画出,如图4-3所示。

(2)不同形状的表面同面时无分界线,否则有交线,如图4-4所示。

三、形体分析法

假想将复杂的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基本立体,分析各基本立体的形状、组合方式和相对位置,然

后有步骤地进行画图和读图,这种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画图、读图和标注尺寸的主要方

法。

4-2 组合体的画图

下面就以轴承座和支架为例,来说明组合体的画图方法和步骤。

一、轴承座

1.形体分析

轴承座前后对称可分解为套筒Ⅰ、支板Ⅱ、肋板Ⅲ、底版Ⅳ四个基本立体,如图4-5所示。Ⅰ为空心圆柱,Ⅱ、Ⅲ、Ⅳ均为棱柱。支板Ⅱ、肋板Ⅲ、底版Ⅳ之间的组合方式为堆积,其中支板Ⅱ的两侧面和套筒Ⅰ外表面

相切,肋板Ⅲ和套筒Ⅰ相交。

(查看动画)

2.选择正面投影

正面投影是各投影中的主要投影。选择正面投影时必须考虑物体的安放位置和正面投影的投射方向两个问

题。

组合体的安放位置一般选择为物体安放平稳时的位置,如图4-5所示,轴承座的底 板位于下方且水平放置。

正面投影的投射方向,一般选择最能反映物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特征和相互位置的方向。另外,还应考虑

到使其他投影细虚线较少和图幅的合理利用。比较图4-6中A、B、C、D四个方向,以A向作为正面投影的投射方

向为好。

正面投影(以A向为投影方向)确定之后,另外两个投影也就相应地确定了。水平投影主要反映底 板的形

状和上面四个小圆孔的位置,侧面投影只要反映支板与套筒相切的情况。

3.画图步骤

(1)选比例、定图幅。根据物体实际大小和复杂程度,选定作图比例和图幅大小。比例尽可能选用1:1,

图幅则根据绘图面积选择标准图幅。

(2)布图。

(3)画底稿。画底稿时,应根据形状分析法逐个形体画,对于每个形体,应从反映形体实形的投影画起,

各投影对应画。画图过程中应考虑各形体的组合方式和相对位置,注意图线的变化,同时要画出截交线、相贯

线。

轴承座底稿的画图顺序为:画底稿→画套筒→画支板→画肋板及小孔。

(4)校核、按线型描深三面投影。如图4-7所示。

4-3 组合体的读图

一、读图的基本知识

1.各个投影联系起来看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投影是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因此读图时要将各投影联系起来看,根据投影

规律进行分析比较。如图4-10中四组投影图中的正面投影都一样,而水平投影不一样,反映的物体形状也不同,

立体图如 4-10所示。

有时两个投影也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如图4-11所示,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都一样,只是结合侧

面投影一起看,才能确定物体的确定形状,立体图如图4-11所示。

读图时不能只看一个或两个投影,必须以正面投影为中心,将几个投影联系起来看,才能正确地想象出该

物体的形状。

2.投影中线条、线框的含义

投影中的线条有直线和曲线,它们表示如下含义:

(1)具有积聚性表面的投影。平面的积聚投影为直线,曲柱面的积聚投影为曲线。 (2)表面和表面的交线投影。

(3)曲面轮廓线的投影。

投影图中的线框表示的含义如下:

(1)表示平面、曲面的投影。

(2)空间封闭曲线(如相贯线)的投影

4-4 尺寸标注

一、基本立体的尺寸注法

1.平面立体的尺寸注法

基本平面立体一般只需注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标注平面立体如棱柱、棱锥的尺寸时,应注出底面(或上、下底面)的形状和高度尺寸,如图4-14所示。

1)棱柱

图4-14(a)、(b)是棱柱,其长、宽尺寸注在反映底面实形的水平投影图中,高度尺寸注在反映棱柱高

度的正面投影图中。

2)正面棱柱的底面形状为正六边形

图4-14(b)中正六棱柱的底面形状为正六边形,其对角距离不必标注。若要标注,则应把尺寸数字用括号

括起来,作为参考尺寸。

3)三棱锥

图4-14(c)是三棱锥,除了注出长、宽、高三个尺寸外,还要在反映底面实形的水平投影图中注出锥顶的

定位尺寸。

4)棱台

图4-14(d)、(e)是棱台,标注尺寸时要注顶面、底面和高度尺寸。

5)正方形的边长

图4-14(e)中的尺寸“□a”、“□b”中的a、b是正方形的边长。

2.回转体的尺寸标注

1)圆柱和圆锥(台)的尺寸

标柱圆柱和圆锥(台)的尺寸时,需要注底圆的直径尺寸和高度尺寸。一般要把这些尺寸注在非圆投影图

中,且在直径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如图4-15(a)、(b)所示。

2)球体的尺寸

球体的尺寸应在 ¢或R前加注字母S,如图4-15(d)所示。

3)环的尺寸

圆环的尺寸应注出母线圆和中心圆的直径,如图4-15(c)所示。

4)一般回转体的尺寸

一般回转体的尺寸还应注出确定其母线形状的尺寸,注法如图4-15(e)所示。

3.切割和相贯立体的尺寸注法

标注被平面截断或带有切口的立体的尺寸时,除了注出基本立体的尺寸外,还应 注出确定截平面位置的定位

尺寸。标注两个相贯立体的尺寸时,除了注出两个相贯立体的尺寸 外,还应注出确定两相贯立体之间相对位置的

尺寸。常见的切割和相贯立体的尺寸注法如图4-16所示。

应当注意:

