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日本风俗习惯
日本风俗习惯

日本风俗习惯
日本的留学生活丰富多彩,那么日本的风俗习惯是怎么样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日本风俗习惯
信仰忌讳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
还忌讳3人一起“合影”,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这是不幸的预兆。
日本人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
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及淡黄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图案的东西或礼物,因为它是皇室家族的标志。
日本人喜欢的图案是松、竹、梅、鸭子、乌龟等。
语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如“苦”和“死”,就连谐音的一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如数词“4”的发音与死相同,“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所以医院一般没有4和42的房间和病床。
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42”,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
“13”也是忌讳的数字,许多宾馆没有“13”楼层和“13”号房间,羽田机场也没有“13”号停机坪。
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忌说去、归、返、离、破、薄、冷、浅、灭及重复、再次、破损、断绝等不吉和凶兆的语言。
商店开业和新店落成时,忌说烟火、倒闭、崩溃、倾斜、流失、衰败及与火相联系的语言。
交谈中忌谈人的生理缺陷,不
说如大个、矮子、胖墩、秃顶、麻子、瞎聋、哑巴等字眼,而称残疾人为身体障碍者,称盲人为眼睛不自由者,称聋子为耳朵不自由者等。
日本风俗文化与礼仪

日本风俗文化与礼仪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人们非常注重礼仪和风俗。
以下是关于日本风俗文化与礼仪的一些介绍。
1. 社交礼仪在日本,人们非常重视社交礼仪。
对待客人时,必须非常热情并表示尊重。
人们通常会为客人准备一杯茶或者一些点心,并向其表示欢迎。
在日本,人们也非常注重在公共场合中的行为举止,例如,不能大声说话或嘈杂地走动以及在地铁或公交车上大声嚼口香糖等行为。
2. 茶道文化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以泡茶为主的仪式。
在茶道中,人们必须学会一些特定的礼仪和规矩,并使用特殊的器具,例如,茶道室、茶具、茶碗、茶筅等。
在茶道中,主人必须要为客人泡一碗好茶,并以一种优雅、从容的方式献上。
3. 衣着礼仪在日本,穿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礼仪。
日本人非常注重整洁和优雅的着装,而不是过于暴露或鲜明的服饰。
例如,男性通常穿着西装或传统的和服,女性也喜欢穿着和服或者优雅的裙子。
在某些场合,特定的颜色和花纹可能代表特定的意义和象征。
4. 知礼文化在日本,人们非常重视知礼文化。
这意味着人们应该通过一系列规定和礼仪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
在知礼文化中,人们通常会遵守固定的规则和礼仪,例如,向长辈鞠躬、在公共场合打电话时保持安静、在公共场所中不扔垃圾等等。
总之,日本风俗文化与礼仪是非常丰富精彩的,它们非常注重仪式和礼仪,并表达了人们的尊敬和关注。
在日本,这些文化和礼仪已经成为了人们传统的一部分,并深深影响了日本人们的行为、生活、思想和文化。
日本的风俗礼仪

日本的风俗礼仪日本人非常的遵守规矩,有独特的风俗礼仪,我们去日本留学前要了解一些服饰礼仪、仪态礼仪、餐饮礼仪、商务礼仪等,下面店铺小编为你们介绍这些礼仪吧。
日本的风俗礼仪1.服饰礼仪日本人无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很注重自己的衣着。
在正式场合,男子和大多数中青年妇女都着西服。
男子穿西服通常都系领带。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其特点是一般由一块布料缝制而成。
现在男子除一些特殊职业者外,在公共场所很少穿和服。
日本妇女喜欢描眉,她们普遍爱画略有弯度的细眉,认为这种最具现代女性的气质。
2.仪态礼仪日本人常常是满脸笑容,然而不仅高兴时微笑,在处于窘迫发怒时,也会发笑,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妇女在地板上就座时,总是坐在卷曲的腿上。
不同的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大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其余三个指头向上伸开,表示钱;伸出小指头,表示女人等。
