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高中语文必修三《变形记》精品教案6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变形记》精品教案6篇高中语文必修三《变形记》精品教案 1一、简介1、作者介绍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与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等和长篇小说《审刺》《城堡》和《美国》影响很大,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
卡夫卡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犹太籍百货批发商人,专横、粗暴,是家庭的“暴君”。
卡夫卡取得法学博士后在一家意大利保险公司工作。
1917年开始患结核病,只活了41岁。
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一生未婚。
卡夫卡自幼喜爱文学,阅读和研究大量文学和哲学著作。
他对中国的文化怀有特殊的兴趣,有人说他是“西方唯一中国式的作家”,他钻研过中国哲学,喜爱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作品特色介绍卡夫卡的作品表现了“异化”和“悖谬”的哲学命题。
“异化”指“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马克思语)。
《变形记》则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人创造的“物”如金钱、机器、生产力方式,作为异化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人,人成了不能支配自己的奴隶,也就是“非人”,“非人”与动物有何区别?变成“甲虫”也就很自然了。
把虚幻的离奇荒诞现象和现实的本质真实结合起来(用现实主义手法写非现实主义的内容),这就构成了“卡夫卡式”的小说。
“悖谬”指“一个事物两条逻辑线的相互矛盾与抵消”,如《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对父母和妹妹有着深深的亲情,可是变甲虫后,他的亲人着急的是他不再能为家挣钱,甚至成了“家丑”和“家庭负担”,于是谁也不同情他、怜悯他,要把他“弄出去”,他在孤独中悄然死去,倒使家里人如释重负,开始“新的生活”。
卡夫卡的小说具有荒诞性的特色,表现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出现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但其中又包含真实性,即从社会现象来看,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
《变形记》ppt课件

情节概述
《变形记》共分成三部分:
妹妹 —柔弱关心形 象
发现他变 为甲壳虫
作用
“仿佛一道禁令
让他离开房间似 的”(惊骇、逃
/
走)
“握起拳头,敌 (1)家庭的混乱
意”“ “哭”— —”赶回房间
成为异化世界的一 个象征 (2)预示着格里
“(惊骇、驱赶)高尔随后可悲的命
运。
“随即倒了下
(3)家人态度变
去”——“起身 化展示出现代社会
往回跑”(惊骇) 异化的人与人关系
②社会原因: 受老板的气,遭压榨、遭猜忌、猜疑、遭歧视等。 社会环境的严酷和劳动本身的机械、繁重。
文本探究
假如我不考虑我父母的态度,我早就辞职了,那样我就会走到我 的老板面前,把我的所有想法都一股脑儿倒出来,他不从高高的桌子 上掉下来才怪……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大概还得五 六年——我一定办理这件事。(第5段)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卡夫卡以及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 2. 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格里高尔化虫后的心理描 写以及家人对他的态度。 3. 深入探究格里高尔化虫的原因,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 会下的人际关系。
了解作者
卡夫卡,1883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布拉 格,父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暴躁,精力充沛。 卡夫卡却自幼体弱多病,爱好文学,无法达到父亲对他 的期望。迫于父命攻读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在 业余工伤事故保险所任职直至病退,1924年逝世。
变形记读后感(精选6篇)

变形记读后感变形记读后感(精选6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变形记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变形记读后感1《变形记》是古罗马著名作家奥维德的经典之作。
该书用六音步诗行写成,全诗共15卷,包括约250个神话故事。
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从创世写到凯撒之死,奥古斯都继位。
故事人物有神话中的神,男女英雄和历史人物。
第一部分(第一卷)讲述宇宙的创立及黄金、白银、青铜、黑铁四个时代。
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一卷)是神话英雄故事。
第三部分(第十二至十五卷)为历史故事。
作品集希腊罗马神话之大成,每一个故事都生动有趣,穿插巧妙,而所有故事都始终围绕“变形”的主题,以阐明“世界一切事物都在变幻中形成”的哲理。
作者把神、人一视同仁,对他们采取了不恭不敬的态度,旨在借神的变形表达事物不断变化的道理,表达世界从混乱走向文明、罗马从建城到帝国强盛、人类在不断进步的深刻内涵,从而表明凯撒的统治不能永久,奥古斯都的登位才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变形记》的对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古代世界的神话传说总集在一起。
作者把这样丰富的材料变成了一部有机的,一气呵成的诗作。
把故事按照时代安排出场次序是奥维德的一大创举,并且作者想尽一切办法使故事串联的自然而不显得牵强,故事线索没有因为种种原因二中断。
在《变形记》中,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变形。
这些传说中的人物不是变成兽类,便是变成鸟形,或树木,或花草顽石。
通过变形,作者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也符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卢克莱提乌斯的朴素唯物思想,即一切万物都在变异。
虽然由于历史久远造成语言阅读上的些许障碍,但是《变形记》仍不失为在思想上,文学上都有建树的时代巨作!变形记读后感2读完此文,感受很深。
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了解了关于卡夫卡这个人。
他对人的弱点了解得太清楚了,常常被人认为“与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差异只在于写作手法的怪诞不经。
北京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变形记说课稿