(1)当立体大小和截平面位置确定后,截交线不应标注尺寸。

图4-17(a)为正确注法,该图既注出了圆柱的定形尺寸¢40和34,又注出了截平面的定位尺寸24和16,

这样侧面投影图中两截交线也就自然确定了。图4-17(b)中不注定位尺寸24,却注两截 交线的距离32,这是

错误的。

(2)当两相贯立体的大小和相互位置确定后,相贯线也就相应确定了,因此,相贯线也不应标注尺寸。

如图4-18(b)中注出相贯线尺寸R13(实际上并非圆弧)是错误的。该图中定位尺寸10和9也是错误的,

因为这两个尺寸是以圆柱轮廓线为尺寸基准的,而轮廓线一般不能作为尺寸基准。正确注法应如图4-18(a)

那样,注出定位尺寸23和16。

中心孔的标准方法(GB4459.5-1999)

本文根据GB4459.5-1999 等资料撰写。 中心孔的分类 中心孔的形式标记示例标注说明R (弧形) 根据 GB145 选择中 心 钻GB/T 4459.5-R3.15/6.7 D=3.15mm D1=6.7mm A (不带保护锥) 根据 GB145 选择中 心 钻 GB/T 4459.5-A4/8.5 D=4mm D1=8.5mm B (带保护锥) 根据 GB145 选择中 心 钻 GB/T 4459.5-B2.5/8 D=2.5mm D1=8mm C (带螺纹)GB/T 根据 GB145 选择中心 4459.5-CM10L30/16.3 钻 D=M10 L=30mm D2=16.3mm

符号的尺寸及其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如图 1。 1 d'= h 10 H 1=1.4h h=字体高度 a-标注中心孔符号 的区域 b-零件轮廓的图线 粗度 在图样上的标注 对于已经有相应标 准规定的中心孔,在图样中可不绘制详细结构,只需注 中心孔的符号 为了表达在完工的零件上是否保留中心孔的要求,可采用下表中规定的要求 符号 标注示例 解释 在完工的零 件上要求保 留中心孔 要求做出B 型中心孔 D=2.5 D 1=8 在完工的 零件上要求保留 在完工的零 件上可以保 留中心孔 用 A 型中心孔 D=4 D 1=8.5 在完工的零 件上是否保留都可 以 在完工的零 件上不允许 保留中心孔 用 A 型中心孔 D=1.6 D 1=3.35 在完工的零 件上不允许保留 图1

出其代号,如表所示。如同一轴的两端中心孔相同,可只在其一端标出, 但应注出其数量(图 2)。 图2 如需指明中心孔的标准代号时,则可标注在中心孔型号的下方(图 3, 4)。 中心孔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应在引出线上标出(图 5、图6),表面粗糙度 的 上限值为 1.25μm。 以中心孔的轴线为基准时,基准代(符)号可按图 5、图6 的方法标注。 图3 图4 图5 图6

工程识图之平法标注(板)

工程识图之平法标注(板) 本文主要从有梁楼盖板、无梁楼盖板、楼板相关构造三个方面讲述板平面标注的具体规则。 一、有梁楼盖板 (一)、概念。以粱为支座的楼面和屋面板。如图:

(二)、标注。有梁楼盖板平法标注,系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表达方式。板平面注写主要包括板块集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

1、板块集中标注 A、标注内容。 包括板代号序号、板厚、上下部贯通纵筋等信息。 B、标注规则 (1)、板结构平面坐标方向 1)当两向轴网正交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 2)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 3)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 (2)、板块编号

(3)、板厚注写。①板厚注写为h=xxx(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xxx/xxx,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标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②集中标注处标明板厚,如:h=120,图名处标注板厚,如:12.000-21.000板平面布置图h=120。 (4)、板贯通纵筋。 ①、贯通筋前用B代表下部,以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 ②、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以X&Y打头;格式为: B:XΦxx@xxx;YΦxx@xxx T:XΦxx@xxx;YΦxx@xxx ③、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的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④、当在某些板内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例如: XB h=150/100 B:Xc&YcΦ8@200); ⑤、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 ⑥、当贯通钢筋采用两种规格的钢筋“隔一布一”时,表达为Φxx/ yy@×××,表示直径为xx的钢筋和直径为 yy的钢筋二者之间的间距为×××,如图:

