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设计

合集下载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22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22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22 GB50763-2022是中国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权益,提高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自主性和便利性,使得无障碍设计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要求。

该规范涉及到的无障碍设计范畴包括建筑、公共交通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信息与通信等。

其中,建筑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建筑物出入口、室内空间、卫生间、电梯、楼梯、斜坡、栏杆等方面;公共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车站、车辆、广场、通道等方面;道路交通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路面、过街设施、路灯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医院、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方面;信息与通信的无障碍设计重点包括网站、软件、设备等方面。

该规范对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设施和服务应该易于识别、易于到达、易于使用、易于理解;应该保证不同残疾人士和老年人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应该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需求等。

总之,GB50763-2022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规范,对于建设一个无障碍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1。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1. 引言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有身体或智力上的障碍的人们使用的一种设施。

这些设施旨在消除对这些群体的限制,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参与社会和日常生活活动。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是确保这些设施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一套准则。

本文将介绍无障碍设施设计的标准,并提供一些实际的设计建议。

2. 设计原则在设计无障碍设施时,有几个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2.1 可访问性无障碍设施应该对所有人开放,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有障碍的人们。

设计师应该采用可访问性的原则,为所有用户提供平等的使用机会。

2.2 易使用性无障碍设施应该易于使用,无论用户的能力水平如何。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并确保设施的操作和功能对所有用户来说都是直观和易于理解的。

2.3 安全性无障碍设施应该具备安全性,以保障用户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设计师应该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例如使用防滑材料、设置合适的扶手等。

2.4 可持续性无障碍设施应该具备可持续性,能够长期维持其功能和使用价值。

设计师应该选择耐用的材料和合适的维护方法,以确保设施的可持续性。

3. 设计准则为了满足上述设计原则,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无障碍设施设计准则:3.1 建筑物外部•设计无障碍通道,确保人们能够方便地进入建筑物,并提供无障碍停车位。

•在地面和楼梯上使用明亮的颜色和对比度,以帮助视觉障碍的用户识别和导航。

•提供足够宽敞的走道和道路,以容纳轮椅和助动设备的通行。

3.2 建筑物内部•设计大型电梯和坡道,以便轮椅用户能够方便地进入和使用不同楼层。

•在走廊和门口使用无障碍标识,以帮助视觉障碍用户找到正确的路径和设施。

•在公共厕所和洗手间提供无障碍设施,如宽敞的空间、扶手和易于操作的设备。

3.3 室内设施•在座椅、桌子和其他家具上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容纳轮椅和助动设备的使用。

•使用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控制装置,如大号按钮、清晰显示的指示灯等。

•提供多样化的音频和视觉提示,以满足听力和视觉障碍用户的需求。

上海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上海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上海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上海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无障碍通道:通道应平整、无障碍、易于通行,并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通道宽度应不小于米,轮椅通行宽度应不小于米。

如有台阶,应设置轮椅坡道,并保证坡道宽度不小于米。

2. 卫生间:卫生间应设置无障碍厕位,满足轮椅使用者的需求。

厕位宽度不应小于米,门洞宽度应不小于米。

同时,卫生间应设置无障碍洗手盆、镜柜等设施。

3. 公共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工具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低底盘公交车、无障碍出租车等。

公交车的无障碍设施应包括轮椅升降机、无障碍踏板等。

4. 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如银行、超市等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低位服务台、无障碍电梯等。

同时,公共场所应设置无障碍标识,方便轮椅使用者找到无障碍设施。

5. 停车设施:停车场应设置无障碍停车位,满足残疾人的停车需求。

无障碍停车位应靠近出入口,并配备无障碍设施,如轮椅坡道、扶手等。

总的来说,上海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是尽可能地满足残疾人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具体的设计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场所和设施而有所不同,但都应以方便残疾人为原则。

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要求也日益增加。

其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提高城市居住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文将详细描述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

2. 标准的制定2.1 制定机构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应由相关政府部门、城市规划设计单位、专业技术机构等共同制定。

