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活力营造方法研究——以天津文化中心周边地区为例
城市CBD核心区第六立面动态营造——以福田中心区为例

城市CBD核心区第六立面动态营造——以福田中心区为例
曹志;鲁力;张露珈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空间》
【年(卷),期】2024(31)4
【摘要】以福田中心区第六立面提升专项行动试点为例,探讨城市CBD核心区第
六立面动态营造策略,包括维护屋面基础环境、优化设施与材料、营造植被景观、
植入场所空间及塑形特色风貌等方面,为打造城市核心区可持续发展环境提供指导。
【总页数】4页(P74-77)
【作者】曹志;鲁力;张露珈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核心区城市更新的人行交通系统整合策略初探——以陆家嘴中心区城市地下空间设计为例
2.城市CBD核心区慢行系统构建r——以昆明CBD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
3.城市CBD区域交通出行方式探索——以浙江杭州市CBD核心区为例
4.城市CBD步行环境质量量化评价——以广州珠江新城和深圳福田中心区为例
5.城市CBD地区建筑幕墙光污染评价方法研究r——以北京CBD核心区Z15地块项目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津文化中心地块分析20090805

交通分析
规划地下铁道交通 项目地块所在文化中心有3条地铁线路通过并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车站,3 条线路包括5号线、6号线及Z1线。
项目地块以东 地块以东虽然也分布有一定量的住宅区,但海河会对这一地区人口的吸引起到阻隔作用,同时沿河上游的小白楼地区商业也 会分流部分消费人群。
2
项目周边用地分析
现阶段情况分析
项目地块目前属于天津乐园北部地块,地块东 侧及南侧均处于天津乐园内,而地块北侧紧邻 乐园道,乐园道以北以住宅区为主,地块西侧 为越秀路,越秀路以西是银河广场及天津博物 馆。
地块以西有大量居住区,且新老小区交错分布。该地区常 住人口密集,居民构成多样化,且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也 是多元化的。特别是奥体中心及水上公园周边居住区已经 成为高消费能力和涉外人群的聚集区域,总体消费能力较 强。此外,这一区域的已有商业多以超市为核心的社区型 商业为主,商业规模小且分散,业态单一且综合性不强。
快
1
项目区位环境总体分析
项目地块以北
项目区位总体所处区域以北直通天津城市核心区,距核心 区内以滨江道、南京路为核心的主要商圈距离约3.5公里。 项目以北的大片城区土地用途多样,其中聚集了一定量的 住宅区和较多的办公设施聚集区,人口密度高,流量大, 且人群构成呈现多样化。但项目地块发展商业对于这一地 区的人口的吸引会与核心城区主要商圈形成一定的竞争, 从空间上来看这一区域的消费人群分流会比较明显。 项目地块以西
周边密集的住宅区提供了较大的市场基础,同 时项目地块西侧的友谊路沿线是比较繁忙的区 域,并已形成一定的商业和商务环境,将可以 吸引更多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来到该地区。
佳怡家居
友谊商厦
天津迎宾馆
水晶宫饭店 大礼堂
天津文化中心建议

3.2促进城市发展策略3.2.1银河广场发展策略城市广场被誉为城市的客厅,是城市空间中重要的景观节点。
城市文化广场作为城市广场的一种形式,以突出城市的地域性、文化性、社会性、群众性为特征,体现城市的精神风貌,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和谐的主题。
天津文化广场建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纪念危改成绩,市区先后建设了“危改广场”,开敞的活动空间成为当时文化广场的一大亮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以塘沽世纪广场、大港世纪广场、杨柳青文化广场、东丽广场为代表,广场规模在扩大,空间形态及内容更加丰富。
近几年来,天津利用历史资源优势和人文积淀,兴建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文化广场,如中心文化广场、银河广场、海河文化广场、海河音乐广场、南开翔宇广场、金湾广场等,在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评选活动,和平区中心文化广场,河西区马场社区文化广场,杨柳青广场,河东区危改广场先后被评为特色文化广场。
这些大大小小广场把城市点染得优雅、别致,颇具文化底蕴,成为天津精神文明的窗口。
1城市文化广场存在的问题1.1天津的历史文化挖掘不够津城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600年传承下来的历史文脉,地方民俗风情及近代的风貌建筑、历史街区等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
1.2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不足天津市中心城区水系经过十几年的综合整治,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海河沿线景观带已经成为市民及外来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但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津河、卫津河、复兴河等水系的文化带和景观带的建设还存在明显不足。
