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资料.ppt

合集下载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ppt课件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ppt课件
2
一、全球竞争力:教育贡献几何 一份权威的报告——
3
一、全球竞争力:教育贡献几何
一个成功的案例——瑞士的经验
人口不足800万,却有20多位诺贝尔奖 得主;缺乏经济发展必须的自然资源,却 孕育了雀巢、浪琴、欧米茄等众多国际 知名企业;国土面积仅4万余平方公里, 且60%为山区,却被评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 的国家。
12
邓小平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13
二、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3.高等教育
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 恢复高考意味着制度理性的回归
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 恢复高考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樊志民: 恢复高考为改革开放奠定了人才基础
14
二、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3.高等教育
建国初,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 1958,教育大革命 1961-1963,高等教育全面调整 文革十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1977,恢复高考制度 80年代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22
三、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反思
一个中国科学巨人的忧虑 ——钱学森之问:中国教育艰深的命题
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②“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 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 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 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③“我今年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 东西,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第1位: 汤川秀树,1949,物理 第2位: 朝永振一郎,1965,物理 第3位: 川端康成,1968,文学 第4位: 江崎玲於奈,1973,物理 第5位: 佐藤荣作,1974,和平 第6位: 福井谦一,1981,化学 第7位: 利根川进,1988,医学、生理学 第8位: 大江健三郎,1994,文学 第9位: 白川英树,2000,化学 第10位: 野依良治,2001,化学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ppt6 课件下载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ppt6 课件下载
前文盲的定义有了怎样的变化?
1.划分文盲的标准: 2001年,联合国重新定义的新世纪的文盲
标准为: 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
义上的老文盲; 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 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
管理的人。
学习探究:新中国成立后是怎样进行扫盲
工作的?取得怎样的成果?
新时期教育面临怎样的挑战?面对 挑战党和政府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1.高等教育曲折的发展历程
(1)建国初,中国的高校改造和调整参照苏联,忽视 中国实际情况
(2)1958年起,实施“教育大革命” (3)1961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4)“文革”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5)“文革”后,高考招生制度恢复,学校教育回到
(2)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新时期教育面临的挑战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 力的竞争日益激烈。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越 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 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阅读与思考:思考教育和科技、经济间的 关系?P185页
健康发展的轨道 (6)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2.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取得 的成就
(1)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 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 士后流动站、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 扩大办学自主权;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大; 中外大学加强交流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
义务教育
苏明娟,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
3.发展义务教育取得的成就及意义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PPT课件 20 岳麓版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PPT课件 20 岳麓版

年 份 学校数目 招生人数 在校学生
1957
229所 10.5万
44万
1960
1289所 32.3万源自96万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总结篇
新中国教育事业历程:
扫盲教育:人口素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更加密切
9.观察下图:思考此图所反映的内容是 (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建国初: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2.1958年起:实施“教育大革命”。
3.“文革”时: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4.1977年“文革”后:统一高考制度恢复。 5.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 伐。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 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 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成效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03 亿, 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 以下,青壮年文盲降低到5%以下。 摘掉了世界头 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岳麓版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优秀ppt课件3

岳麓版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优秀ppt课件3

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
请多多支持希望工程
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篇
请认真看图,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1953—1957年,教育 在“必须彻底地、系统地学 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的口号 下,模仿甚至照搬苏联的教 育模式。
■高等教育篇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这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栋梁、我们的梦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幼儿园小朋友们在做课间操
中学生在认真学习 小学运动会开幕式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扫盲教育 请思考:
■义务教育 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等教育的发展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扫盲教育篇
阅读与思考:我国为何要进行扫盲教育工作?
(1)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 (2)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3)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刚解放时,我国学龄 是最基本的人权。 儿童入学率还不到 20%,
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 为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 出: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 国规模的识字运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 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 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 的人权。”
我国大学建立起完善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该图为中科院200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篇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统计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篇
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畅所欲言:
1.建国初: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你如何看待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 2.“大跃进”时:教育大革命 3.“文革”时:严重破坏 4.新时期:拨乱反正,快速发展、成就巨大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ppt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ppt

