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
简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简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将现实与魔法、神秘和超自然的事物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奇幻的世界。
这种文学形式在拉丁美洲文学中尤为突出。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现实与奇幻的交融: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核心特点是现实与奇幻的交融。
这种文学形式将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场景与超自然的力量、魔法、神话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奇幻的世界。
这种交融使得现实与奇幻的界限变得模糊,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2.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各种神秘、奇幻的场景和人物。
这些场景和人物往往超越了常规的认知,具有独特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3. 独特的语言表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语言表达方式独特,常常运用象征、隐喻、暗示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
同时,这种文学形式的语言风格也富有特色,常常融合了拉丁美洲当地的方言、民间故事、传说等元素,使得作品具有更加浓郁的地方色彩。
4. 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奇幻的文学形式,它还蕴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作家常常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元素,反映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如贫困、种族歧视、政治腐败等。
这种批判和反思使得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5. 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拉丁美洲文化背景下诞生和发展,因此它与当地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家常常从拉丁美洲古老的传说、神话、民间故事中汲取灵感,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学技巧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学风格。
这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使得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
总的来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现实与奇幻的交融、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独特的语言表达、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以及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等方面。
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拉丁美洲所特有的文学样式,具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而独特的基本特征:(1)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
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
魔幻现实主义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这个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
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
在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现实”比比皆是,这一点,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标志。
(2)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这里,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都以此作为基本立足点。
不管作品采用什么样的“魔幻”“神奇”手段,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反映和揭露拉丁美洲黑暗如磐的现实。
(3)“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
魔幻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
①这种“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拉丁美洲本土色彩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
比如在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的小说《雨》中,久旱不雨的干裂田地里,突然出现一个小男孩。
当瓢泼大雨沛然而至时,小男孩却又神秘地不见了。
这种表现手法明显来自于古代印第安人对于雨神恰克的祭祀和崇拜。
②这种“魔幻”性还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手法的影响由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受教育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对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西方现代主义手法,采取兼收并蓄的积极态度,并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象征,象征手法是象征主义乃至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魔幻现实主义里使用得最多、得心应手的表现方法。
外国文学欣赏魔幻现实主义 ppt课件

• 第一个:孤独的英雄 • 奥雷连诺上校(第二代),老布恩蒂亚次子。 • 跟父亲冶金,做金鱼,心灵手巧,有预感能力。 • 内战期间,率21个青年起义,叱咤风云,举世闻
名。
• 晚年回到家里做金鱼,做够25个,熔化成金块, 重新开始做,也是为了排谴孤独。
• 第二个:孤独流浪者
• 奥雷连诺·霍塞(第三代):上校之子,被 阿玛兰塔收养,乱伦,毫无上校的英豪气, 看戏与卫兵争吵,被打死。
自由党失败,被枪决。
• 第四个:孤独证人
