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
克林霉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克林霉素的作用及功能主治作用克林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进程,从而阻断细菌的生长和复制。
克林霉素对许多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都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以下是克林霉素的主要作用:1.抗菌作用:克林霉素对许多细菌具有抗菌活性,包括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菌。
2.广谱抗菌:克林霉素对多种细菌都具有抗菌作用,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有效,也对革兰阴性细菌起到杀菌作用。
3.革兰阳性细菌抗菌:克林霉素对革兰阳性细菌的作用效果特别显著,因此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感染。
4.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克林霉素对一些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肿瘤性疾病。
功能主治克林霉素作为一种强效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以下列出了克林霉素的主要功能和常见主治:1. 治疗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克林霉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有效杀灭引起支气管炎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肺炎:克林霉素对肺炎常见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通常作为治疗肺炎的一线抗生素。
2. 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蜂窝组织炎:克林霉素可用于治疗蜂窝组织炎,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繁殖,减轻炎症症状。
•蜂窝织炎:克林霉素对蜂窝组织炎常见致病菌具有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清除感染。
3.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尿路感染:克林霉素是治疗尿路感染的常见选择之一,对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生殖系统感染:克林霉素可用于治疗生殖系统感染,如阴道炎、附件炎等。
4. 治疗消化系统感染•肠炎:克林霉素可用于治疗肠炎,对肠炎致病菌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肠炎症状。
•胃肠道感染:克林霉素对引起胃肠道感染的细菌有抗菌作用,适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
5. 抗肿瘤治疗•肿瘤治疗:克林霉素在一些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起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克林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在多种感染症的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特别是对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感染的治疗效果显著。
克林霉素药膏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克林霉素药膏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克林霉素药膏的作用介绍克林霉素药膏是一种外用药物,主要成分为克林霉素。
该药膏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
克林霉素药膏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达到杀菌的效果。
它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膜,阻止细菌进入创面,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克林霉素药膏的功能主治克林霉素药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感染以及炎症性皮肤疾病的治疗。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功能主治:• 2.1 治疗创伤感染克林霉素药膏在创伤感染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杀灭创口感染的细菌,并加速创面愈合。
无论是小型切口、擦伤还是烧伤,克林霉素药膏都能够帮助减少感染的风险,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 2.2 缓解湿疹和皮肤炎症克林霉素药膏也常被用于治疗湿疹和皮肤炎症。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瘙痒、红肿等症状,同时起到抗菌作用。
对于一些轻度的湿疹和皮肤炎症,克林霉素药膏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并促进皮肤恢复健康。
• 2.3 预防感染在外科手术之后,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使用克林霉素药膏涂抹在切口部位,以预防感染。
克林霉素药膏能够有效杀灭切口上的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的愈合。
这对于手术后的恢复非常重要。
• 2.4 治疗痤疮克林霉素药膏也是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之一。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为皮脂腺的慢性炎症。
克林霉素药膏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杀灭引起痤疮的细菌,减少痤疮的形成和发展。
3.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克林霉素药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前先洗净双手和患处,确保皮肤干燥后再涂抹药膏。
2.涂抹时可以适量取药膏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以帮助药膏的吸收。
3.每天使用2-3次,视病情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4.使用期间避免与眼睛接触,避免药物误入口腔或吞服。
5.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不要超量使用或擅自中止治疗。
6.对于过敏体质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
结论克林霉素药膏是一种外用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创伤感染、湿疹、皮肤炎症、预防感染以及痤疮等皮肤问题。
林可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林可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林可霉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
它们具有
广谱的杀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本文将就林可霉素类药
物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林可霉素类药物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大霉素等多种药物。