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等教育的发展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扫盲教育篇
思考:我国为何要进行扫盲教育工作?(导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扫盲教育的重要性)
(1)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 (2)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3)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 刚解放时,我国学龄 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 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
11.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 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姓名: 性别: 年龄: 家庭出生: 文化程度: 张卫红 男 35岁 贫农 小学 推荐评语 出生好,热爱伟大领 袖毛主席、热爱中国 共产党;阶级立场坚 定,在农村广阔天地 里锻炼20多年。。。
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 为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 出: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 国规模的识字运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 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 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 的人权。”
结合下图设想:假如你是当时的扫盲教育者,你会怎样组织农民进行识字教育?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肓学习(50年代) 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在一间农具仓库里 给乡亲们上识字课(1957年)
新中国教育事业历程:
总结篇
扫盲教育:人口素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更加密切
9.观察下图:思考此图所反映的内容是


A.20世纪50年代农民田间进行扫盲学习 B.“文革”期间工人上山下乡运动 C.改革开放后边疆地区的扫盲学习 D.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
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
请认真看图,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42页PPT文档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42页PPT文档
师生合作及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习三个方面教育的基本情况。
刻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新加坡制定了一项关于生孩子的法律:凡 持有高等学校毕业文凭的妇女,生一个孩子
其薪金增加5%;生两个孩子,薪金增加10% 生三个孩子,薪金则增加15%。同时该法律
3.成效:(1)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2)2019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田头识 字学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落后,政府办了许 多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田头识字教学 等形式,这些形式为扫盲教育作出贡献
龙泉县建兴乡安和村的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 在一间农具仓库里给乡亲们上识字课(1957年)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每年新 增文盲大约50万;由于辍学现 象依然存在,全国约200个县尚 未普及小学教育;由于人口流动 增加,老文盲未完全扫除,新文 盲又不断产生。还有些地区扫盲 工作带有一定的运动性和突击色 彩,扫盲教育质量不高,成果难 以巩固,从而又导致一部分人复 盲.据官方数字,我国4.8亿农村 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的竟 然达到4.2亿 !这不仅是他们个 人的不幸,也是国家民族的不幸。
又规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如生育
第二胎,则要处以罚款。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起什么作用?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克服没有自然资源、国内市场需求小等不利
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迈入工业化国 家的行列,成为 2019年,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13.42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排第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议,自1966年起,每年9月8日为国 际扫盲日。联合国还决定,从2019年1月开始的十年为国际扫盲 十年,以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扫除文盲的工作。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_课件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_课件

