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保健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分析及预后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分析及预后
死亡等。
2中需要加 强对儿 童的关注 , 一 旦发现异常及 时进行就诊 , 生活 中尽 量避免 进入 人群 密集的场
所, 降低 儿童 患病 的 概 率 。
【 关键词 】小儿手 足 口病 临床表 现
分 析
发 病机制 预后
10例 患儿 中 8 2 9例在治疗 3 d后体 表疱疹、 丘疹及溃 疡等 情况 均得 到有 效改 善 , 10例 发热 症状 在 治疗 第 2天恢 复 正 1 常。 10例患儿治疗前均 出现皮疹及 口腔黏膜病变 , 2 皮疹 颜色 为红 、 黄色胞 浆 , 治疗 2d后 16例 患者 皮 疹症 状 陆续 消退 , 1 黏膜 病变 治疗 2 4h后变 小 , 2d后转变为 灰 白或淡黄色 , 治疗 1 周后 患儿症状大部分 消除 , 1 患者在治疗 3d 出院 , 16例 后 患 者的病症得到有效控制 。治疗 3d内症状 消除 , 治愈 9 8例 , 有 效 1例 , 8 总有 效率为 9 . %, 66 1例患者 治疗 1 后痊愈 , 7 周 治疗 过程 中 3例患者并 发脑膜炎 ,经治疗 后 2例痊 愈 , 例 患者发 1
温恢复正常 , 无呕吐 、 恶心症状 , 生命体征正常 ; 有效 : 体表 患儿
疱疹 、 丘疹或溃 疡有所 减少 , 温正 常 , 咳嗽 、 体 无 恶心 、 吐症 呕 状, 生命体征正常 ; 无效 : 患儿 的体 征没有 明显改善 , 体温较 高 , 存在一定程 度咳嗽 、 恶心 、 呕吐等症 状 , 生命体 征不变或 恶化 、
好解释工作 , 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 , 以便达到更好 的疗效 。
参考 文献
c2 a 离子拮抗 剂 ,外敷 可 以抑制 神经递 质 的传 导和平 滑肌 收 +
缩, 从而使血管平滑肌舒张 ,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田 和热敷 。M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该病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尤其是在夏秋季节流行,对于0-5岁幼儿来说,容易感染。

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我在本文中进行详细阐述。

一、治疗方案1. 病情轻微时的治疗: 病情轻微时,主要是进行辅助治疗,如保持患者室内空气流通,杜绝对空气中的病毒的传播,适当使用温水、温凉开水或糖水来口服,防止患者发生脱水。

同时要避免患者感冒,减轻症状。

大部分的患者都能在一周内自愈。

2. 病情严重时的治疗: 当病情较为严重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和中成药。

抗病毒药物一般为瑞德西韦、阿昔洛韦、洛匹那韦等。

中成药多以清热解毒、润燥止痛为主,如银翘解毒片,连花清瘟、麻黄扁豆汤等。

3. 对于皮疹严重的患者,可进行局部护理,如擦上消炎药点霜和使用去痒药水,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要做好休息,增强体内免疫力,加强营养。

二、预防措施1.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多喝白开水或蜜水,避免输入过多的垃圾食品,增加日常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改善孩子体质,增强免疫能力。

2. 食品烹饪卫生,家长应严格遵守食品烹饪卫生规范,并严格检查购买食品的卫生标准和检疫证明,避免家庭内食品交叉污染。

3. 保持室内环境清新,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要注意定期清洁家具、织物和家庭用品。

4. 洗手频繁,避免与其他感染小儿接触,增强个人卫生意识。

儿童应常洗手,重点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地面物品后,应及时清洗手部,避免病毒通过手部传播。

5. 定期检查儿童身体状况,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孩子有不适的感觉,如发烧、咳嗽、呕吐、口疮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进行专科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家长应及时进行预防,并注重儿童个人卫生,并应根据宝宝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次宣传和推广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并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2篇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2篇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2篇
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儿童。