3.相见礼仪日本人的名字一般由四个字组成。
前两个字是家族的名字,后两个字是自己的名字。
一般情况下,日本人不喜欢作自我介绍。
作为介绍人,通常要说出被介绍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他的称谓和所在单位名称等。
4.餐饮礼仪日本人自古以来就以大米为主食,他们爱吃鱼。
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有的人不吃羊肉和鸭子。
不论在家中或餐馆内,坐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即可。
日本有一种富有参禅味道,用于陶冶情趣的民族习俗―――茶道。
虽然不少现代日本青年对此已不感兴趣,但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仍受到社会的重视。
5.喜丧礼仪在日本,人们仍为重视新生命的诞生。
日本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婚礼前三天,新娘家里的人把新娘全部用品搬到新房;结婚那天,女理发师要替新娘打扮。
现在,日本的婚礼形式多样,有在神社举办的,有在教堂举办的。
6.商务礼仪到日本从事商务活动,宜选择在2-6月,9-11月,其它时间当地人多休假或忙于过节。
日本人在商务活动中很注意名片的作用,他们认为名片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因此总是随身携带。
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日本的习俗礼仪与禁忌

日本的习俗礼仪与禁忌日本的习俗礼仪与禁忌1.日本人不喜欢针锋相对的言行与急躁的风格,把善于控制自己的举动看作一种美德,他们主张低姿态待人,说话时避免凝视对方,弯腰鞠躬以示谦虚有教养。
在社交活动中,日本人用自谦语言,如“请多关照”、“粗茶淡饭、照顾不周”等,谈话时也常使用谦语;2.日常中,日本人谦虚礼让、彬彬有礼,同事、行人间极少发生口角。
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划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
三人以上交谈时,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
3.在交谈中,不要打听日本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私事。
对年事高的男子和妇女不要用“年迈”、“老人”等字样,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讳。
在公共场合以少说话为好。
乘坐日本的地铁或巴士,很少能看到旁若无人而大声交谈的现象。
4. 日本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
5.日本没有请同事到家与全家人交往的习惯。
日本人从来不把工作带到家里;6.进入日本的中校、宾馆的房间或是到日本人家里做客,一般要换拖鞋,有时上卫生间还要换上卫生间专用的拖鞋;在“榻榻米”上行走时不能穿拖鞋;脱下的鞋要鞋头朝外摆好,忌横七竖八;7.高声说话,定睛凝视他人,手插在衣袋里以及用手指指人,都会被认为是对人不恭敬。
8.忌三人并排合影,那是因为站在人间的人有受制于人之嫌;9. 日本人有不少语言忌讳,如“苦”和“死”,就连谐音的一些词语也在忌讳之列,如数词“4”的发音与死相同,“42”的发音是死的动词形,所以医院和饭店一般没有4和42的病床和房间。
用户的`电话也忌讳用“42”,监狱一般也没有4号囚室。
“13”也是忌讳的数字,许多宾馆没有“13”楼层和“13”号房间,羽田机场也没有“13”号停机坪;10.在婚礼等喜庆场合,忌说去、归、返、离、破、薄、冷、浅、灭及重复、再次、破损、断绝等不吉和凶兆的语言。
商店开业和新店落成时,忌说烟火、倒闭、崩溃、倾斜、流失、衰败及与火相联系的语言;日本的习俗礼仪与禁忌 [篇2]日本被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貌礼节。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礼仪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礼仪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其人们注重礼仪和生活习惯。
在日本,人们通过遵循一系列的规范和传统来展示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本文将介绍一些日本人常见的生活习惯礼仪。
一、尊重他人和自律日本人非常注重尊重他人,对待他人时总是表现出最大的礼貌。
例如,在日本,人们经常鞠躬以示尊重。
鞠躬的程度和时机取决于身份以及所处的场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尽量避免大声喧哗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日本人还非常重视自律,他们经常自发地遵守公共秩序,例如守时和排队。
