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的结构、性质、鉴别与合成.

合集下载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利巴韦林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利巴韦林的研究进展
糖 一1一磷酸 酯与 12 4一三氮唑 一3一羧 酰胺 ( C ,, T A)
为原料 , 在核苷磷 酸酯酶 ( NPs) P a 的作用 下合成 利巴 e
利巴韦的结构式 利巴韦林熔 点为 14~16C, 白色结 晶性 粉末 , 7 7 ̄ 为 韦林 , 转化率 5 . % ~9 %不 等 。核 苷磷 酸 酯酶 ( N 41 5 P
Da a , i i S e gQig i n L n,h n n Y Q
( col f i c neO at hn oma U iesy hnhi2 0 6 ) Sho f Si c f s C iaN r l nvr t,S aga,0 0 2 oL e e E i
如今 的现状 是 : 巴韦林 的化学 合成 法 是应 用最 利 普遍 的。对酶 促合 成法 有一定 的研究 , 以酶促 合成 所 法有一定 的前 景。而发 酵法 的研 究水 平还 比较初 步 , 在 国内甚 至还 是空 白。但 是利 巴韦林合 成发 酵法有其 独特 的优 点。所 以对利 巴韦林合 成发 酵法 的研 究是很 有 意义 的。发 酵法 中, 了选择 能提 供高 产 量鸟 苷 的 除 鸟苷生产 菌( 如枯 草芽孢 杆菌 突变 株 ) , 外 核苷磷 酸酶 在菌 体内的表达也 是 非常 关键 的 , 但这 正是 发酵 法生 产利 巴韦林 的瓶颈 。如 果能 在这 点上 有 突破 , 么利 那 巴韦林 发酵合成便 可以达到工业 化。
物分泌 至细胞外 J 。 2335 p . . . H对利 巴韦林 合成的影响 在发酵过程 中,
要通过对特定 微生 物 的诱 变处 理 , 选育 出营养 缺 陷型 或结构类似 物抗性 菌 株 , 以解 除代 谢调控 中的反馈 抑 制 和反馈阻遏 , 而达到过量积累 目的产物 。 从 研究表 明, 鸟苷适量情 况下 , 在 核苷磷 酸化酶 是鸟 苷转化成利 巴韦 林 的关 键酶 。也就 是 说 , 此酶 的表 达

利巴韦林说明书

利巴韦林说明书

【药物名称】中文通用名称:利巴韦林英文通用名称:Ribavirin其他名称:奥得清、奥佳、病毒唑、华乐沙、康立多、柯萨、利力宁、利迈欣、利美普辛、利赛洛、落液林、南元、奇力青、锐迪、三氮唑核苷、三唑核苷、同欣、威乐星、威利宁、维拉克、酰胺三唑核苷、新博林、Rebetol、Ribavirinum、Tribavirin、Vilona、Viramid、Virazid、Virazide、Virazole【临床应用】1.重要用于腺病毒性肺炎旳初期治疗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旳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

2.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和拉沙热(Lassa Fever)旳防止和治疗。

发热初期应用本药能缩短发热期,减轻肾脏与血管损害及中毒症状。

经静脉给药治疗由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引起旳出血热伴肾病综合征时,可减少血尿、少尿旳发生率和死亡率(国外资料)。

3.用于流感病毒感染。

4.用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

5.局部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药理】1.药效学本药系广谱抗病毒药,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也许旳机制是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旳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磷酸化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旳竞争性克制剂,克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旳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旳复制与传播受抑。

本药并不变化病毒旳吸附、侵入和脱壳过程,也不诱导干扰素旳产生。

本药体外具克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其他多种病毒生长旳作用,进入体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也也许具免疫作用及中和抗体作用。

2.药动学口服或吸入吸取迅速而完全,口服后1.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约1-2mg/L)。

小儿每日以面罩吸药2.5小时共3日,平均血药浓度峰值为0.2mg/L;每日吸药20小时共5日,平均血药浓度峰值为1-7mg/L。

本药生物运用度约45%,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旳浓度大多高于血药浓度,与血浆蛋白几乎不结合。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
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未检出
结论本品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负责人:复核人:报告人:
页码:1-1
长治市三宝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原辅料检验报告书
检品名称
利巴韦林
报告单号
JY-Y001-140807
批号
L140767
包装规格
20kg/件
供货单位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数量
620kg
请验部门
黄绿色1号标准比色液比较,
不得更深。
干燥失重不得过0.5% 0.01%
残渣残渣不得过0.1% 0.03%
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小于百万分之十
单个杂质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单杂0.01%
有关物质溶液主峰面积0.25%;各杂质峰总杂0.04%
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
峰面积1.0%
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C8H12N4O599.6%
(1)应呈正反应呈正反应
(2)供试品溶液的主峰保留时供试品溶液的主峰保留时
间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保留间与对照品溶液的保留时
时间一致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与
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2图)对照的图谱一致
一致
检查
酸度pH值应为4.0~6.5 5.6
溶液的澄清本品的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溶液澄清无色
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2图)对照的图谱一致
一致
检查
酸度pH值应为4.0~6.5 4.8
溶液的澄清本品的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溶液澄清无色
度与颜色浑浊,与2号浊度标准液比较
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或
黄绿色1号标准比色液比较,
不得更深。
干燥失重不得过0.5% 0.02%