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和手脚出现疱疹等。

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一、控制症状
1. 饮食调理。

手足口病患者口腔溃疡会引起口腔疼痛,
饮食会受到影响。

建议患者以软食、流质饮食为主,避免进食酸性、辛辣食物。

2. 控制体温。

手足口病患者常伴有发热,建议及时服用
退烧药物,注意不要过度服药。

3. 清洁口腔。

手足口病患者口腔溃疡容易感染,建议患
者勤刷牙、漱口,用温盐水或者酒精棉球消毒口腔。

4. 缓解疼痛。

手足口病患者大多伴有全身不适、头痛、
肌肉疼痛等症状。

建议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以缓解疼痛。

二、预防并发症
手足口病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肺炎等,需要注意预防。

1. 加强营养。

手足口病患者身体会产生免疫力的下降,
加强营养可以提高免疫力。

2. 保持室内清洁。

手足口病是通过飞沫传播的,保持室
内清洁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 避免过度劳累。

手足口病患者身体很虚弱,过度劳累
会让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症。

4. 隔离患者。

手足口病是属于传染病,患者需要隔离,
以防传染给他人。

总之,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清洁口腔、控制体温、注意休息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分析
女性 1 0例 , 年龄在 1 7 ~ 5 9岁之间 , 平均年龄( 3 6 . 6 + 3 . 4 ) 岁, 病程 2 7 . 6 ± 7 . 7 月: 对 照组( n = 3 0 ) 男性 2 2 例, 女性 8 例, 年龄 在 l 6 — 6 0岁之间 ,
组别

穿刺次数
积液消失时间( d
2 . 3不 良反应 观察组 3 O 例中无 1 例发生不 良反应 , 对 照组 3 0 例 中4 例发生伤 口 感染, 1 例发生气胸 , 予 以对症治疗后 , 症状消失。
3讨论
平均年龄( 3 8 . 9 + 3 . 2 ) 岁, 病程 2 9 . 1  ̄ 8 . 1 月。 排除冠心病 , 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 、肝 肾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合并症者 。两组患 者性别 比例 、 年 龄、 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 1 . 2 方法 观察组与对 照组采 用全国统一标准化疗方 案 2 H R Z E ( S ) / 4 H R治疗 。观察组使 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治疗 , 在 B超定位 下, 取腋 中线 或者腋后线第 6 ~ 8 肋骨上缘 为穿刺点 , 常规消毒 皮肤 , 铺好 洞 巾, 用2 %利多卡因 2 m l 局部麻 醉 , 用穿 刺针沿肋骨 上缘传人胸 腔 , 采用深静 脉穿刺 法 , 保留 8 ~ 1 5 c m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 内, 用一次性 无菌敷帖 固定外 留导管 , 导管末端接一 次性引流袋 , 每次 引流 8 0 0 ~ 1 0 0 0 m l 积液 , l ~ 2 次/ d , 直 至无积液排除 , 再观察 1 d , 复查胸片或者 B 超, 确定积液完全消失后拔管 。对照组在 B超定位下 , 使用 5 0 m l 注
医学信息 2 0 1 3 年 3月第 2 6卷第 3 期( 上半月) Me d i c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 Ma r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3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办+手足口病预防及防治知识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办+手足口病预防及防治知识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办+手足口病预防及防治知识手足口病一般是小孩子容易得的,尤其是5岁以下的宝宝更容易出现。

手足口病其实也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疾病,有严重的话,还会危及到患儿的生命。

因此,对手足口病不可小视,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办?1、首先要把患病的孩子隔离开,因为这是一种传染性很高的疾病。

接触者要注意消毒还有患者之间避免交叉感染;患者用过的衣物、床褥都要清洗干净,患者的衣物要松软最好能够天天更换。

2、孩子一般自觉性比较差,手足口病的患者通常都会感觉患者很痒所以要把孩子的指甲减掉,包裹号双手以防孩子自己抓拍皮疹。

医生会给出一些外敷的药物来预防上课的溃烂,每天定时换药。

3、发病的时候可以给与患者一些抗病毒的药物以及清热解毒的药物。

患者最好能够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各种维生素。

4、臀部有皮疹的孩子还要注意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的干燥。

5、小孩子手足口病在用药治疗的同时,积极做好预防,小孩子特别贪玩,经常用手或者嘴来抓食玩具,我们知道玩具上面有很多病菌,特别容易传染个孩子,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日常用品的消毒工作。

