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儿童手足口病怎么治

儿童手足口病怎么治

儿童手足口病怎么治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那么儿童手足病怎么治呢?手足口病属于自愈性疾病,一般一周就可痊愈。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面,主要为对症治疗,如手足口处的皮疹或者疱疹、发烧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

小孩只要出疹,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一般性的皮疹无须处理,如果是疱疹破溃继发感染时,可以局部使用消炎药。

口腔的疱疹可以用淡盐水漱口,或者用棉签撰点淡盐水给小孩轻擦,也可以喷一点喉风散,多喝水。

虽然手足口病约90%的病例都是普通病例,但家长还是要注意观察小孩的精神状态和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普通病例治疗(1)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予相应处理。

(3)病因治疗:选用利巴韦林等。

重症病例治疗(1)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①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②控制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每次0.5-1.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并且,要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家居环境的干净,室内要注意通风,勤洗勤晒衣服被子。

每天都要对儿童的玩具和个人的餐具以及打扫卫生用的工具进行一轮清洗和消毒,避免滋生病菌。

当儿童表现出手足口病的疑似症状时,要马上到医院进行诊治,并且暂时不要让儿童接触其他人,对其穿过的衣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一次消毒。

如果是病症较轻的患儿,不需要进行住院,比较适宜在家里进行治疗和休息。

当家长带领儿童外出时,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

幼儿园、小学等等儿童密集的地方应特别注意,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儿童和工作人员的教导。

手足口病的中药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的中药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的中药治疗方法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等。

虽然手足口病通常是自限性的,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足口病。

一、中药治疗方法之清热解毒法1. 石膏:石膏能够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常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中。

将石膏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糊状,用纱布包裹后敷于患处,每日多次更换。

这样能够有效地缓解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

2. 疏风解表法:此法适用于手足口病的早期,主要目的是祛除外邪。

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荆芥等,可以单味或配伍使用。

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液温服,能够帮助降温、缓解发热症状。

二、中药治疗方法之清热燥湿法1. 黄连泻火汤:此方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作用。

将黄连、黄柏、黄芩等中药材一同煎煮,取汁液温服。

黄连泻火汤能够有效地改善手足口病患者的食欲不振、口舌生疮等症状。

2. 牛黄上清丸:该制剂由牛黄、黄芩、黄连、栀子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将牛黄上清丸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匀后口服,每日3次。

这样使用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三、中药治疗方法之滋阴清热法1. 龟龄集:龟龄集中的龟板具有滋阴清热、补益气血的作用。

将龟龄集研磨成细末后,与蜂蜜调成糊状,每日口服数次,能够帮助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促进身体康复。

2. 麦冬清热汤:此方由麦冬、生地、黄芩等多种中药材组成,可滋阴清热,缓解手足口病引起的咽喉疼痛、口舌生疮等症状。

将中药材煎煮后取汁液温服,每日2-3次。

四、中药治疗方法之祛湿化痰法1. 苦参碱:苦参碱具有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将苦参碱研磨成细末,与麦芽糖调成糊状,每日口服数次,能够缓解手足口病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

2. 小儿解表颗粒:该制剂主要由黄芩、石膏、滑石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去湿、祛痰平喘的作用。

手足口快速治疗小偏方 对症治疗,这10种偏方最管用!

手足口快速治疗小偏方 对症治疗,这10种偏方最管用!

手足口快速治疗小偏方对症治疗,这10种偏方最管用!家里有小孩得了手足口病,去了医院,医生说不用住院,多注意护理就能自愈,后来听朋友说手足口病用些小偏方会恢复的更快,那么有哪些好用的手足口病小偏方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之前我家小孩手足口病治愈的偏方。

一、手足口病小偏方使用指南1、需对症使用手足口病患者会有发烧、口腔溃疡、疱疹等轻微症状,可根据以下偏方予以对症治疗。

2、偏方不可替代药物偏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缓解治疗手足口病的辅助治疗措施,患者不可依赖偏方,当作治病救命稻草,从而不吃药,不打针,在手足口病病期严重的情况下,还是需要及时就医用药的。