• 霍·阿卡蒂奥第二:阿卡蒂奥之次子(第四代), 与奥雷连诺第二是孪生子。 生不逢时,鼓动香蕉 园工人罢工,被关进监狱,是大屠杀的见证者, 病死。 死前反复告诉人们:“他们有3000多人, 全都扔进了海里”。
• 第五个:孤独痞子
• 霍·阿卡蒂奥,是奥雷连诺第二之长子(第五代)。
• 被誉为“当代的《堂吉河德》”。
• 小说写:“所有的奥雷连诺都很孤僻,但 有敏锐的头脑;而所有的霍·阿卡蒂奥都好 冲动、有胆量,但都打上了必遭灭亡的命 运。不属于这种分类的只有霍·阿卡蒂奥第 二和奥雷连诺第二。”
• A、阿卡蒂奥型
• “狂热放纵型” (5个)。
• 富有创造热情和智慧,性格豪迈,不守规 矩,敢于冒险,不得善终。 所以不被世俗 理解。
• c、阿玛兰塔:孤独赎罪者
• 乌苏娜唯一的女儿,受伤害最重,投毒企 图杀死雷贝卡,误伤嫂嫂雷麦黛丝·摩斯柯 特。 终身不嫁。烧伤自己的手,终生手缠 黑纱布恕罪。具有神秘之美,不受世俗社会约束。20岁 不会读书写字,不会使用餐具,不穿衣服 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不解风情。
• 第一个:孤独圣父
• 霍塞·阿卡蒂奥·布恩蒂亚(第一代):是马 孔多的缔造者,陷入狂热的科学实验而发 疯,被绑在树上死去。 是伟大的创造者。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20世纪欧美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的新趋向。
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
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新小说、存在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十多种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植根于20世纪的社会现实,其思想基础是19世纪末期以来流行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如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这些学说在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反传统,着力表现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扭曲和异化;表现手法上追求新奇和怪诞,语言往往晦涩难懂;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遵循典型化和个性化规律,甚至只是某种抽象概念的符号;特别重视内心世界的挖掘,人物的活动日益从外部世界退回到内部世界。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流派一、概述二、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歌三、未来主义四、表现主义五、意识流小说六、超现实主义七、存在主义文学八、新小说派九、荒诞派戏剧十、黑色幽默十一、魔幻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概论(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1)

B、超人哲学。由权力意志引申出 超人哲学,认为权力意志并非对一切人 一视同仁,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去发挥自 己的权力意志,只有等待超人出来拯救 人类。超人是超乎普通人的上等人,是 权力意志、天才达到顶峰的人。现实的 人卑微懦弱,超人则超越人类。
C、关于人的本性。否定千百年来人
们崇敬的“真、善、美”,指斥“正义、
不管怎么说,叔本华最后还是一个成功 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 视的。他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成功,归纳起来 有这样几个因素: 首先,悲观主义容易使人感动,无需赘述; 第二,叔本华摆脱了传统的宗教情操,他 以悲观主义重新解释基督教。在他的意志和观 念世界里根本没有上帝,不必使世界的邪恶与 上帝的存在调和——那是另一大安慰;
尼采的哲学打破了以往哲学演变的逻 辑秩序,凭的是自己的灵感来作出独到的 理解。
因此其著作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晦涩, 而是文笔优美,寓意隽永。有人称,尼采 与其说是哲学家,不如说是散文家和诗人。
尼采富于影响的代表作有: 《快乐的科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超越善与恶》
《权力意志论》等
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
提出了生存意志论。
归纳总结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可以由 下面几句话来描述:
人生即意欲(或称之为意志)之表现, 意志又是无法满足的渊薮; 而人生却又总是去追求这种无法满足 的渊薮。所以,人生即是一大痛苦。
叔本华,这样一位一生不为吃喝担忧、
奔走挂虑,不为仕途操心的哲学家,却把
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
(一) 背景与原因
1、社会历史原因
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从自 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西方各种社 会矛盾空前激化,发生了几件大事:
外国文学常考题之20世纪专题

外国文学常考题之20世纪专题一、填空1、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主人公叫K作品没有结尾,所以对它的解释也是无止境的,作品的未完成性是卡夫卡小说的特点。
2、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本质上看,所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
“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
3、《喧哗与骚动》中首先设计了一个白痴形象,这有助于作者福克纳传达小说的深层主题即“人生就是一篇荒唐的故事二4、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有世界是荒谬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等等。
5、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德国的托马斯•曼创作的《布登勃洛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英国作家劳伦斯创作的《儿子与情人》,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永别了,武器〉〉,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俄罗斯及前苏联的高尔基创作的《母亲》,肖洛霍夫创作的《静静的顿河》及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都是当时重要的作品。
6、表现主义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文学流派。
表现主义的中心在德国(填国名),并波及欧美众多国家,20—40年代达到鼎盛。
7、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审判》、《城堡》、《美国》。