6、小儿手足口病一般往往流行于春季,到了每年的暑期得这种疾病的人就很少了,就是说这种病具有季节性,预防手足口病我们需要知道这些常识,平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远离病毒传染源。

7、如果要是想预防手足口病的话主要的方式就是要孩子注意个人卫生。

因为如果要是没有受到细菌感染的话,就会导致出现这样的病症的。

所以,小孩子平常一定要多多洗手洗澡,经常换衣服。

得了手足口病不治疗能好吗?绝大多数的手足口病都是轻症,只要在家隔离就可以了,通常一周左右,疱疹就会消退、体温也会恢复正常,自己就可以好。

很多家长怕如果拖着不治疗,孩子病情会越来越严重,其实这个担心完全没必要。

如果孩子真的有重症倾向,通常在发病前两天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只是发烧皮疹,完全可以在家处理。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分析
重要 。
[ 参 考 文 献 ]
[ 1 ] 马永昌 , 高振 昌, 邢 宝春 , 丁卫 民, 来 中海 , 曹青山 , 楚 云 萍, 李洁. 改进 侧 脑 室 穿 刺 引 流 在 结 核性 脑 膜 炎 高 颅 压 治 疗 中 的价 值 [ J ] . 新 乡 医学 院学 报 , 1 9 9 2 ( 0 4 ) : 1 3 5 7 . [ 2 ]C e n t e r s f o r D i s e a s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 A m e r i c a n
患者 的 眼底 进 行 检 查 : 所 有 患 者 的 眼底 和 眼压 均 正常。
3 讨 论 吡 嗪酰胺 作 为抗 结 核 药 , 对 酸 性 环 境 非 繁 殖 期结 核菌 具有 抑制 以及 杀 灭 的作 用 , 但是 , 有 些 患
者不 耐受 毒 副作用 , 导致 不 能 得 到有 效 的 、 正规 治 疗 。近年 来一 些 新 合 成 有 效 药 面 世 , 但 死 亡 率 依 然较 高 。乙胺 丁醇 一般 能 被 成人 和 儿 童 接 受 , 缺 点是 对视 神 经 造 成 副 作 用 。因 此 , 使 用 乙胺 丁醇 应作 常规 眼科学 检查 , 便于早发现、 早 治疗 。总 之, 按 照结 核 性 脑 膜 炎 病 原 菌 的易 感 性 使 用 两 种 治疗方 法 皆可 。为 了使 更 多 的 患 者 得 救 , 对 比两 组患者 的适 应 症 , 探 求 疾 病 的 快 速 诊 断 方 法 至 为

有 l 9例 患者 死 亡 ( 3 8) , 通过 比较 , 两组 患者 之 间死 亡率 没有 明显 差异 , 不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另 外 , 退 热 前发 热 的平 均 时 间比较 , Y组 患者 平 均 时 间为 7天 至 5 0天 , B 组 患者 的平均 时 间则 为 6天 之 5 l天 , 两组 的平 均 时 间为 2 5天 。副作 用 方面 , 均有 l 例 导 致永 久性 的偏 瘫 , 而 吡嗪酰 胺治 疗组 患者 的 副作 用 较 多 , 且 具 有不 耐 受性 , 和 乙胺 丁 醇 比较 具 有 差 异 性 。对

手足口治疗方案

手足口治疗方案

手足口治疗方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手足口病起病急,症状多样,轻则仅有发热、喉咙痛和食欲不振等,重则引发口腔溃疡、手足疱疹、皮疹等症状。

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可以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和预防传播。

