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课程纲要

六年级课程纲要

六年级音乐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音乐◆课程类型:小学音乐必修◆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2册◆适用年级: 小学六年级◆课时:30课时◆授课对象:外国语小学六年级1班、2班,3班,4班,5班。

◆使用时间:2014学年上学期◆设计者:赵岚/二七区外国语小学课程目标:1、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

2、学习常见的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能够借助乐谱熟悉音乐作品的主题,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了解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

欣赏中外作曲家的优秀音乐作品,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等。

4、在学习创作歌曲的同时,培养学生演唱(或演奏)自己创作歌曲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5、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

四、课程内容:实施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 2册。

2、课内资源。

利用教材内的歌曲学习,节奏训练,读谱知识,聆听欣赏等进行学习。

3、课外资源。

利用班班通等现代科技手段学习,拓宽学生视野和听觉空间,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学习音乐。

二、教/学活动。

(1)节奏、旋律学习。

(2)歌曲旋律学习。

(3)乐句填空。

歌曲学习。

为旋律填词。

(4)歌曲欣赏。

(5)歌曲创作。

三、评价:1、评价方式。

对学生激励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应体现自主性原则。

2、评价要素。

分态度习惯、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三个领域。

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如兴趣、情感、态度等。

新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大纲

新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大纲

新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
1. 通过本学期的音乐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基本概念和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2. 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表达和创作能力。

3. 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 音乐基本概念和技巧的研究:
- 音符、节拍和节奏的认识与理解;
- 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音乐要素的研究;
- 歌曲的演唱和鼓掌节奏的掌握。

2. 音乐欣赏和表演的培养:
- 听音乐、观赏音乐视频,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 研究唱歌和合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 角色扮演和乐器演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课堂教学方法:
- 创设情境,积极参与和体验;
-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游戏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
1. 平时表现评价:
- 学生课堂参与和表现;
- 作业完成情况。

2. 考核方式:
- 音乐作品表演;
- 示范演奏或演唱评估;
- 学生作品评价。

四、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
1. 新湘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音乐器材和道具;
3. 音乐视频和录音资源;
4. 相关音乐软件和应用。

五、教学安排
1. 每周两节音乐课,每节课40分钟;
2. 安排听课、表演、合唱和乐器演奏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3. 每个学期结束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展示。

六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纲要

六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纲要

六年级《音乐(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音乐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课时;36课时设计者:荆萍君本学期的教材是由是由中国地方音乐和外国典型代表音乐等内容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并且加入了一些中国流行音乐和民族京剧音乐,学生通过聆听、演唱等途径,感受、体验其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

本册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在形式编排上沿用前面的形式,在内容层次上较以前在深度和难度上有了增加,如歌曲编排上的难度较以前有了提升,安排了《今天是你的生日》等难度的歌曲;在欣赏方面上学生在六年级以前对西洋乐器有了了解,本册内容上就安排了西洋乐器的分类和西洋乐器的排列;在评价方式上较四五年级的评价内容有了提升并且更加全面;总体上本册教材承上启下内容丰富多彩。

六年级学生活泼开朗,喜爱音乐,通过五年的音乐学习,储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演唱和演奏技能,有了一定的音乐学习能力。

他们乐于进行小组合作,能够对同伴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价。

六年级的孩子处于变声期,教学时应注意对他们嗓音的保护。

第一单元《芬芳茉莉》《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河北民歌)《东边升起月亮》第二单元《悠扬民歌》《妈妈格桑拉》《小河淌水》《迪克西岛》《赶圩归来啊哩哩》第三单元《美丽童话》《木偶兵进行曲》《月亮姐姐快下来》《魔法师的弟子》《波斯市场》第四单元《京腔京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校园小戏迷》《你待同志亲如一家》第五单元《赞美的心》《今天是你的生日》《龙的传人》《五彩缤纷的大地》《黄河颂》第六单元《两岸情深》《半屏山》《丢丢铜仔》《阿里山的姑娘》第七单元《七色光彩》《七色光之歌》《木星---欢乐使者》《萤火虫》《日出》。

六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六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六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纲要
学科目标
本学期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音乐欣赏: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音乐理论:研究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符、节拍、音
阶等。

3. 音乐表演:研究基本的音乐表演技巧,包括声乐和乐器演奏。

4.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
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 听觉教学:通过听音乐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演奏和表演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