参与制定标准的机构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2 标准的参考依据制定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时,应参考以下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规范,如《城市轨道交通站场、车辆和设施无障碍设计技术导则》等;•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无障碍设施设计经验和最佳实践。

2.3 标准的制定程序制定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的程序应包括以下环节:•确定制定标准的需求和目标;•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和案例分析,收集相关经验和意见;•制定初稿,征求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组织公开征求意见,接受社会各界的反馈和建议;•完善标准并发布。

2.4 标准的修订与更新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应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修订和更新的周期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技术进步的情况确定。

同时,应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和提升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 标准的执行3.1 监督机构为了确保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的有效执行,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或部门。

监督机构应负责标准的宣传、培训、监督检查和处罚等工作,以推动标准的全面贯彻执行。

3.2 设计评审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在规划、建设、改建等阶段进行评审,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评审应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团队进行,评审过程应公正、透明。

3.3 施工监督城市居住区无障碍设施的施工过程应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设计要求。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

1.1、缘石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防滑;( 2 )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宜没有高差;当有高差时,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应大于 10mm;( 3 )宜优先选用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

1.2、缘石坡道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 1:20;( 2 )三面坡缘石坡道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 1:12;( 3 )其他形式的缘石坡道的坡度均不应大于 1:12。

1.3、缘石坡道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宽度应与人行道宽度相同;( 2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1.20m;( 3 )其他形式的缘石坡道的坡口宽度均不应小于 1.50m。

2.1、盲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盲道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 2 )盲道的纹路应凸出路面 4mm 高;( 3 )盲道铺设应连续,应避开树木 (穴)、电线杆、拉线等障碍物,其他设施不得占用盲道;(4)盲道的颜色宜与相邻的人行道铺面的颜色形成对照,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宜采用中黄色;( 5 )盲道型材表面应防滑。

2.2、行进盲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行进盲道应与人行道的走向一致;( 2 )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 250mm ~ 500mm ;( 3 )行进盲道宜在距围墙、花台、绿化带 250mm~500mm 处设置;(4)行进盲道宜在距树池边缘 250mm ~ 500mm 处设置;如无树池,行进盲道与路缘石上沿在同一水平面时,距路缘石不应小于 500mm,行进盲道比路缘石上沿低时,距路缘石不应小于 250mm ;盲道应避开非机动车停放的位置;( 5 )行进盲道的触感条规格应符合表 3.2.2 的规定。

2.3、提示盲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行进盲道在起点、终点、转弯处及其他有需要处应设提示盲道,当盲道的宽度不大于 300mm 时,提示盲道的宽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 2 )提示盲道的触感圆点规格应符合表 3.2.3 的规定。

海峡两岸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海峡两岸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海峡两岸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一、引言无障碍设施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包容和易访问的环境,使所有人,包括残障人士,能够自由安全地移动和参与社会活动。

本标准为海峡两岸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提供了统一的参考准则,以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二、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1.道路无障碍设计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应优先考虑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以及残障人士的可达性。

这包括但不限于:人行道的平整度、坡度、宽度和边缘清晰度,以及盲道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应确保所有用户,特别是残障人士,可以自由进出和使用。

这包括:建筑入口、通道、电梯、卫生间和其他相关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3.居住区无障碍设计居住区的无障碍设计应考虑居民的各种需求,特别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

这包括:住宅出入口、通道、电梯、阳台、卫生间和其他相关设施的设计。

4.交通工具无障碍设计交通工具的无障碍设计应确保所有乘客,特别是残障人士,可以方便地进出和使用。

这包括:公交车、火车、飞机和其他交通工具的内部设计和配置。

5.信息交流无障碍设计信息交流的无障碍设计应确保所有人,特别是残障人士,可以理解和获取信息。

这包括:公共信息标识、音频提示、字幕和无障碍网站的设计。

6.无障碍设施维护和管理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应确保其长期有效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新无障碍设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7.无障碍评价与监测应定期对无障碍设施进行评价和监测,以确保其符合标准并满足用户需求。

