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化中心发展的规划共40页

合集下载

天津文化中心地块分析20090805

天津文化中心地块分析20090805
6
交通分析
规划地下铁道交通 项目地块所在文化中心有3条地铁线路通过并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车站,3 条线路包括5号线、6号线及Z1线。
项目地块以东 地块以东虽然也分布有一定量的住宅区,但海河会对这一地区人口的吸引起到阻隔作用,同时沿河上游的小白楼地区商业也 会分流部分消费人群。

2
项目周边用地分析
现阶段情况分析
项目地块目前属于天津乐园北部地块,地块东 侧及南侧均处于天津乐园内,而地块北侧紧邻 乐园道,乐园道以北以住宅区为主,地块西侧 为越秀路,越秀路以西是银河广场及天津博物 馆。
地块以西有大量居住区,且新老小区交错分布。该地区常 住人口密集,居民构成多样化,且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也 是多元化的。特别是奥体中心及水上公园周边居住区已经 成为高消费能力和涉外人群的聚集区域,总体消费能力较 强。此外,这一区域的已有商业多以超市为核心的社区型 商业为主,商业规模小且分散,业态单一且综合性不强。

1
项目区位环境总体分析
项目地块以北
项目区位总体所处区域以北直通天津城市核心区,距核心 区内以滨江道、南京路为核心的主要商圈距离约3.5公里。 项目以北的大片城区土地用途多样,其中聚集了一定量的 住宅区和较多的办公设施聚集区,人口密度高,流量大, 且人群构成呈现多样化。但项目地块发展商业对于这一地 区的人口的吸引会与核心城区主要商圈形成一定的竞争, 从空间上来看这一区域的消费人群分流会比较明显。 项目地块以西
周边密集的住宅区提供了较大的市场基础,同 时项目地块西侧的友谊路沿线是比较繁忙的区 域,并已形成一定的商业和商务环境,将可以 吸引更多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来到该地区。

佳怡家居
友谊商厦
天津迎宾馆
水晶宫饭店 大礼堂

天津市文化中心规划设计

天津市文化中心规划设计

天津市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公示天津市文化中心总平面图天津市文化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向全市人民征求意见稿)近年来,围绕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单体面积较小、功能不完善、布局相对分散等问题。

为适应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现城市发展定位,完善城市文化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天津城市形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天津市文化中心,要求以“文化、人本、生态”为主题,坚持一流水平,运用先进理念,博采众家之长,将其建设成为天津的标志性区域。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高水平、高起点搞好文化中心规划设计工作,市规划局从去年5月份开始,先后组织实施了文化中心区域城市设计方案与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专家评审、方案优化等工作。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邀请了30多家国内外一流的文化建筑设计单位参与设计,征集到了100多个设计方案,进行了20多轮的深化完善。

为了保证设计方案优中选优,邀请16名院士和著名专家组成评委会,对文化中心各单体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评选。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天津决定规划建设文化中心具有战略眼光。

通过国际征集进行高水平的设计比选,使天津市文化中心项目的规划设计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市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先后多次现场办公,听取汇报,深入讨论研究。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审议。

总体城市设计天津市文化中心总体鸟瞰图文化中心规划建设项目位于河西区,区域西侧与迎宾馆和天津大礼堂毗邻,东至隆昌路、南至平江道、西至友谊路、北至乐园道,用地总面积90公顷。

该区域环境优势明显,现状有中华剧院、科学技术馆、博物馆、银河公园等重要公共设施。

2008年,通过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比选,确定了文化中心区域的整体布局。

文化中心区域的总体城市设计是,利用银河公园与现状乐园的绿化、湖面形成开敞空间,从天津大礼堂向东延伸景观轴线,在轴线底景布置天津大剧院,面向湖面,与水景相映成趣。

天津文化中心建议

天津文化中心建议

3.2促进城市发展策略3.2.1银河广场发展策略城市广场被誉为城市的客厅,是城市空间中重要的景观节点。

城市文化广场作为城市广场的一种形式,以突出城市的地域性、文化性、社会性、群众性为特征,体现城市的精神风貌,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和谐的主题。

天津文化广场建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纪念危改成绩,市区先后建设了“危改广场”,开敞的活动空间成为当时文化广场的一大亮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以塘沽世纪广场、大港世纪广场、杨柳青文化广场、东丽广场为代表,广场规模在扩大,空间形态及内容更加丰富。

