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模拟电子元件及其功能。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的定义和特点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常用的模拟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和示范,介绍常用的模拟电子元件及其功能。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通过对实验报告的评估,了解学生对常用模拟电子元件功能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等。

常用电路分析工具: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频率响应分析法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通过示例电路,演示常用分析方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电路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模拟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

通过对实际电路分析的评估,了解学生对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放大电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培养学生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3.2 教学内容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输入、输出和反馈关系。

放大电路的类型: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等。

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晶体管参数、电压增益、频率响应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通过示例电路,介绍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

引导学生进行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放大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教案
教学班级
ⅹⅹⅹ班级
教学项目
项目一:电子元器件应用
任务一:发光二极管彩灯电路安装调试
教学内容
任务分析:二极管的功能和作用,在实际电路中的使用
任务实施:学生结合对发光二极管彩灯电路安装调,对二极管进行熟悉。关于二极管,要紧熟悉其外观、分类和与其在电路的实际使用。
理论升华:(1)半导体的概念和差不多知识
教学班级
ⅹⅹⅹ班级
教学项目
项目二:电子电路应用
任务七:集成运放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安装调试
教学内容
任务分析:集成运放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实际电路中的使用
任务实施:学生结合对集成运放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安装调试,对集成运放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进行熟悉。
理论升华:(1)专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
(2)三种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前预备工作
熟悉三极管、以及电阻、电容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安装功率放大电路,对功率放大电路安装调试过程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
(1)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和特点
(2)OCL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和调整方法
教学难点
(1)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和特点
(2)OCL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和调整方法
教学重点
(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
(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要紧特点和应用范畴
(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差不多分析方法(虚短和虚断概念)
教学难点
(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
(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差不多分析方法(虚短和虚断概念)
所需时数
8学时
教学小结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教案

【2024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中文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二、实验课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三、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四、实验课程编码:30705004五、实验课性质:单独设置的实验课六、学时学分数:48学时/2学分七、开课学期:3八、适用专业(方向):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九、课程简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对非电类专业开设的独立实验课程,它相对于理论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十、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接触到与实际结合更加紧密的电子电路系统并完成模拟电路的安装、调试,熟练掌握电路参数的测试原理及测量方法。

任务要求:本实验课程是采用集中授课和单独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首先讲解实验原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讲解实验内容时需强调实验的要点、难点,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每两人一组进行独立实验,在教师的同意指导下,学生应完成相应的内容。

每组学生应相互配合,一人操作,一人记录,对实验环境,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故障分析、排除等,要求有完整的记录,在此过程中两人必须交换操作,完成实验后,每人需将预习报告及实验记录交指导教师检查、签字。

说明:(1)学时分配:合计数要与实验总学时相同或大于实验总学时数(其中超出的学时数可为选开实验)。

(2)实验属性:指所开实验为公共基础类、专业基础类或专业类。

(3)实验类型:指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或设计性。

(4)每组人数:指按规定开设本项实验每组可参加的学生人数。

(5)实验要求:指必做或选做。

十三、考核方法:本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80%,实验操作、出勤情况占总评成绩的20%。

2024版模拟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2024版模拟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04
噪声来源
包括热噪声、散粒噪声、闪烁 噪声和外界干扰等。
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导致信号失真、降低信噪比、 限制通信距离等。
抑制措施
采用低噪声器件、合理设计电 路布局、使用屏蔽和接地技术、
加入滤波器等。
提高信噪比的方法
增加信号幅度、降低噪声幅度、 采用差分放大电路等。
05
功率放大与电源管理技术
功率放大电路类型及特点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静态工作点设置在交流负载线的 中点,导通角为360°,输出波形
无失真,但效率低、功耗大。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静态工作点设置在截止区,导通 角小于180°,存在交越失真,但 效率较高。
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静态工作点设置在甲类和乙类之 间,导通角大于180°但小于360°, 兼顾了效率和失真。
LED照明产品采用高效能LED驱动芯片和智能控 制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目标。
06
实验环节与项目实践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和测量方法,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并撰写 实验报告。
常用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
压电源和功率放大器等。
运算放大器原理及应用
工作原理
01
详细阐述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
级等。
基本应用
02
介绍运算放大器在信号放大、滤波、积分和微分等方面的基本
应用。
电路设计
03
通过实例讲解运算放大器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如电压跟随器、
同相比例放பைடு நூலகம்器和反相比例放大器等。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

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1)、寻找扫描光迹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

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

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

(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

“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

“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底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全版模电实验教案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 掌握基本模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实验要求(1) 学生应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循实验规程,注意安全。

二、实验原理与内容1. 实验原理(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2) 滤波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3) 振荡电路的原理和调试方法。

(4) 稳压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实验内容(1) 验证放大电路的原理,测量放大倍数。