1.3与周边建筑关系不密切,空间缺少围合津城的文化广场与周边建筑的围合关系不密切或空间缺少围合,领域感差。
如银河广场、东丽广场、海河音乐广场等,或用道路围合,或只在广场的一侧到两侧布置建筑,这样容易使游人在行为及心理上产生不安定的感觉,以至游人在广场内停留的时间缩短,降低了广场的内聚力。
1.4尺度欠佳,不亲切、不舒适本世纪初津城建设的文化广场如滨海世纪广场、大港世纪广场等,规模尺度偏大,很难给人以完整的广场印象,除大空间外,广场缺少各具特色的次空间和小尺度的人性空间,因此游人会产生空间的离散、不亲切、不舒适之感。
浅谈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r——以天津市五大道街区为例

浅谈城市场所精神的营造r——以天津市五大道街区为例徐小晗【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场所建设越来越普遍.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规划的不全面,很多城市场所建设都忽视了场所精神的营造,最终走向破败.本文从城市场所的实体要素和内在要素两方面分析,并以天津市五大道街区为例,探讨在实际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营造场所精神.【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8(000)022【总页数】2页(P93-94)【关键词】场所;场所精神;实体要素;内在要素【作者】徐小晗【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4前言目前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扩展。
人们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活动空间,还需要娱乐、交往,甚至从中获取信息。
因此,规划建设城市场所不再是之前的空间组合和商业布置,同时需要场所精神作为支撑。
营造场所精神,将建筑实体与内在精神融为一体,才能塑造真正有人情味的城市场所。
1 城市场所精神根据挪威的建筑理论学家诺伯格舒尔茨的理论,城市场所一般指的是具有明确的特征空间,由各种事物构成的整体。
场所除了具有实体属性外,还具有精神属性。
一个场所的精神和内涵能够满足人们在这个空间里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需求,并使人产生认同感[1] 。
根据中国传统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理论,我们所说的“人杰地灵”中“地灵”指的就是场所精神,一个场所产生的气氛和精神能与人的心理活动不谋而合。
场所并不是建筑组合里三维的立体活动空间,内在光线、人、声音以及人的活动都属于这个场所。
人赋予了场所内建筑的性格,并且与人的思想行为方式和文化相关,这就是“场所精神”。
2 场所精神的缺失与塑造2.1 城市场所精神缺失我国目前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为了满足人们之间互相交流和多样化的需求,城市纷纷建设活动场所。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其物质属性,而忽略了精神意义。
大城市中心城区既有体育场馆的商业空间活力化更新改造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

拓展业态,丰富体育产业内容,推动体育与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以体育设施为载体,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的综合开发[1]。
体育综合体中,商业功能在非体育业态中占较高比例,是提高设施使用效率、补充场馆空间活力、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部分。
但是既有体育建筑中的商业,由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不合理决策,其实际经营状况较差,很多店铺倒闭(见图1、图2),造成了场所衰败,既没有达到预想的经济效益,又降低了体育场馆空间的环境品质。
在此情况下,探讨体育场馆中商业空间活力更新的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一方面指导改善既有体育建筑的商业空间现状,另一方面推动了今后体育建筑设计的复合化发展。
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通过对上海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源深体育中心三个案例的实地调研与现场访谈,对上海既有体育建筑商业空间的普遍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结合其他成功案例,提出提升空间活力的优化措施和设计策略。
1 体育场馆中商业空间存在的问题上海体育中心、虹口足球场、源深体育中心是上海中心城区三个标志性体育建筑,规模较大,为了迎接重要赛事和迎合体育发展均进行过相应改造,既能承担国际、国内重要体育赛事,又复合商业、文化、演艺等非体育业态。
在非赛时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选择。
但实地访查发现,其商业空间实际经营状况不能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规划布局、建筑设计、运营管理三方面均存在缺陷。
