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乙酯的物性

合集下载

乙酸乙酯特性表

乙酸乙酯特性表
定和应 稳性反性
稳定性:稳定
防止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危险的分解产物:无资料
危险反响:与强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毒性
急性毒性:LD5o:5620mg/kg(大鼠经口);4940mg/kg(兔经皮);LC50:200g/m3(大鼠吸入);45g/m3(小鼠 吸入,2h)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 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液体
运输考前须知: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薄产生的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 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 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作置储 操处与存
操作考前须知: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 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防止与氧化剂、酸类、碱 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特别危险性:与氧化剂接触会发生猛烈反响。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 燃。燃烧生成有害的一氧化碳。

乙酸乙酯——精选推荐

乙酸乙酯——精选推荐

分子式: CH3COOC2H52、分子量: 88.113、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 带有水果香味,沸点77.1,比重为0.9006,自然点425.5,闪点-4易燃, 蒸汽与空气混合时爆炸极限2.2%-11.2%(V/V),具有酯的通性, 可水解, 微溶于水, 溶于乙醇等一般有机溶剂。

4、技术指标(执行标准GB3728-91)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色度(号) 10 10 10 含量% 99.0 98.5 97.0 密度p20 g/cm3 0.897-0.902 0.897-0.902 0.896-0.902 水份% 0.10 0.20 0.40 酸度(以乙酸计)% 0.004 0.005 0.010 蒸发残渣% 0.001 0.005 0.0105、用途: 制药、染料、香料等的原料, 广泛用于油漆、涂料、人造纤维、制革、印刷油墨等助剂。

醋酸乙酯(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acetic ether vinegar naphtha)结构式:CH3COOC2H5 产品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水果香味。

物化性质:无色有果香气味的挥发性液体,易燃烧。

沸点(101.3kPa)77.114℃,熔点-83.8℃,相对密度(20℃/4℃)0.90063,燃点为425.5℃。

闪点(闭口)-4℃,(开口)7.2℃;爆炸极限(下限)2.18%(vol),(上限)11.40%(vol)。

乙酸乙酯容易水解,常温下有水存在时,也逐渐水解生成乙酸和乙醇。

添加微量的酸或碱能促进水解反应。

乙酸乙酯也能发生醇解、氯解、酯交换、还原等一般酯的共同反应。

乙酸乙酯能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性能指标:GB12589-90指标名称指标一级品二级品色度(铂-钴)号不深于10(透明液体)不能深于20(透明液体)相对密度(d20)≥ 0.900-0.904 0.897-0.904 乙酸乙酯,% ≥ 99.00 97.00 水分,% ≤ 0.20 0.40 游离酸(以CH3COOH计),% ≤ 0.005 0.01 不挥发物含量,% ≤ 0.005 0.010【主要用途】1、广泛用于生产硝基漆稀释剂和硝基漆溶剂。

物料性质

物料性质

(1)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的分子式是C4H8O2,CAS号为141-78-6.是乙酸中的羟基被乙氧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无色透明液体,有水果香,易挥发,对空气敏感,能吸水分,水分能使其缓慢分解而呈酸性反应。

可用作纺织工业的清洗剂和天然香料的萃取剂,也是制药工业和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1)物性数据:1.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

2.熔点(℃):-83.63.沸点(℃):77.24.相对密度(水=1):0.90(20℃)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046.饱和蒸气压(kPa):10.1(20℃)7.燃烧热(kJ/mol):-20728.临界温度(℃):250.19.临界压力(MPa):3.8310.辛醇/水分配系数:0.7311.闪点(℃):-4(CC);7.2(OC)12.引燃温度(℃):426.713.爆炸上限(%):11.514.爆炸下限(%):2.21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氯仿、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16.黏度(mPa·s,20ºC):0.44917.闪点(ºC,闭口):-318.闪点(ºC,开口):7.219.燃点(ºC):425.520.蒸发热(KJ/mol,b.p.):32.2821.熔化热(KJ/mol):118.9922.生成热(KJ/mol):446.3123.比热容(KJ/(kg·K),20.4ºC,定压):1.9224.电导率(S/m,25ºC):3.0×10-925.热导率(W/(m·K),20ºC):0.1519826.体膨胀系数(K-1,20ºC):0.0013927.临界密度(g·cm-3):0.30828.临界体积(cm3·mol-1):28629.临界压缩因子:0.25530.偏心因子:0.36631.溶度参数(J·cm-3)0.5:18.34632.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7.790×10933.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52.77034.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273.9235.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443.4236.气相标准熵(J·mol-1·K-1) :359.437.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326.9038.液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2238.5439.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478.8240.液相标准熵(J·mol-1·K-1) :259.441.液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332.5242.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69.62)安全信息:火灾危险性:甲类,高度易燃对人体的伤害:对人眼以及呼吸系统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干裂,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