二、进食礼仪日本的进食礼仪十分独特,体现了对食物和对他人的尊重。
在餐桌上,人们通常会首先展示出谦逊的态度。
在开始用餐前,日本人会合掌并说一句“itadakimasu”,这是一种对食物的感恩之意。
同时,他们通常用筷子来取食物,要避免将筷子插入食物中,因为这在日本被视为不礼貌。
另外,日本人也强调吃饭时要小口细嚼,不发出吵闹声。
三、穿着礼仪日本人在穿着方面也非常注重礼仪。
他们通常会选择整洁、得体的服装,并根据场合的不同来进行搭配。
例如,在正式场合,女性通常会穿着传统的和服,男性则会选择穿着礼服。
此外,脱鞋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进入日本的一些场所,例如家庭、寺庙、传统的旅馆等,人们通常需要脱掉鞋子,以示尊重。
四、对待长者和上级的尊重在日本文化中,尊重长者和上级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会敬重并听从长辈的建议和意见,表示出自己的谦虚和恭敬。
对于上级的称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日本人通常会在名字后面加上敬语,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五、浴室礼仪浴室礼仪在日本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传统的日本家庭中,浴室是一个团结和交流的场所。
人们通常会在使用浴室前彻底清洗自己的身体,然后才会进入浸温泉水的浴缸中。
另外,在公共浴场或温泉中,人们需要遵守一定的秩序,如要洗净身体并避免在浴池中激烈游泳或喧哗。
六、规范社交行为在日本,社交行为非常重要,人们通常会遵循一定的规范。
日本传统文化习俗介绍

日本传统文化习俗介绍
日本传统文化习俗包括许多方面,如家庭、礼仪、节日、服饰、食物、建筑、武术和艺术。
日本人自身也有一些独特的习俗,比如穿和服、拜年、礼节等。
家庭
日本家庭一般都是小家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很亲密。
日本人也非常重视礼貌,对家人、长辈、师长、同事等礼貌得体。
日本家庭中最大的特点是:日本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
日本父母一般都会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或小学,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礼仪
日本人讲究礼仪,对待客人非常礼貌,有一些特定的礼仪,比如:吃饭时要把食物放在碗里,不能直接用手吃;不能随便打扰别人;不能随地吐痰;不能随地吐口水;不能随地大
声喧哗;不能随地扔垃圾;不能随地抽烟。
节日
日本人有许多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冬至。
日本人在节
日期间,一般都会回家过年或者与家人一起庆祝节日。
日本人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
在新年前几天,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并且每个人都会穿上新衣服。
服饰
日本人的服饰一般分为两类:和服和日式正装。
和服是日本最常见的服饰,是日本传统服饰,一般都是白色或淡色,有些和服还会缀以一些装饰。
日式正装是日本现代服饰。
日本的文化和风俗

日本的文化和风俗日本,一个独特的国度,因其独特的文化和风俗而备受关注。
日本文化充满着神秘和诱惑的色彩,比如他们的浴衣文化、武士道、绿茶、花艺、花道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下日本的文化和风俗的诸多方面。
一、浴衣文化作为日本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浴衣文化在当代的日本已经不再流行。
然而在传统方面,浴衣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则是。
浴衣是日本人在夏季佩戴的一种特制民族服饰。
依按照传统规矩,这种服饰应该是由纯棉、麻或绢制成,并且染上淡淡的色彩。
在夏季,无论是男人、女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喜欢佩戴浴衣,去泡温泉或者参加节日活动。
二、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这里所说的“武士”,所指的就是日本的传统武士。
据史书记载,日本的武士道起源于战国时期。
当时,日本各地王侯之间经常发生权力争夺战,因此,不断涌现出了一批勇猛无比的武士。
这些人便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然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精神文化气息,即“武士道”。
这种文化体系包括:修身、尊重传统、追求目标、忠诚、义勇和友善等等。
三、绿茶绿茶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日本,绿茶也被称为“茶道”,是日本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