它
们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不同机制来发挥抗菌作用,从而用于治
疗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在临床应用中,林可霉素类药物常被用于治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例如,对于呼吸道感染,林可霉素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革兰阳性和
革兰阴性细菌的生长,包括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对于泌尿道
感染,林可霉素类药物也能够有效地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如大肠埃
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除了治疗感染外,林可霉素类药物还可用于手术前的预防性应用。
在某些手术中,预防性使用林可霉素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
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然而,虽然林可霉素类药物具有多种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异常、耳毒性等。
因此,在
使用林可霉素类药物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禁忌症进
行合理的选择和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林可霉素类药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
有着广泛的应用。
医生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
的选择和监测,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读者对林可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所了解和参考。
克林霉素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参考模板

克林霉素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关键词:克林霉素又称为氯洁霉素,是林可霉素的去羟基衍生物。
其抗菌原理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类似,通过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肽链的延长及细菌蛋白质合成,对葡萄球菌、各型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梭状杆菌等厌氧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1]。
随着克林霉素应用的不断增多,近年来关于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也日益增多,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已报道的临床不良反应涉及心血管系统、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肝脏与泌尿系统等[2]。
为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克林霉素的适应证,加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监护,2006 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了克林霉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2009卫生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克林霉素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3]。
笔者查阅了国内近10年来有关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克林霉素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益参考。
1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特点国内报道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4%,但在恶性肿瘤放疗后并发感染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2%[4]。
陈富超等人共收集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报道98例,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及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等进行统计分析。
报道显示: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无关;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为19月—85岁,平均40.74岁,其中18—50岁的占59.19%,小于18岁的占9.18%,大于50岁的患者占31.63%;给药途径方面,发生不良反应次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静脉用药(84.69%)、口服用药(14.29%)、肌肉用药(1.02%)[5]。
不良反应涉及较多的系统有皮肤及附件损害、肝肾功能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药物热及消化系统反应等[6]。
1.2 克林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1.2.1皮肤及附件损害调查显示约有10%左右的患者使用克林霉素治疗后出现皮疹[7]。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药剂科(100029、王静张爱琴白玉国克林霉素(clindamycin)在我国市场上使用已有20多年,但长期以来并未普遍使用。
近几年,因其使用方便、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开始受到重视,目前此药很受广大临床医生的青睐。
各厂家的产品在国内也相继上市,就其商品名计算,不下几十种。
其疗效究竟如何?其不良反应有多少?本文就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作一综合性探讨。
1 克林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1 作用机制及抗菌谱据研究,克林霉素是通过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通过抑制肽链延长而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克林霉素一般情况下属抑菌性抗生素,但在高浓度下对高敏感细菌也有杀菌作用,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约90%)。
克林霉素在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一些主要脏器和体液及骨组织中,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的首选药物。
胎血中的浓度比林可霉素大,在乳汁中的浓度可达3.8µg/ml。
很少透过正常人的血脑屏障进入中枢。
其抗菌谱主要是革兰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革兰阳性杆菌,如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等。
厌氧菌对本品敏感者包括拟杆菌属、梭杆菌、丙酸杆菌、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链球菌、多数消化球菌、产气荚膜杆菌以及某些放线菌等。
对粪链球菌、某些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酵母菌、真菌和病毒均不敏感。
