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册18地球绕着太阳转教案 (2)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8课地球绕着太阳转 PPT精品课件2冀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8课地球绕着太阳转 PPT精品课件2冀教版
每秒30千米
地球是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 太空中运动的 呢?
1.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概念:
地球自转——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自转一周 需23小时56分4秒(24小时)。 地球公转——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 转,公转一周需365.2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由西向东
方向 周期 (顺或逆时 针) 逆时针 23小时56 地球的自 转 分4秒。 地球的公 转
季 节 变 化 对 动 植 物 的 影 响

青少年励志名言 毕业班励志格言 1、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疯狂进行到底。 2、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4、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6、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7、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中甜。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8、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9、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坚持不懈的名言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有志者事竟成。 7、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 8、百败而其志不折。 9、失败是块磨刀石。 10、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给你好处。 11、骆驼走得慢,但终能走到目的地。 12、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13、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 14、勤勉。不浪费时间,该做就做。 15、如果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你就能够做到。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绕着太阳转教案 冀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绕着太阳转教案 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绕太阳转的轨迹,即地球公转的概念。

2. 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 难点: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及季节的形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太阳模型、PPT课件。

2.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地球公转模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引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地球公转模型,加深对地球公转的理解。

6. 总结提升:通过问答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的意义。

五、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标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季节变化。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地球绕太阳转的规律和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科学思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公转的相关问题。

2. 利用模型演示法,直观展示地球公转的过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3. 运用分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对地球公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方面。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地球公转及宇宙知识的理解。

2. 组织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公转带来的地理现象。

3. 开展科学小实验,探究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8课地球绕着太阳转 PPT精品课件2冀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8课地球绕着太阳转 PPT精品课件2冀教版
每秒30千米
地球是怎样在 太空中运动的 呢?
1.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概念:
地球自转——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自转一周 需23小时56分4秒(24小时)。 地球公转——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 转,公转一周需365.2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由西向东
方向 周期 (顺或逆时 针) 逆时针 23小时56 地球的自 转 分4秒。 地球的公 转特点源自逆时针365.25天
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导致什么现象 的发生呢?
假如地轴不是倾斜的, 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 会不会有变化?地球上 还会有四季的变化吗?
地球公转时,假如地轴不倾斜, 太阳直射地轴的位置没有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没有四 季变化,因为这时地球同一点 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发生变化。
季 节 变 化 对 动 植 物 的 影 响
名言摘抄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地球绕着太阳转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冀人版

地球绕着太阳转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冀人版

1《地球绕着太阳转》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公转。

2.能用模拟动画研究地球的公转。

教学重难点:通过动画懂得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准备:微课教学过程:一、趣闻导入球球: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地球闪亮登场。

哈哈,它没来,走不开,他的岗位太重要了。

没办法,顔值越高,责任越大。

我坐飞船去关心关心它。

地球,是太阳系家族中唯一一个有生命体的行星。

他会自己旋转,自传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形成白天和黑夜。

同时,还以大约每秒30千米的速度,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绕太阳在兢兢业业地工作。

地球围绕太阳公共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个椭圆面叫做黄道面。

每年的1月3日前后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大约是1.47亿千米。

而每年7月4日前后,地球距离太阳最远,大约是1.52亿千米。

它自西向东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25天。

他总是斜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总是66.5度,公转时地轴总是指向同一个方向,北极星附近。

球球:我在百忙之中过来与大家见面,不能留在这里,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学习地球绕着太阳转。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产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想法。

二、教学过程1、阅读、理解地球的公转。

球球:通过刚才介绍,我们对地球的运动方式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整理资料,把地球的特点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让通过观看、阅读、资料整理、分析来加深对公转的认识。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炼、归纳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有序、有效的“思”,为下面亲身模拟实验的“行”做好准备。

2、猜想公转导致的现象。

球球: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天,白雪皑皑,昼短夜长:夏天,烈日炎炎,昼长夜短生。

你们知道这种季节变化与什么有关吗?生:地球的公转。

3、动画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

球球: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猜想、假设,请动手来进行模拟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吧。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8课地球绕着太阳转 PPT精品课件2冀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8课地球绕着太阳转 PPT精品课件2冀教版
每秒30千米
地球是怎样在 太空中运动的 呢?
1.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概念:
地球自转——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自转一周 需23小时56分4秒(24小时)。 地球公转——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 转,公转一周需365.2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由西向东
方向 周期 (顺或逆时 针) 逆时针 23小时56 地球的自 转 分4秒。 地球的公 转
季 节 变 化 对 动 植 物 的 影 响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 的方向迈进,并且毫不畏惧 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 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 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 先读书。
特点
逆时针
365.25天
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导致什么现象 的发生呢?
假如地轴不是倾斜的, 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 会不会有变化?地球上 还会有四季的变化吗?
地球公转时,假如地轴不倾斜, 太阳直射地轴的位置没有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没有四 季变化,因为这时地球同一点 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发生变化。

