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内容及要求、课时表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课时
1
职业生涯
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 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 的方法,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提高职业 素质和职业能力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6
2
职业道德与 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 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 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掌握与 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常识,增强法 律意识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6
3
经济政治与 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 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 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相 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6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 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 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过程中重 要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止确的价值判断和行 为选择,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基础 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216
9
计算机应用 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 学大纲》开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计 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 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等在本专业中的应 用能力。
144
10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大 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技 能,提高社会适应和职业素养等在本专业中的 应用能力。
36
5
心理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调 试的方法,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的心理 健康水的口职业心理素质等在本专业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列举了“课程”的九 种定义,如: “在学校建立一系列具有潜力的经验,目的是训 练儿童和青年以群体方式思考和行动。这类经验被称 为课程”; “学习者在学校的指导下所学得的全部经验”; “学校传授给学生的、意在使他们取得毕业、获 得证书或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格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材 的总计划”; “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一种指导生活的 事业,是构成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生气勃勃的活动 流”; “通过有组织地重建知识和经验而得到系统阐述的 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结果,在学 校的帮助下,推动学习者个人的社会能力不断地、有 目的地向前发展”。等等。(《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 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65页。)
企业战略项目实施120总计920360360200课程名称学时数理论教学周学时数总学时比重其中181818181820一文化基础课程124240二专业课程90029市场营销知识7272商品知识14413212商品经营727210销售服务技术108723611计算技术72363612柜组核算72601213销售语言与服务礼仪72482414推销实务72601215商业实用美术72482416销售心理基础727217经济法7272三实践教学综合实习60019四选修课程3781218商业企业业态3619中国经济地理3620公共关系概论3621财税与金融5422销售服务英语5423电子商务基础5424超市营销3625美学基础知识3626商品经营技能36总学时数31201001
♦ ♦
♦ ♦
♦
♦ ♦ ♦
(二)课程行政 所谓课程行政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中央或地方) 所谓课程行政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中央或地方)对学校课 程管理的行为方式,即对课程的制定、选择、组织、 程管理的行为方式,即对课程的制定、选择、组织、评价及教科 书的编、 发的行政管理模式。它是教育行政的组成部分。 书的编、印、发的行政管理模式。它是教育行政的组成部分。 课程行政有五要素。 课程行政有五要素。 第一,课程设置标准(即对课程设置方式、设计、组织、 第一,课程设置标准(即对课程设置方式、设计、组织、评 价提出的总原则、具体标准和要求), ),课程设置标准是制定教学 价提出的总原则、具体标准和要求),课程设置标准是制定教学 计划及组织教学活动的纲领,是学校校长、 计划及组织教学活动的纲领,是学校校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 遵循的总则。 遵循的总则。 第二,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对学科、学科范围、课程、 第二,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对学科、学科范围、课程、课 程名称及性质、课程种类的划分、 程名称及性质、课程种类的划分、课程学分等做出规定的课程文 它是地方或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 件,它是地方或学校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一般课程计划所设课 程范围要大于教学计划,以便使学校有选择余地。 程范围要大于教学计划,以便使学校有选择余地。 第三,教学计划, 第三,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按学年和学期范围划定的课程 开设计划,是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执行的文件。 开设计划,是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执行的文件。 第四,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它是对教学内容、 第四,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它是对教学内容、 范围做出具体规定的文件。 范围做出具体规定的文件。 第五,教科书管理,即对教科书的编写权、审查权、 第五,教科书管理,即对教科书的编写权、审查权、发行权 等做出规定并进行相应管理的行政。 等做出规定并进行相应管理的行政。
中职 课程建设

中职课程建设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是培养具备中级职业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机构。
中职课程建设是中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就业发展。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讨论中职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课程设置中职课程设置应基于行业需求和国家职业标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