这可以通过调查、评估和审计等方式进行。

评价结果应作为改进和优化无障碍设施的依据。

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与施工标准

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与施工标准

建筑物无障碍设施设计与施工标准建筑物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婴儿等人群进出建筑物,而特别设计和设置的设施。

无障碍建筑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一种体现,也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无障碍设施设计与施工标准是保障这类人群基本权益的关键。

一、无障碍设施的必要性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婴儿等人群是社会上比较脆弱的群体,也是社会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他们可能在进出建筑物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我们有必要对建筑物进行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首先,无障碍设施有利于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社会文明的核心在于关爱和尊重人的尊严,无障碍设施的实施,体现的是一种对残障人群的关爱和尊重。

其次,无障碍设施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所有公民共同参与,其目的是为了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从而增加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无障碍设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表明,残障人群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他们需要的服务和设施是需要市场来提供的。

因此,无障碍设施的建立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无障碍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1.多种多样的无障碍设施应考虑到不同残障人群的需要。

2.无障碍设施应确保所有人的安全,特别是孕妇和儿童。

3.无障碍设施应协调保留建筑物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环境。

4.无障碍设施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残障人群的需要,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建筑物的任何部分自由行动。

5.无障碍设施应考虑到残障人群的社交和心理需求。

三、无障碍设施的施工标准1.轮椅通道:轮椅通道应设计成至少120厘米宽,每个通道的转弯角度不应大于90度。

2.门:门的通道应为至少86厘米,满足轮椅通过,门的把手应该放置在不超过122厘米的高度以上。

3.楼梯:对于楼梯,可以设立坡道或无障碍电梯,楼梯台阶宽度应至少为90厘米,高度应在不超过15厘米。

4.厕所:厕所应该设计成防滑且布置紧凑,便于残障人士的使用。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方便行动不便人群(如残疾人、老年人等)顺利出行和使用公共设施而设计的设施。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对于社会的包容性和公平性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来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首先,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当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包括轮椅使用者、视力受损者、听力受损者等。

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这些人群的特殊需求,例如轮椅使用者需要足够宽敞的通道和无障碍的坡道,视力受损者需要明确的标识和导航系统,听力受损者需要清晰的声音提示和指示。

只有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无障碍特性的设施。

其次,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当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设计者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所设计的设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例如,美国的《美国残疾人法》规定了对于公共建筑和设施的无障碍要求,设计者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设计的设施合法合规。

此外,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实际的使用情况和环境特点。

不同的场所和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设计方案。

例如,在室外环境中,设计者需要考虑到地形起伏、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无障碍设施在各种天气和地形条件下都能正常使用。

在室内环境中,设计者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布局设计等因素,确保无障碍设施与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相协调。

最后,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需要注重细节和实用性。

设计者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实际体验,从细节上进行设计。

例如,门把手的高度、卫生间的空间布局、楼梯的扶手设计等都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只有注重细节和实用性,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目标。