机械制图--常见部件的尺寸标注原则及方法

规范的尺寸标注过程 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及尺寸标注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按其作用可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两种,而定形尺寸或定位尺寸的标注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基准,按基准功能的不同,又分为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 何为定形尺寸、何为定位尺寸? ◇确定构成平面图形的基本图元形状大小的尺寸称为定形尺寸。如直线段的长度、圆及圆弧的直径或半径、倾斜线的角度大小等。图4.3.1中的Φ10、Φ20、Φ7、Φ16、R9、R15、R22及60°等为定形尺寸。 ◇确定构成平面图形的基本图元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称为定位尺寸。如图4.3.1中的 25、8、6和43为定位尺寸。 对平面图形来说,一般用一条水平线和竖直线分别作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主要基准。一般平面图形中常用的主要基准可以是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线、较大圆的中心线或较长的直线,有时特殊点(如圆心)也可以作为尺寸基准。如

图4.3.1平面图形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主要基准为Φ10(Φ20)的竖直和水平中心线。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平面图形是由线段(一般为直线与圆弧)组成。根据图形中所标注的尺寸和线段间的连接关系,图形中的线段可以分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三种。 何为已知线段、何为中间线段、何为连接线段? ◇具有完整的定形和定位尺寸的线段称为已知线段。根据图形中所注的尺寸就能将其画出。如图4.3.1中的Φ10、Φ20、Φ7、Φ16圆及下边和右边直线段。 ◇定形尺寸完整,而定位尺寸不全的线段称为中间线段。作图时,除需要图形中标注的尺寸外,还需根据它与其他线段的一个连接关系才能画出。如图 4.3.1中的R22圆弧及倾斜60°的直线段。 ◇只有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称为连接线段。作图时,除需要图形中标注的定形尺寸外,还需根据它与其他线段的两个连接关系才能画出。如图4.3.1中的R15和R9圆弧。 总结根据分析,可以归纳出:当已知线段确定之后,两已知线段中间有多条线段连接时,中间线段可多可少可有可无,连接线段只能有一段。 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分析平面图形结构及其尺寸,确定基准和线段类型; ◇画基准线,如图4.3.1; ◇画已知线段,如图4.3.1; ◇明确中间线段的连接关系,画出中间线段,如图4.3.1; ◇明确连接线段的连接关系,画出连接线段,如图4.3.1; ◇检查整理图形(手工绘图时,按先圆弧后直线的顺序加深图线;计算机绘图时,应编辑确定各种线段的有效长度)。 平面图形尺寸标注的一般过程 如图4.3.1 ◇分析平面图形结构,选定基准(尤其注意图形的对称性);

中心孔型号及尺寸

中心孔分A 、B 、C 、C 四个型号, A 型:当工件在一台机床上加工,加工后去掉中心孔时用。 B 型:当零件在数台机床上加工,或中心孔需保留在零件上,或当加工零件毛坯总重量超过5吨时用。 C 型:当轴类零件端部需固定零件或考虑热处理需吊挂用。 D 型:主要用于轧辊等重要零件上。 注:1.A 、B 型中心孔的尺寸 l 却决于中心钻的长度,不应小于t 值。 2.括号内的尺寸尽量不采用。 中心孔的大小主要根据工件的重量来决定;以A 型中心孔为例,当中心孔的直径为2mm 时,轴类原料直径在10~18mm ,可承受零件毛坯总重量120公斤;中心孔的直径为3mm 时,轴的直径30~50mm ,可承受零件毛坯的总重量500公斤;当中心孔的直径为5mm 时,轴的直径在80~120mm ,可承受零件毛坯的总重量1000 公斤。

D D 1参考参考l 1t l 1(0.5) 1.060.480.5M3 3.2 5.8 2.6 1.8(0.63) 1.320.60.6M4 4.37.4 3.2 2.1(0.8) 1.70.780.7M5 5.38.84 2.41 2.120.970.9M6 6.410.55 2.8(1.25) 2.65 1.21 1.1 M88.413.26 3.31.6 3.35 1.52 1.4M1010.516.37.5 3.82 4.25 1.95 1.8 M121319.89.5 4.42.5 5.3 2.42 2.2 M161725.312 5.23.15 6.7 3.07 2.8M202131.315 6.448.5 3.9 3.5 M242538188(5)10.6 4.85 4.4 6.313.2 5.98 5.5 (8)177.7971021.29.78.7 max min 1 2.12 2.3 3.15 2.5-1.25 2.65 2.84 3.15D D 1l 1t 1 3.15 1.270.9 1.6 3.35 3.554-1.254 1.6 1.1 2 4.25 4.4 6.351.65 1.99 1.4 2.5 5. 3 5.58 6.32 6.3 2.5 4 1.8 2.15 6.771082.58 3.2 2.2 48.58.912.5103.1510 4.03 2.8510.611.21612.5412.5 5.05 3.5 6.313.2142016-516 6.41 4.4 81717.925206.3187.36 5.51021.222.531.525-822.49.367102811.668.7A 型 B 型 C 型 D D 1D 2l R 型D D 1l min r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 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强度与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就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就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就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就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 基本尺寸=?30 最大极限尺寸=?30、010 最小极限尺寸= ?29、990 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30、010-30=+0。010 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9、990-30=-0、010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关于基础平法标注