8、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种结构形态。
9、《局外人》不仅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
主人公莫尔索是作者反映“荒诞”的第一典型形象,他的主要表现就是对现实的一切都是冷漠的。
10、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产生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是萨特,“他人就是地狱”是他《禁闭》作品中的名言。
11、“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新的现代文学流派。
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怀疑的时代》的文章,成为后来新小说理论的重要论文。
12、“黑色幽默”作家群中最有影响的是海勒,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上经典性的作品。
13、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盛行于拉丁美洲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最基本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外国文学史复习重点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西方文学出现的新文学现象,主要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等重要文学流派。
文学特征内容上,更偏重于表现现代人的困惑、苦恼与探索。
艺术观点上,主张表现人的主观感受,反对再现客观的社会现实。
艺术手法上,主张抛弃传统,另创新路,进行了大量实验性探索性的创作实践。
1、后期象征主义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对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有很大影响。
它主张情与理的统一,用象征和意象描绘代替直接的具体的叙述式描写,表达作者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
叶芝《当你老了》《塔楼》、《基督重临》、瓦雷里《海滨墓园》、艾略特《荒原》《四个四重奏》、梅特林克《青鸟》。
2、表现主义一战前后流行于欧美各国的文学流派,首先出现在绘画界,随后在文学音乐等领域出现。
它要求文学作品突破对外部客观环境的模仿,强调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主张表现人的内心活动,揭示灵魂深处的秘密,轻视客观写实。
卡夫卡《变形记》《诉讼》、韦尔弗《世界之友》、斯特林堡(表现主义的先驱)《到大马士革去》、奥尼尔(美国现代戏剧之父)《毛猿》《琼斯皇》《榆树下的欲望》《天边外》。
基本特征主张突破表象,直接表现本质。
不注重具体性,而追求抽象。
作品充满狂热的激情,惯用极度夸张3、超现实主义20世纪产生于法国,是紧接达达主义而出现的一场文学运动。
成员大都经历过一战,否定传统,希望建立新的精神世界。
它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表现超现实(由梦幻和现实转化生成的绝对现实,是现实与非现实的统一),主张写人的潜意识、梦境,写事物的巧合,创作方法是“自动写作法”、“绝妙的僵尸”。
布勒东《娜佳》、阿拉贡《巴黎的乡下人》《共产党人》、艾吕雅《恋人》、苏波等。
4、意识流原是心理学哲学术语,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作家把它用于文学创作,认为文学应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尤其是表现潜意识活动,人的意识流动遵循心理时间而非物理时间,这就形成了意识流文学。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

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一)象征主义: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期象征主义应运而生,本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
2、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它发展了前期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
3、代表作家:法国瓦雷里、德国里尔克、美国庞德、爱尔兰叶芝和英国T•S•艾略特。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1、英国T•S•艾略特:《荒原》(1922)2、法国诗人瓦雷里:《海滨墓园》(1926),思索人生的意义,礼赞永不停息的宇宙运动,抒发超越死亡意识后的欢欣。
哲理的沉思与新奇、富有象征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韵和谐优美,意境深远。
3、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驶向拜占庭》,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4、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青鸟》(1908,蒂蒂尔、弥蒂尔、白丽伦),青鸟象征着幸福,主题是歌颂人们对幸福和光明的追求。
5、勃洛克:俄国“极端真诚的诗人”,《十二个》(长诗)意象派(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1、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清晰、精确、浓缩、具体,不宣泄感情,不宣讲道理。
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作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
2、代表人:美国的庞德,《地铁车站》(典型的意象诗)隐逸派(象征主义派生出来的另一个诗歌流派):1、创始人:翁加雷蒂2、代表作家(翁加雷蒂的两位弟子):夸西莫多和蒙塔莱(二)表现主义:1、表现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20世纪初至30年代流行于欧美文学地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