总之,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是保障行动不便人群的基本权利和尊严的重要保障。

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考虑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特点,注重细节和实用性,从而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无障碍设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一个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扶手起点水平段应安装盲文铭牌。
(5)、扶手的粗细要易于抓握,应以残疾人、老年人及幼儿为使用对象。 (6)、扶手的形态应与栏杆相协调。
无障碍停车位
2. 无障碍设施类别及要求
2.4 无障碍电梯设计
2. 无障碍设施类别及要求
2.4 无障碍电梯设计
残疾人专用厕位牌
3. 无障碍设施现状分析及原因
海口西站缘石坡道
2. 无障碍设施类别及要求
2.2 盲道设计 sidewalk for the blind
盲道本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 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go-ahead blind sidewalk) ;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 (warning blind sidewalk)。
1.基本概念
(1)、无障碍
• • 无障碍英文为barrier-free,指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兴建的各种设施不仅要满足 正常人使用,还要能够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使用。 在无障碍设计概念提出之前,许多设施的设计是按照健全的成年人的活动模式和 使用需求来考虑的,因而不适合残疾人和老年人使用,形成使用障碍,令他们的 心理和精神产生压抑和不安。
无障碍公共设施
Barrier-free facilities
本讲主要内容
1. 基本概念
(1)、无障碍
(2)、无障碍环境 (3)、无障碍设施 (4)、无障碍设计
• • • • •
2. 3. 4. 5. 6.
无障碍设施类别及要求 无障碍设施现状分析及原因 无障碍公共交通设计要点分析 无障碍色彩设计 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南京电梯低位盲人按键和语音提示
2. 无障碍设施类别及要求
城市道路环境中无障碍设施设计的内容主要有人行步道中的盲道、坡道、缘石坡道; 人 行横道的音响及安全岛; 人行过街天桥与人行过街地道中的盲道、坡道或升降平台、扶 手、标志; 公交停靠站、交通信号、停车位等。 但是在新建或改建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时应依据不同地区的条件、道路的性质、人流的 状况、公交的运行以及居住区分布等情况进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置。
1.基本概念
(3)、无障碍设施
• • 创造无障碍环境离不开无障碍设施建设。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在居住、出行、 工作、体闲娱乐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和使用所 建设的物质环境和配套服务设施。外部无障碍设施主要包括: 1) 水平类:坡道、缘石坡道、盲道等。 2) 垂直类:无障碍垂直电梯、升降台等升降装置等 3) 标识类:警示信号、提示音响、指示装置、无障碍标志等
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方 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 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 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具体有坡道、盲道、盲人过街音响指示器、地 面防滑、扶手栏杆、残疾人专用厕位、残疾人车位和残疾人轮椅席等。 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主要是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 得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读物 等。

1.基本概念
(4)、无障碍设计
“从人权的角度来说,人生来是平等的,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使用任何公共设施都应 该是同等的,不能因为人的损伤、残疾或老年或儿童的年龄因素成为使用的障碍”。 “无障碍设计是旨在消除和减轻人类行为障碍的各种设计”。 一个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残障人士、老人、妇幼、伤病等相对弱势人群充分参与社 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是一个城市物质 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随着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生活的要求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加 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建设日益迫切。 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公众可以共同参与的公共环境,任何人都可 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公共活动,消除人们心理及物理环境方面的障碍。
服务奥运会的3种无障碍出租车
服务奥运会的3种无障碍出租车
服务奥运会的3种无障碍出租车
无障碍设施--轮椅升降平台和爬楼车
北京博爱医院无障碍电梯
2. 无障碍设施类别及要求
2.3 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的设计
2.3.3 扶手和栏杆的设计
栏杆的设置在于确保行人安全,栏杆在人行天桥的造型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和 幼儿通行,扶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设二层扶手,上层高度900mm,下层高度650mm。 (2)、扶手应保持连贯,起点和终点处应延伸300mm。 (3)、扶手应安装坚固。
2. 无障碍设施类别及要求
2.1 2.1.1 缘石坡道设计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行走中最方便和最安全的地带。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 许多城市,人们近距离的步行约占城市居民出行量的30~40%。 通常人行道的地面高出车行道地面150200mm。当人们通过人行横道时,需走下一步台阶再上一步台阶继续行走。 这种现象给乘轮椅残疾人的通 行带来了困难,通常要在旁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 因此,在各种路口的人行道及城市广场,大型公共建筑 入口等处,应设置可供轮椅通行的缘石坡道。 缘石坡道的坡面可设计成单面坡形、 三面坡形及扇面形等多种形式。通常缘石坡道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 道路交叉口是缘石坡道重点设置部位,要注意与人行横道和安全岛的良好结合, 使乘轮椅残疾人安全、方 便地行驶到马路对面的人行道。 缘石坡道的坡度为 1:12~1:20,缘石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mm,坡面应平整和防滑,坡道下口的平缘石 2.1.2 不得超过车行道地面20mm。人行道上的盲道可与缘石坡道衔接。目前缘石坡道已在上海城市道路中广泛 运用, 不仅解决了乘轮椅残疾人的通行困难,对老年人、妇女、幼儿及携带行李者也带来了方便。