关于“基础”平法,这35个基础问题你一定要知道 1、常用基础有哪些形式 【答】基础的形式有很多。但是总结起来,不外乎点、线、面、体四种形式。 点式:独立基础 线式:条形基础 面式:筏形基础 体式:箱形基础 2、独立基础分哪些形式 【答】独立基础的形式及图例 【依据】《11G101-3》P7 3、基础标注“DJj1,400/300/300”表示什么意思 【答】“DJj”表示1号阶梯形普通独立基础,“400/300/300”表示台阶从下到上的尺寸。【依据】《11G101-3》P8 4、基础标注“DJp1,400/300”表示什么意思 【答】“DJp1”表示1号坡形普通独立基础,“400/300”表示台阶从下到上的尺寸。 【依据】《11G101-3》P8 5、基础标注“BJj1,1200/300,800/700”表示什么意思 【答】“BJj1”表示1号阶梯形杯口独立基础。 “1200/300”表示杯口内从上到下的尺寸; “800/700”台阶从下到上的尺寸。 【依据】《11G101-3》P9 6、基础标注“B:XC14@200,YC16@150”表示什么意思 【答】"B"表示基础底部配筋。 "XC14@200 "表示从下往上,每隔200mm布置一根直径14的三级钢筋。 “YC16@150”表示从左往右,每隔150mm布置一根直径16的三级钢筋。 【依据】《11G101-3》P9 7、基础标注“B:X &Y C14@200”表示什么意思 【答】当两向配筋相同时,以X&Y打头注写。 【依据】《11G101-3》P9 8、独立基础底部钢筋长度缩减10%怎么构造 【答】以柱中心距基础边缘距离1250mm为界。 (1)柱中心距基础边缘距离<1250mm时:所有底板钢筋端头距基础边缘距离=保护层厚C (2)柱中心距基础边缘距离≥1250mm时:

平法标注法

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中心孔的分类

中心孔的分类 D=3.15mm D1=6.7mm D=4mm D1=8.5mm D=2.5mm D1=8mm GB/T 4459.5-CM10L30/16.3

中心孔的符号 为了表达在完工的零件上是否保留中心孔的要求,可采用下表中规定的符号。 在完工的零件上要求保留中要求做出D=2.5 D 零件上要求保留在完工的零件上可以保留中用D 上是否保留都可以在完工的零件上不允许保留用D 上不允许保留 符号的尺寸及其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如图1。 d'= 1 h 10 H 1=1.4h h=字体高度 a-标注中心孔符号的区 域 b-零件轮廓的图线粗度

图1 在图样上的标注 对于已经有相应标准规定的中心孔,在图样中可不绘制详细结构,只需注出其代号,如表所示。如同一轴的两端中心孔相同,可只在其一端标出,但应注出其数量(图2)。 图2 如需指明中心孔的标准代号时,则可标注在中心孔型号的下方(图3,4)。

图3 图4 中心孔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应在引出线上标出(图5、图6),表面粗糙度的上限值为1.25μm 。 以中心孔的轴线为基准时,基准代(符)号可按图5、图6的方法标注。 图5 图6 心孔的表示方法摘要:CBQ800自动标签冲切机的故障分析暂停指令G04数控铣床编程破解汽车冲压模具技术难题菲赛普1101DX 型数控钻床UG 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及三维零件库的创建基于数据库的刀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砂轮产品知识螺纹类零件7的数控车床加工编程敏捷制造——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英威腾CHE 矢量变频器在数控雕刻机床上的应用镗削和镗刀一重研制成功核电主容器堆芯支撑块车铣加工专机车床知识介绍UG 系统管理由PLC 到PAC :该如何改进您的系统?装备制造高景气行业 核心是自主创新国内民企首台百吨级减速机在常问世工具机业转型配合高科技产业发展设定参数实现加工中心刚性攻丝 [标签:tag] 本文根据GB4459.5-1999等资料撰写。 中心孔的分类 中心孔的形式 标记示例 标注说明 R (弧形) 根据GB145选择中心钻 GB/T 4459.5-R3.15/6.7 D=3.15mm D 1 =6.7mm A (不带保护锥) 根据GB145选择中心钻 GB/T 4459.5-A4/8.5 D=4mm D 1 =8.5mm B (带保护锥) 根据GB145选择中. 本文根据GB4459.5-1999等资料撰写。 中心孔的分类

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 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标注

