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件垂直度变形检测作业指导书(含全部附表)

合集下载

钢屋(拖)架、桁架、钢梁、吊车梁等垂直度

钢屋(拖)架、桁架、钢梁、吊车梁等垂直度

钢屋(拖)架、桁架、钢梁、吊车梁等垂直度
和侧向弯曲矢高检测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钢屋(拖)架、桁架、钢梁、吊车梁等垂直度和侧向弯曲矢高检测。

2.相关标准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检查数量
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个。

4.检查方法
采用水准仪、钢尺、磁力线坠等。

5.允许偏差(mm)
6.记录、报告
将测量数值记录在“检测报告”相应栏内,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判定是否符合要求,出据《钢屋(拖)架、桁架、钢梁、吊车梁等垂直度和侧向弯曲矢高报告》,按规定签字、盖章后生效。

7.附加说明:
本作业指导书由结构安全检测部提出并起草;
本作业指导书由结构安全检测部负责解释。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检测管理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WC2)编号:DHTS∕WC2-05-2016版号:第 1 版修订状态:第 0 次修订编制人员:XXXXXX审批人:XXXXXX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2016-08-10发布 2016-09-10实施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新版《作业指导书》批准的通知各检测室: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编写新版《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及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

《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记录及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为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行为,进一步增强检测业务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组织编制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为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使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全面地指导工作,控制检测质量。

《作业指导书》第一版现已通过审定,予以批准颁布,并自2016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全体员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质量管理室为本《作业指导书》的归口管理部门。

X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2016年8月10日1概述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焊缝的检验检测。

2编写细则的依据2.1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2.2 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2.3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4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2.5 JB/T6061 -2007《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2.6JB/T 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2.7 NB/T 47013.1~47013.13-2015(JB/T 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合订本)》2.8 JB/T 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需要委托方提供的文件3.1申请单位和制造单位信息申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制造单位名称、地址。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

精心整理12节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规范我院变形监测作业方法,提供成果资料的格式,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我院承接的所有构筑物(如房屋、地下室、道路、桥梁等)变形测量工作。

3职责本作业指导书由生产管理室负责业务下达,由分队负责具体作业实施和作业过程检查,质检办负责审核,总工办44.14.1.14.1.24.24.2.14.2.2作业人员4.2.3按角检验、全站仪的4.3位移监测,4.3.14.3.1.14.3.1.24.3.1.34.3.1.44.3.1.5a )术设计书由生产部门编写,质检办审核,总工办审定。

b )技术设计书要根据测量合同编写,主要内容应包括基准点的设置方案、观测方法与可靠性分析,变形观测点的布设方案与施测方法,观测周期与观测精度等级,数据处理方法和各项限。

c )观测周期可根据差指标,拟上交成果目录等。

技术设计完成后应交由总工室审核甲方要求或根据预估的变形速率和测量精度来确定。

按预估变化率和测量精度等级确定变形观测周期时,可按T>2M/V 计算(T :变形观测周期,M :变形量观测中误差,V :预估的变形速率)。

d )观测精度等级可根据甲方要求或根据所监测工程的重要性来确定,也可以根据变形建筑物允许变形量由M=S/20(M :变形观测点观测中误差,S :变形建筑物允许变形量),计算变形观测点测量中误差,再根据观测方案和观测线路,按Ф=M/Q 221(Q 为最弱观测点权倒数,Ф为单位权观测中误差),计算单位权观测中误差,现根据《建筑变形规程》表2.0.5套用相应的测量精度等级。

4.3.2基准点设置与可靠性分析4.3.2.1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每个测区至少应设置三个基准点,三个基准点间应单独布设水准线路构成监测网,观测精度应较变形观测精度高一个级别,若条件许可,应尽量将基准点设置在一个测站可以同时观测到的位置直接测定高差,通过计算高差观测不符值或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按M=][41nN ∆∆±(N:测段数,△:高差不符值,n 各测段平均测站数),计算每站高差测定中误差,若相邻两周期基准点间差变化量大于n 22M (n 为测站数),可以认为基准点不稳定,应重新设置基准点。

