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讲解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沸点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水的沸点变化,了解水的沸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掌握测量水的沸点的方法。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加热设备。

实验步骤:1. 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2. 将烧杯放在加热设备上,加热水直至水开始沸腾,期间要不断搅拌水,以保证温度均匀。

3. 当水开始沸腾时,用温度计再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4. 关闭加热设备,让水冷却至室温,再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实验前水的初始温度为20°C,水开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C,实验后水的温度回到了20°C。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的沸点是受环境条件影响的。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会降低;相反,在高压环境下,水的沸点会升高。

另外,在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直至达到沸点时水开始沸腾,这也说明了水的沸点是一个特定的温度。

实验结论:水的沸点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加热温度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测量水的沸点的方法,也了解了水的沸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水的沸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条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同时也会更加认真地进行实验操作,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人,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以上就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生长需求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

实验材料:1. 小花盆2. 肥沃的土壤3. 稻谷种子4. 温水5. 太阳光实验步骤:1. 在小花盆中填充肥沃的土壤,确保土壤湿润。

2. 在土壤中均匀撒播稻谷种子。

3. 用温水浇灌种子,保持土壤湿润。

4. 将小花盆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5.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第一天:种子在土壤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第二天:种子开始发芽,出现了细小的绿色嫩芽。

第三天:嫩芽继续生长,变得更高更粗。

第四天:嫩芽变成了小植物,叶子开始展开。

第五天:小植物继续生长,叶子变得更大更茂盛。

第六天:小植物的茎变得更加坚实,叶子更加绿油油。

第七天:小植物的茎和叶子都变得更加健壮,整个植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养分和水分。

2. 温水的供应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

3. 太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

4. 植物的生长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养分供应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需求。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土壤的养分、水分和温度,以及太阳光的照射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给予植物足够的关注和照顾,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学到了植物的生长需求,还培养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希望以后能继续进行更多有趣的实验,探索更多有关科学的奥秘。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讲解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讲解

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

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4大中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水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神奇的水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

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入底部。

“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

水的溶解实验:课后书上提出的问题,奶粉能溶解于水,少量面粉也可以溶解在水里,物体溶解之后,水面会有一定的上升,但是可能不太明显。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观察洋葱实验目的:1.观察洋葱的各个组织结构,了解洋葱植物的组织构成;2.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的方法。

实验材料:1.新鲜洋葱2.显微镜3.刀4.盖玻片5.盖镜片实验步骤:1.取一个新鲜的洋葱,用刀将洋葱的两头切下,使洋葱能够平稳地放在切面上。

2.用刀从洋葱的外皮层切下一小块薄片,将薄片放在盖玻片上。

3.将盖镜片小心地放在薄片上,使薄片均匀地扩展开来,并保证盖镜片和盖玻片之间没有气泡。

4.将制作好的镜片放在显微镜台上,用适当的倍数调节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组织结构。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洋葱的各个组织结构。

洋葱的外皮层由许多具有轮廓明显的圆形细胞组成,细胞间有许多细小的空隙。

在外皮层下方是一层多角形的细胞,称为鳞叶细胞。

这些细胞有着明显的角质化壁,形状呈多角形,紧密排列在一起。

在鳞叶细胞下方是一个由较大的正方形细胞组成的部分,我们称之为肉质层。

肉质层的细胞内包含大量贮水器官,能够储存养分和水分。

最内层是一个由较小的长方形细胞组成的部分,称为鞘部。

鞘部是植物的导管组织,通过鞘部植物能够输送水分和养分。

实验分析:通过观察洋葱的组织结构,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洋葱植物的构造和功能。

洋葱的外皮层和鳞叶细胞起到保护洋葱内部细胞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防止水分的蒸发。

肉质层的细胞能够储存养分和水分,在洋葱的生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营养供给作用。

鞘部则是洋葱植物的输送组织,负责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洋葱的组织结构,并且了解了不同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的方法,我们掌握了一种重要的实验技巧。