第八节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GB/T 4458.5-2003) 公差是反映对制造零件精度要求的,配合是反映相配零件之间存在的间隙或过盈情况的,即互相结合的松紧关系。所以,标注公差与配合是图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与配合公差的标注方法, 适用于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线性尺寸公差和角度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本标准从2003年12月1日实施,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4458.5-1984《机械制图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 一、基本要求 1、公差带的代号及公差等级的代号等要符合GB/T 1800《极限与配合基础》的规定。 2、字体的写法应符合GB/T 14691-1993《技术制图字体》的规定。 3、尺寸注法要符合GB/T 4458.4-2003《机械制图尺寸注法》的规定。 二、在零件图上的公差注法 (一)线性尺寸公差的注法 在图样中标注线性尺寸公差的方法,常用的有标注公差带代号、标注极限偏差、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等三种形式。 1、标注公差带代号 随着公差与配合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对于采用标准公差的尺寸,可以直接标注公差带代号,这对于用量规(公差带的代号往往就是量规的代号)检验的场合十分简便。标注公差带代号对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的概念都比较明确,在图样中标注也简单。但缺点是具体的尺寸极限偏差不能直接看出。 (注意:当采用公差带代号标注线性尺寸的公差时,公差带的代号应注在基本尺寸的右边,如图2-160、图2-161)。 图2-160 注写公差带代号的公差注法(一) 图2-161 注写公差带代号的公差注法(二) 2、标注极限偏差

在基本尺寸后标注极限偏差的方法,尺寸的实际大小比较直观,为单件、小批生产所欢迎。至于标注极限偏差的具体方法,现说明如下: ①极限偏差数字的高度:GB/T 4458.5-2003仍规定极限偏差数字比基本尺寸的数字小一号,其优点是突出了基本尺寸,标注极限偏差所占地位较小。 ②极限偏差标注的位置:上偏差应注在基本尺寸数字的右上方,下偏差注在基本尺寸数字的右下方,并且下偏差的数字必须与基本尺寸数字注在同一底线上,如图2-162、图2-163。 图2-162 注写极限偏差的公差注法(一) 图2-163注写极限偏差的公差注法(二) ③在标注极限偏差时,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右端的“0”一般不予注出;如果为了使上、下偏差值的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同,可以用“0”补齐,如图2-164。 图2-164 极限偏差的注法(一) ④当极限偏差中的某一偏差(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用数字“0”标出,这个“0”为个位数,应与另一偏差(下偏差或上偏差)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对齐,但“0”前不加符号“+”或“-”,后不加小数点,如图2-165。 图2-165 极限偏差的注法(二) ⑤当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地配置,即上下偏差的绝对值相同时,极限偏差数字可以只注写一次,并应在极限偏差数字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出符号“±”,且两者数字高度相同,如图2-166。 图2-166 极限偏差的注法(三)

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3、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l)在装配图中的标注 国家标准规定,在装配图上标注公差与配合时,配合代号一般用相结合的孔与轴的公差带代号组合表示,即在基本尺寸的后面将代号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孔和轴的公差带代号分别由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两部件组成。 也可以注写成Φ50H7/K6和Φ50F8/h7的形式。 当配合代号的分子中出现基孔制代号H,而分母中同时出现基轴制代号h 时,则称为基准件相互配合,如Φ50H7/K6,它既可以视为基孔制,也可视为基轴制,是一种最小间隙为零的间隙配合。如分子分母均无基准件代号,则属于某一孔公差带与某一轴公差带组成的配合.在装配图中公差号配合的标注见图8. (2)零件图中尺寸公差的标注 在零件图中尺寸公差的标注形式有三种:

l)在基本尺寸后面只标注公差带代号。公差带代号应注写在基本尺寸的右边,如图9 所示,这种标注形式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 2)在基本尺寸后面标注极限偏差、表示极限偏差的数字要比基本尺寸的数字小一号,如图9.b所示,偏差值一般要注写三位有效数字,上偏差注写在基本尺寸的右上力;下偏差应与基本尺寸注写在同一底线上。若其中有一个偏差值为零时,要以占位,并与上偏差或下偏差小数点前的个位数字对齐。如果上下偏差数值相同。符号相反,则应首先在基本尺寸的右边注上“士”号,再填写偏差数字,其高度与基本尺寸数字相同,如图10所示.这种标注形式适合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零件。 3)在基本尺寸的后面同时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数值,此时极限偏差数值应加括号,如图9c所示。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中心孔的标准方法(GB4459.5-1999)

本文根据GB4459.5-1999等资料撰写。 中心孔的分类 中心孔的形式标记示例标注说明 R (弧形) 根据GB145选择中心 钻 GB/T 4459.5-R3.15/6.7 D=3.15mm D1=6.7mm A (不带保护锥) 根据GB145选择中心 钻 GB/T 4459.5-A4/8.5 D=4mm D1=8.5mm B (带保护锥) 根据GB145选择中心 钻 GB/T 4459.5-B2.5/8 D=2.5mm D1=8mm C (带螺纹) 根据GB145选择中心 钻 GB/T 4459.5-CM10L30/16.3 D=M10 L=30mm D2=16.3mm