3、不可乱用偏方很多手足口病的偏方,都可能是从民间整理或网络上整理的,有些方子并不一定就是对症的,很可能不能用,因此使用偏方前,一定不能随意乱用。

二、手足口偏方——饮食篇手足口病的患者饮食上不能吃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要多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温以偏温略凉为宜,如牛奶、粥、豆浆、烂面条等,推荐以下食疗方:1、荷叶粥材料:鲜荷叶2张,大米50克。

做法:将荷叶切碎,大米煮成稀粥后,放入碎荷叶,再煮半个小时,即可加入少量食盐,调味食用。

功效:荷叶含有莲碱、原荷叶碱和荷叶碱等多种生物碱及维生素C,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对于手足口病的口腔溃疡、发烧、疱疹有缓解作用。

2、竹叶扁豆汤材料:淡竹叶10克,白扁豆20克(鲜白扁豆可用100克),生甘草5克。

做法:白扁豆洗净、浸泡1—2小时,淡竹叶与生甘草用纱布包好或直接装入炖包。

以上3种药物一起入砂锅,用添水400毫升,煎至水减半取药汁的方法,煎取药汤2次。

将两次取得的药汁合一起,白扁豆也保留食用。

每天1剂,分2~3次温服。

功效:中药淡竹叶性寒,可以作用于人体的心、肺、胃和膀胱四经,以清凉利尿、解热散风及清心火、除烦热、消肿痛为主要功效,对于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口渴心烦、咽喉肿痛、咳嗽、皮疹等症状有缓解作用;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湿、和中开胃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小儿手足口病引起的食欲不振、流口水等症状;生甘草,能清热利咽、祛痰止咳、解毒和药,可以提升淡竹叶和白扁豆的功效,改善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2篇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2篇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2篇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儿童。

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和手脚出现疱疹等。

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一、控制症状
1. 饮食调理。

手足口病患者口腔溃疡会引起口腔疼痛,
饮食会受到影响。

建议患者以软食、流质饮食为主,避免进食酸性、辛辣食物。

2. 控制体温。

手足口病患者常伴有发热,建议及时服用
退烧药物,注意不要过度服药。

3. 清洁口腔。

手足口病患者口腔溃疡容易感染,建议患
者勤刷牙、漱口,用温盐水或者酒精棉球消毒口腔。

4. 缓解疼痛。

手足口病患者大多伴有全身不适、头痛、
肌肉疼痛等症状。

建议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以缓解疼痛。

二、预防并发症
手足口病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肺炎等,需要注意预防。

1. 加强营养。

手足口病患者身体会产生免疫力的下降,
加强营养可以提高免疫力。

2. 保持室内清洁。

手足口病是通过飞沫传播的,保持室
内清洁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 避免过度劳累。

手足口病患者身体很虚弱,过度劳累
会让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症。

4. 隔离患者。

手足口病是属于传染病,患者需要隔离,
以防传染给他人。

总之,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清洁口腔、控制体温、注意休息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治疗 小儿得了手足口怎么办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治疗 小儿得了手足口怎么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治疗小儿得了手足口怎么办
导语: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在生活中,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高发的传染病,那么,你知道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是什么吗?手足口病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在生活中,手足口病是一种比较高发的传染病,那么,你知道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是什么吗?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吧!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那么,应该怎么治疗呢?一起来看看吧!
手足口病治疗
1、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治疗
(1)加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等给及相应处理。

(3)病因治疗:选用利巴韦林等。

2、手足口病后期症状治疗
(1)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病例
① 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等);
② 控制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脱水,剂量每次0.5-
1.0g/kg,Q4h-Q8h,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时间和剂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
③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次1g/kg*2次或每次2g/kg*1次;
④ 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1-2mg/(kg·d),分1-2次静脉滴注。

重症病例可以短期大剂量冲剂疗法:甲泼尼龙15-30mg/(kg·d),3天后减量为小剂量;
生活常识分享。

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

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

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除了西医的治疗方法外,中医也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证施治中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发现手足口病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来进行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判断出病情的性质和疾病的发展趋势,然后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核心方法,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改善病情。