钢结构整体垂直度和平面弯曲检查记录

钢结构整体垂直度和平面弯曲检查记录
钢结构整体垂直度和平面弯曲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编号:
施工单位
检查项目
主体结构整体垂直度
实测值(mm)
主体结构整体平面弯曲
实测值(mm)
检查部位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
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监理(建设)项目部(章)
年月日
年月日
注:主体结构整体垂直度:主体结构整体偏离重力线的程度;主体结构整体平面弯曲:主体结构整体侧向平面弯曲引起垂直于原轴线或中性面方向上的线位移;检查部位:检查点所在工程的位置,应填写每个检查立面的轴线编号。

钢构件垂直度变形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构件垂直度变形检测作业指导书

钢构件垂直度变形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本1:1. 作业目的:本作业的目的是对钢构件的垂直度变形进行检测,从而确保钢构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垂直度满足要求。

2. 作业背景:钢构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垂直度变形的情况,这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进行钢构件垂直度变形检测是必要的。

3. 检测方法:3.1 测量工具选择:使用测量仪器,如激光测距仪、水平仪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检测位置:选择在钢构件垂直部位进行测量,确保覆盖全面。

3.3 检测步骤:3.3.1 确定测试基准点:选择一个基准点作为测量的起始点,并标记。

3.3.2 进行测量:在标记的基准点测量垂直度,并记录结果。

3.3.3 移动测量仪器:依次将测量仪器移动到其他位置,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3.3.4 分析数据: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确定钢构件的垂直度变形情况。

4. 安全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需佩戴相关安全装备。

4.2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 结果处理:5.1 检测结果的判定:根据测量数据,判断钢构件的垂直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2 记录结果: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保存好。

6. 文档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测量数据记录表格等。

7. 法律名词及注释:暂无。

范本2:1. 作业目的:本作业的目的是对钢构件的垂直度变形进行检测,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2. 作业背景:钢构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垂直度的变形。

为了确保钢构件的质量和安全,进行垂直度变形检测是必要的。

3. 检测方法:3.1 测量工具选择:选用精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如激光测距仪、电子水平仪等。

3.2 检测位置选择:对钢构件的垂直部位进行检测,包括立柱、梁等。

3.3 检测步骤:3.3.1 确定基准点:选取一个稳定的基准点作为测量的起始点,并进行标记。

3.3.2 进行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对基准点进行测量,记录相应的垂直度数值。

完整版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钢结构检测作业指导书

X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检测管理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WC2)编号:DHT/ WC2-05-2016版号:第1 版修订状态:第0 次修订编制人员:XXXXXX 审批人:XXXXXX受控状态:受控口非受控口2016-09-10实施XXXXXXE程检测有限公司发布2016-08-10发布关于新版《作业指导书》批准的通知各检测室:XXXXXXE程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编写新版《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及表格》等四个层次的文件构成。

《质量手册》是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是支持性文件,《记录及表格》是证实性文件。

为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行为,进一步增强检测业务水平,保证检测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客观反映建设工程质量,促进检测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组织编制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为实验室开展检测工作提供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使每项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全面地指导工作,控制检测质量。

《作业指导书》第一版现已通过审定,予以批准颁布,并自2016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

实验室全体员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质量管理室为本《作业指导书》的归口管理部门。

XXXXXX X程检测有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2016年8月10日1概述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钢结构焊缝的检验检测。

2编写细则的依据2.1 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2.2 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2.3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4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2.5 JB/T6061 -2007《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2.6 JB/T 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2.7 NB/T 47013.1 〜47013.13-2015 ( JB/T 473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合订本)》2.8 JB/T 10062-1999《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需要委托方提供的文件3.1申请单位和制造单位信息申请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制造单位名称、地址。

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模板

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模板

变形观测作业指导书一、变形测量的内容1.1 水平位移监测:主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位移监测,在建筑物、筑物竣工后即应有计划地进行变形观测,在同一基准点上测定变形点的坐标,依据不同时期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其较差在剔除测量误差后即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水平位移值,可根据所测成果的坐标值绘制出相应的点位,分析出点位的偏移方向和偏移值以及偏移的规律和速度。