观察洋葱这一实验不仅拓宽了我们对植物生物学的认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暂无。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践,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实验材料:冰块、水杯、火柴、热水、冷水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冰块放在室温下融化,取一些冷水和热水备用。

2. 实验一:观察冰的变化过程a. 将冰块放入水杯中。

b. 观察冰块的外观和状态。

c. 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冰块的变化。

3. 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a. 将水杯中的水倒入锅中。

b. 用火柴点燃炉子,将锅放在炉子上加热。

c. 观察水的变化,注意是否有气泡产生。

d. 等待水沸腾后,观察水的状态。

4. 实验三:观察水的冷凝过程a. 将锅中的水倒入水杯中。

b. 将水杯放在冰箱中或者用冷水冷却。

c. 观察水的变化,注意是否有水滴凝结在杯壁上。

实验结果:1. 实验一:冰的变化过程a. 冰块开始时是固态,外观坚硬。

b. 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块慢慢融化,变成液态的水。

2. 实验二:水的沸腾过程a. 加热后,水开始产生气泡,水温逐渐升高。

b.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3. 实验三:水的冷凝过程a. 冷却后,水开始凝结,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滴。

实验分析: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过程。

水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当水温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结成冰,变成固态。

当水温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是液态。

当水温超过10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物质的性质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冰、水和水蒸气都是水的不同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这种变化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

当水分子热运动剧烈时,水就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当水分子热运动减弱时,水就会凝结成冰。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不同的温度会导致水分子的不同热运动,从而使水的状态发生改变。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也增强了我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小学科学实验室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室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室实验报告单实验信息•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日期:2022年6月8日•实验地点:小学科学实验室•实验时间:上午9点-10点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了解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实验器材和材料•天平•不同质量的物体(如铅笔、书、石头等)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置在平稳的桌子上,并确保天平平衡。

2.将一个物体放在天平的左侧盘子上,确保物体保持稳定。

3.调整天平的指针,使其指向零刻度。

4.将另一个物体逐个放在天平的右侧盘子上,直到天平平衡。

5.记录下位于右侧盘子上的物体的质量。

6.重复步骤3~5,使用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实验记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三个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测量。

详细的实验记录如下:物体质量(克)铅笔10书250石头500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记录,我们得到了不同物体的质量数据。

铅笔的质量为10克,书的质量为250克,石头的质量为500克。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质量。

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用于描述物体对于外力的惯性和响应能力。

2.质量是一个标量量值,通常使用克(g)或千克(kg)来表示。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到了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并了解到质量作为物体的固有属性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质量的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特性并进行科学研究。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验记录的方法,对更多不同质量的物体进行测量,并比较它们的质量差异。

这些实验数据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质量概念的理解,还可以为我们学习其他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天平晃动或物体掉落。

2.在进行天平测量时,要确保天平平衡状态。

3.注意读取天平的刻度值,保证准确性。

注意:本实验报告单纯属学生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讲解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讲解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2)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5)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6)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7)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8)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9)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2)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3)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5)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皇甫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类型9月17日班五年级时级间演示实验
小组成员
钟摆的秘密实验名称
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线实验器材
发现钟摆的奥妙,揭示钟摆的原理目的、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回形针1厘米;2、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线长正好等于20、用手拨动摆锤,同时利用秒表计时,并数摆来回摆动的次3 实验步骤数;、记录一分钟摆所摆动的次数;4 、重复53-5步再做一次。

现象:测试条件测量次数第三次第二次第一次
每分70
钟70
70
摆摆锤相同观察到的动的次数摆长相等
现象或实实验结果:验结果当摆锤的重量和摆长一定时,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一样多。

实验结论摆锤一定,摆长一定,摆的速度也一定。

胡健指导教师优秀评定等级.
实验类型日间9班月级17时五年级演示实验
小组成员
钟摆的秘密实验名称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
线实验器材
的发现钟摆的奥妙,揭示钟摆的原理目
1、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回形针厘米;20
2、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线长正好等于、用手拨动摆锤,同时利用秒表计时,并数摆来回摆动的次3 实验步骤数;、记录一分钟摆所摆动的次数;4 步操作。