中心孔的符号 为了表达在完工的零件上是否保留中心孔的要求,可采用下表中规定的符要求符号标注示例解释 在完工的零件上要求保留中心孔要求做出B型中心孔D=2.5 D1=8在完工的零件上要求保留 在完工的零件上可以保留中心孔用A型中心孔D=4 D1=8.5在完工的零件上是否保留都可以 在完工的零件上不允许保留中心孔 用A型中心孔D=1.6 D1=3.35在完工的零 件上不允许保留 d'= 1 10 H1=1.4h h=字体高度 a-标注中心孔符号 的区域 b-零件轮廓的图线 粗度 图1 在图样上的标注 对于已经有相应标准规定的中心孔,在图样中可不绘制详细结构,只需注

出其代号,如表所示。如同一轴的两端中心孔相同,可只在其一端标出,但应注出其数量(图2)。 图 2 如需指明中心孔的标准代号时,则可标注在中心孔型号的下方(图 3,4)。 图3 图4 中心孔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应在引出线上标出(图5、图6),表面粗糙度的上限值为1.25μm。 以中心孔的轴线为基准时,基准代 (符)号可按图 5、图6的方法标注。 图5 图6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及平法标注 (1)

毕业设置绘图设置 1)一般轴线是0.10-0.12宽,其他所有颜色设0.2,梁线可以用0.25,柱子边线和钢筋线可以用0.45-0.5(指的是采用无宽度的线绘制时) 2)字体方面,正文字体一般250-300高(请用dist进行实际测量高度),说明字体450-500高,图名600- 800高,shx字体宽度系数0.75-0.8,不要太多种字体,建议shx字体设置为英文tssdeng,中文tssdchn即可满足绝大部分的需求 3)填充灰度30%-40%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 1.概述 结构施工图的基本要求是:图面清楚整洁、标注齐全、构造合理、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及行业规范,能很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并与计算书一致。 通过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应掌握各种结构构件工程图表的表达方法,会应用绘图工具手工绘图、修改(刮图)和校正,同时能运用常用软件通过计算机绘图和出图。 2.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图的表示方法有三种: (1)详图法。它通过平、立、剖面图将各构件(梁、柱、墙等)的结构尺寸、配筋规格等“逼真”地表示出来。用详图法绘图的工作量非常大。 (2)梁表、柱表法。它采用表格填写方法将结构构件的结构尺寸和配筋规格用数字符号表达。此法比“详图法”要简单方便得多,手工绘图时,

深受设计人员的欢迎。其不足之处是:同类构件的许多数据需多次填写,容易出现错漏,图纸数量多。 (3)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以下简称“平法”)。它把结构构件的截面型式、尺寸及所配钢筋规格在构件的平面位置用数字和符号直接表示,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和梁、柱、墙等构件的“构造通用图及说明”配合使用。平法的优点是图面简洁、清楚、直观性强,图纸数量少,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很欢迎。 为了保证按平法设计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建设部已将平法的制图规则纳入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详见《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GJBT-51800G101)(以下简称《平法规则》)。 “详图法”能加强绘图基本功的训练;“梁表柱表法”目前柱表还在使用,梁表基本绝迹;而“平法”则非常普及且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毕业设计要求梁平法,柱平法(列表注写或截面注写)。 3.结构施工图绘制的具体内容 设计院正规出图的图纸内容包括:图纸目录、结构总说明、基础统一说明及大样(分别有天然基础大样和桩基础大样)、基础及基础梁平面、各层结构平面图(含墙柱定位图、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模板图、板配筋图以及梁、柱、剪力墙、地下室侧壁配筋图等))、大样图等。 毕业设计要求: 柱定位及柱配筋图; 第N层的楼板配筋图(与模板图合二为一,要注明板厚、梁定位等); 第N层的梁配筋图(平法表示);

机械设计中尺寸几何公差标注类知识

一、关于尺寸 (1)功能尺寸系指对于机件的工作性能、装配精度及互换性起重要作用的尺寸。功能尺寸对于零件的装配位置或配合关系有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常具有较高的精度。这些尺寸是尺寸链中重要的一环,常为了满足设计要求而直接注出。例如,有装配要求的配合尺寸,有连接关系的定位尺寸、中心距等。 (2)非功能尺寸系指不影响机件的装配关系和配合性能的一般结构尺寸。这些尺寸一般精度都不高。例如,无装配关系的外形轮廓尺寸、不重要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倒圆、退刀槽、凹槽、凸台、沉孔)的尺寸等。 (3)公称尺寸是某一要素或零件尺寸的名义值。例如,平垫圈的公称尺寸是与之相配的螺栓的公称直径,而实际上该垫圈的孔径要大于这个公称尺寸。 (4)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用以确定结构大小或位置的尺寸。基本尺寸又是确定尺寸公差的基数,它与公称尺寸的性质是不同的。 (5)参考尺寸是指在图样中不起指导生产和检验作用的尺寸。它仅仅是为了便于看图方便而给出的参考性尺寸。参考尺寸只有基本尺寸而不带公差,为了区别于其他未注公差的尺寸,标注时应加圆括号表示。 (6)重复尺寸是指某一要素的同一尺寸在图样中重复注出,或对机件的结构尺寸注成封闭的尺寸链,因其中一环由图样中的其他尺寸和存在的几何关系可以推算出来,此时又不加圆括号者,这都称为重复尺寸。机件每一要素的尺寸一般都只能标注一次,不应重复出现,以避免尺寸之间产生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错误。 二、正确地选择尺寸基准 要合理标注尺寸,必须恰当地选择尺寸基准,即尺寸基准的选择应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并便于加工和测量。零件的底面、端面、对称面、主要的轴线、中心线等都可作为基准。