1.基本概念
(4)、无障碍设计
• • 无障碍外部空间的构建要通过无障碍设计。 1974年联合国召开《有障碍者生活环境》专家会议有人提出“无障碍设计”概念, 它是指消除对使用者构成障碍因素的设计(Barrier-Free Design),这里所指的“使用 者”原来主要是指有生理障碍的人群,后来“有障碍者”概念的含义又有所扩大, 还包括孕妇、儿童和老人,以及背负重物或受伤的人员,甚至包括暂时遇到不便 的人,即所谓The Handlicapped Person(有困难者)。 无障碍设计是指无障碍物,无危险物,任何人都应该作为人受到尊重,能够健康 地从事文化生活而进行的设计。无障碍设计意味着向用户提供一种可能,使其不 受约束地持续的使用公共空间和设施。近几年来在高度现代化的城市社会生活中, 都是以正常人(身心能力无缺陷)为基准来制定设计原理的,而老年人和身心有障 碍的人们却往注被忽视。因此正常人可以正常使用的东西对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 来说却成为一种障碍,使得整个建筑不能够被使用,障碍之多使得他们不能在这 些城市生活。人类生来应当是平等的,无论是谁都有共享城市公共空间的权利, 人身体的一部分能力衰退和缺损不应该影响其整个人格的存在。
小便池加装扶手
无障碍厕所门口加道宽敞安全方便行动不便者进出使用
无障碍浴厕,空间宽敞安全,方便 坐轮椅的肢障学生使用。
无障碍浴厕洗手台等皆经身障生试用后再调整,以符应使 用者需求
升降椅,协助行动不便学生入池游泳
2. 无障碍设施类别及要求
2.1 缘石坡道设计
缘石坡道 Curb ramp 属于无障碍设施的一种。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 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行道行使的一种坡道。
2. 无障碍设施类别及要求
2.3 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的设计
2.3.1 轮椅坡道的设计
轮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坡面应平整防滑。如受地形限制,无法设置轮椅坡道,宜设无障碍电梯或 升降平台。
2.3.2
梯道的设计
梯道的宽度不应小于2000mm,中间平台深度不应小于2000mm,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150mm,宽度不应小 于300mm,踏面应平整且防滑,前缘不应有凸出部分,应放高度不小于100mm 的安全挡台,宜设置顶棚。
1.基本概念
(2)、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在居住、出行、 工作、休闲娱乐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地通行、使用设施和获得信息、服务而提 供的各项条件。 •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物质环境包括:无障碍建筑(室内无障碍环境)以及城市无障碍系统(室外无障碍环 境),其中无障碍建筑包括公共建筑和私人住宅,城市无障碍系统包括各种公园等游乐 场所及道路无障碍系统等。
我国城市道路环境中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十多年来,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 我国的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大 连、青岛等大中城市比较突出。在城市道路方面, 我国一些大城市的主干道、主要商业步行 街、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的人行道铺设了盲道, 路口设置了缘石坡道; 部分路口、 人行横道配置了与红绿灯同步的过街音响信号装置。许多小城市也逐步加强了城市道路无障 碍建设。 但总的看来, 城市道路环境无障碍设施设计规范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很多设施流于形式, 得不到认真的落实和管理。同残疾人、老年人的需求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相比, 我国的 无障碍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显得较为落后, 远不能满足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求。
2. 无障碍设施类别及要求
2.3 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的设计
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的设计应保证城镇快速生活节奏的人流的畅通,并应满足社会不同人口结构的需要, 特别要考虑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 为此,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应设计成具有平缓坡道和梯道相结合的形式,可使乘轮椅残疾人、老年人等安 全方便地通过。而对于急于上班、上学、办事的人们,可在另一侧设置快速通行梯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