葡萄球菌属对本品常显示交叉耐药性。
1.2 克林霉素临床应用1.2.1 克林霉素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近来,克林霉素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报道很多,大多认为克林霉素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方面疗效较好.使用安全,现将几个实例介绍如下。
顾宗元等【1】使用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实验显示:克林霉素1.2 s/d,。
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5~l0 d。
结果:总有效率为84.3%,细菌清除率为9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2%。
克林霉素的功能主治

克林霉素的功能主治1. 克林霉素的概述克林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和广泛的抗生物素覆盖范围。
本文将介绍克林霉素的功能主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2. 克林霉素的主要功能克林霉素具有多种功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以下方面:2.1 治疗感染克林霉素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包括但不限于: - 呼吸系统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 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疖、蜂窝织炎等; -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等; - 腹腔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等; - 生殖系统感染:如盆腔炎、宫颈炎等。
2.2 防治术后感染手术后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克林霉素可用于预防手术后感染,特别是对担心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手术包括腹腔手术、剖腹产等。
2.3 治疗肺炎克林霉素是治疗肺炎的常用药物之一。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有效杀灭致病菌并阻断它们的增殖,从而治疗肺炎。
2.4 治疗中耳炎克林霉素还可以用于治疗中耳炎,特别是由于耳道感染或其他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
它可以通过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杀死细菌并减轻炎症症状。
3. 克林霉素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克林霉素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1 收藏克林霉素须储存在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3.2 用量根据医生的嘱咐来使用,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量使用。
一般情况下,成年患者每次口服剂量为250-500mg,每日3-4次,每次服药前后应相隔6-8小时。
3.3 用时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每天服用克林霉素。
如果有漏服,应尽快补上,但不可一次用多次量。
3.4 饮食在使用克林霉素期间,应避免食用含乳酸菌或益生菌的食品,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降低克林霉素的疗效。
3.5 注意不良反应使用克林霉素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过敏反应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克林霉素的作用与功效

克林霉素的作用与功效克林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
它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特别是对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
首先,克林霉素对于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疗效。
它可以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疾病,尤其对于由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效果较好。
克林霉素具有较高的组织渗透能力,能够迅速进入炎症灶,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蔓延,减轻患者的症状。
其次,克林霉素在消化道感染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阑尾炎、细菌性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克林霉素可以抑制肠道细菌的繁殖,减少有害细菌的数量,同时增加有益菌的比例,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健康。
此外,克林霉素对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用于治疗蜂窝织炎、痈、疖等疾病。
克林霉素的抗菌谱广泛,可以杀灭多种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的致病微生物。
通过及时应用克林霉素抑制感染,可以有效减少炎症病变,促进伤口的愈合。
克林霉素还可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疾病。
克林霉素可以通过尿液排泄,直接接触到感染病灶,杀灭病原菌,减轻炎症症状。
同时,克林霉素也可以用于治疗生殖系统感染,如宫颈炎、附件炎等疾病。
最后,克林霉素对于某些特定感染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例如,对于结核杆菌感染、草绿色链球菌感染等,克林霉素可以与其他抗生素联用,增强治疗效果。
此外,克林霉素还可用于预防内科手术、心内膜炎术后感染的发生。
总之,克林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在治疗感染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它可以用于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软组织、泌尿系统等多种感染的治疗。
但是在使用克林霉素时,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以减少药物抗性的发生,同时注意避免过量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庆大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

庆大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庆大霉素,又称盐酸克林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自上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庆大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庆大霉素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一、呼吸道感染庆大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对多种呼吸道细菌感染具有优良疗效。
在治疗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庆大霉素能够快速杀灭致病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庆大霉素对于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是常用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