在日本,所有的人们都一直在热衷于品尝绿茶。
日本人认为,喝绿茶可以消除疲劳、给人带来清新、焕然一新的感觉。
同时,绿茶也被称为日本的国饮,是一种名贵的、珍贵的饮料。
四、花艺花艺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日本传统文化,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场合。
花艺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插花和花束艺术。
插花是指把鲜花插在花器中、进行造型的艺术。
而花束艺术是在花束中,通过设计色彩、造型、对称等多种技巧,使花束实现美感上的和谐与精致。
五、花道说到了花艺,我们也一定要提到另一个文化符号——花道。
花道可以说是日本文化与花艺之间的深度结合,这一传统文化技艺在日本的历史上也有着世俗宗教的背景。
通过花道,日本人可以在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在身心上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愉快的体验。
日本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日本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概述日本是一个有着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其中传统节日及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活动不仅反映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惯,也展示了他们对自然、历史和社会的崇敬。
本文将介绍一些日本的传统节日及俗。
传统节日春节春节是日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通常在1月1日或1月2日庆祝。
人们会祈祷来年的幸福和健康,并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穿着传统的和服、观看舞龙和狮子舞,并品尝传统的日本料理。
樱花节樱花节是日本人迎接春天的重要活动,通常在3月至4月举行。
人们会去公园、庭院或其他开满樱花的地方,欣赏美丽的樱花。
此外,人们还会在樱花树下进行野餐,品尝特制的樱花饼干和茶。
盆节盆节是日本人民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回到家乡,清理祖先的墓地,并举行祭祀仪式。
此外,家庭会摆放盆栽和在门前点起火焰以迎接祖先的灵魂。
中秋节中秋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日本人民庆祝丰收的时候。
人们会赏月,并品尝美味的月饼、柚子和瓜子。
此外,许多地方还会举办传统的舞蹈表演和灯笼展览。
传统俗茶道茶道是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是一种烹调和品尝抹茶的仪式。
这一俗不仅注重茶的口味,还强调礼仪、美学和精神内涵。
茶道品茶的场所通常是宁静、极简而有美感的茶室。
歌舞伎歌舞伎是一种古老的日本传统戏剧形式,起源于17世纪。
其特点是精心设计的服装、大胆的化妆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表演方式。
歌舞伎剧目通常讲述历史故事或日本传说,并结合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
和服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服装,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和服通常由精细的丝绸制成,包括长袍、腰带和特殊的鞋子。
在特殊的场合,如结婚、成人礼和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穿着和服来展示对传统文化的崇敬。
漫画和动画漫画和动画在日本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们不仅是流行文化的代表,也是日本人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
许多人会穿着角色服装参加各种漫画和动画节日,或者去专门的漫画书店阅读和购买最新的作品。
结论日本的传统节日及习俗不仅体现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也反映了日本人民对历史和自然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日本风俗习惯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国土面积狭小,但人口超过一亿。
日本的国旗是太阳旗,首都是东京。
日本是个真正的岛国,它由众多的大小岛屿组成。
日本与我国在某些方面是相贴近的,所以此次我选择对日本的风俗习惯进行下了解介绍。