摘要 随着大城市高速集约化发展,体育建筑的功能日趋综合化。
体育与餐饮、零售、文化、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及办公等业态相混合,满足市民生活的多元需求。
其中商业功能在非体育功能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对空间的活力具有较大的影响。
文章通过调研上海市中心城区内的三个典型案例,归纳总结既有体育设施中商业空间在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空间活力低下的原因,提出释放商业空间活力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 既有体育场馆;商业空间;活力化更新中图分类号 TU2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4.08.07Abstract With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functions of sports buildings are increasingly integrated. The mixture of sports with catering, retail, cultu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and office meets the diverse needs of the citizens. Among them, commercial functions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in non-sports functions and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vitality of spa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ree typical cases in the downtown of Shanghai,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layou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commercial space in the existing sports facilities, analyzes the causes of low spatial vitality, and proposes an renewal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commercial space.Key words existing stadiums; commercial space; vigorous renewal0 引言随着现代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日常多元化需求的增加,体育场馆逐渐从传统单一的体育设施,发展为融合体育、商业、文化、教育及休闲的城市体育综合体。
城市的活力营造

香港的一趟行走,之前对于城市思考的种种,在“城市设计美学”课程结束的论文考察作业中终于以这么一篇自我感觉还不错的论文作结,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自己走过的城市,有爱也有恨,理想中的城市是怎么一个样子?我可以想象,但无法营造,也无法想象未来城市的样子。
我喜欢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活力与可亲的城市——文章很长,很枯燥,不过,还是希望有人能够喜欢。
城市的活力营造作者:有栖【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平庸与乏味、同质与均一的城市空间,试图归纳影响城市空间活力的因素。
探讨这些因素对提升城市空间活力的重要性以及空间活力的设计原则,并通过分析在这些因素营造下的实际案例对城市空间带来的影响,城市居民在对此空间所持的态度。
最后总结出营造城市空间活力的一般思路。
【关键词】城市空间,活力,案例分析一.当前城市空间的发展现状1.城市空间与城市活力的释义城市空间在本文中是指为容纳某些活动而特意或不自觉形成的,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用的并且是易于进入的空间。
城市空间不仅包括城市公共空间,还包括城市空置空间。
具体为街道空间、公园、广场、海滩、河流绿地、公共场馆、居住区户外场地、废弃的旧建筑场所等。
城市空间是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休息、交往和娱乐的场所。
城市活力即城市旺盛的生命力,即城市提供市民人性化生存的能力。
它涵括了凯文·林奇与简·雅各布斯对城市活力的定义。
城市空间的活力最终追求的是营造出一个充满趣味性与丰富性的空间场所,使得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得到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满足。