近几年来,天津利用历史资源优势和人文积淀,兴建了一系列风格迥异的文化广场,如中心文化广场、银河广场、海河文化广场、海河音乐广场、南开翔宇广场、金湾广场等,在全国特色文化广场评选活动,和平区中心文化广场,河西区马场社区文化广场,杨柳青广场,河东区危改广场先后被评为特色文化广场。

这些大大小小广场把城市点染得优雅、别致,颇具文化底蕴,成为天津精神文明的窗口。

1城市文化广场存在的问题1.1天津的历史文化挖掘不够津城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600年传承下来的历史文脉,地方民俗风情及近代的风貌建筑、历史街区等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

1.2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不足天津市中心城区水系经过十几年的综合整治,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海河沿线景观带已经成为市民及外来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但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津河、卫津河、复兴河等水系的文化带和景观带的建设还存在明显不足。

1.3与周边建筑关系不密切,空间缺少围合津城的文化广场与周边建筑的围合关系不密切或空间缺少围合,领域感差。

如银河广场、东丽广场、海河音乐广场等,或用道路围合,或只在广场的一侧到两侧布置建筑,这样容易使游人在行为及心理上产生不安定的感觉,以至游人在广场内停留的时间缩短,降低了广场的内聚力。

1.4尺度欠佳,不亲切、不舒适本世纪初津城建设的文化广场如滨海世纪广场、大港世纪广场等,规模尺度偏大,很难给人以完整的广场印象,除大空间外,广场缺少各具特色的次空间和小尺度的人性空间,因此游人会产生空间的离散、不亲切、不舒适之感。

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项目介绍

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项目介绍

规划形成“两区、两廊、两心、三园、三节点”的空间结构,文化长廊串接文化建筑形成文
化综合体的布局形式,由南至北形成演艺中心组团、博美图组团和文博组团。
项目由五个功能场馆和一个长廊组成,总体建筑面积312466平方米。
分类 建筑名称
现代城市与工业探索馆 现代美术馆 图书馆 文化场馆 演艺中心 市民活动中心 文化长廊
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 项目介绍
前 言
滨海新区文化中心项目属滨海新区核心区开发建设重点工程,十大民生工程排 在第一位。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方便市民休闲、娱乐;满足人 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随着天津城市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国际物流中心以及自贸区的正式挂牌,会有 更多的人流汇集于此,滨海新区文化中心所在地作为滨海新区的标志性区域,与天
建筑面积㎡
32730㎡ 26990㎡ 33700㎡ 24829㎡ 41027㎡ 34880㎡
合计
地下一层停车场 地下建筑 地下二层停车场及人防 主体外人防面积 合计 总建筑面积
194156㎡
56469㎡ 57853㎡ 3988㎡ 118310㎡ 312466㎡
滨海文化中心项目地处滨海新区中心核心区,距 离新区政府直线距离1000米。目前开通的轨道交通有
巨大;
区域内没有综合性文化场馆,且运营中的专业场馆,水平参 差不齐,市场有一定的可提升空间。 从问卷调研反馈,大型综合性项目对于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吸 引力,消费者对项目具有较强的关注度。
1
项目概况 项目定位
2
3
建设运营公司简介
项目整体定位—形象定位
项目的客群定位
项目客群辐射
整体定位思路
“一个核心”
总用地面积:90公顷 总投资:48.69亿元 文化建筑用地面积:22.5公顷 文化公园用地面积:11.6公顷 紫云公园用地面积:32.6公顷

天津城市规划

天津城市规划

天津城市规划天津,位于华北地区,是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

天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交通条件。

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天津一直致力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

历史建设天津的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近代以来。

19世纪下半叶,天津成为通商口岸,大量外国建筑和风格进入城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在20世纪,天津经历了多次规划和建设,如1930年代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城市规划近年来,天津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了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规划框架,明确了城市各功能区的布局和发展方向。

规划中强调了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便利性,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建设成果天津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滨海新区、东丽区等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打造了多个特色产业园区,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城市交通的便利化和绿化环境的提升,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品质。

未来展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天津城市规划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天津将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打造绿色、智慧、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天津作为一个具有特殊历史背景和发展优势的城市,城市规划将继续引领城市的发展方向,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愿天津在未来的规划和建设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天津文化中心城市设计

天津文化中心城市设计

文化中心1.0 天津文化中心城市设计Cultural Center 1.0Urban Design: Tianjin Cultural Center总平面图201020121.迎宾馆2.津河3.文化公园4.梅河5.绿道6.复兴河7.林荫大道8.卫津河地铁线地铁站三线相交地铁站规划展示中心开放空间连接地铁系统12345678天津文化中心解析爆炸图绿地渗透开放的公共文化鼓励和引导公众进入,文化设施的布局与城市绿地的整合联动,鼓励城市公共活动的交融,提升了该地区的城市活力。