(2) 设计并搭建滤波电路,测试滤波效果。

(3) 搭建振荡电路,观察振荡频率和波形。

(4) 设计并调试稳压电路,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

三、实验器材与步骤1. 实验器材(1) 模拟电子实验板。

(2) 各种模拟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3) 测试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等)。

2.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电路图。

(2) 按照电路图,搭建实验电路。

(3) 调试电路,使各参数达到预期值。

(4) 利用测试仪器,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四、实验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注意安全。

2. 正确使用测试仪器,避免损坏。

3. 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请教教师。

4. 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五、实验报告要求1. 报告内容(1) 实验目的、原理和内容概述。

(2) 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图表。

(3) 实验结果分析,包括实验现象和原理的验证。

(4)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报告格式(1) 文字表述清晰,条理分明。

(2) 数据准确,图表规范。

(3) 页面整洁,格式规范。

3. 报告提交时间(1) 实验结束后一周内提交。

六、实验评价与考核1. 实验评价(1) 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Experiments of analog electron technology一、课程编码:1021004006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是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教学和学习过程。

2、通过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子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及它在物理学科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引导、启发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三、课程总学时: 30 学时(严格按教学计划时数)[理论: 0 学时;实验: 30学时]四、课程总学分: 1 学分(严格按教学计划学分)五、适用专业和年级:物理教育学;2006级。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八、大纲内容: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内容]1、示波器的检查与校准;2、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交流电压及周期;3、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4、用示波器测量相位;5、毫伏表与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测量的比较。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SS-7802示波器一台;2、EM1642信号发生器一台;3、DF1701直流电源一台;4、DF2170毫伏表一台;5、UT56数字万用表一只。

实验二、晶体管元件的认识和测量[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万用表鉴别晶体管的性能;2、了解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简单原理及使用方法,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特性曲线和参数;3、绘制小功率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并运用特性曲线求参数。

[实验内容]1、用数字万用表鉴别晶体三极管的性能;2、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1、XJ4810晶体管特性图示仪;2、UT56数字万用表;3、晶体三极管(3A X31、9014、9015)、稳压管。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设计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设计方案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通过实验学习,让学生了解器件的性能参数和应用场合,掌握电路的设计、组装、调试等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教学内容本实验教学内容涉及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电路和器件,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

通过这些电路和器件的组合设计和实验操作,让学生熟悉各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加深理解。

实验教学方法本实验采取学生自主设计和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来充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团队合作,培养集体协作和沟通能力。

实验教学设备和材料实验教学设备和材料包括实验电路板、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各种电子元器件等。

实验教学步骤1.实验前学生需要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同时需要熟悉实验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电路,包括电路图设计、元器件的选择、电路参数的计算等。

3.学生使用实验设备和材料进行电路组装、调试和测试,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4.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汇报实验成果,包括电路性能指标、电路实验现象的解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同时,学生需要将电路图和实验报告提交给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总结通过这种基于学生自主设计和实验的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能力,并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氛围,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4.1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1. 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4.1。

表4.1 实验4.1的设备与器材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 直流稳压电源双路0~30V1台2 双踪示波器0~10M 1台3 函数信号发生器低频1台4 模拟电路实验箱1台5 电子毫伏表1只6 万用表1只7 数字电压表0~1只200V8 数字毫安表0~200mA1只9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1台全班共用10 三极管9013 1只11 电阻1kΩ/0.25W1只R e12 电阻 2.4kΩ/0.25W2只R S、R c、R L13 电阻20kΩ/0.25W1只R b1、R b214 电阻500kΩ/0.25W1只R b215 铝电解电容10μF/25V2只C1、C216 铝电解电容50μF/25V1只C e3. 实验电路与说明实验电路如图4.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4.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4. 实验内容与步骤(1)电路安装①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测量其β值。

②按图4.1所示电路,在面包板或实验台上搭接电路。

安装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2)测试静态工作点①电路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首先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调至最大, 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再接通直流电源, 调节R P ,使I C =2.0mA (即U e =2.0V )。

② 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静态电压U CC 、U BQ 、U EQ 、U BEQ 、U CEQ ,并记录在表4.2中。

表4.2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试内容 U CC /V U bQ /V U eQ /V U beQ /V U ceQ/V I cQ /mA 测量值 理论计算值(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①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频率为1kHz 、幅度为10 mV 左右的正弦波,接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然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输出信号不产生失真。

如输出信号产生失真,可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

② 用电子毫伏表测量测量下述二种情况下的U O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 和u i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2-2;用公式ou iU A U =和so us U A U =,计算出不接负载时对输入电压U i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对信号源U s的电压放大倍数,记录在表4.3中。

表4.3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测试内容不接负载(R L=∞)接上负载(R L=2.4kΩ)U s/mVU i/mVU o/VA u A usU s/mVU i/mVU o/VA u A us测量值理论计算值(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置R c=2.4kΩ,R L=2.4kΩ,u i=0,调节R P 使I c=2.0mA,测出U ce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0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 W,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0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 c和U ce值,记入表4.4中。