2.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前城市的活力空间不足,无法满足各年龄层的人们对各自不同空间的需要。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对于一个青年乐队,常常无法找到一块练习与展示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于一群自行车爱好者,无法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场地;对于一个喜欢闵想的人,无法找到一片安谧的空间;对于一群三五知己,无法找到一片谈天说地而无人打扰的聊天空间……城市空间的街道、公园、广场等同质和均一性严重,缺少个性,空间尺度脱离“人体尺度”而显得空旷,缺乏人性化设计,使人不“易”进入。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建设的空间绩效分析_以广州_天津_太原为例_吕斌

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图书馆、博物 馆、艺术馆、剧院、少年宫等公益性设施或商业设施。公共 文化设施既是人类进行大型文化活动的空间载体,也是居民 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作为城市活动的集中发生点,公 共文化设施承载着所处地区的生活和文化印记,往往成为重 要的地区形象标志物。
1 国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经验借鉴 1.1 建设历程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一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 厚的城市,已经开始陆续出现剧场、博物馆、音乐厅等,如 1667 年的巴黎歌剧院、1869 年的维也纳音乐厅、1893 年的 卢浮宫博物馆等,在美国甚至出现了百老汇商业性戏剧娱乐 中心。
二战后,国外公共文化设施迎来了建设高潮 [1]。北美、欧 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政府希望通过“将城市营造成一个强调 体验和参与性的文化消费天堂”[2] 来吸引投资和人才。在城市 更新时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作为一种复兴城市的发展策略, 被融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思考当中 [3]。此后的建设开始重视自
1 装饰美术馆 2 克吕尼博物馆 3 蓬皮杜艺术中心 4 蓬皮杜艺术中心 5 音乐博物馆 6 巴黎蜡像馆 7 吉美博物馆 8 卢浮宫博物馆 9 海洋博物馆 10 马赫莫丹博物馆 11 自然历史博物馆 12 巴黎航空航天博物馆 13 巴黎玩具博物馆 14 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 15 巴黎科学博物馆 16 巴黎科技博物馆 17 毕加索博物馆 18 布拉利河岸博物馆 19 罗丹博物馆
URBAN DESIGN AND STUDIES 城市设计与研究
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集中 建设的空间绩效分析
——以广州、天津、太原为例
吕斌 张玮璐 王璐 高晓雪
浅析居住地商业街区城市空间之活力

浅析居住地商业街区城市空间之活力发表时间:2015-09-06T16:56:43.8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期供稿作者:张馨予[导读]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城市空间场所的营建及其活力的激发愈加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以天津市梅江蓝调街区城市空间设计为例张馨予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城市空间场所的营建及其活力的激发愈加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
因此,本文将目光投向城市中最基本最活跃的“日常生活发生器”——居住地商业街区,并选取天津市梅江生态居住区内的蓝调街区项目为例,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通过分析其街区空间之活力,来探讨居住与商业混合型区域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城市空间活力;蓝调街区;人群;商业;交通;环境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城市空间场所的营建及其活力的激发愈加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在城市空间设计的探索中,日益注重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根本出发点,从城市空间环境与人性行为特征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人类生存与城市建设问题,从而进一步寻求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结构以及人与城市空间场所的情感沟通。
因此,本文将目光投向城市中最基本最活跃的“日常生活发生器”——居住地商业街区,并选取天津市梅江生态居住区内的蓝调街区项目为例,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通过分析其街区空间之活力,来探讨居住与商业混合型区域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一、调研街区项目概况由顺驰集团开发的“蓝调街区”,是梅江生态居住区的第一个商业项目,共分为三个街区:一街区,即原蓝水假期售楼中心,南临珠江道,东临九华山路,西北侧毗邻蓝水假期居住小区,现为滨海集团公司办公楼,总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