最新关于“利巴韦林”的认识

最新关于“利巴韦林”的认识
1. 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等引起的感染。
1
2. 利巴韦林在抗病毒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 制,减轻病情。
2
3. 利巴韦林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广泛,除了用于治疗流感和呼吸
3
道病毒感染外,还可用于治疗其他多种病毒感染。
2. 利巴韦林在流感防治中的角色
3. 利巴韦林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利巴韦林的常见副作用包 括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严重时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
3. 患有严重肝病或肾病的患者应 避免使用利巴韦林,以免加重病 情。
2. 利巴韦林对孕妇和哺乳期妇 女有禁忌,可能对胎儿或婴儿 造成不良影响。
三、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
1. 利巴韦林在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最新关于“利巴韦林”的认识
目录Contents
一、利巴韦林的基本信息 三、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
二、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 四、利巴韦林的研究进展
一、利巴韦林的基本信息
1. 利巴韦林的定义和性质
02
01
1. 利巴韦林是一种抗病 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流 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 。
2. 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 毒活性,对多种病毒有抑制 作用。
3. 利巴韦林对多种病毒具有 抑制作用,包括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2. 利巴韦林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1. 利巴韦林在体内主要通 过肝脏进行代谢,其中大部 分药物被转化为无活性的代 谢产物。
2. 利巴韦林的代谢过程 主要涉及到CYP450酶系, 尤其是CYP3A4和CYP2B6 。
3. 利巴韦林的代谢速度因 人而异,受到年龄、性别、 遗传、饮食和药物相互作用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

扎那米韦:吸入用 干粉制剂奥司他韦: 口服制剂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1999年FDA批准 用于治疗无并发症 的甲型和乙型流感
利巴韦林:RSV(呼吸道合胞病毒) 、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2017/10/19
利巴韦林
化学名:1-β-D-呋喃核糖基-1H-1, 2, 4-三氮唑-3-羧酰胺 分子式:C8H12N4O5 分子量:244.21
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达89%,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张会平,王丽,钱继红.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3):272-276。
信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性好
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信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显著提高患儿病毒阴转率
总肠道病毒和EV71 阴转率分别为89%和81%,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张会平,王丽,钱继红.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3):272-276
信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显著患儿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
2、确保制剂规格相同,阀门给药量不变
信韦林®制剂技术分析
New Package New Design新设计: 材料更舒适、携带更方便 外形更美观、储存更安全 Imported Material进口材料: 法国Valois公司提供; 全球阀门占有率超过40%; GSK材料供应商; EPDM、POM材料PDE值均 小于0.15μg/D,FDA标准; Imported Material进口材料: 英国Presspart公司提供; 全球铝罐占有率超过80%; GSK、AZ等材料供应商; 铝镁合金罐微金属浸出物量 小于0.15μg/D,FDA标准;

利巴韦林颗粒说明书

利巴韦林颗粒说明书
抗酸剂对利巴韦吸收的影响:服用利巴韦林的同时服用一种抗酸剂包含镁、铝和二甲硅油,会导致利巴韦林 AUCtf 平均值下降 14%。单剂量研究结果临床相关性未知。[见表 1]
表 1 慢性肝炎 成年患者服用利巴韦林后的平均药代动力学参数(N=12)
┌───────────┬─────────────────────────┐
不可使用利巴韦林。如使用利巴韦林出现任何心脏病恶化症状,应立即停药给予相应治疗。 3、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肌酐清除率<50ml/min 的患者,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4、利巴韦林对诊断有一定干扰,可引起血胆红素增高(可高达 25%),大剂量可引起血红蛋白降低。 5、尽早用药,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病初 3 日内给药,利巴韦林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
00mg 剂量范围内,利巴韦林的剂量与 AUC0-t(从 0 时间到最后测试点之间的 AUC)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剂量与 Cmax 之间的关系呈曲线性的,单剂量在 400~600mg 以上时趋近于渐近线。
多次口服后,可以观察到在血浆中有 6 倍的利巴韦林蓄积(以 AUC12hr 为基础)。连续口服 600mg,每日两次,大 约四周可以达到稳态,稳态血浆平均浓度为 2200(37%)ng/ml,停药后测量的平均半衰期为 298(30%)小时,这表明本 品可能存在从非血浆部分缓慢消除。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已经充分的动物研究证实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突变和胚胎毒性(在低于人体用量的 1/20 时即可出现),利巴韦林会引起胎儿先天畸形或死亡,在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和停药
后至少 6 个月,服用利巴韦林的男性和女性均应避免怀孕,可能怀孕者应采用至少两种以上避孕方式有效避孕,一旦怀孕应立即告知医生。孕妇禁用利巴韦林。少量药物经乳汁排 泄,因为对乳儿潜在的危险,不推荐哺乳期妇女服用利巴韦林。 【儿童用药】