《变形记》说课稿一、说教材1、这个单元鉴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学习外国文学要注意解决语言障碍,要注意翻译语言的特点。
阅读时,一要抓住基干,二要以意会之。
要注意外国小说中静止的大段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会带领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西方小说的心理描写,也是把不同时空的情节高度集中起来的一种手法。
从心理描写中可以了解丰富的情节。
以变形、荒诞的情节反映现实,是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读这个单元的小说,要注意对非现实的情节的欣赏。
2、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写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清早突然变成了一只甲虫,因而失去了职业,本是家庭的支柱,一下子成了家庭的累赘,一家人对他的态度就变了,他在寂寞和孤独中悲惨地死去。
小说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这篇小说的鉴赏重点是荒诞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效果。
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弄懂感到不习惯的译文语言和不符合我们民族欣赏习惯的艺术手法,从而走进外国文学的殿堂。
3、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浩劫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分子严重的信仰危机,其理论基础,则是这时期广泛流行的种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战争的种种灾难,使作家们原有的理性、正义、博爱、信赖等价值观念全部倒塌。
……他们便一反传统文学的理性思维、有序组合和对事物的现实描写,而主张在非理性和反常规的格局下表现作家主观的直接体验。
于是我们看到,现代主义文学不仅渗透悲观情绪和虚无思想,且到处充满潜意识、梦幻、象征、直觉、联想和自我。
其人物描写常常非性格化,故事叙述常常非情节化,结构安排常常非层次化。
……总之,非理性、反传统、重表现、重自我、重形式,即是现代主义文学艺术表现的基本特征。
它是处于信仰危机的西方知识分子对现实的曲折反映。
(《百科辞典·文学辞典》,学苑出版社出版,总主编:何立,第518页)现代派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典型特征是它在四种基本关系上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扭曲和严重的异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质世界)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的尖锐矛盾和畸形脱节,以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
《变形记》与卡夫卡

现代人生存境遇的寓言:《变形记》与卡夫卡弗兰兹·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现代主义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变形记》是卡夫卡短篇代表作,是卡氏艺术上的最高成就,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
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
小说的创作背景是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
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
《变形记》就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
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
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
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
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
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
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
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
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亲人抛弃。
格力高尔是孤独与陌生的存在,在忧郁不安中咀嚼孤独。
格力高尔的孤独来自无路可走的困境,同时来自思想的异常清醒与行为的极端懦弱。
格力高尔变成甲虫后,思维是异常清醒的,但他却并没有为此惊吓,他第一时间想的是要去上班。
他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对家固然有着一份责任感。
但更多的,是他思想的固化,工作已成了他生命里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变形记》PPT教学课件

4.有人评论说“小说描绘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 样理解《变形记》中的“真实”与“荒诞”?
①“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 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 的人的世界。——真实可信
②“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 架——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 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令人震惊
马克思“异化论”
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 成廉价的商品。”
劳动本身的异化:“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人的本质的异化:“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是 自由的”,实际上“工人成了商品”。
2.本文有哪些层面的异化?
第一个方面是人的自我异化,
第二个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全面异化,
……
格里高尔生存状态 自我封闭,人际关系隔膜 不堪生活重负 难以主宰、把握自己命运 无法与外界沟通、交流、封闭孤独
本文有哪 些变形?
卡夫卡《致父亲》36岁
我总觉得,这个巨人,我的父亲,终极法庭,会无缘无故地走来,半夜三更一把将我 拽出被窝,拎到阳台上,在他面前我就是这么渺小。
总之,我俩截然不同,这种迥异使我们彼此构成威胁,如果设想一下,我这个缓慢成 长的孩子与你这个成熟的男人将如何相处,就会以为你会一脚把我踩扁,踩得我化为乌有。
绝望之中。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机器大生产使社会分工更加细化、
社会效率大大提高,由此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异化和生存状态的异化,人也成
为一种机械化的产物,在强大的国家面前,一个人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导致个
性丧失,最后蜕化为"非人"。
变形记 (6)