二、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草药的化学成分起到调理人体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玄参、连翘、金银花等,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此外,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配不同的中药方剂,全面治疗手足口病的各个方面。

三、经络疗法中医认为手足口病是由湿毒引起的,通过经络疗法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湿毒,缓解病情。

常用的经络疗法包括针灸、拔罐和艾灸等。

针灸是将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以调理经络和气血;拔罐是利用罐子在特定的部位产生负压,用来疏通经络和排出湿毒;艾灸是将艾条燃烧,使烟气渗透经络,起到温通和祛寒的作用。

通过经络疗法,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加速康复过程。

四、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同样适用于手足口病。

中医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蔬菜和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此外,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来推荐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的食材,如绿豆、苦瓜和莲子等,以辅助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辨证施治、中药治疗、经络疗法和饮食调理等综合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并及时向医生反馈病情,以便进行调整和改进。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手足口病简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通过病毒传播,常见于夏秋季节。

手足口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脚皮疹等,严重时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脑炎、肺炎等。

针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是手足口病治疗的重要方面,可缓解症状、加快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对症治疗措施:1.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多喝水,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缓解发热:可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需按医嘱控制剂量,避免滥用。

3.缓解口腔溃疡症状:可使用含有消炎作用的漱口水,如盐水漱口水,也可以局部涂抹消炎口膏。

4.缓解皮疹症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摩擦或挤压皮疹,可使用外用药物如抗过敏药膏。

药物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和症状缓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措施:1.抗病毒药物: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可选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早期使用有助于减轻病情。

2.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但需遵循用药剂量和频率,避免副作用。

3.消炎口腔药物:如维甲酸凝胶、疗养片等,用于缓解口腔溃疡症状,需注意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

4.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可用于缓解皮疹症状,但需遵循医生指导。

预防措施除了治疗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同样重要,能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土壤、垃圾等可能带有病毒的场所后。

2.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消毒,及时清理垃圾。

3.避免接触病毒源:避免直接接触患病儿童的唾液、粪便、鼻涕等分泌物,避免共用餐具、纸巾等。

4.加强个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营养均衡,适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助于抵抗手足口病的感染。

小结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护理得当,宝宝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一般1周就可痊愈了,但需要隔离两周。

手、足、臀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0.5%的碘伏。

妈妈要注意宝宝的皮肤卫生,防止感染。

患病期间宝宝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让宝宝多喝水,别穿盖得太厚,用洗温水浴等方法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出现高热,用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可合理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宝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

剪短指甲,防止宝宝抓破皮疹。

宝宝的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1.父母应该注意: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不要让婴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
2. 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的预防措施
(1)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手足口病中医治疗方法
1.中药方剂:
(1)双花防毒饮
方剂: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

制法:上药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

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

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2)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3)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4)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2.中成药
(1)玉屏风口服液合板蓝根冲剂,连续服用7~10天。

(2)治疗口咽部疱疹,可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1日3次;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

口腔炎喷雾剂对扁桃体炎效果最为明显;对小儿口腔炎有特效;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效果;雾化剂型易吸收。

(3)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处,1日3次。

手足口病西医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

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

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一、手足口病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手足口病吃什么好?
红萝卜1条,白茅根15g,竹蔗1节,生苡仁15g,每日1剂,煎水代茶。

灯芯草5扎,蝉蜕3g,木棉花1朵,鸡骨草10g,瘦猪肉50g,煲汤饮用。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二、手足口病吃哪些对身体好?
第一阶段:病初。

嘴疼、畏食。

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

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

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

嘴疼减轻。

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

举例:牛奶香蕉糊。

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

第三阶段:恢复期。

饮食要多餐。

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

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

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

也有说法“全素,不动荤腥”。

完全吃素,把牛奶、鸡蛋等营养品排除在外,营养质量不够,缺少优质蛋白质,而抗体是一种蛋白质,故全素不妥。

三、手足口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2、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