人行系统岸线、绿道、广场、林荫,划分一系列户外活动场所。

弧形轴线勾画出中央湖面的北侧城市步道,与市民广场岸线、南岸文化公园、西岸自然生态公园与东岸城市舞台亲水空间互为因借。

空间布局文化中心空间布局以湖为核心,以水体、绿植为主进行园林式布局。

地下连通地下空间作为整体进行开发。

1.地下车库出入口2.能源站3.地下车库4.地铁站点1122334211天津大剧院︱总建筑面积9万m2,地上5层,地下1层,高32m,由综艺剧场、音乐厅和多功能厅3座独立使用的体块组成,其中综艺剧场1600座,音乐厅1200座,多功能厅400座。

开阔舒畅的室外临水平台,提供了一个半室外休憩、观景及远眺空间,非常适合搭设临时舞台、提供灵活的表演场地,是一个开放的城市舞台。

天津大剧院与自然博物馆位于湖区的两端,自然博物馆为碟状造型,从地面缓缓升起,大剧院如同一片云“悬浮”在大地景观之上,形成了形式上天与地的对话。

“大跨度、长悬挑、重吊挂”相结合的结构体系,解决了超大悬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示范性。

天津文化中心规划设计

天津文化中心规划设计

天津银河购物中心
29
建筑学报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 天津文化中心规划设计
旧建筑集文化、商业、会议、展览、接待、少儿教育等功能于 一体。借助便捷、安全的交通,通过整体性的景观规划设计,文 化中心将形成功能复合、服务对象多元、充满活力的人性化活 动场所。 3.5 拓展高效利用的地下空间 在文化中心区域经过的 4 条轨道线路及三线换乘车站为地 下空间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地面停车与景观的矛盾对地下空间 的利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规划围绕三线换乘站的站厅层,在 越秀路以西银河公园地下,设置了中低档地下商业空间以及配 套的地下停车库与能源站,与银河购物中心的中高档商业互为 补充。它的开发既衔接了三线换乘站与公交枢纽站的人流,又 通过地下人行通道将人流向东引导到银河购物中心与阳光乐园, 进而连接到地铁 M 6 线乐园道站,在地下构筑了全天候的步行 交通联络体系。既成就了从地铁站前往各个建筑的便利,也提 升了地下空间开发价值。在银河公园设置了 3 个下沉广场,连
建筑学报
2) 1)
识中拿捏规划与建筑、统一与个性、感性与理性、整体与细部 之间的分寸,直至方案臻于成熟,形成总体协调、各有特色的 群体。比如,在美术馆方案征集阶段,建筑师在建筑北侧主入 口处设置了一个延伸到湖面的雕塑庭院,虽然在美术馆室内外 之间形成了很好的过渡,却也隔断了博物馆、美术馆与图书馆 朝向湖面主入口广场间的横向联系,削弱了空间的连续性。经 过联席会讨论与反复推敲,建筑师决定将雕塑庭院的围合墙体 适当后退,在保证入口空间序列完整的前提下,将雕塑庭院开 放为雕塑广场,与博物馆、图书馆沿湖入口广场连为一体,保 证了中心湖面南岸文化公园的空间完整性。 4.2 把控环境功能与空间品质 文化中心设计始终关注功能、空间、技术等本质问题,秉 承“功能→空间→形式”的内在逻辑,在理性的基础上追求创 新,形成功能空间形式均衡、品质俱佳的整体环境。 以建筑为例,居于中央的大剧院在亲水台阶上以 3 个独立 的体量分别组织 3 个艺术场馆(综艺剧场、 音乐厅、 小剧场)的演 出厅及前厅,在半圆形屋盖的统一下形成延续到湖面的城市灰 空间,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提升了大剧院的城市功能,突出 了建筑在文化中心的主体地位。位于湖面南侧的博物馆、美术 30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和依据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实现国家对天津的定位,促进天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天津及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天津市城市规划条例》的有关规定,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整体素质的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人口、城乡、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突出天津的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的协调与合作,注重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联系。

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增强和完善滨海新区为区域服务的综合职能,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挥天津在环渤海区域乃至全国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3.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

强化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面积11919.7平方千米,包括中心城市和近郊地区。

中心城市包括主城区和滨海新区,其中:主城区包括中心城区及其外围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的部分地区),中心城区是指外环线绿化带以内的地区;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行政辖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地区;滨海新区核心区由塘沽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和天津港保税区组成。

近郊地区指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蓟县的行政辖区。

第四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

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