首先,控制病情是治疗手足口病的关键。

患病儿童需要休息,尽量避免过度活动,以帮助身体充分休养和恢复。

同时,家长要保持儿童室内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通风,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其次,缓解症状是帮助患儿减轻不适的重要方法。

发热是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对于轻度发热的情况,可以给孩子使用醋酸布洛芬、布洛芬等退烧药物。

但要注意遵医嘱使用药物,并遵循正确的剂量和用药方式,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儿童口腔溃疡可以通过漱口来缓解不适,使用消毒盐水对口腔进行漱口,减轻疼痛。

鼻子出现畅通不畅的情况可以使用盐水鼻喷剂来缓解鼻塞。

对于疼痛不适的患儿,可以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但同样要按医生的建议使用。

最后,预防传播是控制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患儿要在出现症状后隔离一段时间,以防止病毒在群体中传播。

家长和保育人员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勤洗手,并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玩具等物品。

对于密切接触患儿的人,可以考虑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预防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和预防传播。

在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是保持儿童的休息,维持室内清洁,合理使用退烧药物和止痛药物,采取适当的缓解症状措施。

同时,要注重个人卫生,定期消毒,避免传播病毒。

在预防方面,隔离患儿,注意个人卫生,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等措施也能有效减少病情的蔓延和传播。

与医生密切合作,遵循医嘱,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总结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总结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总结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治总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幼儿园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区之一,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个人卫生意识不强等因素,手足口病很容易在幼儿园内传播。

因此,幼儿园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幼儿园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幼儿应养成勤洗手、勤换衣服、勤换洗毛巾、勤剪指甲、勤洗澡等良好卫生习惯。

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定期检查幼儿个人卫生情况,及时指导和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2. 定期消毒场所和玩具手足口病病毒易在环境中存活,因此幼儿园应定期对教室、厕所、门把手、桌椅、玩具等进行消毒,杀灭病毒。

消毒剂选择应当是有卫生部门批准的消毒剂,消毒剂的浓度也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置。

此外,幼儿之间玩具、文具等物品的分享应限制,避免交叉感染。

3. 建立早期识别制度执业医师应建立幼儿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制度,及时发现并报告病例,并安排患病幼儿留观或家庭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幼儿园负责人应当及时组织对该幼儿园的环境和人员进行调查,做到隔离治疗和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病毒传播范围。

4. 保障幼儿饮食卫生饮食卫生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应强化饮食卫生管理,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餐具应定期消毒,水源要保证安全可靠。

幼儿的食物和饮料应严格按照我们常说的“三分热饱”,即不能过热或者过凉,同时注意食材新鲜程度和烹饪方式卫生。

5. 加强安全教育幼儿园应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幼儿多关注自身安全和健康问题,注意自我保护,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感染,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教育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用口罩和擤鼻涕的习惯、普及饮食、睡眠、健康的知识、灯光环境卫生习惯等,保证幼儿对手足口病有效防范。

手足口病深得幼儿园关心,基于上面的总结,幼儿园目前仍面临诸多不利条件,需要加强当前措施,持之以恒地进行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共同为儿童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保健分析
目的探究并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保健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

将采取常规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常规治疗同时予以保健措施的患儿作为实验组。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儿的发病率,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予以有效的治疗和保健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降低了患儿的发病率,避免了疾病大面积传染,值得临床上借鉴和进一步普及。

标签: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保健;效果
发疹性水疤性口腔炎又称为手足口病,高发人群为1~3岁儿童,主要症状为口腔、手部、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皮疹[1]。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每年4~8月为多发期。

此疾病可通过粪便、唾液以及肢体接触进行传播,传播速度非常快,此疾病的潜伏期为2天~7天左右,幼儿园、学校等公共场所极易发生集体感染,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会导致大面积感染[2]。

对于手足口病来说,予以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3]。

现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具体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在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45)和参照组(n=45)。