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1.2 垂直位移监测(即沉降监测):主要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位移监测,在施工开始时即应有计划地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在同一基准点上测定变形点的高程,依据不同时期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其较差在剔除测量误差后即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垂直沉降值,可根据所测平差成果的高程值绘制出相应点位高程,分析出点位的下沉量和下沉的速度;观测数据要有阶段性和数据的连续性,才能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结构桥墩(台)沉降变形观测点示意图测量基准点示意图1.3 挠度变形监测:主要用于桥梁、隧道的扭曲变形监测,在桥梁、隧道的顶层进行平面位置和垂直沉降观测,测定扭曲变形数值。

观测点布设示意图(1)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基准点一般采用独立网,如需要求与城市网联测时,只在初期将基准点与城市网进行高精度的联测,并进行一次布网,固定基准点坐标;(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对通视条件良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

(3)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变形观测点:平面位置特征点是桥梁面跨度支撑顶点和跨中,高层建筑物四边顶点,隧道内顶点等;垂直变形观测点是两侧桥梁柱支点,高层建筑墙基;挠面变形观测点定在桥梁面和隧道顶容易扭曲部位。

基准点观测墩示意图深埋双金属管基点标石深埋钢管基点标石1.5 变形观测的观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要求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钢结构垂直度检测

钢结构垂直度检测

钢结构垂直度检测钢结构垂直度检测文档模板范本
1. 引言
1.1 目的
1.2 范围
1.3 参考文献
2. 定义和缩写词汇
2.1 钢结构
2.2 垂直度检测
2.3 缩写词汇解释
3. 检测设备和工具
3.1 垂直度检测仪器
3.2 测量工具
3.3 安全设备
4. 垂直度检测准备
4.1 检测计划
4.2 检测人员培训
4.3 检测区域准备
4.4 检测参考线的建立
5. 垂直度检测步骤
5.1 垂直度标准
5.2 垂直度检测方法 5.3 实施垂直度检测
5.4 检测数据记录
6. 检测结果评定
6.1 合格标准
6.2 不合格情况的处理
6.3 结果报告
7. 安全注意事项
7.1 工作环境安全
7.2 仪器使用安全
7.3 个人防护措施
8. 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
8.1 探头误差
8.2 测量误差
8.3 数据处理误差
9. 附件
9.1 检测计划模板
9.2 数据记录表格模板
9.3 安全设备清单
10. 法律名词及注释
10.1 相关法律名词解释
10.2 注释解释
扩展内容:
1.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 检测计划模板
- 数据记录表格模板
- 安全设备清单
2.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 钢结构:指使用钢材构建的建造结构。

- 垂直度检测:通过测量和评估建造钢结构的垂直度,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 若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进一步了解,请连系我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C-LWI-05(A0)
1编制依据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钢结构中构件垂直度变形的检测,并规定了钢构件垂直度变形检测的检测方法。

3作业程序
执行程序形成的记录
3.1接受任务编制检测方案。

3.2 根据检测方案的技术要求准备仪器设备。

3.3 进行现场检测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填写完成表JSJL-02-07-A《垂直度变形检测记录》。

3.4分析检测数据,编制检测报告。

4检测方法
4.1 一般规定
4.1.1垂直度指的是在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构件表面偏离重力线的程度,使用全
×××××检测有限公司
站仪测量垂直度的方法为投点法,观测时,应在柱底观测点位置安置水平读数尺等量测仪器,在每测站安置全站仪投影时,应按正倒镜法测出每对上下观测点标志间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倾斜量)和位移方向(倾斜方向)。

4.1.2在用全站仪对钢柱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a.在用全站仪对柱进行测量时,全站仪与被测柱所在轴线的夹角应小于10°。

b.单节柱的垂直度应在H/1000的允许范围之内,H表示柱长度,当H≥10m 时,应在10mm的范围内。

c.在用全站仪进行垂直度测量时,视线要从柱顶中心线向柱底中心线测量,在水平读数尺上读出其具体偏差。

4.1.3各钢构件允许偏差
5测量记录
检测记录应按规定格式填写,具体要求执行《记录管理程序》(MC-LQP-21)。

6记录表格
1) 表JSJL-02-07 垂直度变形检测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