图7-7 轴承座的尺寸基准 1.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根据机器的结构和设计要求,用以确定零件在机器中位置的一些面、线、点,称为设计基准。根据零件加工制造、测量和检验等工艺要求所选定的一些面、线、点,称为工艺基准。 图7-7所示为轴承座。轴承孔的高度是影响轴承座工作性能的功能尺寸,图中尺寸40±0.02以底面为基准,以保证轴承孔到底面的高度。其他高度方向的尺寸,如10、12、58均以底面为基准。 在标注底板上两孔的定位尺寸时,长度方向应以底板的对称面为基准,以保证底板上两孔的对称关系,如俯视图中尺寸65。其他长度方向的尺寸,如主视图中φ10、45、35,俯视图中90、8均以对称面为基准。

中心孔的标准方法GB

本文根据等资料撰写。 中心孔的分类 中心孔的形式标记示例标注说明R (弧形) 根据GB145选择中心钻GB/T D=3.15mm D 1 =6.7mm A (不带保护锥) 根据GB145选择中心钻 GB/T D=4mm D 1 =8.5mm B (带保护锥) 根据GB145选择中心钻 GB/T D=2.5mm D 1 =8mm

C (带螺纹) 根据GB145选择中心钻 GB/T 10L D=M10 L=30mm D 2 =16.3mm 中心孔的符号 为了表达在完工的零件上是否保留中心孔的要求,可采用下表中规定的符号。 要求符号标注示例解释 在完工的零件上要求保留中心孔要求做出B型 中心孔 D= D 1 =8在完工的零件上要求保留 在完工的零件上可以保留中心孔用A型中心孔 D=4 D 1 =在完工的零件上是否保留都可以 在完工的零件上不用A型中心孔 D= D 1 =在完工的

允许保留 中心孔 零件上不允许 保留 符号的尺寸及其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如图1。 d'= 1 h 10 H 1 = h=字体高度 a-标注中心孔 符号的区域 b-零件轮廓的 图线粗度 图1 在图样上的标注 对于已经有相应标准规定的中心孔,在图样中可不绘制详细结构,只需注出其代号,如表所示。如同一轴的两端中心孔相同,可只在其一端标出,但应注出其数量(图2)。

图2 如需指明中心孔的标准代号时,则可标注在中心孔型号的下方(图3,4)。 图3 图4 中心孔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应在引出线上标出(图5、图6),表面粗糙度的上限值为μm。 以中心孔的轴线为基准时,基准代(符)号可按图5、图6的方法标注。 图5 图6

