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优质教案
13-动荡的中东地区(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教案)

第 13 课动乱的中东地域教课目的基础了解中地域的地理范,中地域在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价知识掌握中的复性以及解决地域做出突出献的重要人物能力剖析教材巴勒斯坦的由来如何?中火仍有何详细表?次中争生的直接原由是什么?争来的最重的结果是什么?巴以和平训练归纳象程做出献的重要人物有哪些?过程研究本源中地域的地理特色是中争仍的根来源因?中地域火仍,方法本和平程的原由是什么?火仍和不安是二后中地域史展的最大特色,其原由既有感情唯物史生计之争,也存心形之争;既有当地人的利益之争,也有局外大国的态度利益之争;既有史留之争,也有理不妥引的之价值争⋯⋯观人物价在中地域复的矛盾中,以色列的拉与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等人了乞降平解决都作出了很大献,是得敬爱的史人物教课要点烽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域盘根错节的矛盾教课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由来、中东地域烽火频仍的原由教课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各出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址?(列表比较)名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时间公元前 7 世纪公元1世纪公元7世纪地址古代印度(尼泊尔)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2. 教师趁势导入:此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出生地址都属于“中东” 地域。
这里为何叫做“中东” ?它们在地里上和历史上有什么特色?此刻状况如何?请认真阅读课文、插图和有关地图。
课件演示导读纲要(指引学生研究、交流、议论、练习。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中东烽火频仍有何详细表现?2.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由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结果是什么?3.中东地域的地理范围如何?它们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如何?4.中东地域的地理特色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来源因吗?中东地域烽火频仍,和平历程困难的原由是什么?5.对巴以和平进度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神值得纪念?组织学生学习和研究新课(课件演示有关图片,指导学生察看思虑,教师解说事件原由,分层分析,学生“动脑筋”)烽火频仍的中东1.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如何?A. 历史上犹太人( 希伯莱人 ) 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域居住过。
教学设计1: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课标要求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教材分析动荡的中东地区》是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的一节课。
本课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按照一条线索“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
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爆发,但地区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中东问题尤为突出,它集中了战后国际社会的各种矛盾,民族、宗教、政治、经济、地缘……任何构成混乱与动荡的因子都能在中东发现其渊薮,这也是中东问题至今悬而未决的症结。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错综复杂的中东矛盾”这一关键问题。
解决好了这一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经过了一年多历史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更善于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地理课程刚刚讲完中东地区,学生对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探究历史问题,有利于本课的学习。
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局势动荡的表象很感兴趣,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动荡局势的成因、后果缺乏理性思考。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中东地区在地理、交通、经济方面的重要价值;认识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及为解决中东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收集中东地区的特点、为中东和平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中东问题的历史根源、美国为什么偏袒以色列等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资料特别是历史图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小组合作意识。
通过探究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初步培养综合学科知识,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中东和平进程的艰难和曲折,感受中东动荡带给人类的创伤,认识到在尊重、理解、包容基础上的平等对话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初步养成热爱和平、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和共存发展的价值判断。
人教初中历史九下《13 动荡的中东地区》word教案 (2)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2.三维目标使命感,和透过历史现象教材分析中东地区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各个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加之历史、宗教和种族矛盾,领土、水资源、耶路撒冷的主权之争,使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战争频仍,而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中东的和平进程曲折反复、步履维艰。
本课分两目内容:第一目,战火频仍的中东,介绍了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以及中东战争的原因及前四次中东战争的概况。
第二目,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介绍了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战争频仍的原因;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为解决中东问题进行的长期努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处理方法:播放录像,让学生感知四次中东战争的场景;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概括中东战争的原因及影响,以理解中东局势的特点:动荡不安、战争频仍。
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的展示、分析,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复杂的矛盾,自行总结、概括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原因。
难点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中东地区战争频仍的原因。
处理方法:用图示法展示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既形象直观,又易于学生理解;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的展示、分析,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复杂的矛盾,自行总结、概括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从而突破难点。
1.史料教学法:展示音像、图片、文字资料,通过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理解历史知识。
2.图示法:教师将所要讲述的内容,通过演示的方法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或前后结合,通过讨论、探究得出正确结论,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板书设计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设计一:,一、战争频仍的中东\b\lc\{\rc\}(\a\vs4\al\co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四次中东战争的概况))特点:动荡、战争频仍,二、错综复杂的矛盾\b\lc\{\rc\}(\a\vs4\al\co1(重要的地理、战略地位,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历史、宗教、种族矛盾,领土、水资源、耶路撒冷主权的争夺))道路:曲折、步履艰难设计二:,)情景导入设计一:多媒体展示如下图片图1图2图3教师讲述:2007年11月11日,大批的巴勒斯坦民众自发地集会(展示图1),以各种形式隆重地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就连儿童也点燃了蜡烛,虔诚地为他祈福(展示图2)。
新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word教案

学生活动
设计 意 图
①犹太教②基督教③伊斯兰教④佛教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下列有关阿以冲突的表达不确切得一项是 (D)
A族矛盾、宗教矛盾是阿以冲突的原因
B大国的干预使阿以问题复杂化
C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D阿以冲突不可调和
4、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表现在哪些地区?