二、皮肤软组织感染除了呼吸道感染外,庆大霉素还可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疖、疥疮等疾病。
庆大霉素能够穿透皮肤组织,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迅速控制病情发展,有效减少感染范围,加速伤口愈合。
对于一些耐药性较强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庆大霉素尤其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备受医生推崇。
三、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旦患上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不适。
庆大霉素在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有效清除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减轻尿路疼痛和尿频尿急等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临床数据显示,庆大霉素在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显著,是治疗该类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
四、其他感染疾病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疾病外,庆大霉素还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中耳炎、结膜炎等。
它的广谱抗菌作用可覆盖多种致病菌,对于混合感染或不明原因感染的患者同样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庆大霉素作为治疗手段,获得良好的疗效。
总之,庆大霉素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医生在选择庆大霉素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药敏试验结果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使用庆大霉素,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庆大霉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将会变得更加精准和个性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克林霉素属林可霉素类抗生素,是由Magerl ein等以氯离子取代林可霉素分子中第7位的羟基而得的半合成衍生物,其抗菌作用较林可霉素强4倍~8倍,在临床上已逐步取代了林可霉素的位置。
目前市面上的克林霉素制剂品种繁多,包括注射剂、片剂、胶囊、颗粒剂、阴道栓剂、阴道霜、搽剂、药膜、乳膏、凝胶、糊剂、漱口液、滴耳液、滴眼液、载药珊瑚人工骨、复合盖髓剂等,应用广泛。
本文拟就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及耐药现状做一综述,以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现状1.1肺部感染克林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的效果与青霉素相似,且治疗厌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及肺脓肿、吸入性肺炎、坏死性肺炎等的疗效较高。
石永刚等将78 例接受肺部放射治疗后肺部继发厌氧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克林霉素磷酸醋治疗组(试验组)和甲硝唑治疗组(对照组)。
结果,痊愈率试验组为68.3%,对照组为45.9%;有效率2组分别为80.5、59.5%;致病菌清除率2组分别为 75.6%、54.1%;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分别为22%、45.9%。
可见,克林霉素磷酸酚对治疗肺部放疗后继发肺部厌氧菌感染的疗效好,副作用小。
1.2骨关节感染克林霉素在骨关节组织中浓度较高,故常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及关节炎。
丁浩等随机选择31例骨感染的患者,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细菌清除率为8 3.33%。
由此可见,克林霉素对骨科感染性疾病有较高疗效。
1.3感染近年来,克林霉素在口腔科的应用日益广泛,除治疗口腔感染外,预防第三磨牙拔出术后干燥性疼痛性牙槽炎(ASD)的发生亦有良效。
刘念邦等给予1509例稳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患者口服克林霉素3d,并与口服乙酰螺旋霉素+甲硝唑组、甲硝唑组进行对照。
结果,克林霉素组ASD发生率为 0.55%,其余2对照组分别为7.92%、7.36%,拔牙方法及手术时间与ASD的发生无必然联系。
由此可见,口服克林霉素给药方便,短期使用安全性大,对厌氧菌作用明显,可作为预防 ASD 的首选口服药物。
1.4感染克林霉素用于预防妇科术后感染以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
美国学者Edw ards RK等做了一项 292名妇女参加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发现,对于有免疫力妇女产后给予单剂量克林霉素(900mg)可预防绒毛膜羊膜炎。
黄学惠等将16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口服克林霉素片,同时给予阴道用2%克林霉素软膏涂布;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同时给予阴道用甲硝唑片。
治疗后1wk及4wk,试验组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5%、65%(P<0.05)。
提示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5病合并感染糖尿病患者足部常有神经和血管病变,易受损伤而感染,严重者可发生骨炎、骨髓炎。
该并发症常为混合细菌感染,因不易确定病原菌,临床医师常采用经验疗法。
王夏涟等对40例住院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患者,给予克林霉素注射剂0.6g,静脉滴注,bid,疗程5d~14d。
结果显示,其对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梭状芽抱杆菌感染有效,总有效率为95%。
可见,克林霉素为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有效药物。
1.6感染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克林霉素可用于治疗疟原虫、巴贝西虫、卡氏肺囊虫、弓形体及炭疽菌等引起的疾病。
非洲学者 Borrmann S等做了一项随机对照开放试验,研究膦胺霉素一克林霉素治疗非洲儿童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疗效。
试验结果表明,100根除疟原虫的治疗组为膦胺霉素-克林霉素组和克林霉素组。
类似报道有:克林霉素联合奎宁治疗人类巴贝西虫病有效;对常规用药无效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发卡氏肺囊虫病患者以克林霉素联合伯氨喹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玻璃体内注射克林霉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弓形体视网膜脉络膜炎效果良好;环丙沙星或脱氧土霉素联合克林霉素可以用于炭疽热的预防和治疗。
1.7感染克林霉素用于治疗腹腔感染、胆囊炎、窦炎、猩红热、白喉、皮肤科感染和急、慢性中耳炎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腹腔感染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因此常将克林霉素联合其它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因腹部外科手术引起的败血症。