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梁平面整体配筋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框架梁的截面尺寸、配筋的一种方法。下图为采用传统方法表示框架梁的详图。 下图是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采用平法表示梁的施工图时,需要对梁进行分类与编号,其编号的方法应符合表附.2.2◆的规定。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柱与原位标注两部分。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进行原位标柱,施工时原位标柱取值优先。 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的形式如图附.2.10◆所示。 ①梁截面标准规则。当梁为等截面时,用b ×h 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 ×h Y c 1×c 2表示,其中c 1为腋长,c 2为腋高(下图)。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不同时,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 ×h 1/h 2。 集中注写的形式KL-1(3)300×600 — 梁编号(跨数)截面宽×高。 φ8@100/200(2) — 箍筋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 区间距(箍筋肢数)。 2Φ25 —— 通长筋根数、直径。 G2φ12 —— 构造钢筋根数、直径。 (-0.05) ——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 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 ②箍筋的标柱规则 当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时,用斜线“/”分隔,肢数写在括号内。当抗震结构中的框架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和肢数时,也可用斜线“/”将其分隔开表示。例如 13φ8@150/200(4),表示梁的两端各有13个φ8箍筋,间距为150;梁跨中箍的间距为200,全部为4肢箍。又如 13φ8@150(4)/150(2),表示梁两端各有13个φ8的4肢箍,间距150;梁跨中为φ8双肢箍箍筋间距为150。 ③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标注规则 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加括号。例如,当梁配置四肢箍时, 用2φ22+(2φ12)表示,其中2φ22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若梁上部仅有架立筋无通长钢筋,则全部写入括号内。当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此时可将标准写在梁的下侧,并用分号“;”隔开。图附.2.11表示梁上部为3Φ22通长筋,梁下部为4Φ25通长筋。 ④梁侧钢筋的标注规则。梁侧钢筋分为构造配筋和受扭纵筋。当梁的腹板高度≥450mm 时,就需要配置构造梁侧钢筋,构造钢筋用大写字母G 打头,接着标注梁两侧的总配筋量,且对称配置。例如G4φ12,表示在梁的每侧各配2φ12构造钢筋。受扭纵筋用N 打头。例如N6φ18,表示梁的每侧配置3φ18的纵向受扭钢筋。 ⑤梁顶高差的标柱规则。梁顶高差是指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的高度差值,当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标高一致时,则不标此项,若梁顶与结构层存在高差时,者将高差值标入括号内。例如(-0.05)表示梁顶低于结构层0.05m ;若为(0.05)表示梁顶高于结构层0.05m 。 2)梁原位标注法 ①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标注包括梁上部的所有纵筋,即包括通长筋。当梁上部纵筋不止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从上自下分开 。如 6φ25(4/2),表示梁支座的上一排钢筋为4φ25,下排钢筋为2φ25。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规格的纵筋相联表示,并将角部钢筋写在“+”号前面。例如2 φ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 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 基本尺寸=?30 最大极限尺寸=?30.010 最小极限尺寸= ?29.990 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30.010-30=+0。010 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9.990-30=-0.010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尺寸标注原则

尺寸标注应注意的问题自己的总结 基本尺寸(也包括公称尺寸是基本尺寸时)按一般尺寸标注法,但简化注法例外,而公称尺寸只能标注在引出线上。 角度尺寸的数字必须是水平方向的,位置可以根据方便和利于看图的方式标注,可以标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尺寸线的上方或者加引线标出。 尺寸线的终端如果是斜线,斜线的方向是以尺寸线为基准,逆时针旋转45度而成,也就是由右上角向左下角划斜线,这种画法只适合于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垂直的情况,并且二者都是直线的情况,所以标注在圆或圆弧上的尺寸线终端只能以箭头形式标注,而不能用斜线标注,以前机械行业都是用箭头标注尺寸终端,由于行业的相互渗透,所以建筑上的标注也沿用到机械上了一点。 尺寸线有时候也可用做尺寸界线,这种情况主要用在标注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情况。 锥度的符号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尖端方向要与圆锥倾斜方向一致。锥度可用引出线标注,也可标注在轴线上。若用引出线标注,引出线要与轴线平行。 斜度符号的方向要与键槽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指引线也要和轴线平行。但斜度符号不应标注在轴线上。 有一些零件的结构是要和相关零件组合后再进行加工的,例如组合后加工的孔。组合加工的尺寸有两种标注方法。第一种是组合加工的尺寸标注在装配图上,要标注出定位尺寸和定形尺寸,在零件图上就不用标注了,并且组合加工的结构也不用画出来。第二种方法是组合加工的尺寸标注在零件图上,并且要在尺寸后面标明"配作",如果不加以说明,则表示单个零件独立加工,然后再组装,这样就有可能因为加工误差造成装配装不上的问题,这是不对的标注方法。 圆孔的标注除用一般的方法标注外,还可以用旁注法进行标注。一般标注在径向剖视图上,当然也可以标注在轴向视图。先拿光孔来说(也就是不带螺纹并且不是通孔的标注),当标在径向剖视图上时,引线要从孔的轴线上引出,然后接着画一条横线,以便在横线的上下进行标注,横线的上方依次标注孔的个数,短横线,孔的直径(前面要加直径的符号),孔的公差带代号,公差等级,"深",深度(此深度不包括孔底的圆锥部分)如”4-φ10H7深1 0“。横线下方依次标注“孔深”,深度值(此深度包括孔底圆锥部分)如”孔深20“。螺纹孔的旁注法与光孔的差不多,只是横线上方的标注稍有不同,如“4-M10-7H深10”,其他的标注则一样。另外还有一种孔叫做沉孔,沉孔又分三种,分别叫做圆锥沉头孔,圆柱沉头孔,锪(读或)平沉孔。沉孔的标注和光孔差不多,横线上方标注孔的个数,短横线,直径(此直径是螺杆通过孔的直径),如”4-φ10“。横线的下方的标注就略有不同,如圆锥沉头孔的标注”沉孔φ13X90°“,φ13是圆锥孔端面处直径,90°是指锥角,与相配合的圆锥头螺钉角度相等,又如圆柱沉头孔的标注"沉孔φ13 深4.5",这两个尺寸均应比与之相配合的螺钉尺寸略大些,又再如锪平沉孔标注”锪平φ13“,因锪平只要求加工一个平整的支承面,所以不注其深度。

平法标注钢筋解析

钢筋平法标注入门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