情感
态度
使学生认识巴以冲突是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中心,民族争端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宽容才能真正挽回和平。
教学重点
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学难点
巴勒斯坦的由来;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教师由介绍导言中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切入本课主题──动荡的中东地区。以幻灯片方式展示中东地图,并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第一,“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第二,现在一般所说的 “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第三,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第四,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采用画图方式总结本课,教师行间指导。
五、布置作业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动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包括(D)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认识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民族问题;(3)掌握中东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4)了解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及其现状。
2.能力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当今世界的认识和理解;(2)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民族问题;(3)中东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2.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及其现状;(2)如何使学生理性看待中东地区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听课、讨论、辩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2.以小组活动和班级讨论为主要形式;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预习(前置任务)1.请学生预习本单元内容,了解中东地区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对当今中东地区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预习内容:(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认识中东地区的宗教与民族问题;(3)掌握中东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4)了解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及其现状。
二、教师引导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了解中东地区的位置及特点,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帮助他们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包括古代的东方世界、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中东地区现代化过程。
3.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及其现状,并使他们能够理性看待中东地区的问题。
三、作业1.要求学生对中东地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并写出一篇200字的小论文,表达个人对中东地区历史、民族、宗教、政治等问题的看法和理解。
2.要求学生能够在小组或班级之间就中东地区的问题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2.作业评价:小论文和辩论3.考查方式:笔试和口试结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案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中东”地区的国家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国家。
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都在该地区生活过,主要是在巴勒斯坦地区。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希伯来人)曾建立以色列国,但纪被灭,犹太人开始流离失所。
此后一直处在周边大国的争夺和占领。
探究: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战争频仍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争相回答后,教师总结:(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2)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使中东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化。
(3)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关键。
第三幕 中东和平进程教师:中东地区动荡不安、战争频仍的原因正是中东和平步履维艰的原因,中东和平进程再艰难,爱好和平的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努力。
请同学们看书列举出为中东和平做出贡献的人物。
学生:阿拉法特、拉宾、佩雷斯、克林顿 展示:阿拉法特的身高在人高马大的阿拉伯世界 显得有些矮小,这位叱咤风云的中东名人身高竟 然只有1.60米。
他一年四季总穿一身墨绿色的 军便装,上衣扎在军裤中,腰悬左轮手枪,系军 用武装带。
1929年8月24日出生于埃及开罗, 父母家庭分别是东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带的望族。
名字阿拉法特就来源自耶路以老城附近的一座山峰,原意为 “神与吉祥”。
1994年7月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阿拉法特本人曾遭逢50多次的暗杀,终究每每逢凶化吉,被称为“九命灵猫”,并赢得政治和个人“生存大师”的赞誉。
阿拉法特更多的时光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土,阿拉法特不得不频繁地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成为举世公认的坐飞机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
阿拉法特曾对驻开罗的外国记者说:“飞机是我的祖国,也是我的坟墓。
”阿拉法特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动荡中的中东地区教案

第13课动荡中的中东地区
课程标准: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导入
有关中东地区图片(阿拉法特或巴以冲突或巴基斯坦难民营等)
录像《中东战争》
哈马斯自杀性爆炸事件的照片或报道
战火频仍的中东
梳理线索:“中东”的概念(介绍中东的地理、历史概念及中东地区的特点)。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形成;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国建立的抵制。
历史溯源:简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时事报道: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
五次中东战争(小组活动)
课堂讨论: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小组讨论: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理清线索: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之争、水资源之争、宗教之争)
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教师可以把问题逐层深入(1)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中东战争频仍的根本原因吗?(2)对巴以和平进程作出过贡献的人物有哪些?试作简要介绍。
(3)拉宾对解决中东地区和平问题做出过哪些努力?(4)中东地区内部对实现该地区和平存在哪些障碍?(5)就国际方面而言,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新闻报道: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主题活动: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可结合班会和时政)活动延伸: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针对当前中东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出一期黑板报。
参考书目:
《国别地区研究(亚太·中东·西欧)》(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南京大学)。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13 动荡的中东地区》word教案 (13)

决中东问题之我见”的探究活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
种因素造成
诞
(教师直接指出:动荡
A.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C..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益冲突焦点的原因。
的争霸更是变本加厉。
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
斯坦难民。
3、巴以冲突之宗教纷争,文化差异。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
信仰伊斯兰教。
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
有哪些?他们哪些业绩和精
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
B.最严重的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学生阅读教材、史料及图片,体会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的哪些灾难?