化学试剂使用指南

化学试剂使用指南

乙酸乙酯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又称醋酸乙酯。

分子式C4H8O2,相对分子质量为88.11。

结构式为:物化性能无色透明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熔点-83.6℃。

沸点77.06℃。

相对密度(d420)0.902。

折射率(d420)1.3719。

闪点-3℃。

自燃温度426℃。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2%~9%。

溶于氯仿,乙醇、乙醚,微溶于水。

与水形成沸点为70.4℃的共沸物,与乙醇形成沸点为71.8℃的共沸物。

蒸气压73×133.3Pa(20℃)。

主要用途是重要的香料添加剂,可用作调香的组分,还可用作为特殊改性酒精的香味萃取剂。

是一种极发了的工业溶剂,可用于硝酸纤维、乙基纤维、氯化橡胶和乙烯基树脂、乙酸纤维素酯、纤维素乙酯丁酯和合成橡胶,也可用于复印机用液体硝基纤维墨水。

可用作粘接剂的溶剂,喷漆的稀释剂。

是制造染料及药物的原料。

实验室制法将装有25mL乙醇的250mL圆底烧瓶置于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5mL浓硫酸。

烧瓶口通过塞子装上一分液漏斗,其下端浸入液体中,同时在塞子上再插一个与直形冷凝管相连接的弯玻管。

将烧瓶置油浴上加热至140℃,并于此温度下滴加200mL乙醇和200mL乙酸混和物,其滴加速度和蒸出速度相同。

反应持续6h。

馏出液用2% Na2CO3溶液中和,然后与50g CaCl2和50mL水溶液振荡,用30g无水CaCl2干燥24h,然后蒸馏提纯乙酸乙酯(77℃),产量约205g,产率67%。

生产原理工业上用硫酸为催化剂,使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工艺流程原料配比(kg/t)乙酸(98%) 610乙醇(95%) 615硫酸(95%) 4主要设备酯化釜洗涤锅过滤器精馏釜(精馏塔) 分液器贮槽操作工艺将400kg乙酸、375kg乙醇、3kg浓硫酸加入到搪瓷反应釜中,搅拌、加热、回流6h,将釜中的粗乙酸乙酯蒸出放到水洗锅中,用配制的5%氯化钠溶液洗涤,再用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和水溶液调节锅内物料的pH值为8。

乙酸乙酯性质

乙酸乙酯性质

用途:甲地孕酮的中间体。
提示:大部分词条有不同角度的多个解释,欲全面了解请查看下面的“更多相关内容”。
结构式
乙酸乙酯
化学式CH3COOC2H5。又称“醋酸乙酯”,无色、有芬芳气味的液体,沸点77℃,熔点-83.6℃,密度0.901g/cm3,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和苯等。易起水解和皂化反应。可燃,其蒸气和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在香料和油漆工业中用作溶剂,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CH3COOC2H5) 无色液体,有水果香味。沸点77℃。与醇醚互溶,微溶于水,比水轻。易燃,与水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成对应的醇和酸,在稀硫酸条件下加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乙醇和乙酸,反应不够完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水解相当完全,生成乙酸钠和乙醇。主要用作油漆、涂料、硝酸纤维素、树脂等的溶剂。实验室里用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的吸水和催化作用下加热制取。反应器常用烧瓶或试管,并有回流装置,并用冷凝管蒸出乙酸乙酯。接受器里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以除去酯中杂入的乙酸并降低酯在水里的溶解度。工业上还用乙醛缩合法制取。需催化剂、助催化剂,使2分子乙醛生成1分子乙酸乙酯。
资料 CAS:118-75-2
分子式:C6Cl4O2
分子质量:245.88
熔点:290℃
中文名称:四氯苯醌;四氯对苯醌;2,3,5,6-四氯-2,5-环己二烯-1,4-二酮;四氯(代)醌
英文名称:Tetrachloro-p-benzoquinone;Tetrachlorobenzoquinone;5-Cyclohexadiene-1,4-dione, 2,3,5,6-tetrachloro-2;2,3,5,6-Tetrachloro-1,4-benzoquinone;Chloranil
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和农用拌种剂。四氯苯醌在室温用二氧化硫还原可得四氯氢醌,是农药和高分子化合物的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用于抗恶性肿瘤药亚胺醌;抗醛固酮药安体舒通的生产。