二街区,为蓝调街区主体,东临友谊路,西临九华山路,南侧为珠江道,北侧为增江道,拥有保留水面11500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差 别状 态 。城 市 的识 别性 极差 , 同质化 现 象 严重 , 人 的 归属 感 和定 向感 减 弱 甚至 消 失 , 取 而代 之的是 对 城市 生活 的失落 感 和茫 然感 。 更 深层 次的 问题在 于地 方特 色 、 文化传 统 的丧 失 造成的 “ 非 地 方性 ”。 建 筑 设计 国际 化 和 标 准 化 的 同时 , 丧 失了地 方特 色 。现 代 城 市 功能 分
心周 边地 区城市设 计 中 , 首要 关注人 在空间中的
感受 ,以塑 造 品质 空间、 营造 城市活 力为 目的,
进行 积 极的尝试 。
0 ;
冈 懈 键 词 】 城 市中心区 活力
天津文化 中心周边 地 区
图1 中国城 市 的 更 新 速 度惊 人
里观看, 无 需调 动 身体 去与环 境互 动 。 城市 街 道、 公 共 活动 中心 、 公 共 建筑 变成 了一 种仅 供 视 觉参 与 的对 象 。 人与城 市空 间的 关系变得 越 来 越 疏 离。 现 代 主 义 建 筑 和 城 市 设 计 把 交 通
运 输 的功 能性需 要 提高 到一 个相 当高度 , 导致 了对 街 道 的忽视 。 步 行交 通 历史上 第一次 被抛 弃 或 受到限 制 , 与 步行 交通 紧密 联 系的许 多其
于 公共 空 间环境 没有任 何 好 的改变 , 才造 成 城 李晓宇 男 , 硕士, 天津 市域投 市 的居住 者 之间关 系的 日益冷 漠 与疏 远 。 集团 工 程 师
, ,
精神 层 面 的满 足 , 从 某种 意 义 上 讲 , 成 为了城
市化 的牺 牲 品 。城市 的公共 生 活 丧 失殆 尽 , 城 市由此 变得 毫无 活力可 言。 城 市 公共 空 间 是 产 生 公共 生 活 的物 质基
图3 机 动 化 城市 中交通 设 施 肢 解 着 城市 生 活 空 间
2. 2 睢视 觉化 当代 社 会人 们 对 “ 图像 ”的痴 迷 , 导 致 了 对 深 度 的摒 弃 , 出 现 对 形 式 主 义 的 追 求 。布
图4 同质 化 的城 市 ( 上 至 下依 次 为: 广 州、 重庆、 苏州)
5 O
N ;C
0 1; 口
田
他 公共 空间 的活动 正 逐渐 消失 。 城 市 已不 是主 要 为步行 者 设计 , 多数 城市 功 能都 已演 变 为供
驾车者专用, 车行交通空间正成为城市生活的
潞 兰
器 i C -
缸
主导 。
慧 I - -
>
强 弓
,
,
现 代 主 义 城 市 规 划 思 想 在 中 国盛 行 的 几
十年 , 对 历史与 传 统 进行 了毫 不留情 地 斩 除 , 也让 城 市失 去 了根 基 , 文 化传 统 断 绝 。 人 们 在 城 市 这 座 巨 型机 器 面 前 , 显得 无 比 的渺 小 , 在 获得 城 市带 来 的现 代化 生 活 的 同时 , 却失 去 了
城 市 中心 区活 力营 造 方法 研 究
以天津 ̄' f - B 中, 边地区为例
董玉 梅
李晓宇
于永广
赵
晶
【 摘要 】 现代 主义城市规划往往带给我们失控
的城 市尺 度与冷漠的空 间, 需要 我们进 行反思
从 不 同层 面利 用设计 手段 营造 地 区活力是 当前
49
城市建设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 。 在天津文化中
妻 陵 l 瑚
> H
栅 i
寻 亭 商
1 概
述
藩
连i
冈 !
中国城 市化 的 进程 , 与 经济 一 道 , 正 以前
所 未 有 的速 度 发展 。 在 这个 过 程 中 , 大 量 的 新
区新 城拔 地 而起 , 老 城 旧区则 进行 着更 新 或已
图2 拔 地而 起 的 是 千城 一 面 的城 市
础, 而公 共 生 活是营 造 城 市活 力的决 定 因素 。 1 6 7 42 5 0 8( 2 0 1 5 ) 2 1 - 0 0 4 9 一 O 7
—
我们 的 城市 经历 了一次甚至 两次 的改 头换 面 ,
【 中图 分类号 l T U 9 8 4
除 了在 一定 程 度 上改 善 了居 住 条件 之外 , 更多 【 文献标识码l A 的 是 沦 为了逐 利 的工具 。 没有人 去 关心这 样 的 【 作者简介 l 城 市会 创造 出 怎样 的公 共空 间 , 这 样 的公 共空 董玉梅 女 , 硕士, 天津 市城投 问又会 产生 怎样 的 公共 生 活 。 可 以说 , 正是 由 集团 教 授 级 高 级 工程 师
不论 城 市化 的进程 会加快 抑 或放 缓 , 追求 于永广 男 , 硕士, 天 津 市城 投 集 高 品质 城市生 活 的 目标 是不 变的 。 如 何通 过 城 团 教授 级 高 级 工 程 师
, ,
市 公 共 空 间 的设 计与 改 善 来 为人 们 提 供 一 个 赵晶 女 , 学 士 ,天 津 市 建 投 公 进 行 公共 生 活的 空间 , 以创造 出一 个 充满 活力 司 高 级 工 程 师
然衰败。 中国 城市 代 谢 速率 如 此 之快 , 使 得 市 民 内心无 法 跟 上节 奏 , 特 别是 大 量 空 置 、 清 冷
的城 市新 区与千 城 一面 的城 市面 貌 , 使 人们 对 城 市 的感 情与 认 知淹 没在 隆 隆的 机器 声 中, 对 城 市 的认 同感 、 归属 感逐 渐 丧 失。
, ,
的都 市 , 是 一 个重要 的城 市研 究议 题 。
l 修改日 期l 2 0 1 41 1 一 O 6
—
2 当前 城 市 空 间活 力 发 展 现 状
2. 1 机 动化
速 度与 效 率 是 这 个 时 代 发 展 的 动 力 , 机
动 交通 成 为速 度的代 表 , 人们 更多地是 坐 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