及的萨达特和美国的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中东地区的地理范围,中东地区在交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解决该地区问题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引文、图片等资料的阅读,引导学生概括出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是二战后中东地区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
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中东地区动荡局面形成原因和该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历史现象并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与探究”的收获与成果,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第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2.难点:第一,巴勒斯坦问题由来。
第二,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原因。
【教学点拨】本课内容的主线非常明晰,课文的两大部分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问题。
课文从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和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中东是世界上是蕴含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各个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再加上宗教、种族、历史等原因,使得在这个地区,战火一直不断。
课堂发言和课堂讨论中充分利用教材知识。
如“十月战争”、“1947年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冲突场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等照片,巴勒斯坦地图,阿拉法特与拉宾的演说片段,以及课文大小字内容等。
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除网络与图书资料外,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的国际新闻内容是获取资料的最简便快捷的渠道,只要养成做小资料卡片的习惯,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整理,就可以获得许多历史学习所必须的宝贵资料。
符合初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特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抓住这一特点,就可以取得既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收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述)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局势整体和平,局部战争;整体和缓,局部紧张;整体稳定,局部动荡。
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是出于和平状态,就像我们中国一直处于和平的状态之中,所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并不是世界上的握有的国家、地区都像我们这样,有的地方战争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对于儿童连生存这项最基本的权力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上学读书。
上节课我们提到的中东地区,那里盛产石油,国家非常富裕,但是那里多少年来,战火一直没有熄灭过。
我们课本的“导入框”内容,讲述的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
为什么那里会持续不断的发生战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地区的历史。
【讲述新课】一、战火频仍的中东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讲述)“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
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
总面积为七百多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
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中东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60%以上。
中东地区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且那里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多国家的地区,中东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那么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呢?(学生看书,总结讨论,回答)(结合地图,讲述)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莱人。
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莱人迁入巴勒斯坦,并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公元1世纪,外族入侵,犹太人流落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该地分为两部分:东部为外约旦(今约旦王国),西部为巴勒斯坦(包括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
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
1922年7月24日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为他们在早已成为巴勒斯坦人家园的、犹太人古老的祖居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减少了障碍。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的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约旦河以西的2.7万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反对181号决议未能诞生。
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讲述)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由来已久,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宗教原因、种族原因,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如此深刻的矛盾,会给中东地区带来什么样的情况呢?(回答)2.中东战火频仍的表现(讲述)这种矛盾,给中东地区带来了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
那么中东战火频仍有何具体表现有哪些?(学生结合教材,课外知识,回答)(出示图片,讲述)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打响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
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发动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以的侵埃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五战争”、“六月战争”、“六天战争”。
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而进攻以色列,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
此外,还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黎境内的叙利亚军队交战,这是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
一共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我们的“导入框”中介绍的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情况。
那么直到今天,中东地区是否稳定了呢?(回答)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以及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讲述)到今天,那里的战火仍然未熄。
五次中东战争和迄今不果的中东和平进程,充分反映出二战后该地区的“战火频仍”和局势动荡的特点,反映出该地区和平进程的艰难。
发生的如此众多的战争,那么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学生思考)(讲述)中东战争的主要争夺目标是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
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
据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余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
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1.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讲述)中东地区战火频仍,和平历程进行的很艰辛,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讲述)(1)大国争夺是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
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大国争夺的热点。
英国一战后的“分而治之”,联合国二战后进一步的“分而治之”,都说明列强在利用当地民族、宗教矛盾插手该地区事务。
(2)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领土争端是阿以之间争夺的实质问题。
以色列先后吞并或占领的土地有原来根据联合国分治决议划给巴勒斯坦的领土,包括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还有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黎巴嫩南部地区等。
(3)水资源问题在中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围绕着水资源问题,阿以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以色列通过1967年战争占领了约旦河水资源的大部分,为掌握利塔尼河的控制权,又于1978年和1982年对黎巴嫩开战。
目前,以色列近40%的水来自约旦河西岸。
几次中东战争使阿拉伯国家失去了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水资源。
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说“中东地区的水比石油更重要。
”以巴情报研究中心主任杰逊·巴斯金指出:“缺水的压力将影响谈判双方。
归还戈兰高地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那里提供了以色列的饮用水。
而让叙利亚放弃对戈兰高地水源的权利也是不可能的。
”(4)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耶路撒冷被视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告以耶路撒冷为首都。
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使巴以斗争罩上民族宗教的外衣,它增加了该地区和平进程的难度。
2.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组织讨论,活动)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教师出示幻灯片,组织学生讨论幻灯片上的题目(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总结)中东和平进程任重道远,最主要的就是要减少大国对于该地区的强权政治的干涉作用,充分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利用世界和平力量来调节该地区的争端,来彻底解决长期存在于该地区矛盾冲突。
【课堂小结】本课内容的主线非常明晰,课文的两大部分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问题。
课文从中东动荡局面的产生、动荡局面的频仍和动荡根源的复杂性展开叙述,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中东的战争频繁不断,给世界和平、当地人们的生活等等都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大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强权政治,左右着该地区的事物,延缓了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为实现世界的总体和平出一份力量,我们盼望着中东地区早日出现和平的局面。
【板书设计】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一、战火频仍的中东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2.中东战火频仍的表现3.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以及战争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1.和平历程艰难的原因2.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