实验组患儿中,女性18例,男性27例,最小年龄为6个月,最大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为(5.68±1.36)岁,最短病程为2天,最长病程为2个月,平均病程为(0.96±0.26)个月;参照组患儿中,女性21例,男性24例,最小年龄为8个月,最大年龄为10岁,平均年龄为(4.35±1.26)岁,最短病程为2天,最长病程为3个月,平均病程为(1.12±0.54)个月。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数据如性别、年龄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全部患儿及家长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自愿签署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批准。

临床症状:大多数患儿均具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40℃之间,所有患儿手足口等部位均出现疱疹和皮疹,并伴有食欲下降、垂涎以及心肌功能受损等情况发生。

1.2 方法
(1)两组患儿均服用大量Vc,并予以10 mg/kg的利巴韦林溶解于100 mL 葡萄糖溶液中,以及10 mg/kg的阿昔洛韦溶解于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10天。

并注射干扰素,根据患儿的病情予以抗感染治疗,调节
机体水电解质平衡。

并予以物理降温,保持患儿的口腔清洁。

(2)对实验组患儿在未接受治疗前予以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主要包含:①家长及老师告知儿童正确的洗手方法,培养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要做到勤洗手,少吃寒性食物,不可饮用生水等。

②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对教室及家里进行消毒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对儿童使用的杯子、玩具、桌椅等进行严格消毒。

③清洁人员打扫厕所时,需戴手套,打扫完毕后对手套进行消毒处理,并放置好以免儿童玩耍。

④幼儿园及学校需要对儿童进行晨检和晚检,如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通知家长,及时前往医院诊治,如确诊为手足口病,需对儿童予以隔离治疗,并对儿童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如发生手足口病的儿童较多时,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发生大面积传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例数及发病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的发病率,实验组患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具体详情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

越小的儿童发病率越高,手足口病患儿主要症状是手部、足部、口腔等发生疱疹和皮疹等,一些患儿还会发生心肌炎、肺水肿等一系列并发症。

此疾病的发病速度快,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临床症状为手足口等部位的疱疹劈裂,形成溃疡。

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较多,现今,发现的病毒有20余种,最为常见的是71型病毒(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两种[4-5]。

传播的主要方式为人体接触,儿童免疫力极低,抗病毒能力弱,相比成人而言,极易发生感染。

此疾病也可通过唾液、污染物品等引发[6]。

目前,对于手足口病的治愈能力来说,不能达到100%的有效率,疾病发展迅速,并伴有并发症发生,严重者可发生死亡。

因此对手足口病做好有效预防和保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学校、幼儿园等儿童密集的场所。

对于幼儿园来讲,我们不仅仅是只予以预防保健知识教育就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的,应对教师和儿童进行手足口病知识的普及[7]。

定期进行消毒,对家长做
好疾病预防的宣传工作,并发放宣传手册,告知儿童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吸收,不允许儿童食用生冷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在疾病多发时期,尽量不带儿童区人员密集的地方,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幼儿园需每天保持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幼儿园属于儿童密集的地点,若没做好预防保健措施,当一个儿童发生感染,就会造成大面积感染。

如发病儿童增多,需及时予以放假等措施,减少疾病传播[8]。

本组研究表明,实验组患儿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儿总发病率为11.11%(5/45),参照组患儿的总发病率为28.89%(13/45),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本组研究结果与张宏艳[9]文献结果相一致,证实:对手足口病患儿予以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手足口病患儿予以治疗及保健措施,具有明显效果,有效的降低了患儿的发病率,提高了患儿生活质量,提升了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度,鉴于以上措施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伟红.小儿手足口病传染预防与治疗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6):41-41.
[2] 张慧云.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保健[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11):160-160.
[3] 陈冬梅,田庆玲,张双,等.土茯苓苦参汤外洗联合针灸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13):2031-2033.
[4] 李莹.炎琥宁结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254.
[5] 冯金花,张永生,段晓征,等.中医辨证治疗60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340.
[6] 王萌.探讨门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79.
[7] 于波.中医辩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116.
[8] 马建国.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5(2):75-76.
[9] 张宏艳.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与保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
2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