一、语言风俗习惯日本人有一种习惯,说话的时候会频繁的随声附和、点头称是。
“是”“嗯,是吗?”包括这种话语、以及点头俯腰姿势等,据调查观察,日常谈话里每几秒钟就发生一次。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一切并不全意味着“说得对”、“明白了”这种肯定含义,有些只不过是“啊,是吗?”“有那么回事?”等,仅仅作为听了对方的话之后所作出的一种反应而已。
与有这种习惯的日本人接触,要是认为“他在那时确实表示是肯定的”,那么对该日本人来说却是意料之外的事。
反之,习惯于随声附和的日本人,对在谈话中不表示任何反应的外国人,则感到不安,他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这个人是否在听我说呢?”日本人习惯含蓄的表达。
日本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的意见,他们也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采用“恐怕这样吧?”“我想这么考虑,你看如何呢?”这种婉转的措词,明显地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
在语言表达上明确地表明,给对方留有考虑和判断的余地,显示出在听取对方反应后,再表示自己的主张的一种姿态。
日本人经常相互寒暄致意。
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里,定型的寒暄语非常丰富。
不过,互相寒暄致意,仅仅局限于在某些意义上视为朋友的人。
例如对在公园散步时遇到的不相识的人,或者交通车辆中同座的人,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互不说话的。
因为在这种场合,对方是互不相干的局外人。
日本人敬语很多,很复杂,有微妙的变化,外国人一般很难掌握。
但是要了解其基本原则,即开口必须说敬语,处处说敬语,经常说敬语,才能取悦对方。
特别是那些上级对下级,年幼对年长。
同时还要突出集体性,就是常用“我们”、“贵国”。
另外,与日本人交往,说到自己时,必须用谦称,如后辈、鄙人等。
二、饮食风俗习惯日本人最喜欢吃鱼类食品,各种做法都可以。
早餐一般是大米粥加牛奶、面包。
中餐和晚餐大多为大米饭,有时也吃面条。
日本人不喜欢口味比较重的东西,所以大多用清淡、新鲜、带甜味的食物。
他们吃东西注重保留自然风味,讲究色形,生食种类颇多,生鱼片就是日本人热衷的一类食物。
日本由于临海,对于鱼类食物的取材较为方便。
但是日本人一般选择到公海等地方打鱼,日本人每年吃鱼量让全世界惊叹。
日本人爱吃瓜果食品,尤其喜欢瓜类。
他们很爱喝酒。
酒精饮料主要有日本酒、洋酒、啤酒等3类。
其中日本清酒是日本本土的酒。
日本的酿酒技术来源于中国,日本的风土将其精练,并发展成现在的清酒。
它的发展历程是经验不断总结、完善和高质量原料的追寻过程。
目前,日本酒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有特定名称的日本酒以及称为普通酒(或经济酒)的日本酒。
特定名称的日本酒从本酿造酒到大吟酿酒,一共分为8种,这些酒都属于从前一级以上的特级酒。
而相对较便宜的普通酒则占了所有日本酒的8成。
日本清酒是典型的日本文化,有这么一说,每年成人节(元月15日),日本年满20周岁的男男女女都穿上华丽庄重的服饰,所谓男着吴服,女穿和服,与三五同龄好友共赴神社祭拜,然后饮上一杯淡淡的清酒(据日本法律规定不到成年不能饮酒),在神社前合照一张饮酒的照片。
此节日的程序一直延至今日不改,由此可见清酒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在日本喝酒,主人斟酒时,必须要站立,右手拿杯,左手握在底部以示恭敬,并且及时给主人斟酒,以示回应。
日本的茶道也是日本的标志之一。
日茶本道也叫作茶汤,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
茶道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和社会礼仪。
日本的茶道最早是由中国唐朝贞观年间传到日本的。
在古代,日本与中国早有往来。
盛唐时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来中国,受中国影响较深。
日本人民称“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故乡”,日本茶道和中国的潮汕工夫茶有些相似。
在日本,茶道被视为最高的礼遇,一般是用来招待最尊敬的客人。
关于日本的筷子文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日本的一次性筷子。
日本是一次性筷子的发明者。
在日本用筷子吃饭时的注意事项和我们中国倒是一样的。
例如,不能把筷子直接插进碗里或菜里,不能在碗里乱跳乱拣等等。
三、服饰风俗风俗日本的绝大多数国民属于大和名族,所以他们的民族服饰为和服。
它在日本也称“着物”。
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
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
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