它应既满足学生获得就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应具体分为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两部分。
1.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中职教育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
专业课程应以行业需要为导向,结合现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设置。
在保证学生获得核心职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程还应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任务。
2.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中职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课程应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涵盖了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审美等方面。
综合课程的设置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并与专业课程相互贯通,形成有机的教学体系。
二、课程内容中职课程的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贴近实际、注重实践、融会贯通、强化能力。
课程的具体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行业进行调整和完善。
1. 贴近实际中职课程的内容应贴近实际工作需求,以真实的问题和情境为依托,提供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 注重实践中职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实践,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融会贯通中职课程的内容应融会贯通,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程设置时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4一、引言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培养目标,制定的用于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
本标准将为中等职业学校提供新的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基本原则1.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核心。
2.以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确保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
3.以课程资源适应教学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4.以课程评价为导向,传统的分数评定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
三、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2.职业素养类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职业安全与环境保护、职业技能与实训、职业生涯规划等,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3.专业技术类课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酒店管理、护理技术等。
4.实践教学类课程:包括实验实训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为目标。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1.通识教育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2.职业素养类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3.专业技术类课程:根据专业需求设置相应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实践教学类课程:提供实验实训和实习实训机会,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训、案例分析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评价方式:取消传统的分数评定方式,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实践表现、综合能力考核等。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内容及要求、课时表

表现技法
了解表现技法的目的;掌握表现技法的表现形式;能将设计思维和表现技巧合二为一,准确直接表达设计理念;会制作完整的图形作品。
48
字体设计
了解汉字和拉丁字母的设计规律和分类特点;掌握字体的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法;能运用正确的设计方法设计字体;会通过手绘和所学软件进行艺术字的设计与制作。
72
版式设计
(Photoshop
图形图像处理
CorelDRAW
矢量图绘制)
了解软件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技巧;掌握位图的特点、图片润色和修饰技巧、抠图、图像融合技巧及图像特效处理技巧;能按不同的要求设计海报、广告等作品;会运用所学的技能进行独立操作,并能正确完成指定的任务。
120
了解美术设计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图形的组合处理、色彩处理、空间形态组合;能运用构成的基本形式、配色原理及技法进行图像、色彩、形态、空间的组合。
108
3.美术设计
表现
图形创意
了解图形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图形设计的达基本要素设计;会设计和制作出完整的图形作品。
了解版式设计原理和分类特点;掌握版式设计的不同方法;能独立设计和制作版式;会制作图片版式和图文混排的版式,并通过所学软件进行版式的排版与制作。
72
标志设计
了解标志发展的历史和演变过程;掌握标志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表现手法;能对形象进行提炼表现;会结合创意利用图形进行精确地表达。
72
4.软件核心课
设计软件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美术
设计
造型
美术设计造型
(素描)
(色彩)
了解素描和色彩的基础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的图形绘制步骤;能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表现对象,能对图形进行设计造型并进行创作。
浅谈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体系

浅谈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体系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出人才,多出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学校办学的根本宗旨。
这个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提升教学质量。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给大力扶持中等职业学校,所以中职学校要抓住机遇,改变现有不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改革和创新,大胆探索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教育工作间的内在联系,以适合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
培养技能型人材是中职学校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提升教学质量,教学工作的诸多因素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彼此协调地在一个统一体中存有着。