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物质特性与危害识别表标识中文名:乙酸乙酯;醋酸乙酯分子式:C 4H 8O 2分子量:88.12CAS号:141-78-6危规号:32127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

熔点℃:-83.6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乙醚、氯仿、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沸点℃:77.2相对密度(水=1):0.90(20℃)饱和蒸汽压/kPa:10.1(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04临界温度℃:250.1燃烧热(kJ/mol):-2072临界压力MPa:3.83闪点℃:-4(CC);-7.2(OC)引燃温度℃:426.7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酸类燃烧爆炸危险燃烧性:易燃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爆炸极限(%):2.2~11.5火灾危险性:甲类爆炸性气体分级分组:ⅡA级T2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猛烈反应。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性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接触限值中国 PC-TWA(mg/m3):200;PC-STEL(mg/m3):300美国(ACGIH)TLV-TWA:400ppm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有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

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

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乙酸乙酯的物性

乙酸乙酯的物性

名称1: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名称2:醋酸乙酯acetic esterCAS No.:141-78-6分子式C4H8O2分子量88.11存在:除人工合成外,还存在于许多酒以及菠萝、香蕉等果品中。

外观与性状[编辑本段] 外观:无色澄清液体。

香气:有强烈的醚似的气味,清灵、微带果香的酒香,易扩散,不持久。

熔点(℃):-83.6折光率(20℃):1.3708--1.3730沸点(℃):77.2相对密度(水=1):0.894--0.89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04饱和蒸气压(kPa):13.33(27℃)燃烧热(kJ/mol):2244.2临界温度(℃):250.1临界压力(MPa): 3.83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73闪点(℃):25引燃温度(℃):426爆炸上限%(V/V):11.5爆炸下限%(V/V): 2.0室温下的分子偶极距:6.555*10^-3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酮、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编辑本段] 用途很广。

主要用作溶剂,及用于染料和一些医药中间体的合成。

是食用香精中用量较大的合成香料之一,大量用于调配香蕉、梨、桃、菠萝、葡萄等香型食用香精.注意事项[编辑本段] 1.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

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

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2.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3.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编辑本段] 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

顺序是密度先小后大,然后加热乙酸的酯化反应制乙酸乙酯的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可逆反应、加热、浓硫酸催化剂)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

一:标识【危化品名称】:乙酸乙酯【中文名】:乙酸乙酯【英文名】:ethyl acetate【分子式】:C4H8O2【相对分子量】:88.10【CAS号】:141-78-6【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

【主要用途】:用途很广。

主要用作溶剂,及用于染料和一些医药中间体的合成。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

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

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4【燃爆下限】:2.0【引燃温度】:426【爆炸上限】:11.5【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1: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
名称2:醋酸乙酯acetic ester
CAS No.:141-78-6
分子式C4H8O2
分子量88.11
存在:除人工合成外,还存在于许多酒以及菠萝、香蕉等果品中。

外观与性状
[编辑本段] 外观:无色澄清液体。

香气:有强烈的醚似的气味,清灵、微带果香的酒香,易扩散,不持久。

熔点(℃):-83.6
折光率(20℃):1.3708--1.3730
沸点(℃):77.2
相对密度(水=1):0.894--0.89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04
饱和蒸气压(kPa):13.33(27℃)
燃烧热(kJ/mol):2244.2
临界温度(℃):250.1
临界压力(MPa): 3.8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73
闪点(℃):25
引燃温度(℃):426
爆炸上限%(V/V):11.5
爆炸下限%(V/V): 2.0
室温下的分子偶极距:6.555*10^-30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酮、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编辑本段] 用途很广。

主要用作溶剂,及用于染料和一些医药中间体的合成。

是食用香精中用量较大的合成香料之一,大量用于调配香蕉、梨、桃、菠萝、葡萄等香型食用香精.
注意事项
[编辑本段] 1.健康危害: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

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

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2.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3.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编辑本段] 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

顺序是密度先小后大,然后加热
乙酸的酯化反应制乙酸乙酯的方程式: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可逆反应、加热、浓硫酸催化剂)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

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

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

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要保持在60 ℃~70 ℃左右,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等杂质。

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

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3.1:浓硫酸既作催化剂,又做吸水剂。

3.2: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1)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冷凝酯蒸气,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吸收蒸出的乙酸和乙醇。

(2)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3.3:为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60 ℃~70 ℃。

不能使液体沸腾。

(2)最好使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

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3)起催化作用的浓硫酸的用量很小,但为了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浓硫酸的用量要稍多于乙醇的用量。

(4)使用无机盐Na2CO3溶液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