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
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
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
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
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
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
和服一般是在本民族庄重的节日或婚庆嘉喜日、出席茶道等活动时才穿。
并且和服款式十分之多,婚,宴,丧,礼,春,夏,秋,冬皆不同。
按和服花纹和质地也有贵贱之分。
春季:樱花盛开或以春天的西洋花图案为主题的设计,以粉色系较多。
夏季:以清凉色系为考量,图案常以浪花,水中嬉戏的鱼儿,甚至水边水草,花鸟为主题。
秋季:以秋天的菊花为主题,添上一些萧瑟的秋意,暗色系较多。
冬季:以冬天的北国雪景意境为考量。
日本对于衣服也有些禁忌。
日本有用衣服“招魂”的习俗:人们或者在死者的枕边,或者登上房顶朝向高山大海,或者挥动死者衣服大声呼唤死者回来。
为死者洗用过的衣服时,要面北而洗,夜半晾晒。
洗完晾干后,必须整整齐齐叠好,收藏一段时间后再用棒敲打几下,生者才能穿用。
因此,日本人在日常浆洗衣服时,都绝不朝北晾晒,而且夜间也不挂在外面。
日本人认为自己穿用的衣服必然寄存有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穿用的衣服赠给最亲近的朋友,意味着把自己的魂魄也赠给了对方,足见一片诚心。
有的人赠衣时,还在兜内放一枚五圆的日币,这是取五圆的谐音,表示“御缘”(与您有缘)之意,目前还存在的赠“买衣服钱”、“买腰带钱”,都是这种习俗的表现。
平时人们穿衣服时,最忌讳领子窝在里面,或者以后为前,以里为面。
在城市,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都不洗衣服。
新穿刚做好的衣服时,有的地区如纪州,先将衣服披在柱子上;有的地方如冲绳,要口唱“我也千年,柱也千年”、“衣服单薄,身板结实”。
即使不先给木柱穿,也要叠好后敲打两下再用。
这都是出于担心衣服上藏有某种魂灵的缘故。
收藏一段时期后用棒敲打,或者先给木柱穿,从主观愿望来讲,希望起到化解的作用,去灾避邪。
日本人在商务活动和外事活动中都穿传多统西服,而且颜色要深沉严肃,一般都是黑色或深蓝色。
在家里或在娱乐活动中大多数穿便装。
由于在礼仪举止方面很重视,所以,他们的服饰一般都很讲究,在正式场合要穿戴整齐,要求档次越高越好,女士一定要重视化妆,当然要浓淡相宜为好。
日本人很爱干净,很讲究卫生,所以,与日本人打交道,一定要注意干净,身体、衣物、脸面和头发都要干干净净,并且无异样味道。
四、婚丧喜庆习俗习惯日本的神社遍地都是,不计其数。
他们的“三五七”节日,就是男孩子在三岁到五岁时,女孩在三岁和七岁时,穿上和服,由大人带领到神社举行参拜仪式,祈求平安、健康、长命百岁。
仪式完了后,还要买些叫做“延寿千岁饴”的糖果,分给邻居、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分享孩子幸福平安健康成长的喜悦。
日本流行“神前结婚式”,也就是结婚的新人都要到神社去举行结婚仪式,这是借鉴基督教的结婚礼仪,通过这种婚礼,把天皇、神社和国民三者结合为一体。
结婚仪式十分复杂、隆重,主要有神馔敬献、祝词奏读、三三九度干杯、婚誓奏读、交换戒指、亲属干杯等。
按照法律规定,日本人在男满18周岁、女满16周岁后即可结婚。
实际上,当代日本社会已经流行晚婚。
日本人结婚时必须穿和服。
日本人在婚礼时的禁忌也颇多。
例如,日本人在婚礼上不能说双数,不能说离、破等不吉利的话语,这个我们还是能够理解的。
当代日本人的葬礼大体上可以分为在寺院举行的佛教式、在神社举行的神道式、在教堂举行的基督教式、在葬礼仪式场举行的无宗教式等4种。
殡葬方式则可以分为土葬、火葬、风葬等三种。
现代日本人多用火葬,但火葬后还是要把骨灰埋入本家的墓地里。
风葬只存在于冲绳等西南海岛的一部分地区。
日本人在葬礼上也多穿和服。
五、其他风俗习俗日本人在室内不能戴墨镜,也不能戴手套,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必须戴,应该同主人说明。
举行重要仪式无论在何处,都不能戴墨镜。
与人握手时也要取下墨镜。
不能随便进入单身女子的住宅,如果有事,可以请出来到饭店、酒馆或茶馆均可。
日本人一般习惯邀请客人到家里做客。
但是,如果到别人家里做客,进入日式房屋时,必须脱鞋,并把鞋子尖头朝向房门摆放整齐。
在家里,不坐凳子、椅子和沙发,而是坐在地板上早已准备好的坐垫上,日本称其为“榻榻米”。
给别人送东西时,必须用双手,接过别人送的东西时,也必须用双手。
初次见面时要交换名片,并且要认真看别人递过来的名片,以示对他人的尊重,最好是在名片上记录一下对方的信息。
日本人不用香烟招待客人;邮票不能倒贴,不能用双层信封;妇女不能盘腿而坐;不能用黑白相间的颜色,对绿色、黄色、紫色也很忌讳……日本的风俗习惯很多,每个国家都是。
清楚的了解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深入地认识一个国家和它的国民。
了解这些,也很利于两国人名的交往、交流。