3.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二、义务教育 1.重要性:义务教育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
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
2.措施 (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 义务教育 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 科教兴国 ”战 略。 (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国青少年 发展基金会发起“ 希望工程 ”。
3.迅速发展 (1) 1977 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2)改革开放后,大学的数量增加,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还设立了博士后 流动站,扩大了办学自主权。 (3)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 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温馨提示] 恢复高考是社会公平的重建。高考成为激励 青少年发奋学习的强大动力。高考制度的实施,有效地 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阅读与思考】 提示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科技的 进步则要依赖教育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建设已经 转而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这些都要依赖教 育的不断发展。
【解析与探究】 提示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共 同促进经济的增长。关于后面两种模式,材料选取了美、日 两个发达国家在其经济调整增长时期的情况来加以说明。可 以看出,在这种模式中,经济的增长已经不是主要依靠劳动 和资本的增长了,而是主要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增长。目前, 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长,在其生产率增长总要素中所占 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中国占的比率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 平。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 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扫盲工作 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措施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ppt16 岳麓版4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ppt16 岳麓版4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 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 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16、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 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 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 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 25、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 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0、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 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32、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 33、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 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 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 42、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 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 44、有志者事竟成。 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 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 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 1、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2、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3、不好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 5、如果愉悦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愉悦的。——赫拉克利特 6、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苏格拉底 7、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华罗庚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0、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儒效》 1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12、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13、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蒙田 14、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15、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16、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好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家具广告) 17、平凡的脚步也能够走完伟大的行程。 1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 处事》 20、咱们爱咱们的民族,这是咱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21、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袁采 22、在真实的性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2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4、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25、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26、行动不必须带来愉悦,而无行动则决无愉悦。 27、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28、人类的期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个性是在这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29、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领悟的过程,咱们应当在这过程中,领悟稳定冷静,领悟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心情说说) 30、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31、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32、如果咱们都去做自我潜质做得到的事,咱们真会叫自我大吃一惊。 3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励志名言——lz,)——罗大经《鹤林玉露》 34、你的选取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35、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发奋,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36、构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就应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3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8、咱们是国家的主人,就应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39、把自我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40、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1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国时教育状况 2.扫盲教育活动 3.成果
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 童入学率还不到20%,成 人的文盲则高达55%。为 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 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 模的识字运动。
全球文盲中有3/4是妇女,中国文 盲中近七成是女性。解放初期,全 国妇女人口中的文盲率在90%以上。 通过50多年的努力,全国共扫除妇 女文盲1.2亿,妇女文化素质大幅度 提高。1982年至今,青壮年妇女文 盲率下降了27个百分点,在各项文 盲率指标中降幅最大。但是,我国 目前仍有5500万妇女文盲,这成为 中国扫盲工作中一大难题。
1953—1957年,教 育在“必须彻底地、系 统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 验”的口号下,模仿甚 至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 大量引进苏联的教学大 纲、教科书,仅高校翻 译出版的教材就有 1391种;邀请苏联专 家讲学、参加学校管理, 仿照苏联的学校管理模 式,根据苏联的教育理 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
“大跃进”时的教育大革 命
1970年至1980年,高中在校生从423.2万增至462.2万,增加9.2%,高 等学校在校生从168.5万增至222.4万,增长32.0%;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 增长率为4.5%。
1980年至1990年,高中在校生从462.2万增至562.3万,增长21.6%,高 校在校生从222.3万增至263.2万,增长18.4%;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 增长率为4.1%。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03亿, 成人文 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青壮年文盲降低 到5%以下。 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 大国”的帽子,从文盲国家的阴影下走了出来。
我国为何十分重视扫盲 工作?为扫盲,党和政府做 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
二、义务教育
1957—196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
年 份 学校数目 招生人数 在校学生
1957
2289所 32.3万 96万
思考:你怎样认识教育大革命?
“文革”时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 坏
恢复高考制度
高考考场
1977年,“文革”中 断的高考制度的恢复,使 被剥夺了十年青春的中国 青年人欢欣雀跃。这年的 高考在冬天举行。据说有 570万到1000万人报名。最 后在全国录取了27.3万人。 “四人帮”所谓“宁要一 个没文化的劳动者,不要 一个有文化的精神贵族” 论,成了历史的笑柄。
2019年1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江泽民宣 布:中国如期完 成了向世界的庄 严承诺,实现了 基本普及九年义 务教育和基本抛 除青壮年文盲的 战略目标。
我国为何特别重视基础教 育?义务教育的普及有何重大 意义?义务教育中还有哪些问 题需要解决?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1.建国初: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2.“大跃进”时:教育大革命 3.“文革”时:严重破坏 4.新时期:拨乱反正,快速发展
发散思维:
在20世纪80年代前,日本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是相当明显的。 请看以下数据:
1955年至1970年,日本高中在校生从259.2万增至423.2万,增加63.3%; 高等学校在校生从60.1万增至168.5万,增加180.4%;1960年至1970年,国 民经济实际年增长率高达10.9%。
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巨野中学 解钢中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 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国运 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 有责。
动员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 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 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 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一、扫盲教育
希望中学的学生
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
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
中国自1986年通过义 务教育法以来,义务教育 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到 2019年,全国普及九年义 务教育人口覆盖率提高到 了91.8%,小学入学率达 到86.5%,初中入学率提 高到92.7%。
另外,全国2859个县 (市、区)中已有2478个 实现了“普九”。义务教 育投入总量持续增加, 2019年至2019年义务教育 投入平均年增12.3%。
1.普及义务教育 2.基础教育成果
她就是苏明娟,希 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她 和许许多多的贫困山区 的孩子一样无钱上学, 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 睛”打动了无数热心于 希望工程事业的人。多 年来苏明娟和所有接受 希望工程捐助的学子一 样,受到了社会方方面 面的关爱,从而顺利地 完成了小学、初中、高 中的学业。她学习勤奋 努力, 顺利地考入安徽 大学。
上述统计数据清楚表明,50年代至80年代,随着国民教育的快速稳定 发展,日本经济始终呈现出增长的势头。
思考: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
社会调查:
调查当地教育发展的现状,了 解教育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大学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电教馆等教育设施。.
现代教育快速发展
河海大学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状况
思考: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是怎样走过来的?你从中
得到哪些认识?
总结:

扫盲教育:人口素质、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运 兴

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更加密切


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