医药用级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

医药用级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

医药用级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使用方法利巴韦林(Ribaviri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物,具有抗RNA病毒和DNA病毒的作用。

它是一种核昔仿佛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利巴韦林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丙型肝炎、乙型肝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病毒性疾病。

另外,利巴韦林还可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性出血热、流感等疾病。

利巴韦林的化学特性利巴韦林的化学名称为1—[(2R,3R,4S,5R)—3,4—dihydroxy-5一(hydroxymethyl)oxolan-2-yl]一IH-1,2,4一triazole—3-carboxamide,化学式为C8H12N405,相对分子质量为244.2.利巴韦林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甲醇和乙醇,将近不溶于氯仿和乙酸乙酯。

它是一种核昔仿佛物,结构中含有三个羟基,这使得它具有较广泛的抗病毒活性。

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利巴韦林可以抑制多种RNA病毒和DNA病毒的复制,包含呼吸道合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它通过抑制病毒RNA和DNA的合成,阻断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2.免疫调整作用:利巴韦林还具有免疫调整作用,可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加强机体对病毒的防范本领。

3.抗炎作用:利巴韦林还表现出肯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相关症状。

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1.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特别容易在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引起严重疾病。

利巴韦林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2.治疗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或直接抗病毒物可以用于治疗丙型肝炎。

3.治疗乙型肝炎:利巴韦林也可以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尤其是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可以减轻肝脏损伤,抑制病毒复制。

4.治疗其他病毒性疾病:利巴韦林还可用于治疗某些病毒性出血热、流感等疾病,但需要依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

利巴韦林化学结构

利巴韦林化学结构

利巴韦林化学结构
1伊利巴韦林概述
伊利巴韦林(Ibuprofen)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主要被用于治疗和缓解各种不同类型的疼痛,如头痛、偏头痛、肌肉痛和关节疼痛。

伊利巴韦林的化学结构由一些不同的化学元素构成,比如氢、氧、氮和碳等。

2伊利巴韦林化学结构
伊利巴韦林的化学结构由一个碳链和一个苯环组成,其中,这个碳链共有5个碳原子,紧接着一个苯环,这个苯环内含有6个碳原子,整个结构与柠檬酸形成一个内存体系,中间连接着一个-CH2--CH2-结构。

碳链上结合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庆大霉素(Ketoprofen)的两个-CH3-链。

氮原子结合在苯环的1位和5位,分别结合着一个-NH2-和一个-CO-,剩下的四个氢原子分别结合在苯环的2,3,4和6位。

3工作机制
伊利巴韦林的作用机制在于该分子吸收到人体后,会与人体的受体蛋白结合。

受体蛋白是作用于控制功能中的相关蛋白,可以与许多类型的药物物质结合,并起到抑制作用,其作用结果就是抑制消炎症反应机制,获得止痛消肿的益处。

4安全性
安全使用伊利巴韦林的重要原则是让它在身体内的作用时间尽可能的短,因为长时间的作用会对轻度至中度急性疼痛产生不良影响。

当在身体内长期使用伊利巴韦林时,可能会对胃消化道有伤害,对肝脏也有可能引发毒性作用,所以在使用伊利巴韦林时,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护下使用,以获得最佳的止痛效果而又不损害身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H
N
N
HO
NN
O
OH OH
乙酰化
缩合
CaCl2
AcO
Ac2O / HOAcOABiblioteka OOAc OAcO
H3C O
N
N NH
(p-NO2-C6H4O)2PO2H
O
H3C AcO
N NN
O
OAc OAc
氨解
NH3 / CH3OH
O
H2N HO
N NN
O
OH OH
临床用途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性 上呼吸道感染、痳疹、水痘、腮腺炎等疾病,还对 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结膜炎、口炎、带状疱疹 等有治疗效果。
利巴韦林的结构、性 质、鉴别与合成
利巴韦林
O
H2N HO
N NN
O
OH OH
分子式:C8H12N4O5;分子量:244.21 化学名:1-β-D-呋喃核糖基- 1 H-1,2,4-三氮唑-3-羧酰
胺。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未;无臭,无味; 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微溶,在三氯甲烷和乙醚中
不溶; 精制品有两种晶型:mp 166℃~168℃ 和mp
174℃~176℃,两种晶型的生物活性相同。 本品常温下稳定,但光照下易变质,宜避光,密封
保存。
鉴别反应
本品的水溶液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加热至沸,即产生氨气,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合成原理
本品的合成是以肌苷为原料,经乙酰化生成1,2,3,5-O-四乙 酰-β-D-呋喃核糖,然后在双(对硝基苯基)磷酸酯的催化下 与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熔融缩合得1-(2,3,5-O-四乙酰基β-D-呋喃核糖基)-1,2,4-三氮唑-3-羧酸甲酯,最后经氨的甲醇 溶液氨解得该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