起源于德国,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主义 文学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一、释名 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欧美诸多具有反 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它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复杂性,并涉及绘画、 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 是二十世纪一种很有影响的艺术思潮。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 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1、社会生活的变化: 19世纪中后叶到20世纪初,欧美科学技术飞速发 展。科学对人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 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在新的经济结构体制下,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 化程度加深,西方人精神上的恐惧不安加剧。加上二 十世纪初欧美社会的各种现代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观念,动摇 了宗教信仰,使人对人的本性产生怀疑,对未来的命 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现代主义流派众多,价值观念的取向复杂而 多元,但它们作为一个极富创新精神的文学 思潮,又具有一些基本一致的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一点,就是 “反传统”,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明显不 同于(或曰“超越”了)传统文学。具体如 下:
1、思想特征:
① 突出表现异化主题:
出出作 版版 时 者 间社: ::刘 生 活保 读端 书等 译 新 知 三 联 书 店
•
. . 1984-06
现代主义作家所着力表现的异化现象类型:
a 社会的异化:社会是荒诞的,与人敌对的、 无法认识、无法控制的东西。世界布满荆棘, 人寸步难行;无妄之实防不胜防,个人力量 可怜而渺小,不堪一击。 b 人性的异化:人变成非人,人沦为人变成非 人,人沦为虫兽或机器。 c 关系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隔膜、冷漠、 敌对、畸形。d 自我异化:自我异化为非我, 失去自我的悲哀、寻找自我的失败…… d 自我异化(个体):自我异化为非我,失去 自我的悲哀பைடு நூலகம்寻找自我的失败……
2、艺术特征:
①
强调表现: ② 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追求 艺术的深度模式。 ③ 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 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④ 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① 强调表现:
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
和内倾性特征。 目光从客观物理世界转向主观心理世界。 认为以往文学看似逼真的描写,实则是 一种假象,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 的世界,文学创作应表现内心的真,追 求超现实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真。 eg:卡夫卡《变形记》
信奉艺术本体论,认为形式即内容,追求艺 术形式和技巧的大胆革新与创造,敢于标新 立异,具有反传统特征。 大量采用“自由联想”、“时空倒错”、 “内心独白”、“自动写作”、“意识流”、 “偶然结合”等方法及顿悟、象征、隐喻、 暗示等表现手法,追求“有意味的形式”。 一方面拓展和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方法,但有 时刻意求新,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eg:阿波利奈尔《被杀的和平鸽与喷泉》
③ 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 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认为人类自身具有恶的根源,人的本质力
量既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反对像 传统艺术家那样一味高唱美的赞歌,而是 着意描写丑、暴露丑。追求更高的真实、 悲观的认识。 eg:《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艾略特)
④ 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
2、文化思潮的影响: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 文化思潮普遍流行。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叔本 华的唯意识论、尼采的权利意识说、柏格森 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 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 物。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
②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重点是文化批判
19世纪→社会批判(政治、经济) 20世纪→文化批判 即对以往的一切艺术遗产和人类社会的现存文化, 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背离姿态,着力探求现代社会中 人的苦闷与焦虑,甚至对文明的发展意义公开采取 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eg:“荒诞”主题:是对社会、人生意义的追向。 (“悖谬”) 荒诞派戏剧《秃头歌女》(尤奈斯库)、《等待 戈多》(贝克特) 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万 有引力之虹》(品钦) 萨特短篇小说《墙》
四、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大致分为前后两个 时期。 前期的主要流派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等;后 期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 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 实主义等。
② 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追 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对未知领域的诗性揣摩(与知性相对),
将最内在、深刻的内心体悟转化为认识 的对象,往往具有多义性。往往采用非 记实性、时空颠倒与变形、结构错乱等 手段,建构一个象征的神话式艺术世界, 以揭示更深刻、广泛的意蕴。 eg:艾略特《荒原》、乔伊斯的《尤里 西斯》等。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常常被称为“异化文学”,异化 现象是其描写的主要对象。 马克思认为“异化”就是人背离了人的本性,成为 非人,成为物的附属品。 “异化现象常被用来表示人同他在其中生活的环境 的分离,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人失去了相爱和友善 的能力及其结果——绝望、丧失信心以及道德上的 虚无主义,从而使人到性生活、乖戾反常、麻醉剂 和毫无意力的暴行行为中寻求安慰。” ——(《美国作家论文学》P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