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 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 的艺术手法, 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 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 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作品 情节荒诞不经,却蕴含深意。 情节荒诞不经,却蕴含深意。卡夫 卡生前长期同父亲不和,体弱多病, 卡生前长期同父亲不和,体弱多病, 一生未婚;身后获得殊荣, 一生未婚;身后获得殊荣,被尊为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他的创作对他以后的现代主义各派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变形记
阅读提示 作者简介 点击词语 情节脉络 人格形象 人物刻画 思想内涵 板书设计 基础演练 课文总结
阅读提示 本文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之一.表现 本文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表现 主义反对以写实手法描写客观世界, 主义反对以写实手法描写客观世界 而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受.作品常 而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感受 作品常 常致力于探讨抽象的哲理性问题, 常致力于探讨抽象的哲理性问题, 情节离奇荒诞,而细节真实细腻 而细节真实细腻.阅 情节离奇荒诞 而细节真实细腻 阅 读时,应注意细致体会这篇小说的这 读时 应注意细致体会这篇小说的这 种表现主义的特征. 种表现主义的特征
小说主题
小说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这样的主题: 小说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这样的主题: 在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 在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亲 亲热热,内心里却是极为陌生和孤独的。 亲热热,内心里却是极为陌生和孤独的。 之所以亲亲热热, 之所以亲亲热热,因为互相有共同利益 维系。一旦遭遇不幸,他就不再被家庭、 维系。一旦遭遇不幸,他就不再被家庭、 社会承认,从而失去作为人的价值, 社会承认,从而失去作为人的价值,成 为无异于低等动物的“非人” 为无异于低等动物的“非人”。
卡夫卡《变形记》异化主题之我见