此外,克林霉素凝胶对治疗面部座疮也有很好的疗效。
Wolf JE Jr等做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发现,阿苯达唑加0.1%磷酸克林霉素凝胶能明显减轻痤疮症状,且耐受性良好。
2林霉素的耐药现状2.1需氧菌2.1 1:近几年的有关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约为30%,国内约在70% 以上。
土耳其学者Gonlugur U等调查了希鹛地区1999年~ 2002年间呼吸道葡萄球菌的敏感性情况。
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38.9。
日本学者 Nishij ima S等在2000年调查了30例脸部痤疮患者的细菌学及耐药情况,发现30%表皮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
而 Nishijima S等2002年的研究发现,229株皮肤感染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约为20%~30%,最低抑菌浓度(MIC)>3.13mg/L。
我国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监测了全国51家医院的细菌耐药性情况。
2000年,新型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74.0%和52.7,而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24.4%;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新生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51. 9%,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新生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为23.9%。
2001年,从儿科住院患者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29.3%,显著低于内、外科和重症监护室(ICU) 分离菌株的耐药率,而内、外科住院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又低于ICU分离菌株的耐药率。
通过对内、外、儿科、ICU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分析,发现来自儿科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内、外科和ICU的分离菌株;从门诊患者中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低于内科和ICU的分离菌株;从内、外科住院患者中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ICU的分离菌株。
2.1 2菌属:国内链球菌,尤其是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情况严重,并且与红霉素耐药密切相关。
该情况在儿科表现尤为显著。
2003年,Shen X等研究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4个城市中<5岁儿童中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发现647 株肺炎链球菌中83.6%对红霉素耐药,而耐红霉素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达96.6%。
国外链球菌属耐药率较国内低,但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加拿大呼吸协会Zhanel GG等研究了1997年~2002年呼吸道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9个省市28所医疗中心获得的菌株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3.8%,且在最后5年里,肺炎链球菌多药耐药率从2.7%上升到 8.8%。
Betriu C等在马德里某医院发现,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从1993年的4.2%、0.8%上升到 2001年的17.4%、12.1%。
各方面的报道表明,肠球菌耐药尤其多重耐药严重。
2.1 3菌属:军团菌病已发现20多年,在我国各地均有病例报道。
丹麦学者Nielsen K等对哥本哈根市56株嗜肺性军团病杆菌(38株来自患者,3株来自环境,15株为参照株)及 37株其它军团病杆菌(7株来自患者,2株来自环境,28株为参照株),采用氨基己酸系统CYEα琼脂平板法测定,研究军团病杆菌属的耐药趋势,结果57%的菌株对克林霉素高度耐药(MIC≥4mg/mL)。
2.2厌氧菌据报道,国外厌氧菌中约50%的脆弱类拟杆菌、40%的难辨梭状杆菌、80%的黄杆菌属对克林霉素耐药。
Oteo-Iglesias J等1998年~2001年做的一项研究表明,2001年,脆弱类拟杆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56%。
德国学者Ackermann G等研究了1986年~2001年间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莫西沙星的耐药趋势,发现192株难辨梭状杆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36%,高度耐药菌占25%(MIC> 128mg/L)。
美国学者Karen C B等对Moffitt-long医院过去10年间的15例血培养阳性和6例因免疫功能缺陷所致脑膜炎败血黄杆菌感染的病例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对万古霉素(100耐药或最多中度敏感)、红霉素 (100%)、克林霉素(86%)表现出耐药性。
上述结果对国内临床治疗厌氧菌感染选择经验抗生素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2.3 支原体和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对克林霉素呈敏感性,0.5~1.Omg/L的克林霉素可杀灭90%~100的衣原体。
徐昆等采用IES试剂盒对416例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表明,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及司巴沙星较敏感,对罗红霉素、阿齐霉素、氧氟沙星及克林霉素耐药性较高。
3 结语克林霉素以其对厌氧菌及革兰阳性需氧菌较强的抗菌活性以及组织分布广、剂型多且无须做皮试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肺部感染、骨关节感染、口腔感染、妇科感染、糖尿病合并感染以及原虫感染等。
经过30多年的临床应用,其耐药菌株日益增加。
调查表明,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对其高度耐药(>70%),支原体对其耐药率亦较高;国外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对其高度耐药(80%),军团菌、脆弱类拟杆菌、难辨梭状杆菌对其中度耐药(40%~50%)。
国内表皮葡萄球菌、B组链球菌、粪肠球菌、难辨梭状杆菌、脆弱类拟杆菌、偶然分枝杆菌、痤疮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牙龈叶啉单胞菌、其它黄杆菌属、疟原虫及沙眼衣原体等对克林霉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度。
克林霉素一般对大肠杆菌、多数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及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需氧菌并无抗菌作用,对流感嗜血菌作用与红霉素相当,脑膜炎球菌及淋球菌对克林霉素中度敏感。
有研究表明,局部使用或单独用克林霉素治疗面部痤疮更易产生耐克林霉素座疮杆菌。
因此,须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尽量避免局部或单独外用克林霉素,以有效减少其耐药菌株的产生。
任县中医院王国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