每次测I C和U CE值时都要将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表4.4 R c=2.4kΩR L=∞U i =mVI c/mAU ce/Vu0波形失真情况管子工作状态2.0(5)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度置R C=2.4kΩ,R L=2.4kΩ,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使U s逐渐增大,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直到输出波形刚要出现失真而没有出现失真时,停止增大U s,这时示波器所显示的正弦波电压幅度,就是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将该值记录下来。

然后继续增大U s,观察输出信号波形的失真情况。

5. 实验总结与分析(1)用理论分析方法计算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填入表4.2中,再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分析误差的原因。

(2)通过电路的动态分析,计算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包括不接负载时的A u、A us以及接上负载时的A u、A us。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8.3中,再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回答以下问题:①放大电路所接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对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有何影响?②怎样用测量信号电压的方法来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4)心得体会与其他。

4.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研究1. 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2)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3)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2. 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4.8。

表4.8 实验4.3的设备与器材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 直流稳压电源双路0~30V1台2 双踪示波器0~10M 1台3 函数信号发生器低频1台4 模拟电路实验箱1台5 电子毫伏表1只6 万用表1只7 数字电压表0~200V1只8 数字毫安表0~200mA1只9 三极管9013 2只10 电阻100Ω/0.25W1只R F111 电阻1kΩ/0.25W 2只R e1、R e212 电阻 2.4kΩ/0.25W 3只R C1、R C2、R L 13 电阻 5.1kΩ/0.25W1只R S14 电阻8.2kΩ/0.25W1只R f15 电阻10kΩ/0.25W1只R b216 电阻20kΩ/0.25W1只R b317 电阻680kΩ/0.25W1只R b118 铝电解电容10μF/25V 3只C1、C2、C319 铝电解电容20μF/25V1只C f20 铝电解电容100μF/25V 2只C e1、C e23. 实验电路与说明由于晶体管的参数会随着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不仅放大器的工作点、放大倍数不稳定,还存在失真、干扰等问题。

为改善放大器的这些性能,常常在放大器中加入负反馈环节负反馈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虽然它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降低,但能在多方面改善放大器的动态指标,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展宽通频带等根据输出端取样方式和输入端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负反馈放大器分成四种基本组态: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图4.5为带有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在电路中通过R f把输出电压u o引回到输入端,加在晶体管T1的发射极上,在发射极电阻R f1上形成反馈电压u f。

根据反馈的判断法可知,它属于电压串联负反馈图4.5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4. 实验内容与步骤(1)电路安装①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测量其β值。

②按图4.5所示电路,在面包板或实验台上搭接电路。

安装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2)测试静态工作点①电路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首先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再接通直流电源,输入信号暂时不接。

②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第一级、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记入表4.9。

表4.9 静态工作点测量数据U b/ VU e/VU C/VI C/mA第一级第二级(3)测试基本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①把R f断开后,其他连线不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频率为1kHz、幅度为5mV 左右的正弦波,接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然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输出信号不产生失真。

如输出信号产生失真,可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

②在u O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 S、U i、U L,记入表4.10中,保持U S不变,断开负载电阻R L(注意,R f不要断开),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U O,记入表4.10中。

(4)测试负反馈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将实验电路恢复为图4.5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适当加大U S(约10mV),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负反馈放大器的A uf、R if和R Of,记入表4.10。

表4.10 测量数据基本放大器U S/mVU i/mVU L/VU O/V A uR i/kΩR O/kΩ负反馈放大器U S/mVU i/mVU L/VU O/V A ufR if/kΩR Of/kΩ5. 实验总结与分析(1)用理论分析方法计算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动态参数,填入表4.7中,再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分析误差的原因。

(2)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回答以下问题:①怎样把负反馈放大器改接成基本放大器?为什么要把R f并接在输入和输出端?②如输入信号存在失真,能否用负反馈来改善?(4)心得体会与其他。

4.5 基本运算电路的测试1. 实验目的(1) 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减法和积分等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2) 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2. 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4.12示。

表4.12 实验4.5的设备与器材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 直流稳压电源双路1台0~30V2 双踪示波器0~10M 1台低频1台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模拟电路实验1台箱5 电子毫伏表1只6 万用表1只1只7 数字电压表0~200V1只8 数字毫安表0~200mAμA741 1片9 集成运算放大器10 电阻若干11 电容若干12 连接导线若干3. 实验电路与说明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组成比例、加法、减法、积分、微分、对数等模拟运算电路。

基本运算电路(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如图4.7所示。

对于理想运放, 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f01iR U U R =-为了减小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R 2=R 1 // R f 。

(2) 反相加法电路电路如图4.8所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R R RU U U R =-+f f O i1i212()R 3=R 1 // R 2 // R f图4.7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图4.8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k Ω图4.9(a)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R U U R =+f O i1(1)R 2=R 1 // R f当R 1→∞时,U O =U i ,即得到如图4.9(b)所示的电压跟随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