卡夫卡《变形记》的主题及艺术成就《变形记》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在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西方现代主义流派中表现主义的代表作。
全文通过小人物格里高尔变成巨大甲虫后人性的异化,最终导致其死亡的荒诞情节,由此发生的家庭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畸变,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格里高尔的变形折射出西方现代人在另一种层面上的生存状态:人们带着面具扮演种种角色,互相企求理解却又各自把内心深深隐藏。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由隔膜造成的孤独,正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
所谓异化,简而言之,就是人成为了非人,将人变成物,使人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卡夫卡赋予变形后的格里高尔甲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却剥夺了他飞翔的能力。
飞翔能力使甲虫在觅食、求偶、避敌、扩散等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
但格里高尔变形后的甲虫却不具备飞翔的能力,只能爬行,这使他无法躲避来自人类的伤害和攻击,曾被父亲扔来的苹果砸成了重伤。
人类常以飞翔作为自由的象征,变形后的他不能获取飞翔的能力表明他处于不自由的生存状态。
这一差异性的赋予也说明,尽管格里高尔已被逐出人的世界,他也无法进入甲虫的世界。
他不仅在形体上与甲虫有差异,更重要的是他还保留了人的思维、情感和心理,无法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甲虫的身份。
所以,无论在人的世界还是在甲虫的世界,格里高尔都是异类,他在哪里都找不到自己的归属。
变形后的格里高尔依然保持着人的心灵世界和温情。
变形后,他首先想到“用忍耐和极度的体谅来协助家人克服目前的情况给他们造成的不方便”。
为了不吓到妹妹,每次妹妹进房间时他总是把丑陋的躯体藏在沙发底下,甚至为了父母的面子,不愿白天在窗户附近露面。
面对厄运和冷酷,他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痛楚,正如以前从没有考虑自己的辛劳一样;他现在担心的仍然是家人的生活,“父亲身体虽然还算健壮,但已经老了,”“母亲患有气喘病,在家里走动都很困难”,“妹妹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孩子”,只要想到这一切的平静、舒适与满足都要恐怖的宣告结束,他就羞赧自责、伤心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记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讲
述了小职员格里高靠自己的收入支撑整个家庭的生活,在工作和生
活的强压下,格里高终于不堪忍受在一天早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公司抛弃了他,家人也嫌弃害怕他,只有妹妹照顾他,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妹妹也不能再忍受了。
终于在一天,处处为家里着想努力工
作的格里高在孤独与失望中死去了。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在变形记中的得到了体现。
在现代主义艺术特征与变形记之前,我想先谈谈对卡夫卡的看法。
卡夫卡说:"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
写作在这个意义上
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正是
这样的想法使他失去了享受普通生活的快乐,他一生离了三次婚,将自己困在孤独里,有人说优秀的作家都是孤独的,我不敢苟同。
但不得不承认,卡夫卡很优秀,他的变形记奇异,深刻,冷峻,却充满令人深思的意味。
让人感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
倾性特征。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文学
创作应表现内心世界的真。
卡夫卡就在变形记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格里高的内心世界,这些心理描写对主人公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使我更能体会格里高的痛苦、善良与无奈。
“我选择的是多么辛苦的
职业啊,我日复一日地处于旅途之中。
在外面,业务上的刺激,比起在家、在公司要大得多。
此外,还要承受旅途的劳累,要考虑火车的联运,吃饭没有规律性,伙食又差,频繁更迭的车马交通,一点也没有人情味,没有温馨之感,让这种旅差劳务见鬼去吧!”,表现了格里高工作压力之大,生活之艰苦,但他仍然为了家庭在努力奋争。
他立刻发现,他目前根本不能动弹了,他以前觉得用那些细小的腿爬行前进很不自然,如今也不以为怪。
此外,他还觉得很舒服,他原来的确全身都很痛,但他现在觉得这疼痛越来越缓解了,终于都消失了。
他的背碰到了腐烂的苹果,苹果的霉烂点波及周围。
他带着爱心和感动回忆家庭,并坚定地认为他必须从这个家里消失,这种看法的坚定性比起他妹妹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种情况下,他陷入了空洞而安静的沉思。
在格里高变形为甲壳虫之后,家人终于无法再忍受他,而决定把他赶出家门,格里高不但不抱怨家人的冷漠无情,反而更觉得自己应该离开,这是他临死时的一段心理活动。
将他的善良与家人的冷漠自私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阴郁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它的价值不在于对象本身而在于它所含的内在体悟,这种体悟往往是多义性的,使文学对生活的描写从表象走向本质,从现实走向超现实。
变形记中用大甲虫象征了人在高强压力下的人格扭曲,直接变现了人生理上的变形,又从侧面表现了社会人际关系的扭曲,资本主义经济萧条下的孤独,颓废,充分体现卡夫卡对象征手法的娴熟运用。
在当代社会也存在很多人被异化的现象,大都市的生活压力使很多人变成赚钱的工作狂,高中生为了高考变成了做题机器,还有现在的大学生蚁族,面对就业,生活,恋爱的种种压力,寄居在城市的边缘,每天挣扎打拼,他们像蚂蚁般弱小,却又有泰山般强大的心灵,不向命运妥协。
这种异化难道不是变形记在现代社会的一种折射吗?
现代主义文学提倡“以丑为美”、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美丑对照、将审丑作为反抗现实丑恶的手段。
变形记中人变大甲虫的畸形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想现代主义文学之所以以丑为美,是因为相对于美的事物,丑对人的冲击力更大,更容易引起心灵的震撼,如果只是写格里高因为社会的强压一病不起,家人亲情淡漠将他抛弃,我最多只是同情一下他。
但卡夫卡并未这样,而是采用了一种离奇的写法,把格里高异化成一只丑陋的大甲虫,这在现实中是不会出现的。
但正是这种荒诞使人深深领会到当时社会对人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迫。
现代主义文学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这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有体现,运用了内心独白,隐喻的表现手法,变形记中对格里高有大量的独白描写,刚变成大甲虫时,格里高惊恐紧张,一心想着改变状况回到公司,担心给家里添麻烦。
确定失业被困在家后,格里高为家里的经济担忧,想着帮妹妹实现音乐梦想。
被父亲的苹果砸伤后,他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累赘,决心离开家,在黎明前孤独的死去了。
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漠,还有人的自私冷漠,这一点我感觉最强烈。
在格里高变形后,父亲重新找到了工作,母亲和妹妹也找到了活计,使家里维持了正常的运转,这正说明他们本来是可以自食其力的,但在格里高健康的时候,把家里的重担全都压在格里高一人身上,致使格里高不堪重压而异化。
我觉得格里高十分可怜,被家人嫌弃却到死都为家里着想。
现代主义文学突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
以异化、荒诞、实验和孤独为思想特征。
重视人的内心活动,运用象征隐喻的模式,反其道而行之,以丑为美,十分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震撼力,卡夫卡的变形记就给我以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