所以,增强教学管理,改革教学体制就成为整个学校工作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按照控制论的观点,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的有组织的功能系统,对于教学控制系统来说,就是要寻找一个最优控制策略,使中职生沿着一条最优的状态轨迹,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预定的状态转移,稳步达到目的地。
在控制策略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具有优化结构的教学计划。
因为教学计划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是组织安排教学工作和教学力量,检查人才培养成果的依据;是教学系统工程的“蓝图”。
一、培养目标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级技术工人和从业人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能直接从事某一职业(工种)的技术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本专业相关的主要文化课,要具有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水平;有健康的体格。
二、课程设置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必须保证合乎本专业、工种培养目标的要求。
其课程分为专业课、文化课、职业生涯和实习四类。
专业课是为学生打下必要的技术理论基础和获得从事生产、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设置及教学要求表

数
主要教学内容:本专业必须的基础数学、函数、代数等基础知识。技能高考则需要按照考纲要求补充内容。
要
掌握基础数学、函数、代数等基本知识。如本课程开设在技能高考班需达到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技能高考的标准。
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3
英
主要教学内容:英语基本词汇、语法、阅读训练等,以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有关专业英语的知识。技能高考则需要按照考纲要求补充内容。
要求: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本语法;使学生能进行日常交际,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掌握日常交际所用的词汇以及语法,掌握本专业所涉及到的专业英语知识,能查询本专业简单的英文技术文件。如本课程开设在技能高考班需达到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技能高考的标准。
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成才观;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使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得到提高,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哲学与人生
主要教学内容: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知的同意,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白我发展,创造人生价值。
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
熟练地使用WindoWS7、WindOWSXP操作系统,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较熟练地使用Word2012编辑较复杂的文、图、表文档。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较熟练地使用EXCeI2010进行较复杂的数据处理。了解Internet的基本知识,较熟练地使用浏览器及电子邮件,使用文件传输(FTP)、电子公告牌(BBS)、新闻讨论组的初步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

一、课程性质
本方案所制定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必修课,旨在为学生们提供均衡的教育,使
他们能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更强。
二、选修内容
1. 政治理论:包含马克思主义、法律和国际法原理。
2. 社会学:包含人口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志及相关问题。
3. 哲学:包含形而上学、逻辑学及传统中国哲学。
4. 语文:包含作文写作、古代文体分析及应用文写作。
5. 外语(如英语或日语) :尤其是对外交流所必要的基本能力。
6. 数理逻辑: 对数量运用的思考方式, 问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思考能力, 现
代数量工具应用能力; 7. 科技: 对当前信息时代所必要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技术; 8. 艺术: 在不同情感表述上扩大想像力; 9. 电子工程: 未来就业需要对此有
一定高度了解; 10 .体育 : 锻炼体格 , 树立正常生理习惯 ; 11 .道德伦理 : 树立正常
道德准则 , 迎障勇敢 , 服从命令 ; 12 .历史 : 了解历史 , 阶段特征 , 厄运之中明明
真相 ; 13 .地球物理 : 天气水文 , 太平天国之风雪 ; 14 .生物 : 生命之奥妙 , 神奇
之处 ; 15 .心理 : 追寻人生真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
英语课程设置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5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大学专科程度的合格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
(二) 业务范围
主要就业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和农村部分中学以及幼儿园。
主要担任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及班主任或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少部分进入农村中学的学生,担任初中语文或数学课的教学任务或班主任工作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1. 熟练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相应词汇和习惯用语。
2.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
3. 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
4. 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
5. 能参照范例或借助图片写出简单的句子。
6. 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能意识到语言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4. 英语(272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二) 专业必修课
7. 专业英语基础(288学时)
在教育部中职英语教学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基本达到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二级(PETS II) 水平的要求。
8. 商务英语函电(108学时)
在英语水平基本达到PETS II水平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商务往来信函的格式、专业词汇和语言文体特点及常用通讯形式的文体;初步掌握撰写和翻译商务信函的能力及技巧。
7
/ 71 / 1
9. 商务英语听说(144学时)
在具备一定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在听力设备帮助下进行英语听力和口语技能训练。
通过训练使学生较好掌握英语语音、语调,逐渐适应英语语言环境,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熟练地运用日常生活用语和商务常用英语。