3. 创造性教学: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4.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音乐作品和表演成果。

3. 测试评估:进行音乐理论和音乐欣赏的测试评估。

教学资源
1. 音乐教材:使用本教材提供的音乐教学资源。

2. 音乐器材:提供适当的乐器和音乐设备供学生使用。

3. 多媒体资源: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和展示教学素材。

其他注意事项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发展他们的音乐天赋和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与表达能力。

3. 课堂上遵守音乐礼仪,尊重他人的演奏和创作作品。

4. 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机会。

以上为六年级音乐下册的课程纲要,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所收获。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纲要精品资料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纲要精品资料小学音乐课程纲要(六年级上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授课时数:同一首歌4课时草原牧歌4课时多彩的美洲4课时芬芳茉莉3课时神奇的童话4课时劳动的歌4课时黄河黄土是咱的根3课时机动时间4课时总计30课时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七大课,分为欣赏曲目和歌曲两部分。

欣赏曲目有《我的祖国》、《大中国》、《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合唱《万马奔腾》《天堂》等。

歌曲有《同一首歌》《红河谷》《茉莉花》《小黄鹂鸟》《洛列莱》《银杯》等,其次还有部分补充教材。

针对现有的教材根据班级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精品资料二、学情分析:我选择的是六年级的学生,本年级学生大部分爱好音乐,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研究能力,有较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

随着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的活动能力也随之增强。

三、课程总目标通过音乐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时间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1、坚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造就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教学策略与步伐:精品资料1)提醒自己要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音乐研究的愉悦和能力。

2)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研究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重视学生音乐研究的过程,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其研究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构造音乐教学,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勉力理论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六年级音乐上学期课程纲要

六年级音乐上学期课程纲要

六年级音乐学科上学期《课程纲要》资源背景分析: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乐谱,歌谱,曲谱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学生们的唱歌习惯比上学期要好,喊唱的现象减少了。

但是创编动作的时候往往是女生比男生活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地喜欢上欣赏课,但是有些复杂、很古典的乐曲,他们有时还是会耐不住性子。

本学期共有八课,分别是《同一首歌》、《草原牧歌》、《多彩的美洲》、《芬芳茉莉》、《神奇的童话》、《劳动的歌》。

让学生欣赏几首乐曲,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另外本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课程目标: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

5、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6、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爱国主义精神及友爱精神。

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同一首歌 3第二单元草原牧歌 3第三单元多彩的美洲 3第四单元芬芳茉莉 3第五单元神奇的童话 2第六单元劳动的歌 3第七单元黄河黄土是咱的根 2音乐宫1课程实施:㈠教学方式1、教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的知识和技巧。

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演唱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教材进行范唱或范奏;配合教学内容出示相应的挂图及实物(如:乐器),运用录音、幻灯、录相等视听电化教具。

六年级音乐教学大纲

六年级音乐教学大纲

六年级音乐教学大纲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发展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增强其音乐创造和表演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 听取不同类型音乐作品,了解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 研究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以及音乐中的各种音色- 研究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2. 音乐表达- 研究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研究唱歌和演奏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研究音乐创作和编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和合作的音乐创作3. 音乐鉴赏- 探索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传统- 研究分析音乐作品的美学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研究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4. 音乐知识和技能- 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符、节拍、调式等- 研究乐谱的阅读和演奏技巧- 研究简单的和声和音乐分析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 组织听力活动,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提供唱歌和演奏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使用多媒体技术,如音乐视频和互动软件,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结合教材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估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组织音乐演出和比赛,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积极性- 定期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测试,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展-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参考资料- 音乐教材和教辅书籍- 网络资源和音乐软件- 音乐演出和比赛相关资料以上是六年级音乐教学大纲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六年级 下 音乐课程纲要

六年级 下 音乐课程纲要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学校:郑州市金水区中方园双语学校课程名称: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设计者:李珂适用年级:六年级总课时: 共计16课时一、课程目标: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课程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为其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通过创作儿童歌曲的系统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创作技巧,有一定的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歌曲美的认识及鉴赏能力,感受旋律美、歌词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

3、在学习创作歌曲的同时,培养学生演唱(或演奏)自己创作歌曲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