105、把摆线缩短到厘米后,重复第3-4 现象:摆长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摆锤95 10厘米回形针
观察到的78 回形针15厘米
现象或实70
回形针20 厘米实验结果:验结果当摆锤的重量一定时,摆线越长,摆动的次数越少;摆线越短,摆动的次数越多。

摆锤一定,摆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实验结论越快。

优秀评定等级优秀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类型17间9班月级日五年级时演示实验
小组成员
钟摆的秘密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支架、细铁丝、胡萝卜、回形针、秒表、细线目的发现钟摆的奥妙,揭示钟摆的原理1、用细线的一端拴住回形针厘米;202、把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到支架上,使线长正好等于、用手拨动摆
锤,同时利用秒表计时,并数摆来回摆动的次3 实验步骤数;4、记录一分钟摆所摆动的次数;5步操作。

、用细铁丝和细线把胡萝卜拴住,重复第2-4 现象:摆锤摆长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70 20厘米回形针
观察到的82
20胡萝卜厘米现象或实实验结果:当摆线的长度一定时,摆锤越重,摆动的次数越多;摆锤越验结果轻,摆动的次数越少。

实验结论摆长一定,摆的速度越快;摆锤越轻,摆的速度越慢。

优秀评定等级优秀评定等级.
实验类型9月24日五年级时班级间演示实验
小组成员
小水钟实验名称
自制的小水钟、秒表实验器材目的理解水钟计时的原理1、把自制水钟的出水孔塞住,水钟内盛满水;秒后流出的水滴数;102、打开塞孔,秒表开始计时,记录步两次3、重复做1-2秒、步后,打开塞孔,秒表开始计时,记录2014、重复做第实验步骤秒后流出的水滴数;30现象:
10秒后流出的水滴数
测量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水滴数40 40 40
观察到的观察水钟计时秒30 10秒20秒秒表显示的时间现象或
实秒秒2617 水钟显示的时间9秒验结果实验结果:水钟在相同时间段内滴出的水滴数基本相等,随着时间的成倍延长,水钟计时的时间也接近成倍现象。

在同等条件下的水流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就是水钟计时原理。

实验结论当水位高时,水流得较快,水位较低时,水流得较慢,使水钟计时存在着误差。

胡健指导教师优秀评定等级.
日15 实验类型五年级时级间10月班演示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体积变化之谜实验器材装满水的杯子、冰箱、热胀冷缩铜球、酒精灯、塑料袋
通过实验证明水结成冰后体积的变化情况的目
让水结成冰,1、把一个装满水、未盖盖子的杯子放到冰箱内,观察冰块的体积变化情况;、点燃酒精灯,把热胀冷缩铜球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铜2球的体积变化情况;然后让铜球冷却后,观察铜球的体积变实验步骤化情况;、将一个无漏洞的塑料袋的口扎紧,放到火边烘考,观察塑3料袋体积的变化情况;将塑料袋离开火一段时间后,观察塑料袋的体积变化情况。

、把装满水的杯子放到冰箱内一段时间后,水结成了冰,冰1 块高出了杯子的口部;、把铜球放到酒精
灯上加热后,铜球的体积变大了;铜球冷2 却后,铜球的体积又变回原来的大小;观察到的、将一个无漏洞的塑料袋的口扎紧,放到火边烘考后,塑料3袋体积逐渐变大;将塑料袋离开火一段时间后,塑料袋体积现象或实又逐渐变化小。