10.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32学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经济全球一体化等基本概念,理解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对贸易活动的影响和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措施的作用,了解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及有关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基本知识。
11. 进出口贸易实务(108学时)
使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工作的基本环节及主要贸易方式,了解从贸易谈判、签订买卖合同到履约各个环节工作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般业务问题的能力。
12. 外贸单证实务(72学时)
使学生了解单证工作在议付结汇中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国际商务中有关支付的业务知识,正确、及时、美观、齐全地制作各种单据,较熟练地掌握电脑制单技能(上机制单时间应占总课时数的2/3) 。
13. 国际汇兑实务(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国际收支、汇率的有关基础知识及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理解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初步掌握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方法。
14. 商贸法律与案例(108学时)
使学生了解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我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通过评析商贸典型案例和经营者成败得失,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律与惯例,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法律和惯例分析、解决贸易中一般问题的能力。
15. 电子商务模拟运作(36学时)
利用模拟实验教室,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下运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商务的操作和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够与模拟的国外客户进行网络交易;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办理EDI制单及进出口的各种手续。
16. 会计基础(72学时)
使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借贷记账法及经营过程的核算项目,了解成本核算的定义、程序及会计报表的内容,初步具有在商务活动中进行经济核算、成本核算的能力。
17. 综合实习(540学时)
综合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
通过综合实习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学会分析和解决各种业务问题,实习期间应进行实践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为撰写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做好准备。
综合实习应有实习方案、实习管理规定和实习指导教师。
实习结束后要完成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的撰写、实习鉴定等工作。
(三) 选修课
18. 世界经济概论(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基本格局及其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相互关系,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概况,培养学生对世界经济发展特点及变化趋势的初步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19. 国际经济合作知识(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基本形式。
了解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的基本概念和状况。
具备国际技术转让和工程承包的基本常识。
20. 营销基础知识(72学时)
使学生了解营销活动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作用。
初步掌握市场细分方法和目标营销策略、营销组合策略的基本知识和国际营销调研方法。
具备搜集、整理商业信息,分析消费者7
/ 72 / 2
行为和推销商品的一般能力。
21. 港口与航线(36学时)
使学生了解主要国家的主要港口,清楚主要海运航线和陆桥、国际多种方式联运线路。
熟悉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方法。
了解主要国家的贸易地理状况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概况。
22. 外文报刊选读(72学时)
使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外语词汇的情况下,能较顺利地阅读一般的国外报刊中的经济贸易类短文。
了解不同体裁的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进一步增加词汇量。
23. 商务应用文(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外贸业务文书和其他商务文书、行政文书的特点、内容和作用。
掌握以上文书写作要求,具有熟练地写作商务信函和行政公文的能力。
24. 公共关系知识(36学时)
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在商业活动中的功能和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了解基本的公关手段和方法。
通过公关案例和公关实践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公关能力。
25. 礼仪与形体(72学时)
使学生熟悉涉外礼仪基本常识和要求,通过形体训练使学生形成健美的体魄和高雅文明的气质。
26.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36学时)
使学生了解一些应知的新技术和新概念,了解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破除各种各样的迷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7. 汽车驾驶(72学时)
通过汽车驾驶培训,使学生掌握小客车驾驶技能和交通法规常识并取得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小客车驾驶执照。
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供参考)
内
专业成机课毕合入军寒容
业学程绩周综合暑考教教教数
假实践计育学育训动核学年、
学期
0. 5 1 16 1 4 2 1 24. 5 Ⅰ27 18 1 2 2 6
26 18 4 3 2 2 Ⅱ
27 1 2 18 4
6
5 2
6 4 2 18 2 Ⅲ6
0. 5 18 19. 5 1
总计150
24
8
88
0. 5
10
0. 5
1
18
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供参考)
一二三练习总序类讲程课实验学 6
4
1 3 2
5
7
/ 73 / 3
实习授时号别18 18 18 18 16 18
哲学基础知识48 3 文化法律基础知识德2 36 基础1 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64 4 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36 2
7
/ 74 / 4
续表
618实
明七、说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1.。
修课、综合实习课)
本专业的选修课程为限选课,每个学生选择选修课不得少于规定学时数。
各校可根2.
7
/ 75 / 5
据当地情况在规定的课时范围内开设选修课,并在学期结束前3~5周公布下学期各年级必修课、选修课。
3. 每门课程应留出教学时数的10%作为机动学时数。
4. 本专业为宽口径专业,设有国际商务物流管理等专门化方向。
物流管理专门化方向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建议为:
7
/ 76 / 6
7
/ 7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