4、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

5、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扩学生音乐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启发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六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了,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由于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手段,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

1、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器乐方面:能掌握所学乐器的名称、外型、特点、演奏姿势、音色。

3、欣赏方面:能根据音乐的基本要素,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所描述的意境。

4、视唱、节奏练习方面:基本掌握所学知识。

5、表演方面:能根据要求编排动作,正确表达歌曲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音乐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音乐
◆课程类型:小学音乐必修
◆教学材料: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下册音乐》
◆授课时间:21课时左右
◆授课对象:东高小学六年级学生
【课程总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课时1:学前教育:了解上课应遵守的纪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一组第一单元《爱满人间》(三课时)
内容标准: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初步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在分小组合作创编集体舞的过程中,发挥大多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

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爱星满天》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爱的奉献》《欢乐颂》
第三课时 1、集体舞《欢乐颂》2、集体舞《歌声与微笑》
第二组第二单元《学曲艺》
内容标准:
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
乐的愿望。

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对前两节课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

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组织、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安排:
第二单元《学曲艺》
第一课时《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
第二课时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欣赏四川清音《小放风筝》欣赏太平歌词《说大话》。

第三课时音乐活动--说演弹唱曲艺
第三组第三单元《古曲新韵》
内容标准:
欣赏古曲《阳关三叠》,了解埙的相关知识;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通过欣赏筝曲《渔舟唱晚》,认记民族管弦乐器--筝的形状和音色;想象乐曲描绘的夕阳西照下湖面歌声四起,丰收的渔民满怀喜悦,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安排:
第三单元《古曲新韵》
第一课时 1、欣赏埙、中阮重奏曲《阳关三叠》2、学习歌曲《阳
关三叠》。

第二课时欣赏筝独奏《渔舟唱晚》
第三课时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内容标准: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

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

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准备"爱我中华"的歌曲、音乐、舞蹈、图片介绍、服饰等资料。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

教学安排: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第二课时
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认识马头琴。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爱我中华》
第四课时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第五单元《歌剧之窗》
内容标准:
使学生了解歌剧《党的女儿》的剧情。

欣赏剧中玉梅的唱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学唱最后一幕的唱段《杜鹃花》。

了解歌剧《卡门》的剧情。

欣赏管弦乐合奏《卡门序曲》。

欣赏童声合唱《街头少年》。

了解作曲家比才。

教学安排:
第五单元《歌剧之窗》
第一课时
1、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2、学唱歌曲《杜鹃花》
第二课时欣赏《卡门序曲》
第三课时欣赏《街头少年》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告别时刻》
内容标准:
学习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体会和表现音乐作品中积极健康的音乐风格,运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演唱方式。

欣赏《老友进行曲》,感受乐曲轻快、优美的旋律。

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通过想象,描述各段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小组合作,创编一个乐段或部分旋律的图形谱,为乐曲伴奏。

通过欣赏这首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记忆哼唱主题部分。

了解、认识著名的音乐剧女王莎拉•布莱曼以及她的代表作品,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学唱歌曲《同一首歌》,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安排:
第六单元《告别时刻》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第二课时欣赏乐曲《老友进行曲》
第三课时欣赏歌曲《告别时刻》
第四课时学唱歌曲《同一首歌》
第五课时活动:"毕业晚会"
【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方式:
问题教学。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

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练主要内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收集音像资料,谈话等途径实现。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以现行音乐课程标准为主体,结合我校个性化课程实施计划,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音乐教学评价的活动性、开放性,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通过音乐学习活动,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积极推动音乐个性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1自选内容:
在这个学期所学的歌曲中,自己选择最喜欢和擅长表现的一首歌曲来作为考试曲目。

2平时表现
是指每课或每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于评价。

3特长展示:挑自己最棒的一件乐器演奏,或一首歌曲演唱,按A、B、C、D等级评定。

4打分标准:
自选内容 70%
平时表现 30%
特长展示按A、B、C、D等级评定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音乐学科教学评价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评价,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愉快和谐的评价氛围,淡化学生的考试心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

2、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重视学生的自评,应有利于增强学
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情感的表现。

3、要根据各学科不同的目标及学生不同的音乐水平恰当的选用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考核项目中,让学生自选有兴趣、有特长的项目进行考核,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扬长避短,满足表现欲、发展特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