验结果
物体一般都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

也有少数情况另实验结论外,如水结成冰。

优秀评定等级优秀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日实验类型5间五年级时班级11月演示实验
小组成员
地球结构模型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橡皮泥、小刀、纸、笔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的目、把地球的半径、地核的半径、地幔的平均厚度、地壳的平1 比例进行缩小;均厚度按127740000:1、取橡皮泥按照缩小的地球半径大小揉成一个球体作为地球2 的模型;实验步骤3、用小刀把球体延两条垂直的直径切下一角;、用红色彩色笔按照地核的半径缩小数据绘制出地核,同样4的方法用橙色彩色笔绘制出地幔,用黄色彩色笔绘制出剩下的地壳部分。

地球各项参数缩小表:127740000:1
比例:地壳的平地核的半地幔的平半径地球的各
径均厚度均厚度项参数观察到的千米17千米2900 千米3470
千米原值6387
2.72厘米缩小值5 厘米厘米0.01 厘米2.27现象或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地球由内向外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

胡健指导教师优秀评定等级.
日实验类型间11月12班级五年级时演示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弹力大小的实验弹簧、橡皮筋、钩码、直尺、铁架台、测力计实验器材目的理解影响弹力大小因素、在铁架台上挂上测力计,将橡皮筋挂在测力计的钩上;1 2、用直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钩码挂在橡皮筋的下端,再次测量橡皮筋的长度,1g、取3并计算出橡皮筋被拉长的长度,同时记录测力计上的拉力大实验步骤小;步的方法进行再次测量和记录;的钩码按第;取4、2g3 5、观察和分析数据。

现象:
弹力大小实验
橡皮筋被拉长的长度(厘米)1 2
测力计读数(牛顿)4 8
观察到的实验结果:现象或实橡皮筋拉得越长,弹了越大,当橡皮筋拉得太长时橡皮筋容易断。

验结果
实验结论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优秀评定等级优秀评定等级.
19日实验类型间班级11月五年级时演示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研究摩擦力大小木板、正方体木块、测力计实验器材目探索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
、用模板搭成一个斜面,并在斜面的上部放一块小正方块,1 用拉力计钩住小正方块往下拉,读取拉里计上的数据;并读取拉力计上的数;3、再把小正方块从斜面的底部往上拉,、木板放平,把小正方块从木板的一端拉向另外一端,读取4 实验步骤拉力计上的数。

现象:环境方向测力计读数(牛顿)
从上往下拉4
斜面从下往上拉8
观察到的平面从一端往另一端拉6
实验结果:现象或实在同一斜面内,从上往下拉比较省力,从下往上拉,比较费验结果力;在平面内拉力在二者之间。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作用力的方向有关。

优秀评定等级优秀评定等级.
日实验类型19间五年级时班级11月演示实验
小组成员
研究摩擦力大小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正方体木块、木板、毛巾、白布、测力计目的探索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把小正方块从桌面的一端拉向另外一端,1在光滑的桌面上,、读取拉力计上的数。

把小正方块从白布的一端拉向另外一端,、在桌面铺上白布,2 读取拉力计上的数。

实验步骤把小正方块从毛巾的一端拉向另外一端,3、在桌面铺上毛巾,读取拉力计上的数。

、在桌面铺上粗糙的木板,把小正方块从木板的一端拉向另4 外一端,读取拉力计上的数。

现象:接触面测力计读数(牛顿)3 光滑的桌面4 白布观察到的5 毛巾6 粗糙的木板现象或实实验结果:验结果接触面越粗糙,拉物体越费力。

实验结论摩
擦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优秀评定等级优秀评定等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日实验类型间11 月级19时五年级班演示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研究摩擦力大小实验器材测力计、正方体容器
探索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目
、桌面上,把正方体容器从桌面的一端拉向另外一端,读取1 拉力计上的数。

、在正方体容器中盛半容器水,把正方体容器从一端拉向另2 外一端,读取拉力计上的数。

实验步骤、在正方体容器中盛满水,把正方体容器从一端拉向另外一3 端,读取拉力计上的数。

现象:
容器内水的多少测力计读数(牛顿)
无水2
半容器6 观察到的满容器14
实验结果:现象或实拉物体越重越费力。

验结果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物体与接触面的压力有关。

优秀评定等级优秀评定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