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8地球绕着太阳转》教案_(1)【精品】

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8地球绕着太阳转》教案_(1)【精品】

地球绕着太阳转【教学目的】1.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2.能调查本地动植物受四季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行记录。

3.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概念。

4.能用文字或图的形式把四季的显著特点生动地表现出。

【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一、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

但是对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地球运动又引起了哪些自然现象等,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教材用文字的形式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呈现了出,要求学生通过科学阅读,分析整理资料,加深对自转相公转的认识。

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资料,培养学生从科学阅读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下表1.对于"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个渡曟從麌從际上是一个验证实验。

通过多次模拟演示、反复的观察,分析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模拟实验的关键是要考虑用什么模拟什么。

本实验要引导学生考虑分别用什么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用什么模拟地球和太阳、用什么模拟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等。

2.可以按照教材上的图示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模拟地球的公转。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要提醒学生地球的公转是自西向东逆时针的方向,千万不能转错方向。

二是要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三是实验的条件最好选择室内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灯光最好选择直线光 (如手电筒等),这样便于学生观察。

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同学转动地球仪,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重点要指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个特殊位置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这个实验需要反复多次,学生需要反复观察、反复分析推理。

重点研究地球公转过程的规律,如地轴的倾斜等。

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引起了太阳在地球表面南北两半球直射点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是引起南北两半球四季交替变化的根本原因。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绕着太阳转教案 冀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绕着太阳转教案 冀教版

一、地球的自转1. 学习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2)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2.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5. 教学准备:地球仪、图片、实验器材。

6.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地球仪展示地球自转的现象。

(2) 讲解: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探讨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4) 实践:进行实验,验证地球自转的现象。

二、地球的公转1. 学习目标:(1) 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

(2) 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2. 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概念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3. 教学难点: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5. 教学准备:地球仪、图片、实验器材。

6.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地球仪展示地球公转的现象。

(2) 讲解: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探讨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4) 实践:进行实验,验证地球公转的现象。

三、地球的运动1. 学习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2.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5. 教学准备:地球仪、图片、实验器材。

6.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地球仪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2) 讲解: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探讨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4) 实践:进行实验,验证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四、四季的形成1. 学习目标:(1) 理解四季的形成原因。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18 地球绕着太阳转|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 18 地球绕着太阳转|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四单元18 地球绕着太阳转|冀教版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

科学知识目标:1.能解释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概念。

2.能解释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环境目标:1.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概念。

2学情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在学生学习了太阳系的奥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为下一步学习地球与月球的关系打下基础。

本节课重点学习地球公转带来季节的变化,这是本节课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也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认识地球的公转,以及公转形成的一年四季变化,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从四季的变化引入,首先通过教师帮助下的学生阅读分析资料,了解地球自转公转,利用教学课件和模拟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地球的公转是引起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经过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

有关地球自转、公转的知识学生或多或少的从课外了解了一些,他们渴望知道更多的有关知识,而太阳及宇宙世界离我们比较远,且不易研究,一两节课时间不可能把有关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地球自转、公转有非常全面的了解,教师对地球自转、公转的语言描述,也不可能做到非常清楚非常直观,为解决这一问题,运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学习的辅助手段,为学生学习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使他们能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更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设置问题情景——激趣引入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索了太阳系的奥秘,谁来说说在太阳系中有哪些行星?预设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绕着太阳转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能解释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概念。

能解释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科学探究: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能调查本地动植物受四季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完成相关的实验与研究。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三、教学准备:蜡烛、地球仪、绳子、大头针、关于四季变化的资料和图片等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这一现象,设疑导入:你知道这种季节变化与什么有关吗?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运动形式
(1)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运动形式有自转和公转两种。

方向都是由西向东(即逆时针方向)。

(2)通过分析自转和公转的时间,结合地球仪的模型运动,让学生猜想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自转产生昼夜变化,公转产生季节变化)
2、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利用学生上面的猜想,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1)讲解实验方法。

(参考教材的叙述)
重点让学生明白,既然是模拟实验,关键要理解是用什么来模拟什么。

实验注意事项:“地球”的公转方向不能弄错;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应保持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2)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
(3)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个特殊位置上,“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讨论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4)汇报交流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解释地球上四季的变化。

(5)引申讨论:如果地轴不倾斜,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会变化吗?地球上还会有四季吗?
3、总结本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关于四季变化的资料和图片(或制成课件演示),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认识动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结合前面的观察,讨论:季节变化对身边的动植物有什么影响?
(2)汇报交流
要求学生能用身边常见的动植物来加以说明。

(3)根据交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身边的一两种典型的动植物分组研究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完成教材的表格。

(4)分组交流各组的研究成果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四季
(1)出示教材中的图片
观察,教材上用一棵树把一年四季变化表现出来了,那么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法也来表现一年四季的变化呢?看谁想像力最丰富!
(2)各自完成自己的作品
(3)全班交流
[本环节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形象思维的能力,鼓励学生用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
3、总结全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